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沟通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王淑芬

合集下载

爱——师生心灵沟通的桥

爱——师生心灵沟通的桥

爱——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贾建敏爱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有了爱才有我们这个文明的社会。

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是一种有责任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相同的,但爱的方式是不同的,关心是爱,理解是爱,宽容是爱,信任是爱,鼓励是爱,表扬是爱,批评教育也是爱。

至于什么时候该给予学生哪种爱,这便是老师的爱的艺术。

十一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教师爱学生,而且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爱时,师生间才能产生相互的感染效应。

如何去爱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用微笑、用爱心去感化每位学生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教师的胸怀应该比一般人更宽广。

我曾接过一个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班里纪律太乱。

可当我走进教室时,我看到学生渴望的眼睛。

在讲课时,我认真讲解,有难题我总是微笑面对他们,使他们静心愉快地学习。

我微笑着看着学生,用话语肯定他们,使学生感到真心爱他们,我想,正是微笑,给了学生力量,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没有一个掉队。

二、理解和尊重生理上有缺陷的学生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怎样尊重和理解学生呢?首先,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做好老师工作的前提。

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缺乏感情的教师能做好学生的工作。

特别是对有生理缺陷的学生,真挚的关心和体贴,才能帮助其解除身心痛苦,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努力创造条件,改便落后状态,积极努力地学习。

我深深体会到,只要真心爱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爱护他们,要求他们,对他们负责,和他们交朋友,就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重视赏识教育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得到父母的赞赏更让他们感到快乐的,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得到老师的表扬更使他们感到振奋的。

教师能够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优点,让他们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优势,让他们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高尚的行为,即利人又利己,并能从中得到快乐,从而自觉维护学校和班级利益,这远比粗暴干预来得更实在更有效。

师生情感的“心桥”——沟通

师生情感的“心桥”——沟通

师生情感的“心桥”——沟通作者:杨洪海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8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所有教育者的共识,对于班主任更是这样。

因为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机会比其他任课老师要多。

学会沟通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沟通是相互的,爱是双向的,老师的爱心必然要有学生爱的回流。

学生在沟通中轻松愉悦的学习,能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卢梭说过:“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

比任何礼物都能产生更多的效果,比任何礼物对别人都有更多的实际利益。

”记得有一天,我一进班,就有个同学抢着对我说:“老师,上节英语课熊婉婷玩树叶被老师批评了。

”接着又有几个同学说:“还有其他几个同学吵闹”。

因为前几天的英语课纪律不太好,我特意强调过英语课的纪律。

所以,听到这里我头都大了,心想这小孩怎么回事,反复强调还是不听?当时,我没细想也没有细问,就劈头盖脸的训了起来:“本来我们班英语成绩整体就偏差,如果你们再不认真听讲,那成绩不就会更差吗?以前我就说过……”说的时候我也紧紧地注视着熊婉婷和那几个违纪学生。

这时,我发现熊婉婷嘴里轻声嘟囔着什么,然后就低下头开始抽泣起来,旁边的同学看到此情,就对我说:“老师,熊婉婷说她没有玩树叶。

”听到有人这样说,熊婉婷觉得更委屈了,所以,此时她不仅在哭泣,而且迹在不停地用手抓着自己的另一只手,已经出现了几道血印子了。

看到此景,我立刻去阻止她弄伤自己,同时,我又想,是不是其中真的有隐情,那么多同学说的不是实情?但是,此时熊婉婷已不受控制,仍然在抓伤自己的手。

于是,我只好喝止住她。

让其他同学自习写作业。

然后把她带到办公室,让她坐下。

接着我说:“你先停下,不要再弄伤手了,先平复一下你的心情。

如果你真的有什么委屈,也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

”听到我这样说,慢慢地停止了哭泣,心情渐渐地平静下来。

见此情景我立刻乘机和她谈起心来,“你为什么要弄伤自己,是不是其中有什么误会?”“老师,我只是看到周慧娟在玩树叶,我就提醒她,然后拿起树叶,帮她藏起来,就被别人看到了,他们就说我也拿树叶在玩。

王淑萍师德征文

王淑萍师德征文

放飞梦想,开启心灵之旅河南省安阳市高新区第三小学王淑萍从事了一辈子教育事业的父亲经常对我说:‚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育人事业,教育的使命是让人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

优秀的教师应该面对个体,永不放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打小以来的耳濡目染,使我深深地知道,‚三尺讲坛连着千家万户,一枝教鞭关乎社稷民生。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因此,做师表,不做庸师!是我从教之始就蕴藏于心底的梦想,也是我饱读书卷,爱岗敬业、前行奋进的动力。

梦想是成功的先导。

然而梦想要化为现实还需要有艰辛的付出。

没有付出的梦想就像水中之月,镜中之饼,只能是空想。

回首这20余年的教学生涯,我得出的结论是: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师艺,更重要的是要有师德。

而师德师艺的打造,需要的是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小学的孩子混沌初开,但如果把他们当成一张张白纸,任由描绘,那就错了。

现在的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要想把他们塑造好,首先要‚乎其情‛,倾注让孩子们感受得到的‚爱心‛。

爱心是教师与学生互信的基础、沟通的桥梁。

记得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一个小男孩儿引起我的注意:同学们都在专心致志地上课,他却变戏法似的玩弄着一枚硬币。

一会儿放在头顶,一会儿放在肩上,再一耸肩,硬币巧入衣袋……当我走近他时,这枚硬币被他丢在了裤裆里,还故意拍了拍,狡猾地看着我。

我判断他是个不好招惹的问题生。

心想:切忌大动肝火,感情用事,以免伤了孩子的自尊,还是静下心来巧妙处理。

正准备继续上课,他却故技重演。

我只好乘机拿走了硬币……下课后,我把他带到办公室,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头,亲切地说:‚看!你多帅气,也很聪明,老师很喜欢你。

‛这个很少得到他人赏识的孩子竟一下子抬起头,眼睛里闪出了亮光。

我悄悄地把硬币放到他的手里,他的眼睛湿湿的……之后的日子里,我们像母子般相处,一起尽情游戏,一起倾心交流,一起默契合作。

让爱伴随教育

让爱伴随教育

让爱伴随教育发表时间:2018-07-05T16:19:39.027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8月总第281期作者:夏丽华[导读] 只有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才能谈得上爱学生,爱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桥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25400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教师真正的教育艺术不是用眼睛教育孩子,而是用心灵去观察孩子的世界。

只有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才能谈得上爱学生,爱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桥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关键词:爱教育沟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一个永恒的旋律,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让我们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托起明天的太阳。

首先,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教师要与他们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

今年我接手了一个新班,第一学期期末转来里一名男同学,名叫田刚。

刚来时他表现很出色,成绩也比较优秀。

我也很欣赏他,渐渐地我们师生关系很融恰,有话他总愿意最先坦诚告诉我。

后来,我从他口中得知,他的父母早已离婚,母亲因为受不了父亲酒后的拳打脚踢才离开了他们。

也因为父母的离婚,他几乎成了一名“孤儿”,更确切的说,是一个有家回却没人关心没人管的野孩子,他自己很苦恼,和同学打架被罚过款,没少挨父亲的打骂,听后,我为他感到悲哀和惋惜。

我也鼓励他说:生活有时很无奈,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不管以前怎么样,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经验,勇于改正错误,积极向上还是好学生。

反过来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有这么多的经历也是件好事。

就是这样我对他比较迁就、比较宽容,第一学期就这样过去了。

本学期在开学的前几天田刚就事情不断,不是和其他同学打架,就是逃学不做作业,进办公室成了家常便饭,我也没少和他谈心教育,可是却收效甚微。

记得有一回,他又被“请”进了办公室。

用全部的师爱,铸就学生精彩的未来

用全部的师爱,铸就学生精彩的未来

用全部的师爱,铸就学生精彩的未来发表时间:2012-05-03T08:43:22.50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5月总第99期供稿作者:王世香[导读] 爱学生,就要把微笑带给学生。

教师的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而我最喜欢用微笑来表达我对学生的爱。

王世香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办事处清河学校256500有一种事业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

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太阳,就要发光发热;是事业,就要无私奉献;教师甘为春蚕,为了学生的成长吐尽心丝;教师甘为红烛,为了学生的成才流尽心血;教师甘为人梯,为了学生的理想奉献一切。

教师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这一片天空下,我们用全部的师爱撒播希望,铸就学生精彩的未来。

爱是教育永恒的话题,爱有着太多的内涵。

爱学生,就要用真情。

爱心是真情,是温暖,是无穷的力量。

老师的爱能感动学生,甚至挽救学生。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十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干涸的土地也能萌发新芽;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枯萎的花枝也会绽放新蕾。

我班有个学生叫王程,家庭特殊,父亲长期在外,母亲多病,孩子缺少家庭关爱,性格比较孤僻,学习很差,经常上课睡觉、做小动作,课后不做作业。

这么一个学生该如何教育呢?想了很久,我决心用真情来抚慰他的心灵。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总是细心地关注他,耐心地帮助他:做小动作时提醒他专心听讲,焦躁时提醒他忍耐,贪玩时督促他完成功课;哪怕有很小的进步也总是及时表扬,给他提供坚持下去的动力;有错误则委婉地给他指出,保护他的自尊心。

渐渐地,他的坏脾气改了许多,小动作也少了。

爱学生,就要把微笑带给学生。

教师的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而我最喜欢用微笑来表达我对学生的爱。

学生进步时,我微笑着表示肯定;学生成功时,我微笑着表示欣赏;学生沮丧时,我微笑着表示鼓励;学生犯错时,我微笑着表示信任。

给学生一份真诚的爱(王淑霞)

给学生一份真诚的爱(王淑霞)

给学生一份真诚的爱一棵树完全小学王淑霞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更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鲜活的生命体。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留心观察他们,用心体验他们,真心关爱他们。

给他们一份真诚的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美德。

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诚的爱对待每一个学生。

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

比如我班有一位学生,经常忘记做作业或者马虎完成作业,有时乱穿校服到校,有一天上课前,我发现这位学生心神不定,东张西望,经过询问,原来她乱穿校服怕老师批评,原因是她妈妈不在家,没有人帮她洗衣服.经了解后,耐心地教育她,这样不是你的过错,但是如果你会洗衣服的话,那问题就解决了吧。

通过交谈,她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建议。

关注这样一些小事,往往比关注“大事”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可谓“春雨润物细无声”。

营造“爱”的氛围。

学校是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

宽松、和谐、文明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份宽松的爱。

平时午餐、早餐时提醒学生多吃一点肉;参加体育动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放学回家提醒学生路上小心;做作业时提醒学生细心认真对待;回答问题时提醒学生声音宏亮一点更好。

总之,我们应该时时刻刻都要为学生营造“爱”的氛围。

架起沟通的桥梁。

经常与学生沟通那就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

教师在一次次对话中,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期望与追求,感悟珍贵的童心、童真与童趣。

当你从中体验到一种幸福、一种享受时,这份真诚的爱便达到了高尚的境界。

给学生一份真诚的爱,不是慷慨激昂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会出;不是随处可贴的标签,而是点点滴滴的流露。

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对话是一份真诚的爱;帮学生整一整衣领、提一下书包是一份真诚的爱;给犯错误的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也是一份真诚的爱。

对学生来说,一个不经意的提醒,一次善意的批评,一束充盈着信任和鼓励的目光,一张写着慈爱和真诚的笑脸……都是一份真诚的爱。

“爱”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爱”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爱”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发表时间:2011-12-21T10:28:06.393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李华[导读]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李华(长春市绿园区青阳小学吉林长春 130000)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所以对教师来说,“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沟通师生心灵间的桥梁。

我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小文豪,她可是个很文静的小丫头,虽然长得不算漂亮,但眉宇间有着几分灵气,就连她的名字也和才女赵四小姐同名,叫赵一狄,她现在可是和以前判若两人,她现在学习成绩在我们班名列前茅,书画、作文更优秀,现在还经常往报刊投稿呢。

记得我教她时,她可是出了名的后进生,谁也不会想到她会和逃课生、说谎大王联系在一起。

她从小体弱多病,患有心肌炎等综合症,不能累着,家长也因此对她很溺爱,每当犯病时,就得耽误个十天半月的不能上学,旷课是经常的事,因此也使她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上课经常趴桌子,不写字,很懒散,从来不值日,什么活动也不参加,课间也不活动,也不和同学玩,我也总是迁就她,渐渐的她有了厌学心理,有时故意找借口不来上课,家长也拿她没办法,又怕她犯病,后来发展到逃课,说谎,乱花钱等坏习气。

有次偷拿家长的钱花,买小食品、粘贴等,一天能花一百多元钱,就连家长给她拿的水费和饭费,她都说谎不交,自己私自花了,家长不知打她多少次,可就是不改,后来家长给我打电话向我求救,甚至产生想对她放弃的想法。

最后竟然发展到说谎逃课,好几次自己以家长的口吻给我发短信请假……刚开始我没有怀疑,可是后来有一天,发生了出乎意料的事,从此她彻底改变了。

还记得,有一天她没有到校上课,我也没有接到家长请假的信息,我给她妈打电话询问,她妈妈很惊诧,说是看着她进校门的,听她这样说,我们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她妈妈匆匆赶到学校,我们全班总动员,开始全校大搜索,大动干戈,终于在四楼的卫生间找到了她,无论她妈妈怎么软硬兼施,同学们怎么劝她,可是她就是不出来,门紧锁着,也许是被我们的举动吓坏了,也许是抗议,看到这种情况,我想对这样的孩子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于是,我把她们都撵走了,隔着厕所门,我和她谈起心来,我讲了许多,更多的是对她给予理解,鼓励,给她信心、勇气,说老师相信她是个好孩子。

用心做教育,用爱做人师

用心做教育,用爱做人师

用心做教育,用爱做人师
35年,一段不短的岁月,她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教育事业。

35年的教育历程,她用爱心、用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为芊芊学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她时刻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鞭策自己,用初心不改的情怀托起了孩子的梦想。

她,即是教育的引路人,也是孩子的造梦者。

她就是小学教师王z。

她爱学生,和孩子们心连心。

老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

浓浓的师爱,可以撞开学生的智慧,温暖学生的心灵。

正是这份对学生、家长、学校执着的爱,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家长。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正因为有爱,老师才拥有耐心;正因为有爱,老师才能和学生们心连心。

她爱进取,教学工作硕果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工作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业务知识和能力,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经常阅读各类专业书籍,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

王老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朴实的工作作风、优秀的教学成绩,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欢且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是沟通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往往要指责学生,甚至给以惩罚。

一般情况下,这种教育手段并不怎么奏效,学生受到责罚心中不快,极为反感,以后可能会做出更糟的事情。

那么如何避开指责和惩罚,使学生改正缺点,继续上进呢?我们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1.以表扬代替指责。

当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就不必去指责,可以用一个正面的事例去激励他。

2.以教师自责代替对学生的指责。

教师居高临下地指责有错误的学生,会使师生间的感情距离越来越大,受指责的学生思想上的压力也越大,这对偶犯错误但有上进心的同学来说实在不利。

如果教师改变指责方向,首先检讨自己的不足,就能一下子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大为感激,并在羞愧中立志改错。

3.以使用代替惩罚。

使用代表着一种信任。

如果一个有错误的同学被班集体抛弃,他会感到非常孤独和悲伤。

而教师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后进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这将会大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得到信任,得到使用,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更严一些,进步就更大一些,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4.以为班级做好事代替惩罚。

让犯错误的同学去完成某项劳动任务,这种“劳动改造”法是消极的、被动的,不但不能恢复他在班级中的威信,反而让别的同学讥笑,看不起,不利于犯错误同学改正错误。

不如在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之后,让他想方设法为班级做一两件好事。

这样,会很快赢得其他同学的好感,有利于该生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