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实习报告

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实习报告
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实习报告

【最新】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植物换盆,公园中大树移植栽植及后期养护管理的学习,联系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把树木栽培知识更好的学习与应用.

二.实习路线

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南京宝穿船厂遗址公园树种调查南京滨河南京石头城南京国防园

三.实习过程

为期五天的实地实习,我们学习了蒲葵植物的换盆技术,亲手进行了换盆,到公园里观看树木的栽植养护管理是实习的重要部分,下面将会重点报告,最后还附录一张树木调查表,这也是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着重介绍树木的栽植与养护.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 ,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所以园林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抓好绿化树种栽植及其养护管理的工作.

1.绿化苗木的载植

苗木的移植,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春栽宜早不宜迟;秋季起苗,一般在落叶的10月下旬开始.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随栽.

移植树木除应注重季节外,在栽植中应该注意的个问题有:

(一).精耕细作

对土壤要求精耕细作,植树造林用的土地往往不是熟地良田,更需要进行深翻,深度在40厘米~50厘米,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整地要细致,采用沟植的要求整成水平沟,以利灌溉,也比较美观.

(二).树种的选择

要考虑到树木植株枝叶的色彩.形态.风韵,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起到美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到树木的抗污.抗毒.净化空气的特殊功能,又要考虑到树种是否适应土壤性质,如柳树耐湿性强,栽培分布广.土壤瘠薄的可栽植白榆.松.柏.杜鹃类等;土层较肥厚的可栽植杨树.核桃楸等;盐碱地可进行改良换土,栽种耐盐碱树种,如柽柳.沙棘.沙枣.榆树.小叶杨.紫穗槐等,苗木必须健壮,无病虫害.

(三).起苗方法

(1).裸根起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阔叶树在休眠期的移植,其优点是保存根系比较完整,便于操作,节省人力和物力,运输方便.

(2).带土球起苗法:栽植成活率高,但其施工费用高.大苗移植时,一般土球直径是植株头径的2倍~3倍.

(四).树木的修剪

一般来说,起苗过程中不能带上完好土球的,应将植株老根.烂根剪除,把裸根沾上泥浆,再用湿草和草袋包裹,在装车前剪除枯黄枝叶,根据土球完好程度适当剪除部分茎干,甚至可截干,再结合截枝整理等方法,最大程度保其成活.

(五).树木的包装.运输与假植

移植规格较大的带土球树木(胸径一般在10厘米~_厘米之间),或对珍贵难成活的树种要做好包装.可用草包.麻袋.尼龙袋等软质材料包装.在包装过程中,注意要把苗木根对根放在包装材料上,并在根间加湿润物.当苗木的重量达到50公斤,将苗木卷成捆,用绳子捆住,捆时不要太紧,以利于通透空气.

苗木的运输要迅速及时,避免风天运苗.运输途中保持行车平稳,较长距离运输时,中途停车应停在树荫下,且经常给苗木喷水;长距离运输,大苗必须带土坨.

苗木如不能及时定植,必须假植.假植时使苗向背风方向倾斜,用湿润的土壤将苗木埋土并用脚踩实,埋土厚30厘米~40厘米.苗木在假植期间,应注意经常浇水.看管,一般针叶树采用全埋法,即将苗木全埋入土中;阔叶树一般埋全苗的2/3.

(六).树木的栽植

树坑直径应比树苗的根幅大1/3,清除坑内杂物.株行距应因林木用途而定,如防护林用2米 2米;株行距尽量笔直对称;树身垂直;裸根苗栽植时,埋土到一定深度后,应将苗木轻轻向上提拉,埋后浇水;带土球苗栽植时,不得砸土球.

(七).养护管理

栽植后,一般最少浇3次水,并要浇透,浇水后根部培土;树木发芽后,有条件的一两天喷1次水,天气干旱及时观察喷药,经常锄草松土.挖坑时,在树坑底部先施基肥;栽植后,可用厩肥或化肥,用沟施或穴施肥料,促其生长.

2.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

(一)绿化树木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树木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但其所占的绿化空间最大,草地.鲜花.灌木.乔木合理搭配,体现了立体绿化的效果.习话讲: 绿树成阴,鲜花盛开 ,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和优美的环境.另外,许多灌木树种植后可以通过修剪造型,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点中,甚至可产生立体动感.

(1).肥水管理

乔木树型高大,根系发达,根深幅广,种植时需要开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种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种类以复合肥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树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树是3:2:1.施肥的次数,植后三年内 ,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复合肥1-2kg,小树少施,大树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乔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灌木树型小,以浅穴或浅沟种植为主,丛生根系浅,视土壤和树势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液施干施结合,观花观果灌木适当增加P.K肥,观叶灌木适当增加N肥施用.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2).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不要过早拔掉种植时的固定拴护杆,以免引起树杆弯曲.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园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椎桩等.并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

(3).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常用浓度800-1000倍.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

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二)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篱的养护管理原则是:保证肥水供应,茂盛生长,修剪成篱成墙成形,达到观赏和隔离的作用.

(1).绿篱的肥水管理

绿篱要不断修剪,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按设计要求的篱宽,挖40厘米深的沟,填上纯净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为主,磷钾结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2).绿篱的修剪平面绿篱.图型绿篱.造案绿篱,都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使腋芽萌发,则枝生长,墙体丰满,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满足设计欣赏效果.修剪的原则:从小到大,多次修剪,线条流畅,按需成型.一般的绿篱设计高度为60-_0厘米,超过_0厘米的为高大绿篱(也叫绿墙),起隔离视线用.始剪修剪的技术要求是:绿篱生长至30厘米高时开始修剪.按设计类型3-5次修剪成雏型.修剪的时间:当次修剪后,清除剪下的枝叶,加强肥水管理,待新的枝叶长至4-6厘米时进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间隔时间过长,绿篱会失形,必需进行修剪.中午.雨天.强风.雾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目前多采用大篱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锋利紧贴篱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长突出部分多剪,弱长凹陷部分少剪,直线平面处可拉线修剪,造型(圆型.磨茹型.扇型.长城型等)绿篱按型修剪,顶部多剪,周围少剪.定型修剪:当绿篱生长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长的枝叶全部剪去,保持设计规格形态.

(3).绿篱的病虫防治

山子甲绿篱,常有木虱.潜叶蛾和白粉病为害,福建茶有木.介壳虫.白粉病为害,黄心梅较抗病虫害,偶有木虱.以上虫病,用常规的杀虫剂速扑杀等和杀菌剂.多托布津.多菌灵等除治均能达效.

(三)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_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

(1).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

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严格清除杂草种子和草根草茎,并填上纯净客土刮平压实10厘米以上才能贴草皮.贴草皮有二种:一是全贴.二是稀贴.稀贴一般_ _厘米一方块草皮等面积留空稀贴,全贴无长满期,只有恢复期7-10天,稀贴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时间才能长满,春季贴和夏季贴的草皮长满期短仅1-2个月,秋贴冬贴则长满慢需2-3个月.

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贴防渍,夏贴防晒,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后一周内早晚喷水一次,并检查草皮是否压实,要求草根紧贴客土.贴后二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一次,二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二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施肥植后一周开始到三个月内,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结合浇水喷施,前稀后浓,以后每月一次亩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长满草高8-10厘米时,用剪草机剪草.除杂草,早则植后半月,迟则一月,杂草开始生长,要及时挖草除根,挖后压实,以免影响主草生长.

(2).旺长阶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水分管理,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旺长季节,以控肥控水控制长速,否则剪草次数增加,养护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和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确保不漏剪,剪后及时清净草叶,并保湿施肥.

(3).缓长阶段的管理

缓长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长期要加强,可增加进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数控制在每年7-8次为好.

(4).草地退化阶段的管理

水分管理,干湿高替,严禁渍水,否则加剧烂根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对局部完全枯死处可进行全贴补植.退化草地剪后复青慢,全年剪草次数不宜超过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长杂草,需及时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延缓草地的退化.

四.收获感悟

五天的工程实习结束了,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学习到的东西却不是用数字可以衡量的,所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或用笔用心,我都记忆了下来,相信会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不可估量的作用.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设计

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种植)学科 高一年班 任课教师:王云霞 靖宇县那尔轰学校

教师授课表

高一种植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3至2014年第二学期 那尔轰学校王云霞 植物保护技术是在研究植物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2、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4、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5、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6、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7、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8、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9、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0、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1、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2、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13、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难点 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书共有十三章容,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掌握昆虫的繁殖、发育习性;掌握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农业昆虫的主要目、科识别。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植物病害概述;掌握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第三章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第四章农药应用技术,要求掌握农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掌握农药的合理安排使用技术;掌握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技术。第五章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水稻害虫;掌握水稻病害。第六章麦类主要病虫害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90103 学科门类:农学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道德情操和科学 素养,掌握植物保护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 能力,能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相关企业等从事植物保护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生产、管 理及推广服务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情操,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健康,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有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并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 写的基础; 5.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掌握植物保护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掌握植物有害生物鉴定、识别、监测和控制的方法和实践技能; 8.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 势,熟悉与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9.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 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10. 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熟悉科研创 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能力和试验设计能力。 三、培养目标(标准)、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关系表 毕业要求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课程体系是达成毕业要求的支撑,通过毕业要求的逐级分解, 将相关要求落实于每一课程(模块、环节等)。本专业培养目标(标准)、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关 系见表1。

植物保护专业解读:跨学科特色明显

植物保护专业解读:跨学科特色明显 植物保护专业曝光度并不高,这个专业有什么特点?就业前景又如何呢? 植物保护是农学门类中植物生产专业类下设的一个专业,且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综合性很强。作为农学门类中4个与种植业有关的学科之一,它不仅与种植业中的作物学、园艺学等紧密相关,还与生物领域中的大多数二级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专业解析 什么是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专业是以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信息科学为基础,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综合治理技术的学科,它是植物界的医学。植物保护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专业,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仿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培养科技人才和提供技术保障。 “植物保护分为两大块:一个是病,一个是虫。”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庆昌说,“植物保护是针对植物主要的病害、虫害,研究怎样防治,从而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简单来说,植物保护专业的任务主要是治疗植物疾病和害虫。就好比医学,只不过它是植物界的医学,不仅要治好植物的疾病,还要研究相关药物,甚至是帮植物做手术。所以过去的植保站有的叫植物医院,实际上和医院的工作是一样的,只不过对象不同。” 跨学科特色明显 植物保护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衍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多数开设该专业的高校都会为学生们安排五门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 植物保护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植物保护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事植物保护技术研究、农产品有机安全生产技术应用推广、农用化学品研发及营销、进出口植物的安全生产监控及植物产品的检疫或报检、植物有害生物疫情监测与控制、现代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专业人才。 二、专业与就业 就业率及就业流向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不可能仅靠进口粮食。除了吃饭,还有食品安全、植物检疫等一系列问题也要靠我们自己来解决,所以上至

植物保护技术教材

《植物保护技术》第一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三体段,每个体段由若干_______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我国的植保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昆虫头部的附器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昆虫的体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7、咀嚼式口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 五部分组成。 8、与咀嚼式口器相比,刺吸式口器的主要特点是:_____ _________。 9、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虫态;而不全变态昆虫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虫态。 10、昆虫的触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节构成。 11、根据蛹的形态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类型。 12、昆虫的繁殖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常见的螟蛾科昆虫中,为害玉米的是________。 14、由于昆虫的头部分布着感觉器官和取食器官,所以说头部是昆虫的______中心;胸部是昆虫的________中心;腹部是昆虫的________________中心。 15、农业害虫主要口器类型有__________(如粘虫)和__________(如蚜虫)。 16、植物的抗虫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昆虫的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_______,第二阶段是_________。 18、螨类属于__________门,__________纲。 19、鳞翅目昆虫属于__________变态。蚜虫属于__________变态。 20、昆虫中胸上着生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黑光灯诱杀害虫是依据许多昆虫对__________光反应敏感而设计的。

《植物保护学》学习指南

课程导学 一、预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动物学。 二、学习对象: 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茶学、应用生物科学等专业)、生命科学类本科生。 三、授课内容与各知识点关系: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学习,现将植物保护学课程的知识点关系特作说明,具体见下图。 四、学习主要内容 植物保护学是围绕保护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之目标,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和探索经济有效治理技术和科学实施途径,提高植物生产的经济效益,维护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综合性应用科学。本课程重点需要通过学习掌握下列主要内容或知识点:植物保护学各分支学科如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杂草学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有害生物的治理策略与技术;另方面,重点学习掌握粮食作物、杂粮、蔬菜、果树和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鉴别与诊断、发生发展规律及关键防治技术,以及农田常见杂草的识别与防治。

同时,通过对理论教学有关内容的学习,开展相对应的实验教学,以加强感性认识,学会基本实验技能如绘图技巧,以及鉴别昆虫、植物病原与杂草的技能。 五、学习方法 【课堂学习】课前根据教学日历安排对有关内容进行预习。课堂中认真听老师授课,并认真记录关键知识点的记笔。同时,在上课过程中遇到不明白或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问或课后提问与交流。 【课后学习】根据上课内容、教师课件以及课程网站内容,及时整理笔记,使知识点与上课内容更系统。同时,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课程网站中有关训练题进行自我测试,既完成作业,也测试自我知识点掌握程度。 【查阅文献与课程论文写作】为了很好完成课外讨论,结合撰写课程论文,要学会和掌握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等网络资源或文献数据库(如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收集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参考科技论文写作要求与规范撰写课程论文,并制作PPT,以便开展课程论文报告与交流。 【实验课堂教学】按照实验内容事先进行预习,在老师讲解和指导的基础上认真观察各种实验保存标本,训练有关实验操作如解剖昆虫、制作标本等。有问题及时提问,以得到解答。认真完成有关实验报告。学会标本绘图技能。 【野外考察】在教师指导下,去教学实验农场采集各种有害生物标本,并进行现场识别。对难以识别的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识别。 【课外科研训练】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的执行,自觉主动与老师联系,申请有关科研训练项目,学会如何写申请报告、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等。 六、考核办法 考试形式多样,包括:期末闭卷考试占50%,课堂讨论与课程论文占20%,平时作业占10%,实验操作10%。另外,课外野外调查或科研活动,以及参加学术报告等,占10%。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教材 1)叶恭银主编. 植物保护学. 杭州: 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浙江大学《植物保护学》课程组编. 浙江大学《植物保护学实验指导书》(讲义)(第二版), 2007 (二)推荐参考书

植物保护专业概论

植物保护专业概论 作者:资源环境学院 2014级植保四班 毛雪纯 201430630415

目录: 一、植物保护专业简介: 二、植物保护专业方向简介: 1.植物病理学科 2.农药学 3.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三、专业课程开设 四、专业就业情况 五、专业就业率、升学率概况 摘要:植物保护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植物保护是为了培养能够识别并且防治农作物主要常见病害方面的人才,为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等方面培养科技人才和提供有效的科学技术保障。下面就专业方向,课程开设,就业情况等方面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学昆虫植物病理农药

一、植物保护专业简介: 植物保护以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信息科学等为基础,为了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据此提出综合治理技术。植物保护专业就是一个培养植物“医生”的专业,并且主要是以“治疗”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各种农作物为主。通俗地说,植物保护所学的就是如何运用各种措施预防植物生病并治愈患病植物,这些措施包括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化学防治等。主要内容是植物病原的生物学、生理、遗传、系统分类的理论和技术,形态与结构、分类与鉴定,各类病原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等。中国农业大学刘院长表示:“植物保护是针对植物主要的病害、虫害研究怎样来防治,从而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植物保护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范围。广义上的植物保护是在特定的时间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的植物与其相关产品。但是狭义的植物保护是指保护农业上的农作物,也就是人类栽培的作物。现在植物保护的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提高,植物保护的内容也就在不断的丰富增加,植保服务领域在不断的拓宽。 植物保护,需要对有害生物实施预报监测治理控制检疫等等一系列的工作,也有许多相关专业,比如农学、园艺、茶学、植物科学与工程等等。 二、植物保护专业方向简介: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教学文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种植)学科 高一年班 任课教师:王云霞 靖宇县那尔轰学校

教师授课表

高一种植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3至2014年第二学期 那尔轰学校王云霞 植物保护技术是在研究植物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2、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4、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5、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6、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7、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8、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9、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0、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1、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2、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13、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难点 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书共有十三章内容,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掌握昆虫的繁殖、发育习性;掌握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农业昆虫的主要目、科识别。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植物病害概述;掌握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第三章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第四章农药

2015级植物保护学概论教学大纲

《植物保护学概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及预测预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一)知识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农业昆虫识别的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病害诊断的基本知识;了解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要点和各种防治方法;熟悉当地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特点。 (二)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能正确识别植物主要害虫种类;在田间能正确诊断植物主要几大类病原的病害;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方法和病虫害的防治适期;掌握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技术;基本具有对当地植物主要病、虫进行综合防治的能力;调查了解当地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初步具有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方面:培养学生植物保护意识;从事病、虫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植物保护学科作为农学门类中四个与种植业有关的一级学科之一,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它与农学门类中的作物学、园艺学和农业资源利用等一级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它与生物领域中的大多数二级学科,如动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主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工学中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科属于生命科学范畴,它与其他学科具有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科中植物病理和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两个二级学科分别在群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病虫等有害生物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和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探讨病、虫致害机理和寄主植物抗性机理,为有害生物的控制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1课时,讲授1) 主要讲述植物保护的概念,植物保护的研究内容,植物保护与人类的关系,植物保护学的发展和趋势。 1.基本要求

全国植物保护专业大学排名 一本二本大学名单.doc

全国植物保护专业大学排名一本二本大学 名单 全国植物保护专业大学排名一本二本大学名单 2018年高考结束后考生就开始准备预测分数线然后开始了解填志愿的相关事情,讨论志愿,自必说到专业。说专业,盯着的是职业及本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以及本专业的排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植物保护专业的相关知识。那么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怎么样,开设植物保护专业的大学名单和开设植物保护专业大学排名是怎么样的。整理如下知识,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和参考作用。

2018-2019开设植物保护专业大学院校最新排名在最新公布的2018年中国植物保护专业大学院校排行榜中,中国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排名第一;南京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专业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植物保护专业大学院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下表是具体开设植物保护专业的大学排名详情! 排名大学院校星级1中国农业大学5★+2南京农业大学5★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4浙江大学5★-5华南农业大学5★-6山东农业大学4★7西南大学4★8河北农业大学4★9福建农林大学4★10沈阳农业大学4★11华中农业大学4★12河南农业大学3★13湖南农业大学3★14云南农业大学3★15贵州大学3★16山西农业大学3★17吉林农业大学3★18扬州大学3★19广西大学3★20海南大学3★植物保护专业2018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植物保护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工资待遇较高,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植保专业毕业生,平均一次就业率高达97%以上。

植物保护专业介

植物保护专业介绍 植物保护专业介绍植物保护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植物保护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学及其致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各类病虫草鼠鉴定、识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植物病虫草鼠监测和防治方面的基本能力。 学科内容 植物保护主干学科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植物保护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植物保护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植物保护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病原物主要属的鉴别、分离与培养实验、主要作物病害诊断、测报与防治;农业昆虫重要目及科的鉴别实验、常见害虫识别、测报与防治;农药常用剂型的加工制备和物理性状测定,农药分析与毒性测定、药害试验等。?本专业分为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农药植检三个方向。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相近专业农学、园艺? 2011年热门大学,专业排行,志愿填报延伸阅读-------------- 一.填志愿,学校为先还是专业为先?

一本院校里有名校、一般重点大学,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而且,如今大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的比例越来越小了,进入一所积淀深厚、资源丰富的学校,有助于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 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单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 二.如何看待专业冷门热门? 专业的热门与冷门,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许多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学生成了抢手货,而且个人收益也不错。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当下的高考志愿。同时,学生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日后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新专业的产生有不同的源头。有的是在老专业基础上诞生的,专业内容变得更宽泛一些,此类新专业的分数线通常与往年差不多。有的是某一老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这类新专业在培养实力方面可能比老专业弱一些。有的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置的全新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会在校内处于较低分数段。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三章

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进程:第9次课第3章第一节学时:1 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按节): 第3章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第一节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 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内容 (一)发生和为害情况调查。 (二)病虫或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 (三)越冬情况调查。 (四)防治效果调查。 二、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取样方法 最常用的病虫调查取样方法有:五点式、单对角线式、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和“Z”字形取样。不同的取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虫分布类型。一般来说,五点式、单对角线式适用于田间分布均匀的病虫,而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适用于田间分布不均匀的病虫,“Z”字形取样则适于田边分布比较多的病虫。 三、植物病虫害调查的记载方法 参看书中“玉米螟产卵及孵化情况调查记载表” 四、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 1.被害率:反映病虫为害的普遍程度 有虫(有病)单位数 被害率= ————————————×100% 调查单位总数 2.虫口密度:表示单位面积内的虫口数量 调查总虫数 虫口密度= ————————— 调查面积 虫口密度也可用百株虫数表示: 查得总活虫数 百株虫数= ——————————×100 调查总株数 3.病情指数:取样点的每个样本,按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调查出各级样本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病情指数. ∑(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数值) 病情指数= ————————————————×100% 调查总样本数×最高级代表数值 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 4.损失率= ————————————————————————×100% 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 五、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 病虫害的发生消长都有它的规律,人们有目的地针对某种病虫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然后结合掌握的历史资料、天气预报等,对该病虫的发生趋势加以估计匡算,这一工作叫预测。将预测的结果通过电话、广播、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准备,及

植物保护专业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6月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rogram for Plant Protection 学院农学院专业名称学制植物保护 四年授予学位 一、培养目标 农学学士面向现代农业、立足现代社会和区域发展对植保专业人才的需求,按照学校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分类培养、强化基础、突出创新”的教育原则,着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健全人格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备现代植物保护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具备在植物保护及相关领域继续深造的能力,能从事植物保护领域的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适应未来植保发展方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怀、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军事等基本知识; 3.了解农林业生产及与植物保护相关的行业方针、政策和法规; 4.掌握生物学和农学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 5.掌握植物保护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和实践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6.具备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运用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具备运用一种外语阅读专业文献和进行一般学术交流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及组织能力; 9.具有探索及创新的科学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及国际理解能力。 三、主干学科 植物保护学、生物学、作物学。 四、主要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普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 五、主要集中性实践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等。 六、毕业学分要求

生物统计植物保护专业复习题集

生物统计复习题集(植物保护专业) 一、 名词解释(带*的要举例说明) 精确度 : 试验中同一性状的重复观察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 抽样分数:一个样本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与总体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的比。 小区:在田间试验中,安排一个处理的小块地段。 简单效应:同一因素内两种水平间试验指标的差异。 整群抽样*从总体中随机抽单位整群,再在每一群内进行全部抽样单位的调查观察。 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编号较多,田间来回走动多。 例:有10厢,每厢100株,现f=10%,即查100株;可以随机抽一厢,每株都查,整群抽样;也可以每厢都查,每厢随机抽10株,分层随机抽样。 空白试验:为精细地测定土壤差异程度,在整个试验地上种植单一品种的作物并规范化管 理,收获时将整个试验地划分为面积相等的若干单位分开收获,从各单位产量估计整个田块肥力差异程度及其分布状况。 单因素试验*:在同一试验中只研究某一个因素的若干处理。如品比试验,除品种外其它条 件尽量一致,研究单个因素(品种)的效应,但不能了解几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随机误差: 由未知或虽已知但一时无法控制的原因所引起的试验误差。使数据相互分散, 影响数据的精确性。 参数*:由总体的全部观察值而算得的总体特征数。如总体平均数。 样本* :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体进行研究,这些个体的组成称之。样本:30 m 2中幼虫数 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所拟定的进行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的总称 多因素试验*:在同一试验中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各个因素分为不同水平,各 因素不同水平的组合构成处理。如上例肥料,密度的二因素三水平试验。它既可研究一个因素在另一个因素的各个不同水平上的平均效应,又可探索这两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水平*:因素内量的不同级别或质的不同状态。如某类肥料的多少。 局部控制:分范围分地段地控制非处理因素,使之对各试验处理小区的影响趋向于最大程 度的一致,以降低试验误差。 接受区域:对于x 的抽样分布,如以显著水平α作为接受或否定假设的界限,则x u αμσ±以内的区域称之。

植物保护学 教学大纲

植物保护学课程教学大纲 Plant protection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学(G5020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方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先行、后续课程情况:先行课:植物生长与环境、植物形态结构与生理 后续课: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农业技术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中草药种植推广、 热带经济作物栽培技术、毕业设计等 学分:4 学时数:64 理论学时:34学时实验(实训)学时:30学时 执笔人:丁丽芬 讨论成员: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组(课程组) 一、课程教学目标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我国南方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物药业(中药产业)生产一线,具备系统、扎实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操作技能)、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就业创业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 《植物保护学》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中草药的病、虫、草的鉴别,准确稀释和混配农药,熟练操作植保机械,并能够对中草药的病、虫、草、鼠害制定出相应有效防治方案、并能够顺利实施防治方案,能过胜任中草药病、虫、草、鼠防治和预防工作。该课程在强调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创新、团结协作精神、管理组织等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的职业素质。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对中草药常见的病、虫、草的进行能正确识别,准确稀释和使用农药,熟练操作植保机械,并能够对热带中草药常见的病、虫、草、鼠害制定出相应有效防治方案、并能实施防治方案。 知识目标: 1.知道中草药病害的概念、症状、病原分类识别要点、病害诊断技术、中草药病害发生发展及流行 规律; 2.熟知农业昆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分类识别要点及生态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3.掌握病虫害的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基础知识,有害生物的发生与防治的基本原理; 4.掌握常用农药的性能及使用技术的基本知识; 5.学会对中草药的病、虫、草、鼠进行鉴别,并掌握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

植物保护学名词解释

植物保护学名词解释 1、植物营养元素的再利用: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通过韧皮部运往其他器官或部位,而被再度利用。 2、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 3、微量元素:铁硼锰铜钼锌氯。 4、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并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5、营养元素:植物体所需的化学元素。 6、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7、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直接营养作用的化学元素。 8、有益元素: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良好刺激作用,或为某些植物种类、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必需。 9、强度因素:土壤溶液中养分的浓度。 10、容量因素: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 11、化学有效养分:土壤中存在的矿质态养分。 12、土壤的缓冲因素(缓冲力或缓冲容量):表示土壤保持一定养分强度的关系。

13、截获:根直接从所接触的土壤中获取养分而不通过运输。 14、质流:植物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原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此种压力导致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 15、扩散:由于根对周围养分离子的吸收造成根表与周围土壤的养分浓度梯度差,土体养分顺着浓度梯度向根表迁移。 16、简单扩散:溶液中的离子存在浓度差时,将导致离子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17、根系密度:单位土壤体积中根的总长度。 18、养分累积:根对水分的吸收速率高于养分的吸收速率,这时根际的养分浓度高于土体的养分浓度。 19、养分亏缺:根系吸收土壤溶液中养分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 20、养分持平:在一定条件下,水分的蒸腾速率和养分的吸收速率相等,根际不会出现浓度梯度。 21、共生固氮作用:一些豆科植物在固定空气中的N2时,也会降低根际的PH值。 22、螯溶作用:植物分泌的大量有机酸、氨基酸和酚类化合物,与根际各种金属元素形成螯合物。 23、双泵模型:离子进入木质部导管需两次泵的作用,第一次是将离子由介质或自由空间主动泵入细胞膜,进入共质

植物保护专业怎么样

植物保护专业怎么样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植物保护专业怎么样》的内容,具体内容:植物保护专业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那么植物保护专业你了解是怎么样的吗?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的是植物保护专业的详细 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植物保护专业介绍植物保护学是... 植物保护专业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那么植物保护专业你了解是怎么样的吗?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的是植物保护专业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植物保护专业介绍 植物保护学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它以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信息科学为基础,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提出综合治理技术,其下分设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三个二级学科。植物保护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学及其致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各类病虫草鼠鉴定、识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植物病虫草鼠监测和防治方面的基本能力。植物保护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植物保护专业主要课程 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植物保护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

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农药学原理、蜱螨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相近专业:农学、园艺。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后具备的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技能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有害生物鉴定、识别、监测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与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植物保护专业就业方向 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植物保护、农产品安全与检验、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与检验、农药加工和经营管理工作。就业于各级农业、林业部门;进出口检疫检验部门;海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农药生产企业;各级基层农场、林场、森林公园等。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岗位有:高级销售、产品经理、销售经理、农艺师、业务员、苗圃技术助理、

植物保护技术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作业题一 1、何为变态?变态有几种类型? 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新城代谢,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也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主要分为全变态、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 2、何谓世代,何谓生活史 世代:昆虫自卵或幼虫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指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冬季结束止的发育过程。 3、昆虫纲分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哪几个目? ⑴昆虫分目的主要依据是翅的类型 ⑵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目主要有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缨翅目、脉翅目。 4、如何从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区别鳞翅目中蛾、蝶两大类群? ⑴形态上:蝶类触角球杆状,休息时翅竖立在体背;蛾类触角多型,但没有球杆状,休息时翅多平展或背覆 ⑵生活习性:蝶类多在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趋向夜间开放、颜色浅淡而香味浓郁的花朵,有趋光性。 5、比较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螨类成虫足4对,无触角,昆虫成虫足3对,有触角。 6、如何区别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幼虫 鳞翅目幼虫腹足4对臀足1对,膜翅目叶蜂幼虫腹足6-7对臀足1对。 7、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和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各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8、何为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外界获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而且各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为一常数:K=N(T-C),其中N为时间(天数),T为发育阶段内的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K为有效积温常数。 作业题二 1、真菌的营养体有哪几种变态类型? ⑴吸器,⑵菌核、菌索、子座。 2、植物病害的病状、病症类型有哪些? 病状: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病征: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脓状物 3、植物病毒主要有什么构成? 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 4、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原常见有哪些? 答:⑴营养失调,包括营养缺乏和营养过量 ⑵水分失衡 ⑶温度过高或过低,包括冷害、冻害、热害。 ⑷环境污染。 5、如何诊断不同类型的侵染性病害?

植物保护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 植物保护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修订)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体如下: 1.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良好的合作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人文、社科、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验技能、先进技术方法、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了解本学科领域国内外发展动态,能够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文献。 二、研究领域 1.植物保护领域 三、学习年限 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集中在校全脱产的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 2.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不能提前毕业。 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般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实需要延长学习年限的硕士研究生在每年4月、10月由研究生本人申请,填写《华南农业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延期申请论文答辩审批表》,经导师和所在学院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4.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不能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

四、培养方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方式。实行双导师负责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五、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修学分为26学分(含参加学术交流所得的2学分、实践教学所得的3学分和撰写文献综述所得的1学分)。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 1、学位课(12学分) (1)公共学位课(9学分) ①自然辩证法2学分,36学时 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18学时 ③专业硕士英语4学分,72学时 ④专业英语2学分,36学时 (2)专业领域公共课(3学分) ①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1学分,18学时 ②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1学分,18学时 ③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1学分,18学时 2.必修环节(6学分),由各导师结合毕业论文安排。 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必修环节(实践教学)3学分,54学时 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必修环节(学术交流)2学分,36学时 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必修环节(撰写文献综述)1学分,18学时 3.专业领域选修课(8学分以上) ①植物有害生物鉴定与监测2学分,36学时 ②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2学分,36学时 ③植物保护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2学分,36学时 ④农业生物安全2学分,36学时 ⑤昆虫学研究进展2学分,36学时 ⑥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2学分,36学时 ⑦植物化学保护研究进展2学分,36学时

植物保护技术作业及答案教案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作业及 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作业题一 1、何为变态?变态有几种类型? 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新城代谢,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也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主要分为全变态、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 2、何谓世代,何谓生活史 世代:昆虫自卵或幼虫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指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冬季结束止的发育过程。 3、昆虫纲分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哪几个目? ⑴昆虫分目的主要依据是翅的类型 ⑵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目主要有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缨翅目、脉翅目。 4、如何从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区别鳞翅目中蛾、蝶两大类群? ⑴形态上:蝶类触角球杆状,休息时翅竖立在体背;蛾类触角多型,但没有球杆状,休息时翅多平展或背覆 ⑵生活习性:蝶类多在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趋向夜间开放、颜色浅淡而香味浓郁的花朵,有趋光性。 5、比较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螨类成虫足4对,无触角,昆虫成虫足3对,有触角。 6、如何区别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幼虫 鳞翅目幼虫腹足4对臀足1对,膜翅目叶蜂幼虫腹足6-7对臀足1对。 7、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和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各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8、何为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外界获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而且各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为一常数:K=N(T-C),其中N为时间(天数),T为发育阶段内的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K为有效积温常数。 作业题二

《植物保护基础》课程标准

《植物保护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基础计划学时:72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农科类专业 制订人:热作系 制订时间:2012年2月 审定人:热带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组、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组 修订时间及次数:2012年 11月10 日第 2 次修订 修订人:热作系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植物保护基础是为农科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主要讲述植物病害的概况、症状特点,病原特征、发生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措施与策略;害虫的为害症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综合防治措施与策略。利用实验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识别病害和害虫的能力。通过分析各种病害、害虫的发生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病虫害防治学的基本原理,去思考综合防治在生态农业、无公害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课程特色 本课程是依据农科类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立的专业课,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课程。教材内容包括植物病害、植物虫害两大部分;前部分除介绍病害、虫害、农药、植保机械的基础知识,后部分着重讲授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本课程突出实用性和技术性,必须加强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通过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 三、知识能力培养目标 (一)基本知识 植物保护基础是一门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植物病虫害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的基本原理,去思考综合防治在生态农业、无公害生产和农业可持续生产中如何运用。 (三)自学能力 除了要求学生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课、研读教材外,还要求学生课外多到图书馆阅读有关参考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学会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章植物病害的概念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植保在茶叶生产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明确茶树病虫害防治的性质和任务;明确植物病害的概念,并学会区分病状和病征类型;掌握植物传染性病害发生和流行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