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行病学

合集下载

《药物流行病学》课件

《药物流行病学》课件

总结词:调查某抗病毒药物在预防和 控制病毒感染方面的效果。
详细描述
将易感人群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 规预防措施,实验组人群使用某抗病 毒药物进行预防。
观察两组人群在病毒感染方面的发病 率和感染程度。
设计一项流行病学研究,选取病毒感 染易感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该抗病毒药物在预防和控制病毒 感染方面的效果,为疫情防控提供科 学依据。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
评估药物在实践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为 临床和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VS
意义
帮助确定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促进药物 的合理使用,预防和减少药物相关的不良 事件。
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收集和分析药物使用和相关健康结果的分布情况。
分析性研究
比较不同药物或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和安全性。
实验性研究
03
药物流行病学应用
药物安全性监测与评价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通过大规模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和评估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 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药物安全问题。
药物风险效益评估
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为临床医生提供药物选择的 依据,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药物警戒体系建立
建立和完善药物警戒体系,对上市后药品进行持续监测和风险评估, 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实验性研究设计
随机对照试验
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干预措施,以评估药物效果和安全性。
临床试验
在特定人群中测试新药或新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伦理问题
保护受试者权益
确保受试者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充分的知情同 意,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其隐私和安全。
避免利益冲突

药物流行病学

药物流行病学

数据共享机制
建立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制药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药物研发和评价的效率。
隐私保护技术
采用先进的隐私保护技术,例如数据脱敏、加密传输等,确保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研究设计,例如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改进研究设计
02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观察性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
横断面研究
描述性研究设计
分析性研究设计
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药物使用情况,评估药物与特定疾病的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
根据特定因素将人群分组,评估不同组别药物使用效果和风险。
队列研究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评估不同药物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风险。
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收集个人健康信息,包括生活习惯、家族史等。
健康调查问卷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重、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质量可靠。
数据质量评估
数据分析方法与流程
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如关联规则、时间序列分析等,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模式和规律。
可视化技术
案例四:某中药在农村地区的药物经济学评估
总结词
该案例展示了药物流行病学在多国大规模接种疫苗时的应用。
详细描述
通过对某疫苗在多国接种的流行病学调查,评估了该疫苗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全球疫苗接种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案例五:某疫苗在多国接种的流行病学调查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随机对照试验
在不同阶段分别使用不同药物,比较其治疗效果和风险。
交叉试验

药物流行病学概论

药物流行病学概论
药物流行病学概论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药物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 •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实施 • 药物流行病学的应用与实践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药物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在 人群中的应用和分布、药物与疾 病的关系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流 行病学特征的学科。
明确研究目的与类型
01
02
03
描述性研究
旨在描述药物使用情况和 相关问题的分布特征,为 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分析性研究
探讨药物暴露与特定健康 结局之间的关联,以检验 有关假设。
实验性研究
通过干预措施来评估药物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为政 策制定提供依据。
确定研究对象与样本量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和类型,确定合适的研 究人群,如患者、医生、药物使用者 等。
药物政策制定与调整
药物政策研究
研究药物政策对药物使用、药物安全、药物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政策制定
基于药物政策研究结果,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药物政策,促进药物 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药物政策调整
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对药物政策进行及时调整和完 善,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06
结论与展望
药物流行病学的重要成果与贡献
01
流行病学揭示了药物使用与疾病之间的
关联,为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02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成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用药参考,有助于指导临床合
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物利用研究
通过药物利用指数、药物处方分析等方法,评价 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试述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试述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方法

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方法1. 什么是药物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药物使用及其相关效果和安全性的学科。

它关注药物在人群中的使用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内容,旨在帮助医生、政策制定者和患者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使用和效果。

药物流行病学旨在解决以下问题:药物在人群中使用的状况是怎样的?不同人群对同一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是否存在差异?长期药物使用与慢性病的关系如何?以及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评价等。

2. 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药物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主要通过对人群中一定的观察对象进行长期跟踪,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以了解不同药物使用情况与患病风险的关系。

队列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观察到药物使用和患病之间的时间顺序,能够更好地判断药物对慢性病的影响。

(2)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方法,它通过收集患病和未患病人群的过去药物使用情况,比较两组人群中不同药物使用情况的差异,以探讨药物使用与患病风险的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适合于短期内患病风险较高的疾病,如感染性疾病、急性中毒等。

(3)药物利用评价研究药物利用评价研究主要关注药物在人群中的使用情况。

它通过对人群中药品的处方、购药、用药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查,分析药物使用的指征、不良反应发生率、合理用药情况等,以指导临床用药和政策制定。

(4)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主要关注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毒性和安全性问题。

它通过在人群中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药物使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风险。

3. 个人观点及总结药物流行病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推动药物研发和确保药物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对药物在人群中的使用情况和相关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和解决药物使用中的问题,提高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促进人群健康。

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涵盖了药物在人群中的使用情况、效果和安全性评价,其研究方法多样且包括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药物利用评价研究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

药物流行病学资料的来源和收集

药物流行病学资料的来源和收集

疾病时间分布意义
❖ 提供疾病病因的重要线索 ❖ 反映疾病病因的动态变化 ❖ 验证可疑致病因素与该病关系
(一)短期波动
亦称时点流行或爆发。
含义与爆发相近,区别在于爆发常用于少 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
短期波动或爆发系因人群中大多数人在短 时间内接触或暴露同一致病因素所致。
(二)季节性 (seasonal variation)
30
患病率( ‰)
20
1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年龄( 岁)
十三省市各年龄组合计糖尿病患病情 (李立明,1996)
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 免疫水平状况 ❖ 暴露病原因子的机会不同 ❖ 预防接种改变某些疾病固有的发病特征
研究疾病年龄分布目的
❖ 探索致病因素,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 提供重点保护对象及发现高危人群,为防治 提供依据
从30岁开始发病率增高,其发病率曲线随 年龄增高而上升。
西方国家可上升到70~80岁为止, 低发国家日本发病率50岁达高峰,以后即下降。 说明绝经前后乳腺癌的发病率不同。
➢ 年龄效应
对某些疾病的发生频率来说,年龄效应特 别明显,如随年龄增长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也 十分明显(见下图)。
50
40


(一)死亡率(motality rate)
表示在一定期间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 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死亡率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 同期平均人口数
k
K= 100%, 1000/千,或 10000/万 ……
❖ 死亡粗率(crude death rate)

药物流行病学

药物流行病学

二、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也称分析流行病学,是进一步在有选择的人 群中观察可疑病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关联的一种研 究方法。 该类研究主要有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两种方法 研究目的是检验病因假设,估计危险因素的作用程度
二、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概念:
病例对照研究是选择患有和未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 病例组和对照组,调查各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 危险因素的比例或水平,通过比较各组之间暴露比例或水平 的差异,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研究的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 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若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或 暴露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可 认为这种暴露与疾病存在关联。
揭示 现象
找出 原因
提供 措施
评价 效果
某事件在人群 中是怎样分布
什么因素使某事件在 人群中呈现如此分布
用什么策略和措施 可以改变这种分布
一、什么是流行病学
举例:欲控制某药品不良反应(ADR) 研究对象:人群 研究任务:预防和控制ADR 研究内容:
揭示现象:疑似ADR在人群中是怎样分布的 找出原因:什么药物导致了该事件在人群中呈现如此分布 提供措施:用什么策略和措施可以改变这种分布 评价效果:评价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一、描述性研究—— 病例报告
来自临床的病例报告是医药界认识ADR的第一线索 病例报告没有对照组,不能判断药物与疾病之间的 因果关系,只能提供ADR线索。
一、描述性研究—— 现况调查
概念: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 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用药、可疑药物相关事 件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状况、事件 与用药的关系加以描述就称为现况研究。 因为现况研究所获得的资料是在某一时间横断面上 收集的,故又称横断面研究。

药物流行病学

药物流行病学
干预研究
在特定群体中实施药物干预,观察其与健康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以评估药 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实验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药物治疗,以评估药物的有效性 和安全性。
真实世界研究
在自然环境下观察药物使用和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以评估药物的真实疗效和安 全性。
药物流行病学模型的应用
流行病学研究
针对特定的药品,研究其使用范围、使用方式和使用人群, 分析药物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 提供依据。
药物流行病学中的群体调查与实验研究
群体调查
通过对大样本的人群进行调查,收集与药物使用、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相关信 息,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药物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实验研究
药物安全性评价
监测和评估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 事件,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药物经济学评价
分析药物治疗成本与效果比,为制 定合理用药政策提供依据
药物流行病学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制定药物治疗指南
根据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制定各类药物治疗指南
监测和评估政策效果
通过对政策实施前后药物治疗情况的监测和评估,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药物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投入不足,限制 了学科的发展。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学、药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需要加 强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需要遵循严格的伦理规范和研究规范,对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要求较高 ,需要加强研究团队的能力建设和专业培训。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药物治疗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药物流行病学在指导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药物流行病学概念

药物流行病学概念

药物流行病学是一种应用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在人群中利用和效应的学科。

它旨在描述和解释药物在特定人群中的使用方式、影响因素和效应,评估药物的风险和效益,并为临床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使用情况的研究: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关注药物在特定人群中的使用情况,如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等人群的药物使用情况。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人群的药物使用特点,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药物效应的研究: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还关注药物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包括药物的疗效、副作用、不良反应等。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在不同人群中的效应差异,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3.药物使用与个体特征关系的研究: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还关注药物使用与个体特征的关系,如疾病状态、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差异,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4.药物风险和效益评估的研究: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还关注药物的风险和效益评估,包括药物治疗的成本效益分析、药物治疗的安全性评估等。

这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风险和效益,为临床实践提供决策支持。

在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描述性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人群中的药物使用和效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等指标的分析。

2.分析性研究:通过分析性研究方法,探讨药物使用与个体特征之间的关系,如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3.实验性研究:通过实验性研究方法,如随机对照试验等,评估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4.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通过对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综合评估某种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药物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来研究药物在人群中的利用和效应的学科。

通过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人群的药物使用特点、评估药物的风险和效益,为临床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陷: 缺陷:
(1)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2)不能对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完整评价; (3)得不到ADR发生率; (4)漏报现象严重,存在报告偏倚等。
(2)义务性监测(mandatory or compulsory monitoring) (3)重点医院监测(intensive hospital monitoring)
氨 基比 林 硫 代硫 酸金 钠 二 硝基 酚 醇 ) 非 那西 丁 二 磺二 乙基 锡 三 苯乙 醇
磺胺酌( 二甘 抗菌 消炎 止痛 退热 治疗 疥、 粉刺 治高 血脂 症 治妊 娠反 应 减肥 止喘 治肠 炎 保胎 (先兆 流产 ) 抗心 律失 常
神 经毒 性、 脑炎 、失 明 中毒270 人 ,死110 人 白 内障 、阳 萎、 脱发 海 豹样 畸胎 肺 动脉 高压 严 重心 率失 常、 心衰 脊 髓变 性、 失明 阴 道腺 癌(女) >1000 人, 占1% >1 万 人, 死5 千 70%用药 者 死亡3500 人 中毒 >7856 人, 死5% >300 人
自愿报告制度( 自愿报告制度(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 SRS) ) 义务性监测( 义务性监测(mandatory or compulsory monitoring) ) 重点医院监测( 重点医院监测(intensive hospital monitoring) ) 重点药物监测(intensive medicines monitoring) 重点药物监测( ) 速报制度( 速报制度(expedited reporting) )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pharmacoepidemiology) )
第一节 概述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产生和定义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三、药物流行病学的用途
一、药物流行病学的产生和定义
药物流行病学是近年来临床药理学与流行病学两个 药物流行病学是近年来临床药理学与流行病学两个 临床药理学 学科相互渗透、 学科相互渗透、延伸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医学研究领 也是流行病学的一个新分支。 域,也是流行病学的一个新分支。 应用流行病学的知识、 应用流行病学的知识、方法和推理研究药物在人群 中的效应(疗效和不良反应) 中的效应(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其利用
欧美、 反 应停 氨 苯恶 唑啉 异 丙肾 气雾 剂 氯 碘喹 啉 己 烯雌 酚 心 得宁
角 膜、 心包 、腹 膜损 害 >2257 人
累计(1890 16 种 累计(1890 - 1980)
死亡2.2 万人 死亡 2.2 伤残1.1 万人 伤残 1.1
海豹样畸形
反应停白Leabharlann 障二硝基酚阴道腺癌
乙烯雌酚
(Porta & Hartzema,1987) ,
研究人群中与药物有关的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 研究人群中与药物有关的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 以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 (Last 1988) 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药物的利 中国, ) 用及其效应的一门应用科学(中国,1995)
优点:发现可疑的 优点:发现可疑的ADR或DID 或 缺点: 缺点: 无对照, 无对照,不能进行因果关系推论 过度报告:一旦对某种药物的怀疑被公布 一旦对某种药物的怀疑被公布, 过度报告 一旦对某种药物的怀疑被公布,常引起医生和病人的 过度报告, 过度报告,导致偏性结论 难以探测常见或迟发的ADR 或DID: 难以探测常见或迟发的 对药物与ADR ADR或 对药物与ADR或DID(药源性疾病)的联系,在个体水平很 (药源性疾病)的联系, 难探测→ 难探测→病例报告的作用较小
20 世纪国外发生的重大药害事件 用途 毒性表现 受害人数 死亡 儿童 >585 人 银质 沉着 症>l00 人 半数 死亡 (>1 万 人) 死亡 >2082 人 约1/3 用药 者 近万 人失 明, 死亡9 人 358 人 中毒 107 人死 , 亡 肾病 >2000 人 ,死 500 人 通便 驱虫 牙粉 汞 、 、 中毒 消毒 、抗 炎 头癣 (脱发 用) 退热 、止 痛 治类 风湿 、哮 喘 减肥 铊 中毒 粒 细胞 缺乏 肝 、肾 、骨 髓损 害 白 内障 二 甘醇 致肝 、肾 损害 肾 损害 、溶 血
三、药物流行病学的用途
(一)提高上市前(pre-marketing)临 提高上市前( ) 床试验的质量
(二)主要用于上市后(post-marketing) 主要用于上市后( ) 研究 1.补充上市前研究中未获得的信息 2.获得上市前研究不可能得到的新信息
上市后(post-marketing)研究
重点医院监测系指定有条件的医院,报告不 良反应和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系统监测研究。
表19-3 1998年药品调整行动前后非镇静性抗组 胺药与心律不齐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粗OR(95%CI) 调整OR(95%)
合计 1998年之前 1998年之后 2.10 (1.53, 2.89) 1.36 (0.86, 2.15) 3.83 (2.41,6.09) 2.05 (1.45, 2.89) 1.37 (0.85, 2.23) 4.19 (2.49,7.05)
A类反应与剂量有关,因而是可预期的, 类反应与剂量有关,因而是可预期的 剂量有关 可预期
包括过度作用( )、副作用 )、毒 包括过度作用(over effect)、副作用(side effect)、毒 )、副作用( )、 性反应( )、首剂反应 性反应(toxic reaction)、首剂反应(first-dose )、首剂反应( response)、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停药综合 )、继发反应 )、停药综合 )、继发反应( )、 症(withdrawal syndrome)。 )。
1、补充上市前研究中未获得的信息 、补充上市前研究中未获得的信息 上市前研究中未获得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或是有效效应的频率 药物对特殊人群的作用 并发疾病和合并用药的影响 新药与其他常用药的比较与评价 2、获得上市前研究不可能得到的新信息 、获得上市前研究不可能得到的新信息 发现罕见的或迟发的不良反应或有益效应 人群中药品物利用情况 过量用药的效果 药物花费和效益评价
(二)有关机构收集的资料 (三)药厂及药商拥有的资料 (四)医院的资料
二、专题资料
面访、信访、实验室检查等
第三节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 二、分析性研究 三、实验性研究
一、描述性研究
分类
病例报告 生态学研究 纵向研究( 监测) 纵向研究(ADR监测) 监测 横断面研究
1、病例报告 、 药物上市后引起罕见的不良反应初次报道多来自医生的病例报 告。
(1)自愿报告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 SRS)
又称黄卡制度(yellow card system) 自愿报告制度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所报告的事件中限于医生(或观察 者)认为可疑的ADR; 另一种是指报告所有的医学事件。
优点: 优点:
(1)可以快速进行追踪; (2)费用低; (3)覆盖范围广,理论上包括了暴露于药物 的整个人群、所有药物、所有类型的不良反应、 包括所有医生; (4)研究工作的持续时间没有限制; (5)不影响医生的处方习惯或日常临床工作。
Pharmacoepidemiology
药物流行病学
ADR危害
上世纪国外曾发生16起重大药害事件,累 计死亡2万余人,伤残万余人 美国近期meta分析表明,住院患者中6.7% 发生严重ADR,0.32%为致死性ADR,由此推 算全美国每年有220万住院病人发生严重 ADR,10.6万人因此死亡,居住院病人死因 的4~6位。 ~ 我国约有5000万~8000万残疾人,1/3为听 ~ 力残疾,其致聋原因60%~80%与使用过 ~ 氨基甙类抗生素有关
表1 年代 1890-1950 1900-1949 1930-1960 1922-1970 19401935-1937 1937 1953 1954 1956 1956-1961 1967 1960 1963-1972 1933-1972 1968-1979 地区 欧 美亚 欧 美 各 国 各 国 各 国 欧 美 美 国 欧 美加 法 国 美 国 日 本 欧 洲 英 美澳 日 本 美 国 美 国 药物 甘 汞 蛋 白银 醋 酸铊
生态比较研究 生态比较研究 比较 生态趋势研究 生态趋势研究 趋势 特点: 特点: 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 粗线条的描述性研究, 为病因分析提供线索。 为病因分析提供线索。
反应停与短肢畸形的生态趋势 生态趋势研究 图19-1 反应停与短肢畸形的生态趋势研究
3、ADR监测
ADR监测 ADR监测 常用方法
第二节 药物流行病学的资料来源 及其收集
一、常规资料 二、专题资料
一、常规资料
(一)生命统计资料
1、人口资料
(1)计算相对数; (2)在比较地区间药物流行病学结果时用于 标准化; (3)用于研究影响药物使用或选用的因素。
2、死亡资料
可以发现进行下一步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 线索
3、疾病资料重要性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1、药物流行病学的方法学研究; 、药物流行病学的方法学研究; 方法学研究 2、挑选和推荐药品,保障合理用药; 、挑选和推荐药品,保障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 3、药品上市后监测方法规范化与实用化; 、药品上市后监测方法规范化与实用化; 4、研制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程序图或逻辑推理 、研制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程序图或逻辑推理 流程图; 流程图; 5、研究处方者的决策因素; 、研究处方者的决策因素; 处方者的决策因素 6、对常见药、多发病的用药进行重点研究,推动合理用 的用药进行重点研究, 、 常见药、多发病的用药进行重点研究 药; 7、以社会人群为基础对抗菌药合理应用与控制病原体耐药 、以社会人群为基础对抗菌药合理应用与控制病原体耐药 性的研究与成果,进行系统、深入、有效的推动与实践。 性的研究与成果,进行系统、深入、有效的推动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