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习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习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是小学阶段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习作学习来说显得比较重要。
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论述了小学生习作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指出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现在全国范围内都在开展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活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下的教学发展需要,在各个阶段的学科教学里面,都在尝试着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一点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里面也有着显著的体现。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老师开始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习作学习来说显得比较重要。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1.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之中,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所采取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对写作训练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找到习作的一些方法与技巧,这样可以保护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习作知识有切身的体会与认识,可以从习作训练中了解更多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有助于学生的习作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能够保持好奇心,能够对所学习的习作内容有所认识与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加明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定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为其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有助于学生的习作学习效率的提高。
2.启发与激励学生兴趣在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时候,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意让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习作内容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与认识,能够快速地对习作的学习进行理解与认识,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习作训练效率的提高,让学生对新知识有自己的理解与体悟,能够认识清楚习作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习作训练中找到一些乐趣与快乐,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习作学习效率的提高,在之后遇到一些习作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加快速地加以解决。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1000字作文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1000字作文英文回答:Cultivating Innovative Thinking.Innovative thinking is a crucial skill in today's rapidly evolving world. It enables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to stay ahead of the competition, solve complex problems, and create value.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hinking, several strategies can be employed:1. Foster a Growth Mindset: Embrace the belief that intelligence is fluid and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effort and learning. This mindset encourages experimentation,risk-taking, and a willingness to learn from mistakes.2. Challenge Assumptions: Question established norms, practices, and beliefs. Explore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and seek evidence to support or challenge existing ideas. This process opens up new possibilities and broadens ourthinking.3. Encourage Divergent Thinking: Generate a wide range of ideas without judgment or criticism. Use techniques such as brainstorming, mind mapping, and free association to stimulate creativity and break out of conventional thought patterns.4. Experiment and Iterate: Try out new ideas, gather feedback, and refine them based on results. Iteration allows for refinement, improv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workable solutions.5. Seek Inspiration: Explore diverse sources of knowledge, includi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cultures, and perspectives. Attend conferences, read books, and engage with people who think differently.6. Create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Foster a culture of collaboration, openness, and experimentation. Encouragerisk-taking, provide resources for innovation, and celebrate successes.7. Use Technology: Leverage technology to support innovative thinking. Utilize tools for ideation, prototyping, and collaboration. Technology can facilitate idea generation, connect with diverse perspectives, and accelerate the innovation process.中文回答: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小学生写作创意的教案

培养小学生写作创意的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培养写作创意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培养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写作评价与奖励。
第一部分: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1. 课程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内容和步骤:a)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一些有趣的写作作品、故事和诗歌,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b) 培养观察力: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周围的景物、人物、动物等,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视角和感官去观察。
c) 培养想象力: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故事片段,鼓励他们根据所看到的内容进行猜测和想象,并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d) 激发创造力:提供一些创作性的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表达。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创作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撰写作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组织思维能力。
2. 教学内容和步骤:a) 引导学生选择写作主题:提供一些有趣的话题供学生选择,例如“我最喜欢的季节”、“我的梦想”等。
b) 帮助学生构思大纲:引导学生列出写作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并帮助他们组织思路。
c)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鼓励学生使用生动、具体的细节来描述事物,提高作文的可读性。
d) 鼓励学生展示作品: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和展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激发写作的自信心。
第三部分:写作评价与奖励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写作,通过评价和奖励激励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2. 教学内容和步骤:a) 互相评价: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并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b) 鼓励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作文,并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可以通过检查语法、用词、句子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
c) 发表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参加作文比赛或学校刊物,展示他们的优秀作品,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就是打破传统,不断提炼和升华新观念、新意识、新精神,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
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创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
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活动。
那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一、引导学生学会感悟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绞尽脑汁,大半天动不了笔。
造成学生作文”难产”的原因是:不会观察生活和不会感悟生活。
我针对这种情况,提倡真切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要求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再去感悟,也就是说使他们在认识事物的同时学会思考、领悟其中的意义。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因此,作文教学光从文本上指导学生是不够的,更重要是引领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学会思考,“捕捉事物的特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思考。
学生受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其对生活的关注较少,认识容易片面肤浅,对生活中的“美”缺少体验,更缺少“发现”,作文时往往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思想,老师要指导学生善于积累素材,提炼主题,养成表情达意的习惯。
这样,作文时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思想感情可表达。
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那么感悟是作文的生命。
我们既要使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去感悟,吸取其精华,又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
只有刻苦磨炼学生的感悟能力,他们写出来的习作才可能富有灵性。
二、引导学生大胆想像“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写想象中的事物”;“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小学作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作文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在我小侄子的身上,我可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培养创新思维在小学作文里的重要性,也从中琢磨出了一些门道。
小侄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写作文,题目是《我的周末》。
他一开始抓耳挠腮,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那模样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那个着急呀。
“宝贝儿,你周末都干啥啦?”我轻声问他。
他皱着眉头说:“不就是写作业、看电视、玩游戏嘛,没啥好写的。
”我一听,这可不行,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多普通呀。
于是我决定引导引导他,“那咱们仔细想想,写作业的时候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儿?比如哪道题特别难,你是怎么想办法做出来的?”小侄子眨眨眼,摇摇头,“没有,就是正常写。
”“那看电视呢?有没有看到一个特别有趣的节目,让你哈哈大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新的发现,新的玩法?”我继续启发他。
他还是一脸迷茫,“没有啊,姑姑,我不知道怎么写。
”这时候我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他平时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上。
他没有留意这些生活中的细节,自然觉得没什么可写的。
为了帮助他培养创新思维,我决定带他出去走走,亲身体验一些新鲜的事儿。
那个周末,我们去了公园。
一进公园,他就像往常一样,直奔游乐设施。
我拉住他说:“宝贝,咱们今天不着急玩,先慢慢逛逛,看看公园里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他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跟着我走。
我们走到湖边,看到一群鸭子在游水。
小侄子看了一眼说:“不就是鸭子嘛,有啥好看的。
”我蹲下身子,指着鸭子对他说:“你看,这只鸭子的羽毛颜色和其他鸭子不太一样,是不是很特别?还有,它们游水的姿势也各有不同呢,有的慢悠悠的,有的急匆匆的,像不像在比赛?”小侄子听我这么一说,也来了兴趣,开始仔细观察起来。
“姑姑,那只鸭子好像在找东西吃。
”他兴奋地叫起来。
“对呀,那你猜猜它在找什么呢?”我趁机问道。
“也许是小鱼,也许是水草。
”他歪着头说。
“那你觉得它能找到吗?要是找不到会怎么样?”我继续追问。
小侄子想了想说:“要是找不到,它可能会去别的地方找,或者和别的鸭子一起合作。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拓展想象力,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创新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鼓励自由思维: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挥。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想出一些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提供广泛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文本和素材中获取信息和灵感,并帮助他们将这些信息和灵感转化为自己的创意。
例如,可以让学生读一些优秀的作文、故事,观看影视作品,参观艺术展览等,从中获取启发和创意。
激发思维冲突: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或思维冲突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辩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将面对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模式,从中寻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
引导创意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例如比喻、夸张、对比等,来丰富自己的作文表达。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一些非常规的写作方式,例如写科幻故事、写拟人化的描写等,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提供合适的反馈: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具体和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勇于尝试
和创新。
同时,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指导他们如何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创意作文能力。
总之,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语文作文中展现出独特的才华和想象力。
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摘要范文

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摘要范文
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
只有在小学阶段适当引导和训练,学生才能掌握创新思维方法。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小学教育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需要开设相关课程。
可以设计创新思维训练课,通过社交游戏、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师资队伍也需要重视这一点。
教师应注重开放教学,鼓励学生提出各种观点。
可以组织各种科技竞赛和实践活动。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情,培养他们探寻与实践的精神。
同时,也要常给予优异学生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家长和学校也需加强合作。
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支持和自由,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学校也要常组织各类家长会,推广创新的育人理念。
只有全面培养,才能帮助学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践能力。
以上为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初步思考。
如有不妥,还请指出,以便改进。
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作文

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作文
在知识的海洋里,创新精神就像那颗最亮的星星,带着咱们去
探索那些还没被发现的神秘地方。
它就像是科技进步的火车头,也
是社会发展的灵魂。
现在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了,咱们每个人都得
有点儿创新精神,让脑子里的点子飞一会儿!
在学校里啊,创新的火花就像放烟花,到处都有。
课堂上大家
可以自由讨论,想说什么说什么,老师也不会限制。
实验室里呢,
咱们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找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
这种环境,
让人自然而然地就开始用新奇的眼光看世界了。
说到创新思维,其实就得有好奇心。
你得像科学家那样,对啥
事儿都好奇,都得问个为什么。
就像爱因斯坦说的,他没啥特别的,就是特别好奇。
这种好奇心,就能让你不停地想啊想,然后突然灵
光一闪,创新的点子就出来了!
但是啊,创新这事儿可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定的。
你得有耐心,
得有毅力。
因为创新的路上啊,失败和挫折就像家常便饭一样。
不
过别怕,这些失败和挫折,其实都是让你变得更强大的垫脚石。
每
失败一次,你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另外啊,创新也得学会跨界。
你得把不同领域的知识混在一起,看看能擦出啥火花。
就像艺术家从科学里找灵感,科学家从艺术里
找启示一样。
这种混搭的方式,能让你跳出传统的框框,发现更多
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作文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6-07-20T15:32:08.8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8期作者:孟令男
[导读] 农村作文教学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艰巨而又前景广阔的大舞台。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韩庙镇赵寨小学251618
作文教学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在农村。
可以说,农村作文教学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艰巨而又前景广阔的大舞台。
说艰巨,是因为农村学生生活窄、见识少、读的少,一觉无内容可写,二觉有货倒不出,更因为大多数农村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闭塞的、循规蹈矩的小空间中,使得作文选材窄、内容浅、立意旧,没有城市儿童那种多视角、多立意的创造性思维。
说前景广阔,是因为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则会使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一个档次,并能带动各种能力的提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作文教学的改革就应从培养创新人才这一视角去思考,多组织学生写假设作文、幻想作文、争论作文,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系统而有层次地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掌握规律等方法获取知识,提高创新思维,从旧中悟新,写出内容有特色、思想有深度、立意较新颖的文章。
具体做法是: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让学生感到作文中“创新”并不十分难。
在我们小学各阶段的近百篇作文当中有好多命题作文可以写成同一文题而材料不同、写法各异,如《记暑假里的一件趣事》、《我喜欢的小物品》、《童年趣事》等等。
在教学中,我们可先让同学们感受一些好学生的作文。
以《童年趣事》为例:有的同学写小时侯蹲在鸡窝里孵小鸡,有的写在树上捉知了,有的写种下黄豆后三四天不见“豆宝宝”有动静而将豆子掰开看个究竟……大多数学生从中体会到这些新颖的作文读后给人一种快感,觉得文章写得与众不同才有意思,从而产生了“我在作文时也要这样写”的念头。
有了这种跃跃欲试的愿望后,我们要抓住时机出一些半命题的作文,如《我的好______》、《第一次______》等等。
这样的作文题可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避免出现选材雷同的现象,学生就不会都去写“煮饭”、“烧菜”这些常见题材,从而可能写出第一次插秧、第一次杀鸡、第一次受到表扬、第一次当家等等不同的题材。
继而我们又可以出《二十年后的我》、《只有九分钟了》、《我要______》等在客观上促使学生写出不同题材的作文题。
再加上平时讲评时将文章写得是否有新意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不断地巩固学生“创新”的兴趣和积极性,直至形成习惯。
二、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学生作文的“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选材上,否则,学生对于《烧纸船》、《记一次参观活动》等共同题材的作文就不能“同”中求“异”了。
所以要教会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思维。
因为单向思维会使学生遇到相类似的作文题目时总按老路子去思考,就难于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例如写《我的课余生活》一文时,大多数学生写课余生活如何丰富多彩、如何有劲,文章大同而小异。
在经过我们一番点拨后,有些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自己课余生活如何贫乏、枯燥和自己渴望开展各种活动来丰富课余生活的真情实感,使学生体会到一些文题可以“反向”思考找出新路子,写出的文章能够耳目一新。
其次,引导学生做作文的有心人,将其他文章的形式借鉴到作文中来,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见到作文题后先尽可能多地列举写作素材及表现方法,再从中选取最合适、最能体现个性的题材和表现形式。
在平时,再结合教学讲些审题、立意、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等多种方法,便于学生作文时选用。
这样,学生作文雷同的现象就会减少。
三、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
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铺平道路。
1.将大量想象创新练笔放到阅读课中。
长期以来,语文课将阅读课和作文课分得十分明确,阅读课只对课文进行字、词、句、段、篇的分析,了解中心,掌握意思。
但我们都应看到,大量的范文中有不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好素材。
如一个省略号、一个空白、一幅插图,都可以让学生去填补,更有好多文章可以让学生写感想、续编。
如学了《东郭先生和狼》一文后想象作文《东郭先生再遇狼》,从而促进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让学生放胆想象。
农村的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过多地强调了内容要真实、不能编造,致使好多学生只是乱七八糟地搜集到一些观察材料,就事论事地凑数。
久而久之,文思枯竭,语言干瘪,无话可说。
其实,这些都与忽视创造想象力的培养有关,学生的想象力强了,对一件事就想得多、想得深,作文的立意就会深刻。
可以说,任何一篇优秀的作文,都是作者丰富想象力的结晶。
因此,在平时练习作文时,教师应放胆让学生展开想象,给其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说己之欲说,写己之欲写,只求敢想敢写,不求合情合理。
由于小学生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在他们的发现和创造中往往会有缺陷,他们在想象性习作中常有自己的设想和见解,可能不严密,但确有个性童心。
我们教师应爱护引导,不要苛求,更不能讥讽“异想天开”、“胡说八道”,只要他们能用自己的眼光发现别人没注意到的问题,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认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观察,都应鼓励。
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把握好转换思维的方向和角度,抓住有利时机启发诱导、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就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