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模型详解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模型

公共政策模型

首先看第一种行为——乙某主动向甲某要求 按时归还借款。乙某为了避免自身出现经济上的 损失,于是尽量的严格监督控制甲某,并对其按 时还款进行催促,以确保其经济不出现损失,这 种行为的出现明显说明乙某是一个经济人或说是 一个理性人。
再看第二种行为——乙某没有主动要求甲某 偿还债务。这种行为的作出可能有两种原因:其 一,乙某在考虑债务收回的成本时发现,其收回 的成本高于其可能得到的回报,于是乙某放弃主 动要求甲某偿还债务,这一情形及前面第一点的 分析是直接为现代经济学研究所证明了的。
分析: 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国企上 市以及国有股减持,实现国有股法人股的完 全流通才是我国国企改革的“最优”方案。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我国没有照搬 捷克的模式,完全放弃对国有企业的控制, 实现国有股与法人股的完全流通是一种“次 优”的选择。 现实的环境与我国的市场条件决定了国 有企业改革只存在“次优”方案,不存在 “最优”方案。
2.有限理性的行为表现
(1)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 知觉选择性的支配,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 决策环境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解释; (2)在设计活动阶段,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所有 可行性方案,而是通过力所能及的求解活动,寻找 能够满意的决策方案; (3)在抉择活动阶段,决策者的选择往往与备 选方案的提出顺序有关,如果A是先于B提出来的,A 又是满意方案,那么就不会再花时间去考虑B, 哪怕B比A更好。
其二,乙某可能不主动要求甲某偿还债务的原因 可能会归结为乙某爱面子,可能是由于乙某的社会地 位比甲某高而甲某借的钱又不多,或者是乙某与甲某 是朋友或其他关系,无论是何种原因,乙某采取的现 实行动是没有主动要求甲某偿还债务,在前面假设情 形下(甲某是信用缺失者),乙某便会遭受到损失, 于是表面上看,乙某不是一个经济人,没有促使让自 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或努力让经济利益流出最小化。 然而事实上,只要将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运 用过来,便可以肯定的得出一个结论:乙某 依然是一个理性人。因为他在追求的是自己 心理感觉的效用的最大化,而不是可以用金 钱直接衡量的利益流出可以衡量的。事实上, 个体的效用感觉仅仅与金钱有一部分联系, 即金钱可以在一方面增加或减少效用的享有。

试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模型方法(10个模型)

试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模型方法(10个模型)

试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模型方法作者:贺卫王浣尘来源:中国软科学本站发布时间:2007-7-23 23:20:26阅读量:635次模型方法在公共政策研究中已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它有助于简化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然而,不少研究者在分析公共政策时,常抱定一两种模型不放,从而难免出现偏差,因为每一种模型因其前提假设的不同,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本文介绍10种公共政策分析中常用的理论模型,以期拓宽研究视野。

一、组织体制模型该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部门的活动。

因此,要了解公共政策的制定,应首先了解政府的体制,即政府的组织、结构、职责和功能,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公共政策。

组织体制模型的创立者之所以把政府部门当作主要的分析对象,就因为有不同的政府体制(如总统制、议会内阁制、委员会制等)就有不同的决策程序,从而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他们看到公共政策与政府部门之间的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把模型建立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之上。

对政府组织机构的研究的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一部分,这就是组织体制模型的贡献。

的确,是政府制定了公共政策,并赋予其合法性、普遍适用性甚至强制执行性。

一项政策惟有经过政府机构的规划、颁布与执行,方能成为公共政策。

然而,组织体制模型是一种静态模型,我们不能由此真正了解政策制定过程动态的一面。

组织体制模型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的活动,是政府体制的函数。

二、利益集团模型利益集团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各利益集团之间互动的结果。

每个集团都希望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够满足其所争取的利益。

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一个集团的行动可能会影响到另一个集团目标的达成。

利益受到影响的集团,其生存就会受到威胁--目标无法达成,发展受到阻碍--于是,必然会产生一种反应,向威胁其生存的集团提出要求,企图恢复集团之间原有的平衡。

当然,这种平衡取决于各个利益集团相对的影响力--成员人数的多少、财富的多寡、组织力量的强弱、集团内部的凝聚力、领导者能力的高低、集团与政府决策者之间的距离远近等。

公共政策分析的数理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的数理分析模型
300 图1 利比科夫州长公布的资料 图2 康涅迪格州的交通事故 死亡人数 325 300 275
290 280
225 200 条例实施后
~ ~
条例实施前
~ ~
1951 52 53 54 55 56575859
公共政策分析的数理分析模型
第二、问题的处理
E、测验效果的检验:公布某些信息就会起到干预的结 果。 F、测量尺度的检验:测量尺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G、分析对象的妥善性的检验:不同资料作为分析对象、 分析效果会不同。 H、多重干预的检验:是否还有其它配套政策的作用? I、相关性检验:有那些相关因素,相关程度如何? J、外部性检验:政策干预产生那些外部效果。
公共政策分析的数理分析模型
B、问题的描述

问题的属性:政策效果的个别性检验问题

分析框架:政策效果分析的基本框架

分析方法:数理统计方法中的假设检验。

数学模型类别:云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的数理分析模型源自第二、问题的处理A、历史性检验:对政策干预前后的历史进行调查。 B、成熟性检验:必须关注事物的总态势 C、稳定性检验: 政策干预的结果可 320 能存在于数据资料 的不稳定的变化中。 310 D、回归性检验: 事物的某种变化可 能是在某种异常 状态下向事物正常 状态的回归。
公共政策分析的数理分析模型
第三、分析模型的建立 车速管制条例的效果=55年死亡人数— 56 年死亡人数—其它因素(模糊 因素)
公共政策分析的数理分析模型
第一,问题的提出
A、公共政策实例----限速政策 美国有一个州叫做康涅迪格州,该州有一个州长叫 利比科夫,在1955 年制定了一项交通管理政策,即对一 条叫做康涅迪格收税公路的高速公路进行限速。1957年, 利比科夫公布了如下统计数字,说明这项政策的成功。 即1955年在该公路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324人,1956 年为284人。限速政策的效果=324—284=40(人)对应 的分析模型是: 政策结果=政策干预后状态—政策干预前状态 利比科夫的政策分析对吗?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等。
2021/10/10
12
新制度主义(Neo-Institutionalist Model)
• 新制度主义假设人的理性化,研究制度变迁对 经济发展与国家兴衰的影响。它是一种动态分 析,把制度看作是一个影响公共政策的变量, 不同的制度会对公共政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例如:中美、英美、英法两国政治制度不同对 其公共政策产生的影响?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Models 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
2021/10/10
1
参考书目 bibliography
2021/10/10
2
钱再见 : 《现代公共政策学》 第三章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陈庆云:《现代公共政策概论》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决策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 第十章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与框架
2021/10/10
11
旧制度主义(Ttaditional Institutionalist Model)
• 关注制度的属性,如何使人变 得好,重点在于制度的规范性
导向。(亚里士多德、霍布斯、 洛克、孟德斯鸠)
• 制度是既定的,静止的、外在 于人的。
• 公共政策必须在既有的制度框 架下运作。
• 研究对象:国家宪法,政治组
33
垃圾桶模型
四 • 选择机会(如,选拔系主任) 条 • 问题(如,保持学术质量、改进课程设置) 分 • 参与者 流 • 解决方法(如,内部候选人 、外部候选
人)
一个

修正



模型

2021/10/10
问题流(指标变化、焦点事件、 预算约束、问题界定等)
政策流(技术可行性、价值一 致性、公众接受程度等)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详解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详解


利益团体是指社会中有着共同观点和看法并有权力对其他
团体提出要求的社会团体。
公共政策的团体模型:
公共政策是利益集团之间相互斗争、协商、妥协、定 约的产物。
利益集团
政策问题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
公共政策
利益集团
政府执行

在政府和个人之间,团体成为不可或缺的纽带。
政治实际是各团体为影响公共政策所进行的相互斗争, 政治体系最根本的使命就是通过以下途径调和团体之间冲 突:
政策分析的中心内容包括政府、政党、政治权威人 士、利益团体之间的政治互动分析。
政府机构 利益集团
民主政治制度 决定
政治互动
决定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
政党组织 社会民众
政策分析内容
现代制度模型
制度模型的评价(分析政治性较强的公共政策)
政治制度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因果制约关系是相对的。 (自然、经济等制约亦影响)
第二,人类的决策能力有限,不能穷尽可选方案, 也无法准确综合计算成本和收益。决策者的主观 意识与能力有限性无法使政策方案达到完美的理 性与最佳。
第三,现行政策中已经投入而无法回收的沉没成 本,将阻碍决策者从纯理性角度考虑替代方案新 的成本投入。
有限理性模型

有限理性模型,又称满意性公共决策他是由西蒙首
优点:
有利于避免因决策严重失误所产生的持久性结果;
缺点:
明显的保守主义的偏见,不符合社会变革需要
渐进主义模型
渐进调适 政策
以往政策 承诺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年份
三、混合扫描模型
A·埃茨伊奥尼的综合观察决策模型和德洛尔的规范 最佳决策模型:理性与渐进的综合

公共政策分析政策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政策模型

❖ 结论:
❖ 基层公共政策“解决方案——寻找问题—— 政策论证”模式。
❖ (三)间断——平衡理论框架 ❖ 1、理论提出者
❖ 鲍姆加特纳和琼斯(1991,1993)《美国政治中 的议程和不稳定性》
❖ 相关概念:
❖ 政策子系统:政策子系统就是政策行为者,由解决 某个公共问题的行为者组成。可分为“铁三角”、 利益集团、国会、政府。
❖ 一是通过分析公共权力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分配, 明确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边界, 这属于一种宏观的结 构研究方法, 其方法论基础为整体主义;
❖ 二是通过分析个人和单个组织在政治过程中的功 能和行为机制。这是一种微观的研究方法, 其基本 的理论依据是理性选择, 个人主义是其主要的方法 论基础。研究当中的问题是, 在理论基础和观察视 角等方面, 这两种宏观和微观的方法都存在很大的 裂痕, 很难协调和沟通两种研究方法, 为政治和社会 现象作出整体性的解释。
发展的? ❖ 第五,这种方法是否仅仅是启发式的手段?
❖ 案例分析:
❖ “孙志刚事件”:从强制收容到无偿救助
❖ 公共政策《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 办法》的转变。
❖ 两个政策的区别:前者是强制性的,收容性 的;后者是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体现了完 整的政策转变。
❖ 政策垄断:是指政策制定中,由最重要的行为者所 组成集中的、封闭的体系。
❖ 政策图景:经验信息和感情要求的混合物。
❖ 2、理论要点
❖ 核心点:公共政策长期稳定之后会有一个急剧的改 变,然后是一个长期的稳定期。
❖ 子系统被视为政策垄断,子系统政治是平衡政治— —是政策垄断政治、渐进主义、被广泛接受的支持 图景和负反馈过程等相协调的产物。子系统决策过 程分散在“铁三角”、利益集团、国会、官僚机构 之中。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解答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解答

完全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条件:

1、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有一致的价值判断

2、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
--具备完备知识、信息,能穷尽备选方案并预测所有结 果


3、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 4、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 好。 5、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 耗。
有限理性模型




有限理性模型,又称满意性公共决策他是由西蒙首 先提出的决策模型。 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理性是介于完全理 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行 政人。 行政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受到多方 面因素的制约,经常处于变动状态且表现出冲突特征。 行政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可能是有限的,其决策行 为往往会受其心理因素的一定制约,他们不可能也不奢 望发现最优解,只要找到满意解就知足。
传统制度模型与现代制度模型
根据分析内容中政治制度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分 析模型分为传统制度模型和现代制度模型。 传统制度模型更多地关注制度的属性,以及制度如 何使个人行为变得更好,其重点在于制度的规范性导 向,以及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力。 传统制度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一定政治制度下以 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权力机构活动的产物,一切公共政 策必然都由政府制定和执行,非政府政治因素对政策 形成过程的影响包含在政府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之中。 传统制度分析途径停留在政府制度结构和功能层面 上,并没有系统地探讨制度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一、制度模型
按照政治学的观点,制度模型的核心观点是:政策 分析主要是社会政治制度的分析。公共政策与政府 制度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它是一定社会政治制度 下的产物,一项政策只有被政府制度体系内的机构 采纳、执行和实施后才能成为公共政策。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的特征:合法性— —法律规定、普遍性——全体成员、强制性。

第二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

第二章 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

公共选择理论模型
公共选择理论可以被定义为对非市场性决策的 经济学研究,或者简单解释为经济学分析方法 在政治学领域的具体运用。公共选择的主题都 是政制等。该理论假定所 有政治行为人(选民、纳税人、候选人、立法 者、官僚集团、利益团体、政治党派、官僚体 制与国家政府),都与市场行为人的表现一样: 自利、理性并追求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有限理性模型(西蒙)
他认为决策者在管理决策是不可能达到 最佳程度,而只能是追求一种近似的优 化途径,即“寻求满意”的管理决策和 结果。 最佳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完全理 性化,而满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 为有限理性化,后者才是现实的。
渐进主义
渐进主义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他是在批评理性 主义模型的过程中建构新模型的。渐进主义模型的要旨在于,广 泛地参与主体了解彼此的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互动进 而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 渐进主义模型包含两组命题: (1)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 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的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 (2)决策者把决策看作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 的过程。 对渐进主义模型的批评归结为一点,就是认为它具有显而易见的 保守性。
制度(政治制度)理论模型
这一模型是在传统政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研究方法:法学的研究方法。 这一模型研究政府(大政府,不单指行政机关,在美国,包括总统为首的行 政部门、国会及其下辖的委员会)机构以及机构的相互关系在政策制定 中的作用:政府机构的组织形式、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和政府活动程序。 在公共政策的形成问题上,认为: 1.公共政策是制度的产物,有怎样的制度就会有怎样的公共政策。制度决 定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内容。 2.政府制度决定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程序。 评价: ⒈有助于解释不同国家政策过程的差别,特别是用来解释不同政治制度国家 间的差别。政治制度决定政策的本质差别。 ⒉研究方法是静态的,对于政策的形成过程等动态问题没有作出回答,只描 述了政策的“合法性”问题,而没有回答“科学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