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4课《“蒸汽时代 ”的到来》 微考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实质和特点

考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实质和特点1.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完成的时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840年前后。
完成的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扩展:此后,法国和美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性质和实质:(拓展点)性质: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技术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实质: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拓展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英国较早确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
(2)工业革命的完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4.工业革命的特点:(拓展点)(1)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2)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
(3)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
(4)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运输等部门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易错微析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易错:英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例题1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推动B.英国的殖民扩张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低,而英国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造成这种结果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推动了英国走向了工业化。
故选D。
例题2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交通运输的革新C.冶金、采矿采用新技术D.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课件 新人教版

改良 蒸汽机
采矿 冶金 手工 工场
运输业
机器生产 工 厂
19 世 纪 40 年 代 基 本 完 成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
创造了 巨大生 产力
改变了世 界的面貌
科 技 改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变 社 工 场 工 厂 会 资本主义战胜 封建主义;西方资 、 本主义国家逐步确 生 立起对世界的统治;活 政治方面 世界形成了西方先 、 进、东方落后的局 世 面。 界 … 社会面貌发生了翻 社会生活方面 天覆地的变化。 … …
政治方面 国内 国际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______________ 逐步确立起对世界 的统治 西方先 世界形成____ 东方 落后的 进, ____ 局面
工业革命的影响
交通工具的革新
下列图片反映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说一说: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火车机车
1825年 试车成功 史蒂芬孙
18世纪60年 时间 代发明 发明者 哈格里夫斯
影响
提高了生产效率; 人们利用蒸汽机提 铁路交通迅速 引发棉纺织生产领 供的动力带动机器, 发展,为人民 域的一系列发明; 进行生产,极大地 促进了大工厂生产 的生产和生活 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的发展。使人类进 带来了极大的 是工业革命 入“蒸汽时代”。 便利 开始的标志
你知道成衣的大致过程吗?
纺
织
裁剪
缝制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
生产方式: 工场手工生产
工厂大机器生产
工业革命
工场手工生产 指资本主义由_____________ 工厂大机器生产 ,在社会 过渡到_________________ 关系上也引起了根本性变化。首先 英国 ,后来欧美各国也 发生在________ 相继进行。 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学案 人教版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名师指路一、目标聚焦1.了解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原因。
2.掌握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三大发明创造及其重大意义。
3.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情况及传播情况。
4.掌握工业革命的性质和影响,理解它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巨大意义。
二、知识梳理1.工业革命的原因:资产阶级政权确立——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的扩大要求改进生产技术2.重大发明: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珍妮机——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25年、史蒂芬孙、火车机车3.工业革命的传播:首先在英国发生——然后扩展到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再后传到亚洲的日本等地4.工业革命的影响:创造了巨大生产力——资本主义最终确立——改变了世界面貌——东方从属于西方点评:工业革命是中招必考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工业革命发生的客观原因、三大发明及其意义、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
三、教材详解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产生的条件:17世纪末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拥有广大的海外市场;随着市场的扩大,英国传统的手工工场生产供不应求,因此急需改进传统技术。
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由此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这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随着机器发明的增多,方便快捷高效的动力问题成了人们研究的重点。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投入到工厂,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瓦特蒸汽机的出现也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美国人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随后英国的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
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
3.工业革命的扩展: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与基本信息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属于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为“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
1.2 课程基本信息•课时数:2课时(90分钟)•课型:新授课•授课形式:讲授与互动•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蒸汽时代”的到来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了解“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学会使用简单的图表、图形表达信息;2.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工业革命的浓厚兴趣;•倡导科学发展、技术创新的精神;•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增进对世界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蒸汽时代”的到来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掌握“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使用简单的图表、图形表达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工业革命时期背景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PPT,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蒸汽时代”的到来。
2.教师简要介绍工业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4.2 讲授(5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蒸汽时代”的定义和特点。
2.教师介绍“蒸汽时代”在交通、通讯、生产等方面的发展。
3.教师基于PPT,让学生通过图表、图形的形式理解“蒸汽时代”对于经济和交通、生产等领域的重大意义。
4.3 练习(20分钟)1.教师为学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阅读文本并回答问题。
2.教师要求部分学生上台用图表、图形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答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4 作业布置(5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在课下完成一篇有关“蒸汽时代”的发展的论文,重点阐述技术创新的精神和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了全面提高。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蒸汽时代”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好的理解,特别是在图表和图形的运用上,学生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

资本、劳动力、资源 和原料、技术等
工业革命 为什么率先从 英国开始?
一、背景
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经济上: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 满足商品的需求
二、时间: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三、范围:由英国开始,后法国美国等 先后完成
四、进程
棉纺织业: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机器制造 冶金、采矿
交通运输革命
轮船、火车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法 国、美国等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五、实质: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 六、影响:
工业革命重大发明(棉纺织业)
水力珍织骡妮布飞纺机梭机纱机
17它6353的年出,现织纺,工织师
它 织 高的 布 了哈 发 ,凯出 织出 的 数明 大现 布 格现 速 十纺 快 量伊, 大,的,度倍纱 , 更里它提发大速把提。速纺高的高夫明大度度纱。出了,提,斯更质现纺它高使的了棉
“蒸汽时代”的到来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
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
弱的变革。蒸汽机和新—的—工具工把业工革场工命业变
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资产阶级社 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 机器生产 革命? 生产领域的变革
工场手工业
大机器生产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资产阶级统治在 英国确立,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工 业革命提供保障; 2、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 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 的改进。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和应
用)
动力革命: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 进入蒸汽时代)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详解

二、瓦特与蒸汽机
1、背景:很多地方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不能使用机器, 人们开始寻找更加方便、有效的动力
2、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并于1785年后首先在 纺织部门中投入使用
3、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使人 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三、火车的诞生
蒸汽机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使用: ① 轮船:美国人富尔顿首先造出 ② 火车: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
①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前提) ② 英国商品销往海外,供不应求(市场) ③为提高产量,人们设法改进生产技术(技术)
2、发明(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3、影响: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引发棉纺织生产领 域的一系列发明,同时带动其他生产部门的 发明和变革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轮船。
铁路交通的面貌也大大改观
英
19世纪早期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 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 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蒸汽核心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 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 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工业革命
一、珍妮机的故事
1、背景(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
“飞梭”的发明 使英国出现了“棉纱 荒”
飞梭
1733年,纺织师
凯伊发明,它的
出现,大大提高了 织布的速度,使棉 纱供不应求。
珍妮纺纱机 (1765)
发明者: 哈格里 夫斯 (木匠)
人力
可同时纺出八根纱线,后不断 改进;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改良
蒸汽机
1712年,铁匠纽可 1785年,瓦特改 门制造了第一台成 良的蒸汽机首先 功运作的蒸汽机 应用于纺织业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方案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第一艘汽船建造,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各领域的发明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促进的学习,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为祖国建设而学习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材处理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重点突破: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蒸汽机的改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
以此为依托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工业革命的影响用多媒体课件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及材料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难点突破:工业革命的影响,抓住两个关键点即:一是它引起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促进经济的发展;二是使社会面貌、社会关系及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过程课前打开多媒体课件(第1、2页),呤响后组织学生上课。
一、导入新课(3′)教师活动:操作多媒体课件第3页的相应部分(问题1),引导学生从衣服的质地、成衣工序和成衣方式说起(适时导引、启发);学生活动:联系生活现实,积极思考并回答。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14课《“蒸汽时代 ”的到来》微考点: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时间和意义

考点: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时间和意义1.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利用水力带动机器,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
人们开始寻找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的动力。
2.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时间和意义:时间: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良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瓦特看水壶中的水烧开时,蒸汽顶开壶盖受启发。
)应用的扩展: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意义: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和工场的区别:(拓展点)工场是指资本主义发展萌芽阶段的大型手工作坊;工厂是指机器化生产的现代生产方式;其主要区别在于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
4.工业革命的能源:煤炭的应用十分广泛。
易错微析1.蒸气与蒸汽中的文字书写易错:最大的区别就是蒸汽有水字旁,显而易见是因为它是液态的,只不过是液态的小颗粒悬浮在空中看起来像气态,其实就和雾一样,而蒸气是气态的和空气啊氢气啊之类的属于一类,但是一般蒸发出来以后遇冷直接就变成蒸汽了。
2.瓦特与蒸汽机的关系的理解易错:瓦特是改良蒸汽机,而不是发明蒸汽机,把瓦特改良蒸汽机说成发明蒸汽机是错误的。
瓦特并不是蒸汽机的发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现了蒸汽机。
瓦特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改进,使蒸汽机变成了适用于一切工业部门的动力机械。
3.工业革命的标志易错: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例题1 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
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推动了工业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故选B。
例题2工业革命中,在动力的发明和使用上,具有开创意义的成就是()A.水力织布机的研制B.蒸汽机车的发明C.改良蒸汽机的制成D.水力纺织机的问世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在动力的发明和使用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点击下载:本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的巨大影响。
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促进的学习,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为祖国建设而学习的思想感情;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材处理
教学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重点突破: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蒸汽机的改进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什么好处?并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
以此为依托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
取的人生观,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工业革命的影响用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本教学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难点突破:工业革命的影响,抓住两个关键点即:一是它引起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二是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分析透彻。
教学过程
1导入新
引导学生从衣服的质地、成衣工序和成衣方式说起,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轻松、兴奋入题。
2珍妮机的故事
提问: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器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由谁发明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学习、解决以上问题,然后师生
共同确认: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是176年由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的,命名为珍妮机。
引导学生知道有关珍妮机的基本史实后,点拨以下两个问题:
①你了解英国吗?(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谈18世纪的英国)珍妮机的问世是不是偶然发现?为什么?借此加强学生对前后所学历史知识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系统理解历史知识,并留给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
②珍妮机问世后在英国生产领域引起怎样的广泛影响?在学生找到答案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点燃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的星星之火。
能不能成燎原之势?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情况会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自由畅谈。
最后教师结论: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业,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3瓦特与蒸汽机
引导学生从珍妮机发明的历史中回到现实,从身边熟悉的工厂机器谈起,最早的机器是棉纺机器,随后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机器诞生了,机器诞生的价值是更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推动时代进步,其关键
是机器能转起,是什么力量驱动机器的转动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如人力、风力、水力、电力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答案灵活应变,巧设悬念,自然地将学生带回到二百多年前瓦特与蒸汽机的改良,帮助学生理解“蒸汽时代”。
采用谈话法教学处理这一重点目内容。
从蒸汽机改良前后驱动机器的动力及其利弊开始对话,从师生对话中使学生感受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时代价值,激发学生意气风发的积极情感。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大胆揣测学生心理,也许有些同学心想:“我要是生活在二百多年前多好啊,说不准我也像瓦特先生一样有伟大的发明,将人类带入一个新时代”。
教师质疑后,学生的声音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认可,一种是不一定。
教师在引导的基础上确认:也不是所有的生活在二百多年前与瓦特同龄的人个个都像瓦特那样有伟大的发明,瓦特之所以有伟大发明虽然是时代的产物,但跟他个人努力分不开。
指导学生阅读,完成动脑筋问题。
4火车的诞生
调动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一下当时英国工厂的生产情景:轰隆隆的机器声不分昼夜,各种各样的商品堆积如,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不能满足机器生产运输的需要?应该怎么办?教师层层推进地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循序作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
习惯。
在学生知道有关轮船、火车发明的基本史实后,教师点拨两个问题:①指导学生读火车想象图,启发学生对图像和现代火车的印象形成对照,明白事物发展都有一个渐进过程。
②组织学生讨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后,铁路交通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无时无地不在享受火车为我们提供的便利,除此以外,铁路给人类社会还带了哪些影响?教师参与讨论,主要由学生自由发挥。
最后通过表格解释清楚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小结:你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有何感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热爱科学,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