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考生态学问答题解答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2017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简称成人高考,是我国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属于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希望大家喜欢。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详解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9、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A.综合作用B.阶段性作用C.补偿作用D.不可替代作用10、在诸多生态因子中,(BD)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能替代少数其它因子B.对植物生长有明显影响C.把其它因子的直接作用变为间接作用D.对因子有影响作用的因子11、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替代作用D.补偿作用12、试述生态因子的补偿性和不可替代性当某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不足时,可以由其它因子来补偿,结果仍可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例如光强减弱所引起的光合作用下降可以依靠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这也是森林林冠下幼苗能够存活生长的一个因素。
但是,这种补偿作用不是没有限度的,它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作部分的补充,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
1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作用)(适应)和(反作用)。
14、简述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
成考2017生态学常见问答题整理

成考2017生态学常见问答题整理
1、简述荒漠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极端干旱地副热高压带和大陆中心。
(2)生境:极端干旱。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极其贫乏;
②优势植物是超旱生灌木,肉质旱生植物和短命植物;
③群落结构极其简单,许多地方连一个层次都没有;
④生物量和生产力极低。
2、简述苔原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北冰洋沿岸。
(2)生境:冬季酷寒且漫长,夏季凉而短促,土壤具永冻层。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贫乏;
②优势植物是苔藓、地衣和极耐寒小灌木;
③植株低矮;
④生长极其缓慢;
⑤多年生地面芽为主。
3、比较热带草原与温带草原的异同。
4、分析比较远洋生态系统表层和深层的特征。
表层:光照充足、生产者多、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多、生产力高。
深层:光线微弱、几乎无生产者、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少、生产力低。
5、为什么说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类非独立性的生态系统?
(1)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大。
(2)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资料靠其他生态系统输入。
(3)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废弃物要运到其他生态系统去。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及答案指导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A、生物与环境的关系B、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C、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D、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下面属于第二级生物群系的是()。
A.阔叶落叶林B.常绿阔叶林C.竹林D.针叶林3、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A、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模式B、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多样性C、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机制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开放系统B.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自组织、自调节和自更新的特点C. 生态系统是一种静态、稳定的系统D.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遵循法则5、下列关于生态学中碳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B. 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形式传递C.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D. 碳从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是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包括哪些?A. 单向流动,不循环B. 双向流动,可以循环C. 可以循环,但能量损失D. 单向流动,能量损失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物种演化D、土壤风化8、环境问题的形成与表层元素亏缺和营养物过量有关,土壤与其他环境介质不同,其特点是()。
A. 即使营养物过量也不会出现表层元素亏缺的现象B. 与其他介质相比,土壤所容纳的一个元素种类和数量都更多C. 营养元素的过量会使退化生态系统出现纳德帕米尔现象D. 环境问题不仅仅与环境介质有关,与生产方式、人口问题、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等也有很大关系9、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组成单位是( C )A、种群B、群落C、个体D、生态系统10、生态位是指:A.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B. 生物具体的生存环境C. 生物所占的生物量D. 生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植物界中最低级的是藻类,_______ 通常呈悬浮状态,_______ 呈胶体状态,而真核藻类的聚集体称为_______ 。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7年成⼈⾼考专升本⽣态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2017年成⼈⾼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第⼀部分选择题(40分)⼀、选择题(1~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项符合题⽬要求的)1.最先使⽤“⽣物学多层蛋糕”这⼀提法的⽣态学家是( )A.埃尔顿B.谢尔福德C.奥德姆D.苏卡乔夫2.难降解的有毒物质在沿⾷物链传递过程中,其浓度的变化趋势是 ( )A.升⾼B.降低C.不变D.不确定3.⼀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物个体的集合称为( )A.种群B.物种C.群落D.⽣态系统4.我国⼟壤酸碱度分为( )A.3级B.4级C.5级D.6级5.下列⽣态系统中,⾷物⽹结构最简单的是( )A.荒漠B.湿地C.草原D.森林6.下列不属于⾃然⽣态系统的是( )A.冻原B.河流C.果园D.荒漠7.与⽔⽣植物相⽐,陆⽣植物通⽓组织和机械组织的特点依次是( )A.发达,不发达B.发达,发达C.不发达,发达D.不发达,不发达8.在群落调查中,包含某物种个体的样⽅数占全部样⽅数的百分⽐为该物种的( )A.多度B.密度C.频度D.盖度9.在资源有限条件下,连续种群的增长曲线呈( )A.U型B.S型C.J型D.V型10.根据⽣态位理论,在⼀个群落中,⽣态位分化的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 ) A.趋于互补,利⽤率低B.趋于互补,利⽤率⾼C.趋于竞争,利⽤率⾼D.趋于竞争,利⽤率低11.与阴性植物(如⼈参)相⽐,阳性植物(如蒲公英)的特点是( ) A.光补偿点较⾼,适于⽣长在强光照环境B.光补偿点较⾼,适于⽣长在荫蔽环境C.光补偿点较低,适于⽣长在强光照环境D.光补偿点较低,适于⽣长在荫蔽环境12.按演替发⽣的起始条件分类,退耕还林的过程属于( )A.循环演替B.次⽣演替C.进展演替D.逆⾏演替13.若某种群的年龄锥体呈⾦字塔形,则该种群数量的变动趋势是( ) A.衰退B.稳定C.增长D.不确定14.下列属于热带⾬林特点的是( )A.种类组成极⼒丰富B.⽣态位分化不明显C.季相交替⾮常明显D.藤本植物极为罕见15.在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代表⽣物学零度的是( )A.K B.ⅣC.T D.C16.坡向不同,其温度和湿度也不同。
2017年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问答题及答案(15)

1、简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热带⼤陆东岸,中国东南部为世界⾯积、最典型。
(2)⽣境:亚热带季风季候,夏热冬温,⽆太明显⼲燥季节。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丰富(不及热带⾬林); ②群落结构复杂(不及⾬林); ③板根、茎花等现象⼏乎不见; ④优势植物为樟科、壳⽃科、⼭茶科和⽊兰科; ⑤⽆明显季相变化。
2、简述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北美⼤西洋沿岸,西、中欧、亚洲东部。
(2)⽣境:欧洲为温带海洋性⽓候,亚洲、北美为温带季风季候,共性是四季分明,冬季较⼲冷。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较丰富; ②优势树种为壳⽃科、槭树科、桦树科、杨柳科; ③群落结构简单; ④季相明显。
3、简述北⽅针叶林的分布、⽣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北半球寒温带,贯通欧亚、北美⼤陆。
(2)⽣境:⽓候寒冷、冬季长⽽寒冷,夏季短⽽温和,终年湿润。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较贫乏; ②乔⽊以松属、云杉属、冷杉属和落叶松属组成; ③群落结构简单; ④不同树种的森林外貌和季相不同。
4、简述热带草原的分布、⽣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热带森林与热带荒漠之间。
(2)⽣境:终年⾼温,降⽔分配不均,⼲湿季明显。
(3)群落特征: ①有星散分布的耐旱乔⽊; ②喜热⽲本科植物占优势; ③季相明显; ④⼤型草⾷动物和⼤型⾁⾷动物丰富。
5、简述温带草原的分布、⽣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温带⼤陆内部,荒漠与森林之间。
(2)⽣境:半⼲旱、半湿润⽓温,低温。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贫乏; ②以耐低温、旱⽣⽲本科,⾖科为主; ③草本具典型旱⽣特征; ④季相明显⽽华丽; ⑤群落结构简单,仅草本层。
2017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精选问答题解析八

2017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精选问答题解析八1、简述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
不同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不一样,形成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两个生态类型。
2、简述光质的生态作用。
(1)太阳光由红外光、可见光区和紫外光三部分构成,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的作用。
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等。
(2)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等也有影响。
3、简述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与光周期现象。
太阳光在地球上一天完成一次昼夜交替,而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昼夜节津。
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即光周期现象。
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4、简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
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
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
5、简述植物温周期现象。
自然界温度有规律的昼夜变化,使许多生物适应了变温环境,多数生物在变温下比恒温下生长得更好。
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形成温周期现象。
其主要表在:(1)大多数植物在变温下发芽较好;(2)植物的生长往往要求温度因子有规律的昼夜变化的配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复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017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复习:生
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十四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本章重点
一、概念
1.物质循环
2.库和流
3.生物放大作用
二、问答题
1.谈谈能流和物质循环的联系区别。
2.如何用分室模型方法研究元素循环?
3.氮循环的主要途径。
思考题
一、概念
1.流通率和周转率
二、问答题
1.物质循环有哪几种基本类型?
2.简述物质循环的过程。
1、用飞机反复大面积喷洒DDT,其最可能的结果是(B)
A.消灭了该地区的害虫
B.抗DDT的变异类型害虫比例增大
C.消灭了该地区的杂草
D.使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提高
2、生物圈中水的循环平衡是靠世界范围的(蒸发)与(降水)来调节的。
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3个基本类型是(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循环。
4、全球碳循环是一种(气体型)型循环,由于人类影响碳循环而产生的问题是(CO2浓度升高),进而产生(温室效应)。
5、进入食物链中的(有毒)物质沿营养级逐级向前移动,浓度越来越高,产生了(富集(生物放大))作用。
6、磷不存在任何气体形式的化合物,它的循环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
(√)
7、某池塘中蓝藻、硅藻和水草大量繁殖,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D)
A.有毒物质进入
B.水温升高
C.水土流失
D.过多的氮、磷进入。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遵循的基本定律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转换定律C. 十分之一定律D. 能量耗散定律2、在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初级生产者?A、绿色植物B、蓝藻C、消费者D、真菌3、下列哪个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4、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生物,以下哪项不属于生产者?()A、绿色植物B、地衣C、细菌D、藻类5、以下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分解有机物的关键作用?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环境因素6、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 能量流动B. 物质循环C. 信息传递D. 生物进化7、下列哪种生物属于生态学中的生产者?A、蘑菇B、金鱼C、松树D、蚯蚓8、生态系统的结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环境因素9、以下哪项属于生态学中的初级生产者?A、消费者B、分解者C、生产者链D、绿色植物10、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范畴?A、生物种群的遗传结构B、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D、化学反应速率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通过______ 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光合)2、生态学中,描述生物种群在时间上的数量变化规律的是 __________(填入一个词)。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金字塔中,相邻的高一营养级所含能量大约为低一营养级的 _________%,这是因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 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通过多种方式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其中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 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成考生态学问答题解答
1、简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中国东南部为世界面积最大、最典型。
(2)生境:亚热带季风季候,夏热冬温,无太明显干燥季节。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丰富(不及热带雨林);
②群落结构复杂(不及雨林);
③板根、茎花等现象几乎不见;
④优势植物为樟科、壳斗科、山茶科和木兰科;
⑤无明显季相变化。
2、简述落叶阔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北美大西洋沿岸,西、中欧、亚洲东部。
(2)生境:欧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北美为温带季风季候,共性是四季分明,冬季较干冷。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较丰富;
②优势树种为壳斗科、槭树科、桦树科、杨柳科;
③群落结构简单;
④季相明显。
3、简述北方针叶林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北半球寒温带,贯通欧亚、北美大陆。
(2)生境:气候寒冷、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和,终年湿润。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较贫乏;
②乔木以松属、云杉属、冷杉属和落叶松属组成;
③群落结构简单;
④不同树种的森林外貌和季相不同。
4、简述热带草原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热带森林与热带荒漠之间。
(2)生境:终年高温,降水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
(3)群落特征:
①有星散分布的耐旱乔木;
②喜热禾本科植物占优势;
③季相明显;
④大型草食动物和大型肉食动物丰富。
5、简述温带草原的分布、生境和群落特征。
(1)分布:温带大陆内部,荒漠与森林之间。
(2)生境:半干旱、半湿润气温,低温。
(3)群落特征:
①种类组成贫乏;
②以耐低温、旱生禾本科,豆科为主;
③草本具典型旱生特征;
④季相明显而华丽;
⑤群落结构简单,仅草本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