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清单
古诗词赏析常用术语

古诗词赏析常用术语古诗词赏析常用术语一、分析关键字词在古诗词中的作用①动词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②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③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④虚词获得疏通文气,开合互映,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⑤特殊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生活形象⑥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二、看语句表达1、颠倒语序——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的侧重点2、省略成分——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三、古诗划定类型基本提问方式:诗人是借助什么来表达感情的?运用了什么基本的表现手法?诗歌类型表现手法不借助外物诗直抒胸臆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叙事抒怀诗叙议结合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四、古典诗歌中常见的5种主要情感①忧国伤时A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B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C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D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②人生志向A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B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C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D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③人生感受A伤春悲秋之情B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C世事多变,沧海桑田D告慰平生的喜悦④思乡怀人A羁旅愁思B思亲念友C边关思乡D闺中怀人⑤长亭送别A依依不舍的留恋B情深意长的勉励C坦陈心志的告白六、古典诗歌中经常塑造的形象①豪放洒脱的形象②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爱恨情长的形象概括诗歌的公式:这是一首(?)诗,作者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塑造了一个(?)形象。
七、语言特色类——主要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概括,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主要问法: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常见语言特色方面术语集释1、语言风格类①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
鉴赏古代诗歌时常用的术语

鉴赏古代诗歌时常用的术语(1)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2)分析手法类。
卒章显志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
直抒胸臆直接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借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中表现。
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景物以加强效果。
对比目的是突出一方。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绘声绘色(3)语言特点类。
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描绘人或动物的行为举止和心理。
诗情画意语言优美、形象。
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
(4)语言风格类。
行云流水语言自然流畅。
形神兼备对人物外貌、形状和情态、思想、心理的描写都很具体、完备。
简洁/洗练语言简练利落。
浅显/明白如话语言通俗、平实,不事雕琢,不加修饰。
明快明白通畅。
质朴无华语言不追求华丽。
淡雅着色素淡雅致。
辞藻华丽用词色彩华丽。
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杨柳青青,柳絮飘飘。
优美动人的古代诗歌常常运用到许多特殊的名词术语,这些词汇不仅独特而雅致,还能够增添诗歌的艺术美感。
下面我们来一起鉴赏一些常用的古代诗歌名词术语。
1. 鸿雁:古代诗人喜爱用鸿雁来描述动人的情感。
比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这是李白的《上李邕》中的名句,用鸿雁的高飞来表达了作者的壮志和追求。
2. 丹青:它指的是绘画中的红色和蓝色。
在诗歌中,丹青常用来形容艺术作品的色彩或者描述美景。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这是文徵明的《帝京景物憶皇都》中的名句,通过形容皇都的壮丽景色来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3. 羽扇纶巾:羽扇纶巾是古代儒家学者的标志,象征着学识和温文尔雅。
在诗歌中,它常用来形容文人才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敷衍两袖久不整,羽扇纶巾,谁是痴心人?”这是苏轼的《定风波》中的名句,通过描绘悲壮的场景来表达作者的忧愁之情。
4. 春风桃李:春风桃李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描写美好景色和花季少女的词汇。
“春雨初生鸡唱早,红花绿柳百花飘。
桃李满园花径好,绕墙杨柳绿阴浓。
”这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描写,用春风桃李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月明星稀:月明指夜晚的明亮月光,星稀指星星稀疏而微弱。
常用来描绘夜晚的寂静和美丽。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三》中的名句,通过描写月夜的安静和寂寞来表达了诗人的愁绪。
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古代诗歌名词术语,它们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为古人的诗词创作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和韵味。
在鉴赏古代诗歌时,理解这些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引申意义,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其中的诗意之美。
持续写1500字的内容:6. 雾霭朦胧:雾霭朦胧形容天气中的雾气弥漫,使景色变得朦胧不清。
在诗歌中,这个词的运用可以营造出一种神秘和梦幻般的气氛。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列表

C、怨怒类1、不满2、轻蔑3、嘲讽4、愤怒5、愤恨6、悲愤7、愤懑8、诅咒
五、意境类型术语
A、豪放类:1、雄浑开阔2、恢宏高远3、雄浑壮丽4、开阔苍凉5、雄奇瑰丽6、苍凉悲壮7、高远辽阔
一、人物类型术语
1、豪放洒脱、不慕权贵型2、忧国忧民型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型4、爱民惜才型5、儿女情长型6、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型7、慷慨愤世、矢志报国型8、送别友人型9、游子(羁旅行役)型10、思妇型11、献身边塞、建功立业型12、忧国伤时型13、反对征伐型
二、语言风格术语
A、平实类:1、平淡2、平直3、明白晓畅4、清新质朴5、简洁明快6、洗炼;B、绮丽类:7、工丽8、清丽自然9、绮丽10、绮丽典雅11、委婉C、雄奇类:12、雄奇奔放13、悲慨沉郁14、豪放飘逸15、沉郁顿挫16、苍绝句(五绝、七绝)3、词(小令、中调、长调)4、曲(小令、套数)5、其他(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汉乐府、歌行体)
八、意象语言的特殊含义
见《师说》第60—61页,如:草木、冰雪、黍离(黍苗、禾黍)、红豆、比翼鸟、连理枝、长城、楼兰、羌笛、五柳、东篱、请缨、杨柳、长亭、酒、月亮、鸿雁、鱼书、梧桐、流水、猿猴、杜鹃、落日、菊、梅、兰、竹、松柏等
三、思想主题术语
1、思乡怀友2、夫妻离情3、爱国忧民4、歌咏山河5、怀才不遇6、建功立业7、标榜个人情操8、男女恋情9、忧国伤时10、朋友离别11、怡情田园12、伤春13、悲秋14、时光易逝、功业未建15、修生养性
四、情感类型术语
A、喜乐类:1、淡泊2、恬淡3、悠闲4、闲适5、欣慰6、愉快7、旷达8、豁达9、洒脱;10、欢乐11、欣喜12、喜爱13、喜悦14、迷恋15、倾慕16、赞美17、激昂18、坚守节操19、积极进取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名词术语花落人亡、忽逝的金戈、铁马,都是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的形象,具有丰富的意味和深厚的思想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诗歌鉴赏名词术语:1.典型意象: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典型的,它们代表了一种普遍的意义或象征。
例如,花落人亡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意味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2.抒情:古代诗歌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触,通过语言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抒情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
3.修辞手法:修辞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象征、拟人等。
4.韵律:古代诗歌通常有一定的韵律规律,通过押韵和平仄的组合,使诗歌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常见的韵律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5.意境:古代诗歌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进入到诗歌所表达的境界中。
6.隐喻:诗歌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使诗歌更加富有隐含和深度。
7.意象:意象是一种具体而鲜明的形象,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出一种抽象的意义。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很美丽,富有感染力。
8.对偶:对偶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相互对应的部分放在一起,以呼应和强调其中的重要内容。
古代诗歌中的这些名词术语,共同构成了诗歌的魅力和风格。
通过对这些名词术语的理解和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鉴赏古代诗歌的美。
在古代诗歌的鉴赏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等相关的常用名词术语。
1. 壮丽与壮观:古代诗歌往往以壮丽与壮观的景象为题材,通过以山水画卷等形象来描绘自然景色的壮丽美丽之处,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壮丽和壮观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描述大自然的磅礴和辽阔,展示出作者对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2. 忧伤与哀怨:古代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痛苦时,常常使用忧伤与哀怨的情感来表达内心的苦闷和痛苦。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 二、语言 、 • (1)语言风格 • A雄浑、雄健、刚劲、苍劲、豪迈、豪放、奔放、高昂、 雄浑、雄健、刚劲、苍劲、豪迈、豪放、奔放、高昂、 雄浑 飘逸、明快、 飘逸、明快、俊爽 • B婉约、低沉、幽怨、缠绵、沉郁、哀伤、凄凉、苍凉、 婉约、 婉约 低沉、幽怨、缠绵、沉郁、哀伤、凄凉、苍凉、 悲凉、悲慨、悲壮、含蓄、 悲凉、悲慨、悲壮、含蓄、蕴藉 • C清新、淡雅、冲淡、朴素、质朴、自然、通俗、诙谐、 清新、 清新 淡雅、冲淡、朴素、质朴、自然、通俗、诙谐、 风趣 • D华妙艳丽、明丽、浓墨重彩、艳丽多彩、严谨细腻、 华妙艳丽、 华妙艳丽 明丽、浓墨重彩、艳丽多彩、严谨细腻、 精巧 • (2)语言作用: 语言作用: • 深化主旨,画龙点睛;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著一字, 深化主旨,画龙点睛;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尽得风流;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深沉动人,发人深省;言近意远,蕴藉含蓄;音韵和谐, 深沉动人,发人深省;言近意远,蕴藉含蓄;音韵和谐, 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回肠荡气;一气呵成,琅琅上口; 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回肠荡气;一气呵成,琅琅上口; 余音绕梁,意味深长。 余音绕梁,意味深长。
梅尧臣朴素平淡 范成大清新妩媚 陈师道雄劲幽邃 杨万里浏亮晓畅 苏舜卿轩昂奔放 周邦彦富丽精工 欧阳修清新疏畅 陆游雄放流畅 黄庭坚瘦硬新奇
宋金 晏殊闲雅婉丽 姜夔峭拔雅丽 柳永伤感缠绵 辛弃疾沉郁豪放 苏轼豪放旷达 文天祥沉郁悲壮 秦观清丽典雅 王安石遒劲峭拔 李清照凄婉清丽
元明清
萨都剌清丽俊爽 王士祯含蓄清远 王冕纯朴自然 袁枚空灵浮坦 马致远清隽流畅 朱彝尊清新疏淡 关汉卿泼辣清新 纳兰性德抑郁婉约 张养浩警辟深远 龚自珍清奇瑰丽 睢景臣新奇辛辣 郑燮刚劲清新 于谦朴直浅近 黄遵宪浅俗新颖 顾炎武苍劲沉郁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常用术语(考试就能用得上)1、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词语: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事抒怀)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明贬实褒2、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3、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4、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5、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6、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7、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拟物、对偶、夸张、反复、对比、双关、反语、反问、互文、用典8、常用的艺术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渲染、衬托、反衬、烘托、象征、联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移情于景、即景抒情、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历史人物自比、间接抒情、卒章显志、动静结合、含蓄蕴藉、详略得当、以古喻今、吟古书怀、明暗对比、白描、调用角度,如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等。
9、常见思想感情迷恋、留恋、思念、忧愁、悲愤、辛酸、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喜悦、仰慕、激愤、空虚、郁闷、热情洋溢、壮志凌云、忧国忧民、追慕、讽刺、反抗、奋发向上、消极避世、同情、关怀、控诉、颓废10、常见景物特点恬静、安谧、和平、壮阔、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幽静、肃杀、荒寒、瑰丽、虚幻、飘渺、凄惨、萧条、繁华热闹11、风格特点朴素自然、豪放飘逸、浓郁顿挫、雄健高昂、悲壮苍凉、超脱世俗、缠绵悱侧、激昂澎湃12、语言特点言简意赅、通俗自然、简练、含蓄隽永、内涵丰富、平中见奇、清新质朴、琅琅上口、音韵和谐、明白晓畅、清新、自然、朴素、豪放、俊逸、沉郁顿挫、峻伟奔腾,雄浑豪迈、委婉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大全

一、古代诗歌鉴赏术语大全1.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反问、顶真、排比、设问等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3.表现手法:赋比兴、衬托、对比、铺陈、象征、联想、想象、照应、抑扬等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二、方法总结:(1)明确表达技巧(2)找出依据(3)分析好处(4)指出表达效果(感情、旨趣等)一、虚实结合1..虚:①梦境②神仙鬼怪之境③已逝之景,回忆④想象的未来之境(主观,梦忆,想象,过去、未来)实: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对眼前实在的景物或场面进行描写(客观,现实,眼见,当时)2.答题模式:(1)指出手法;(2)哪里(阕、句)虚写,写了什么(内容);(3)哪里实写,写了什么;(4)使什么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等表达效果3.表达效果:(1)丰富诗中的想象,开拓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2)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为深刻而充分;(3)虚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4)虚景和实景形成渲染烘托,丰富诗歌意象4.例证:(1)“虚”:①二、动静结合1..动:动作形态(常动物或人的行为、声音,流水、风)静:静止状态(常静景)2.答题模式:(1)指出手法;(2)指出动景/静景;(3)指出静景/动景;(4)动静结合的好处3.表达效果:(1)突出事物特征(将描写对象表现得活泼有致,或衬托出环境的安静/宁静/幽静);(2)使文章灵活多变,富于诗意,充满美感;(3)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4.使用方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静衬动5.典例:《山居秋暝》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明月松间照”为静景,是所见;“清泉石上流”为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清幽的风景画;“竹喧”衬山静,是所闻;“莲动”衬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清单一、意境“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
“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
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
2、描述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愁,如“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清丽柔美杏花,春雨,江南。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柔波漾漾,小荷初露芳容;芳草萋萋,风来一道碧痕。
花丛蝶飞,柳间莺啼;洲中白鹭宿,梁上双燕栖。
日迟迟,云漫漫,波渺渺,柳依依。
细雨如丝,润造化之万物;和风似缕,绽人间之百花。
轻舟短棹,笑语骊歌。
娇容玉面,映芙蓉之妖艳;素手纤指,采莲子之清圆。
总此情景,是谓清丽柔美。
(2)凄迷朦胧(迷离恍惚、扑朔迷离、凄厉萧索、寂静迷蒙)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烟笼寒水,云漫长空。
问斜阳,斜阳不语;望天际,数点寒鸦。
水边蒹葭苍苍,堤上烟柳茫茫。
雾里看花,花影摇曳实可爱;水中望月;月华浮动自堪怜。
风雨凄凄,似鸿蒙之再现;烟雾蒙蒙,如混沌之未开。
两行鸿雁,望长天之凄唳;一叶孤舟,凌万顷之茫然。
月朦胧,鸟朦胧,凄凄落照,纷纷残红。
总此情景,谓之凄迷朦胧。
(3)莽苍苍凉胡马,秋风,塞北。
长河奔流水中水,彤云翻滚天外天。
大漠平沙,绝人世之踪迹;夕阳落日,照洪荒之孤烟。
秋风萧萧扫落叶,冬雪皑皑压冷川。
水色苍茫,月光清寒,树秃草枯,夜色阑珊。
鸟飞已尽,兽藏深山。
寂寥江山,有孤舟蓑翁,垂钓水边。
总此情景,谓之莽苍苍凉。
(4)幽深绵邈(凄清悠远、幽渺、清幽、幽远、幽美邈远、深邃高远)青山隐隐,众鸟飞尽;绿水迢迢,一帆远行。
路断处,山影叠叠;天尽头,水色茫茫。
万水千山,千山万水,都付造化丹青。
云散雨收,钟巫峡之秀丽;山高月小,孕深谷之清幽。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一竿落照,映江水之瑟瑟;半山残烟,挂林梢之丝丝。
总此情景,谓之幽深绵邈。
(5)清淡静谧(清空淡远、凄静深沉、清远平和、和谐清隽、秀丽清新、清幽宁静、明丽悠远)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空山寂寂,花落有声;泉水潺潺,山鸟时鸣。
度小桥,踏幽径,扣禅门,听钟声。
云淡风轻,树绿花红;沙头草长,水边泥融。
燕子双双飞,鸳鸯对对嘤。
小楫轻舟,驶入藕花深处;驻马停车,遍赏满山红枫。
一抹云霞,两岸青山,几度夕阳红。
总此情景,谓之清淡静谧。
(6)悠闲恬静(闲淡恬美、优美隽永)新月如眉,青山如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远树参差,近花鲜红;水中鱼游,林间鸟鸣。
一椽茅屋,升袅袅之炊烟;半边篱落,开朵朵之菊花。
临溪弄水,坐岸观鱼。
沿山路以寻壑,聆天籁而怡情。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总此情景,谓之悠闲恬静。
(7)孤高旷远风停雨霁,地阔天宽;云破月来,孤光自照。
买舟泛湖,览尽风物之胜;登楼倚栏,望穿天涯之路。
天风海雨,大象无形;月华如练,空明澄碧。
日暮苍山,衔红光之一抹;夜阑秋水,荡扁舟之一叶。
天高地迥,宇宙无穷;月明星稀,万籁俱阒。
鹤鸣九天,耳闻仙界之声;松立高岩,俯瞰尘世之累。
总此情景,谓之孤高旷远。
(8)雄浑阔大(刚健质朴、苍茫遒劲、雄浑苍茫、雄浑深远、壮美)虎啸深山,鱼游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
高山仰止,乱石直穿云霄;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星垂平野,月涌大江。
八百洞庭,气蒸云梦之泽;三万里河,浪翻汹涌之波。
吸尽西江水,万象为宾客。
海阔纵鱼跃,天高任鸟飞。
总此情景,谓之雄浑阔大。
3、“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
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道出作者历经战乱,目睹安史之乱后京城怕破败景象的痛苦心情。
花草本不含泪,鸟儿也不会因人的别离而惊心,只因诗人痛苦不堪,所描写的景物都带上了人的情感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是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王国维认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无我之境”,作者自己虽出现在画面中,但他的情感却深藏不露,一切让读者自己从画面中去体会。
二、古代诗歌的形象一、形象的含义一般说来,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包括客体形象和主体形象。
所谓客体形象就是指作者在诗中刻意描绘的物象,如优美的景物、发人深省的古迹、耐人寻味的事物等,也就是给作者留下深深印象或激起作者深深思考或情感的客体;主体形象是指蕴藏在客体形象之下的带有作者浓郁的主观色彩的自我形象。
实际上,诗歌往往是重神轻形的,主体形象时隐时现,但却是诗歌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而客体形象往往会鲜明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却是主体形象的解说,也可以说是诗歌思想情感的载体。
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反复阅读,涵泳意会,把握诗歌的客体形象,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深入体味诗中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把握主体形象,才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和感情。
二、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因事而发,借以抒发心中感慨,这样的诗称为即事感怀诗。
这类诗的客体形象就是所写之事,鉴赏时必须找出诗中所写之事与作者情怀即主体形象间的结合点,以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这类诗歌,重在抒怀,因而作者对所写之事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地叙述,而是较明显地直抒情怀。
如:“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诗人通过山中问答这一小事的叙述,描绘出令人悠然神往的山居生活,其自然、宁静、闲适令人沉醉。
而后面的议论流露出诗人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表现了他酷爱自由、乐观开朗的性格和愤世嫉俗的情感,主客体形象完美的结合起来。
三、抒情诗中主人公形象抒情诗的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常见抒情主人公形象有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揭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贯,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贯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箱、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四、写景抒怀诗的景物形象写景抒怀诗的客体形象主要指景物,或雄浑壮丽的山水,或栩栩如生的花草树木、田园风景。
然而作者并不是仅仅是为了展示这些客体形象,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
自然景物一旦摄入诗人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
一般说来,写景抒情诗多通过客体形象的描写来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或对个人生活的感伤等,这种带有浓郁抒情色彩的诗人形象就是诗的主体形象。
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通过对三月烟花、碧空尽处孤帆等客体形象的描写,让人从中感受到依依不舍的愁绪和思念,塑造成出一个伫立江边,极目远送,久久不肯离去的主体形象,从而表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友情。
三、诗歌鉴赏常用词语、术语评价诗歌内容的词语:咏物抒怀、怀古之作、思乡思亲、爱国颂歌、游子生涯、山水田园、军旅生活、乡土气息、城市风貌,爱国热情、忠贞爱情、青春颂歌、校园生活等。
评价诗歌主旨(主题)的词语:咏物言志、怀古伤今、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羁旅生活、深化主旨、意味深长、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含蓄蕴藉、富有哲理、画龙点睛等。
评价诗歌意境的词语: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等。
评价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愉悦、欢快、激动、激愤、沉痛、悲愤、哀伤、伤感、忧愁、寂寞、孤独、烦闷、憎恨、厌恶、不满,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思念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忧国忧民。
评价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凝练、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评价诗歌结构特点的词语: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自出机杼、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颇具匠心、新颖奇特、浑然天成、层层铺垫、巧埋伏笔、层次分明、曲折有致、复沓手法等。
评价诗歌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淳朴、自然等。
评价诗歌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修辞手法:夸张、拟人、比喻、比兴、对偶、对比、借代、烘托(衬托:正衬、反衬)、象征等等。
语文资源共享,加群微信ywgx688 备注:语文评价诗歌总体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写作特点)的语词: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类比象征、夸张衬托、烘托渲染、起兴寄托、状物移情、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对比突出、虚实相生、以动写静、想象联想、粗笔勾勒、浓墨重彩、诗情画意、抑扬结合(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明贬实褒、抑扬结合、移步换形、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言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