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课件(人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ppt课件

赤 壁赤
曹操 20多万大军
刘备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之壁
战
前之 的 形战
曹 操 刘备
刘备 孙刘联军
幻灯片
Hale Waihona Puke 5万军队势刘备
孙 权 孙权
赤壁 之 战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翦伯赞
袁绍
官
渡官
袁绍
白马
之渡
战
延津
前之
的战
形
曹操
势
曹操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以少胜多
3-4
曹
万 军
操
队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 2.赤壁之战
• (1)播放《赤壁之战》录象;(2)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寻找落实知识点 (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3)学生表演自编小剧本“三顾茅庐”和 “隆中对”;(4)学生分组讨论教材105页“动脑筋”,分析回答孙 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因,然后由老师来完善;(5)教师展示戏曲 舞台上的曹操扮相,让学生试着评价曹操,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 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四、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分组 进行导学,并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等教学方法, 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五、说学法
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 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 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 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三国鼎立PPT课件32 人教版优秀课件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 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魏、蜀、吴三分天下
220年曹丕 洛阳建魏
221年 刘备 成都 蜀
229年 孙权 建业 吴
三国时期天下形势示意图
曹 操
刘
备
孙
权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本史实及三国经济的发 展。 ❖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等 2 能正确分析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 3曹操和诸葛亮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都作出了 一定贡献,是我国历史杰出的政治家。 ❖ 学习重点: ❖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学习难点: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 二十万
赤壁之战 208年
刘 刘
以少胜多
刘刘 刘
曹军
赤壁 之战
五万 孙孙、刘
联军
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 曹 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刘 刘 刘
刘刘
赤壁
之孙战、刘联军 孙
二、赤壁之战
1.时间:208年 2.作战双方:曹——孙、刘 3.经过及结果: 4、影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 国 鼎 立
❖ 魏:注重兴建水利,第四来自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1、黄巾起义,军阀混战 2、曹操的有利条件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魏、蜀、吴三分天下
220年曹丕 洛阳建魏
221年 刘备 成都 蜀
229年 孙权 建业 吴
三国时期天下形势示意图
曹 操
刘
备
孙
权
三国鼎立形势图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本史实及三国经济的发 展。 ❖ 二、能力目标: 1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等 2 能正确分析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 3曹操和诸葛亮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和进步都作出了 一定贡献,是我国历史杰出的政治家。 ❖ 学习重点: ❖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学习难点: ❖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 二十万
赤壁之战 208年
刘 刘
以少胜多
刘刘 刘
曹军
赤壁 之战
五万 孙孙、刘
联军
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 曹 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刘 刘 刘
刘刘
赤壁
之孙战、刘联军 孙
二、赤壁之战
1.时间:208年 2.作战双方:曹——孙、刘 3.经过及结果: 4、影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 国 鼎 立
❖ 魏:注重兴建水利,第四来自元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1、黄巾起义,军阀混战 2、曹操的有利条件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④重用人才.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教学课件PPT模板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绍等。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单介 绍等。点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如关键词、部分简介绍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的景象!!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 末年,只剩下760万······
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 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 如渴……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 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势
曹操 20多万大军
刘备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曹 刘备
刘备
幻灯片
操
孙刘联军 5万军队
刘备
孙权 孙 权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杜牧认为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孙权便利,赤壁之战曹操
就有可能获胜,你是否同意他是说法,为什么?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群雄逐鹿说战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历史课件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目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合作探究 4 拓展练习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1 学习目标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的景象!!
1、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 末年,只剩下760万······
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 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 如渴……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 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势
曹操 20多万大军
刘备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孙权进军路线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曹 刘备
刘备
幻灯片
操
孙刘联军 5万军队
刘备
孙权 孙 权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杜牧认为如果不是东风给予孙权便利,赤壁之战曹操
就有可能获胜,你是否同意他是说法,为什么?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群雄逐鹿说战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历史课件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目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合作探究 4 拓展练习
输入标题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1 学习目标
《三国鼎立》PPT教学课件

4、下列人物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C )
①孙权 ②曹操 ③刘备 ④曹丕
⑤诸葛亮 ⑥袁绍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3、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
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夷洲的联系。“夷洲”指
的是今天的(
C)
A、新疆 B、西藏 C、台湾 D、海南
THANK YOU
汉 末 年
魏 孙权 赤壁之战(208年) 蜀
军
阀
联合抗曹
吴
混 战
刘备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堂训练
1、齐桓公曾用管仲之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而称霸。这里的“尊王”举措,为后来者提供了“挟
天子以令诸侯”之策。这些后来者中包括(
)
A、嬴D政 B、刘邦 C、刘秀 D、曹操
2.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的相同点是( D)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有孙权参加 ③都采用了火 攻 ④都是以少胜多 ⑤都是军阀之间的斗争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 刘备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 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
备联合迎战曹军。
曹 操
孙 刘
三顾茅庐
• 水站是本次战役制胜的 关键,但曹军来自北方, 不习水战。致命弱点
• 随着曹操势力日益强大, 曹操产生了骄傲、自满 的情绪。不利因素
• 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 战术。 先决条件
将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的对比、分析,以列表方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你认为是历史的 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观点:进步。 理由:三国时期,国家虽然处于分裂状态,但 是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相比,实现 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的统一,促进了生产发展 和社会的进步,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因此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三国鼎立精选教学PPT 人教版

三月的鲜花,一树树,一束束,一簇簇,而青春,就是像三月的鲜花一样美丽迷人,生机盎然,姹紫嫣红,生机勃勃。三月,是青春里最美最温暖的风景。三月的美,就像青春的美,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昂扬的斗志。三月的美,就像青春的花季,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青春的跳动与感动,感受青春的曼妙与奇妙;感受青春的悸动与心跳。 青春,如三月的春光,安暖向阳。在美丽的青春年华,我们手牵手,肩并肩,跨过岁月山河,跨过锦瑟流年,跨过天涯海角,在三月的春光里沐浴金色的光泽。三月的春光,让青春的我们看到希望,看到自己有一颗年轻跳动的心,看到蓝天白云,看到明媚的灿烂。三月的春光,温暖无比,就像我们的青春,有着长辈的呵护,有着老师的循循教导,它们就像春光,照耀着我们年轻的心。
“看你应该还没吃饭吧,我给你买点,不要害怕,我不是坏人”说完我领着老人走进了咖啡店。店里没什么主食,只好给老人买了些许糕点。看着老人狼吞虎咽的样子,我的心中一阵酸楚,也许老无所依说得就是这样吧。 “要不你跟我说说你年轻时候的故事吧”老人吃完后,我不知为何冒出这么一句话。
“我哪有什么故事,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饭都吃不饱,每天还要到山上去捡柴火,家里面五个小孩,我排行第二,上面有个大姐,父亲是泥水匠,母亲基本上做一些零工补贴家用,十六岁去当兵,后来被分配到了工厂做个普工,就这么浮浮沉沉地过了一辈子”他好像情绪有点低落地说到。 我端起一杯咖啡,递到他面前,“那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出来到处“流浪”吧。” “小时候,有一次在河边玩,村里来过一支勘探队,我给他们带过路。” “哦,那跟你出来流浪,有什么联系”我不解。
“带他们去的路上,队里面有个地质工程师,跟我说了好多好多他们去过的美丽的地方,还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之前我以为我们家后山的红树林就是最漂亮的地方,没想到世界这么大,美丽的地方那么多。所以那时我就想,我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老人说完顿了顿接着说,我当兵回来分配到厂里,当时厂里就没几个女孩子,有一天来了一位女同事,后来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再后来才知道她高中毕业后,因为文革,上不了大学了,到这里上班,她的梦想就是能够走遍全中国,满世界观赏,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一起翻阅地理书,和收集不同地方的照片。”说到这我发现老人的目光变得有些湿润。
“看你应该还没吃饭吧,我给你买点,不要害怕,我不是坏人”说完我领着老人走进了咖啡店。店里没什么主食,只好给老人买了些许糕点。看着老人狼吞虎咽的样子,我的心中一阵酸楚,也许老无所依说得就是这样吧。 “要不你跟我说说你年轻时候的故事吧”老人吃完后,我不知为何冒出这么一句话。
“我哪有什么故事,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饭都吃不饱,每天还要到山上去捡柴火,家里面五个小孩,我排行第二,上面有个大姐,父亲是泥水匠,母亲基本上做一些零工补贴家用,十六岁去当兵,后来被分配到了工厂做个普工,就这么浮浮沉沉地过了一辈子”他好像情绪有点低落地说到。 我端起一杯咖啡,递到他面前,“那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出来到处“流浪”吧。” “小时候,有一次在河边玩,村里来过一支勘探队,我给他们带过路。” “哦,那跟你出来流浪,有什么联系”我不解。
“带他们去的路上,队里面有个地质工程师,跟我说了好多好多他们去过的美丽的地方,还拿出一张照片给我看,之前我以为我们家后山的红树林就是最漂亮的地方,没想到世界这么大,美丽的地方那么多。所以那时我就想,我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老人说完顿了顿接着说,我当兵回来分配到厂里,当时厂里就没几个女孩子,有一天来了一位女同事,后来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再后来才知道她高中毕业后,因为文革,上不了大学了,到这里上班,她的梦想就是能够走遍全中国,满世界观赏,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一起翻阅地理书,和收集不同地方的照片。”说到这我发现老人的目光变得有些湿润。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共34张PPT)

《三国演义》简介: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 曲家罗贯中综合宋元时期的民间传说和戏曲、 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根据他个人对社 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战役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在官渡大战中胜利的曹 公元200年 公元208年 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 官渡 赤壁 中失败了呢?
第16课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胜利原因:
孙 权
联 合
刘 备
智 谋
三顾茅庐
诸 葛 亮
《三国演义》的描述:
第三十六回 第三十七回 第三十八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三国志》的记载: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第二篇章
尔虞我诈是三国
官 渡 之 战
曹操 袁绍
曹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以 少 胜 多
拓展延伸: 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 人谋也.
曹操 胜
袁绍 败
——诸葛亮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济上:招募 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屯田,实力增强。 善于用人,采纳谋士的计策 战术正确,把握战机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一篇章
烽火连天分三国
1.因何而乱
乱
皇帝大权旁落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农民揭竿(黄巾起义) 军阀割据
2.乱成如何?
路有饥妇人, 抛子弃草间。
--王粲《七哀诗》
军阀割据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 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课件2024秋

主要因素: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指挥者 的心态等。
课堂小结
东 曹操 官渡之战(200年) 统一北方
汉 末 年 军 阀
孙权
魏(曹丕220年) 赤壁之战(208年) 蜀(刘备221年)
联合抗曹
吴(孙权229年)
混 战
刘备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练习
1.(南宁期末)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
诸葛亮曾对孙权说: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 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 (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 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策略?与赤壁之战有 什么关系?
3.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B )
A
B
C
D
合作探究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为什么?
是历史的进步。因为: (1)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 实亡,军阀割据。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实现 了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2)从经济上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社会生产遭 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政权均致力 于发展经济,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从民族关系上看,三国时期,北方各族内迁, 同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
吴 229年 建业(今南京) 孙权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 汉,定都成都。
课堂小结
东 曹操 官渡之战(200年) 统一北方
汉 末 年 军 阀
孙权
魏(曹丕220年) 赤壁之战(208年) 蜀(刘备221年)
联合抗曹
吴(孙权229年)
混 战
刘备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练习
1.(南宁期末)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
诸葛亮曾对孙权说: “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 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 (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 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这段话体现了怎样的策略?与赤壁之战有 什么关系?
3.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B )
A
B
C
D
合作探究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为什么?
是历史的进步。因为: (1)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 实亡,军阀割据。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实现 了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2)从经济上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社会生产遭 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政权均致力 于发展经济,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从民族关系上看,三国时期,北方各族内迁, 同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形成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洛阳
曹丕
蜀 221年
成都
刘备
吴 229年 建业(今南京) 孙权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 汉,定都成都。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三国鼎立PPT课件

蜀 吴
图示小结
曹操 (统一北方)
魏
吴
军东 阀汉 混末 战年孙权刘备赤壁之战 (208年)
努力发展 联合攻曹
蜀
1.东汉末年,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 军阀,其中实力最强的是黄河中下游 的 A曹操和袁绍 B刘备和孙权 C曹操和刘备 D孙权和袁绍
2.三国时期开始于 A.219年 B.220年 C.221年 D.222年
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1)“挟天子以令诸侯” 政治上: (2)招贤纳士 经济上: 重视农业,垦荒屯田
袁 绍 2、
十万人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延津
乌巢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曹
三四 万人
操
以少胜多
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思考: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统一北方?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3)战术得当 (4)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曹
操
历史上的曹 粉白脸细眉 长目。 操真的就是 在脸谱中, 一个阴险疑 白色象 诈的奸臣吗?
征阴险疑诈
提示: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 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
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 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诗人。
二、三国鼎立
1、孙权、刘备势力的壮大
名 成 八 阵 图 。
功 盖 三 分 国 ,
三顾茅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 吴
222年,孙 权称王, 国号吴, 定都建业
蜀
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定都
魏 蜀 吴
220年 221年 222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
史实辩析
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 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 相”,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 “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 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 里?
“我们讲到曹操, 很容易就联想起《三 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 奸臣,但这不是观察 曹操于220年正月病逝,终 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 年六十六岁。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 雄。” —— 鲁迅
评 价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 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 奸诈.
补全歇后语 1、周瑜打黄盖 2、关公面前耍大刀 3、刘备借荆州 知识抢答: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自不量力 有借无还
张飞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罗贯中 2、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是谁? 刘备 关羽
第18课
三国鼎立
魏
成都
洛阳
建业
蜀
吴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匈 奴 袁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提示: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
魏 蜀 吴
假如你是魏蜀吴 三国的国务院发言 人,能否介绍本国 的经济发展状况?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 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 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 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
曹
操
粉白脸 历史上的曹操 细眉长目。 真的就是一个 在脸谱中, 阴险疑诈的奸 白色象征 臣吗? 阴险疑诈
曹
操
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 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诗人。
依据本课内容概括总结 :
①一种局面: 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 魏蜀吴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 200年、208年 220年、221年、 222年
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是( A、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
2、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谁 的评价(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 3、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 A、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
4、三国时,以今天南京作为都城是 (D ) A、东汉 B、魏 C、蜀 D、吴 5、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 夷州即 今天的( B)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6、 三国时,为开发我国西南地区做出重大 贡献的是( C ) A、曹操 B、曹丕 C、诸葛亮 D、孙权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袁
绍 官 官 渡 之 渡 战 之 前 的 战 形 势
袁 绍
曹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操 曹操 以少胜多
曹 操
3-4 万 军 队
官 渡 之 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Biblioteka 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 胜
分析官渡之战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③军事上:军事才能出众. 袁绍 败 ④重用人才.
曹操进军路线 刘备败退路线
赤 赤 壁 之 壁 战 之 前 的 战 形 势
刘 备
孙权进军路线 作用: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 孙刘联军进军路线 刘备 成的基础
以少胜多
刘备
曹
刘备
孙刘联军 操 5万军队
孙 权
孙权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赤 壁 之 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胜利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3、 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4、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 观条件尚未成熟。
220年, 曹丕称帝, 国号魏,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 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天下形势示意图
《龟虽寿》
曹操
(jì (lì ) )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你能说出右图三国故 事中的人物吗?这里 面还有一个成语故事, 你能说出来吗?
诸葛亮
三顾茅庐
刘备
关羽
张飞
名 成 八 阵 图 。
功 盖 三 分 国 ,
-----杜 甫
诸葛亮
曹操 20多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