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舞台》
《戏曲大舞台》教案

《戏曲大舞台》教案《戏曲大舞台》教案《戏曲大舞台》教案1一、活动目标: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二、活动准备:1、制定活动计划;2、师生收集相关资料;3、教师制作教学课件;4、指导排演戏曲唱段。
三、活动安排:设计四课时,(一)指导搜集材料;(二)戏曲知识漫谈(三)戏曲知识竞赛;(四)戏曲演唱比赛。
第一课时指导搜集材料一、布置活动安排:让学生明确整个活动的目的、要求。
二、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等手段搜集有关中国戏曲的相关材料。
三、学生分组,选定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安排课外活动时间。
四、教师要参与指导好活动计划的制订,协调人员安排、落实责任,指导搜集材料的具体方法:第二课时戏曲知识漫谈本课时拟采用师生以佳宾访谈的形式进行。
介绍下列戏曲知识:1、戏曲的起源和形成;2、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3、京剧(行当、脸谱、唱腔);4、戏曲名剧、名家等。
戏曲名段赏析1、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2、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3、黄梅戏《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4、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第三课时戏曲知识竞赛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
竞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基础分100分,每答对一题加10分。
根据答题成绩记活动得分。
附:竞赛题目一、小组必答题第一组:1、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中国戏曲)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昆剧(昆曲)3、我国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4、发源于湖北,发展壮大于安徽庆安一带的戏曲剧种是――(黄梅戏)5、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第二组:1、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中国剧种是――(京剧)2、中国戏曲发展中“南戏”的形成是戏曲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请问“南戏”产生于哪个年代?――(宋代)3、中国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4、据统计,中国现有戏曲剧种大约是多少?――(360多种)5、“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唱的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什么特点?(脸谱)第三组: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
语文活动课《戏曲大舞台》教学过程实录.doc

语文活动课《戏曲大舞台》教学过程实录语文活动课《戏曲大舞台》教学过程实录执教者:共青团路中学刘小燕【教学构想】1.利用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比如京剧的脸谱知识和各种地方戏的名称、特色等;2.让学生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3.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
【课前准备】1.提前一周让学生按照兴趣爱好自由分组,共分成山峰队、飞鸟队、十佳少年队等八个小组。
每组推选出一名组长。
2.要求学生利用参考书籍及相关网站,搜集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学唱经典戏曲段子,绘制脸谱,做好参加“戏曲大舞台”活动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课堂实录】师:上课!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大家请坐!同学们,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播放课件,背景音乐《唱脸谱》响起)师: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分小组收集整理了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相信同学们已经胸有成竹,要一较高下了。
下面我们就进入本活动课的第一个板块——智者为王。
我先来公布比赛规则,我读完题目说开始后方可举手抢答,每小组每题只有一次答题机会,答对加十分,答错扣十分。
请看大屏幕,第一题: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主要是由哪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开始——山峰队!生1:中国的戏曲由民间戏曲和滑稽戏综合而成。
师:山峰队,你们确定吗?生1:确定!师:那么很遗憾,我只能把机会给其它队了,飞鸟队!生2:应该是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师:非常正确,请给飞鸟队加十分。
戏曲大舞台ppt

这样的好书记人人夸不够 (京剧《龙江颂》选段)
自从大坝筑成后,咱水英更加忙不休。 她带领群众苦战三千亩,废寝忘食抱病操劳夺丰收。 你整天自留地上来奔走,她日夜大田插秧热汗流。 你只知伸手要补救,她千方百计自力更争生上游。 你只怕江水淹到家门口,她为筑坝带头跳水截江流。 这样的好书记人人夸不够,你思一思,想一想, 你胡言乱语多荒谬,难道不害羞? (对比、排比、反问)
1.“生”是男性角色的统称。 2.“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
错 对 对 错
3.以唱工为主的是“大花脸”。
4.“小花脸”是“净”的一种。
5.越剧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 错 6.京剧是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的。 对 7.梅兰芳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 错 8.张飞是红脸的,因为红脸代表忠勇。 错
(二)看戏听戏,积累戏曲常识
1.查一查,说一说。 (1)课前,你们在课下的自主学习活动中,一定搜集到好 多有关戏曲的资料,了解了好多戏曲的常识吧。下面请大家 欣赏一个短片,说一说什么是戏曲?戏曲包含哪些因素?(播 放短片)生自由回答后教师作总结: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舞台 艺术表演形式,它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 多种因素,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 【说明】此环节重在让学生注意戏曲里的文学因素,通过课 下自主实践,查找资料并结合短片更直观得了解戏曲,培养学 生的大语文观,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并为下一节的 抢答作准备.
戏曲大舞台
一、教材分析
《戏曲大舞台》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而七年级学生由于思想和心理 还没有成熟,缺少丰富的人生体验,《戏曲大舞台》又是一项让学 生体验和感悟中国戏曲文化的综合性活动。在流行音乐、街舞、劲 舞充塞大江南北的当今时代,学生对中国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陌生了,甚至闻所未闻。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激发学生兴趣,我就 提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位学生课下查找资料,掌握一些戏曲知识, 有兴趣的还可以画画花脸谱或者学唱两段。 【说明】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些戏曲知识而且大大提高 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了他们的 情操。
《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利用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比如京剧的脸谱知识和各种地方戏的名称、特色等;
2.让学生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
3.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情感。
教学环节
(一)课前准备
利用参考书籍及相关网站,搜集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做好参加“戏曲大舞台”活动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推荐书目: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
《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戏曲》
《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曲艺·杂技
·木偶戏·皮影戏》
《中国京剧艺术丛书·中小学京剧读本》
推荐电视频道:
CCTV—3戏曲节目
CCTV—3春节戏曲晚会
CCTV—1综艺大观
说一说你的家乡有些什么地方戏?并向大家推荐一曲。
(六)搞“我与中国戏曲”调查
目的是了解同学们及其家长对中国戏曲的了解和喜爱程度,旨在让学生明白:发扬光大中国的戏曲艺术人人有责。
(七)结束语
预期效果
1.让学生全部动起来:会唱的唱,会演的演,不会唱、演的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体会掌握知识的乐趣;
2.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汇报,接受戏曲文化的熏陶;
3.欣赏戏曲片断,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戏曲的无限魅力,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戏曲大舞台》 教案

《戏曲大舞台》教案《戏曲大舞台》教案1学习目标:1、初步识记并积累戏曲文化知识,如几种主要地方戏的名称、特色和京剧的脸谱知识、行当等。
2、利用多媒体欣赏戏曲名段,说一说戏曲文化的魅力,接受一点传统文化的熏陶。
3、探讨青少年对传统戏曲的态度,针对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学生课前活动:1.自主阅读教材,同学间分组合作查找资料,通过书籍、络等渠道了解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
2.访问剧团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了解戏曲文化知识和我们家乡的地方戏。
3.调查青少年对戏曲的态度,以及应对措施。
课堂教学过程:一. 导语课堂调查学生对戏曲的了解程度,引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括历史悠久的戏曲文化。
我们可以欣赏河南豫剧的淳朴厚实,此外,在戏曲上,还有京剧的雍容典雅,越剧的轻柔婉转,梆子戏的高亢悲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中,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二、在这节课上,我们要达成的学习目标是(见上述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赛一赛,积累戏曲常识1、赛一赛(1)课前,你们在前几天的自主学习活动中,一定搜集到很多有关戏曲的资料,了解了戏曲的一些常识吧。
下面我们就检测一下,检测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分组进行,抢答题谁最先举手作答并回答正确,就可为本组挣分,最后评出评出优胜组,给予小小的奖励;每题10分,现在大题开始。
(大屏幕显示)必答题有两轮,抢答题有两轮:必答题(每题10分):第一轮第一组题1.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的剧种是哪个剧种?(昆剧)2.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3.与希腊的悲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曲的剧种是什么?(中国戏曲)第二组题v 1.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360多种)v 2.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个剧种?(京剧)v 3.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必答题:第二轮(连线题)第一组题昆剧芬芳的泥土气息京剧浓浓的河南特色黄梅戏中国戏曲之母豫剧东方歌剧第三组题梅派 A.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娇婉的风格程派 B.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刚健婀娜风格荀派 C.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尚派 D.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抢答题(每题10分)第一轮判断正误1、中国戏曲起源于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
戏曲大舞台教学案例及点评

《戏曲大舞台》案例【课堂实录】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样式——戏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常识,鉴赏中国戏曲;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4、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活动程序:1、学生在课内外搜集中国戏曲的有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同学、老师互相交流;2、在硬纸或蛋壳上绘制戏曲脸谱,制成小工艺品;课外试着学唱一小段戏;3、灵活运用自己搜集和与同学交流得来的戏曲资料,办一份手抄报——《戏曲大舞台》;4、教师搜集资料,制作网页课件,给学生提供一个网络环境平台,使学生通过浏览课件,拓展戏曲的有关知识。
并于课后把自己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和经历写下来。
活动创意:1、尝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2、验证网络环境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促进作用;3、尝试网络环境和课堂教学的“整合”。
课时安排:课内二课时,课外时间学生自行掌握。
课堂实录:一、教师导入(欣赏唱腔,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戏曲大舞台》。
世界上有三大古代戏剧:那就是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的戏曲了!前一段时间,大家已经了解了一些与戏曲有关的资料,并办了一份手抄报——《戏曲大舞台》;不过,大家的资料大都是一些文字材料。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最好还是亲口尝一尝,那么咱们今天就先欣赏几句唱腔,咂摸一下戏曲的滋味儿吧!(教师演示,欣赏几个戏曲片段)师:怎么样大家品出点儿味儿了吧谁能说一下自己的感觉?(学生举手,指名回答。
)生1:我感觉到戏曲的唱腔挺优美的,比如说《女附马》的唱段,婉转柔和,悦耳动听。
生2:我觉得这几个片断似乎不是同一种戏曲,因为它们的伴奏音乐听起来味儿好像不一样。
生3:我以前不爱看戏,刚才的几个片段倒是都很有意思,尤其是《七品芝麻官》的片断。
戏曲大舞台(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戏曲大舞台(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了解戏曲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使学生认识到戏曲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1.2 教学内容介绍戏曲的定义:戏曲是一种综合音乐、舞蹈、表演、武术等艺术形式的传统表演艺术。
讲解戏曲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民间歌舞到宋代杂剧,再到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现代的戏曲形式。
1.3 教学活动观看一段戏曲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戏曲的魅力。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戏曲的了解和印象。
第二章:戏曲的分类与特点2.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和流派的戏曲分类。
让学生掌握戏曲的主要特点。
2.2 教学内容讲解中国主要的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等。
分析不同戏曲的特点:如唱腔、表演、服饰、化妆等。
2.3 教学活动观看不同戏曲剧种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其特点和魅力。
小组讨论,让学生比较不同戏曲的异同点。
第三章:戏曲的基本表演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表演技巧。
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戏曲的基本表演技巧:唱、做、念、打。
分析不同表演技巧在戏曲中的运用和重要性。
3.3 教学活动观看一段戏曲表演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戏曲表演技巧的应用。
分组练习,让学生尝试简单的戏曲表演技巧,如唱腔、动作等。
第四章:戏曲的角色与行当4.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戏曲的角色分类和行当体系。
让学生理解不同角色的表演特点和形象塑造。
4.2 教学内容讲解戏曲的角色分类:生、旦、净、末、丑。
介绍各个角色的表演特点和形象塑造方法。
4.3 教学活动观看一段戏曲表演视频,让学生观察和认识不同角色的表演特点。
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尝试扮演不同角色的形象和表演。
第五章:戏曲的传承与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戏曲的传承意义和现状。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戏曲文化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讲解戏曲的传承历史和重要人物。
分析当前戏曲文化面临的困境和保护措施。
《戏曲大舞台》课件

起源: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
戏曲的发展历程
繁荣: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元明清 时期继续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秦 汉时期逐渐成熟
现代:新中国成立后,戏曲得到保 护和传承,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 宝
戏曲的种类与流派
● 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安徽,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 ● 越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浙江,流行于上海、江苏等地 ● 黄梅戏: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安徽,流行于安徽、湖北等地 ● 评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河北,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 ● 豫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河南,流行于河南、山东等地 ● 川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四川,流行于四川、重庆等地 ● 粤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广东,流行于广东、广西等地 ● 秦腔: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陕西,流行于陕西、甘肃等地 ● 晋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山西,流行于山西、内蒙古等地 ● 河北梆子: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河北,流行于河北、山西等地
唱腔:戏曲表演的灵魂,具有独特 的韵味和魅力
表演艺术
念白:戏曲表演的语言艺术,包括 对白、独白、旁白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身段:戏曲表演的重要部分,包括 手势、眼神、步伐等
做功:戏曲表演的形体艺术,包括 舞蹈、武打、杂技等
舞台美术
布景设计:根据剧情需要,设计出符合时代背景、地域特色的舞台布景 道具制作:根据剧情需要,制作出符合时代背景、地域特色的道具 灯光设计:根据剧情需要,设计出符合时代背景、地域特色的灯光效果 服装设计:根据剧情需要,设计出符合时代背景、地域特色的服装造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昆剧迄今已有多少年历史? A、二百多年
A
B、四百多年 C、六百多年
D、八百多年
2、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
A、湖北黄梅县 B、安徽安庆 C、湖北安庆 D、安徽黄梅县
B
第二轮:抢答题部分
1、越剧 京剧 豫剧 黄梅戏 秦腔 严凤英 袁学芬 孙存蝶 梅兰芳 常香玉
(连线题)
2、善于表演具有正义感的 古代妇女形象是京剧四大 名旦中的哪一位?
二、戏曲的特点
中国戏曲的特点
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 一个行当里又有细致的分工。
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 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 法来表现人物。
生
生是戏曲表 演行当的主要类 型之一,除净、 丑以外的男性角 色称为生行。按 其扮演的人物的 年龄、身份、性 格特征和表演特 点,大致分为老 生、小生、武生 和娃娃生等几类。
旦
旦是戏曲表演 中女角色的统称。 按扮演人物的年龄、 身份、性格及其表 演特点,大致可分 为正旦、花旦、贴 旦、闺门旦、武旦、 老旦、彩旦七类。
净
净是戏曲表演 行当类型之一,俗 称花脸。脸上勾勒 脸谱,音色宏亮, 表现性格豪迈或粗 犷的人物形象,如 包拯、张飞都是花 脸扮装。
丑
丑是戏曲 表演行当类型 之一,喜剧角 色,俗称小花 脸。用白粉在 鼻梁眼窝勾画 脸谱。
戏曲大舞台
——综合活动课
一、戏曲的种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 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 行著名的剧种有: 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 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河南坠 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 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 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 等五十多个剧种,尤 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苏三起解
(《玉堂春》 京剧)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心好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就说苏三福命短,破镜只怕难重圆。 倘公子得见面,来生变犬马我就当报还。
黄梅戏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 黄梅县,发展壮大于 安徽安庆一带。它是 由民间山歌小调发展 而成的,曲调悠扬委 婉,优美动人,具有 芬芳的泥土气息,深 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 爱。代表曲目有: 《天仙配》、《女驸 马》等。
猜 猜 这 是 谁
孙 悟 空包 拯来自曹 操动作模仿
动作模仿
唱脸谱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天仙配》黄梅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 也叫河南高调.是在河南地 方小曲的基础上,吸收秦腔、 蒲州梆子等形成的新剧种, 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流行 于河南和邻近各省。声腔分 豫东调、豫西调两大流派。 豫东调以开封、商丘为中心, 男声高亢,女声活泼,擅长 表演喜剧。豫西调以洛阳为 中心,男声苍凉悲壮,女声 委婉缠绵,擅长表演悲剧。 代表曲目有:《穆桂英挂 帅》、《花木兰》等。
A、梅兰芳B、程砚秋
C、荀慧生D、尚小云
A
3、下列哪一个不是1790年 进京献艺的安徽四大戏班 之一? A A、三喜班 C、春台班 B、四喜班 D、和春班
1、在京剧脸谱中,颜色不同, 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 也不同,下列代表褒义色彩 的是:
A、蓝脸B、红脸
B
C、黑脸D、白脸
2、享有“东方歌剧”盛誉
A、红脸
C、黑脸
B、白脸
D、黄脸
B
3、下列属于东北二人转曲 目的是: D
A、《天仙配》B、《玉堂春》
C、《花木兰》D、《回杯记》
比一比,看 一看,谁的 反应快!
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
生、旦、净、丑
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 三百六十多种,请你至少 说出4种以上的剧种?
京剧、评剧、豫剧、越剧、 粤剧、川剧、秦腔、黄梅戏、 二人转、昆曲
小生
花旦
老 旦
武
旦
正 净
武 净
唱
念
做
打
戏曲知多少
可一定要答准确 哟!
祝你成 功!
必答题
1、享有“中国戏剧之母” 雅称的剧种是: C
( )
A、京剧 B、黄梅戏 C、昆剧 D、二人转
2、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 有多少种?D
A、35种 C、350种
B、36种 D、360种
脸 3 的、 是你 哪知 一道 个表 剧演 种吐 吗火 ?和
谁说女子不如男 (《花木兰》 豫剧)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到边关 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 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 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 请往这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 还有衣和衫 这千针万线都是她们 连哪 这许多女英雄 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 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 哪一点儿不如儿男
京剧
京剧—东方歌剧(国粹)
京
剧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 京而得名。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 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先后进 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此后,徽班常与来自 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 “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 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 是京剧。因为它是一种集歌唱、舞蹈、音乐、 美术、文学等为一体的艺术形式,所以被誉为 “东方歌剧”
的哪一剧种? A、京剧 B、豫剧
A
C、昆剧
D、越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 四大行当,大多是扮演性格品 质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 是哪一行当: C A、旦 B、生C、净D、丑
1、下列哪一项不是世界三大 古老戏剧的剧种:
A、希腊的悲喜剧 B、印度的梵剧
C
C、俄罗斯的芭蕾剧
D、中国的戏曲
2、你设计一下,在京剧中 扮演曹操,应选什么色彩 的脸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