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预分支电缆

预分支电缆

浅谈预制分支电缆预制分支电缆是近年来一项新技术产品,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现代建筑中。

它具有安装方便、施工简单、免维护的优点,深受建设各方的欢迎,尤其是它优良的抗震性、气密性、防水性和耐火性等,已经成为高层建筑竖向配电系统的首选。

实际应用中的预制分支电缆主要有以下几种,按照制作方式分为厂家出厂前预制和施工现场预制两种,其中厂家预制又分主干电缆是单芯的还是多芯的。

现场制作的分支电缆使用的连接器—电缆分流器又分为穿刺型和C型线缆分支器。

如何选择预制分支电缆,下面笔者就带您简单了解一下。

出厂时预制的预制分支电缆是厂家加工电缆时直接将分支电缆通过连接金具压接成型的,并根据相关的性能试验对电缆进行整体测试(见表4),合格后电缆方可出厂。

主干电缆分单芯和多芯两种(电力电缆),单芯的是把五芯电缆分开做成单芯,同一处的分支点不在一根电缆上,安全性高。

多芯主干电缆则是在连接处将五个分流器依次压接统一做成一个头,但是,这种分支头不利于散热。

当然也可以拉开距离压接五个分流器,但是这样比较浪费分支电缆(加长了分支电缆的分布距离),而且还是在同一根同一处竖向电缆上。

现场预制的是采购电缆分流器制作,按照电缆分流器的接触形式又分为穿刺型和C型线缆分支器,穿刺型电缆分流器是靠锯齿形的接触刀片刺穿电缆绝缘层,与导体接触来实现连接的,C型线缆分支器则是两半C型管环绕干线电缆缆芯导体后,再分别将螺丝压紧。

制作前先敷设主电缆,之后在需要的位置剥开电缆外皮和芯线绝缘层,将电缆分流器压接到主干电缆的芯线上。

上述现场施工方法是C型线缆分支器的制作方法,穿刺型电缆分流器的制作方法略有不同,当剥开电缆外皮后,电缆芯线绝缘层不用剥开,穿刺线夹环绕在芯线上之后收紧螺栓,直到线夹的锯齿型刀片穿入电缆芯线并与芯线尽量接触后停止。

C型电缆分流器的接触面积大,有利于电流通过,穿刺型电缆分流器可以不破坏电缆芯线的绝缘层,两种方式各有优点。

电缆如何选型,还有是选择出厂预制还是现场制作分支电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电缆敷设工艺的创新与优化分析

电缆敷设工艺的创新与优化分析

电缆敷设工艺的创新与优化分析在现代社会,电力作为驱动各种设备和系统运行的关键能源,其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而电缆敷设工艺则是保障电力有效传输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需求的日益复杂,传统的电缆敷设工艺面临着诸多挑战,创新与优化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电缆敷设方式主要包括直埋敷设、电缆沟敷设、桥架敷设等。

直埋敷设虽然成本较低,但维护和检修难度较大;电缆沟敷设空间利用率较高,但存在积水、通风不良等问题;桥架敷设便于安装和维护,但成本相对较高。

这些传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过去的需求,但在如今对电力供应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其局限性逐渐显现。

为了克服传统工艺的不足,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创新的电缆敷设技术。

其中,预制分支电缆敷设技术备受关注。

这种技术是在工厂内预先将分支电缆与主电缆连接好,并进行绝缘处理和测试,然后在施工现场直接敷设。

与传统的现场分支连接方式相比,预制分支电缆敷设技术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了故障发生率。

另外,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高温、腐蚀、强电磁干扰等场所,传统的电缆敷设方式往往难以满足要求。

这时,采用新型的防护材料和特殊的敷设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使用耐高温、耐腐蚀的电缆护套材料,或者采用屏蔽结构来减少电磁干扰的影响。

除了技术方面的创新,施工工艺的优化也在不断推进。

在电缆敷设前,通过精确的规划和设计,合理安排电缆的走向和布局,可以减少电缆的长度和弯曲次数,降低电阻损耗和能量损失。

同时,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如电缆牵引机、电缆敷设滑车等,可以提高施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在创新与优化电缆敷设工艺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可以对电缆敷设路径进行三维建模和模拟分析,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冲突,并进行优化调整。

此外,通过智能化的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缆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和隐患,为维护和检修提供准确的依据。

预分支电缆与母线敷设方式比较

预分支电缆与母线敷设方式比较

多芯预分支电缆敷设方式,FXX--ZR--YJV--4*240+1*120/5*10(或5*16、5*25) 如下图所示:
多芯预分支电缆敷设方式,FXX--ZR--YJV--4*185+1*95/5*10(或5*16、5*25) 如下图所示:
单芯预分支电缆敷设方式,FXX--ZR--YJV--1*300/5*10(或5*15、5*25) 如下图所示:
封闭母线与普通电缆的敷设方式比较,如下图所示:
封闭母线的敷设方式,如下图所示:
封闭母线的特点:
1、母线槽是用铜排或铝作为导电体,电流容量很大而且电气和机械性能好;
2、用金属槽作为外壳,所以具有不燃烧,安全可靠性高,且使用寿命长;
3、与传统的配电或比较,设备所占面积显著减少,并且外观美观,对于大型建筑物的施
工和配电非常有利;
4、电压降很小,短路负载能力强;
5、相对电缆,母线价格较高;
预分支电缆的特点:
1、具有优良的供电安全可靠性,主干电缆导体无接头,连续性好,减少了故障点;
2、分支接头采用工厂全程机械化制作,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造成质量不良现象;
3、环境要求低,施工方便,占用建筑面积小,有利于建筑面积的空间使用;
4、安装精度要求低,安装简单方便,安装技术要求不高;且安装周期短,仅为母线安装工期的1/10左右;
5、具有优良的抗震性、气密性、防水性和耐火性;
6、相对与封闭母线,价格较低;。

建筑电气工程如何施工才规范?标准工艺全面总结!

建筑电气工程如何施工才规范?标准工艺全面总结!

建筑电气工程如何施工才规范?标准工艺全面总结!来源:建筑工程鲁班联盟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观感及使用功能,在创优评审中尤为重要。

本文以中建五局三公司项目标准化做法示例,全面总结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工艺,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1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配电箱(盘)及控制柜安装(1) 成套配电柜安装工艺说明:地下室明装的电气箱柜,需安装在型钢支架上,以避免墙面凝结水进入箱内。

一般在柜下用10#槽钢立放做基础,基础型钢允许偏差:每米不直度与水平度为1mm,全长为5mm,全长不平行度为5mm。

并在槽钢内侧需焊接地用镀锌六角螺栓M10×25供接地用。

如果有电缆进出线时,还需在柜底预留基坑,以满足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求。

(2) 配电箱明装工艺说明:地上安装处的墙柱面抹灰没完成时,在箱后先用膨胀螺栓固定角钢支架,再用镀锌螺栓将箱体固定在角钢支架上。

几个明装箱并列时,按最大箱顶标高不超过2.3m、且所有箱体顶平或底平的原则确定箱柜安装高度。

柜、屏、台、箱、盘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相互间接缝不应大于2mm,成列盘面偏差不应大于5mm。

(3) 配电箱暗装工艺说明:确定开孔位置,并开好孔;固定暗装箱体四角,确保暗装箱体的高度符合要求,并与墙面平正;若箱后仅能抹灰时,总包需在箱后挂钢丝网,再抹灰;若进箱的导管为几根并排暗装进箱时,管槽处也应挂钢丝网,再抹灰。

轻质隔墙上安装时,确定开孔位置,并开好孔;在装饰装好轻钢龙骨后,用拉铆钉或自攻螺丝将暗装箱体固定在轻钢龙骨上;暗装配电箱箱盖紧贴墙面,箱(盘)涂层完整。

(4) 空心砌块墙、加气砼砌块墙上安装工艺说明:墙面抹完灰后,用镀锌丝杆将箱体的四角固定在空芯墙上。

(5) 电气导管进箱工艺说明:箱子应用开孔器开孔,一孔一套,管径与盒(箱)敲落孔应吻合。

敲落孔大而管径小时,可用铁皮垫圈垫严或用砂浆加石膏补平齐,不得露洞。

预分支电缆、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

预分支电缆、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

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技术特点:分支电缆是近年来的一项新技术产品,该产品根据各个具体建筑的结构特点和配电要求,将主干电缆、分支线电缆、分支连接体三部分进行特殊设计与制造,产品到现场经检查合格后可直接安装就位,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材料费用和施工费用,更好地保证了配电的可靠性。

预分支电缆由三部分组成:主干电缆、分支线、起吊装置,并具有三种类型:普通型、阻燃型、耐火型。

预分支电缆是高层建筑中母线槽供电的替代产品,具有供电可靠、安装方便、占用建筑面积小、故障率低、价格便宜、免维修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高层建筑采用电气竖井垂直供电的系统和隧道、机场、桥梁、公路等供电系统。

(2)施工技术:采用预分支电缆技术时,应先行测量建筑电气竖井的实际尺寸(竖井高度、层高、每层分支接头位置等),同时结合实际配电系统安装的位置量身定制,为避免因楼层功能改变引起容量的变动,宜将预分支电缆的干线和支线截面均放大一级,特殊情况还应预留分支线以供备用。

(3)预分支电缆的安装:预分支电缆可以吊装或放装,采用放装(从上往下或从未端开始施放),用户需要向制造厂家提出,电缆在出厂复绕时要逆向复绕。

无论是吊装还是放装,安装时每一楼层都要有专人监护,以免电缆刮伤。

在电缆提升前应先安装钢丝网套,钢丝网套安装时要用扎紧线与电缆扎紧,其扎紧线应位于网套的末端。

在电缆全部吊好后应及时将电缆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以减少网套承受的拉力,从而避免因拉力过大把电缆外护套拉坏。

2.技术指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预制分支电力电缆安装》标准图集00D101-7。

3.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高层建筑交流额定电压为0.6/1kV、中小负荷的配电线路。

4.已应用典型工程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环球中心、宁波万豪大酒店。

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1)技术特点: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缆连接器技术,是代替分线箱、T接箱最佳的产品,施工时无需截断主电缆,可在电缆任意位置做分支,不需要对导线和线夹做特殊处理,操做简单、快捷,与常规接线方式相比,免去了剥除绝缘层、搪锡或压接端子、绝缘包扎等工序,减少了绝缘层、电线头等施工垃圾,降低了常规做法难以避免的环境污染,节省人工和安装费用。

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二、预分支电缆内容的叙述:(1)技术特点:本工程使用的预分支电缆是一项新技术产品,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结构特点和配电要求,要求将主干电缆、分支线电缆、分支连接体三部分进行特殊设计与制造,该技术使用的产品到现场经检查合格后可直接安装就位,极大的缩短了本工程的施工周期、减少了材料费用和施工费用,更好地保证了配电的可靠性。

本工程使用的预分支电缆有三种类型:普通型、阻燃型、耐火型。

预分支电缆是本工程中母线槽供电的替代产品,具有供电可靠、安装方便、占用建筑面积小、故障率低、价格便宜、免维修等优点。

(2)施工技术:本工程采用预分支电缆技术时,先行测量了建筑电气竖井的实际尺寸(竖井高度、层高、每层分支接头位置),同时结合实际配电系统安装的位置量身定制,根据设计图纸电施图(第5页-第6页)中为避免因楼层功能改变引起容量的变动,将预分支电缆的干线和支线截面均放大一级,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应预留分支线以供备用。

(3)预分支电缆的安装:本工程使用的预分支电缆采用吊装,用吊装(从上往下或从未端开始施放),并向制造厂商提出电缆在出厂复绕时要逆向复绕。

预分支电缆安装时每一楼层都要有专人监护,以免电缆刮伤。

在电缆提升前先安装钢丝网套,钢丝网套安装时要用扎紧线与电缆扎紧,扎紧线应位于网套的末端。

在电缆全部吊好后及时将电缆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以减少网套承受的拉力,从而避免因拉力过大把电缆外护套拉坏。

预分支电缆中吊装的安装,具体见附图(一)。

2.技术指标《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预制分支电力电缆安装》标准图集00D101-7。

三、预分支电缆的型号及分布:1、主电缆的型号及具体做法本工程所使用的预分支电缆主要型号有:ZRYJV(4*120+1*70)、ZRYJV(4*185+1*95)、ZRYJV(4*50+1*25)、ZRYJV(4*25+4*16)、NHYJV(5*6)、NHYJV(3*4)、NHYJV(4*25+1*16)、ZRYJV(5*16)、ZRYJV(5*10)ZRYJV(5*6)等。

建筑电气工程电缆敷设【图】

建筑电气工程电缆敷设【图】

建筑电气工程电缆敷设本工程对电缆的技术要求电线电缆必须为国家免检产品。

10KV的电缆选用YJV-8.7/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稀护套铜芯电力电缆。

低压出线电缆选用ZR-YJV-0.6/1KV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稀护套铜芯电力电缆,其工作温度为90℃;消防用电回路出线选用BTTZ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绝缘矿物电缆,其工作温度为105℃。

成品电缆的护套表面上应有制造厂名、产品型号、电缆米数及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磨,成品电缆标志应符合GB6995规定。

(一)、电缆敷设流程选择导线→穿带线→清扫管路→放线与断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管内穿线→导线连接→导线接头涮锡→导线包扎→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二)、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须符合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等现象。

2、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试验标准符合国家和济南供电部门有关规定。

敷设前仍需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

摇测完毕,应将芯线对地放电。

电缆测试完毕,电缆端部应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绝缘胶布包好。

3、放电缆机具的安装:采用机械放电缆时,应将机械安装在适当位置,并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好。

人力放电缆时将滚轮提前安装好。

在桥架上多根电缆敷设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方式画出来,以防电缆交叉和混乱。

4、电缆的搬运及支架架设电缆短距离搬运,一般采用滚动电缆轴的方法。

滚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

如无箭头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切不可反缠绕方向滚动,以免电缆松弛。

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的选择,以敷设方便为原则,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宜。

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

电缆沿桥架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

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

电缆严禁绞拧、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

截面积大的电缆放在下层,电缆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留有伸缩余量。

电缆集成分支器施工技术

电缆集成分支器施工技术

电缆集成分支器施工技术【摘要】电缆敷设分支在建筑电气工程尤为重要,需要重点把控工序,也是影响建筑电气安全使用的重要部位。

电缆分支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机电工程的进度、质量乃至成本。

针对电缆分支传统施工工艺有预分支电缆、电缆T接端子、穿刺线夹和T接箱。

预分支电缆工艺成型效果好,不用现场再做电缆分支,电气安全性高,但成本较高,针对复杂多变的施工现场无法进行调整和变通;电缆T接端子、穿刺线夹和T接箱则是观感效果较差,电气安全性较低,施工效率低等问题。

综合这几种施工工艺存在的施工问题,通过各项工艺的实践对比,采用电缆集成T接端子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工艺存在的施工弊端,克服电缆分支这项薄弱的工序。

【关键词】电缆集成分支器;工艺原理;工艺流程;保证措施1.工艺特点采用专用的电缆集成T接端子,对应不同规格、型号的主缆和分支电缆,主电缆无须断开,操作简单;连接处密封良好,具备防尘和防水功能;同时具备预分支电缆的美观性,电气安全性,T接端子、穿刺线夹和T接箱的机动灵活性。

大大提升了施工质量,节约成本,提高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品质。

2.适用范围可广泛应用建筑物电气电缆分支连接处,适用于普通电缆和矿物质电缆。

3.工艺原理电缆分支段定位后,先将主缆的需连接铜导体长度剥皮裸露,将与电缆规格、型号匹配的连接端子母孔套在裸露的铜导体上,并采用螺栓进行紧固连接;其次将分支电缆连接的长度剥皮压接在连接端子的子孔上,并采用螺栓进行紧固连接;最后将连接处的保护外壳安装,与电缆外皮的接口处涂抹密封绝缘胶,并用卡箍进行固定牢固,并在接口处辅以包装膜包裹增强电缆的防尘、防水能力,提高电气安全性。

通过采用集成式T接端子进行电缆分支连接,克服了电缆分支带来的布线杂乱、线路隐患、施工不便利、施工成本、布线不美观、运行不可靠等诸多问题,同时操作方便,提升施工质量,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4.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4.1施工工艺流程电缆分支处定位→集成T接端子选型→电缆绝缘剥除→集成T接端子安装→电缆绝缘摇测4.2 操作要点4.2.1 电缆分支处定位电缆敷设完成后,对电缆的分支处进行核实,检查电缆外观是否完好,分支部位空间是否满足要求,确保电缆分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1)技术特点:分支电缆是近年来的一项新技术产品,该产品根据各个具体建筑的结构特点和配电要求,将主干电缆、分支线电缆、分支连接体三部分进行特殊设计与制造,产品到现场经检查合格后可直接安装就位,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材料费用和施工费用,更好地保证了配电的可靠性。

预分支电缆由三部分组成:主干电缆、分支线、起吊装置,并具有三种类型:普通型、阻燃型、耐火型。

预分支电缆是高层建筑中母线槽供电的替代产品,具有供电可靠、安装方便、占用建筑面积小、故障率低、价格便宜、免维修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高层建筑采用电气竖井垂直供电的系统和隧道、机场、桥梁、公路等供电系统。

(2)施工技术:采用预分支电缆技术时,应先行测量建筑电气竖井的实际尺寸(竖井高度、层高、每层分支接头位置等),同时结合实际配电系统安装的位置量身定制,为避免因楼层功能改变引起容量的变动,宜将预分支电缆的干线和支线截面均放大一级,特殊情况还应预留分支线以供备用。

(3)预分支电缆的安装:预分支电缆可以吊装或放装,采用放装(从上往下或从未端开始施放),用户需要向制造厂家提出,电缆在出厂复绕时要逆向复绕。

无论是吊装还是放装,安装时每一楼层都要有专
人监护,以免电缆刮伤。

在电缆提升前应先安装钢丝网套,钢丝网套安装时要用扎紧线与电缆扎紧,其扎紧线应位于网套的末端。

在电缆全部吊好后应及时将电缆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以减少网套承受的拉力,从而避免因拉力过大把电缆外护套拉坏。

2.技术指标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预制分支电力电缆安装》标准图集00D101-7。

3.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高层建筑交流额定电压为0.6/1kV、中小负荷的配电线路。

4.已应用典型工程
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环球中心、宁波万豪大酒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