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的特殊词语

古诗文中的特殊词语
古诗文中的特殊词语

古诗文中的特殊词语

河北辛集中学(052360)薛吉辰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跟现代词语相比,古代不少词语的读音和意义有了很大的不同。不了解这些词语在古代的特殊用法,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搞不懂或误解。下面从古诗文中摘选部分特殊词语作简单介绍。

无赖1、无所依靠。如(1)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螯其手,呻吟无赖。(范晔《华佗传》)

2、可爱。如(2)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3、无心无意。如(3)若道春无赖,飞花合逐风。(杨巨源《泛酒花诗》)

4、放刁撒泼、蛮不讲理。如(4)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黄宗羲《柳敬亭传》)

5、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如(5)广州王去疾,好聚无赖少年。(葛洪《西京杂记》)

可怜1、值得同情或怜悯。如(6)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2、可惜或令人惋惜。如(7)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可叹。如(8)可怜故园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杜牧《酬张祜处士

文言常用词语分类积累汇总

文言常用词语分类积累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古诗词中的意象分析大全

古诗词中的意象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象征正直、 不从俗、有气节、积极向上。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折柳:“柳”谐音“留”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常作留 客之意,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杨花:象征离散。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花草类: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芳草:常喻离恨。 ?桃花:象征美人。 ?兰花:高洁、美好。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高洁、脱俗。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素来是纯洁、清高的象征。 ?梅子:成熟的梅子比喻少女的怀春。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黄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浮萍、飞蓬:表现漂泊之感。 ?连理枝(比翼鸟):喻思爱夫妻。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文言常用词语分类积累

文言常用词语分类积累 从1994年以来,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者。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文言文中美到哭的50个句子,清新怡人,宛转悠长!

在古文中还藏着许多美丽的句子,读来宛转悠长,比诗词还美,下面这50个古文名句,你值得一读! 1.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苏轼《放鹤亭记》 2.天地为愁,草木凄悲。——李华《吊古战场文》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4.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6.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袁宏道《虎丘记》 7.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秋声赋》 8.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9.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0.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11.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范仲淹《岳阳楼记》 12.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13.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李孝光《大龙湫记》 14.含辞未吐,气若幽兰。——曹植《洛神赋》 15.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醉翁亭记》 16.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17.明月浮空,石光如练。——袁宏道《虎丘记》 18.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9.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赤壁赋》 20.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欧阳修《丰乐亭记》 21.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2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3.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2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5.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26.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27.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沈复《童趣》 28.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苏轼《后赤壁赋》 29.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元好问《送秦中诸人引》 30.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江淹《别赋》 31.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32.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孔稚珪《北山移文》 3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34.草木无情,有时飘零。——欧阳修《秋声赋》 3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36.秋冬雪月,千里一色。——苏轼《放鹤亭记》 3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 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蝉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

积累文言词语

一、积累文言词语 1.为楚造云梯()2.将以攻宋() 3.子墨子闻之()4.起于齐()5.而至于郢()6.何命焉为()7.愿借子杀之()8.公输盘不说()9.吾义固不杀人()10.请说之()11.宋何罪之有()12.不足于民()13.既已()14.不可谓智()15.知而不争()16.争而不得()17.知类()18.然,胡不已乎()19.子墨子见王()20.今有人于此()21.舍其文轩()22.邻有敝舆()23.此为何若人()24.方五千里()25.此犹文轩()26.臣以王吏()27.之攻宋也()28.为与此同类()29.解带为城()30.以牒为械()31.九设攻城()32.待楚寇()33.九距之()34.而曰:吾知……()35.所以距子矣()36.吾知子之所以()37.问其故()38.乃可攻也()39.不能绝也()40.虽杀臣()41.吾请无攻宋矣()42.文轩()44.兵革非不坚利也()45.委而去之()46.域民()47.三里之城()48.七里之郭()49.环而攻之()50.城非不高也()51.池非不深也()5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3.威天下()54.寡助之至()55.亲戚畔之()56.天下顺之()57.发于畎亩之中()58.管夷吾举于士()59.举于市()60.降大任()61.苦其心志()62.劳其筋骨()63.饿其体肤()64.空乏其身()65.行拂乱()66.动心忍性()67.人恒过()68.而后作()69.入则无法家()70.出则无敌国()71.法家()72.拂士()73.敌国()74.故不为苟得也()75.故有患所不避()7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77.呼尔而与之()

最经典的古文美句摘抄

最经典的古文美句摘抄 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辞》 2、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3、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苏轼 4、"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苏轼《范增论》" 5、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刘义庆《世说新语》 6、石如滇茶一朵,风雨落之,半入泥土,花瓣棱棱三四层摺,人走其中如蝶入花心,无须不缀也。——张岱《陶庵梦忆》 7、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8、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9、荷尔蒙决定一见钟情,多巴胺决定天长地久,肾上腺决定出不出手,自尊心决定谁先开口。最后,寿命和现实决定谁先离开谁先走

10、草木百余本,错杂莳之,浓淡疏密,俱有情致。春以罂-粟、虞美人为主,而山兰、素馨、决明佐之。春老,以芍药为主,而西番莲、土萱、紫兰、山矾佐之。夏以洛阳花、建兰为主,而蜀葵、乌斯菊、望江南、茉莉、杜若、珍珠兰佐之。秋以菊为主,而剪秋纱、秋葵、僧鞋菊、万寿芙蓉、老少年、秋海棠、雁来红、矮鸡冠佐之。冬以水仙为主,而长春佐之。其木本如紫白丁香、绿萼、玉碟、蜡梅、西府、滇茶、日丹、白梨花,种之墙头屋角,以遮烈日。——张岱《陶庵梦忆·金乳生草花》 11、月湖一泓汪洋,明瑟可爱,直抵南城。——张岱《陶庵梦忆·日月湖》 12、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xùn)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张岱《陶庵梦忆·金山夜戏》 13、亭前后,太仆公手植树皆合抱,清樾轻岚,滃滃翳翳,如在秋水。亭前石台,躐取亭中之景物而先得之。升高眺远,眼界光明。敬亭诸山,箕踞麓下;溪壑萦回,水出松叶之上。台下右旋,曲磴三折,老松偻背而立。顶垂一干,倒下如小幢;小枝盘郁,曲出辅之,旋盖如曲柄葆羽。癸丑以前,不垣不台,松意尤畅。——张岱《陶庵梦忆·筠芝亭》 14、其男女之杂,灿烂之景,不可名状,”大约露帏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乱云出峡,挥扇则流星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张岱《陶庵梦忆·葑门荷宕》

文言文词汇积累

一组特别值得重视的文言文“高频词”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如全国卷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一、草木类: 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 离别、荒凉、思乡怀人)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如《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7、柳(送别,留恋,思乡伤感)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如《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花卉类: 8、落花(时光飞逝,青春不在、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9、菊(高洁,隐士,顽强的生命力)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文言词语分类积累

文言常用词语分类积累2 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者。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

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古风经典情感句子80句

古风经典情感句子80句 1、心不动,则不痛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3、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5、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6、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7、恨无他物比天高,叹无再者胜日辉 虽欲寄景抒此情,无物比得思君切 8、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9、谁知千夜里,各对一灯红 10、一座桥,名为奈何;一条河,名为忘川.三生石畔,伊人仍旧。愿,陪君醉笑三千场,不诉离殇;忆,美人如玉,剑如虹,破碎虚空;惜,飞鸿过尽字字愁,情难思量.境花水月弹指间.他,笑饮孟婆汤.她,不掬美人泪!和雨烟雨两不胜,天上人间一样愁。若有来生,为君倾城,这份爱,谁懂! 11、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成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2、是你的,就是你的。越是紧握,越容易失去。我们努力

了,珍惜了,问心无愧。其他的,交给命运。 13、人时已尽,人世还长,我在中间,应该休息 14、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旧游旧游今在否? 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绵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6、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7、江城子?异乡梦 异乡异梦思独伴,年历薄,却不知。桂香悄去,故念还无味。唯叹秋来最愁心,缘已尽,又何望。 夜半幽梦忽见君,别无恙,佳人笑。执手同行,暗暗身影背。欲述旧情言不出,自别来,陌路人。 18、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19、佛我不过是世间一个卑微的女子 我能有的不过是爱人模糊的容颜 佛求你度我 野花为饰 把我引向我的爱人 使他看见我的美丽和忠贞 天堂地狱 求你度我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2、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 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最新(句子)古文中惊艳的唯美句子

古文中惊艳的唯美句子 2、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3、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4、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5、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6、清风湿润,茶烟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7、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8、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9、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10、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11、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12、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13、如是颠簸生世亦无悔。

14、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15、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16、褪尽风华,我依然在彼岸守护你。 17、那些 18、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19、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20、随你走在天际,看 21、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22、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23、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 24、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25、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26、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27、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28、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29、汉 30、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31、红尘 32、我不是我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33、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34、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35、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 36、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37、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38、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39、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 40、握住苍老,禁 【本文档仅供学习,欢迎大家分享交流!】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作者: ————————————————————————————————日期: ?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一、草木类: 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 离别、荒凉、思乡怀人)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 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

小升初知识点-文言文知识积累

一、常用实词 知识点总结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积累卡片 常见文言实词例释 1.安 (1)安逸。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养,奉养。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3)怎么。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4)安稳,安定。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曾 (1)同“增”,增加。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 (3)曾经。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4)同“层”,重叠。例:荡胸生曾云(《望岳》) 3.从 (1)跟,随。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2)学习。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3)追寻。例:溯洄从之(《蒹葭》)

(4)依从。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自,由。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 (6)在。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 (7)堂房亲属。例:赠从弟(《赠从弟》) (8)向。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4.得 (2)领会。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同“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4)实施。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得意。例:怡然自得(《童趣》) (6)得到,获得。例:优劣得所(《出师表》) 5.道 (1)(正确的)方法。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主张,思想,学说。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3)路。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4)政治的理想境界。例: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 (5)仁政。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说。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6.当 (1)面对,对着。例: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2)在某个时候或某个地方。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唯美古文中惊艳的句子

唯美古文中惊艳的句子 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2、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3、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4、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5、若我白发苍苍,容颜迟暮,你会不会,依旧如此,牵我双手,倾世温柔6、半窗疏影,一梦千年,琴歌萧萧笛声怜。轻落古韵一凡尘,何必浩荡满江山。勿争铁戈入战门,共走弦音度浮生。7、你我暮年,静坐庭前,赏花落,谈笑流年。今久隔世百年一眼,相携而过,才知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姹紫嫣红早已看遍8、"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莫失莫忘。" 9、莫问,何人行行复停停;月下枯骨裹红衣,一回眸青色瞳里,映入了生人背影。百鬼夜行,引迷途者向西去,削其骨为笛,笙歌起。 10、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半世浮萍随水逝,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11、君心犹不知万般无奈断琴弦。君心可有忆,情丝婉转梅林前。一枕黄梁,泪染红袖。雕栏玉砌改朱颜。对一轮寒月,泪语涟涟,望满园芳草,寂寞容颜,舞两袖清风,故人已远。君心犹不知,前尘往事难再现。君心可有忆,海角风吹灭流年。12、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积累文言词语

积累文言词语, 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达到熟读成诵。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3.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格,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诵读课文2-3次,默读1-2次,参阅课文下面注释本文作者是 (填朝代) 学家 ,选自《 》。课文标题所指的“三峡”是 峡、 峡和 峡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 之间。、良多趣味()神情与苏黄不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引凄异 荔波县甲良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属引凄异()良多趣味()神情与苏黄不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6、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②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③回清倒影。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④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如果,假如,今义:自己②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思路梳理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把《三峡》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1 段): 总写三峡的形势第二部分(2~4段):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文本探究2、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连和高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6、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总结上句内容,强调了猿啼的凄厉哀转,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现力。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一种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本文主要描写了三峡的两方面的景象:先写三峡的 ,后写三峡的 。文章通过对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山水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三峡的无比 之情。.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1.“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则容易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

伤感的古文唯美句子

伤感的古文唯美句子 在古文里,有哪些唯美的经典语录可以用来表达伤感的情绪呢? 整理了一些伤感的古文唯美句子的句子,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伤感的古文唯美句子1. 笔生花,浅痕暗,书素墨,带笺妆,眼眸含泪,笑靥冷残,轻斟浅醉,慰一生沧桑,摇晃舟楫,泛舟湖上,一蓑苍烟,独钓寒江逸雪,层层涟漪,渐次散去,虚弱的笔,仍旧为你,填补断句残章,残断的甲,依然为你争分天下,锈迹斑斑的戟,在血雨腥风中,倾塌谁不可一世的童话。 2. 一场华丽的邂逅,一段静默的收 3. 醉知酒浓,醒知梦空,原来看残花凋尽也是一种痛。是谁在你的墓前,葬下了一生的诺言?红尘画卷,画得谁的生死之恋?最后只能守着那不变的容颜,一守就是一千年。看樱花满天,悲伤流转,却掩不住斑驳流年。燃尽的风华,为谁化作了彼岸花?谁抚我一丝秀发,谁欠我一生代价。 4. 人生如茶,静心以对。对错无辜,缘由前生。认得清,放下是聪明。看不透,一场梦无痕。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5. 独倚楼台泪兮兮,七夕独语爱恋伊。不问君可到白头,但求

一世无别离。词,易伤;酒,易醉。涩涩的泪水,甜甜的笑容。只是花落七夕夜,折叠成戏。浮伤一瞬,淡忘一季。空有回忆,打乱沉寂。笑容不见,落寞万千。思华年,恍然如梦。亦如流水,一去不返。不泣离别,不诉终殇。 6. 当寂寞染上了伤感的底色,夜色又怎忍耐着沉默,你的错,我的过,暗了明月,秋风有点瑟,怎不惹人泪落。奈何桥上的一撇,挥不去的是谁的缘孽,而我纵使心有相思之弦,几经轮回的周折,故事在叹,城外早已兵荒马乱,而此时的你,又在轻挽谁的臂弯。 7.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8.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9. 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10. 我总是在想,我的记忆是不是活在长街的那头,而我的年轮死在长街的这头。 11. 我总是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 12.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13. 不忍做繁华主,忍听繁华曲。痛苦的相思引燃了另一种独孤,颠簸几世的爱恋终将停歇在离别的画殇,唯美的离别长影,拉开了我们距离,此岸,你在河的对面,我只能隔着迷雾向你问好,你执意的步点踩在我的心里,然后离开。 14. 千年一轮回,陌上红尘中迷醉了谁的双眼?奢糜繁世间染指了谁的昨天?穿越时空的隧道,浪迹前世的逐波。不慎迷失的旅途里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归纳

附录二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归纳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 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陆游《游山西村》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木兰诗》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杜牧《赤壁》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苏轼《水调歌头》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 王安石《登飞来峰》 典故归纳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 闻笛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

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略”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