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素养提升课 兴奋传导和传递特点的实验探究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合集下载

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共22张PPT)

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共22张PPT)

+
+ + + +++++
++看视频搜索:驼铃儿高中教学视频Page 9
作者:驼铃(原名张3;+ ++ +
++++
++
+ + + + + + ++
+
++看视频搜索:驼铃儿高中教学视频Page 10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五、兴奋在两个神经细胞间的传递
兴奋→未兴奋
Page 5
作者:驼铃(原名张东亮)
兴奋的传导方向: 刺激
驼铃作品,版权所有
++--++++++++++++++++++++
++
++
++
++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实质:局部电流刺激相邻的未受刺激部位膜上 的Na+通道依次开放。
静息时 兴奋时
③为什么兴奋通过突触时速度减慢?
④ 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是以前学习过的什么过程,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特性?胞吐

兴奋的传导方向、传导特点的分析及相关实验设计ppt课件

兴奋的传导方向、传导特点的分析及相关实验设计ppt课件

第八单元 生物活动的调节
3.(经典题)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 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 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 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第八单元 生物活动的调节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_不__属__于__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__不__能____(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 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 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__用__a_刺__激__神__经__,__在__c_处__不__能__记__录__到__电__位_________, 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第八单元 生物活动的调节
②如果__用__b_刺__激__骨__骼__肌__,__骨__骼__肌__不__收__缩_________, 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__用__a_刺__激__神__经__,__在__c_处__记__录__到__电__位__,__骨__骼__肌__不__收__缩__;__
_用__b__刺__激__骨__骼__肌__,__骨__骼__肌__收__缩___,表明部位d受损。
第八单元 生物活动的调节
1.(2014·浙江温州龙湾中学月考)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 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 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 是( C )
第八单元 生物活动的调节
A.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B.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C.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D.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解析:根据突触的结构可知兴奋由1向2传递。该实验的目的 是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 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所以需将药物放在A处,刺激 B处,观察肌肉是否收缩,将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 肌肉是否收缩。若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后兴奋不能传递 到B处,所以此实验操作没有意义。

最新2第二章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高三生物课件教案 人教版-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2第二章 神经的兴奋与传导 高三生物课件教案 人教版-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浓度 (×10-3 mol/l)
Na+
120
K+
5
Cl-
125
Na+
12
K+
125
Cl-
5
A-
108
1. Nernst方程:
膜内钾离子向膜外扩散到维持膜内外电化学动态平衡的水平 是形成静息电位的离子基础,所以静息电位主要决定于钾离 子的平衡电位。
•电化学平衡状态: ①K+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 侧移动趋势;
最新2第二章 神经的兴奋与传 导 高三生物课件教案 人教版-
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2.1 兴奋性和兴奋
应激性(irritability):活的机体、组织与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能力、性能。动植物普遍所具有的。
兴奋性(excitability):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可兴奋细胞:指感受器细胞、神经组织、肌肉细胞和腺细胞。
②形成的电位差抵制这种趋势。
两者达到动态平衡。
半透膜
•K+平衡电位 其大小可用Nernst方程计算:
R-气体常数, T-绝对温度 F-法拉第常数
为形成平衡电位而移动的K+仅需占极少部分。(图)
2. Goldman方程
①如果细胞膜对某一种离子是不能通透的,则这种离子的电化 学梯度对膜电位不起作用。 ②通透性大的离子对膜电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大。只有微小通 透性的离子对膜电位的作用很小。 膜在安静时,PNa约为PK的1/100~1/50.
3、强度的变化率(图2-6)
2.4 兴奋性的指标与兴奋性的变化
一、兴奋性的衡量指标 –阈强度:与兴奋性成反比 –时值:两倍基强度的刺激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利用时:用基强度的刺激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时间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II反射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33张)课件PPT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II反射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33张)课件PPT

1.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C)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切断实验法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 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 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解析:选 C。该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可以判定①表示神 经中枢,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传出神经,④表示效应器,⑤ 表示感受器。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效应器包括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当切断③后,由于反射 弧不完整,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不会发生效应。
知识点二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 1 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 1 课时 反射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结合教材“思考与讨论”,理解反射弧结构和各部分功能。(重 点) 2.结合教材图解和相关物理知识,理解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 生和传导过程。(重、难点)
知识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以及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局部电流。 ②方向膜 膜外 内: :由 由__未兴____兴奋____奋部____部位____位___向_向_未___兴兴____奋奋____部部____位位______ (3)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电__信__号___的形式传导。 (4)传导方向的特点:__双__向__传__导__。
1.离体神经纤维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1)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 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沿反射弧方向单向传导的。 (2)Na+的内流和 K+的外流需要离子通道,从高浓度→低浓度, 是不消耗能量的,为协助扩散。 (3)Na+的外流和 K+的内流是消耗能量的,为主动运输。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神经递质通过何 种方式释放到突 触间隙?
在突触前膜是否 发生了不同性质
? 的信号转换?
? 在突触后膜是否 发生了信号转换 ?
神经递质只有一
? 种吗?不同的神 经递质都会向下 一个神经元传递 兴奋吗?
4 信息在突触的传递过程:
兴奋
突触
突触 小泡 小体
释放神
突触 经递质 前膜
————————————
学以致用:
?图中含有几个突触?
? 6提升思维: 影响突触处信息传递的途径
1 影响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
2 影响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与 神经递质的结合
3 影响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 的回收或降解
P30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向社会宣传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 的危害,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和义务!!!
高二年级生物人教版选修性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信息是怎样由一个神经元 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呢?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1 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间传 递的结构基础—突触
2 突触小体: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 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
3突触 的结构
5 小结:
?突触前膜位于: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
?突触后膜位于:1 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2
传出神经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
?兴奋在突触的传递方向及原因:
兴奋在突触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 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概念辨析:p31
? D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2章 微专题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相关要点分析 课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第2章 微专题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相关要点分析 课件

例4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可以双向 传导的
√B.如果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因为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C.兴奋由c传递到e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三、实验探究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实验 方法设计:电刺激图中①处,观察A的反应,同 时测量②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②处电位改变,说明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 而②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实验 方法设计:先电刺激图中①处,测量③处电位变 化;再电刺激③处,测量①处的电位变化。 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 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 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解析 刺激c点,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 是可以双向传导的,A正确; 刺激c点,a处检测不到电位 变化,是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B错误; 兴奋由c传递到e时需要通过突触结构,因此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换,C正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向右), 因此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递到a神经元,电表①不偏转,但兴奋可向右 传导,因此电表②偏转两次,D正确。
微专题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相关要点分析
一、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 1.根据是否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的结构判断:与前角(粗大端)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 (狭长端)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中与 “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 连的为传出神经。 4.切断实验法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 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 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人教版教学课件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第二课时)

人教版教学课件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第二课时)
13
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突触
神经递质 种类:乙酰胆 碱 、多巴胺等
14
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 ——神经递质传递 神经递质的供体 神经递质的供体 突触小体内的 递质移动的方向 突触小泡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神经递质的供体 递质移动的方向 递质移动的方向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1.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而产生兴 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很快地发生一次电位 变化( ) A A.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B.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膜内外电位不变
11
2、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 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 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其中 正确的是( C )
该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 内负外正 静息电位 为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现在给予刺激,该部位 动作电位 内正外负 电位转化为_______,这是__________
刺激
未兴奋部位
+++++++++++++++++++++++ +++++ +++++ +++++++++++++++++++++++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素能提升课兴奋传导和传递特点的实验探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素能提升课兴奋传导和传递特点的实验探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素能提升课 兴奋传导和传递特点的 实验探究
[技巧指导] 1.基本思路 选刺激和测量的部位——在神经纤维上选一刺激点,用A表示,测 量部位应选在刺激点两侧,用B和C表示。若在传出神经纤维上,可通过 观察效应器的变化和另一侧的电位测量仪来确定传导方向;若在神经元 之间,则在传入和传出神经上各选一点,用A′、B′表示,先有A′处刺 激,B′处测电位变化,再反过来进行,通过两次结果来确定传导方 向。
2.实验设计
(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方法设计:电激上图中a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b处的电位 有无变化。 ②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b处电位改变,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 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b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方法设计:先电激图中a处,测量c处的电位变化;再电激图中c 处,测量a处的电位变化。 ②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 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兴奋在神经 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可以双向传导,但在整个反射弧上只能是单向传递(题干中已经有硫酸刺 激左后肢趾尖,电位计ⓐ和ⓑ有波动的信息)。(2)据题意可知,所添加的 药物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所以该反射不能发生的原因可能 是药物影响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具体的原因可能是抑制了递质的释 放,也可能是抑制了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 只能单向传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能”或 。
返 首 页
14
[解析] (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后,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 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 性受体结合,导致神经元②兴奋。(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 A 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 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不能反向传递。(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的传递可以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因此 若在 A 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 C 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20
[答案] (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 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 位波动 (2)①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结合 ②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返 首 页
21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返 首 页
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可以把某药物分别放在 B、C 两处,在 A 处给予一个适宜的
刺激,观测电流计 N 的指针能否偏转。预期实验现象:把药物放在
C 处,N 的指针不偏转;把药物放在 B 处,N 的指针偏转。



10
[答案] (1)多次 (2)把某药物分别放在 B、C 两处,在 A 处给 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观测电流计 N 的指针能否偏转 把药物放在 C 处,N 的指针不偏转;把药物放在 B 处,N 的指针偏转
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
的传导。
简要设计思路:

预期实验现象:Βιβλιοθήκη 。返 首 页9
[解析] (1)分析图解可知,图中①②或①②③都首尾相接,即产
生的兴奋可以循环传导。若图中的神经元在兴奋时均释放兴奋性神
经递质,在 B 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N 的指针将偏转多次。
(2)利用图中标注的 A、B、C 三个位点,设计实验证明某药物只
返 首 页
17
(1)用简单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 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 0.5%硫酸
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
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
;②

返 首 页
18
[解析] 解答(1)小题时,首先要明确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再结 合图中的电位计的位置和作用进行实验设计。(2)小题只能从兴奋在 突触处的传递特点进行分析,因为题中已经明确电位计ⓐ有波动,
返 首 页
5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方法设计:先电激图中 a 处,测量 c 处的电位变化;再电激图 中 c 处,测量 a 处的电位变化。 ②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则说明 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发生电位变化,则说 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返 首 页
11
2.如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图,图中神经元 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 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 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 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 B 处表示神经肌肉接 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
返 首 页
12
示,在 A′处刺激,在 B′处测电位变化,再反过来进行,通过两次
结果来确定传递方向。



3
2.实验设计
返 首 页
4
(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方法设计:电激上图中 a 处,观察 A 的变化,同时测量 b 处 的电位有无变化。 ②结果分析:若 A 有反应,且 b 处电位改变,说明兴奋在神经 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 A 有反应而 b 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兴 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 A 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


,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导致神经元②兴奋。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 A 处
(填“能”或“不
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返 首 页
13
(3)若在 A 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 C 处 “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1
第2章 神经调节
素养提升课 兴奋传导和传递特点的实验探究
返 首 页
2
[核心精要]
1.基本思路
选刺激和测量的部位——在神经纤维上选一刺激点,用 A 表示,
测量部位应选在刺激点两侧,用 B 和 C 表示。若在传出神经纤维上,
可通过观察效应器的变化和另一侧的电位测量仪来确定传导方向;
若在神经元之间,则在传入和传出神经上各选一点,用 A′、B′表
说明药物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该实验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二是验证兴奋在整个反射
弧中只能单向传递。用 0.5%的硫酸溶液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 的某个点,可以观察到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无
波动,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但在整个反射弧上只 返
首 页
19
能是单向传递(题干中已经有硫酸刺激左后肢趾尖,电位计ⓐ和ⓑ有 波动的信息)。(2)据题意可知,所添加的药物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所以该反射不能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药物影响了兴奋在突 触处的传递,具体的原因可能是抑制了递质的释放,也可能是抑制 了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返 首 页
返 首 页
6
[对点训练] 1.如图为神经元特殊的连接方式,图中①、②、③表示神经元, 电流计 M、N 连接在神经元表面。请据图回答:
返 首 页
7
(1)若图中的神经元在兴奋时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在 B 处给
予一个适宜的刺激,N 的指针将偏转
(填“一次”“两次”
或“多次”)。
返 首 页
8
(2)利用图中标注的 A、B、C 三个位点,请设计实验证明某药物
返 首 页
15
[答案] (1)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2)不能 由肌 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3)能 兴奋从 A 处传到神经元③,再传到神经元①,故 C 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返 首 页
16
3.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 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 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 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 ⓑ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