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8咬文嚼字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第三单元 《咬文嚼字》 导学案1

《咬文嚼字》导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
2、品味佳句,培养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3、体会在文学创作、阅读中“咬文嚼字”的作用与意义,培养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具备“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学习重点】把握作者观点,通过实例品味文字与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
【学习难点】分析重点语句所阐明的道理。
【知识链接】1、作者: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
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能取代它的地位。
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2、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严密的结构。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
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3、文艺评论文艺评论也叫文艺批评,是一种带有一定理论性的文艺评判活动。
它以文艺欣赏活动为基础,通过理性的分析和评价,揭示出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进而论及作者及其文艺运动、思潮、流派,探讨文艺创作的方法和规律,推动创作水平的提高。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咬文嚼.(jiáo)字茗.(míng)烟锱铢..(zī zhū)必较中石没镞.(zú)清沁.(qìn)肺腑岑.(cén)寂蕴藉..(yùn jiè)付梓.(zǐ)尺牍.(dú)涎.(xián)2、积累下列词语: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 咬文嚼字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第8课咬文嚼字朱光潜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2.思维与审美:(1)理解作者观点,把握理据关系;(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效果;(3)鉴赏本文作为随笔的行文艺术。
激趣导入2009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广大师生应该做到:不计名利,成功不必在我;甘为人梯,奋斗当以身为先。
自强不息,成功必定在我;奋发有为,报国当以身为先”。
我想这是对我们的希望也是要求。
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段话。
做学问也好,生活也罢,我们都需要有不计名利、自强不息的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咬文嚼字》一文,而它的作者便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一个人。
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填出空缺处相应的内容。
答案①贾岛吟诗②套板反应③达到艺术完美微任务活动一理解作者观点,把握理据关系1.“咬文嚼字”的常用义是什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常用义: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
(2)作者笔下的新含义: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2.作者在论述“咬文嚼字”时运用了哪几个实例?各说明了什么?实例说明内容答案实例说明内容郭沫若改台词句式不同,情感不同王若虚改《史记》繁简不同,意味不同韩愈、贾岛“推敲”用词不同,意境不同“烟”与苏轼《惠山烹小龙团》善用联想,丰富蕴藉“柳腰桃面”等套语误用联想,套板反应3.文章贯穿着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的关系,强调语言是跟着思想情感走的,强调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语文第8课咬文嚼字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学案

第8课咬文嚼字【学习目标】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3.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4.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重点难点】1.“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
2.品味妙语佳句。
3.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学法指导】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一、议论文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论据一般分为、。
3、论证方法有、、、、、等。
二、知人论世朱光潜(1897-1986),,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石、孟实,某某桐城人。
清代有一个文学流派叫“桐城派”,出了以方苞、X大櫆、姚鼐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家,其文章特点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私塾中读书,文学功底很深。
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X学校中文系,次年进某某大学,主攻教育学。
1922年毕业后,在某某中国公学和某某上虞春晖中学任教,并与匡互生、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丰子恺等人在某某成立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中学生》)。
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
1933年回国,先后在大学、某某大学、某某大学任教。
解放后,一直任大学教授。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
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
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三、课文涉及的语文知识: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X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
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2021年高中语文《第8课咬文嚼字》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1)

2021年高中语《第8课咬文嚼字》学案新人教版必修5学习目标一、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
二、归纳归纳文章所用的材料,体味妙语佳句。
学习重点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
学习难点体味妙语佳句。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讨知识链接一、文体知识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标准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
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切浅出。
二、作家作品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要紧高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
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高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
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预习检测一、注音:()镞()岑()牍()锱铢..下乘.()蕴藉()付梓.( )..二、说明词义:咬文嚼字:推敲:蕴藉:锱铢必较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学习内容一、整体感知一、“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本文中该如何明白得?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是如何论述“咬文嚼字”的?第一层(至)通过三个例子,说明与之间的关系,强调“咬文嚼字”实质上确实是和的调整。
第二层(至)从正反两方面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第8段)点明写作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讨一、课文第一部份都写了哪些实例?它们之间在论述角度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文对《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所做的剖析,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结合诗句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咬文嚼字导学案

8 咬文嚼字本课话题——怀疑朗读——课文中的名段这番话不免啰唆,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咬文嚼字”作为一个贬义成语,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但朱光潜先生并没有因此就轻易同意这种观点和看法,而是敢于怀疑,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后,提出了相反的看法,发表了自己个性化的见解。
可以说没有怀疑就没有改变,没有创新。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
”这曾经是世界经典著作中的“金科玉律”。
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和书本。
大胆怀疑,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陈宪章(清) 2.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李四光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4.真正的科学首先教人们怀疑,教人们摸不着头脑。
——乌纳穆诺5.为了正确地认识真理,我们首先必须怀疑它并同它辩论。
——诺瓦利斯[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倒涎.( ) 憎.恶( ) 剥啄.( ) 岑.寂( )没镞.( ) 茗.烟( ) 付梓.( ) 灞.桥( )讥.刺( ) 清沁.( ) 搅.扰( )【答案】xián zēnɡzhuócén zúmínɡzǐbàjīqìn jiǎo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落⎩⎪⎨⎪⎧落.枕( )落.汤鸡( )大大落.落( ) (2)嚼⎩⎪⎨⎪⎧咬文嚼.字( )咀嚼.( )倒嚼.( ) (3)藉⎩⎪⎨⎪⎧蕴藉.( )杯盘狼藉.( ) (4)乘⎩⎪⎨⎪⎧落入下乘.( )千乘.之国( ) (5)隽⎩⎪⎨⎪⎧隽.永( )隽.秀( ) (6)晕⎩⎪⎨⎪⎧轮外月晕.( )晕.倒( ) 【答案】 (1)l ào/lu ò/lu ō (2)ji áo/ju é/ji ào(3)ji è/j í(4)ch én ɡ/sh èn ɡ (5)ju àn/j ùn (6)y ùn/y ūn2.语境辨析法(7)他说话恶.( )气,真叫人恶.( )心,周围的人都憎恶.( )他。
高中语文 8咬文嚼字导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5

《咬文嚼字》()班组姓名【温馨心语】拼搏的汗水放射着事业的光芒,奋斗的年华里洋溢着人生的欢乐。
——张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
2、能力目标: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学会在写作中“咬文嚼字”。
3、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知识链接】1、了解有关常识: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
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2、作家作品《新学案》53页3、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炼字题如何设问(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2.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尽量点出表现手法。
【自主学习与检测】1、基础积累【详见《新学案》54页】2、“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本文中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3、.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划分层次,概述每层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问题生成与解决】1、文章中作者提出了那些观点,其中中心论点是哪个?2.文章列举了哪些事例,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3、从课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极高水平,这对我们“咬文嚼字”有什么启示?4、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拓展延伸——延伸巩固】1、作者说:“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高中语文 8 咬文嚼字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2021年整理)

安徽省长丰县高中语文8 咬文嚼字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长丰县高中语文8 咬文嚼字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长丰县高中语文8 咬文嚼字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的全部内容。
咬文嚼字。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必修五8咬文嚼字导学案

题目《咬文嚼字》二课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学习疑问学习建议【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自古至今,骚人墨客举不胜举,名家名篇灿若星河。
可是,这些诗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经过反复的雕琢,才成为千古绝唱。
比如,大家熟悉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就经过多次推敲。
这种推敲,在古诗文里称为“炼字”,在今天,有位美学家称之为——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
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
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2、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
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3、关于本文的题目咬文嚼字,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呢?在《汉语大词典》中它有三个义项:1、2、3、【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诵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1、有关常识:作者朱光潜,著名 , .主要著作有和 .2、给下列字词注音:锱铢()镞()岑()牍()下乘()蕴藉()付梓()3、给下列生词释义:咬文嚼字:推敲:蕴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二、概括,分析1、文章中表达了作者观点的句子,读一读,讨论明确。
“咬文嚼字”的内涵:“咬文嚼字”的方法:“咬文嚼字”的目的:2、理清结构,划分层次。
概括各段的段意概括段落大意划分文章层次(1)用郭老改台词为例,引出论题。
分两部分(2)分析得出结论: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
()班组姓名
【温馨心语】拼搏的汗水放射着事业的光芒,奋斗的年华里洋溢着人生的欢乐。
——张衡【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
2、能力目标: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学会在写作中“咬文嚼字”。
3、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借鉴吸收其中精华。
【知识链接】
1、了解有关常识:
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
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
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2、作家作品《新学案》53页
3、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炼字题如何设问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2.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尽量点出表现手法。
【自主学习与检测】
1、基础积累【详见《新学案》54页】
2、“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本文中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3、.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划分层次,概述每层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问题生成与解决】
1、文章中作者提出了那些观点,其中中心论点是哪个?
2.文章列举了哪些事例,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3、从课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极高水平,这对我们“咬文嚼字”有什么启示?
4、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拓展延伸——延伸巩固】
1、作者说:“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根据这一论断,说说下面原句与修改句在表意上的差别。
①、原句:眼看朋辈成新鬼改句:忍看朋辈成新鬼(鲁迅诗)
②、原句: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蹓达、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啊!
改句: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谁是最可爱的人》)、
2、运用咬文嚼字这一标准,对下列几个炼字炼意的例子,学着朱光潜先生的做法,咬一番,嚼一番,咬出感情,嚼出味道来。
1.春风又“到”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
2.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春意“浓”
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反思感悟——整理纠错】
从本文中学到了什么,请具体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