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和运动知识点及练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和运动知识点及练习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和运动知识点及练习

《力与运动》一: 知识点梳理1. 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并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 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 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 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 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伽利略斜面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实验):⑴三次实验(毛巾、棉布和木板)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 使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 在同样的条件下, 平面越光滑, 小车前进得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 如果表面绝对光滑, 运动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惯性:(1)定义: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2)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C.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是可以利用惯性做有意义的事情或者(3)惯性题目的解题思路: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③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以与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的改变情况④分析惯性表现3.二力合成:(1)合力: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

分力: 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A.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 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即F=F1+F2.B.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 等于两力的大小之差, 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即F=F1--F2.(3)物理研究方法: 力的合成运用了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第九章《力与运动》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性质:a.力的物理性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发生力的作用是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是不能产生力的作用的。

b.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我一的作用力,必定也要反作用于另一个物体。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必定也是受力物体。

这两个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间力的作用同时发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

d.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等。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之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为牛,符号为:N。

4、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3种情形:速度的大小发生改变;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速度的大小方向都发生改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他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表示方法(1)力的图示a.定义: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叫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线段末端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b.画力的图示时要做到:定作用点、定标度、定方向、定长度:标箭头、标力的数值和单位。

(2)力的示意图a.定义: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力的示意图。

b.画法:画力的示意图时,一般是从受力物体起沿力的方向画一箭头即可,不要标度,也不要刻度,有时也注明力的大小。

7、力的测量(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1)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调零(2)调:调零(3)读:视线与刻度尺表面垂直,读数等=挂钩受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 复习要点归纳 含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 复习要点归纳 含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运动与力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能用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通过实验复习,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3、通过实验复习,了解摩擦力,认识其作用教果。

4、通过回顾复习,理顺知识结构,对运动和力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提高归纳总结能力;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复习重、难点:重点:用惯性解释有关现象。

二力平衡的条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摩擦力的方向。

二、考点梳理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_________的原因,而是_________的原因.2.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______.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考点2 二力平衡1.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两个力互相______或二力平衡.2.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______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______、方向______、并且在____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考点3 运动和力的关系考点4 摩擦力1. 产生摩擦力的条件:(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_______;(2)相互间存在_______;(3)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2.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 摩擦分为_____摩擦和_____摩擦,动摩擦又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4.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的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大,反之,滑动摩擦力越小.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减少有害摩擦的方法:、、、三、中考考点精讲精练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考点精讲【例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B.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C. 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D.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考题再现1.. 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①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③小汽车配置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2.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1-8-1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B.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D. 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3. 如图1-8-2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将会____________;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____________.(填“向右倾倒” “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考点2 二力平衡考点精讲【例2】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A.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汽车的引力B.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C. 汽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D. 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考题再现4. 如图1-8-3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B. 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C. 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5. 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如图1-8-4所示,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水杯的重力与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B. 水杯的重力与水杯对桌面的压力C. 水杯的重力与水杯对地球的吸引力D. 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考点3 运动和力的关系考点精讲【例3】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物体运动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在太空中的宇航员没有惯性D. 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不受摩擦力考题再现6. 在水平高速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此时汽车的牵引力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7. 第一个通过理想实现发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B. 亚里士多德C. 牛顿D. 帕斯卡8. 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只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C.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考点4 摩擦力考点精讲【例4】用5 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改用10 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仍在这一水平桌面上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 )A. 大于5 N,小于10 NB. 10 NC. 5 ND. 无法判断考题再现9.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关于汽车交通安全警示语中与惯性无关的是( )A. 保持车距B. 雨天路滑,减速慢行C. 行车时系好安全带D.禁止逆行10. 如图1-8-6所示,用水平力F=30 N,按住一重G=10 N的木块在竖直墙壁上,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 A. 40 N B. 30 N C. 20 N D. 10 N11.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1-8-8所示.(1)从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的是对木块的拉力大小,实验中需要让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木块放在水平面上,拉动木块时,木块应处于_____________运动状态,拉力方向水平.(2)利用如图1-8-8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试验后,在木块上再叠加另一个木块来进行实验.分析叠放木块与不叠放木块两种情况对应的数据,是为了验证下列猜想中的________.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B.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D.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3)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A. 木板的长度太长B. 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C.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D. 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四、易错点透析①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辨析不清【例1】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放一木块,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②惯性理解不够【例2】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A.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B.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 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战斗机的灵活性③不能正确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对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理解不够,不会做受力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带答案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将A、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种情况中,B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A.10N、10NB.10N、5NC.0N、5ND.0N、10N2、大型运输机投掷救灾物资时,必须在A.在目标的正上方投掷B.在目标处正前方时投掷C.按原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做减速运动3、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是不断地提升、扩展的,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直到16世纪波兰著名的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才推翻了这一观点。

这个天文学家是()A.牛顿B.爱迪生C.哥白尼D.爱因斯坦4、公交车上安装有拉环,避免乘客由于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摔倒。

如图所示是公交车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一名乘客没有抓住拉环的示意图。

则关于公交车此时的运动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公交车一定是向西加速运动B.公交车可能是向东加速运动C.公交车一定是向西减速运动D.公交车可能是向东减速运动5、媛媛用水平向右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推力F的大小以及桌子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则()A.在0~6s内,推力小于摩擦力B.在第7s时,桌子处于平衡状态C.在6~8s时,桌子受到的摩擦力为12ND.当桌子受到摩擦力为10N的时候,桌子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6、小东和妈妈周末乘车到郊外去游玩,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东和妈妈都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B.汽车紧急刹车时,小东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驾驶员松开油门后,汽车仍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7、如图所示,跳远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要先助跑,再起跳至最高点,最终落地。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知识要点与练习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知识要点与练习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知识要点及练习第一部分知识要点1、合力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

3、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4、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5、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初二下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复习及简单例题---学生

初二下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复习及简单例题---学生

第八章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面初速度相等。

例 1:关于力、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C.物体不受力,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例 2: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的原因B.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一定运动例 3:正在运动的小车,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那么小车将 ( ) A.立即停止运动 B.速度逐渐变慢,最后停下来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的快慢和方向2.惯性(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例4:我国公安部规定:小汽车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倒车 B.车速太慢C.突然启动 D.紧急刹车例 5:(呼和浩特市中考试题)如图1—2—6,在一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表面光滑的小车上,静止放置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当车从静止突然水平向右起动时,则两个小球()图1—2—6A .一起向左运动,且m 2的速度大于m 1的速度B .一起向右运动,且m 2的速度大于m 1的速度C .一起向右运动,且m 2的速度等于m 1的速度D .对地面仍保持静止●●二力平衡1.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同步演练习题++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同步演练习题++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同步演练习题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2.天言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一只冰墩墩在空间站中抛出,冰墩墩沿着抛出的方向近似匀速直线前进到航天员叶光富手中,这是因为任何物体都具有,同时说明了物体的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如图所示,小红的妈妈陪弟弟在公园里荡秋千,假如弟弟荡到左边最高点时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他将会()A.继续向左运动B.从左向右运动C.竖直向下运动D.静止不动4.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说明衣服有惯性B.子弹离开枪膛,仍能向前飞行,说明子弹有惯性C.汽车突然快速启动,车上的人会向后倾,说明汽车有惯性D.运动员将足球顶出去,足球继续运动,说明运动员有惯性5.为保护驾车人员,汽车上有很多主动和被动的安全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转弯时拉住扶手,可以减小人的惯性B.行车过程中超速会使汽车惯性变大,不容易刹停C.座椅上的头枕,是为了减少车被追尾时导致的颈部伤害D.驾车人员系上安全带后可以减小撞车时惯性力带来的伤害6.民间一直有“二月二理发带来一年好运”的习俗。

理发时,为了避免发屑沾到衣服上,经常在身上围上一块布,理完发后,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将发屑去掉。

用四句话解释发屑被抖掉的过程:①发屑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②发屑和布一起保持静止状态;③发屑和布因此分开,发屑被抖下;④理发师用力抖动布,布在力的作用下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而运动。

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④①③D.①③④②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车运动得越。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图所示,属于防止惯性造成危害的是()A.投铅球B.跳远助跑C.系安全带D.紧固锤头答案:CA.投铅球时,铅球离开了手但是继续向前飞行,是利用了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B.跳远助跑后能够跳的更远,是利用了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C.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刹车时,因为惯性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故C符合题意;D.撞击锤柄,锤柄已经停止运动,但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使锤头套紧,是利用了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年2月6日,在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凭借顽强的意志力,精湛的球技、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战胜韩国女足夺得冠军!下图是比赛时的情景,有关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门时空中匀速飞行的弧线球运动状态没有改变B.踢到空中的足球,继续向前飞行是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C.赛场草坪上滚动的足球,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受到推力作用D.运动员踢球时,使脚感到疼痛的力是足球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答案:DA.空中匀速飞行的弧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这也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故A错误;B.空中足球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但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惯性不是力,故B错误;C.滚动的足球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作用,如果足球不受阻力,即使没有推力作用,滚动的足球也会一直运动下去,故C错误;D.脚感到疼痛,是因为脚也受到了足球对它的力,这个力是足球在恢复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弹力,故D正确。

故选D。

3、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一定存在摩擦力C.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答案:CA.物体本身没有重力只有质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故A错误;B.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时,如果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或接触面光滑,则物体间不存在摩擦力,故B错误;C.重力的大小可由G=mg求得,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故C正确;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如传送带上的物体,当加速运动时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就相同,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与运动》一:知识点梳理1、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并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伽利略斜面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实验):⑴三次实验(毛巾、棉布和木板)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使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的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2)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C、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是可以利用惯性做有意义的事情或者(3)惯性题目的解题思路: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分析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③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以及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的改变情况④分析惯性表现3、二力合成:(1)合力: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

分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A、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B、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3)物理研究方法:力的合成运用了等效替代的研究方法。

4、二力平衡:(1)、定义: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简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一、填空题1.惯性和惯性定律的不同之处在于:描写物体本身的性质,描写物体的运动;的成立是有条件的,而是任何物体都有的.2.重20 N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物体所受合力为N,若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18N,这时物体受到的另一个力的大小为N,方向是.3.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同的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表现为,若受到的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表现为.4.在平稳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悬挂的一小球突然向行驶方向摆动,说明火车前进的速度在;如果小球向右摆动,说明火车在.5.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由于虽然不再用力,仍要继续前进一段距离.6.体重为600 N 的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是N.若加速下落时,空气阻力重力.7.投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分析原因:一方面实心球具有,继续向前运动,另一方面实心球由于受到作用而下落.8.观看体操比赛,常见体操运动员总要到镁粉盒内向手上涂些镁粉,其作用是;而看到手术医生在戴乳胶手套前总要在手上涂些滑石粉,其作用是.9.这几年部分地区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人民政府为了拯救灾民,派飞机向灾区投掷了大量的救灾物资.飞行员是在向前飞行的飞机未到目标上方之前就投掷救灾物资,这是因为投掷物资和飞机一起;投掷后,救灾物资由于向前运动,从而落到目的地.10.自行车上的轮胎、脚蹬、把套、刹车橡皮及各种紧固螺丝都要利用,其中轮胎、脚蹬、把套采用橡胶材料等制成并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或线条,使接触表面些,来达到增大摩擦的目的;刹车时通过紧握把手,增大刹车橡皮跟钢圈间的来增大摩擦;螺丝要旋紧也要采用增大来增大摩擦.自行车上减小摩擦的地方主要是转动部分的各个,其中轮轴处装有,使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有些地方加达到减小摩擦的目的.11.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却掉不下来,其原因是受到磁性黑板的的作用.12.某同学用两手拉一个弹簧秤,若左右两手所用的拉力各为200 N,则弹簧秤上的示数为N.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36 分)13.子弹离开枪膛后能继续前进,这是因为()A.子弹受到火药向前的一个推力B.子弹受到惯性力C.子弹受到的惯性力大于空气阻力D.子弹具有惯性14.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分别沿毛巾表面、纸板表面、玻璃表面向前滑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A.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C.依据它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D.验证物体的惯性1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时没有惯性C.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D.静止的物体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16.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这对于跳远运动员来说()A.面向东跳最有利B.面向西跳最有利C.面向西跳且尽可能跳得高些,使他在空中时间拉长,才更有利于跳得远些D.以上说法都不对17.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A.可能是平衡力B.肯定不是平衡力C.肯定是平衡力D.无法确定18.用绳子提升重物,当以1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所用的拉力是30 N,然后又以5 m/s 的速度匀速下降,则下降时绳子对重物的拉力为()A.15 N B.60 NC.30 N D.45 N19.用10 N 的水平推力作用在重为40 N 的物体上,物体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则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10 N,与推力方向相同B.10 N,与推力方向相反C.40 N,与推力方向相同D.30 N,与推力方向相反20.物体在两个互相平衡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这两个力中的一个力突然消失,则()A.物体将立即停止运动B.物体一定改变运动方向C.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发生改变21.下面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都会产生摩擦力B.用弹簧秤可直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C.可以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增大摩擦D.使两个相互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可以减少有害摩擦22.用水平推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其原因是()A.木箱太大,无法推动B.木箱有惯性C.木箱的水平推力小于木箱的摩擦力D.木箱受到的水平推力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23.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员骑自行车加速前进,有关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都向后B.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都向前C.前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D.前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后24.小明看到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后,很容易摔倒,下面是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1)人的脚着地后受地面摩擦力作用而停下来(2)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人向车行驶的方向摔倒解释这个现象的合理顺序是()(4)从行驶的车上跳下的人原来与车共同处于运动状态A.(1)(2)(3)(4)C.(3)(4)(1)(2)三、问答题B.(2)(3)(4)(1)D.(4)(1)(2)(3)25.你先下蹲着,突然很快站起来时你会觉得头晕眼花,是不是原来就有病,为什么?26.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石块,石块在空中经历上升和下降两种运动,试回答下列问题:(1)石块离手后继续向上运动的原因是什么?(2)石块上升过程中速度怎样变化?为什么?(3)石块下降过程中速度怎样变化?为什么?四、实验题27.在“研究滑动摩擦”的实验中,把木块放在弹簧秤的下端测,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是为了测出,在毛巾上做同样的实验后,比较在长木板和毛巾上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木块上增加砝码时,发现摩擦力增大,这一实验事实表明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五、计算题28.质量为60 kg 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对它的摩擦阻力是它本身重力的0.2 倍.求:(1)水平拉力F 的大小.(2)如果物体置于更粗糙的地面上,摩擦阻力变为本身重力的0.3 倍,若人的拉力增为2 倍,则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多大?方向如何?(g 取10 N/kg)29、如图所示,重为G 的物体A 被夹在两固定且竖直的平木板之间,设用大小为2.2G 的力恰好将A 从木板中竖直向上抽出,那么能抽出A 的竖直向下的力,其最小值为多少?六、作图题:1、把质量是4 千克的物体A 放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画出物体A 所受的力。

2、用力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B 受到的重力,物体对斜面C 的压力,物体B 受到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惯性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惯性2.20 N 0 2 竖直向上3.速度加快速度减慢4.减慢向左转弯5.惯性6.600 小于7.惯性重力8.增大摩擦减小摩擦9.向前运动惯性10.摩擦粗糙压力压力轴承滚珠润滑油11.摩擦力200二、选择题13.D 14.C 15.A 16.D 17.B 18.C 19.B 20.D 21.D 22.D 23.C 24.D三、问答题25.不是.由于你先下蹲着,整个人体处于静止状态(包括血液),当人突然站起时,脑中血液由于惯性保持原来静止状态迅速流到人体下部,你的脑部出现暂时贫血现象,于是你感觉到头昏,眼花.26.(1)由于石块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向上的运动状态.2 分(2)石块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因为石块受到方向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力的方向和石块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速度越来越小.2 分(3)石块下降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因为石块受到方向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的作用,合力的方向和石块运动的方向相同,所以速度越来越大.2 分四、实验题27.木块的重力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压力大五、计算题28.(1)物体的重力G=mg=60 kg×10 N/kg=600 N 2 分摩擦力f=0.2G=0.2×600 N=120 N 2 分水平拉力F=f=120 N 1 分(2)摩擦力f=0.3G=0.3×600 N=180 N 2 分水平拉力F=120 N×2=240 N 1 分合力F 合=F—f=240 N—180 N=60 N 2 分方向水平向右 2 分29、0.2G 六、作图: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