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点开设学校
2023高校硕士点 博士点详细清单

2023高校硕士点、博士点详细清单一、前言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将迎来新一轮硕士点、博士点设置评议。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2023年新增的高校硕士点和博士点进行全面评估和了解。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对2023年新增的高校硕士点、博士点进行详细清单的探讨,并对其进行总结性的回顾,以期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重要议题。
二、详细清单1. 北京大学- 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社会学- 博士点: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 清华大学- 硕士点:机械工程、环境工程、经济学- 博士点:电子工程、化学工程、政治学3. 复旦大学- 硕士点:历史学、工商管理、土木工程- 博士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城市规划、教育学4.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点:航空航天工程、金融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博士点: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文地理学、海洋工程5. 浙江大学- 硕士点:光学工程、法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博士点:数学、化学、建筑学6. 南京大学- 硕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心理学、土木工程- 博士点:地球物理学、美术学、口腔医学7. 中山大学- 硕士点:生物科学、政治学、软件工程- 博士点:环境工程、社会工作、医学影像学三、总结和回顾通过对2023年新增的高校硕士点、博士点详细清单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各高校在设置新的硕士与博士点时都更加注重交叉学科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从硕士点的设置来看,不仅涵盖了传统的理工科、文史哲等学科,还新增了许多新兴交叉学科,如人工智能、金融学等。
这不仅反映了高校对未来人才需求的预判,也为广大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
在博士点的设置方面,高校更加注重了学科的深度和前沿性。
生物医学工程、生命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新增,反映了高校在前沿科技研究方面的重视,为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更多资源和评台。
另一些人文社科学科的新增,也为培养更多的社会科学研究人才提供了更多机会。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2023年新增的高校硕士点、博士点的设置不仅体现了高校的科学发展理念,也为各个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点开设学校

土地资源管理博士点开设学校一、所有院校(以下均为按地域排名)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002)中国人民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19)中国农业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27)北京师范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1)北京市√(114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1)北京市211 √√(1141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北京市211 √√(10086)河北农业大学(13)河北省√(10113)山西农业大学(14)山西省√(10125)山西财经大学(14)山西省√(10129)内蒙古农业大学(15)内蒙古自治区√(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15)内蒙古自治区√(10140)辽宁大学(21)辽宁省211 √(10145)东北大学(21)辽宁省985 211 √√√(10157)沈阳农业大学(21)辽宁省√(10173)东北财经大学(21)辽宁省√(10183)吉林大学(22)吉林省985 211 √√√(10200)东北师范大学(22)吉林省211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23)黑龙江省985 211 √√√(10224)东北农业大学(23)黑龙江省211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23)黑龙江省√(10251)华东理工大学(31)上海市211 √√(10272)上海财经大学(31)上海市211 √(10284)南京大学(32)江苏省985 211 √√√(10290)中国矿业大学(32)江苏省211 √√(10294)河海大学(32)江苏省211 √√(10307)南京农业大学(32)江苏省211 √√(10319)南京师范大学(32)江苏省211 √(10335)浙江大学(33)浙江省985 211 √√√(11482)浙江财经大学(33)浙江省√(10364)安徽农业大学(34)安徽省√(10370)安徽师范大学(34)安徽省√(10389)福建农林大学(35)福建省√(10394)福建师范大学(35)福建省√(10403)南昌大学(36)江西省211 √(10405)东华理工大学(36)江西省√(10410)江西农业大学(36)江西省√(10414)江西师范大学(36)江西省√(10421)江西财经大学(36)江西省√(10423)中国海洋大学(37)山东省985 211 √(10434)山东农业大学(37)山东省√(10445)山东师范大学(37)山东省√(10456)山东财经大学(37)山东省√(10459)郑州大学(41)河南省211 √(10466)河南农业大学(41)河南省√(10475)河南大学(41)河南省√(10486)武汉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487)华中科技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49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2)湖北省211 √√(10504)华中农业大学(42)湖北省211 √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511)华中师范大学(42)湖北省211 √(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2)湖北省211 √(10524)中南民族大学(42)湖北省√(10533)中南大学(43)湖南省985 211 √√√(10537)湖南农业大学(43)湖南省√(10542)湖南师范大学(43)湖南省211 √(10559)暨南大学(44)广东省211 √(10561)华南理工大学(44)广东省985 211 √√√(10564)华南农业大学(44)广东省√(11078)广州大学(44)广东省√(11845)广东工业大学(44)广东省√(10593)广西大学(45)广西壮族自治区211 √(10611)重庆大学(50)重庆市985 211 √√√(10635)西南大学(50)重庆市211 √(10610)四川大学(51)四川省985 211 √√√(10626)四川农业大学(51)四川省211 √(10656)西南民族大学(51)四川省√(10657)贵州大学(52)贵州省211 √(10673)云南大学(53)云南省211 √(10674)昆明理工大学(53)云南省√(10689)云南财经大学(53)云南省√(10698)西安交通大学(61)陕西省985 211 √√√(1070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61)陕西省√(10710)长安大学(61)陕西省211 √(107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1)陕西省985 211 √√(10718)陕西师范大学(61)陕西省211 √(10730)兰州大学(62)甘肃省985 211 √√√(10733)甘肃农业大学(62)甘肃省√(10736)西北师范大学(62)甘肃省√(10758)新疆农业大学(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985院校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002)中国人民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19)中国农业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27)北京师范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145)东北大学(21)辽宁省985 211 √√√(10183)吉林大学(22)吉林省985 211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23)黑龙江省985 211 √√√(10284)南京大学(32)江苏省985 211 √√√(10335)浙江大学(33)浙江省985 211 √√√(10423)中国海洋大学(37)山东省985 211 √(10486)武汉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487)华中科技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533)中南大学(43)湖南省985 211 √√√(10561)华南理工大学(44)广东省985 211 √√√(10611)重庆大学(50)重庆市985 211 √√√(10610)四川大学(51)四川省985 211 √√√(10698)西安交通大学(61)陕西省985 211 √√√(107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1)陕西省985 211 √√(10730)兰州大学(62)甘肃省985 211 √√√三、211院校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002)中国人民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19)中国农业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27)北京师范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14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1)北京市211 √√(1141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北京市211 √√(10140)辽宁大学(21)辽宁省211 √(10145)东北大学(21)辽宁省985 211 √√√(10183)吉林大学(22)吉林省985 211 √√√(10200)东北师范大学(22)吉林省211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23)黑龙江省985 211 √√√(10224)东北农业大学(23)黑龙江省211 √(10251)华东理工大学(31)上海市211 √√(10272)上海财经大学(31)上海市211 √(10284)南京大学(32)江苏省985 211 √√√(10290)中国矿业大学(32)江苏省211 √√(10294)河海大学(32)江苏省211 √√(10307)南京农业大学(32)江苏省211 √√(10319)南京师范大学(32)江苏省211 √(10335)浙江大学(33)浙江省985 211 √√√(10403)南昌大学(36)江西省211 √(10423)中国海洋大学(37)山东省985 211 √(10459)郑州大学(41)河南省211 √(10486)武汉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487)华中科技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49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2)湖北省211 √√(10504)华中农业大学(42)湖北省211 √(10511)华中师范大学(42)湖北省211 √(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2)湖北省211 √(10533)中南大学(43)湖南省985 211 √√√(10542)湖南师范大学(43)湖南省211 √(10559)暨南大学(44)广东省211 √(10561)华南理工大学(44)广东省985 211 √√√(10593)广西大学(45)广西壮族自治区211 √(10611)重庆大学(50)重庆市985 211 √√√(10635)西南大学(50)重庆市211 √(10610)四川大学(51)四川省985 211 √√√(10626)四川农业大学(51)四川省211 √(10657)贵州大学(52)贵州省211 √(10673)云南大学(53)云南省211 √(10698)西安交通大学(61)陕西省985 211 √√√(10710)长安大学(61)陕西省211 √(107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1)陕西省985 211 √√(10718)陕西师范大学(61)陕西省211 √(10730)兰州大学(62)甘肃省985 211 √√√。
河南高校博士点一览表

河南高校博士点一览表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个改革开放省份,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的省份,在这里,山脉、河流、湖泊、庐山栖霞、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在素有“天下第一楹联”赞誉的“河南经典”中形成了一个被视为“博士之乡”的美丽景色。
河南省共有19所高校,这些高校拥有许多博士点,河南的尖端科学和高等教育也日益受到全国的关注。
下面将列举河南省各高校开设的博士点以及它们的简介:(一)郑州大学郑州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大学,拥有许多高水平的学科。
学校拥有多个博士点,如建筑学、经济管理、农学、轻工纺织、化学和生物技术等。
(二)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有许多中外合作的博士点,如园艺学、植物保护、蛋白质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病害物理学等。
(三)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的博士点有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电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包装工程、传播学等学科。
(四)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点有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五)洛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拥有多个博士点,如中国文学、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
(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博士点有法学、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
看完河南省的高校博士点一览表,我们不难发现,河南的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校开设的博士点日趋完善。
学科多元化、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高校研究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从而为河南省发展经济、加快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推出更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申请办学计划,并且大力改善科研设施,加强对博士生的支持,这一切都为河南省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发展,提升了河南省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
河南省正在不断开展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活动,特别是发展博士点,这一切成就一定会激励更多知识分子投身科研,为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因此,未来,河南省将继续把发展高等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卓越,更好地完善高等教育体系,为推动河南省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TOP20

中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TOP20(TOP3)No.1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土地资源管理专业Ⅰ本科情况A 专业简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土地政策与法规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地产咨询评估决策以及城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主要去向为各级政府土地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及政策研究机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地产咨询评估机构、各类银行等投资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以及不动产相关企事业单位等。
B 主要开设课程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土地资源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城市规划与管理等。
Ⅱ考研相关A 09年研究生招生一览表B 08硕士考试科目初试科目:科目一政治科目二英语或俄语日语或德语科目三专业综合(含土地经济、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估价)科目四学科基础(含经济学、管理学)复试备注:复试笔试科目土地管理实务(案例分析)C 09年研院招生平台No.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Ⅰ本科情况A 专业简介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成立于1988年,原名土地资源科学系。
全系现有教授5名,副教授7名,讲师4名。
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12位老师具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75%。
为国家学位办批准的土地资源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本科生毕业后可以在土地行政管理、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地价评估、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研究方向继续深造。
B 主要开设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不动产估价、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等。
Ⅱ考研相关A 09年研究生招生一览表研究方向:01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02 土地利用规划03 乡村景观规划04 土地可持续利用05 土地行政管理06 土地经济与土地估价07 土地法学08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09 土地信息技术B 09硕士考试科目初试科目:科目一政治(含法律硕士)科目二英语(含法律硕士)科目三大学数学三科目四土地资源管理复试备注:综合测试C 09年研院招生平台No.3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Ⅰ本科情况暂无信息Ⅱ考研相关A 09年研究生招生方向1 土地市场与开发经营2 土地经济与利用规划3 房地产投资与决策4 房地产政策分析与评价B 09硕士考试科目初试科目:科目一政治理论科目二英语德语 (任选)科目三大学数学三科目四管理学概论公共政策分析(任选)复试备注:《土地资源管理》C 09年研院招生平台中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TOP20(TOP4-7)No.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Ⅰ本科情况A 专业简介要培养从事城乡土地管理、建设规划开发和地价评估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以及从事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与研究的高级人才。
华中科大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招生简章

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是我国最早创办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业的高校之一,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可在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电子政务、公共安全预警与应急管理等7个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
在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06年、2009年组织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评估中,华中科技大学均与清华大学并列第四。
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
2009年,公共管理一级学科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0年,“非传统安全研究”被列为国家985工程(2010-2020)重点建设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始终以培养和造就未来的领导者为宗旨,以成为领导者的摇篮和政府的思想库为发展目标,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培训、咨询并重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公共管理学院。
为此,学院采用国际化、信息化、工程化的培养模式,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强化基础理论教育和能力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参照国际知名大学的标准和经验,努力培养和塑造具有分析、处理和驾驭国际国内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能力的高级专门管理人才。
2009年,“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获评“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列入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并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
根据《中国大学评价》项目组发布的成果,2006-2010年,我校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与北京大学等高校连续5年被列为“中国大学管理学本科A++级专业”,其中,2007-2009年位居全国第二,2010年上升为第一位。
学院已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利物浦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里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雪城大学、宾夕法里亚州立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德国吉森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墨尔本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开展广泛的合作与学术交流。
考博资料-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考博资料复习经验报录人数考试难度-育明考博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攻关专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北京市社会哲学“十一五”规划项目、UNDP 项目、以及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
奖或优秀成果奖项多项。 毕业生去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及省市级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城乡规划
与建设管理部门及政策研究机构;房地产开发和经营企业、金融机构、不动产咨询评估机构;高等学校 及科研机构,以及国外著名学府及研究机构单位等对本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48 人
1、普通招考(40 人) 2、硕博连读(8 人)
290 人
6:1
2014 年 900 人/893 人
49 人
1、普通招考(41 人) 2、硕博连读(8 人)
约 290 人
6:1
二、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博士招生考试内容
招生专业 招生人数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考试科目
120405 土地资源
三、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博复习策略-育明考博总结
人民大学考博整体的竞争还是比较大的,公共管理学院的报录比大概在 6:1-7:1。在
认真复习备考的同时,考生也必须要重视联系导师的环节,一般而言考前不联系导师考上
的可能性非常小。另外有一些院系都出现了“排队“的情况,这一点就要求大家如果没有
超强的学术成果或者特别的人脉关系还是应该早联系导师,注意联系导师的方式方法尽量
一、人大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招生人数及名额分布(基本学习年限 3 年)
年份
人大内地招生总数 公管学院博 公管学院博士招生方 公开招考
(计划数/实际数) 士招生人数
式及人数分布
报名人数
报录比
2012 年 900 人/873 人
23所行政管理博士点学校之一

23所行政管理博士点学校之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10月。
学院成立以来,融入于清华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伟大实践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研究、促进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腾飞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清华大学汇集理工文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拥有教育、科研所需要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融合并继承培养高级人才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这些优越条件为公共管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成立以来,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发扬学院“明德为公”的精神,在师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在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一流公共管理学院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成功申报,大型国际会议的有序举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联合开办的公共管理高级培训班的不断延续,都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扩大了学院在本学科领域的声誉与影响。
同时,一门门精品课程陆续开设,一项项重点科研项目相继启动,一届又一届学术型研究生和MPA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充实到教研岗位的第一线,全院师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共同走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曲折,并在不懈的耕耘中开始收获,为清华大学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贡献。
1996年--成立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发展研究通讯》正式出刊--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1997年--承担香港金融、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取得丰硕成果,受到有关单位的关注--在香港回归期间,中央电视台对清华大学香港技术产业研究作了系列报道--《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四期作为香港问题研究专集1998年--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内成立公共管理系1999年--成立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2000年--在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和21世纪发展研究院基础上,成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获批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试点工作--经过筹备图书资料中心对学院师生开放2001年--出版《清华大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受教育部委托进行“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研究--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转入公共管理学院2002年--首届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成立电子政务实验室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首批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权--《公共管理评论》创刊号出版--成立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2004年--成立公共管理案例中心,并聘请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政府学院案例项目主任霍华德•哈索克先生担任案例中心顾问--学院院馆“伍舜德楼”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学院科研机构调整成6个常设研究所,分别为:政府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所、非政府管理(NGO)研究所、国际战略与发展研究所、国情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经过筹备政府文献中心成立--首届高级公共管理硕士(MPA-E)班开课--公共管理学科首批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成立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2006年--成立清华大学科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成立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成立清华大学-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7年--启动SENS平台建设∕SPPM系统建设研究领域:公共政策政府管理非政府管理国际战略与发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于2001年12月成立,罗豪才教授任学院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招生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备注020207-劳动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外语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0202Z3-房地产经济与管理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专业综合(含房地产经济、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投资与金融),外语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120401- 行政管理01-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学科基础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中国政府与政治,外语学科基础含经济学、社会学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学科基础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卫生经济学,外语学科基础含管理学、社会学120404- 社会保障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学科基础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外语学科基础含管理学、社会学120405-土地资源管理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学科基础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综合(含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法学、土地估价),外语学科基础含管理学、经济学1204J1-城乡发展与规划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学科基础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城乡发展与规划,外语学科基础含管理学、经济学1204Z1- 00-无101-思201英语一620-学841-公共公共政策与学科基础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想政治理论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科基础管理与公共政策公共财政,外语含管理学、经济学1204Z2-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0-学科基础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外语学科基础含管理学、经济学125200- 公共管理01-北京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4英语二----专业综合课、英语全日制学生学制2年,非全日制学生学制3-4年125200- 公共管理02-苏州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4英语二----专业综合课、英语全日制学生学制2年,非全日制学生学制3-4年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简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综合学科,以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房地产信息中心、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土地规划研究中心和土地管理实验室等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所有院校(以下均为按地域排名)
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002)中国人民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19)中国农业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27)北京师范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1)北京市√(114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1)北京市211 √√(1141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1)北京市211 √√(10086)河北农业大学(13)河北省√(10113)山西农业大学(14)山西省√(10125)山西财经大学(14)山西省√(10129)内蒙古农业大学(15)内蒙古自治区√(10135)内蒙古师范大学(15)内蒙古自治区√(10140)辽宁大学(21)辽宁省211 √(10145)东北大学(21)辽宁省985 211 √√√(10157)沈阳农业大学(21)辽宁省√(10173)东北财经大学(21)辽宁省√(10183)吉林大学(22)吉林省985 211 √√√(10200)东北师范大学(22)吉林省211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23)黑龙江省985 211 √√√(10224)东北农业大学(23)黑龙江省211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23)黑龙江省√(10251)华东理工大学(31)上海市211 √√(10272)上海财经大学(31)上海市211 √(10284)南京大学(32)江苏省985 211 √√√(10290)中国矿业大学(32)江苏省211 √√(10294)河海大学(32)江苏省211 √√(10307)南京农业大学(32)江苏省211 √√(10319)南京师范大学(32)江苏省211 √(10335)浙江大学(33)浙江省985 211 √√√(11482)浙江财经大学(33)浙江省√(10364)安徽农业大学(34)安徽省√(10370)安徽师范大学(34)安徽省√(10389)福建农林大学(35)福建省√(10394)福建师范大学(35)福建省√(10403)南昌大学(36)江西省211 √(10405)东华理工大学(36)江西省√(10410)江西农业大学(36)江西省√(10414)江西师范大学(36)江西省√(10421)江西财经大学(36)江西省√(10423)中国海洋大学(37)山东省985 211 √(10434)山东农业大学(37)山东省√(10445)山东师范大学(37)山东省√(10456)山东财经大学(37)山东省√(10459)郑州大学(41)河南省211 √(10466)河南农业大学(41)河南省√(10475)河南大学(41)河南省√(10486)武汉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487)华中科技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49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2)湖北省211 √√(10504)华中农业大学(42)湖北省211 √
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511)华中师范大学(42)湖北省211 √(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2)湖北省211 √(10524)中南民族大学(42)湖北省√(10533)中南大学(43)湖南省985 211 √√√(10537)湖南农业大学(43)湖南省√(10542)湖南师范大学(43)湖南省211 √(10559)暨南大学(44)广东省211 √(10561)华南理工大学(44)广东省985 211 √√√(10564)华南农业大学(44)广东省√(11078)广州大学(44)广东省√(11845)广东工业大学(44)广东省√(10593)广西大学(45)广西壮族自治区211 √(10611)重庆大学(50)重庆市985 211 √√√(10635)西南大学(50)重庆市211 √(10610)四川大学(51)四川省985 211 √√√(10626)四川农业大学(51)四川省211 √(10656)西南民族大学(51)四川省√(10657)贵州大学(52)贵州省211 √(10673)云南大学(53)云南省211 √(10674)昆明理工大学(53)云南省√(10689)云南财经大学(53)云南省√(10698)西安交通大学(61)陕西省985 211 √√√(1070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61)陕西省√(10710)长安大学(61)陕西省211 √(107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1)陕西省985 211 √√(10718)陕西师范大学(61)陕西省211 √(10730)兰州大学(62)甘肃省985 211 √√√(10733)甘肃农业大学(62)甘肃省√(10736)西北师范大学(62)甘肃省√(10758)新疆农业大学(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985院校
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002)中国人民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
(10019)中国农业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
(10027)北京师范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
(10145)东北大学(21)辽宁省985 211 √√√
(10183)吉林大学(22)吉林省985 211 √√√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23)黑龙江省985 211 √√√
(10284)南京大学(32)江苏省985 211 √√√
(10335)浙江大学(33)浙江省985 211 √√√
(10423)中国海洋大学(37)山东省985 211 √
(10486)武汉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
(10487)华中科技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
(10533)中南大学(43)湖南省985 211 √√√
(10561)华南理工大学(44)广东省985 211 √√√
(10611)重庆大学(50)重庆市985 211 √√√
(10610)四川大学(51)四川省985 211 √√√
(10698)西安交通大学(61)陕西省985 211 √√√
(107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1)陕西省985 211 √√
(10730)兰州大学(62)甘肃省985 211 √√√
三、211院校
招生单位名称所在地院校特性研究生院自划线院校博士点(10002)中国人民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19)中国农业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0027)北京师范大学(11)北京市985 211 √√√(1141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1)北京市211 √√(1141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1)北京市211 √√(10140)辽宁大学(21)辽宁省211 √(10145)东北大学(21)辽宁省985 211 √√√(10183)吉林大学(22)吉林省985 211 √√√(10200)东北师范大学(22)吉林省211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23)黑龙江省985 211 √√√(10224)东北农业大学(23)黑龙江省211 √(10251)华东理工大学(31)上海市211 √√(10272)上海财经大学(31)上海市211 √(10284)南京大学(32)江苏省985 211 √√√(10290)中国矿业大学(32)江苏省211 √√(10294)河海大学(32)江苏省211 √√(10307)南京农业大学(32)江苏省211 √√(10319)南京师范大学(32)江苏省211 √(10335)浙江大学(33)浙江省985 211 √√√(10403)南昌大学(36)江西省211 √(10423)中国海洋大学(37)山东省985 211 √(10459)郑州大学(41)河南省211 √(10486)武汉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487)华中科技大学(42)湖北省985 211 √√√(1049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2)湖北省211 √√(10504)华中农业大学(42)湖北省211 √(10511)华中师范大学(42)湖北省211 √(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2)湖北省211 √(10533)中南大学(43)湖南省985 211 √√√(10542)湖南师范大学(43)湖南省211 √(10559)暨南大学(44)广东省211 √(10561)华南理工大学(44)广东省985 211 √√√(10593)广西大学(45)广西壮族自治区211 √(10611)重庆大学(50)重庆市985 211 √√√(10635)西南大学(50)重庆市211 √(10610)四川大学(51)四川省985 211 √√√(10626)四川农业大学(51)四川省211 √(10657)贵州大学(52)贵州省211 √(10673)云南大学(53)云南省211 √(10698)西安交通大学(61)陕西省985 211 √√√(10710)长安大学(61)陕西省211 √(107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1)陕西省985 211 √√(10718)陕西师范大学(61)陕西省211 √(10730)兰州大学(62)甘肃省985 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