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中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

合集下载

展示课活动总结

展示课活动总结

展示课活动总结课堂活动总结课堂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所带班级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实践等形式进行学习,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在课堂上展示的一些活动的总结。

首先是小组合作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我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3-4人,然后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让他们一起合作完成。

例如,在学习英语口语时,我让学生分组练习对话,并进行表演。

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了英语口语能力。

其次是角色扮演活动。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教授历史知识时,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历史人物或者场景,然后进行表演。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再次是探究式学习活动。

这种活动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和探究。

例如,在教授科学实验时,我会给学生提出一个实验问题,然后让他们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最后是游戏化学习活动。

将学习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数学时,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如数独、填字游戏等。

通过这些游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角色扮演活动、探究式学习活动和游戏化学习活动等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最新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总结(精选7篇)

最新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总结(精选7篇)

最新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总结(精选7篇)最新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总结(精选7篇)时间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它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这段时间里,我们有得也有失,有苦也有甜,不如来个总结以对过去教学工作做个分析和借鉴。

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质量的教学总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总结(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总结1一、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聚焦课堂,减量增效”,参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经过教研组、备课组和参赛教师认真、充分和精心的准备,为广大教师呈现了创新的教学设计,带来了教学方面较为深刻的变化。

赛课活动展示了如何创设情景,如何让学生在经历问题中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转换学生角色,体现学生为主体,如何去解决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式主体活动的学习,注重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使全体学生均有提高等方面呈现了精彩的案例,为大家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本次活动评价重点在。

教材的把握,学生的启动,课堂实效追求及课堂教学基本素质四个方面。

在学校详细策划下,经过评委们认真、负责的工作,保证了活动的圆满结束。

三、对物理组两位教师上课的总体评价叶德金《圆周运动实例分析》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制作了较好的视频来注重情景的创设(如F1赛车等)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教学过程体现了学科特色,注重了学科方法及思维训练,恰当运用了多媒体手段,突破了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和难点,通过讲练结合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能以问题为中心紧紧吸引学生参与学习,通过师生互动对学生中的问题做了及时评价,通过教师的示范培养了学生的规范性,本节课讲解到位,流畅,语言节奏和教学逻辑好,教师教态自然,感召力强,课件对本节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明显,问题有一定深度,有利于学生思考。

本节不足之处:归纳与总结方面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向教师反馈,没有敏锐地发现一些问题和学生形成的错误,从而失去了纠错的机会,此外瞬间压力的展示不明显,而这正是使用多媒体应解决的问题,倾斜轨道转弯的轨道平面虽有所创新,但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第二课堂活动总结(15篇)

第二课堂活动总结(15篇)

第二课堂活动总结(15篇)第二课堂活动总结1在“以人为本,重在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了满足不同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要,我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活动课给予了学生充分创造的空间和舞台,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

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活动形式与内容:1、第二课堂活动主要以班级活动为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自由选择参加。

2、本学期的第二课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快乐阅读、书法学习二、定活动时间与地点:1、每周二、四下午为第二课堂活动时间。

2、活动地点安排在本班进行。

三、师生明确活动目的'与要求:1.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的兴趣活动。

因此,我们以自由参与为首要原则,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

2、第二课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终极目标。

内容的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3、辅导的教师能精选活动内容、设计活动形式,以合作、竞争等多种手段来丰富第二课堂,提高效率,让第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能力、发展特长的舞台。

4、教师能按时认真组织开展活动,没有出现以种种理由延误活动的现象。

5、学生能积极按时参加活动,努力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见识,增长自己的才干。

四、加强活动监督与总结:1、各小组都能认真制定活动计划,扎扎实实的抓好落实,上好每一节课,作好活动记录。

2、各活动小组每次活动都能清点人数,确保学生的安全。

五、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1)关注学生需要和发展的工作做得还不够,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利于他们未来发展和成长的条件和机会。

(2)活动课指导教师没有现成的活动指导模式和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活动组织理论教材。

基本上是无教可依,无法可循。

(3)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不多,未能全面开花。

总之,为了能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把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让学生喜而好学,充分发挥学生应有的特长。

永嘉县实验中学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教研总结

永嘉县实验中学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教研总结

永嘉县实验中学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校本教研总结本学期,教科室在周校长的领导下,以县教科研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学校工作总体目标开展活动,以校本研训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群体科研素质和质量,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现将本学期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教师培养,提升执教水平让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引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担当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这是我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为此,我们十分重视通过加强科研培训提高师资素质.1.教学调研,强基固本针对我校毕业班基础薄弱,我们通过教学调研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上课、改作、辅导及师生关系等各方面的情况,与教师一起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的问题,形成复习建议.使教学走向有序、规范.2.师徒结对,专业引领不断加大校本教研、培训力度,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全面关注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一是对新教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本学年周国杰校长、谷苏良老师等89位教师结为师徒关系,充分落实传、帮、带,鼓励青年教师乐于学习、勤于研讨,尽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二是对中青年教师,通过建梯队、抓重点、压担子的方法,不断为骨干成长教师提供条件、搭建舞台,加快成长脚步,争取有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3.教研培训,提升能力(1)积极派出教师参加省教师管理平台的各种培训活动.本学期,共123位老师通过省教师管理平台的培训报名,全校几乎所有一线教师都参加了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学科研讨会议.(2)积极组织参加中考复习会.谢雷、陈建鸥、潘微芳、朱拓、王建省等20多位老师参加温州市中考复习会.反思与困惑:如何根据教师的需求进行培训达到效果的最大化?二、重构备课理念,追求鲜活高效人们常说“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认真备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最好“准备”.但新课改实施已多年,我们在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备课这个关键环节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一,“假教案”现象严重.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备课教案“拿来主义”明显,流于形式的居多,富有个性的很少.其二,教师“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教师备课大多以教师的教为设计中心,且教学预设缺少弹性.其三,大部分年轻教师欠缺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的能力,难以高屋建瓴地从较高层次上把握并处理教材.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学习有关备课的先进理念,探讨有效的备课行为,力求抓好集体备课这一常规.集体备课,老师们播种的是汗水和智慧,收获的是教学硕果:青年教师经验丰富了,资深教师思维年轻了,教师间凝聚力强了,课堂教学质量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浓了,老师们教学劲头更足了.开学初的一个星期,确定为集体备课周.在这个星期里,以备课组为单位,定内容、定地点进行集中备课.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将教案上交到教科室检查.这样做到集思广益,提高了备课质量.分析每届学生的中考成绩,我们发现我校同级段同学科各班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三个指标在县里均居于前列.我们切实感受到,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集体备课功不可没.学校教务处在安排功课时,每周每学科都统一安排一个半天的教研活动时间.同组教师交流课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这样不仅弥补了教师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缺陷,而且起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反思与困惑:如何加强教案的原创性,引领教师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聚焦课堂教学,着力提高质量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我校一直聚焦课堂教学,探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以追求务实高效的课堂.谈论新课程课堂的专家多、观点多、论著多.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学校没有盲目跟从,始终把“学为中心课,目标达成的课是一堂好课”作为重要的评课标准,引导教师简要教学内容,精要教学设计,简便教评手段,力求目标达成,以期课堂的务实高效.为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丰富校本教研内涵,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利用名优教师的优厚资源,推出一批名优教师上样板课,供大家学习探讨,引领课堂方向.反思与困惑:如何真正做到教育的内涵发展,让优质的课堂成为教师幸福的乐园?四、重视命题工作,引领考试方向无论新老课程,考试都是每一所学校中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规范命题,出好试卷是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我们学校对命题工作向来重视,但目前的状态是:部分教师有较高的命题水平,大多数教师偏重日常教学研究,忽视试题研究,命题水平出现教师间和学科间极不平衡的现象.学校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加强对教师命题方面的梯度培训,以期规范、平衡.1.骨干先行,引领命题为加强命题研究,推进评价改革,我校推出“骨干先行,引领命题”的梯度培训.学校陈军杰老师、周锋老师、吴立键老师、谢雷老师参加市中考命题培训班学习.此外,语文组的毛淑华、李云云等老师,数学组的金建平、戴利俭、朱启国,科学组的施建岳等老师经常担任县教研室的命题工作,有较丰富的命题经验和较强的命题能力.在上学期期末邀请本校周锋老师、朱启国老师、胡君老师、施建岳老师、陈军杰老师进行中考说明解读专题讲座,有力提最高了老师的命题水平,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2.举办命题比赛,促进成长为了促进各学科教师对学业考试的研究,提高教师命题水平,促进评价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助力我校2015年中考.举办了学校教师命题比赛.评出一等奖27人,二等奖38人,三等奖40人.为每位教师搭建平台,促其成长.反思与困惑:教师是否应胸怀一种英雄主义,让自己来承担题海战术,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五、重视学生培优,促进能力提升学科素养竞赛锻炼人的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它对于激发青少年学习的兴趣,扩展知识视野,培养思维能力,选拔人才都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举行了实验中学七、八年级科学、数学学科素养竞赛,在竞赛中,我们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发现了一批思维敏捷、智力超群的学生,对于这批学生我们加以重点培养.并且让这批优秀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了数学全国联赛、永嘉县七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竞赛、温州市七年级学生素养大赛、永嘉县八年级生活中科学竞赛、全国“华素杯”英语联赛等各类比赛活动.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这些比赛中我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名单附后)反思与困惑:如何让学生做到基础和培优兼顾,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培优学习?永嘉县实验中学教科室二〇一四年六月附:教师、学生部分教科研成果1.骨干教师(班主任)评比2.教师论文课题评比市论文评比中,朱启国老师获市一等奖,金建平、郑涛等老师获市三等奖.在县教学论文评比中周国杰、李柏树、吴红、谢益斌、胡晓霞、朱拓、吴雪谦、周锋等8位老师获一等奖,李林珍、罗晓洪、朱启国、李旭、潘银娟、王贤成、金小丹、金宇、吴雪谦等11位老师获二等奖,全爱秋、金丰平、周仙燕、陈缘茜、胡明洁等5位老师获三等奖.周国杰校长负责的课题《初中科学“五优化”实验教学的系统设计研究》县级立项,朱拓老师负责的课题《初中科学“创设生活情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县级立项.3.教师论文发表陈军杰、周仙燕、王贤成、潘有杰、王巧乐、邵晓瑚、范圣龙、王真爱、胡君、金丰平、涂望星等11位老师在省级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4.教师多媒体课件评比:李力珍老师获县一等奖,王巧乐、孙红、陈缘茜、周仙燕等四位老师获县三等奖.5.教师基本功比赛:周鲜燕老师获市实验操作比赛二等奖、县一等奖,徐优贤获县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周仙燕获县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二等奖,胡琼琼获市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市第一名,周仙燕、潘微芳等2位老师获县节水征文二等奖.在永嘉县“与经典同行·2015经典诵读大赛”中,孙雯雯老师获教师个人组三等奖.6.教师命题比赛在教师命题比赛中,周锋、陈小青、邹伟伟、胡琼琼4位老师获县级一等奖,;王巧乐、汪燕、陈素燕、金宇4位老师获县级二等奖;孙雯雯、陈建鸥、叶金德3位老师获县级三等奖,.陈小青老师获市级一等奖,周锋、邹伟伟、叶金德3位老师获市级三等奖.7.初中“优课”评比8.县级公开课和讲座周佩佩、周仙燕、徐优贤、范圣龙、汪光明、胡琼琼7位老师开出县级讲座.陈军杰、佟天宇、杨晓群、潘丽朋、周锋、朱清聪、潘微芳、金宇、林雪微、徐优贤、范圣龙、叶琼琼、徐银翔、金小丹、林礼琼、胡琼琼16位老师开出了县级公开课.9.学生竞赛:(1)在县七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大赛中,获一等奖的有7位同学,卢王豪、蒋卓辰、胡亚民、李胡拓(指导师李西强)厉陈军、卢宇豪(指导师麻爱和).获二等奖的有11位同学,杨黄磊(指导师麻爱和)金丙焯(指导师郑建新)、潘庞博、戴相伟、何晨畅、何腾超、李奇耀、陈杰、刘知之、马煜森、蒋若荷(指导师李西强).获三等奖的有14位同学廖柏磊、(指导师郑艳)赵海斌、(指导师郑涛)李嘉睿(指导师王洁琼)、谢志博、李鹏杰(指导师麻爱和)、何鸣珂、郑博文、潘思扬、陈中腾、李诗怡、李锦浩、李欧(指导师李西强)琦、宁前、陈志浩(指导师李西强).(2)在县八年级科学竞赛中,章嘉豪、金郑颢、杜晓涛、戚依涵、邵方泉、滕盛龙、陈思思等7位同学获一等奖,邵浩聪、翁李林、林靖众、张炜凯、金志滨、潘王琦、周驰、戴娉偲、谢孜菡、陈欣欣、郑栋昊、陈晓静、卓静、徐鹏程、陈豪杰、王全、徐柏润、金志燊、陈罗怡等19位同学获二等奖,任家稷、蔡宛蓓、戴政、朱安晨、郑森哲、张昕瑜、潘舒婷、李锦泽、厉温岭、黄子力、潘家婧等10位同学获三等奖.科学竞赛指导师市李永乐、徐优贤、汪文俊、施建岳、刘宇海、金宇.(3)在县科学实验操作比赛中,潘王琦、卓静、张炜凯、戚依涵、戴政等5位同学获一等奖,任家稷、陈思思等2位学生获二等奖.指导师徐优贤、施建岳、卢永乐老师.金培荣等同学获市科学实验操作比赛二等奖.戚依涵、戴政2位同学获市一等奖.张炜凯获市二等奖.(4)在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成果评比中,麻舒晴、朱安晨、陈思思等同学获一等奖,胡婷婷、金小乐、陈慧宁、何鸣珂、潘妩桐、张蓓嘉、黄梓杭、马煜森等同学获二等奖,指导师施建岳、戴晓玲、金晓萍老师.(5)在永嘉县“与经典同行·2015经典诵读大赛”中,七(16)班获中学集体组一等奖,八(1)班李柏璋获中学个人组二等奖,周锋、全爱秋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师.(6)在永嘉县教育局第四届“我和《中学生天地》《小学生时代》共成长”主题征文比赛中胡舒扬、毛陈飞、陈欣欣、麻温温、柯海杰、何沁颖6位同学获县一等奖,郑旖旎、陈嘉佳、卢王豪、厉昊帛、钱芝培、虞聪聪、陈雄杰7位同学获县二等奖,陈伊楠、麻梦瑶、戚依涵、谢孜菡、谢秀珍、汤淑然、李嘉政、厉宁静、陈进府、潘童颜、叶敏敏、朱一凡、潘婧、杨瑶瑶、戴锦垚、廖依琳、连诗坛、郑昊、陈侃、吕大炜、戴佳楠、潘颖颖、黄维梦、徐温凝24位同学获县三等奖.指导师为范圣龙、李柏树、罗晓洪、潘有杰、王巧乐、吴红、吴雪谦、肖益灿、周锋、朱清聪.(7)在全国数学联赛中,胡亚民全获全国一等奖、省一等,卢王豪、徐治坤、李胡拓、李嘉睿、郑舒雨、李尚达、金谦聪、刘超、何腾超获全国二等奖、省一等奖,厉嘉怡、李奇耀、陈侃、何鸣珂、金可滢、卢宇豪、陈杰、蒋若荷、陈逸恺、何晨畅、厉伟伦、李锦浩、戴相伟、暨前程、吴喜凤、陈新宇、杨黄磊、陈宇琦、周驰、麻俊铭、金奕然20人获全国三等奖、省一等奖,厉陈军、胡海涛、李孙陈、马煜森、邵瑶、周子轩、何安康、金慧婷、金笑笑、谢孜菡、张炜凯、叶明亮、柯利达、包非凡14人获省一等奖,叶敏敏、黄奕翔、朱孙祥、陈苏衡、蒋卓辰、廖依琳、刘知之、麻浩翔、徐至展、陈俊伊、柯叠、郑约翰、陈馨洁、戚依涵、金郑颢、杜晓涛、戴娉偲、陈晓静、林浩伦、虞聪聪、周士尹、张嫣彬、金博峰23人获省二等奖,黄颖、杨卓豪、李嘉政、厉赛婷、叶增财、赵海斌、宁前、潘庞博、何孙彬、柯盈盈、陈蕴兮、张倍嘉、叶舒婷、刘雅琪、潘思扬、朱紫涵、黄维梦、李诺、潘妩桐、王一都、李思思、牟琳欣、麻舒晴金志滨、翁李林黄子力、王嘉、黄羡惠、李锦泽、施一曼、卓静、廖正乐、胡宇达、王烜煌、陈雄杰35人获省三等奖.指导师为朱启国、郑涛、郑建新、张华、俞志莉、谢益斌、吴立健、王洁琼、涂望星、麻建信、麻爱和、刘晓斌、李西强、李淑槐、李力珍、李斌、金建平、戴利俭、陈小青.(8)在温州市七年级学生素养大赛中,二等奖;吴沿樟、胡亚民、蒋卓辰、陈中腾、刘知之、马煜森、蒋若荷、何鸣珂、李嘉政、李诗怡、李胡拓、戴相伟、徐温丽、卢宇豪、宁前、金刘莱、何安康17位同学获一等奖;陈杰、陈政帆、郑博文、潘庞博、李奇耀、唐伟译、厉陈军、何腾超、李锦浩、廖帆、廖柏磊、赵海斌、陈志浩、金丙焯、林浩然、卢王豪、李鹏杰、何晨畅、潘思扬、李嘉宜、郑李丰、杨黄磊22位同学获二等奖;指导师为郑艳、郑涛、郑建新、王洁琼、麻建信、麻爱和、李西强.。

2024年“三课”“三制”教学活动总结(二篇)

2024年“三课”“三制”教学活动总结(二篇)

2024年“三课”“三制”教学活动总结2024年的“三课”“三制”教学活动总结2024年, “三课”“三制”教学活动在我校全面展开, 这是我们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一年, 也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践。

通过对本学年教学活动的总结, 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三课”“三制”教学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改善,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课”是指课堂教学、思政课和班会课。

这三类课程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全面教育。

在今年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加强了对“三课”的教学方法与形式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 我们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主动参与,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首先, 课堂教学在本学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 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 我们还注重了学生的互动与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并提升了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其次, 思政课在今年有了更加突出的地位。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核心价值观, 引导他们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

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和展示比赛等形式, 我们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最后, 班会课在这一年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我们注重班级的团队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班会节目的策划与表演等方式, 使班级更加团结和活跃。

同时, 我们还注重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通过班级筛选、文明行为评选等活动, 激励学生个体的发展, 实现班级整体与个人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制”是指习惯养成、安全制度和考试制度。

在本学年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更加强调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 如作息规律、饮食健康、自律学习等。

这些习惯的培养,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 我们加强了校园安全制度的建设, 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如校园安全管理条例、校园暴力行为预防和处理制度等。

襄河中学2019—2020年第一学期教研总结

襄河中学2019—2020年第一学期教研总结

襄河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本学期,在赵继平校长为首的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教科室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学校跨越式发展计划目标任务,改革创新教科研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建设。

以“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学校”为办学目标,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教书育人,尊师勤奋学有所成”的襄中精神,树立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为学生的未来着想的育人理念,用两个严格(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四个(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指导学生)和“培育培养、连动互动、示范引领”12字理念,精心组织实施教科研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业务能力,加强课题研究,以教研引领教学,积极开展思品实验校活动,努力提升学校教科研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有效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跨越式发展,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一、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学年初,教研室就根据县教研室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安排,制定教研室工作计划。

并组织召开由学校领导、教科室人员与各教研组组长、学科组长、学科骨干教师会议,围绕着本学期教研活动指导思想的总体要求,对本年度要开展教研活动作了一个全盘的规划,制定了本学期详细的教研工作计划。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新的《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本学期又有部分教师参加了不同学科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培训和学习。

本学期教科室将继续组织教师采用各种形式认真学习新课标,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实施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并渗透落实到教学之中。

三、扎实推进校本研究,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我校已被市教育局评为“滁州市思想品德校本教研示范实验基地”,我们将抓住这一契机,加大工作力度,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各教研组教学研究的实效和水平。

(一)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教学理论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虽有了一定的学识,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革,知识在更新。

2024年校园第二课堂的活动总结(4篇)

2024年校园第二课堂的活动总结(4篇)

2024年校园第二课堂的活动总结一、和谐的教研氛围1、老师们参与的热情高数学组____位老师都积极地投入到了本次活动中来,参与了选课、备课、试讲、说课、修改、再次试讲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不分彼此,并且作了认真的记录,课后对本节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修改意见。

2、教研组内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活动中大家都抱着互相学习、深入研究、共同提高的心态老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不断的学习新课标,接受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经过这次活动老师们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他家交流的话题也能紧紧围绕我们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来开展,所有的老师都感觉到自己在活动中有所获。

3、研究氛围的和谐各个教研组在确定了课题以后都进行了集体备课,确立教案以后都积极地进行了试讲,并且邀请了数学组的所有老师老听,课后又虚心的听取了每一位老师的意见,而组内的其他老师都能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客观、善意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修改意见,上课老师经过修改又进行再次试讲,这样的听课、评课、修改和试讲有时要反复多次的进行,最后才在全校进行展示,展示课后各小教研组又组织大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借鉴,从而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和谐在本次活动中中,我们看出老师们的观念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在教学设计中,老师们注重了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来创设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并且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

例如:张玉凤老师教学的“负数”一课,从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节目引出负数,以现实生活中的温度和海拔高度作为教学起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又通过设计大量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再从寻找生活中的正负数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体会学习负数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这种生活化,经验化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贺兰三中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

贺兰三中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

贺兰三中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是我校为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而实施的重要举措。

旨在给青年教师搭平台、压担子、上台阶、促成长。

此次活动历时两个星期,有12位青年教师参加,经历说课、上课、课后反思、集体评议等过程,现已落下帷幕。

下面就本次活动做简单小结:本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促进了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新教师虚心好学,精心准备,老教师热心帮助,悉心指导,新老教师共同研究教材、切磋教学方法,修改说课稿,跟班听试讲。

到处是浓厚的学习、研讨氛围。

有的新教师为了某个环节或教法的处理,在办公室认真琢磨、推敲。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欣喜的看到,青年教师把握教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学富有创意。

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借鉴、研究的好做法、好思路、好素材。

例如:路敏老师:教学扎实,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生活中现成的、方便的实物为教具使教学更具生活化。

王岩老师:对教材分析到位,从课堂教学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

蔡文帅老师:教态大方、很具亲和力,教学语言精练,重点突出,教学过程中特别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做为教学新手是一堂很成功的课堂教学公开课。

严紫娟老师: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新颖,有层次,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点。

第三,本次活动有教导处安排,教研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教研组按照教导处的安排意见,安排扎实,组织得力,从说课、上课、课后反思、到集体评议,环环相扣,一步一个脚印,每个环节落实到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反思整个活动,还存在以下问题:1、为追求课堂结构完整性,(为了赶时间)而忽略了细节。

教学活动是有一个个细节构成的,细节能反映出真实的课堂,也能造就真实的精彩。

如果由于教师没有及时捕捉并处理好相关细节,导致学生错误的思维得不到纠正,一些重点的知识理解有误区、掌握不到位,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学年中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
1、教学目标的定位需更清晰越来越认同一句话:“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备课的第一要义是:这节课终了,我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这个目标既能统摄全局,也能指导过程。

任何异化、弱化和模糊教学目标的备课都会造成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37节课听下来让我越来越笃定这条定律。

2、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需更强化“生动课堂”在鄞州中小学叫嚣了五年,仿佛日渐式微,而我们也更愿意把它看成是教育界的一场左倾政治运动,固执地坚持“传统”,岿然不动。

只管“传道、授业”,不问“惑”在何方。

滔滔不绝、一讲到底,“师不停,生未动”,课堂上难觅自主、合作、探究的踪影,少见师生灵动的对话。

在我们一遍遍抱怨学生迟钝的同时,学生也一遍遍用沉默和神游来表明他们的鲜明态度。

课堂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教学成为了我们的单相思。

3、课程资源的开发需更丰富自然、宇宙、社会、生活、影视、书刊,甚至师生本身都是蕴含丰富的课程资源,便捷的网络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

而我们手头的资源却似乎永远只有下发的教参和昨天的备课本经验成为我们最仰仗的教学利器,也正是这陈旧的经验束缚了我们的手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深入不下,也鲜活不了。

这里请允许我以社会教学为例,窃以为淑君老师和鸿飚老师的课为社会道法课教学提供了范本,前者立足于生活实际,后者发掘时政新闻,都能将之转化成有效的课程资源,将教学引向精彩。

4、教学的形式方法需更多样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了宣讲式、满堂灌,教学形式单一,策略方法缺乏,课堂氛围沉重,使得更多的学生选择“逃离”课堂。

我自己也越来越觉得学生“带不动”,上课越来越成为“自娱自乐”,时常得搜肠刮肚讲两个笑话插科打诨讨好学生。

我越来越觉得以小伎俩向学生“献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克服自己的惰性,新颖教学的形式,丰富教学的方法才是“留住学生”的沧桑正道。

我们咸祥镇中学的老师平均年龄超过44岁,几乎所有的老师早已过了职业生涯的“蜜月期”,当初的激情和创造力都已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日复一日的职业倦怠和生活琐事的一地鸡毛,能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已实属不易,更不应过分苛求。

可有时我也会这样想:这是我的第N届学生,可这三年却是这第N届学生的第一段也是唯一的一段初中生涯。

青春不可辜负,成长不容慢待,我还是应该尽我所能,真诚用心,在无尽的任务与检查,在成山的作业和讲义中憋出一点叫做“情怀”的东西。

谨以此篇献给我和我的镇中小伙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