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合集下载

研究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 经典论文

研究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 经典论文

研究旅游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经典论文(1)、引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创收能力和地位变化明显:一是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上升,二是实现经济增长点、支柱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等地位升级。

由此,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备受业界和学界关注。

从研究方法看,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1)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

运用经济指标、乘数效应、灰色理论等方法阐明两者相关性有多大。

(2)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如运用投入产出模型(I-O)、旅游卫星账户(TSA)、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等方法阐明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有多大。

(3)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VRA)等方法阐明两者关系如何。

前两者侧重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关系,区别为前者使用间接方式,后者使用直接方式。

随着促进关系研究的深化,有学者对其促进关系产生质疑,开始关注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更有甚者关注其抑制关系,如资源诅咒、荷兰病效应、挤出效应等。

目前,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未达成共识。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是旅游经济学关注的重点,由此出现述评两者关系的文献。

陈静等基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视角述评了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1];周文丽基于国内和国外视角,阐明国内关注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外关注入境旅游、旅游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2].两者研究视角虽有差别,但述评问题的本质都是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刘民坤等从研究指标选取和研究方法运用视角,述评了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3].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述评抑或贡献述评都侧重于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关系,忽视其抑制关系、非线性关系。

本文试图以促进论、抑制论、非线性论新视角,述评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促进论即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或经济增长促进旅游发展;抑制论即旅游发展抑制经济增长或经济增长抑制旅游发展;非线性论的核心是促进和抑制同时存在。

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国内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然而,人们对于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本文通过计量分析,旨在探讨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

一、中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中国国内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首先,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能力逐渐增强。

其次,国内旅游政策的推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相关政策的和创新,促进了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

另外,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等新兴业态也不断涌现,丰富了国内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二、国内旅游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旅游业是一个多产业融合的行业,对于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明显。

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相关产业的需求提升,推动了这些产业的经济增长。

其次,旅游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供了丰富的工作岗位,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会带动消费水平的提升,促进内需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形成积极的拉动效应。

此外,旅游消费的增加也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持。

三、计量分析方法为了验证国内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取了GDP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以及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消费支出、旅游从业人员等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指标。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比如面板数据模型、时间序列回归等,进行实证研究。

四、计量分析结果与讨论根据计量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国内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首先,国内旅游收入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这表明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旅游消费支出与GDP增长率也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旅游消费的增加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最后,旅游从业人员的增加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说明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机会的增加,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摘要】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从地区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关联性、促进作用以及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探讨。

研究表明,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推动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提升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本文还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地区旅游产业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区旅游产业, 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作用, 经济结构调整, 产业影响因素, 关联性分析, 启示, 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广泛关注的话题。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地区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变得愈发重要。

研究地区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产业发展的路径,同时也可以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地区旅游产业不仅仅是一个传统产业,更是一个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地区形象的重要力量。

地区旅游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和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开展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战略,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加强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地区繁荣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本文旨在通过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潜力。

1.2 研究意义地区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发展对于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究地区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旅游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为地方政府提供科学有效的发展策略和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表 示 预 处理 后 得 到 的 数 据 。 为消 除 时 间序 列 中 的 异 方 差 ,
冠 以字 母 L表 示 经 对 数 变 换 后 得 到 的新 数 据 。记 一 阶 差
分为 D G P。 L D 同理 , 对入境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 收入进行
上 述 处 理 。协 整 理 论 是 研 究 变 量 之 间长 期 均 衡 关 系 的 方 法 , 进 行 变量 协 整 分 析 前 必 须判 断 变 量 序 列 的平 稳 性 。 在
2 3 单位 根检验 .
( ) 位根 检 验 1单 表 1 单位 根检 验 结 果
变量
L DP G
模 型 形 式 ( T, DF统 计值 1 临 界值 5 临界 值 1 %临 界 值 C, K) A % % O
( T, ) C, 3 一 3 4 5 2 —4 6 6 O — 3 7 0 8 — 3 2 7 9 .216 . 12 9 . 14 2 .979
2 2 描述统 计分析 .
为直 观 观 察 序 列 之 间 的关 系 , 先 进 行 序 列 的 描述 统 首
— —
DL GDP — —
DLR — — DL l DR
计分析 2 所示 。
图 2 差分 序列 图
★ 收 稿 日期 :0 70— 9 修 订 日期 :0 70 —2 20 —11 ; 20 —41 作 者 简 介 : 思 维 ( 97 )男 , 柳 14 一 , 中南 大 学 商 学 院博 士 生 导 师 , 湖南 商 学 院 教 授 , 研究 方 向 : 场 流 通 与营 销 。 市
分 析 了三 个 变 量 每一 结 构 冲 击对 内生 变 量 变 化 的贡 献度 。
2 模 型构建 与检 验

旅游行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旅游行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旅游行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随着国内外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也对地区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旅游行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

首先,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增长。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旅游目的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改善和提升。

道路交通、酒店住宿、旅游景点等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服务水平,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以旅游业为支柱的地区,会有更多的酒店、餐厅、旅行社和购物中心等服务业的需求,这些行业的兴起也带动了当地店铺的增加和就业机会的增长。

其次,旅游业的发展为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旅游业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服务出口行业之一。

旅游消费者的花费可以转化为外汇收入,这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外汇收入的增加不仅可以提升地区的国际收支状况,还可以增加地区的资金投入,促进更多产业的发展。

例如,地区可以利用外汇收入来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环境保护,以及提升社会福利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整体经济水平。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地区的就业增长和人口流动。

旅游业注重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业往往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当地的居民可以通过旅游业找到就业岗位,从而提升自身收入水平。

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会涌入旅游目的地,这也导致了人口的流动,促进了地区的社会和文化交流。

人口流动带来的需求增长也会刺激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可能导致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一些地区拥有自然或文化资源等优势,更容易吸引游客,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而其他地区则缺乏相关资源,无法享受到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这种发展不平衡可能加剧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产生经济不平等问题。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和文化冲击等问题。

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为 国民经 济 中发 展最 快 的行业 之一 。因而 ,准确 测度 中国旅 游 业对 经济 增长 的贡 献是 一个 极 富理论 价值 与
实践 意义 的课题 。 本 文通 过实 证研究 ,建立 了旅 游业 发展 对 中 国经 济增 长 贡献 的模 型 ,通 过误 差纠 正机 制反 映 了变量之
收入 ( R) D 作为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变量。样本数据均来源于历年 《 中国统计年鉴 》 由于 19 年以 。 93
后 国家 旅游 局才 开始 与 国家统计 局城 市社 会经 济调 查总 队合作 进行 城镇 居 民国 内旅 游 的抽样 调查 , 因而
分析建模用数据选取起止时间为 19 年至 20 年 ,20 年和 20 年的数据供有关模型验证使用 。按照 94 05 06 07 19 94年税制改革后的税率核算历年国际旅游收入,记为 I 。为消除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 ,冠以字母 L表 R
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屠 文 雯 ,冯俊 文 2
( .南京 大 学 商 学院 ,江 苏 南京 20 9 ;2 1 103 .南京理 工 大 学 经 济管理 学院 ,江 苏 南京 209 10 4) 摘 要:本 文 实证 研 究确 定 了旅 游业 (国 内旅 游 与 国际旅 游 ) 展 与 中 国经 济增 长之 间存在 长 发 期稳 定 的协 整 关 系,并 构建 了一 个 用 于测度 它们之 间量化 关 系的协 整模 型 。G a gr 因果检 验 发 rn e 现 经济 增 长与 国 内旅 游之 间存 在 双 向 因果 关 系,经 济增 长到 国际旅 游存 在 单 项 因果 关 系。运 用
V AR模 型 预测 2 0 0 6年和 2 0 0 7年 国 内旅 游收入 ,说 明该 模 型具有 一 定的预 测 效果 。 关键词:旅 游业 ;经 济增 长 ;协 整 ;G a g r rn e 因果检 验 ;V R模 型 A

福建土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福建土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福建土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福建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在历史的沉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房屋建筑形式——福建土楼,它具有独特的建筑创新精神,反映出福建人民独特的文化传统,极具吸
引力。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利用福建土楼作为推动福建文化
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载体,其发展前景可观。

进行福建土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土楼文化景区资源缺乏,
旅游区域整合资源和功能的能力弱,目的地品牌缺乏,产品功能单一,传统文化理论研究
不够,旅游语言文字体系不完善。

二是文化产品开发创新力度不够,文化资源挖掘利用偏少,文化旅游营销措施投入不足,文化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和管理机制不完善。

三是旅游政
策支持不足,安全防范水平不高,收益与投入不平衡,文化旅游行业本地居民购买力较为
匮乏。

针对上述发现,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针对景区资源的缺乏,进行全面的景区整体性开发,尽可能发掘景区内的文化资源,形成历史文化旅游景观。

二是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理论,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公共服务上下足功夫,提升传统文化文字表达形式的特色性。

三是采取有效的营销活动、投资购买力政策和扶持政策,提高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促进文
化旅游企业的发展。

四是加大文化旅游安全防范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创立文化旅游管理
工作、地方安全管理机构,为旅游景区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本调查研究显示,福建土楼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虽有很多不足,但如果坚持以上策略,
福建土楼文化旅游产业还是有发展前景的。

旅游业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旅游业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旅游业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一、引言旅游业是全球性的产业,其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提高外汇收入等,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业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探讨。

在就业方面,许多学者认为旅游业对就业有着积极的贡献。

例如,陈旭(2020)在对中国旅游业就业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

在经济增方面,旅游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不可忽视。

例如,郭宏杰(2019)在对云南省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中发现,旅游业的增长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财政收入。

此外,旅游业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餐饮、住宿等,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在外汇收入方面,旅游业对提高外汇收入的作用也得到了学者的关注。

例如,刘丽娟(2018)在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研究中发现,旅游业的增长可以增加外汇收入,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旅游业还可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增进国际间的了解和友谊。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首先,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集。

面板数据集包括各国或地区旅游业的相关指标和宏观经济指标。

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我们采用了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面板数据模型是一种考虑到时间和个体因素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对个体的影响,从而更全面地分析问题。

其次,我们通过收集各国或地区的旅游业相关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建立了面板数据集。

数据集包括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就业情况、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等多个指标,以及宏观经济指标如GDP、财政收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1-8-2信息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作者:王晶[摘要]文章从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入手,分析了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借助EViews软件。

对GDP与旅游业总收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建立GDP 与旅游业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并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福建省;旅游业;区域经济增长
[作者简介]王晶,华侨大学文学院讲师,福建泉州362021
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有着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发展的作用。

自1998年旅游业被确立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之后,我国旅游经济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

在这一形势下来探讨旅游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与作用,不仅有利于科学地制定旅游业发展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而且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一、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者为主要对象,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的综合性产业。

旅游业对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发展旅游业能够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赚取外汇、加速回笼货币、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反过来,旅游业发展又会为接待国或地区注入财富,推动产品价值的实现,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横贯武夷山脉与江西省交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是中国大陆距离东南亚海上距离最近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福建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特色明显。

依山傍海、山明水秀的自然资源,加上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魅力,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奇山秀水美不胜收,文物古迹遍布八闽。

自然旅游资源表现为绿山蓝海一体、生态环境质优;文化旅游资源表现为宗教中西兼容、民俗奇特多样;社会旅游资源则是侨乡港口特区、闽台同祖同根。

因此,福建旅游资源的优势是具有特色鲜明的“海峡旅游”品牌。

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不可替代的丰富旅游资源使福建旅游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旅游经济一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6年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旅游消费稳步增长,产业功能更加凸显,实现了“十一五”旅游发展的良好开局。

全省接待国内游客6778.6万人次,增长19.3%,
国内旅游收入693.5亿元,增长20%;接待入境游客229.67万人次,增长16.3%,旅游外汇收入14.62亿美元,增长12%;旅游总收入809.44亿元,增长18.1%,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10.8%。

福建旅游业发展不仅促进了本省区域经济增长,也对中国旅游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接待境外游客和国际旅游收入两项指标,连续10多年居全国第4位。

在世界和中国旅游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的大环境下,福建经济的稳步增长也为旅游业更好地发挥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经初步核算,2006年福建省实现生产总值7501.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4%。

同时,在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

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中国又一大经济区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又一新引擎。

2006年国家旅游局在“十一五”规划中也把海峡西岸旅游区列为全国12个重点旅游区之首,凸显了福建旅游在全国的位置。

三、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定量分析。

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福建省旅游业的各项指标在总体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对福建省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相应的推动作用。

本文使用时间序列分析,对GDP与旅游业总收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建立GDP与旅游业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得出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1.向量自回归模型
Sims(1980)基于Mann和Wald(1943)的工作系统地研究了向量自回归,并基于对联立方程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人为划分的质疑,提出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向量自回归模型把所有地位相等的变量均当作内生变量,并考虑其内生滞后变量对当前变量的影响。

在两个变量的情况下,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一般标准形式为:
Yt=a10+a11Yt-1+a12Xt-1+vt1 (1)
Xt=a20+a21Yt-1+a22Xt-1+vt2 (2
2.数据选取和平稳性检验
本文选取了1991年—2006年的数据(表1)进行实证分析。

探讨福建省旅游业是否对区域经济产生显著影响,需要验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因果关系。

只有随机变量是平稳的时间序列,才能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如果随机变量是非平稳序列时,进行Granger 因果检验时有可能会出现伪回归的现象而导致错误的结论。

因此,在建模前首先运用ADF法来检查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

对福建省实际GDP和实际旅游业总收入各数据取对数,分别计为LGDP 和LTR。

运用Eviews软件,根据检验结果(表2),福建省GDP和旅游业在显著水平为5%时都是平稳
序列,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因果关系检验。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是描述两个变量系列对另一种变量系列的解释程度。

一般可以通过零假设检验概率来判断,零假设概率越小,Granger因果关系越强(表3)。

通过检验,表明在显著水平5%、滞后1期的情况下,福建省旅游业与GDP互为因果关系。

4.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
运用Eviews软件对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并对不同滞后期下的回归结果进行比较筛选,得到表4的结果。

因此,得出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估计式为:
LGDP=-0.912462+1.213749 LGDP(-1)-0.123119LTR(-1) (3)
LTR=-5.149006-0.440002 LTR(-1)+1.063388LGDP(-1) (4)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实证分析表明,福建省旅游业与GDP互为因果关系。

旅游业通过自身的直接作用及通过产业关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GDP即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努力:
1.调整产业结构。

扩大福建省区域经济整体规模扩大福建省整体经济规模,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旅游业加速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在自身发展基础上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以海峡西岸发展为契机,动态把握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进一步调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主导地位,确保旅游业作为福建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充分体现。

2.合理规划旅游业的总体布局、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增大旅游经济总量
福建省旅游产业要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战略,突出“海峡旅游”主题,坚持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理念,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区,加强闽台港澳旅游协作,着力培植闽北、闽东、闽南、闽西四大旅游产业集群。

丰富文化内涵,加强旅游产品生产开发的多样化、系列化和旅游配套设施投资结构的进一步改观。

提升福建省区域旅游总体形象,开发、培育和增大更具吸引力的游、购、娱等非基本消费品的供给,延长游客在当地的逗留时间,提高其再次来当地旅游的可能性,并进一步调整旅游消费结构,使其资金更多地注入当地经济运行体系,在增大旅游经济总量的同时,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增加其他相关行业收入,加快货币流通,从而全面促进当地区域经济总量的直接增长。

3.扩大产业关联度,加快各相关产业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行业的支持与帮助,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来促进、引导相关产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旅游企业提供质量优良、价格合理、适销对路的物质产品,为旅游业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提供前提条件。

加快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完善的旅游业发展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4.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

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最佳状态。

要建立福建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目标就是要通过不断维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质量来满足游客旅游过程中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在经济发展上,既要重视数量上的增长,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资源的节约。

在社会发展上,既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又要注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文化上,既要予以充分利用,又要重视文化遗产、传统习俗和福建地方特色的继承、保护和发展。

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