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品德课堂“鲜活”起来

让思想品德课堂“鲜活”起来

让思想品德课堂“鲜活”起来

发表时间:2012-04-05T15:32:23.6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4月总第96期供稿作者:王琴

[导读] 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开头,即精彩的课前导入。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王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二中学255400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的今天,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政治课上老师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略对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政治课枯燥乏味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精心设计导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语说得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往往都有一个好的开头,即精彩的课前导入。课前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时说:“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那么一堂课的开始,也应该如此。

二、注重情感教育,让政治课在学生心里活起来

课堂教学,教师的“导”和“演”的基本功非常重要。由于政治教材内容本身较枯燥无味,所以一个“干巴巴”的老师是不会受学生欢迎的,因而教师必须要“声情并茂、形表结合”,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有生动的语言,良好的姿态、丰富的情感、得体的外表。不仅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影响学生,而且还要以个人人格的力量对学生实施影响。

如果一个教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生动、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老师,也会喜欢他教的课程。学生与他们所喜爱的老师和睦相处,方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亲近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三、教师要擅于制造课堂亮点,让课堂时时有活力

学生是好学的也是好动的,他们的注意力会随老师讲课的节奏、讲课的内容而改变。如果一个教师的讲课是按部就班的,就算讲得再清楚,时间长了学生也会乏味的。所以教师要经常注意制造课堂亮点,或感动的故事,或有趣的小品,或幽默的笑话,或精彩的多媒体画面,或经典的名人名言,或适合学生的辩论,或生活中关注的话题等等。例如初二讲到善于认识自己,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时,我引用了一句大家都熟悉的流行歌曲,即《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中的一句,说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就应“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学生哄堂大笑,我不失时机地紧追问一句:“为何要这样看?”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全面”。接着我趁热打铁,分析为什么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认识自己。学生意犹未尽,听得津津有味,知识也得以很好地落实。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永葆活力

1.小品表演。小品表演能满足初中学生较强的表演欲望,会使呆板材料鲜活起来,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同时能使学生感受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情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实现情理交融的教育效果。例如在学习《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个章节时,因考虑到简单介绍法律条文比较枯燥,比如向学生讲述知情权、选择权、安全权等,担心学生会没兴趣听,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课前阅读,分组设计小品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没想到学生的表演淋漓尽致,课堂效果相当好。

2.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一种情景性的、开放性的教学活动,选择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学生们主动尝试着扮演“审判长”、“审判员”、“原告”、“被告”及双方当事人辩护律师等,既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用法能力,又可以考查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在模拟审判过程中,他们亲身体会到法律的公正无私,法制的神圣严明。通过模拟法庭活动,使同学们在学法中懂法、在执法中学法、在体验中提高法制意识。

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课堂更多一点活力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必须把传统常规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以促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培养自身能力。课堂上除了运用常规教学方法将基本知识讲清讲透外,更要注意适当运用电脑、VCD、漫画、图片、电化教学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一个直接形象的感知背景,使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具体化、感性化,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如在讲授《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内容时,我除了讲透课本要求掌握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等的有关含义、必要性、重要性外,为了使学生理解得更具体、更深刻些,便用电脑VCD给学生播放了专题片《改革开放》、音乐片《春天的故事》和投影资料《改革开放成果一览表》等,将这一节课讲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通过电化教学更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只要教师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一定能让思想政治课堂真正鲜活起来,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目的。

简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简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摘要】我国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必将遇到新的挑战。面临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迎接这些挑战,除了从体制、法律上不断完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从“人的思想”这个方面先解决好问题,从而使人们能更好地投身于改革和经济建设,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步伐。 【关键词】思想;政治;重要性 当前,我国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必将遇到新的挑战。面临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迎接这些挑战,除了从体制、法律上不断完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从“人的思想”这个方面先解决好问题,从而使人们能更好地投身于改革和经济建设,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步伐。 1.怎样理解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它是以人为对象、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人们思想政治改造和有效的激励,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对于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报告指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要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企业,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2.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2.1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就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使命,同样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中心环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文化条件,打牢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历史课的精彩导入

历史课的精彩导入 一、以旧导新 这是一种由旧知推求新知,即从已知求未知的导入方法。它可由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参与导入活动,也可由教师用讲述法总结旧知识而导入新课。例如,教师:“解放战争爆发于1946年6月。在战争的第一年,解放战争处于战略防御阶段,通过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因此,战争进入第二年时,敌我双方形势发生了有利于我军的变化,使我军有条件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外线作战,解放一些城市,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现在我们来学习‘挺进大别山’这一课。”上述采用了讲述法导入,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思索。由于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抓住这种联系进行导入,就可以使新旧知识衔接得十分自然、贴切。揭示这种内在联系,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旧知识,也为接受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此外,有的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并没有存在因果关系,但通过联想、对比之后,也可将这种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导入新课。 二、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法就是不借用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维重视并产生认知需要和学习期待,准备参与教学活动,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技能。其方法有:通过交代新课学习内容、目的与现实意义导入;从课题出发,开宗明义地由课题内涵导入。如《人类迈进“电气时代”》一课,教师如能从解释“电气时代”这一概念破题导入新课,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课题”常常是全课内容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历史内容的基本线索。对于那些内容极为复杂,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课,采取这种破题式的导入方法是特别有效的。 三、故事导入 “故事”,这里是指有史可据的具有真实性的历史故事。中学历史教材中有许多饶有趣味的、娓娓动听的故事,对中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运用故事进行恰当的导入,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还符合中学生认知的心理轨迹,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早已为学生所熟悉的许多成语故事,就是导入的好材料。如用“纸上谈兵”导入“长平之战”,用“三顾茅庐”导入“赤壁之战”……

让学生上思想政治课

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 要发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优势,就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笔者在长期的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探索和尝试,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能够轻松统率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悄悄爱上思想品德课。 一、用真情关爱学生。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师生需要心灵的沟通。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的高低,常常依赖于他们对教师的情感。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深厚情感,就乐于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真理。高尚纯洁的师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引导学生前进的路标。我校的学生来自农村,大多数为寄宿生,不少学生是留守青少年,他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感情困惑等,都需要及时得到老师的关爱和体贴。因此,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教师都必须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亲人就在自己身边。笔者曾经尝试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心灵不设防的效果很好。例如,有个比较内向的学生,将自己家庭的变故和在家里受到的委屈悄悄地告诉我,经过开导,她走出了困境,充满信心,把精力重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种心灵沟通的过程,是增进师生感情的过程,更是赢得学生信赖的过程。教师真心关心爱护学生,学生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学习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有时,教师一句看似随意的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给予表现机会,

都会使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从而驱逐心灵上的阴云,树立起自尊、自信,感受到您就是他的亲人。在爱心的感召下,学生如乘轻舟,顺风扬帆,乐学并能学以致用。有一个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很自卑。上课时,他看老师的眼神总是怯怯的。下课后,我问他听懂了没有,他的回答也总是吞吞吐吐的。可是我发现他的作业写得非常工整,于是,我从这里入手,经常表扬他。如今,这位大男孩已经变得开朗而自信,他的成绩也从当初的不及格到及格、从良好到优秀。可见,善不善于教育,有无情感的投入,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 二、精心组织教学 教师是否精心地组织教学,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怎样精心准备好一堂课呢?我以为: 首先,准备要充分。要让听课的学生感兴趣,不仅需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而且教案的编写、课堂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心准备。即便如此,到了课堂上,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随机应变,满足课堂的教学需要。 其次,开头要新颖。好的开头能先声夺人,引人人胜,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对教材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新颖的导语。可通过相关的寓言典故、名言、俗语、诗词、音乐等导人新课。比如,在讲授“改革开放”这一内容,导入时,我播放了《春天的故事》这首旋律优美、感人肺腑的歌曲,使学生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被吸引进了教学的课堂。这样,既说明了这节课的主题,又拨动了

让课堂活起来

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一份关于“艺术、语文、语文课感兴趣”的调查报告显示,对语文感兴趣的仅占百分之四点几,作为一门与语文、与艺术相关联的基础学科,是什么让它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呢? 课程的紧张、应试的压力成为了枷锁,束缚着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同时也失去了对孩子的吸引力,所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势在必行。 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课堂活起来可以从教师和孩子两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方面 教师可注意自身语言的幽默化。幽默能给人亲切感、,会让紧张地气氛变得轻松, 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感兴趣。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而目前的教学中,大容量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师精神高度的紧张,能具备幽默、亲和的少之又少,严肃充斥着整个教学课堂。教师可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中采用幽默的方式让课堂活起来,从而提高提高课堂的效率。 可幽默不是与生俱来的,如何使教师的讲课变得诙谐幽默,风趣睿智呢?这需要日积月累,即博的知识,广泛的社会阅历。这是幽默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在教学中运用下面的两种方式: 1、引经据典法。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种现象,当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些小故事时,学生都是昂首挺胸,双眸紧盯着老师,原因很简单:学生欢喜也渴望听到这些小故事。中国两千的历史,发生了许多经典的故事,这些经典包含了诙谐的笑话和知识,引用这些经典的小故事,不仅使学生加深理解传授的知识,同时也能向学生暗示事理、传递情感、创造愉快的情感,对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也是有益的。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2、联系时事法。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高度的发达,使得这个社会的信息含量大大增加,一些网络用语、一些流行文化、一些社会时政变幻莫测,这也是同学们比较关注的,在教学课堂中适时的介绍、评论这些现象,会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白是非、具有辨别能力、激发爱国、懂得正确表达情感,在面对现实社会时能胸中有数。 幽默亲切不仅仅只表现在教学方便,对于学生的违纪现象,有的教师尽管理直气壮,但其尖酸的数落,简单粗暴的语言攻击,甚至一些小惩罚常常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不满甚至是对立的情绪,往往教育效果微乎其微。我们不妨在批评者与受批评者之间,让幽默来做润滑剂,来避免这种直白所造成的不好的双边关系。 教师可以退为进。对学生的错误不急着正面的批评教育,好似在不经意间发现学生有这样一种错误的存在,通过启发诱导给他自省的机会,让其自己人情错误。一次语文课早读课上,巡视时,听到一位学生轻轻哼唱,我不由地愣了一下,然后又装作没听见转开了。然后在接下来的语文课前,就亲切的问同学:“好似大家都比较喜欢流行歌曲,今天我们来一个小小的比赛,叫‘歌曲接龙’,每个同学都来一句,每一句都不一样,现在就请同学们想想。”然后我就向那个哼歌的同学瞟了一眼,这时的他已经低下了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比赛过程中,这位同学注意力一直很集中,轮到他时,他很有激情地来了一句。在比赛进行了一轮过后,老师及时地表扬了那位同学的机警、专心。从此,这位同学再也没有在课堂上离神。学生哼唱无疑干扰了教学,如停下来狠批一顿,更会干扰教学。而这妥帖自然,不事雕琢的三言两语,既风趣幽默,还起到了委婉含蓄的批评效果,令学生折服。 批评中语言幽默的类型还有诸如借题发挥、恻旁敲击、一语双关、引例比照等很多种,这里不再一一评述。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幽默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如果脱离具体教材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搞笑逗乐,那就误入歧途了。因此,适时地运用幽默感在我们教师的语言修养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我们还是把幽默请进课堂来吧,在幽默的欢声笑语中,给人以智慧、情感、力量。

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必将遇到新的挑战。面临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迎接这些挑战,除了从体制、法律上不断完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从“人的思想”这个方面先解决好问题,从而使人们能更好地投身于改革和经济建设,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步伐。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对思想政治工作出现摆不上应有的位臵,或者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摇摆不定等言行,片面地认为搞活经济建设是“实的”,成绩立竿见影,思想政治工作是“空的”,看不出有什么显著的成绩,因此没有摆正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位臵。从历史的教训可以证明,思想政治工作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不讲政治是万万不能的;政治不能代替经济,但脱离政治的经济是不可能发展和提高的。 二、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各项工作的开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应该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发展经济统一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揉到一块来做,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加快经济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同时也是我们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的国民经济要追赶上发达国家,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必须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依然是我们党团结一致,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历史和实际都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丢了就会削弱党的领导,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要政治优势,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工作和群众中去,才能及时排除和战胜各种错误东西的干扰,才能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从而为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保证。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实现党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任务及党的最终目标服务的根本手段。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反复告诫人们:“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

历史课堂导入新课的常见方法

历史课堂导入新课的常见方法 作者:高中中心郭弘 (一)如何设计好每节的导言: 首先,教师必须做好几个准备工作:一是多看书、报、影视,收集、积累各种与历史知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设计导语时才又丰富的材料。二是要全面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内容特点,这样才能用生动的导言来达到突破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目的。三是要掌握学生特点,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到入要切合学生时机。 (二)设计导语的一些长见方法: 设计导语没有固定格式,不同内容、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有时相同内容也可以选择不同方式。 1、引用对联、导入新课: "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将相;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甲午中日战争》(张颖) 2、利用图片、导入新课: *"旅顺大坞"一幅图导入《洋务运动》(曾庆艳) *利用《时局图》导入《瓜分中国的狂潮》(赵明园、王玉小) *利用风景秀丽的《圆明园》和残垣断壁的《圆明园》两幅图比较,导入新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孙昕) 3、利用热点、导入新课: *用"2001年4月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炮制的新版教科书内容"导入《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一课(王雨霖) *用"中国何时加入世贸组织?"然后,话锋一转:"有人说中国近代也有一次入世,它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导入《鸦片战争影响》一课(曾晓娟)。 4、音像资料、导入新课: *用歌曲《春天的故事》(学生同唱)导入新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李建军)。 *用《国民革命歌》(老师唱)导入新课《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许燕)。

*用《保卫黄河》(听录音)一曲引出新课《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杨杰) *利用电影片段: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一幕导入新课《红军的战略转移》(李阳) 5、诗歌诗词、导入新课: 用毛泽东的《七律o长征》或《六盘山》导入新课《红军的战略转移》(宋春杰等) 6、即兴式导语、导入新课: 在讲《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时申华老师利用"班级里关系最好的两位获三位同学是谁?"有当事人回答"为什么他们的关系最好?"然后话锋一转:"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好比处理入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而导入新课。 7、评论式导语、导入新课: 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把雨果的评论作为导语:"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抱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胜利者把箱匣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那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做法兰西,一个叫做英吉利。"由此导入新课。 8、破题解疑法、导入新课: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特殊的历史概念,初接触时学生很难理解,往往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老师们精心设计、突破难点,就会使历史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如讲《北洋军阀的统治》一课,比较好的办法首先就应该从重点解析"北洋军阀"这一历史概念入手,使学生明确其性质、特点、统治时间。 当然,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叙述故事法、辨析归纳法、图表解析法等等。不同的内容要有不同的设计,不可千篇一律,时间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为宜。 (三)设计导语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求精,又概括性:导语只是引语,并不是讲授的主要内容,因此要切中重点,语言要精炼、概括,不能庞杂、繁琐、冗长。 第二、设疑、求启发性:不管是设疑布障、引起悬念,还是设置情景、展示意境,导语的设计都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针对性"是指导语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的目的确定,围绕教学重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现状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现状以及阐述应对方法 摘要:从小学时起,思想品德就被定义为所谓的“小科”,“副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再到中学的应试教育更是让思想品德课上的愈加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怎样能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配合达到最好的效果,怎样能让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作用得到真正地实现,这也就是我今天所要阐述的。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制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策略 都说应试教育是导致学校,教师,学生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不大重视的原因,但我认为这不是根本上的原因,根本在于学生在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时学校,教师对待思想品德这门课就不予以重视,从而使同学们形成一个定式思维,思想品德不重要。使同学们形成一种学他只是为了应对期末的考试的想法,完全曲解了我们要开这门课的意义所在,如果这样,不如不开。其次,应试教育这种体制也的确向同学们灌输一种思想,为了考试而去学他,只是死记硬背,更谈不上去理解他,消化他,甚至是使之外化。今天我作为一名刚离开校门的学生就来浅谈一下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学的发展现状,以及我的对其所提出的策略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学的现状及其原因 通过我的一路求学所见以及向大学同学询问他们在中学时上政治课的现状总结出当今中学政治课的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的教育还未摆脱应试教育束缚的情况下,在多数学校的实

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其它文化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顾此失彼的严重失衡的问题。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积极性不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不重视的情况。 3.政治课课时少,且课程安排多放在每天的上午最后一节课,下午最后一节课,都是在学生容易发困和溜号的时段。 4.考试题目的设置不重视学生的理解性与现实作用性,则重在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对考试提出的标准 5.尤其在中考中逐年削弱对政治课分数的要求,是其教师授课更加艰难。 思想政治教育课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坚持人才强国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教育部门却在一步步的淡化其科目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形成现在的现状,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第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热情小,不重视。 思想政治课在如今地位上说就属于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课程设置;从效果上说又属于“教师备课教学很辛苦,领导同事不认可,学生心中无谓,学习缺乏主动性”的课程。在很多学生心目中,它是门可有可无,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点缀,是一个再副不过的副课。再如这门科目枯燥,理论性高,很激发起学生兴趣,就拿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来说由于佳木斯地区历来政治在中考中占有很大比重,按道理会得到很大重视,但事实却不是,临阵磨枪,是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浏阳市社港中学谭艳香 课堂是我们教改的主阵地,构建活泼、积极、生动、精彩的课堂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而这一切都是在可爱“活”的前提下进行的。如何使自己的化学课堂“活”起来,我在课堂教学中的有了一下一些探索与几点体会。 一、让学生在新意的导课中而动起来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精彩的开场,能让学生“学习兴趣”活起来,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新课伊始就被吸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习,学生求知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乐此不疲,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起来了,老师的课也就上好了。 如在讲绪言时,我出示了一张事先处理过的白纸,往白纸上喷洒无色的酚酞试液,纸上显示出“神奇的化学”几个红色的大字,这时,同学们非常兴奋,紧接着说传说有一个魔棒可以“点石为金,化云为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今天我这儿有一个魔管可以吹水为牛奶,叫一个学生往烧杯中吹气,学生发现清水变成了浑浊的牛奶。此时,学生兴奋老师更兴奋。紧接着我说你们都见过魔术师表演魔术,老师我也会魔术呢,兴奋地做“魔棒点灯”实验,此时别提学生有多兴奋了,个个寻根问底。我抓住这一时机马上导入新课,并且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让他们回家做一下,如鸡蛋浮沉,烧不坏的手帕等,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动起来 现在,行内有三句比较流行的话:只是听,就容易忘记;看见了,就记得牢;去做,就学会了。其实还可以再加上两句:你学了,就有所得;有所得,你就会感到乐趣。初中学生特别喜欢实验,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想方设法进行改革,大胆进行实验设计,尽可能地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做、生动活泼的学。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 例如,我在进行灭火原理内容的学习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同学们七、八人一小组,整个班分六个组,把桌子上的蜡烛点燃,用各种方法将蜡烛熄灭,方法越多越好。并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并结合燃烧的条件进行简要分析,为什么你这种方法会使烛火熄灭?这下教室里可炸开了锅,每个组的同学都很积极的参与其中,讨论的、动手操作的、记录的,时不时还传来阵阵笑声、争论声,但忙而不乱。约五分钟后,学生分小组进行汇报:

激趣———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

激趣———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 柳江县穿山二中 宋启玉 韦淼 [内容摘要]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好”与“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现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认识、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学习的巨大源动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则启而不发,学而不进,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和专家们批评、指正。 [关键词] 激趣 思想品德 课堂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人们对下一代的教育寄予了很高的厚望。为了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成为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新一代,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和方法。但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其中针对“应试教育”“以教为主”向“素质教育”的“以学为主”方向转变就有一个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需要我们教师去思考,去解决。怎样来激发并保持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呢? 首先,上好第一堂课,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的课堂产生兴趣的教师,让自己的课程吸引学生。为此,笔者首先抓住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因为第一堂课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关键,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例如七年级的第一堂课,笔者没有急于讲解课本内容,而是让学生讲讲自己刚刚来到新学校的所见所闻,谈自己对新环境、新伙伴、新老师的感受和看法,说说自己的性格、介绍自己,这样一来,学生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的拘束感大大减少, 大家你一言

让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课妙趣横生

让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课妙趣横生 “春困、夏乏、秋打盹、冬迷糊”,一年四季昏昏欲睡,似乎已是思想政治课上的一个通病。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摆脱教师自唱“独角戏”的窘境,让学生乐于扮演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呢?我认为,关键在于一个“巧”字。 一、巧用无声语言,默默感染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拉别思的研究表明:信息效应=7%的文字+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所以,作为无声语言的面部表情在教学中的感染力是巨大的。试想,面对一双炯炯有神、充满自信、饱含激情、令人振奋的眼睛,和面对一双暮气沉沉、死板呆滞、虚无缥缈的眼睛,心理反应自然绝然不同。而且,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学会多用眼睛说话。随着教师慷慨激昂,扣人心弦的讲角,眼神要不断变换感情色彩,或爱或憎,或欢喜或忧郁,或自豪或悲愤,让学生感同身受,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润物却在无声处。如,在讲解“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的义务”时,我举了“海空卫士”王伟的英雄事迹。“王伟执行任务前去医院看自己多病的妻子,说很快就会回来看她,但这一去竟成绝别。”讲到这里,我的眼神是那么悲痛,语言颤抖;可一讲到王伟面对敌机豪不畏惧,不惜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回祖国安全时,我的眼神是那么自豪;在教育学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面对祖国安全受到威胁,都应向王伟那样保家卫国时,我的眼神又是那么充满期待与信任……学生们的思想感情随着我的语言、我的眼神、我的面部表情的变化而变化,一切都自然而然,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二、巧用幽默修辞,令学生喜闻乐见。 思想政治课由于本学科特点,理论和概念相当多,单纯平铺直叙,以例说理,学生很快就会疲倦,而且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思想既不成熟,又潜藏着叛逆心理,再加上本身性格还存在着差异,因此,往往老师费了半天的功夫,讲的口干舌燥,但最终效果却不尽人意。可是如果在教学中恰当的掺入幽默这款调味剂,就会使整堂政治课教学过程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焕发出扣人心弦的教学艺术魅力,而且,“用幽默的方法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真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如,在讲解“公民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个问题时,我打破了过去正面教育的教学惯例,故意正话反说,“我认为,任违法犯罪行为横行将会给我国国民带来三大好处: 1.国民智力迅速提高。祖国遍地有人才——坑、蒙、拐、骗、偷……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真是可喜、可贺。 2.致富道路平坦宽广。人人买保险,人人爱保险,只要去保险,肯定有钱赚。家电天天丢,财源滚滚来;死了我一个,带给全家财,真是幸运、幸运。 3.职业道德高度弘扬。天天有人火化,夜夜有人送葬,殡仪馆人员爱岗敬业,

化学教学叙事让课堂活起来

九年级化学教学叙事让课堂活起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为此它强调课堂教学应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建构主义还提出,知识具有情境性,而且是其被应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动的部分产物,并且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情境中再运用的可能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学习才能更为有效。因此,现代学习理论非常强调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学科有着天生的魅力,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就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促进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以初三化学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

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七章第二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当学生发现加入过量蔗糖,杯底就会出现沉淀时,教师就指出他们现在所得到的上清液就是蔗糖的饱和溶液,然后指导学生为饱和溶液下一个定义。大多数学生会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饱和溶液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饱和溶液变得不饱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操作,学生会发现如果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原来的饱和溶液就会变得不饱和,于是就意识到只有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一定时,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才有实际意义。通过砌糖水这样的简单实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不仅很容易理解饱和、不饱和溶液两个重要概念,同时也学会了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趣味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另外,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利于学生掌握。例如在初三化学“物质鉴别”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练习:小明的妈妈在做饭时不

让思想品德课堂鲜活起来

让思想品德课堂鲜活起来 编号:G40(2014)20-02-03 作者:薛江霞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建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借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我在教学中经常根据教材要求和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精致的小问题、幽默小故事、漫画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讨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起来。 二、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 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平等、和谐的现代意识。在教学中我注重利用作业批语和学生交流,还经常有创意的开展活动,送给学生一些别出新裁的奖品,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三、突出“主体参与”,要有“人本观念” 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就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

方式出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比如,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良方”,运用心理品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许多烦恼,诸如人际关系、考试焦虑、心理障碍等。同学们放弃了往日对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的偏见,认为学习这门课很有用,能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也使他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四、在教学手段上要丰富多彩 我在教学中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最直观可行的方法。板书、挂图、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要适时应用。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让他们踊跃发言,激烈讨论,积极参与到教与学中来。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教材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简略或补充,展示有关最新热门的讨论观点及意见,既讲授了课程内容,又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扣住了时代脉搏,体现思想品德课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同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我也认真分析研读了教材,随时更新资料,把握了当前的社会热点。 五、课堂中要教学联系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生活,设置一些小问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性是由物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万能的,但离开思想政治工作是不行的。党的历史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事业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如果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包括引导、保证、服务的涵义,是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广大群众的引导作用,对完成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任务的保证作用,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服务作用。引导、保证、服务三者是统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引导和保证作用,产生出巨大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和保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大方向,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二是通过正确处理各种不同的思想认识问题和社会矛盾,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其他各项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教育、引导人们防止、克服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倾向,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中心环节。从党的领导功能来看,党的领导是引导、保证、协调、服务的统一,这些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党的领导实质来看,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其中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前提和基础。从实现党的领导的途径来看,出主意、用干部,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党的领导、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必需条件。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思想领导,只有坚持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对党员、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勤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使党的政治优势转变成国家和社会的优势。要保证我们党领导的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方向,保证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保证其他工作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做好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课堂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的方法 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一堂课如何开头,也没有固定的方法。由于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开头也不会相同。即使是同一内容,不同老师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下面介绍一些课堂导入设计的类型和方法,可作为老师设计课堂导入参考。 1、开门见山,揭示新课 这是针对教材特点,直接揭示学习目标。就是在上课开始后,老师开门见山地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等,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要解决的问题,以此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这种导入式特点是“短、频、快”。即省时,接触新课主题迅速,能及时起到组织学生进入学习角色的作用。 教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师:我们天天读书,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以至进入大学。这是为的什么呢?就是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使我中华繁荣富强。这是我们读书的目的。周恩来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就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板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自读。 教例是教师直接将本堂所讲的课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主题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给同学们,使同学们意识到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个人,不是为了父母,更不是为了亲戚朋友,而是为了“中华崛起”这个大目标,只有如此才有无穷的动力。学生们平时听到的一些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学习,为了给父母争面子;为了光宗耀祖而学习这种非健康意识,或者说非主流意识,一定会受到撞击。教师举出了周恩来的例子,对学生是很有说服力的。一是周总理的伟大形象早巳深人人心,提起“周总理”三个字,无不肃然起敬。二是看周总理是怎样立志的,怎样学习的,并通过艰苦革命实践,成为国家卓越的领导人。这样就在学生心中首先树立起一个“楷模”或“丰碑”。那么,以后的教学内容也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山”来进行了。 2、联系旧知,提示新课 它是指教师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复习提问旧知识为手段,在旧知识里面带出新课内容的线索,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顺理成章地进入新知识领域,并产生强烈求知欲,去探求新知识的一种导课方式。这是最常见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其特点是以复习已经学过或学生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的知识为基础,将其发展、深化,引导出新的教学内容,既给学生复习巩固旧知,又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积极思维。“温故”是手段,“知新”是目的,两者有机结合并自然过渡。 例如,一位历史课老师在讲《三国鼎立》一课时,首先问学生“黄巾大起义的意义是什么”,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黄巾大起义瓦解了东汉政权。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大小地方实力派和豪强拥兵自立,进行分裂割据。至于具体情况,就是今天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 这样的导课,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从旧知牵引到寻求新知的情境中,使导课简短、恰当、自然。 3、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悬念式导入,它是指老师上课伊始,有意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疑问,摆在学生面前,又

如何要小学思想政治课活起来

摘要: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想品德学习。 关键词:小学;思想政治课;发挥 明确的目标是发展教育的前提,在此前提下,运用正确的方法,引领学生向着明确的方向发展,教学才能取得成功。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应明确主体性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一要明确具体,二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传统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比较抽象、模糊、缺乏区别对待,有一些学生根本无法把握。制定明确具体的目标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级别的目标,学生一经选定,都能主动积极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次练习。而要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首先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活”是目的,“动”是前提。 第一、精心设计,让学生能“动”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随便选择一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去自主学习,任意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去讨论,或者是照搬照抄教材上的材料让学生去探究,这样是不可能让学生动起来的。让学生动起来,首先要精选内容,要选择那些带有实践性、需要性和疑惑性的内容,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这样就很容易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第二,大胆放手,让学生敢“动” 新课改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必须要无限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搞“满堂灌”,不搞“一言堂”。由于大胆放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敢动了,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搭桥牵线,让学生互“动” 让学生动起来,个人动不算动,互动才算真正动起来,既要师生互动,又要生生互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服务者和引导者,要学会牵线搭桥,要在师与生、生与生、生与教材之间搭桥,让学生互动起来。对于师生互动,教师可以故意设计陷阱,来迷惑学生,比如,教师可以故意提出一个错误的观点,让学生来反驳,让学生去据理力争。对于生生互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或者是组织小组间竞赛让同组学生互助互动。总之,只要教师巧妙地牵线搭桥,学生互动就水到渠成了。 一个广阔的可选择空间是主体性教学发展的场所,没有选择就没有自主性和主动性。目前在我国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法中,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学内容尚有一定困难,但让学生选择自己乐于接受的学习方法,则是完全有可能的。通过这种选择,学生会将教学的目标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这种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并对学生的主体行为具有内在的约束力。 以往的教学习惯以教材为中心,研究教师如何教,而忽视的学生怎样学。如能把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将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心理期望及其自身能力结合起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剖析问题。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果学生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这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可组织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并启发学生分析原因。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分析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学生对一些问题不明确或不理解时,启发学生主动讨论,组织学生认真剖析,抓住本质。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我们不妨尝试以下方法:

初中化学论文:让学生爱上化学课堂

让学生爱上化学课堂 【摘要】:曾有学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化学只要学习化学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化学符号、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化学的学习方法就是勾勾画画加记忆。如背诵一些重要的化学史实、化学用语、实验现象、物质用途等;学习无趣而且困难。化学学习内容似乎与生产生活没多大的联系,这样一些内容若一段时间内不与之接触会被迅速遗忘,同时要学好这门学科看起来也极为不易,因为要求高,极为繁琐的大量基本实验操作。所以学生就不喜欢甚至恐惧化学课堂,连化学老师也不想见到。但令我惊喜的是我们高一级的三个化学老师被学生评为最喜爱的老师,我为之惊喜,也总结了让学生喜欢化学课堂,喜欢我们的原因:我们三个老师能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化学课堂活跃起来。 【关键词】:生活与化学创设情境活跃课堂 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为化学课堂能提供很多很好的素材,若离开生活生产讲化学的学习是一种枯燥无味的学习,要想化学课堂活起来,最好的方法是联系学生日常的生活,他们所见所闻,让化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爱上化学课堂。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学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的意思是,教学即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生活是教育的核心,因而课堂教学不能离开生活。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知识和经验,收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信息,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化学情境,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再把这些化学问题移进课堂,真正让化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下面是本人在化学教学中的做法: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合作与交流。这一环节基本与生活有关,如必修一第5页:你知道沙里淘金吗?淘金者是利用什么性质和方法将金子从沙里分离出来的?如果有铁屑和沙的混合物。你能用哪些方法将铁屑分离出来?还有一些实践活动等,无不体现出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果利用好教材给出的素材也是教师教研的一个重点对象。 二:教师可从新闻时事中整理出化学素材,时事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讨论、交流、获得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或在电视、广播、报纸等搜集与化学有关与课堂有关的新闻素材,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新闻时事中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