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病人告知制度

合集下载

尊重患者隐私和告知护理制度

尊重患者隐私和告知护理制度

尊重患者隐私与告知护理制度
一、尊重隐私
1. 门、急诊注射室要有相应的隔离措施。

2. 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要求异性回避,并用隔帘或屏风遮挡。

3. 注意保护患者病史资料,防止患者的有关信息泄露。

4. 对涉及患者隐私的问题不得谈论,应注意回避。

5. 住院患者分男女病室收住(除监护室外)。

6. 患者死亡后,移尸到太平间之前,应用隔帘或屏风遮挡。

7. 医技科室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应注意要求其它患者回避,并用隔帘或屏风遮挡。

二、护理操作知情同意
为了医疗护理安全,规范护理行为,护理管理制度中增加对留置导尿、鼻饲胃管等操作之前的有关规定。

1.凡执行以上操作应在操作前对患者进行告知。

2.告知内容:必要性、需要患者的配合、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3.患者或家属理解并同意后,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字。

医院护理患者告知制度

医院护理患者告知制度

医院护理患者告知制度患者作为一名特殊的消费者,有权利了解自己患病的信息和治疗、护理方案,并做出适当选择。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自觉维护者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选择权、健康自主权及隐私权,侵袭性操作前,护士有义务如实告知,并尊重其选择。

1.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应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及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有关问题,在不影响治疗前提下,应如实告知患者和家属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风险等,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知情和合作,酌情作相应记录。

2.患者人院后须先征求患者意见是否需要委托他人履行自己在医院期间的有关法律手续,如需要应由患者亲自签订委托书,并告知住院期间注意事项。

3.患者病情危重时,医师出示病危通知,告知并交与家属。

4.患者住院期间,病情突变,急需抢救、手术等,应立即告诉监护人和委托人,来不及告知应报告院总值班或医务科。

5.尊重患者的自主权、知情权,给患者实施特殊治疗、检查、用药、护理时,做到知情同意,特别是实施化疗、创伤性护理、治疗,护理人员须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必要时填写“告知书”。

6.护士执行护理活动中,应尊重患者人格,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任何人任何时间不得向他人泄露患者的隐私,各类检查室均有隐私保护性措施。

下列列举--些告知技巧。

1.告知态度要诚恳、和蔼、耐心、诚心,充满关切,忌训斥、命令。

语言要通俗易懂,忌用医学术语、暗示诱导、误导、欺骗、隐瞒,确保患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行使自己的权利。

2.告知内容应有利于治疗操作或康复,与此无关内容不可告知。

一次告知内容不能太多,使用资料、数据准确无误,不能含混。

3.告知过程中,对患者提问耐心解答,难以理解的应反复解释,防止用语不当。

4.操作失误时,要诚恳道歉,操作结束时,要感谢患者及家属的合作。

医院护理部各项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

医院护理部各项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

医院护理部各项护理操作前告知制度
一、病人作为一名特殊的消费者,有权力了解所患疾病的信息。

因此,护理人员有义务将疾病、治疗、护理信息告知病人。

二、遵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操作前,要向病人和家属讲解操作的目的、必要性、操作方法、费用、风险因素等,以取得患者配合。

特殊治疗、护理、检查应征得病人同意后方可实施操作。

三、将操作程序详细告知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四、严格遵照各项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中注意语言、行为文明规范。

五、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患者,关键环节要随时解释,做到耐心、细心、诚心,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量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六、有创护理操作的风险告知
1、对高难度,风险性的有创护理操作,实施前必须提前告知。

2、操作前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操作目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以及由此带来的不适、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等,取得其配合。

3、护理人员在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操作。

4、操作过程中出现需要改变操作方案情况时,必须将相关新情况告知患者或家属,并取得其同意和签字后才能继续相应操作。

5、如操作中出现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必须紧急采取新的抢救性有创治疗措施时,在告知的同时不能停止抢救措施。

七、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性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第1页/共1页。

护理工作中病人告知制度

护理工作中病人告知制度

护理工作中病人告知制度第一篇:护理工作中病人告知制度护理工作中病人告知制度1)病人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2)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病人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3)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病人能够明白的语言向病人(家属)交代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病人使用的是方言,应配以适宜的语言翻译人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语言表达不佳者宜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对聋哑病人应配以会手语的人员,应使用规范的方式。

4)告知要在病人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病人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5)当病人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病人和/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6)病人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病人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病人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7)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如中心静脉插管、插胃管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等)时,应首先告知病人或家属,经病人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8)病人入院后应对病人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安全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等。

9)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病人家属(病人清醒时告知病人)约束的目的,经家属/病人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0)因病情危重致病人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病人时,应告知病人及家属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1)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病人,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病人,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礼貌道歉,取得病人谅解。

12)病人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

普外科健康教育指导手册

普外科健康教育指导手册

护理工作中病人告知制度1、病人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2、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病人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3、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病人能够明白的语言向病人(家属)交代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病人使用的是方言,应配以适宜的语言翻译人员,对语言表达不佳者宜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对聋哑病人应配以会手语的人员,应使用规范的方式。

4、告知要在病人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病人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5、当病人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病人和/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6、病人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病人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病人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7、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如中心静脉插管、插胃管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等)时,应首先告知病人或家属,经病人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8、病人入院后应对病人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安全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等。

9、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病人家属(病人清醒时告知病人)约束的目的,经家属/病人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0、因病情危重致病人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病人时,应告知病人及家属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1、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病人,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病人,护士应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道歉,取得病人谅解。

12、病人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

护士要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护理服务告知患者制度

护理服务告知患者制度

护理服务告知患者制度第一条患者有权接受其所能明白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或拒绝治疗。

第二条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第三条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患者能明白的语言向患者(家属)交代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患者使用的是方言,应配合以适宜的言语翻译人员,对语言表达不佳者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

第四条告知要在患者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患者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第五条患者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患者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患者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第六条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时,应首先告知患者或家属,经患者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第七条患者入院后应对患者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安全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等。

第八条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患者家属(患者清醒时告知患者)约束的目的,经家属/患者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第九条因病情危重致患者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患者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第十条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患者,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者,护士应熟悉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应礼貌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第十一条患者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

护士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第十二条各专科要根据本专科操作的特点,制定具专科特色的告知制度。

护理告知制度

护理告知制度

护理告知制度
一、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入院、住院及出院阶段的护理告知,及时评价并在相应记录上签名或记录。

二、各项护理操作前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操作的名称、目的、必要性、主要的程序步骤、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创伤、应承担的风险及操作后注意事项等,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及合作。

高难度、高风险的护理操作,如PICC等应制作相应的告知书,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

三、告知患者医疗费用情况,提供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及时解答患者有关住院费用的疑问。

四、安排和指导护生临床教学实践活动前应告知患者,尊重患者知情权。

五、落实住院患者安全告知,如防火、防盗、防范跌倒等意外伤害,不得私自离开医院等。

告知婴幼儿、老年患者、精神障碍者陪护的注意事项,患者家属签字并保存。

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患者知情同意是患者对病情、诊疗(手术)方案、风险及获益、费用开支、临床试验等真实情况有了解与被告知的权利,患者在知情的情况下有选择、接受与拒绝的权利。

为规范医疗活动,尊重患者合法权益,加强医患沟通,特制定本制度。

一、知情同意告知的基本要求(一)告知方式有门诊告示、入院须知、各类知情同意书、病程记录、口头告知等形式,具体采用何种形式依告知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进行医疗告知的人员为具有我院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

(三)告知对象1、当患者本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告知的对象首先是患者本人。

3、当患者为不能识别自己行动或后果的精神患者(包括痴呆患者)时,应告知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具体顺序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

4、在医疗活动中,部分患者由于疾病导致无法行使知情选择权(患者年满18周岁,处于昏迷、休克、麻醉等意识丧失状态)或是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其知情同意权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近亲属代为行使。

(四)完全民事行动能力人因各种缘故原由授权他人行使其知情同意权时,患者必需签署《患者授权委托书》。

被授权人只能在授权权限范围内签署意见,非被授权人不得在相干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署有关意见。

(五)告知应体现在诊治和护理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诊断、治疗、麻醉、发药与服药、注射、膳食、交往、休息与活动,乃至出院复查及医嘱等。

(六)对与治疗及护理有重要意义的事项,应向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反复多次告知。

二、知情同意告知的时机和内容(一)患者入院前告知:接诊医师应告知患者的病情、初步的诊断、住院的必要性、大体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病房床位情况等;分诊护士应告知办理住院的流程、病房的位置等。

(二)患者入院时告知:1、患者入院后,由值班护士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该病房的环境、人员及医疗组情况,同时负责将《入院须知》中的各项内容向患者作详细的解释,请患者、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签字后归入病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工作中病人告知制度
1、病人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
绝治疗。

2、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病人及家属进行详细的
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后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3、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病人能够明白的语言向病人(家属)交代
相关诊疗信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若病人使用的是方言,应配以适宜的语言翻译人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语言表达不佳者宜使用文字资料与图示,对聋哑病人应配以会手语的人员,应使用规范的方式。

4、告知要在病人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病人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
录于病历之中。

5、当病人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病人和/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
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6、病人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病人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
果及注意事项,使病人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7、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如中心静脉插管、插胃管及
使用血管活性药等)时,应首先告知病人或家属,经病人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8、病人入院后应对病人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安全使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
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等。

9、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病人家属(病人清醒时告知病人)约束的目的,
经家属/病人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0、因病情危重致病人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病人时,应告知病人及家属
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1、操作中不得训斥、命令病人,做到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病人,护士应熟
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礼貌道歉,取得病人谅解。

12、病人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此告知
程序。

护士要向病人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13、各专科要根据本专科操作的特点,制定具专科特色的告知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