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作图示各刚架的内力图(d图)

合集下载

国开电大 建筑力学 形成性考核册(线下提交)答案(2)(1)

国开电大 建筑力学 形成性考核册(线下提交)答案(2)(1)

作业11.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约束为(A)。

A.固定铰支座B.固定支座C.可动铰支座D.光滑接触面2.只限制物体沿任意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是(A)。

A.固定铰支座B.固定支座C.可动铰支座D.光滑接触面3.若刚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三个力的作用线必(A)。

A.在同一平面内,且互相平行B.不在同一平面内,且互相平行C.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D.不在同一片面内,且汇交于一点4.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C),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

A.任意移动B.任意转动C.任意移动和转动D.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5.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C)。

A.一个平面汇交力系B.一个平面力偶系C.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D.无法分解6.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是(B)。

A.一个合力偶B.一个合力C.一个力偶和一个合力D.不能确定7.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是(A)。

A.一个合力偶B.一个合力C.一个力偶和一个合力D.主矢8.平面一般力系有(C)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

A.1B.2C.3D.49.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共具有(D)独立的平衡方程。

A.3B.4C.5D.610.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B)。

A.固体B.刚体C.弹性体D.任何物体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若两个力大小相等,则这两个力等效。

(错)2.在任意一个已知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会改变原力系对变形体的作用效(错)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只适用于刚体(对)。

4.合力的数值一定比分力数值大。

(对)5.力沿坐标轴方向上的分力是矢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

(对)6.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对)7.由n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若每个物体都受平面一般力系的作用,则共可以建立3n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错)8.若两个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一定相等。

(错)10.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建筑力学》考试题库()

《建筑力学》考试题库()

《建筑⼒学》考试题库()《建筑⼒学》期末考试题库单项选择题1.能够限制⾓位移的⽀座是( B )。

B .固定⽀座与定向⽀座2.只限制物体向任何⽅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座为( A )。

A.固定铰⽀座3.只限制物体垂直于⽀承⾯⽅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向运动的⽀座是( A ) A.固定钱⽀座4.约束反⼒中含有⼒偶的⽀座为( B ) B.固定端⽀座5.既限制物体沿任何⽅向运动,⼜限制物体转动的⽀座称为( C )。

C.固定端⽀座6.⼒偶( D )。

D.⽆合⼒,不能⽤⼀个⼒等效代换7.( C )与刚体的作⽤效果与其在作⽤⾯内的位置⽆关。

C.⼒偶矩8.⼒的作⽤线都互相平⾏的平⾯⼒系是( C )。

C.平⾯平⾏⼒系9.建筑⼒学中,⾃由度与约束的叙述下列( D )是错误的。

D.⼀个固端(刚结),相当于⼆个约束10.⼀个刚⽚在平⾯内的⾃由度有( B )个。

B.311.对于作⽤在刚体上的⼒,⼒的三要素为( D ) U,⼤⼩、⽅向和作⽤线12.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该体系中的每⼀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取决于( D )。

D.⽆条件,必定处于平衡状态13.平⾯⼀般⼒系有( C )个独⽴的平衡⽅程,可⽤来求解未知量。

C.314.平⾯任意⼒系在( B )是⼀个平衡⼒系。

B.主⽮与主矩均为零15.平⾯平⾏⼒系有( D )个独⽴的平衡⽅程,可⽤来求解未知量。

C.215.平⾯⼀般⼒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该⼒系的( D )为零。

D.主⽮和主距16.平⾯汇交⼒系合成的⼏何法作⼒多边形时,改变各⼒的顺序,可以得到不同形状的⼒多边形( D )。

D.则合⼒的⼤⼩和⽅向并不变17.平⾯汇交⼒系有( B )个独⽴的平衡⽅程,可⽤18.若刚体在⼆个⼒作⽤下处于平衡,则此⼆个⼒必( D )。

D.⼤⼩相等,⽅向相反,作⽤在同⼀直线19.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共具有( 6 )独⽴的平衡⽅程。

D.620.⼀个点在平⾯内的⾃由度有( A )个 A.221.⼒偶可以在它的作⽤平⾯内( C ),⽽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

工程力学习题集(二)

工程力学习题集(二)

组合变形思考题1.何谓组合变形?如何计算组合变形杆件横截面上任一点的应力?2.何谓平面弯曲?何谓斜弯曲?二者有何区别?3.何谓单向偏心拉伸(压缩)?何谓双向偏心拉伸(压缩)?4.将斜弯曲、拉(压)弯组合及偏心拉伸(压缩)分解为基本变形时,如何确定各基本变形下正应力的正负?5.对斜弯曲和拉(压)弯组合变形杆进行强度计算时,为何只考虑正应力而不考虑剪应力?6.什么叫截面核心?为什么工程中将偏心压力控制在受压杆件的截面核心范围内?习题1.如图所示木制悬臂梁在水平对称平面内受力F1=1.6kN,竖直对称平面内受力F2=0.8KN的作用,梁的矩形截面尺寸为9×18,,试求梁的最大拉压应力数值及其位置。

题1图2.矩形截面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F通过截面形心且与y轴成角,已知F =1.2kN,l=2m,,材料的容许正应力[σ]=10MPa,试确定b和h的尺寸。

题2图3.承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矩形截面简支梁如图所示,q与y轴成角且通过形心,已知l=4m,b=10cm,h=15cm,材料的容许应力[σ]=10MPa,试求梁能承受的最大分布荷载。

题3图4.如图所示斜梁横截面为正方形,a=10cm,F=3kN作用在梁纵向对称平面内且为铅垂方向,试求斜梁最大拉压应力大小及其位置。

题4图5.柱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a,顶端受轴向压力F作用,在右侧中部挖一个槽(如图),槽深。

求开槽前后柱内的最大压应力值。

题5图6.砖墙及其基础截面如图,设在1m长的墙上有偏心力F=40kN的作用,试求截面1-1和2-2上的应力分布图。

题6图7.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木杆,偏心力F=160kN,e=5cm,[σ]=10MPa,矩形截面宽度b=16cm,试确定木杆的截面高度h。

题7图8.一混凝土重力坝,坝高H=30m,底宽B=19m,受水压力和自重作用。

已知坝前水深H=30m,坝体材料容重,许用应力[]=10MPa,坝体底面不允许出现拉应力,试校核该截面正应力强度。

期末复习题

期末复习题

刚架、桁架:1、直杆无荷载区段的弯矩图为直线。

()2、a图示结构的弯矩图为图b。

()3~8、判断以下弯矩图的正误。

()9~10、图示体系A(K)点处的弯矩为(),()侧受拉。

11、图示结构中截面K的剪力值为()12~13、图示结构中K截面的弯矩值为(),剪力值为()。

14. 图示刚架截面K的弯矩(以下侧受拉为正)为。

3 kN m15、图示桁架中零杆(含零支杆)个数为:()16、图示桁架中零杆(含零支杆)个数为:()17、图示桁架零杆的个数为()(A)5根;(B)6根;(C)7根;(D)8根。

18、图示桁架中的零杆为()A、DC, EC, DE, DF, EFB、DE, DF, EFC、AF, BF, DE, DF, EFD、DC, EC, AF, BFA 、CH BI DG ,,B 、BI AB BG DC DG DE ,,,,,21~23、图示桁架各杆的轴力为( )。

24.图示桁架a 、b 杆轴力分别为 、 。

25.图示桁架中杆a、b的轴力分别为F Na=____,F Nb=____。

26、图示结构中1杆的轴力为()27、静定结构因支座移动,()A、会产生内力,但无位移B、会产生位移,但无内力C、内力和位移均不会产生D、内力和位移均会产生28、静定结构的几何特征是:()A.无多余的约束;B.几何不变体系;C.有多余的约束;D.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虚功原理(静定结构位移的计算):1、形体系的虚功原理可表述为:变形体系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对于任何虚位移,外力所作虚功总和等于各微段上的内力在其变形上所作的虚功总和。

简单的说,即。

2、图乘法的应用条件是:①杆段是________杆段;②两个弯矩图中至少有一个是____图形。

3、在功的表达式中,凡与力对应的因子称为广义力,凡与位移对应的因子称为广义位移。

()4、在超静定结构计算中,一部分杆考虑弯曲变形,另一部分杆考虑轴向变形,则此结构为:()A.梁B.桁架;C.横梁刚度为无限大的排架;D.组合结构。

第2章 杆件的内力分析

第2章 杆件的内力分析

第2章构件的内力分析思考题2-1 判断题(1) 梁在集中力偶的作用处,剪力F S图连续,弯矩M图有突变。

(对)(2) 思2-1(1)图示的两种情况下,左半部的内力相同。

思2-1(1)图(3) 按静力学等效原则,将梁上的集中力平移不会改变梁的内力分布。

(4) 梁端铰支座处无集中力偶作用,该端的铰支座处的弯矩必为零。

(5) 若连续梁的联接铰处无载荷作用,则该铰的剪力和弯矩为零。

(6) 分布载荷q(x)向上为负,向下为正。

(7) 最大弯矩或最小弯矩必定发生在集中力偶处。

(8) 简支梁的支座上作用集中力偶M,当跨长l改变时,梁内最大剪力发生改变,而最大弯矩不改变。

(9) 剪力图上斜直线部分可以肯定有分布载荷作用。

(10) 若集中力作用处,剪力有突变,则说明该处的弯矩值也有突变。

2-2 填空题(1) 用一个假想截面把杆件切为左右两部分,则左右两部分截面上内力的关系是,左右两面内力大小相等,( )。

A. 方向相反,符号相反B. 方向相反,符号相同C. 方向相同,符号相反D. 方向相同,符号相同(2) 如思2-1(2)图所示矩形截面悬臂梁和简支梁,上下表面都作用切向均布载荷q,则( )的任意截面上剪力都为零。

A. 梁(a)B. 梁(b)C. 梁(a)和(b)D. 没有梁第2章 构件的内力分析思2-1(2)图(3) 如思2-1(3)图所示,组合梁的(a),(b)两种受载情形的唯一区别是梁(a)上的集中力F 作用在铰链左侧梁上,梁(b)上的集中力作用在铰链右侧梁上,铰链尺寸不计,则两梁的( )。

A. 剪力F S 图相同B. 剪力F S 图不相同C. 弯矩M 图相同D. 弯矩M 图不相同思2-1(3)图(4) 如思2-1(4)图所示,组合梁的(a),(b)两种受载情形的唯一区别是集中力偶M 分别作用在铰链左右侧,且铰链尺寸可忽略不计,则两梁的( )。

A. 剪力F S 图相同B. 剪力F S 图不相同C. 弯矩M 图相同D. 弯矩M 图不相同思2-1(4)图(5) 如思2-1(5)图所示,梁ABCD 在C 点作用铅垂力F ,若如思2-1(5)图(b)所示,在B 点焊接一刚架后再在C 点正上方作用铅垂力F ,则两种情形( )。

建筑力学与结构力学作业(高职)

建筑力学与结构力学作业(高职)

建筑力学与结构、结构力学与建筑构造练习册(宁大专升本)姓名:学号:班级:任课教师: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作业一、静力学基本概念(一)判断题:1、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内效应。

( )2、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杆件称为二力杆。

( )3、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4、约束是使物体运动受到限制的周围物体。

( )5、画物体受力图时,只需画出该物体所受的全部约束反力即可。

( )(二)选择题:1、对刚体来说,力的三要素不包括以下要素( )。

(A )大小 (B )作用点 (C )方向 (D )作用线2、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此三力的作用线必( )且汇交于一点。

(A )共点 (B )共线 (C )共面 (D )不能确定3、光滑圆柱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通常有( )个。

(A )一 (B )二 (C )三 (D )四4、如图所示杆ACB ,其正确的受力图为( )。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成绩D(A )(D )(C )5、下图中刚架中CB 段正确的受力图应为( )。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三)分析题:1、画出下图所示各物体的受力图,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面,未注明者,自重均不计。

F CFB(C)F B(b)(c)2、画出下图所示各物体的受力图,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面,未注明者,自重均不计。

(a) AC杆、BC杆、整体(b)AC杆、BC杆、整体q(c) AB杆、BC杆、整体二、平面汇交力系(一)判断题:1、求平面汇交力系合力的几何作图法称为力多边形法。

(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的几何条件是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为零。

( )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的解析条件是: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4、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有时是一个矢量。

( )5、平面汇交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

( )(二)选择题:1、空间汇交力系各力的作用线汇交于( )点。

内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截面法

内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截面法

8kN 4kN E
4kN D C 4kN
C 4m n 1
A
D 4kN
N4
N1 N2 N3 N4
由结点E可知: N2 = -N3
取m-m截面以上为对象 由∑x= 0 得
解:取n-n截面以上为对象 ∑MD= 0 N1 ×6+8×3+4×4 = 0 得: N1 = -6.67 kN
N2=-6.67 kN
所以:
2、突变: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 有一尖角;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图有突变,剪力 图无变化。 3、端值情况
详见教材p98表3-1
18
规律作图方法:
1、水平线图:段内任取截面求内力(一般取段端截面) 2、斜直线图:段内任取两截面求内力(一般取段两端 截面)
3、抛物线图:段内取两端截面及中间截面求弯矩
RA
RB 1、计算支座反力
得: QD= qL/2 Σmc= 0 MD–RA×L+qL×L/2 = 0 得: MD= qL2 取E--E截面右段为对象
ME
E
解得:RA=3qL/2 (竖直向上) RB=qL/2 (竖直向上)
2、取D--D截面左段为对象, 画出受力图 q D
MD
qL2
QE E
RA
D
ΣΎ= 0 Σmc= 0
2.5
=-2kNm(上拉) 静定平面刚架内力计算
一、刚架定义 刚架是由梁、柱等直杆组成的具有刚结点的结构, 其中全部或部分结点为刚结点。如图所示 D P C PC D
A
二、刚架的特点
B
A
B
1、结构内部空间较大,便于利用。 2、刚架的内力、变形峰值比用铰结点连接时小。
3、刚结点能传递力和力矩;而铰结点则只能传递力。

结构力学(5.1.2)--位移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结构力学(5.1.2)--位移法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 题6-1 试确定图示结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个数。

6-2~6-6作图示刚架的M 图。

(a)(f)习题6-1图(d)习题6-2图习题6-5图习题6-3图(BC 杆件为刚性杆件)习题6-4图6-6 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内力图。

6-7 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内力图。

6-8 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内力图。

EI 为常数。

6-9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

EI 为常数。

6-10 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弯矩图(提示:结构对称)。

习题6-9图习题6-7图6-11作图示刚架的体系内力图。

6-12 设支座 B 下沉0.5cm B D =,试作图示刚架的M 图。

6-13如图所示连续梁,设支座C 下沉淀1cm ,试作M 图。

6-14图示等截面正方形刚架,内部温度升高+t°C ,杆截面厚度h ,温度膨胀系数为 ,试作M 图。

10 kN/m( a )( b)40 kN习题6-10图BGH习题6-11图(a )(b )q6-15试作图示有弹性支座的梁的弯矩图,332EIk l=,EI =常数。

6-16 试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并作M 图。

6-176-18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结构,并作M 图。

6-19 已知图示结构的力矩分配系数1238/13,2/13,3/13,A A A m m m ===作M 图。

6-20 求图示结构的力矩分配系数和固端弯矩。

已知q=20kN/m,各杆EI 相同。

习题6-17图习题6-13图习题6-14图6-21~6-22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连续梁,作M 图,并计算支座反力。

EI=常数。

6-23~6-2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图示刚架,作M 图。

EI=常数。

参考答案6.1 (a) 2 (b) 1 (c) 2 (d) 3 (e) 6 (f) 26.2 15BD M =kN·m (右侧受拉)20kN/m 40kN习题6-22图习题6-21图15kN/m习题6-23图F P =10kN 习题6-24图习题6-25图6.321112AB M ql =(上侧受拉)6.4P 0.4AD M F l =(上侧受拉)6.5150AC M =kN·m (左侧受拉)6.651.3AB M =kN·m (左侧受拉)6.780AB M =kN·m (上侧受拉)6.816.9AB M =kN·m (左侧受拉)6.9 (a) 10.43CA M =kN·m (左侧受拉) (b) 56.84CE M =kN·m (下侧受拉)6.10 (a) 8.5AB M =kN·m (上侧受拉) (b) 34.3AC M =kN·m (左侧受拉)6.11 (a) 20.794DC M ql =(右侧受拉) (b) 6.14GD M q =(右侧受拉)6.1223.68AC M =kN·m (右侧受拉)6.1359.3310BA M =ᅲkN·m (上侧受拉)6.142/M EIt h a =(外侧受拉)6.152/32BA M ql =(下侧受拉)6.1617.5CB M =kN·m (下侧受拉)6.1778.75CD M =kN·m (上侧受拉)6.1827/12AB M ql =(上侧受拉)6.191117.95A M =kN·m (上侧受拉)6.200.34AD m =,13.33AD M =kN·m 6.2142.3BA M =kN·m (上侧受拉)6.2217.35BA M =kN·m (上侧受拉)6.2357.4BA M =kN·m (上侧受拉)6.2428.5BA M =kN·m (上侧受拉)6.2573.8BD M =kN·m (左侧受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于AC段
(2)对于CD段
(3)对于DE段
(4)对于EF段
(5)对于BF段
4)画出整个结构的轴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
(1)轴力图
(2)剪力图
(3)弯矩图
9作图示各刚架的内力图d图求图示桁架的内力简述刚架内力计算步骤刚架内力计算步骤刚架内力图屋架上下弦图示框架内力组合静定桁架的内力计算框架梁内力组合一榀框架内力计算软件
作图示各刚架的内力图。
解:
1)求支座反力。
画出整个结构的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图。
画出BEF段的受力图。
再根据整体受力图,求出A端的约束反力。
2)写出各段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