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回归_关联分析

合集下载

福建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福建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福建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摘要:本文研究了福建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对福建省旅游业现状分析、面临的挑战、可持续发展对策、政府角色与责任以及社会参与与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对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后,发现福建省旅游业存在诸如生态环境破坏、文化遗产保护不足等挑战。

为了实现福建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政府应加强监管与规范、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强调了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展望了福建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并总结了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福建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福建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发展挑战、发展对策、政府角色、社会参与、前景展望、建议、研究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福建省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福建省的旅游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环境污染、文化保护、资源过度开发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福建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福建省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环境、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挑战。

如何在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前提下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深入研究福建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指导和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将重点围绕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必要的背景和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福建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措施,进一步明确政府在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探讨社会参与和合作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福建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提升福建省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福建省国内旅游收入与国民经济关联性分析

福建省国内旅游收入与国民经济关联性分析
第 1 8卷 第 3期
21 0 1年 6 月

田 学 院 学 报
中 图分 类 号 : 5 27 7 F 9. 5
V O .8 11 N o- 3
J u na o Pu n o r l f t a Unv ri i ie st y
J n. 201 u 1
文 章 编号 : 6 2 4 4 (0 1 0 0 1 4 1 7 — 1 3 2 1 )3 0 3 - 0
nt nl cn myo ui rvne I so htte dmet o r m i o e hs ac srcr l i t ao a eoo fFj nPoic. t h wsta h o sc tui n m a l e or a o wi i a i s c o e tn h
福建 省地处 祖 国东南沿 海 。 台湾隔 海相 望 . 与
间内 ,向旅 游消 费者销 售 旅游 产 品和服 务所 得 到 的货 币性收 入 的总和 。由于新 兴旅 游 产品 和 出游 方 式 的出现 以及取 值范 围的变 化 .旅游 业 的内涵 曰趋 丰富 , 旅游收 入统计 也发 生相应 变化 。旅游收 入可 根据 来源 、 求弹性 、 成等维 度进 行 分类…, 需 构 按照 来 源 可 分 为 国际 旅游 收 入 和 国 内旅 游 收 入 , 按照 需求 弹性 划分 为基 本旅 游收 入 和非基 本 旅游
Ab t a t o r m n o a e npa ig a p s i oe i te d v l me t o ui id s y Ic me s r c :T u i ic me h s b e l n o iv r l n h e e p n f t r m n ut . n o s y te o o s r

浅谈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

浅谈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

浅谈福建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一、福建省旅游资源的竞争力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中著名的武夷山、泉州古城、土楼群等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武夷山以其绝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茶文化闻名于世,每年吸引了大量茶文化爱好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朝圣。

泉州古城则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了众多历史文化爱好者和传统建筑爱好者。

土楼群作为福建特色的建筑,展示了古代福建人的智慧和勤劳,成为了独特的旅游景点。

福建省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海岛资源,如福建土楼文化、福建南少林寺、厦门鼓浪屿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福建省的旅游市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福建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福建省政府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各类旅游活动和宣传推广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福建的风土人情。

福建省的旅游市场也在不断健康发展,各类旅游企业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福建省还不断强化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的权益,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夯实基础。

福建省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福建省政府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打造绿色旅游品牌,提升福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福建省还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维护,不断提升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福建省的旅游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各类旅游服务机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员工素质,传播福建的文化,提升福建的形象。

福建省还积极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立健全旅游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

福建省还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专业、周到的服务。

武夷山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与地理因子间的关系

武夷山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与地理因子间的关系

武夷山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与地理因子间的关系本文通过探讨旅游影响系数,以此来评价旅游业对武夷山的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对武夷山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表明旅游影响因子与人文地理因子的相关关系明显比自然地理因子明显。

一、引言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近年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旅游产业。

25%-30%的增长率使生态旅游正在成为全球旅游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发主要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旅游给自然保护区赋予了新的发展机会。

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已开展生态旅游,虽然保护区一开始都抱着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意愿,试图抓住机遇,通过旅游业的来推动发展,但自然环境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动,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面临新的威胁,这困扰着保护区的发展。

因此,加强研究自然保护和旅游开发,探索规律来指导规划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同纬度品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随着世界遗产武夷山的知名度的提升,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游客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逐年上涨(表1),大量游客对武夷山带来的压力的日益严重。

本文通过探讨旅游影响系数,以此来评价旅游业对武夷山的生态环境影响程度,对武夷山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旅游影响系数是旅游活动对旅游景区管理的干扰程度,这里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人的影响。

旅游影响系数越大,说明景区的旅游管理质量的越不好。

它使用分级赋值方式来计算。

Cr反映景区垃圾状况,Cd反映景区折枝状况,Ct反映景区的践踏状况,Cp反映树桩的影响,Cw反映林木更新的影响,Cm反映草本层的影响。

地理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主要是指温度,湿度,光照,地形等自然元素,;人文地理反映了旅游活动的人为因素,如旅游步道宽度,距离和灵敏度水平。

灵敏度等级表示了该地区的旅游价值,但长时间的高灵敏度会导致景观的破坏而失去了它的旅游价值。

福建省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福建省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福建省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福建省作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前来探索的热门之地。

福建省拥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土楼、古村落、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是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的必到之处。

未来,福建省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未来,福建省旅游产业将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并将会增加更多元化的旅游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比如针对家庭游客的家庭娱乐、亲子游乐等新颖游戏体验,以及生态旅游、房车旅游等新型的旅游方式,都将成为福建省旅游产业的新亮点。

二、推进旅游产业数字化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福建省的旅游产业将会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福建省的旅游业将会大力推进去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比如预订和支付、数字化导航、智能客服等,在旅游产业数字化方面进行深度升级,提供更加便捷、快捷、高效的服务质量。

三、全球化旅游市场布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福建省的旅游业将更多地面向国际市场。

未来,福建省的旅游业将更加注重与国外旅游企业的合作,开拓全球旅游市场。

同时,在旅游产品的推广方面,将会在国际市场上推广福建省的旅游产品,提升福建省的旅游知名度。

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福建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些资源可用于为福建省创造特色的旅游品牌。

未来,福建省旅游产业将更多地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品牌,比如福建土楼的文化品牌、基督教思南公会等人文品牌,点缀在旅游服务中。

这些旅游品牌不仅仅要体现福建省的文化底蕴,更要具有趣味性和可持续性。

总结起来,未来福建省的旅游产业将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针对市场发展趋势,采取多元化的战略布局,加强产品创新和品牌塑造,适应人们对旅游体验需求的不断增加,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024年福建省发展福建在旅游和经济方面的进展

2024年福建省发展福建在旅游和经济方面的进展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提升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加强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游客体验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打击非法经营行为,维护游客权益 推广绿色旅游,倡导环保理念,保护生态环境
旅游市场开拓成果显著
福建省旅游收入增长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福建省旅游人次逐年增加,成为国内旅游热门目的地 福建省旅游产品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福建省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升了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福建省旅游发展概况
旅游资源丰富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武夷山、鼓浪屿、湄洲岛等 福建省的旅游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福建省的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福建省的旅游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旅游产业规模扩大
福建省旅游收入增长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旅游人次逐年增加,游客来源广泛,包括国内和国际游客 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 福建省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加强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推动福建省经济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和融合
吸引外资,引进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推动福建省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推进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
扶贫攻坚:通过精准扶贫、产业 扶贫等措施,减少贫困人口,提 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 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具 有福建特色的旅游品牌。
经济发展展望
旅游业:预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制造业:预计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推动福建省经济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预计将加大投入,推动福建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经济:预计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福建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福建旅游市场发展研究

福建旅游市场发展研究

福建旅游市场发展研究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与第四位旅游客源输出国。

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海峡西岸旅游区排名第一,这充分显示了海峡西岸旅游区在中国旅游发展格局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国务院2009年5月4日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之后中国区域经济又一个重要增长极。

福建省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为福建旅游的进一步腾飞创造条件。

(一)福建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福建入境旅游增势良好,海峡旅游品牌效应提升,台胞市场高速增长,外国人市场稳步扩大,港澳市场增速平稳,欧洲、大洋洲正逐渐成为我省外国人市场的新增长区域,入境旅游目的主要以观光休闲为主。

2011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游客首次突破四百万大关,高达427.4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其中:接待台湾同胞185.07万人次,增长17.9%;外国人140.02万人次,增长21.5%;港澳同胞102.33万人次,增长6.7%。

福建省传统的亚洲市场接待量依然占主导地位,全年接待亚洲入境游客为76.93万人次,同比增长38.7%,比上年同期扩大34.2个百分点,占全省接待入境游客总量的20.7%,占外国人市场总量的54.9%,分别比上年同期扩大5.6和6.8个百分点。

美洲市场受美国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较高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有所下降,而大洋洲、亚洲、欧洲和非洲均保持较大增幅,分别达:50.0%、38.7%、37.1%和32.2%。

表1—1 2011年福建入境旅游接待人数情况资料来源:福建旅游局数据收集整理得出。

表1—2 2012年1-3月中国入境旅游外国人人数(按目的分)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收集整理得出。

2、2011年,福建国内旅游市场稳步扩大,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双双跃上新台阶。

福建旅游报告分析~

福建旅游报告分析~

1、红色旅游多元发展,区 域合作成效显现 2、文化主题活动多彩,主 要景区游客倍增 3、假日旅游需求旺盛,市 场拉动作用明显 4、旅游交通网日益发达, 新兴产品潜力巨大
2.分析报告
2.2旅游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2.2.1国内旅游市场
2.分析报告
2.2旅游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2.2.2入境旅游市场
2011年,我省入境旅游三大 市场均保持增长态势,涨幅都 超过了两位数,呈现“两高一 平”的特点。全省共接待入境 游客首次突破四百万大关,高 达427.42万人次,同比增长 16.1%,其中:接待台湾同胞 185.07万人次,增长17.9%; 外国人140.02万人次,增长 21.5%;港澳同胞102.33万人 次,增长6.7%。
1、先行先试效应显著,台胞 市场高速增长
2、海峡旅游品牌效作日益加强,港 澳市场平稳增长 4、各设区市入境旅游全面发 展,区域差距逐渐缩小 5、外汇收入增长强劲
2.分析报告
2.2旅游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2.2.2入境旅游市场
3.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福建省旅游 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全省旅游行业在国家旅游 局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 府及旅游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 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 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全面贯彻全国旅游工作会议 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干开局之年”的工作要 求,紧紧围绕建设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及我国重要的自 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的战略目标,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 着力推进“六大旅游工程”建设,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着力深化闽台旅游合作,全省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 争力进一步提升,海峡旅游品牌效应取得新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卷第4期2009年8月旅游论坛T o ur ism F or umV ol.2N o.4Aug.,2009[旅游业研究]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回归-关联分析陈雅丽,杨建明,黄银珠(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 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研究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有关年鉴公布的福建省1998-200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旅游经济支持、旅游交通、旅游服务、旅游宣传、社会文明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7个方面寻找评价指标,分别对福建省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有关分析。

结果表明,促进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低和生态环境质量差是阻碍福建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因而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居民受教育水平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保证福建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线性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福建省[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09)04-0535-05 一、问题的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者对福建省的旅游业发展进行了有关研究[1-7],但关于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

在我国,传统的研究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但一些研究者注意到,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而且各影响因子之间也呈现交叉的网状关系,因而提出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可望获得更佳的效果[8]。

受这种思想的支配,许多研究者纷纷利用灰色关联原理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有关分析。

如许豫东等将影响新疆旅游业的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研究[9];刘勇和赵艺学从服务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宣传因素和景区多样性5个方面对山西省旅游经济的影响展开分析[10];袁虹和吴丽在分析中国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中纳入了8种指标[11];梁艺桦等则将影响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因子扩展到19个指标[8];翁钢民等得出影响我国城市居民旅游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结论[12];黄黎真的分析结果则表明,影响地方旅游经济的因素与当地的总体经济实力密切相关[13];等等。

但综观前人的有关研究,基本上存在着如下几点不足:(1)在指标的选择上存在问题:如有的研究者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与旅游业产生的结果混为一谈,譬如将旅游收入视作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有的研究者则不考虑指标的正向或逆向性,如将刑事案件立案数视为旅游业的影响因素,其实该指标属于逆向性指标,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得出因社会治安不好促进了旅游业发展的错误推论;还有的研究者没有考虑指标的对应原则,将旅游收入总量(绝对性指标)与人均指标(相对性指标)进行对比;(2)对指标的指示意义存在认识偏差:如有的研究者将在校大学生人数视为旅游业人力资源指标,其实在校大学生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人力资源,而用该指标作为居民受教育水平,用来指示社会文明程度应更切合实际;(3)对同类指标重复使用或难以取舍:如反映旅游经济支持的指标可以有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和第三产业值、人均GDP等,到底该采纳哪一个指标用于分析研究者们往往举棋不定。

鉴于上述提到的这些问题,因而有必要寻找一种更切合实际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对指标的合理解释、正确筛选与处理,构建一种旅游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模型,本文试以福建省为例,对此作些探索。

535[收稿日期]2009-03-22[作者简介]陈雅丽,(1985- ),女,福建仙游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杨建明(1956- ),男,福建长乐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业发展及其影响;黄银珠(1984- ),女,福建连江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业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本文主要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线性回归分析是数理统计学的一种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基于概率论的随机过程。

灰色关联分析则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4]。

灰色系统理论提出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是根据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与数理统计学的线性回归分析相比,灰色关联分析的主要优点在于其要求的数据量不多,而且以研究动态过程为主。

但一些研究者也注意到,灰色关联分析法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缺陷,它反映的只是一种孤立的、处于“分割”状态的关联度,因而它只具有相对意义[15]。

为了避免指标的重复使用,本文在同类指标的取舍中引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先提取与旅游收入关系最密切的代表性指标,然后再对代表性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通过采取回归分析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望集合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从而对影响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做出更合理、更符合实际的判断。

由于旅游经济收入是旅游业发展的最主要目的,而且考虑到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这里在具体分析中分别以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作为母序列,以各影响指标作为子序列。

影响指标主要从旅游经济支持、旅游交通、旅游服务、社会文明程度、旅游宣传、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7个方面进行选取。

根据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全面性原则,本文选取了图1所示的18个指标,截取这些变量1998-2007年10年的连续数据用于有关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在旅游服务因子中,旅游从业人员和星级饭店床位数也是较佳指标,但因历史数据统计口径不一,所以未能纳入。

所有原始数据主要获自历年的《福建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三、指标的筛选与处理从图1可以看出,大部分影响因子包含的指标都多于一个,传统的做法主要是通过主观判断对指标进行筛选,或干脆纳入多项指标,最后再对分析结果进行平均。

本文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一方面通过定量分析可以避免主观判断可能产生的偏差,另一方面,线性回归分析的原理是基于因素间数组的比较,因而可获得因素间的整体相关性。

图1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影响因子 具体操作以旅游经济支持因子为例,根据前人的研究,可用的指标主要有地区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第三产业值、以及人均GDP。

考虑到指标的对应性原则,母序列旅游收入用的是绝对性指标,子序列也应采纳绝对性指标,因而相对性指标人均GDP不宜纳入分析。

本文只将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值、第二产业值和第三产业值分别与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具体计算过程借助M icro soft EXCEL软件的“工具→数据分析→回归”功能进行直接分析,输出的分析结果中的相关关系的Pearson系数示于表1。

表1 经济支持因子与旅游经济收入的相关分析(1998-2007年)Pearson系数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P10.9554570.9465970.9471050.965299P20.993870.9882080.9939720.991590P1为各因子与入境旅游收入相关分析的Pear son系数,P2为各因子与国内旅游收入相关分析的Pears on系数536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因子与入境旅游收入相关关系的Pear son系数以第三产业增加值最高,表明在经济支持各指标中,与入境旅游经济收入关系最密切的是第三产业值,表明福建省国际入境旅游的发展与服务行业关系密切,因而本文选择第三产业值进入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同理可知,与国内旅游收入关系最密切的是第二产业值,说明工业化进程对福建省的国内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而选择第二产业值作为国内旅游收入经济支持的代表性指标。

根据同样原理,对同类因素中多于一个的指标均进行回归分析,最后获得与入境旅游关系最密切的代表性指标有第三产业值、全社会从业人员、民用客车拥有量、邮电业务总量、在校大学生人数、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项;与国内旅游收入关系最密切的代表性指标有第二产业值、全社会从业人员、民用客车拥有量、邮电业务总量、在校大学生人数、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职工工资总额7项,各指标与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的相关关系的Pearson系数如表2所示,其值均大于0.89,表明这些指标与旅游收入均具有密切的相关。

表2 各代表性指标与旅游经济收入相关关系的P ea rson系数(1998-2007年)影响因子代表性指标P1P2经济支持因子第三产业值第二产业值0.9652990.9471050.9915900.993972旅游服务因子全社会从业人员0.9252600.992081旅游交通因子民用客车拥有量0.9543950.989124旅游宣传因子邮电业务总量0.9421530.991001社会文明程度因子在校大学生人数0.8936150.982803生态环境质量因子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0.8983790.987373居民生活水平因子职工工资总额0.9511980.994133 需要指出的是,因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入境旅游发展没有直接的相关,因而在入境旅游影响因子的分析中不考虑居民生活水平因子。

通过筛选,最后获得的子序列中有8个指标,其原始数据列于表3。

表3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主要影响指标的原始数据(1998-2007)年份X01X02X1X2X3X4X5X6X7X8199865109146.001214.821335.051621.87115711131.848.519238282.12 199972536190.001351.031434.301630.85129613179.9310.2610381301.59 200089382230.801495.521628.451660.19156890246.3413.1311456334.62 200194202267.701618.241803.501677.79178827194.4316.7411859376.23 2002110022333.301765.802036.971711.32226854257.4919.7313079409.23 200391487311.471949.912340.821756.71294034318.2425.7415926468.89 2004106507462.602206.022770.491814.0335*******.7632.5720106*559.85 2005130529578.032527.473200.261868.49449592519.7640.7024286648.14 2006147110693.502974.673743.711949.58601426633.0446.1328430783.40 2007216918838.173697.604549.422015.33773989787.7950.9530317948.13 备注:X01:入境旅游收入(万美元),X02:国内旅游收入(亿元),X1:第三产业值(亿元),X2:第二产业值(亿元),X3:全社会从业人员(万人),X4:民用客车拥有量(辆),X5:邮电业务总量(亿元),X6:在校大学生人数(万人),X7: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公顷),X8:职工工资总额(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