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投入研究现状
浅析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与对策

浅析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与对策【摘要】乡镇卫生院在护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护理水平不够高、设备设施不完善等。
这种现状主要是由于人才培养不足、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建议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同时提升设备设施水平,以确保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继续关注乡镇卫生院护理问题,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乡镇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问题意识、存在问题、改善对策、人才培养、设备设施、水平、总结、展望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乡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责。
随着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乡镇卫生院在提供诊疗服务的护理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素质不高、护理质量参差不齐、护理设备设施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
在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数量有限,且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护理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甚至存在工作中不负责任的情况。
乡镇卫生院的护理设备设施水平有待提高,部分设备陈旧,无法满足护理工作的需要。
针对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亟需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改善。
加强护理人才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提升护理质量。
加大投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护理设备设施水平,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这些努力,能够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1.2 问题意识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地区群众的主要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任务。
在当前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乡镇卫生院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针对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我们应该有着清醒的问题意识: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普遍存在医疗资源紧张、人才短缺和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部分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影响了医疗质量和医疗体验。
护士工作投入现状的调查分析

ssf m 8hsi l w r coe eivsgt i t ct odegg m n sa ( WE )a dgnrle fr a o uso ni , e o opt s ee hsnt b et a dwt Ur h r nae et c e U S n e e i di om t nqet n a e r a o n i e h e w l az n i i r
1 , H e l'H si lfS a o , h no ,10 1 G ag og uPo e o t h m u S atu5 54 , u n dn p s pa o 2TeScn h eo d H e ls o i l S atu5 5 1S a t ,u nd n uP o e s t h no ,10 ,h no G a g og p 'H p a o f 4 u
a d d p r n ( 0 0 ) C n ls n T es ts f u ssw r e gg me ts t w l e. t s e esr c s n n r s p s i n e at t P< . 5 . o cu i h t u re’ ok n ae n l v 1 I i n c sa t f u us ’ oiv me o a on ia a o e yoo o e te
An nv s i ton a I e tga i nd Ana y i o k ga e e a usofNur e l sson W r En g m ntSt t ss
H A G Pn W N 一 n L a U N , A G g,U Yh—z,I e -in LN X e— hn iLN P i j ,I u ze a
采用工作投入量表和一般情况问卷进 行调 查。结果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0 0 ) P< .5 。结论
ICU护士工作投入与工作环境、道德困境关系的调查研究

I C U 护士工作投入与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关系的调查研究武 宁,贺春艳,李乐之,常淑莹摘要 目的:分析I C U 护士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㊁工作投入现状,探讨三者的路径关系㊂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㊁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 E S )㊁道德困境量表(M D S )㊁工作投入量表(UW E S )对长沙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13名I C U 护士进行调查㊂结果:I C U 护士工作环境得分为(90.61ʃ13.53)分,道德困境总分中位数为47.00分,工作投入得分为(63.67ʃ20.47)分;I C U 护士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道德困境与工作投入呈负相关(P <0.01);工作环境通过道德困境对工作投入的间接效应显著,道德困境的中介效应为0.076,占总效应的14.3%㊂结论:I C U 护士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㊁工作投入现状仍需改善,建议护理管理者开展以I C U 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路径为依据的干预策略,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轻道德困境,最终提升I C U 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㊂关键词 护士;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环境;道德困境;工作投入K e yw o r d s n u r s e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w o r k e n v i r o n m e n t ;m o r a l d i s t r e s s ;w o r k e n g a g e m e n t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1.038 当前,人口老龄化日渐加重,急危重症病人的数量逐年增多㊂重症监护室(I C U )护士长期处于高强度㊁高风险的工作状态,承受着极大的工作压力㊂I C U 护士身心的疲惫易引发情感枯竭和职业倦怠,导致工作投入降低[1]㊂工作投入(w o r k e n g a ge m e n t )是一种积极㊁充实的工作状态,包括活力㊁奉献和专注3个方面内容[2]㊂研究显示,工作投入与I C U 护士的工作效率㊁创新行为㊁工作热情㊁护理质量等密切相关[3-4]㊂护理工作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护理系统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包括围绕在护理工作周围的人㊁事㊁物等[5]㊂道德困境指个体知道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但由于内部或者外部的各种原因无法实行时产生的痛苦感受或心理失衡[6]㊂现有研究显示,工作环境是工作投入的正向预测因子,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护士投入工作[7]㊂也有研究显示,道德困境是护士工作投入的独立预测因子[8]㊂然而,I C U 护士工作投入与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路径尚不明确㊂本研究旨在探讨I C U 护士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路径,为提升I C U 护士工作投入提供依据㊂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长沙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413名I C U 护士进行调查㊂纳入标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且在职的护士,I C U 连续工作1年以上;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㊂排除标准:实习㊁进修护士;从事基金项目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编号:L H G J 20210010㊂作者简介 武宁,主管护师,硕士,单位: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护理医学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贺春艳(通讯作者)㊁常淑莹单位: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护理医学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李乐之单位:410000,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㊂引用信息 武宁,贺春艳,李乐之,等.I C U 护士工作投入与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关系的调查研究[J ].全科护理,2024,22(1):160-163.非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㊂1.2 研究工具1.2.1 一般资料问卷采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㊁年龄㊁婚姻状况㊁最高学历㊁职称㊁专科工作年限等㊂1.2.2 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 r a c t i c e E n v i r o n m e n tS c a l e ,P E S) 该量表由王丽等[9]汉化,共31个条目,包含护士参与医院事务㊁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㊁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方式㊁充足的人力和物力㊁医护合作5个维度,各条目采用L i k e r t 4级评分法,完全不同意 至 完全同意 计1~4分,总分31~124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工作环境越好㊂量表的C r o n b a c h 's α系数为0.91[9]㊂1.2.3 道德困境量表(M o r a l D i s t r e s s S c a l e ,M D S) 该量表由孙霞等[10]引进国内,共22个条目,包括个体责任㊁未能维护病人最大的利益㊁价值冲突㊁损害病人利益4个维度㊂各条目采用L i k e r t 5级评分法,发生频率 从未发生 至 严重困扰 分别计0~4分,每个条目评定道德困境的发生频率及困扰程度,发生频率与困扰程度的乘积为每项条目的最终得分,得分越高说明道德困境越严重㊂量表的C r o n b a c h 's α系数为0.879[10]㊂1.2.4 工作投入量表(U t r e c h t W o r k E n g a ge m e n t S c a l e ,UW E S) 由张轶文等[11]翻译修订制成,共15个条目,包括活力㊁奉献㊁专注3个维度,从 非常不同意 至 非常同意 计1~5分,总分15~75分,分数越高表明工作投入水平越高㊂该量表在护士群体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2]㊂1.3 调查方法采用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员使用统一指导语向病人介绍调查目的和意义,获得知情同意,告知注意事项,在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问卷㊂共发放问卷㊃061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 2024V o l .22N o .1500份,回收问卷441份,剔除信息不全或明显有错误等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413份㊂1.4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3.0和M p l u s7.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㊂采用共同方法偏差验证结果的有效性,符合正态分布定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中位数㊁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定性资料用人数㊁百分比(%)表示,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与工作投入间的关系采用S p e a r m a n相关分析;采用M p l u s7.4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考察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情况,并用B o o t s t r a p法验证中介效应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调查413名临床护士,年龄21~53(30.76ʃ11.89)岁;男44人,女369人;未婚135人,已婚278人;专科40人,本科354人,硕士19人;护士48人,护师243人,主管护师100人,副主任护师及主任护师22人;I C U工作年限1~27(6.15ʃ4.43)年㊂2.2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采用H a r m a n单因子检验,纳入所有变量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0个因子的特征根值大于1,且第1个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27.04%,低于40%的临界值㊂由此可见,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㊂2.3I C U护士的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及工作投入现状I C U护士的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及工作投入及各维度得分见表1㊂表1I C U护士的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㊁工作投入及各维度得分(n=413)单位:分项目总分工作环境总分90.61ʃ13.53护士参与医院事务25.28ʃ4.36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30.52ʃ4.24护理管理者的能力与领导方式14.96ʃ2.49充足的人力和物力10.91ʃ2.44医护合作8.94ʃ1.61道德困境总分47.00(27.50,76.00)个体责任11.00(4.00,23.00)未能维护病人最大的利益14.00(6.00,20.00)价值冲突16.00(9.00,24.00)损害病人利益4.00(1.00,8.00)工作投入总分63.67ʃ20.47活力25.32ʃ8.75奉献18.13ʃ6.02专注20.22ʃ7.342.4I C U护士的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及工作投入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 C U护士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P<0.01),道德困境与工作投入呈负相关(P< 0.01),见表2㊂表2I C U护士的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与工作投入的相关分析(r值)项目活力奉献专注工作投入总分护士参与医院事务0.4590.4590.4010.475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0.4130.4440.3540.434护理管理者的能力与领导方式0.3850.4240.3610.418充足的人力和物力0.3860.4260.3240.407医护合作0.4370.4080.3530.433工作环境总分0.4700.4900.4070.490个体责任-0.306-0.342-0.262-0.325未能维护病人最大的利益-0.264-0.296-0.226-0.281价值冲突-0.231-0.254-0.175-0.236损害病人利益-0.298-0.333-0.245-0.313道德困境总分-0.321-0.356-0.266-0.337注:均P<0.01㊂2.5道德困境在I C U护士工作环境与工作投入间的中介效应使用M p l u s7.4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讨道德困境在I C U护士工作环境与工作投入间的中介效应㊂以工作环境为自变量㊁道德困境为中介变量㊁工作投入为因变量,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的估计㊂结果显示,结构方程模型χ2=186.536,d f=51,卡方自由度比(χ2/d f)=3.658,拟合优度指数(G F I)=0.962,塔克-刘易斯指数(T L I)=0.950,近似误差均方根(R M S E A)=0.049,近似平均方根误差(R M S E A)= 0.047,中介模型有意义㊂采用偏差校正的B o o t s t r a p 法,从原始数据中重复随机抽样,共抽取5000个样本,计算中介效应的置信区间㊂结果显示,中介效应的95%C I(0.059,0.296)不包含0,提示道德困境在I C U 护士工作环境与工作投入间存在中介效应㊂I C U护士工作环境对工作投入的直接效应为0.455,道德困境对工作投入的直接效应为-0.227,工作环境对道德困境的直接效应为-0.335,如图1㊂根据上述结果,可进一步得知,工作环境通过道德困境对工作投入的间接作用值是-0.227ˑ(-0.335)=0.076,总的作用值为0.455+0.076=0.53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4.3%㊂㊃161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1期图1工作环境、道德困境和工作投入的关系模型图3讨论3.1I C U护士的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及工作投入的现状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I C U护士工作环境得分为(90.61ʃ13.53)分,稍低于黄亚梅等[13]调查绵阳市临床普通护士的整体得分[(93.31ʃ15.81)分],但分数接近,表明I C U护士工作环境与其他科室护士并无大幅度差异,即使在高强度工作压力状况下I C U护士对工作环境的认可度尚可㊂但国内I C U工作环境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仍需重视I C U健康工作环境的建设[14]㊂本研究结果显示,I C U 护士道德困境总分为47.00分,明显高于高峰等[15]对普通科室护士的研究,表明I C U护士的道德困境水平相较普通科室护士严重㊂I C U护士长期面对危重及临终病人,易出现道德困境问题,未来应重视I C U护士道德困境的早期风险预测及心理干预[16]㊂本研究结果显示,I C U护士工作投入总分为(63.67ʃ20.47)分,低于V i s h a l等[17]的研究结果,说明国内I C U护士的工作投入度有待提高㊂目前国内I C U护士工作投入的干预类研究较少,未来研究可从护士㊁管理者㊁医院环境等方面采取干预措施,挖掘I C U护士情感㊁认知等方面的有利资源,构建积极的工作环境,提高I C U 护士工作投入度[18-19]㊂3.2I C U护士的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3.2.1工作环境对I C U护士的工作投入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I C U护士工作环境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P<0.01),且工作环境对工作投入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与W a n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㊂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 D-R)理论中提到,提高个体工作投入度的关键在于创造支持性工作环境,使目前的工作环境提供的资源能满足其需要,从而提高其工作投入度㊂A i k e n等[21]提出了5个可改变的工作环境特征,包括充足的人力资源㊁护理管理者的能力与领导方法㊁医护合作㊁护士参与医院事务以及确保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㊂护理管理者应重视I C U工作环境对工作投入的正向影响作用,可从上述5个可改变的工作环境特征出发,有针对性地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激发I C U 护士的工作热情㊂3.2.2道德困境对I C U护士的工作投入具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I C U护士道德困境与工作投入呈负相关(P<0.01),且道德困境对工作投入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与C l a r k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㊂分析原因为,道德困境会对I C U护士身心产生伤害,导致食欲不佳㊁腹泻㊁焦虑㊁内疚等负面影响[22],直接降低护士的工作投入度㊂同时,研究表明道德困境会导致护士情感耗竭,降低其工作满意度及职业认同感,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23-24]㊂国内道德困境相关研究以调查类研究居多,国外已有较多道德困境相关的干预研究㊂今后应重视I C U护士的道德困境问题,从评估㊁预防㊁干预等方面着手,加强对I C U护士的道德困境相关研究㊂3.3道德困境在I C U护士工作环境与工作投入间具有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道德困境是I C U护士工作环境与工作投入间的中介变量,提示I C U护士工作环境状况越差,其道德困境程度越高,进而工作投入度越低㊂原因可能为,在I C U护士遭遇道德困扰时,当处于工作环境的组织支持资源不足时,I C U护士不敢向他人尤其是领导者诉说道德困境问题,转而采取逃避某些工作场景等相对消极的方式,导致其工作投入度降低[15];相反,若组织鼓励其提出道德困扰问题,在发现问题后提供可利用的资源,创造一个可供分析㊁交流㊁宣泄的途径,有利于I C U护士缓解内心的心理压力,㊃261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2024V o l.22N o.1积累经验,在遭遇类似道德困境时能摒弃掉负面影响,以积极向上的状态投身于临床工作中[25]㊂提示护理管理者需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创造有利于道德实践的组织伦理环境,从而减轻I C U护士的道德困境,最终提高护士的工作投入度㊂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伦理保障体系,为I C U护士的伦理决策提供支持系统;定期组织I C U护士开展伦理原则和道德观念相关培训,提高其伦理决策能力;守护I C U护士的心理健康,定期举办道德困境相关员工关爱项目,为I C U护士提供心理援助;对于伦理问题开展多学科会议,鼓励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共同参与伦理问题的讨论㊂本研究结果显示,工作环境对工作投入的间接效应与直接效应同时显著,道德困境的中介效应为0.076,占总效应的14.3%㊂表明道德困境不是唯一的中介变量,在I C U 护士工作环境与工作投入之间尚存在其他发挥中介作用的变量㊂因此,今后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其他中介变量,并综合分析I C U护士道德困境及中介因素影响工作投入的作用机制㊂4小结综上所述,I C U护士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㊁工作投入现状仍需改善;工作环境㊁道德困境与工作投入相关;工作环境能直接正向预测I C U护士的工作投入,道德困境能直接负向预测I C U护士的工作投入,道德困境在I C U护士工作环境与工作投入间具有中介作用㊂建议护理管理者以I C U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路径为依据开展干预策略,改善工作环境,减轻道德困境,最终提升I C U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㊂但本研究仅选取了长沙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 C U护士,样本量代表性不足㊂今后可采用多中心调查,进一步论证研究结论㊂参考文献:[1]王励飞,米元元,金晶,等.I C U护士工作压力体验与应对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0):1566-1571. [2] S C H A U F E L I W B,S A L A N O V A M,G O N ZÁL E Z-R O MÁV,e t a l.T h e 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 e n g a g e m e n t a n d b u r n o u t:a t w o s a m p l ec o n f i r m a t o r y f a c t o r a n a l y t i c a p p r o a c h[J].J o u r n a l o f H a p p i n e s sS t u d i e s,2002,3(1):71-92.[3] C H R I S T I N A D,J O A M.T h e i m p a c t o f n u r s e e n g a g e m e n t o nq u a l i t y,s a f e t y,a n d 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c a r e:w h a t n u r s e l e a d e r s s h o u l d k n o w[J].N u r s i n g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Q u a r t e r l y,2018,42(3): 278-283.[4] G A R CÍA-S I E R R A R,F E R NÁN D E Z-C A S T R O J,MA R TÍN E Z-Z A R A G O Z A F.W o r k e n g a g e m e n t i n n u r s i n g:a n i n t e g r a t i v e r e v i e w o f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J].J o u r n a l o f N u r s i n g M a n a g e m e n t,2016,24(2): E101-E111.[5] N O RMA N R M,S J E T N E I S.M e a s u r i n g n u r s e s'p e r c e p t i o n o fw o r k e n v i r o n m e n t:a s c o p i n g r e v i e w o f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J].B M CN u r s i n g,2017,16(1):1-15.[6] W I E G A N D D L,F U N K M.C o n s e q u e n c e s o f c l i n i c a l s i t u a t i o n st h a t c a u s e c r i t i c a l c a r e n u r s e s t o e x p e r i e n c e m o r a l d i s t r e s s[J].N u r s i n g E t h i c s,2012,19(4):479-487.[7]高赞美,蒋亚芬,毛曙.工作环境管理与护士自我效能感㊁工作投入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6):4799-4803.[8] C L A R K P,C R AW F O R D T N,HU L S E B,e t a l.R e s i l i e n c e,m o r a ld i s t re s s,a n d w o r k p l a c e e n g a g e m e n t i n e m e r g e n c y d e p a r t m e n tn u r s e s[J].W e s t e r n J o u r n a l o f 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2021,43(5): 442-451.[9]王丽,李乐之.中文版护理工作环境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21-123.[10]孙霞,曹枫林,姚静,等.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52-55. [11]张轶文,甘怡群.中文版U t r e c h t工作投入量表(UW E S)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3):268-270. [12]任春艳,马晓雯,谢红,等.医护合作关系对护士工作投入影响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6):754-758.[13]黄亚梅,郭建英,徐维国,等.临床护士安全防护态度在工作环境和职业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J].职业与健康,2022,38(19): 2621-2624;2630.[14]陈竞萌,尤黎明,郑晶,等.医院内科㊁外科和I C U病区护士特征分布以及护理工作环境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20-23.[15]高峰,刘芬,刘珊珊,等.护士道德困境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6):49-51.[16]周军,王莎莎,武丹丹,等.重症医学科护士道德困境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20,41(16):36-40.[17] V I S H A L G,A G A R W A L U P A S N A A,N A R E S H K.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b e t w e e n p e rc e i v ed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s u p p o r t,a f fe c t i v e c o mm i t m e n t,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a c t b r e a c h,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c i t i z e n s h i p b e h a v i o u r a n dw o r k e n g a g e m e n t[J].J o u r n a l o f A d v a n c e d N u r s i n g,2016,72(11):2806-2817.[18]孟萌,关玉珠,张爽,等.I C U护士专业生活品质对工作投入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1):1663-1667. [19]潘小康,李冬英,李欣,等.护士工作投入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7):951-955.[20] WA N Q Q,L I Z Y,Z H O U W J,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w o r k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j o b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n t h e t u r n o v e r i n t e n t i o n o fe x p e r i e n c e d n u r s e s:t h e m e d i a t i n g r o l e of w o r k e ng a g e m e n t[J].J o u r n a l o f A d v a n c e d N u r s i n g,2018,74(6):1332-1341. [21] A I K E N L H,C L A R K E S P,S L O A N E D M.H o s p i t a l s t a f f i n g,o r g a n i z a t i o n,a n d q u a l i t y o f c a r e:c r o s s-n a t i o n a l f i n d i n g s[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f o r Q u a l i t y i n H e a l t h C a r e,2002,14(1):5-14.[22] R U S H T O N C H,C A L DW E L L M,K U R T Z M.M o r a l d i s t r e s s:ac a t a l y s t i n b u i ld i n g m o r a l re s i l i e n c e[J].A m e r i c a n J o u r n a l o fN u r s i n g,2016,116(7):40-49.[23]K A R A K A C H I A N A,C O L B E R T A.N u r s e s'm o r a l d i s t r e s s,b u r n o u t,a n d i n t e n t i o n s t o l e a v e:a n i n t e g r a t i v e r e v i e w[J].J o u r n a l o f F o r e n s i c N u r s i n g,2019,15(3):133-142. [24]沈志莹,钟竹青,郑凤,等.护士道德困境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8):34-38.[25]朱佳楠,张欣,陈京立.临床实践中道德困扰的研究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9,40(15):27-31.(收稿日期:2023-08-20;修回日期:2024-01-03)(本文编辑卫竹翠)㊃361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1期。
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策略

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策略工作投入(workengagement)是一种积极的、充实的、与工作相关的心理状态,高水平的工作投入不仅能促进护士自身健康、提高其工作满意度,还可有效降低离职意愿[2,3]。
护士作为护理服务的执行者,其工作投入水平对护理服务的质量有着密切影响。
而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作为挽救生命的重要科室,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更是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结局,本文通过综述ICU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希望为管理者制订ICU护士工作投入提升策略提供参考。
1ICU护士工作投入研究的必要性研究表明[2-4],高水平的工作投入能够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升主观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
但ICU特殊的高压力工作环境和性质使得当前ICU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普遍较低,离职倾向严重,严重影响了ICU护士的身心健康和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因此,积极寻求提高ICU护士工作投入水平的对策,对提升ICU护理质量意义重大。
2ICU护士工作投入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21工作压力ICU患者病情多变、治疗手段繁多,且科室知识更新快、夜班多、收入与劳动量不成正比、职业风险高,导致ICU护士工作负荷过重。
曾有数据显示,ICU护士一天弯腰或保持其它腰部受限姿势工作时间可高达36%,过重的工作压力已经成为影响ICU护士工作投入水平的重要因素。
工作压力越高,ICU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越低。
通过缓解工作压力提高ICU护士工作投入水平已经是必要手段。
22职业价值观护士职业价值观是护士实践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石。
有研究表明,ICU护士对其职业价值观有较高的认同水平,但其中男护士、护师职称、6~10年护龄、合同护士的职业价值观偏低,且与工作投入及各维度呈正相关。
职业价值观较高的护士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且具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在ICU患者无陪护的特殊环境中,管理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当无法满足他们的期望时,管理者和家属常常会将护士的努力否定,容易使其产生消极的职业价值观。
2024护理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2024护理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行业正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对2024年护理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护理行业的现状分析人口老龄化的推动力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
而老年人群体的增加,对护理行业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据统计预测,到2024年,全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1亿。
这为护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医疗技术的发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各种新的治疗手段和设备逐渐被应用于护理领域。
从智能化床垫到远程监护系统,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而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护理行业的发展。
缺乏专业护理人员尽管护理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挑战,即护理人员的短缺问题。
由于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并且需要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护理人员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因此,如何培养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成为护理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护理行业的发展前景技术驱动的护理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护理行业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
智能化床垫、智能护理机器人和远程监护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将使护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同时,个性化护理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护理方案。
护理服务的多元化发展未来的护理行业将逐渐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除了传统的医院护理,还会出现家庭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等多种形式的护理服务。
这将为护理行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
护理人员的培养与储备解决护理人员的短缺问题是护理行业发展的关键。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大对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的护理教育体系,并提供更多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护理事业。
此外,建立护理人员的储备机制,确保护理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护理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1. 引言护理行业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对护理行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2. 护理行业的现状2.1 护理行业的定义护理是指针对患者的身、心、灵进行全面、个体化的照顾和服务。
护理行业包括了医院护理、社区护理、老年照护等多个领域。
2.2 护理行业的特点护理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 总体需求稳定增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护理行业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 技能要求高:护理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
- 行业壁垒相对较高:护理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对从业人员的资质和许可证要求严格。
- 服务质量对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2.3 护理行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护理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护理行业迎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更多的人开始重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专业性,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
在医疗制度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政府加大对护理行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各类护理服务机构的发展。
同时,护理行业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各级医院和养老机构纷纷增加护理人员的编制,以满足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3. 护理行业的前景分析3.1 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带动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护理需求的大幅增加。
未来,随着老年人群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
3.2 技术的进步与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护理行业也将迎来更多的机遇。
例如,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和智慧医疗的应用将给护理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同时,护理机器人、智能医疗设备等新技术的出现也将提升护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3.3 护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在护理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
护理工作现状及发展计划

护理工作现状及发展计划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促进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护理工作的现状1、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数量与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和特殊科室,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况更为严重。
这导致了护士工作负担过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2、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虽然近年来护理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部分护理人员学历较低、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的情况。
一些护士缺乏系统的培训和继续教育,难以适应现代医疗护理的要求。
3、工作压力大护理工作不仅需要付出体力劳动,还需要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
长时间的工作、频繁的夜班、复杂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操作等,使得护士容易出现身心疲劳和职业倦怠。
4、护理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部分医疗机构在护理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护理服务流程不够优化,护理操作不够规范,患者满意度不高。
此外,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不够充分,也影响了护理效果和医患关系。
5、护理学科发展相对滞后与医学其他学科相比,护理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相对滞后。
在科研投入、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护理学科的进步和创新。
二、护理工作的发展计划1、加强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护理教育的投入,提高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教育质量。
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
同时,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护理事业。
2、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护理人员的数量和结构。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护理力量,提高护理服务的可及性。
建立科学的排班制度,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3、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建立健全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
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减少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提高患者满意度。
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编制,王培席 [13]翻译并修 订,包 括 5 个 条 目,将 遭 受 暴
力的次 数 按 照 4 级 评 分 法 评 分,
0~3 分 分 别 为 “没 有
遭受过暴力”“遭受过 1 次”“遭受 2 次或 3 次”“遭受 ≥
4 次”。暴 力 频 度 分 级:零 频 度 (
0 分 )、低 频 度 (
-X 模 型 提 出 急 诊 科 护 士 工 作 投 入 的
假设模型,见图 1。
[
15] KUNSCHITZE,
FRIEDRICH O,
SCHÖPPLC,
e
ta
lI
.
l
l
n
e
s
sp
e
r
c
e
t
i
o
n
J].
2022,
20(
2):
255
258.
[
脑卒中患者疾病感知变化轨迹及核心
17] 郭玉成,闫蕊,张文越,等 .
影响因素决策树分析[
护理学杂志,
J].
2022,
37(
3):
20
24.
[
18] 叶赵芳,王 丛,贾 庆 梅 .
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感知水平及影响因素
分析[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J].
2022,
括决策应对(
6 个条 目)、人 际 联 结 (
4 个 条 目)、理 性 思
维(
4 个 条 目)、柔 性 自 适 (
4 个 条 目)
4 个 维 度。 采 用
级评分
法,
总
分
为
分,
得分越高表示
L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工作投入研究现状发表时间:2016-06-16T10:53:16.4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作者:朱志勇1 李春玉2 沈旭3(通讯作者)[导读] 文章以护理学视角阐明积极的投入概念及理论框架、测量、相关因素,介绍已开展的相关研究、未来研究方向。
1.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延边大学护理学院(硕士在读)133000;2延边大学护理学院;3延边大学附属医院产科摘要:投入是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新概念。
护理是处于特殊环境特殊位置,针对整体人开展工作的行业。
文章以护理学视角阐明积极的投入概念及理论框架、测量、相关因素,介绍已开展的相关研究、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护理;工作投入;工作倦怠;组织支持感;工作资源Abstract:Work engagement a new concept in the study of positive psychology.Nursing is in a special environment,in view of the whole people to carry out the work of industry.Based on perspective of nursing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clarify job involvement,measurement,related factors,introduces the related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Key word:nursing;work engagement;work burnout;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available job resources 前言:工作投入概念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而发展起来,是关于员工工作状态的新研究取向,重点关注工作中个体人的优点和心理的正向能力。
护理工作被视为压力和感情上要求苛刻的行业,这使得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RN)格外容易陷入低工作投入状态。
目前,护理行业是健康服务组织中最大的一支,如何提高注册护士(RN)的工作投入,使得这一庞大的组织能够提供持续的、稳定的、优质的健康卫生保健服务对任何国家、地区都极其重要。
因此,在护理领域进行工作投入的研究尤为重要。
1.工作投入的概念1.1定义Kahn(1990)第一次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提出“个人投入”概念。
他认为:个人投入即组织成员利用自我工作角色的过程[1]。
在Kahn来看,组织成员自我和工作角色存在动态结合的关系:当个体进行更深层次的工作,个体驱动自身能量进入角色行为(个体经营)和显示自我角色(表达);相反条件下,个体脱离自我角色,拒绝创造工作成果,陷入低投入状态。
Britt等(2001)的工作投入概念是工作卷入和Kahn个体投入概念的整合。
他们把工作投入界定为个体对自己工作绩效的强烈责任感和承诺意愿,并感到工作绩效的优劣与自身关系重大[2]。
Maslach等人则以工作倦怠对立关系的角度来界定工作投入。
他们将倦怠与投入看作三维连续体的两极,精力(energy)、卷入(involvement)和效能(efficacy)构成了两极连续体的三个维度。
积极的一端是感觉到精力旺盛,有效地工作并与他人相处和谐的状态,即工作投入。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与组织均处于积极、高效的工作状态[3]。
Schaufeli等将工作投入定义为一个完整的状态、持续和积极的情绪和动机,以活力、奉献和吸收为主要特征[4]。
活力是指具有充沛的精力与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愿意为工作付出努力,面对困难时有韧性不容易疲倦;奉献是对于工作的高度卷入,伴随着对工作意义的强烈体验,以及自豪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吸收是指愉悦的状态全神贯注的工作,感觉时间是无形的,从工作上脱离有一定的困难[5]。
投入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心态,而不是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对象、事件、个人或行为[6]。
1.2相关概念1.2.1工作狂工作狂是一种病态的工作体验,是个体由于强迫或无法控制持续工作的现象,这种状态危及个体健康,愉悦感降低,恶化人际关系和社会机能[7]。
1.2.2工作卷入个体在心理上对所从事工作的一种认知或信念状态,是一种自我判断。
而并非是身心投入的工作状态[8]。
1.2.3职业认同职业认同是个体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某一职业角色的过程。
而个体在职业角色中的状态即为职业认同的程度[9]。
职业认同与工作卷入类似,是个体的一种认知判断,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投入。
2.理论基础工作投入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工作需求-资源理论和工作-个人匹配理论[10]。
2.1工作需求模型(JD-R模型)中有两个主要的假设:工作需求和工作资源。
工作需求是指:那些身体、心理、社会、或组织方面的工作,需要持续的身体和(或)心理(认知和情感)的努力[11]。
工作需求的例子包括:角色超载,不利的环境条件,情感需求,时间限制和高工作压力。
工作资源包括社会、心理、身体、和组织方面与工作相关减少成本的要求,便于实现工作目标,并刺激个人成长和发展。
几项研究已经发现,工作资源是投入的强预测因子。
2.2 JD-R模型已扩大到包括个人资源。
研究表明,个人资源或心理资本(PsyCap)是工作投入的又一重要预测因子。
PsyCap被定义为“一个人的积极心理状态的发展,其特点是: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
[12]3.工作投入的评估学者们对工作投入定义的分歧反映在测量工具上:3.1 Britt等编制的涵盖责任感、承诺和绩效影响知觉等3方面内容的6项目工作投入问卷。
从而支持了schlenker等(1994)的责任的三维模型。
该模型认为规章-事件关联、身份-事件关联和规章-身份关联三个因素可以预测工作投入。
他们研究发现:明确的工作指导方针,成员能有意识对工作绩效控制,而且当工作与能力相关时,成员们最有可能工作投入[13]。
3.2 Maslach认为,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完全对立,它们在维度上也应一一对应:情绪衰竭、疏离感以及职业自我效能感低落分别对应于精力、卷入与效能,工作投入可被MBI的反向计分直接估计,即MBI既是工作倦怠量表,也是工作投入量表[14]。
3.3 基于对高投入水平的员工的访谈,Schaufeli等开发了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utrecht work engagement scale,UWES)。
该量表包含活力、奉献和吸收3个分量表,共17个题目。
采用7级计分,分值越高表明工作投入的水平越高[15]。
实证研究表明,Utrecht工作投人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量指标。
目前,我国学者张轶文等引入UWES,其信度和效度在教师群体中得到验证[16]。
Schaufeli等将UWES-17缩短到UWES-9,并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演示了UWES-9的阶乘有效性。
结果显示:双量表分数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两次试验法的可靠性。
此外,双重模型在降低倦怠因素(包括疲惫和犬儒主义)和提高投入因素(包括活力、奉献、吸收和专业功效)方面能得到适合的数据。
适用于研究积极的组织行为[17]。
与其他研究不同:香港学者认为虽然中国版本的UWES已经可用,但其心理特性还有待研究,因此怀疑在中国背景下的适用性[18]。
上述量表中,Britt等编制的6项目投入问卷旨在反映员工自身责任的表述,Maslach的工作倦怠量表就员工情绪及效能感方面存在优势,涉及到情绪及效能感方面的研究,应用此量表较合适。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是Schaufeli等开发的UWES-17和之后的UWES-9,其优势在于不仅反映员工行为,而且更注重其心理表述,及对周围人的影响。
加之得到了跨地区跨文化的验证,因此,有关护理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工作投入的研究更适合应用Utrecht工作投人量表。
4.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4.1个体因素护理人员的年龄、职称、科室、工作年限等因素均与护士工作投入有关。
年龄在30岁一者较40岁以上者更易出现低工作投入表现,高职称和门诊人员比较低职称和其他科室护理人员投入水平高[19]。
研究表明[20]:工作时长0 ~ 5年的护士比其他群体在工作投入会获得更高的分数,因为刚开始工作的护士对工作存有新鲜感,且精力充沛,愿意奉献。
出现投入下降的为6 ~ 10年的护士。
这两个可能的原因:一是经过一段时期的高投入度的工作,他们开始有疲倦感觉;另外,这个年龄段的护士已经组建了家庭,这使他们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家庭的维系。
总的来说,经过6年的工作,员工的工作投入将会出现fall-rise波动曲线。
可见,医院文化的建设应有利于缓解工作的疲劳和员工压力,根据工作年限不同的员工应加强针对性的管理,使他们更专注的工作。
奉献精神这一维度。
投入的女护士比男护士价值更出众。
表明女性责任心强,尤其是工作母亲[21]。
男性在活力和吸收维度上获得比女性更高的得分,这部分表明:男性通常比女性更有力。
另有研究指出在短期的工作时间内,男性更具有探索精神,感觉工作不断刷新,这加强其工作投入。
医院应为员工创建合理的气氛和条件,让他们参与决策,体验成功和幸福,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投入[22]。
以往研究均表明[23]:未婚员工比已婚员工工作投入水平更高,事实可能是由于未婚员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工作。
因此,未婚员工充沛的精力和高工作投入应被充分利用。
另外管理者应创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已婚员工表现出高工作投入。
4.2环境因素国内研究表明: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工作投入处于中等水平[24]。
从环境角度看,医院等级、用工形式、人员短缺及工资不足[25]等造成的付出一获得不平衡及超负荷是影响护士工作投入的主要因素[26]。
个体的精力,个性特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不稳定因素和家庭事件也不同程度的左右个体的发展。
因此,工作-家庭模式预测个体工作投入。
研究结果表明,责任心与工作投入呈正相关。
参与者高度的责任心促进工作投入减少与家庭冲突;参与者责任心水平较低增加工作-家庭冲突。
组织应该根据责任心水平选择和布置岗位。
[27]4.3其他因素工作特征、护士心理资本水平[28]、核心自我评价[25]、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和工作投入呈正相关[29],大多数护理人员认为他们从事的是一份工作,并非事业。
如果把工作视为一种对组织的承诺,从而有意识地通过接受继续教育完善工作特征、提高心里资本水平及核心自我评价,护士工作投入水平将更高。
即使面对压力和挑战,护士仍然可以表现出高工作投入。
说明组织支持感能够降低工作对员工身心的消耗和侵蚀使员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并付出更多的努力[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