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第8章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第八章答案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第八章答案

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复习题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 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的增加.税收扭曲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激励,引起市场配置资源时的无效率.2.画出有物品销售税的供求图。

在图上标注无谓损失,标明税收收入.答:如P163图8-3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面积B+C表示减少量)和生产者剩余(面积D+E表示减少量)。

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用面积B+D表示),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用面积C+E表示)。

3.供给与需求弹性如何影响税收的无谓损失?为什么有这种影响?答: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小,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小。

因为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决定了税收扭曲会使市场结果有多大变动。

4.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有什么变动?答: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增加,并且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增加。

税收增加时,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随着税收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收缩非常之大,以至于税收收入开始减少。

问题与应用1.比萨饼市场的特征是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A.画出竞争市场均衡图。

标出价格、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存在无谓损失吗?解释原因。

答:没有无谓损失。

自由竞争市场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点,在均衡状态下,总剩余达到最大,如图8-2。

图8-2 比萨饼市场均衡图B.假设政府令每个比萨饼店每卖出一个比萨饼交纳1美元税。

说明这种比萨饼税的影响,确定并标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以及无谓损失。

每块面积与税前相比有何变动?答:这种比萨饼税使卖者得到的价格降低,买者支付的价格增加,销售量从Q1减少到Q2 。

消费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A+B+E 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A;生产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C+D+F 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D。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八章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八章

微观第八章习题一、名词解释引致需求 联合需求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要素成本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买方垄断 卖方垄断二、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D )A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才能 B. 农民拥有的土地C .用于生产的机器厂房 D. 在柜台上销售的服装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 A.要素的边际成本递减 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C.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D.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3、在产品X 市场和要素K 、L 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D )A .X X X P MC MC =,且上升B .L KL KMP MP P P =C .1L K L K X MP MP P P MC == D .11L K L K X XMP MP P P MC P ===4、对于一个垄断企业(其所处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投入品M 的价格为20元,边际产量为5,产品价格是4元,则这个企业的产量( )A.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应减少产量B.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应扩大产量C.生产出利润最大化,但是成本未达到最小化D.在成本最小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产量5、市场中单个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同全体厂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两者是重合在一起的B.前者较后者平坦C.前者较后者陡峭D.无法确定6、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产品价格上升时,将引起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从而导致劳动的需求曲线( )A.降低,右移B.增加,左移C.增加,右移D.降低,左移7、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情况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 前者比后者陡峭B. 前者与后者重合C. 后者比前者平坦D. 均有可能8、假定生产要素A 、B 、C 的边际产量分别是20、16、8,它们的价格分别是10、8、4,那么这一生产要素的组合( C )A .不是最小成本的组合B .是最小成本的组合C .是否为最小成本组合,视不同的要素市场而定D .是否为最小成本组合,视不同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而定9、假定两种生产要素X 和Y 的价格为30元,18元,产品的边际收益是3元,那么当这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为( B )时,该生产商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八章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八章

微观第八章习题一、名词解释引致需求 联合需求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边际要素成本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 买方垄断 卖方垄断二、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D )A .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才能 B. 农民拥有的土地C .用于生产的机器厂房 D. 在柜台上销售的服装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A.要素的边际成本递减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C.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D.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3、在产品X 市场和要素K 、L 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D )A .X X X P MC MC =,且上升B .L K L KMP MP P P = C .1L K L K X MP MP P P MC == D .11L K L K X XMP MP P P MC P ===4、对于一个垄断企业(其所处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投入品M 的价格为20元,边际产量为5,产品价格是4元,则这个企业的产量( )A.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应减少产量B.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应扩大产量C.生产出利润最大化,但是成本未达到最小化D.在成本最小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产量5、市场中单个厂商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同全体厂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两者是重合在一起的B.前者较后者平坦C.前者较后者陡峭D.无法确定6、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产品价格上升时,将引起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从而导致劳动的需求曲线( )A.降低,右移B.增加,左移C.增加,右移D.降低,左移7、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情况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 )A. 前者比后者陡峭B. 前者与后者重合C. 后者比前者平坦D. 均有可能8、假定生产要素A 、B 、C 的边际产量分别是20、16、8,它们的价格分别是10、8、4,那么这一生产要素的组合( C )A .不是最小成本的组合B .是最小成本的组合C .是否为最小成本组合,视不同的要素市场而定D .是否为最小成本组合,视不同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而定9、假定两种生产要素X 和Y 的价格为30元,18元,产品的边际收益是3元,那么当这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为( B )时,该生产商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答案——第8章 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答案——第8章 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第八章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教学笔记这一章确定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行为动机,揭示了这些厂商在竞争性市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这一章的每一节都很重要,它们构建了对竞争性市场供给一方的彻底完全的认识。

在学习这本教科书的第三部分之前,建立这样一个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虽然这一章的材料都写得很清楚易懂,但是学生可能还是会对有些概念、思想感到很难理解,比如说那些有关厂商应该怎样选择最佳生产数量的思想、有关厂商怎样应用我们前面学习过的成本曲线的思想,等等。

这里有一个讲课的建议:花些时间研究与这一章的最后部分的习题中用到的表格相类似的表格。

研究一些与此类表格有关的例题对于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成本,以及相应的厂商的最佳产量是有帮助的。

8.1节确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的三个基本假设,8.2节对“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这一假设进行了讨论。

8.3节和8.5节对厂商的供给曲线进行了推导,8.1节和8.2节为8.3节、8.5节中供给曲线的推导打下了基础。

8.3节推导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只要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厂商就应当生产。

这一节接下来确定了完全竞争(一个特殊的案例)的条件之一:价格等于边际收入,这个结论是8.1节中“接受价格”这个假设的直接的逻辑结果。

如果你的学生掌握微积分,那么通过对利润函数关于产量q求微分,可以导出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相等。

如果你的学生还没有掌握微积分,那么可以通过对数据表格的多加研究来理解当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相等时厂商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目标这个结论。

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个厂商只能通过产量的变化而不能通过价格的变化来取得最大利润。

为了正确理解完全竞争市场,我们在提出有关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之前,也要对卖方垄断、寡头卖方垄断和垄断性竞争有一定的了解。

将讨论限定一个专门的范围,这个范围包括确定一个行业里有多少厂商、这个行业是否有进入壁垒、各个厂商的产品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行业里每个厂商对其他厂商对于其价格、数量方面的决策的反应做出的假设。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成本函数)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成本函数)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成本函数)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第8章成本函数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在一篇著名的论文里(J. Viner:“Cost Curves and Supply Curves”.Zeitschrift fur Nationalokonomie 3 (September 1931):23-46),维纳批评他的绘图员不能画出一组SAC曲线,并令其与U形AC线的切点也分别是每一条SAC 线的最低点。

绘图员抗议说这种画法是不可能做出的。

在这一辩论中,你将支持哪一方? 答:支持绘图员一方。

理由如下:假如可以按照维纳的意思作出一组短期平均成本线iSAC ,其中1,2,...,i n =,使得它们和U 形的长期平均成本线AC 分别相切于点i x ,而且切点是i SAC 的最低点。

如果ix 是AC 线的最低点,那么过该点作i SAC 的切线i l ,它应该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同时过i x 点作AC 线的切线i L ,由于ix 不是AC 线的最低点,所以i L 必定不是水平的。

可是i SAC 和AC 相切于点ix 却意味着i l 和i L 是同一直线,所以它们有相同的斜率,这样的结果相互矛盾。

因此,如果i x 不是AC 线的最低点,那么它必然不是iSAC 的最低点。

但是,如果i x 是AC 线的最低点,那么它也是i SAC 的最低点。

2.假定一厂商生产两种不同的产品,数量分别为1q ,2q 。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成本函数)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成本函数)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第8章 成本函数 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在一篇著名的论文里(J. Viner :“Cost Curves and Supply Curves ”.Zeitschrift fur Nationalokonomie 3 (September 1931):23-46),维纳批评他的绘图员不能画出一组SAC 曲线,并令其与U 形AC 线的切点也分别是每一条SAC 线的最低点。

绘图员抗议说这种画法是不可能做出的。

在这一辩论中,你将支持哪一方?答:支持绘图员一方。

理由如下:假如可以按照维纳的意思作出一组短期平均成本线i SAC ,其中1,2,...,i n =,使得它们和U 形的长期平均成本线AC 分别相切于点i x ,而且切点是i SAC 的最低点。

如果i x 是AC 线的最低点,那么过该点作i SAC 的切线i l ,它应该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同时过i x 点作AC 线的切线i L ,由于i x 不是AC 线的最低点,所以i L 必定不是水平的。

可是i SAC 和AC 相切于点i x 却意味着i l 和i L 是同一直线,所以它们有相同的斜率,这样的结果相互矛盾。

因此,如果i x 不是AC 线的最低点,那么它必然不是i SAC 的最低点。

但是,如果i x 是AC 线的最低点,那么它也是i SAC 的最低点。

2.假定一厂商生产两种不同的产品,数量分别为1q ,2q 。

该厂商的总成本为:()12,C q q 。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9研;深圳大学2008研)答:无谓损失指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如图8-1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代表)。

由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大于税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图8-1 无谓损失二、复习题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怎样的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2)与税收收入的比较具体如图8-1所示。

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

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3)税收引起无谓损失的原因是收扭曲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使资源配置无效率,进而使社会总剩余减少。

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这就是说,供求均衡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但是,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

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

人大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第7-8章

人大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版)课后答案第7-8章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一部分 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1.根据图7-20中某垄断厂商的线性需求曲线d 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 ,试求:(1)A 点所对应的MR 值;(2)B 点所对应的MR 值。

图7-20答:由图7-20可知需求曲线d为P=-351+Q , TR(Q)=P ·Q= -Q Q 3512+, 所以MR=TR ′(Q)= -352+Q (1)A 点(Q=5,P=2) 的MR 值为:MR (5)= -352+Q =1; (2)B 点(Q=10,P=1) 的MR 值为: MR (10)= -352+Q =-1 本题也可以用MR=P(1--dE 1)求得: E A =2,P A =2,则MR=P(1--d E 1)=2x (1- 12)=1 E B =12,P B =1,则MR=P(1--d E 1)=1x (1- 10.5)=-12.为什么垄断厂商实现 MR =MC 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时,总有P >MC ? 你是如何理 解这种状态的?解答: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厂商的MR=P,所以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可以改写为P=MC。

这就是说,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价格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而在垄断市场条件下,由于垄断厂商的MR曲线的位置低于d需求曲线的位置,即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都有P>MR,又由于垄断厂商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来决定产量水平的,所以,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均有P>MC。

这就是说,垄断厂商的产品价格是高于产品的边际成本的。

而且,在MC曲线给定的条件下,垄断厂商的d需求曲线以及相应的MR曲线越陡峭,即厂商的垄断程度越强,由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所决定的价格水平P高出边际成本MC的幅度就越大。

鉴于在垄断市场上的产品价格P>MC,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度量厂商垄断程度的指标:勒纳指数。

勒纳指数可以由1(1eMR P=-)=MC推导出,1(1eMR P=-)=MC,整理得,勒纳指数为:1e PP M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课后题答案一、基本概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配置稀缺性资源的作用,难以实现帕累托效率的状况。

信息不对称:即经济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将造成市场机制不能有效率发挥作用,即市场失灵。

外部效应:是指一种活动的收益或成本,并不完全由活动的当事人来分享或承担。

公共物品: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特征,能被大家共同消费,一个人使用并不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使用。

寻租:企业为获得或维护其垄断地位而花费大量资源用于非生产性活动上。

搭便车:是指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付费的行为。

公地的悲剧: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

效率工资:就是企业或其他组织支付给员工的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工资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激励与薪酬制度。

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道德风险: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最大限度增进自己效用时作出不利于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行为,比如欺诈、违约、投机取巧等这些“不恰当”或“不道德”的行为,这些行为在西方叫“道德风险”。

二、分析简答1、举例并作图说明垄断的社会成本。

垄断造成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这种无谓损失就是垄断的社会成本。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完全竞争和垄断情况下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理解垄断的社会成本,(假设竞争的市场和垄断者有相同的成本曲线)。

如下图所示,给出了垄断者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以及边际成本曲线。

为了使利润最P和大化,厂商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处生产,因此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是mm Q 。

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由平均收益(即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了竞争价格(c P )和产量(c Q )。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当竞争价格(c P )和产量(c Q )移动到垄断价格(m P )和产量(m Q )时,两个剩余是如何变化的。

在垄断时的价格较高,且消费者购买量也较少。

由于价格较高,因此购买的消费者丧失了由四边形A 给出的消费者剩余,并且那些在价格m P 没买而在价格c P 将会购买的消费者也损失了消费者剩余,数量由三角形B 给出,因而消费者剩余的总损失为A+B 。

不过,生产者通过较高的价格获得了矩形A ,但却损失了三角形C ,即它以价格c P 销售c Q -m Q 能赚到的额外利润。

因而生产者剩余的总得益为A-C 。

从生产者剩余的得益中减去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我们就可以看到剩余的净损失为B+C ,这是垄断造成的无谓损失。

即使垄断者的利润通过税收被再分配给其产品的消费者,仍然会有一定的非效率,因为产量比竞争时要低。

而上述无谓损失就是这种非效率的社会成本。

2、分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影响。

逆向选择问题被用于分析二手车市场、保险市场、金融市场以及劳动市场。

m P c P C Q m Q 价格数量当出现逆向选择问题时,市场机制就很难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在二手车市场,高质量的二手车卖主宁愿自己拥有也不愿卖出;在借贷市场,如果贷款者意识到那些积极寻求借款的往往是高风险者,他宁愿不提供任何借款;在劳动市场,雇主支付高于均衡工资水平的工资,会引起失业;结果,关于产品、资金和劳动的交易很难进行,更不用说实现帕累托最优。

3、分析正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对经济的影响。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即当一方的行动给另一方造成损害时,市场上并没有一种惩罚机制让施害方来补偿这种外部的成本,或者使这些外部成本能够反映在价格上,那么这种造成负外部效应的行为就会增加。

当存在正外部效应时,即一方的行为使另一方受益,市场并不存在一种激励机制,来鼓励这种行为,这种行为就会减少。

无论是正外部效应还是负外部效应,都不能实现帕累托效率,必然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4、什么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成立的条件是什么?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总能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并有效地配置资源。

科斯定理的方案包括三方面内容(1)交易成本为零;(2)产权或权利界定清楚;(3)允许产权或权利在当事人之间自由交易。

科斯定理成立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交易成本为零,如果在协商过程中存在交易成本,协商的方式并不奏效,三、论述题市场失灵有哪些表现?如何克服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配置稀缺性资源的作用,难以实现帕累托效率的状况。

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一方面,当存在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完全时,帕累托最优很难实现;另一方面,完全竞争即使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但竞争的结果也可能出现使人不能忍受的贫富悬殊。

克服市场失灵的措施:(一)对自然垄断的管制1.政府可以按照边际成本确定价格和按平均成本确定价格,对自然垄断企业实行监管。

但如果按照边际成本会造成自然垄断企业的亏损,因为这时的价格低于自然垄断企业的平均成本。

如果政府的监管价格按照平均成本价格,那么受到监管的企业只获得正常利润。

而且,按照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确定价格进行监管,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因为政府不能直接观察到企业的成本。

2.政府还可采用收益率管制和价格上限管制。

收益率管制是指政府按照竞争市场中正常的收益率确定垄断企业的收益率水平,但前提条件是政府已经了解企业的总成本,也知道企业已经使其总成本最小化,但是受管制企业可能不会使成本最小化,反而有增加成本并提高价格的激励。

在实际经济中,价格上限管制更可取,价格上限管制是指明确规定自然垄断企业价格的最高上限。

如果价格上限定得过低导致企业亏损,政府可以通过对遭受亏损的企业实行补贴使垄断企业维持赚取正常利润水平。

(二)纠正信息不对称的措施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后果,一方面,经济活动当事人会采取防范措施,另一方面,政府会制定微观经济政策。

1.防范逆向选择的措施(1)发送信号。

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主动披露自己信息的行动,称为发信号,从而可以减少逆向选择,改进市场运行状况。

(2)信号筛选。

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要求处于信息优势一方披露私人信息时,称为筛选。

(3)信息的私人生产和销售。

发送信号和搜寻信号都需要成本,同时,如果信号是被主动披露的,那么信号可能存在虚假的成分,这就需要在交易双方之外存在一个更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来披露信息,这个第三方可以是生产和销售信息的公司,他们生产信息并卖给需要这些信息的人,另外,媒体也是重要的信息生产者和销售者。

(4)政府监管。

政府通过制订微观经济政策来强制和鼓励披露信号,规范信号的披露,同时,政府通过建立客观公正的信息披露机制,也能防范信息不对称。

2.防范道德风险的措施防范道德风险,仅靠伦理意义上的劝告和谴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各种制度和法律的设计。

(1)加强监督机制。

(2)设计激励机制。

鉴于监督成本很高且有的行为很难监督,如果行为的结果便于观察和评价,那么设计激励机制更有利于防范道德风险。

(3)设计限制性条款。

委托人设计一些限制性的条款,防止代理人从事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4)建立声誉评价机制。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如果代理人的声誉高到得失攸关的地位时,如果代理人从事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投机行为时,那么他的声誉将蒙受巨大损失,这时,代理人将慎重行事,来维护和提高他的声誉,从而提高自身长期的市场价值。

(5)风险分担机制。

设计风险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有效、合理的分担机制。

(6)政府干预。

政府不仅通过微观经济政策防范逆向选择问题,同时,政府还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防范道德风险。

(三)纠正外部效应的措施1.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纠正外部效应,一种是直接管理,另一种是间接调控。

(1)纠正外部效应的直接管理。

对于产生负的外部效应的行为,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来限制这种行为以降低社会成本。

对于产生正的外部效应的行为比如教育、医疗等,为了克服服务不足问题,政府可通过建立公立学校和公立医院,由政府直接提供,对于有较强外部效应的传染病的预防,政府可免费提供并要求注射针剂,政府通过直接提供服务,达到了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的有效率的数量。

(2)纠正外部效应的间接调控。

政府通过税收和补贴政策、排污许可证的交易和企业的合并,使企业产生排污成本,排污量越大,成本越高,从而达到使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即由排污企业承担。

2.纠正外部效应的市场机制---科斯定理尽管依靠政府的干预可以解决某些外部效应问题,但并不能解决所有外部效应问题,并且政府干预的成本较大,效率一般较低。

除了政府干预,还可通过市场或其它途径纠正外部效应问题。

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私人市场就总能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并有效地配置资源。

3.纠正外部效应的第三种力量第三种力量是指政府干预、市场机制以及两者结合力量之外的民间社会力量。

包括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社会监督机构以及民间组织。

第三种力量主要通过社会道德规范、社会监督以及慈善行为来纠正外部效应问题。

(四)克服“公地悲剧”为了克服公地悲剧,使公共资源的配置更有效率,哈丁还提出解决公地悲剧的方式:私有化、污染者付费、管制与规范等。

(1)明晰产权。

明确界定产权,让使用者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污染者付费。

尽管作为公共资源的空气不能私有化,但如果政府能明确界定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就可以通过出售污染许可证的办法进行管理。

(3)政府直接管制。

当有些公共资源既不能私有化,又不能实行配额管理时,就需要政府所有或政府直接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