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作文情境作文的教学
情境作文的教学法

情境作文的教学法情境作文的教学法情境作文的教学法篇1情境作文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李吉林创立情境作文教学法最初是从外语教学中获得启发,因为情境作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常规方法。
另外,她还从我国古代诗词的“境界学说”中汲取丰富的理论营养,结合当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长期的大量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思考、总结,才逐渐使情境作文教学法臻于成熟、完善。
情境作文教学法的核心是:1、要认识情境的作用和特点。
它的作用是充分利用形象,为儿童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起儿童的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
具体来说,情境作文教学在促进儿童发展方面,主要有五个要素: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突出创造性;以陶冶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学科能力为手段,贯串实践性。
这“五要素”充分体现了情境作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揭示了促进儿童发展的前提、基础、核心、动因、手段的普遍规律,它们网络式的联络着,推动儿童整体发展。
它的特点是:形真、情切、意远、理蕴,体现了理性与感性,认知与情感的辩证关系,让语文教学同周围世界、与儿童生活相通。
2、要重视情境创设的原则。
一是“从需要出发”。
创设情境的目的,“或唤起注意,或渲染气氛,或显示形象,或陶冶情感,或训练语言等等”。
为“情境”而创设情境,是不足取的。
二是要“因教材而异”。
要不要创设情境,什么时候创设情境,创设怎样的情境,都要根据教材特点来定。
创设情境常见的途径有六条:(1)以实物展示情境;(2)用实物演示情境;(3)以图画再现情境;(4)以音乐渲染情境;(5)以语言描述情境;(6)以表演体会情境。
情境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有四:(1)拓宽教育空间――社会是儿童知识建构不可替代的情境;(2)缩短心理距离――情感是儿童知识建构的纽带;(3)利用角色效应――儿童是知识建构的主体;(4)注重创新实践――“发展”与“基础” 是儿童知识建构的双翼。
情境式作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情境式作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中小学生害怕作文,作文水平普遍低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家长老师都犯愁,为了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家长给孩子买来了一本本的作文书,老师让学生背诵、抄写优秀作文,结果,孩子们一写作文就翻作文书,不是抄写就是仿写,就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究其根源,主要还是他们缺乏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如果我们能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体验和感受的情境,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那么,学生的作文就会充满着个性和灵气,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情境体验式作文的教学途径教师应该通过哪些途径给学生创设亲自体验亲自经历的情境呢?我想可以从课堂体验情境、自然观察体验、生活感悟情境、社会实践情境入手。
(一)、课堂体验情境课堂体验是情景式作文教学的最基本途径,教师通过游戏、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短剧表演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观察、议论、争议表演甚至玩耍的过程中形成作文材料,完成思维训练,产生情绪情感体验,最后形成语言文字完成习作。
这样的课教师上起来轻松,学生喜欢,作文效果也非常好。
笔者在小学支教就采用课堂表演和游戏的形式给中高年级的学生上了几节作文教学课,效果不错。
三四年级主要通过做游戏的方法,教他们记事,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传话拼话”等,让学生先分组游戏,然后口头讲述游戏过程,最后形成文字写下来,并要求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五六年级主要采用表演的形式,如“独臂人的一天”、“公交车上”、“究竟该谁背书包”等,动作、哑剧表演,这种表演一般是选一至四名学生到讲台上表演,其他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想象,表演完后,学生把自己的观察、想象、思考融入到表演过程中写下来,要求有细致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由于给学生创设了体验情境学生的习作兴趣很高,观察也格外认真,思维也十分活跃,两节课下来每位同学都能写出生动活泼的作文来。
(二)、自然观察体验自然界有着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自然,在观察中热爱自然。
情境作文教学法

情境作文教学法关于情境作文教学法成功的教学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即,不仅要学生“学会”,而且要学生会学,要学生会独立、主动地去获取已有知识。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关于情境作文教学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以“趣”为导向进行创设我们知道,玩耍和进入情境是每个孩子天生的性情所在,因此应当把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游戏行为,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轻松地掌握所要掌握的知识。
以拔河比赛的写作教学为例。
在准备前期工作时,教师要让学生对整个拔河比赛的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体会。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行的分组,有的甚至已经开始活动身体,进行比试。
赛后,教师还要对个别学生进行询问,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玩耍的天性进行了认同,而且加强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观。
二、以“真”为基础进行创设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遵循客观事实,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设定一种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我认为教师完全可以大自然为背景去设定一些需要的情境,在景物和教学的文字学习之间自由切换,激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以“春天在哪里”这一句写作主题为例,在适当的条件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田野中进行学习和观察,近距离地和田地里的花草树木、麦苗油菜接触,身临其境地去体会自然的美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去发觉春天的独特之处。
相信有了这些发现之后,学生的写作必将事半功倍。
三、以“美”为追求进行创设孩童时期拥有实践和发现美丽的东西的本性,因此广大教师可在作文课上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本性,升华学生的灵魂世界,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将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实情景在学生的头脑中进行再现和升华,以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
例如,将音乐讲学的.形式使用到《快乐的童年》文本写作上,以轻松欢快的轻音乐为背景进行课文的讲述,可让学生以一种欢乐的心情对文章进行学习和认知,使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从而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再次体验自己的欢乐童年,最终在脑海里形成真实、动态的画面。
情境作文教学

浅谈情境作文的教学小学语文新的教学大纲提出:“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的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练笔说真话。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因此,在习作教学中,要十分重视通过生活实践活动训练学生习作,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学生接触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充分给予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写真事的机会,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
一、创设情境的内容要有目的性、客观性、情趣性和可接受性选择情境的内容是情境习作教学重要的前提条件,习作从内容入手,创设的情境内容恰当与否,将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一,目的性。
创设的情境内容一定要根据作文训练的目的要求,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选择创新性能促进其创造性发展的内容。
第二,客观性。
学生习作要求写有意义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那么提供的情境,就要符合客观实际,要有意义,才有利于启迪学生正确的思想,使学生习作的内容丰富有价值。
第三,情趣性。
情趣是观察的原动力,情境内容生动有趣,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思维,使其身临其境地观察、体验,从而获得丰富的、真实的情感,达到熟悉和把握习作对象的目的。
第四,可接受性。
创设的内容只有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生实际,才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因此,创设习作情境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习作教材训练的要求,才能创设出全体学生感到新鲜、想了解、乐于观察、有利于作文训练的情境内容,为写作打下基础。
如“吹鸡毛”、“打电话”、“贴鼻子”、“升旗”、“课前五分钟”等内容。
二、情境作文的教学程序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要改进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和讲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设的情境内容,再现了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材料。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一步一步在情境中观察、思考和练习、认识事物、表达真情实感呢?首先,设计大的程序,在学生通过观察情境获得有关习作内容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及深切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再回忆口述,试写表达情境,按由说到写的训练顺序,训练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自由表达情感,写成习作。
如何进行情境作文教学

一
的需要, 选择相应 的音乐来渲染气氛, 把学生带进写作 的美
妙 景 象 中 , 学 生 以 强烈 的感 染 。 指 导 写 《 的家 乡》 播 给 如 我 , 放 《 不 说 俺 家 乡 好》 在 那 桃 花 盛 开 的 地方 》 激 发 学 生 的 谁 《 ,
、
创 设 情 境 , 导 观 察 , 化学 生 写作 的 感 受 性 指 强
式、 演讲会、 颁奖会等 , 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干世界 中观 让
察 生 活 , 多地 吸 收 感 性 信 息 , 更 从而 有 重 点 地 练 笔 。 2实 践感 受 情 境 。培 养 学 生积 极 参 与 社 会 生 活 , 实 . 在 践 中感受 那 生动 的情 境 , 以此 作 为题 材 , 并 精心 指 导他 们 写 作。 如标 本 制 作 、 自然 实验 、 办 专 栏 、 开 种树 栽 花 等 ; 可 以 也 走 出校 门, 扫 街 道 、 务 社会 , 捐 赈 灾 、 查研 究等 。 清 服 募 调
爱乡情怀 , 产生描写家乡的欲望 ; 我的老师》 让学生深 写《 , 情歌唱《 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心头涌起感激之情 , 每 , 对辛 勤 园丁 的劳动增加 理解 , 笔下老师的形象才丰满、 感人
5扮 演 体 验 情 境 。运 用 “ 色 表 演 ” 学 生扮 演 写 作题 . 角 让
自己则很 少 写下 水 作文 , 因此 , 小学 语文 教 师在 作 文教 学 时
应适当减少范文的篇数 , 提倡教师 自己作文。 写作教学作为
2 1 年 第6 ( 第 16 ) 0 1 期 总 5期
… … … … … m . . . …
如 何 进 行 情 境 作 文 教 学
浅谈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摘要:作文教学要解决“无米之炊”,要抓好生活这个源,让写作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做到情动而辞发。
情境作文教学就能从教学目的和内容出发创设与作文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触发学生探究、表达、实践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从而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要说”的一种真正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情境作文、情境作文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流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老的这话也形象地说明作文内容源于生活。
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抓好生活这个“源”,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把生活中的典型场景,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让学生从生活的源泉中获取丰富的写作题材呢?我认为采用“情境作文”教学,让学生依情境作文,就能很好地抓好生活这个“源”,作文就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生就不会无写作动机,瞎编乱抄,东拉西扯,不知所云了。
所谓“情境作文”教学,即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与作文训练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能触及到学生写作的动情点、兴奋点,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触发学生探究、表达、实践的欲望,进而帮助学生兴趣盎然地,高质量地完成作文训练任务,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那么怎样进行情境创设呢?一、以实物演示创设观察情境。
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以实物创设具体的观察情境,让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写出具体真实的文章。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三,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
于是我选取了同学们爱吃的水果为代表,让孩子们把最喜欢吃的水果带进课堂,带相同水果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为他们创设一个观察的情境。
1、看一看:引导学生从水果的形状、大小、果皮的颜色等方面仔仔细细地观察。
情境作文教学具体实施方法

情境作文教学具体实施方法英文回答:Teach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ituational essay requires a structured approach that focuses on both the content and language aspects. Here is a step-by-step method to effectively teach the writing of a situational essay:1. Introduction to the topic: Begin by introducing the topic of the situational essay to the students. Provide them with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 and the purpose of the essay. For example, if the topic is about describing a memorable vacation, you can start by sharing your own experience of a memorable vacation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ir own experiences.2. Brainstorming and organizing ideas: Encourage students to brainstorm ideas related to the topic. This can be done individually or in groups. Once they have generated a list of ideas, help them organize their thoughts into alogical structure. Teach them how to create an outline or a mind map to organize their ideas.3. Developing a thesis statement: Teach students how to develop a clear thesis statement tha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of their essay. For example, if the topic is about the benefits of regular exercise, the thesis statement could be "Regular exercise improves physical health, mental well-being, and overall quality of life."4. Writing the introduction: Guide students on how to write an engaging introduction that grabs the reader's attention. Teach them to use attention-grabbing techniques such as a rhetorical question, a surprising fact, or a relevant anecdote. For example, if the topic is about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society, the introduction could start with a rhetorical question like "Have you ever wondered how social media has transformed the way we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5. Developing the body paragraphs: Teach students how to develop coherent and well-structured body paragraphsthat support their thesis statement. Encourage them to provide evidence, examples, and relevant details to support their arguments. Teach them how to use transition words and phrases to connect their ideas and create a smooth flow of information. For example, if the topic i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ime management, a body paragraph could discuss the benefits of prioritizing tasks and using a schedule.6. Writing the conclusion: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a strong conclusion that summarizes their main points and leaves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the reader. Teach them how to restate their thesis statement in a different way and provide a final thought or a call to action. For example, if the topic is about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the conclusion could end with a call to action like "It is our responsibility to take immediate action to protect our planet and ensure a sustainablefuture for generations to come."7. Editing and revising: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editing and revising their essays for clarity, coherence,and grammar. Teach them how to self-edit their work and encourage peer feedback. Provide them with a checklist of common errors to look out for, such as spelling mistakes, punctuation errors, and sentence structure issues.中文回答:情境作文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需要有结构化的方法,注重内容和语言两个方面。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情境作文的写作技巧,通过在具体情境下的体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文的目的和要求,并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情境作文定义及常见题材介绍2. 情境作文写作流程指导3. 实战演练与评价三、教学步骤情境作文是指在具体情境下写作的一种文体,其目的是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所处的环境、情感和思想等因素,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常见的情境作文题材包括:校园生活、家庭生活、旅游经历、节日体验、人物描写等。
写作流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 理解题意:通读题目,仔细阅读文章要求和指导语。
(2) 研究情境:针对所选题材,展开对情境的观察和分析。
要关注细节和情感,获取素材。
(3) 构思写作:根据预先准备好的素材,安排好文章结构,写出一篇流畅且富有情感的作文。
教师提供不同的情境,要求学生根据所选情境,撰写一篇情境作文。
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文笔、表达、结构和思维等方面。
同时,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帮助学生找到改进的途径,提高作文的质量。
四、教学建议1. 情境作文是一种感性和情感化文字表达方式,故此教学内容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2. 教师应注重情境写作的实践,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观察和体验,以获取真实丰富的情境素材。
3.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多加思考,提高思维的活跃度和写作的深度。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写作习惯和技巧,鼓励独立思考,并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4. 教师应不断地鼓励学生写作,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写作的自信心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作文情境作文的教学
情境作文的教学
一、什么是情境教学
1、情境法是外国语教学的一种,它强调语言的交际
功能,主张创立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合适的情
境中学习和运用外国语。
2、情境教学法
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法。
二、情境教学的类型
根据情境对儿童的感官或思维活动所起的不同作
用,大体可分为实体情境、模拟情境,语表情境、想象情境、推
理情境几种:
(一)实体情境
即以物体原形为主的情境,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其观察山
川田野、风霜雨雪、花鸟虫鱼等都是实体情境,在课堂上出示的各种物品,标本等也是实体情境,可以发展其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如、写景、写物的作文。
(二)模拟情境
在无法在客观上具备实体情景的情况下模拟情境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手段进行情境再现:比
如画片再现、音乐渲染、角色扮演等。
模拟情境只需要相似即可,在适用时就显得简单,如音乐作文、美术作文??
(三)语表情境
语表情境是单纯用语言描述某一情境,能激起学
生的情绪,情感以及想象活动,对一些实体无法展现实体情境的内容。
比如:害怕??
(四)想象情境
想象情境是通过学生的想象活动,在已经获得经
验的基础上,将表象重新加以组合的情境,它虽不像实体情境那样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但它的意象却比实体情境更广远。
更富有感情色彩,但想象情境往往借助实体情境语表情境和模拟情境来作为想象情境的契机。
如《我是一片杨树叶》《我是一颗蒲公英种子》,让学生想象一下,种子会飞到哪儿去,带领学生来到室外,抬头看看天空、低头看看地上,你会来到什么地方,会干什么。
三、情境作文的教学
(一)低年级要求从写一句话开始,懂得一个可以回答什么人,怎么样、什么人、干什么、什么东西怎么样、什么地方怎么样,其实,观察日记打下认识与表达的基础,学会留心观察事物,一般一二年级(四
个学期)后写三百字没问题。
(二)中高年级
大家都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儿童作文同样离不开生活,三年级让学生写一些词语麻辣串、观察日记、四年级后,每日作文,每天十分钟。
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分析课文上,我们要搬掉压在学生头上的两座大山,一座是课堂上问答或分析的山,一座是习题或训练的山。
问答或分析学生能学到什么,能达到什么目的,只是一种模式化的操作。
这种问答式的分析,把一篇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有位老师对两句话提出了十几个问题。
《穷人》师:地扫得怎样、炉子怎样、搁板怎样,这些告诉我们什么、桑娜补网说明什么??一边补网一边又在干什么,其实一个问题就可以解决,如:读了这段话可以看出桑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就会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因为一千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哈姆雷特。
(三)各类文体的指导方法
1、怎样写景物
先指导学生观察再写作文,这是写景的重要方法,因为观察是基础,写作是目的。
写景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也就是作者的一种思想倾向,是优美亮丽,还是低沉,首先要让学生明
确,其次要动静搭配因为动静搭配像卖菜一样,市场上的菜很多,要挑选搭配才好吃,最后按顺序安排材料,分块组合。
用图表示
以上用实体情境。
2、怎样写静物(状物)
①立即抓住主体物
所谓主体物:就是作文题要求描写的对象也就是这个物品的样子,长、宽、高、形状、颜色。
②快速找到联系物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不是孤立地存在
的,它总与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光写主体物,能写的材料不会多,内容就会匮乏,而一写联系物,文章的内容就会丰富多彩了,如《桥》
③尽快展开联想
有些作文,写了前两个就可以完了,但有些作文
题,光写前两种还不行,因为光写前两种,内容是具体了,但主题还有够深刻,要想立意就必须写联想物。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物喻人)联想有三种,第一是相似联想,如长城联想到长龙,弯弯的月芽,想到小船,老牛联想到忍辱负重的人。
由圆想到月饼。
第二种是相关联想,如:由馒头联想到面点师,种田的农
民??第三种相对联想,如:由冷想到热,由白想到黑。
一篇文章不一定非要写三物,这要根据题目来定,如:写竹林,给了写竹林笔直的竹竿,青青的叶子,写了联系物,林中的小鸟,早晨的薄雾,展开联想,又如:后山上的松树,又怎样写三物呢?《喇叭花》两种联想,结构:来历——样子——联系到什么——联想。
3、怎样写好一件事(包括游记)
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在
整个小学阶段写得最多的是以记事为主题的文章,基本步骤如下:
首先是确定中心思想,观点要鲜明,歌颂什么,
反对什么,不能含糊,而且要有时代性,也就是要紧跟形势。
其次,根据中心选材,一提到新风尚的事,就写
让座、捡钱包,选材要典型,有意即可。
再次,合理安排材料。
第一是按时间顺序比如:运动会、有趣的实验。
会前、会中、会后。
第二是按空间转换顺序:如《爬山》脚——半山——顶。
第三是时空结合注意详细得当。
比如写游记:以课文《游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子,指导。
首先理清浏览线路,让学生说说自己游了哪些地方,板书后再让学生说说最感兴趣的地方,详写重要景点,最后插入一些传说、典故等??
4、怎样写人
写人和记事一样都是小学生练习写作的重点,快速写人的方法。
①品德定向,你想表现的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
物。
②因德选材选几个事例来说明其品德
③根据材料进行布局安排
第一段:写谁,外貌特点
第二段:品德定向,是个什么人
第三段:举例说明,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5、怎样写动物
写动物,关键是写好外部形态,再抓住它怎样动
来写,与写静物的方法有点类似,所谓动物,就在于“动”字,方法简单。
第一段写出来历。
第二段写出外形,皮毛的颜色、眼耳口鼻??采
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第三段:仔细观察,写清动物怎样动,怎样吃食,怎样叫。
例文《白鹅》中也像写人一样进行品德定向,写出它是高傲,然后举例子说明。
四、利用综合课程为资源的开放式作文教学
(以前没这个课程时,就有人提出大单元整合的观点进行作文系列教学)
1、科普作文
科普作文的设计以相关学科为依托,操作步骤,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实地考察(实验)——作文:如《河里的石头为什么是圆的》《落叶为什么背朝天》《海螺会自己发出声音》等。
2、以美工、劳技为内容的美工作文
喜欢绘画是孩子们的天性,任何一个孩子的画大人看起来都觉得可笑,但在孩子的眼里都有一个美丽的世界,抓住这一点可以让孩子们“画作文”,然后又让其“添画作文”,“组画作文”,最后过渡到“看图作文”。
在综合实践课中,有的内容是要通过制作来完成的,比如设时装、手编环保袋、动手插花等内容都是写作的材料,比如我让学生参加学校的变费为宝的科技劳动比赛中,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小
玩具,然后当遇到写《我的课余生活》时,学生就可以信手拈来。
3、以唱歌表演为内容的音乐作文
早在20多年前,浙江的有些老师就曾创设音响作文的实验,因为美妙的音乐不仅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唤起他们的想象,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出写作兴趣,比如:听听自然界的声音,写写记实作文,学生在《秋雨》中写道:“秋天的雨是会奏乐的,不信你听:雨点打在雨棚上,啪、啪啪,是在打架子鼓吧。
树叶发出了“沙沙沙、涮涮涮的声音,这不是摇沙锤吗。
咕咚、咕咚,雨点滴在池塘里,这分明是在弹琴??
其次是歌曲、乐曲写想象作文,比如听《让
我们荡起双浆》进行景物描写,《采蘑菇的小姑娘》想象进行人物描写,通过课本剧的改编进行场面描写,(观众怎样看,演员怎样表演等)
4、以流行歌谣和诗词为内容的学习写诗,填词。
近年来;校园内流行一些不健康的校园歌谣(什么“太阳当头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如我们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如《两只老虎》改编的《环保袋之歌》,又如在综合实践课《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的主题中,教学生写诗,填词中效果也很好。
根据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填写的词《卜算子、咏春》“柳芽伴春归,桃花开口笑,已是风筝满天时,更有牡丹俏,俏着迎春风,盼着春雨到,待到菜花满田时,蜜蜂嗡嗡叫”,等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校园歌谣,这些歌成了写作教学和思品的一种载体,学生们不光是语文素养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判断是非能力增强了。
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