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酿酒工艺
中国古代酿酒工艺

中国古代酿酒工艺一、概述中国古代酿酒工艺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古代中国人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酿酒工艺,创造出了许多世界闻名的美酒。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酿酒工艺的发展历程、主要工艺流程以及传统的酿酒器具等内容。
二、发展历程中国古代酿酒工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当时的中国人利用自然界中的果实、谷物等原料酿制酒精饮料。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种植谷物,如小麦、稻米等,酿酒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商代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酿酒工艺已经相当成熟。
当时的人们使用陶器或青铜器等容器进行发酵和贮存。
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调味和提高酒的品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酿酒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峰。
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精确的酿酒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原料和口味要求酿制出各种类型的酒。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瓷器作为酿酒器具,这使得酿酒工艺更加精细化。
三、主要工艺流程古代中国酿酒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酿造、发酵和贮存三个阶段。
1. 酿造阶段:首先,将选好的谷物或果实进行蒸煮,使其糊化。
然后,将糊化物放入酿酒器具中,加入酒曲或酵母等发酵剂,进行混合搅拌。
接下来,将混合物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发酵。
2. 发酵阶段:发酵阶段是整个酿酒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发酵剂会分解混合物中的糖分,产生酒精。
3. 贮存阶段:完成发酵后,将酒液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然后,将酒液倒入贮存容器中,进行贮存。
贮存的时间越长,酒的味道越浓郁。
四、传统酿酒器具古代中国人在酿酒过程中使用了许多传统的酿酒器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青铜器和瓷器。
1. 青铜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酿酒过程中使用的重要器具之一。
它由铜和锡等金属合金制成,具有耐高温、导热性好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酿酒。
在青铜器上,常常刻有精美的纹饰,增加了酿酒的艺术性。
传统酿制工艺的概念

传统酿制工艺的概念传统酿制工艺是指人们在长期演化中总结积累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酿酒方法和技术,传承了久远的历史和文化。
这种工艺注重细节和精细的操作,强调传统的物质和工具的使用,以达到最好的酿造效果。
传统酿制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酿酒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发酵过程的控制、酿酒设备和器具的使用、酿造技术和工艺的传承。
首先,传统酿制工艺对酿酒原料的选择和处理非常重视。
酿酒原料包括麦芽、水、酵母等。
在传统酿制工艺中,选用的麦芽通常是自然发芽的谷物,如大麦、小麦等。
这些谷物经过发芽和烘干处理后,以保持其天然的香味和营养成分,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
水也是酿酒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传统酿制工艺通常使用天然泉水或井水,以保证水的纯净度和品质。
对酵母的选择和处理也是传统酿制工艺中的关键步骤,传统工艺通常使用自然酵母,通过发酵的方式提供发酵产物。
其次,控制发酵过程是传统酿制工艺中的核心环节。
在传统工艺中,酵母通过对酿酒原料中的糖分进行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为了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等因素,酿酒师往往需要有独到的经验和技巧。
传统酿制工艺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发酵桶的选择和使用、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发酵时间的控制等。
第三,酿酒设备和器具在传统酿制工艺中也非常重要。
传统工艺中常用的酿酒设备包括发酵桶、过滤器、熟化桶等。
这些设备通常由天然材料如木材或黄铜制造而成,以保持原始的酿制特点和风味。
酿酒器具如酒蒸馏器、瓶装设备也是传统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最后,传统酿制工艺非常注重酿造技术和工艺的传承。
这种传承方式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即由师傅传授给学徒,并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和改进。
这种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使得酿酒工艺不仅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因而保持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风味。
总之,传统酿制工艺是人类酿制酒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方风情。
通过对酿酒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发酵过程的控制、酿酒设备和器具的使用、酿造技术和工艺的传承等方面的注重,传统酿制工艺保留了自然和纯粹的酿造特点,使得酒类具备了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传统酿酒工艺具体流程

传统酿酒工艺具体流程1.采摘原料:首先选择新鲜的原料,如葡萄、大米、青稞等。
确保原料成熟度适宜,没有病虫害,并且没有过度损伤。
2.破碎和浸泡:将原料进行破碎,以便释放其中的汁液。
葡萄经过榨汁机榨汁,将汁液和果皮分离。
将大米、青稞等杂粮进行研磨,制成粉末。
然后将粉末与适量的水混合,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完全溶解。
3.发酵:将对应的原料汁液或浸泡液转移到发酵容器中。
添加酵母或酵素,以促进发酵。
发酵容器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酵母或酵素的活性。
发酵过程中,酵母或酵素会分解糖分,产生酒精。
4.蒸馏:发酵完成后,将发酵液转移到蒸馏器中进行蒸馏。
蒸馏旨在提取纯净的酒精,剔除其中的杂质。
在蒸馏过程中,发酵液会被加热,酒精的沸点低于其他成分,因此可以将酒精分离出来。
5.陈酿:将蒸馏得到的酒液转移到木桶或陶罐中进行陈酿。
陈酿时间因酒的种类而异,一般是数月甚至数年。
在陈酿过程中,酒液会与木材或陶土接触,吸收其中的一些成分,增添其风味和口感。
6.过滤和装瓶:陈酿完成后,将酒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
过滤后的酒液通常会进行调配,以获取理想的风味。
最后,将酒液装入瓶中,并进行密封。
整个传统酿酒工艺流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传承的智慧,工艺的每个环节都以保留原物料的特点、提取纯净的酒精、陈酿产生复杂而独特的风味为目标。
酿酒师们依靠经验和悉心呵护,将酒液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个环节都完美地掌握,使得传统酿酒工艺得以延续和发展。
酿酒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是什么

酿酒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是什么
酿酒是一门古老的工艺,利用发酵过程将谷物或水果转化为酒精饮料。
酿酒的
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糖化、发酵、蒸馏和陈酿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操作要点。
原料处理是酿酒的第一步,选择优质的原料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酿酒原料包
括谷物(如大米、小麦)、水果(如葡萄、苹果)等。
在原料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清洗干净、除去杂质,保持原料的纯净度和卫生。
糖化是将淀粉转化为糖的过程。
在糖化环节中,需要控制好水的温度和时间,
使得淀粉充分溶解转化为可发酵的糖。
发酵是酿酒的核心环节,通过添加酵母菌使得糖类发酵产生酒精。
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发酵温度和时间,保证酵母菌的活性和酒精的产生。
蒸馏是将发酵后的液体进行蒸馏,分离出酒精。
蒸馏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
和压力,保证蒸馏的效果和酒精的质量。
陈酿是指将蒸馏后的酒液进行储存和陈放,使其逐渐提高醇香度和口感。
在陈
酿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储存容器和环境,定期检查酒液的情况,确保酒的质量和口感。
总的来说,酿酒的工艺流程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要点,注意细节,保证酒的质量
和口感。
只有经过精心的操作和仔细的把控,才能酿出口感细腻、香气醇正的美酒。
古代酿酒工艺流程

古代酿酒工艺流程酿酒是一门古老而复杂的工艺,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不同的方法来酿造美味的酒。
这些工艺流程积累下来,成为传统的古代酿酒工艺。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酿酒的工艺流程。
1.原料采集与处理古代酿酒所使用的主要原料是五谷杂粮,包括大米、小麦、玉米、高粱等。
首先,需要采集新鲜成熟的粮食,然后进行清理和晾晒。
清理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和糠皮,晾晒则是为了保持粮食的干燥,以便后续操作。
2.磨碾与浸泡磨碾是将干燥的粮食研磨成酒曲所需的细粉。
古代酿酒时常使用石磨或大石盘进行研磨。
经过研磨后,将粉末倒入酿酒器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
浸泡的目的是让淀粉分解成糖类物质,为后续的发酵提供养分。
3.曲水的添加和糖化在浸泡后的粉末中,需要加入酒曲。
酒曲是一种含有酵母菌和产酶菌的混合物,它能够帮助将淀粉转化为糖分并发酵产生酒精。
曲水的添加需要均匀地混合,以保证酵母和产酶菌能够充分接触到淀粉。
4.发酵与蒸馏经过糖化后,酿酒器内的混合物会开始发酵。
酒曲中的酵母菌会利用淀粉转化为糖分,并经过呼吸作用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经过几天到几周的时间。
发酵结束后,需要进行蒸馏。
蒸馏是将发酵后的液体分离成含酒精的蒸馏液和不含酒精的渣滓。
5.陈酿与贮存蒸馏后的酒液需要进行陈酿和贮存,以便使其口感更加醇厚。
陈酿是指将酒液存放在特定的容器中,进行一定时间的储存。
这个过程中,酒液会慢慢氧化和发酵,产生出更多的香味和复杂的口感。
贮存则是指将陈酿后的酒液存放在适当的环境中,以保持其质量和口感。
以上就是古代酿酒的工艺流程。
虽然现代的酿酒工艺已经发展出了更加高效和精细的方法,但古代酿酒工艺无疑是酒文化的重要传承。
它代表了古人智慧和对美食的追求,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古代酿酒工艺,更好地欣赏和品味酒带来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传统酿酒工艺流程

传统酿酒工艺流程一、酿酒的起源酿酒作为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尝试将水果、谷物等食物发酵制造成酒。
通过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各地形成了不同的酿酒工艺流程。
在本文中,将为您介绍一种传统的酿酒工艺流程。
二、原料的准备酿酒过程中的重要原料主要包括谷物(如大麦、小麦、玉米等)、葡萄、水果、蜂蜜等。
在传统酿酒工艺中,原料的选择十分重要。
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的原料,可以获得不同风味和口感的酒。
三、糖化与发酵1.糖化过程在酿酒过程中,糖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糖化的目的是将谷物中的淀粉转化为可被酵母发酵的糖类物质。
首先,将谷物研磨成颗粒细小的粉末,然后与适量的水混合成糊状物。
接着,将糊状物加热并保持一定的温度,使得淀粉逐渐转化为糖类。
2.发酵过程发酵是酿酒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传统酿酒工艺中,发酵主要是通过天然酵母完成的。
将经过糖化处理的糖水与酵母混合,经过一定时间的静置和发酵,酵母会将糖水中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四、蒸馏与陈酿1.蒸馏过程蒸馏是将发酵得到的原酒进行提纯的过程。
将原酒加热,酒中的酒精会先于水分沸腾升腾,然后通过冷却凝结成液体,形成所谓的蒸馏液。
通过多次蒸馏,可以提高酒精的纯度。
2.陈酿过程陈酿是酿酒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酒的品质提升的关键。
将蒸馏得到的酒贮存在木桶、瓷器或石罐等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和氧化,酒的口感和风味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升。
五、酿酒的工艺传承传统酿酒工艺流程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传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传统工艺。
然而,在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影响下,传统酿酒工艺逐渐被冷落。
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酿酒工艺,许多酿酒师和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对传统酿酒工艺的研究和传承,希望能够将其发扬光大。
六、结语酿酒作为一门古老的工艺流程,不仅仅是制造美味酒品的过程,更是一门艺术。
传统酿酒工艺流程凭借着其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中国酒文化的酿造工艺

中国酒文化的酿造工艺
中国酒文化的酿造工艺是一个融合了多种技术和文化的复杂过程。
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要点:
1.原料选择:酿酒的首要步骤是选择适合的原料。
中国白酒
通常使用高粱、小麦、玉米等作为主要原料。
2.糖化:在酿造过程中,淀粉被转化为可发酵的糖。
这一过
程称为糖化。
3.发酵:糖化完成后,添加酵母使糖发酵产生酒精。
这一过
程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4.蒸馏:发酵产生的酒精经过蒸馏过程,将其纯化和浓缩。
不同种类的酒有不同的蒸馏方法和技术。
5.陈酿:经过蒸馏的酒需要放在酒窖或酒坛中陈酿一段时间,
以改善其口感和品质。
陈酿时间越长,酒的品质通常越高。
6.勾兑:为了使酒的品质和口感更加稳定和一致,酿酒师会
进行勾兑,即将不同批次、不同年份的酒进行混合和调配。
7.包装:最后,酒会被装入各种容器中,如酒瓶、木桶等,
以便销售和运输。
中国酒文化的酿造工艺还包括一系列的传统技术和经验,如茅台酒的“12987”工艺,即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这一工艺被认为是酿造高品质白酒的代表之一。
总的来说,中国酒文化的酿造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酿酒师的经验和技术,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古法酿造中国酒文化中的传统酿酒工艺

古法酿造中国酒文化中的传统酿酒工艺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历史使得中国人民对酿酒工艺有着独特的理解和研究。
古法酿造是中国酒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传统的酿酒工艺,为中国的美酒增添了独特的风味和历史深度。
一、酿酒工艺与酿酒文化中国酿酒工艺历史悠久,从仰韶文化时期起,就有人们开始将水果、谷物等原料发酵酿酒。
经过漫长的实践和总结,中国人逐渐掌握了酿酒的技巧,并发展出了多种独特的工艺流派。
这些酿酒工艺不仅制造了美味的酒品,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传统的酿酒工艺注重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统一,强调酒品的自然醇香和健康价值。
二、传统酿酒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传统酿酒工艺的传承是中国酒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中国,很多家族酿酒作坊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甚至更早的时期。
这些家族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保护和传承着他们独有的酿酒工艺。
同时,也有一些专业的机构和学者致力于整理、研究和推广传统酿酒工艺,以确保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然而,传统酿酒工艺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一定的创新与改良。
尽管我们要保留其独特性和传统特色,但在生产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环保和卫生等现代要求。
通过结合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我们能够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三、古法酿造与中国酒文化古法酿造是传统酿酒工艺中的一种流派,其特点是采用自然发酵的方式,保持了原生态的风味。
古法酿造以其独特的工艺过程、纯粹的原材料和独特的风味在中国酒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古法酿造过程中,酒曲的选取至关重要。
酒曲是指用于酿造过程中发酵的微生物混合物。
通过特定的制曲工艺,酿酒师傅们将发酵微生物培育成独特的酒曲。
这些酒曲中的微生物会赋予酒品质地、口感以及香气等独特的特点。
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古法酿造强调酒品的陈年和发酵过程的时间。
通过传统的方法,酒品得以充分发展和成熟,使其口感更加醇厚、香气更加浓郁。
这种缓慢的酿造过程更能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坚持和耐心。
四、古法酿造的现代挑战与前景展望尽管古法酿造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传统文化价值备受追捧,但现代社会的发展也给其带来了一些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不要选用粘玉米。因为粘玉米品种在蒸料时,就成为粘发糕了,不能发酵酿酒。
3、粉碎加工。最好把玉米先剥皮,然后再电磨或粉碎,把剥去皮的玉米粒粉成细面。为什么玉米要剥去皮呢?因为玉米和脐子(植物学上叫种了胚芽)不含酒,酿酒业有一名言:叫做含油的原料不出酒,含酒的原料不出油。如果把脐子一块粉碎放在里酿酒,费工费料不经济。要是把剥去的糠皮和脐子,喂猪时直接添加进去,不但不浪费,生熟搭配,更有利于猪对营养的全面吸收与消化。或者把它钱也行,当然,为了图省事起见,玉米粒不剥皮直接粉碎成面也完全可以酿酒。
5、蒸料:把酒锅里加水,比例是100斤干料,锅底加水50斤,放上铁帘,(用单层的麻袋息或者纤维袋片均可)。灶里点火,待水烧热,把拌好的料用块搓碎,以防止烧煮时这些杂物沉淀在底糊锅,使全锅酒报废。
把筛过的料上锅蒸,筛为何况用各种方式都可以,一种是在拌料的容器筛;另一种是锅上架两个光滑的棒,直接往锅里筛。上料的方法是:用铁锹或铁盆,锅中哪里上气就往哪上料,一层一层地撒,料就蒸不好,等到把料全部装上锅,气也基本上全上均匀了。这里盖上迫盖,迫盖的下沿用水密封好,迫盖的上孔用木板压盖上,继续烧火,等锅上冒大气时,开始计算蒸的料时间(锅炉在冒大气之前的时间不计算)。蒸25分钟停火再闷30分钟停火,这时料就蒸好了,蒸的料是八分熟,用铁锹趁热挖出锅,料能挖出在块,而且料喷发着香味,料块松散适宜,颤微微富于弹性为最好,其中间有夹生面,说明没有蒸透还要盖上锅再蒸一会儿。
第三条原则就是,整个酿酒过程中,从玉米到水,以及使用的各种容器与工具,一定要清洁干净,特别是刷帚和水勺子,一定不要接角到油盐酱醋碱和其它有异味的物质,否则,将影响到酒的质量。
在液料入缸发酵6—8小时左右,掀开盖缸的塑料而再打一耙,这样就能把料的团坎全部打碎,使糖化酶,酵母菌与注料混合的更均匀,发酵的效果更好。
技术要点:烧煮时,冷煮时冷凝与外桶之间一定要充满冷却水。如果出酒管流出的酒温度达到20℃就要循环冷却水了,进入管加冷水,溢水管淌出热水,或者减少灶里的火,防止由于温度过高酒挥发造成损失浪费。
放酒糟时要拔下气缸,使锅中的热蒸气出来,液面与大气相通,才能放干净。如果连续烧煮一下剩余的水分烧干,这样酒锅内壁能明亮,有水锅里就生锈。如果放完酒糟,分用锅紧接着蒸料,锅也要刷干净,以防糊锅与扑锅。
技术要点:冬季气温低,缸里要加温水发酵,夏季气温高,缸里要加凉水,要掌握住这条原则,缸里的水温由高降低容易,稍等一会儿就可以了,由低升就难办了。在蒸料出锅入缸时,用温度表检测缸里的水温在8—10℃下料正合适。
第二条原则是关键,水一定要加清洁干净的水,因为酒就是从这些水里面蒸馏出来的,从古到今,之所以能酿出名酒,享誉世界,除了技艺独特精工细做之外,一条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好水才能酿出好酒。驰名中外的安徽毫州“古进贡酒”,正是因为有一口清澈甘冽的古井水。
技术要点:料上锅不能压紧,但刚开始第一层料在离帘10厘米左右,用手侧用力把料与锅壁稍按紧一周即可。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气均匀地在锅内,不致于料与锅壁贴不紧而有隙造成跑气,蒸不熟内中间的料。10厘米以上的料层就不要用按了,只按一周就行了。锅里加水多与少有学问,加的水过多,浪费燃料双不易开锅,加的水过少,不等到把料蒸熟就干锅了。这要根据你用酒锅容积大小和蒸的料的多少来灵活地掌握和适用,勤动脑、多实践,以掌握蒸料中水的最佳数量,熟能生巧。
3、接尾酒。等到出酒管流出酒度数低于你所需要的酒度时,即可把接酒桶担开,另用桶接尾酒(通常说的稍子),待尾酒度低于10度,该锅酒全部烧煮完毕,你所尾的尾酒,把它加入烧煮第二锅酒的液料中一起煮用它同样可出高度酒,一锅接着一循环使用,尾酒一点也不浪费。
4、放料。压上灶里火,拧开酒锅底下放料开关,放出液料(酒糟),把放出的滚烫热料倒入缸或池里和秕谷(粗饲料)上,用铁锹或勺子趁热充分搅拌均匀,这里粗饲料被热酒糟很快烫热软化,待其温度降下去,随即就可用来直接喂猪鸭狗等家禽了,有酒香味非常喜欢吃。
新工艺酿酒第二个优点就是,不用单独盖厂房,场地和设备要求十分简单,技术简便易学,有没有文化和过去没有酿酒基础的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都可以利用你家中现有的厨房,酿酒不须占用整地方。
新工艺酿酒第三个优点就是,一年四季生产效果同样,冬天不歇九,夏天不歇伏,而传统工艺酿酒夏天必须停产歇伏避暑。
盖缸口的塑料布一定要完好无破洞,如果采用旧的塑料布可用两层,但破洞也要粘补好,检查塑料有无破,方法一是对灯光看,二看用水拭看漏不漏水;三是如果缸中注料起反应哗哗翻腾了,而蒙缸口的塑料由没有旬面包一样鼓起来,说明塑料布漏洞或者绳没扎紧,密封不严,应立即更换一块好的塑料布。另外,发酵用的缸不能有漏洞或裂纹,否则将漏气跑酒。
新工艺酿酒只用单粮做原料,工艺精湛考究,清洁卫生干净,酒质优良,无怪异味,入口纯正甘甜不上头,回味悠长有后劲,系粮食原浆酒。传统的工艺要连续发酵烧制几遍才能酒拿干净、周期长、效益低、燃料浪费,而新工艺酿酒,仅烧一遍就可把酒全拿干净了,烧一锅酒从装料入锅,到把酒烧出直到酒糟出锅,仅用2小时,它的适用性是不选择条件,越是交通不便,偏僻落后的地区越适用,燃料广泛,煤、柴草都行,有无电其出酒率都是同样。
需要注意的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如果把缸放到火炕上发酵,在热炕头上的缸底部一定要垫上或者架空起来,防止温度过高烫死酵母菌和糖化酶,如果采用大墙子和暖气息增加室内的,要距离远一点最理想的是,控制发酵室的空气达到要求的恒温,其效果最好。
夏季南方气温高发酵缸要放到炎热的太阳光直接照射不到的阴凉处。用温度表测理液里液料里的温度缸里室温高几度,这是正常现象。因发酵反应过程温度自然会升高。缸壁与塑料布密封不易将热量散发出去。但是接近40℃时就立即采取降温措施了,打开门窗通风,或者在室外搭凉棚遮阴,如果缸里温度降不下来,液料就要腐败变质而发酵不出酒。
2、测酒。凡是烧煮过程,不论是从酒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缸还是冷凝器,从哪个部位冒气都是跑酒。所以说整个酿酒设备各处都不能有漏洞和裂纹。密封槽里的始终保持不缺少。则开始也就是“头酒”,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流上洒”,这里酒的度数最高,越往后酒的度数逐渐降低。用温度表(比重计)相互配合,在与视线水平的位置上,读出此时的温度与酒度,然后根据所测出的读数,在酒精换算表虽温度与洒精度两线交叉点处,打出相同的换算数,即可得出你测量时该酒样的实际度数,根据你当地消费者喜欢饮用的酒度,来调整该锅酒的出酒量,高度酒畅销就专门生产高度酒,低度酒畅销就专门生产低度酒,一句话,以销定产。要高度酒就早掐尾,要低度酒就晚掐尾,随自己的意愿来灵活掌握。
技术要点:玉米面粉越细,糖化的也越快,发酵成分越彻底,周期也越短,出酒率也越高,玉米面中含的酒拿出越干净。
4、拌米:按100斤水的比例,把玉米现和水充分地搅拌均匀(在木槽子、盆、锅里,或干净的地板、水泥地面上都行)。这种拌料,水和玉米面比例,要根据玉米本央的含水率来灵活运用(标准的玉米面含水率14—15%),玉米面本身湿,拌料时要少加点水,玉米面本身含水量少,拌料时就要多加点水。拌好的料,检测方法,用手紧握能稍成团,松手团即裂逢稍散开。松手团散不开,说明水加的太多,松手团散开,则说明水加的太少。
新工艺酿酒全过程,概括地讲,具体可以分解为:蒸料、发酵、烧煮三个部分。现将分别说明如下:
一、蒸料:
1、备料:在选择玉米时,要选购那些成色好的玉米,现在玉米的品种繁多,但需要掌握的一条原则是,在价格同样的情况下,要购买那些在地里生育成熟期长的玉米品种,也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讲的“笨玉米”,如东北本地的“白头霜”、“小粒红”,越是成色好的玉米,产酒量也越高,对酿酒行业来说,经济效益也越大。成熟期短的玉米相对地来讲,出酒量小一些。如果成熟期短的玉米,或者没上成的大米,价格低廉,用这种成本低的原料酿酒,同样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这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灵活掌握。
技术要点:拌料太湿的弊病是是,蒸料时不愿意透气,发酵时大把面团不易打碎;拌料太干的弊病是,蒸料时就会出现夹生面,蒸不透生料,在发酵时就沉入缸底不能糖化,拿不出酒。用这样的生料在烧煮时就要糊锅,致使整锅酒报废。所以说要把料拌均匀,干湿正合适,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水要靠用秤称,拌好的料用眼看,用手握相配合,才能愉到好处。需要注意是,拌料一定要用清洁干净的水。
三、烧黄:
1、将锅。把发酵好的液料,加入铁耙,盖上迫盖,连接上气缸,迫盖的下沿与酒锅的连接处,气械与迫盖的连接处,气缸与冷凝器的连接处,槽内都要加满水密封。灶里点火开始烧煮,这时要特别注意,经常地拉耙,并且要将耙变换各种不同的角度推拉,尽量把锅底各个部位到耙。拉耙的目的,就是使锅里的液料用耙子刮起来不沉淀糊锅底。待液料烧煮开锅了,开锅的现象中,拉耙孔往外冒酒气,气缸热的用手不敢摸,冷凝器的下气室出酒管开始淌酒,就用拉耙孔塞紧,以防止冒气跑酒。开锅后液料上下沸腾不糊锅,所以一直到烧煮完毕也不需要再拉耙了。
传统的酿酒工艺,都离不开稻壳、玉米芯、高梁壳等粗糙的谷壳,这些松散辅助料做透气的媒介,面晕种全新酿酒技术,用纯玉米面、高梁米面、大米面等就能烧制出口味纯正的优质白酒。
新工艺酿洒最大的特点是:酿酒过后的酒糟,可做为精饮料喂养家禽畜。只要在酒糟中添加粗饮料就行,等于精饮料不花钱白捡,纯属一本万利的买卖。只要人类存在,就离不开吃肉喝酒,你拥有这项技术,久盛不衰,很快就摆脱了贫困,迈进限家致富的生财之门,受益终身。
如果发酵时间已到72小时,缸中糖化瓜还没结束,液面仅澄清,玉米面混浊地飘浮没沉淀,说明整个发酵过程没控制好恒温,尤其是昼夜温差太大而影响了发酵效果,或者是料入缸时水温太低,放入的糖化酶和酵母菌,一时难以活化,所以还要处长发酵时间84—96小时,无论怎样的情况,发酵最好不要超过100小时以上,否则将影响出酒率和酒质量。所以说,发酵室的温度非常重要,温度氏发酵液料需要拖延时间长,温度过高就把酵母菌给予烫死了。
最关键的一条,就是锅里辊的水面必须比蒸料铁帘、布低不少地8厘米,如水离帘布太近,开锅时水沸腾翻就要把料泡成浆糊,授不过气而无法把料蒸熟了。再要注意一点,就是料蒸好出锅之前灶里的火要用煤压上或熄灭,否则,热气烫人,出料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