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体格检查

合集下载

题型二(一般检查、生命体征+上下肢检查)

题型二(一般检查、生命体征+上下肢检查)

题型二(一般检查、生命体征+上下肢检查)题型二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一般检查和生命体征以及上下肢检查。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观察和评估,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对题型二的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一般检查1.1 外观检查:观察患者的面色、体态、行走姿势等,是否存在异常表现。

1.2 皮肤检查:检查皮肤的颜色、温度、湿润度、弹性等情况,观察有无疤痕、疹子、疱疹等皮肤病变。

1.3 粘膜检查:检查口腔、鼻腔、眼结膜等粘膜的颜色、湿润度、有无出血点等情况,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二、生命体征2.1 体温检查:使用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了解是否存在发热情况。

2.2 脉搏检查:触诊患者的脉搏,了解心率、节律及强弱等情况,观察是否存在异常。

2.3 呼吸检查: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浅、节律等情况,了解是否存在呼吸困难或异常呼吸。

三、上肢检查3.1 观察上肢的外形和对称性,检查有无皮肤病变、水肿等情况。

3.2 检查上肢的活动度和力量,观察有无活动受限或肌力减退的情况。

3.3 检查上肢的感觉和反射,了解是否存在感觉异常或反射亢进等情况。

四、下肢检查4.1 观察下肢的外形和对称性,检查有无皮肤病变、水肿等情况。

4.2 检查下肢的活动度和力量,观察有无活动受限或肌力减退的情况。

4.3 检查下肢的感觉和反射,了解是否存在感觉异常或反射亢进等情况。

五、综合评估5.1 将一般检查、生命体征、上下肢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5.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包括进一步检查、治疗和护理措施。

5.3 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和随访,监测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题型二的一般检查、生命体征和上下肢检查是体格检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认真观察和评估,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支持和指导。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医生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全面细致地检查每一个细节,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上肢体格检查

上肢体格检查
相反应力作用于肘关节内侧,为外侧副韧带损伤
腕关节检查法
腕部的特殊检查
1.握拳尺偏试验(Finkelsein sign)患侧拇指握于掌 心,使腕关节被动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为阳性.
2.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 3.屈腕试验(Phalen 征)
手和手指检查法
脊柱的特殊检查
1.臂丛牵拉试验 (Eaten sign)患者坐位, 检查者一手将患者头 部推向健侧,另一手 握住患者腕部向外下 牵引,如出现上肢疼 痛、麻木感为阳性。 见于颈椎病
2. 肱三头肌反射:护士以左手托扶病人的肘部,病人肘 部屈曲,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直上方的肱三头肌 肌腱,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
3. 桡反射:护士以左手轻托患者的前臂于半旋前位,并 使腕关节自然下垂,然后以叩诊锤轻叩桡骨茎突,便发 生前臂屈曲和旋后的运动。有时检查者可以左手握住患 者两手各指,两前臂屈曲120度,然后叩击两侧的桡骨 茎突
脊柱的特殊检查
2.压头试验(术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 压。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者,称之为压头试验阳 性。常见于颈椎病患者神经根型。
脊柱的特殊检查
3.拾物试验
在地上放物品,嘱患者去 拾,如拾物时只能屈曲两 侧膝、髋关节而不能弯腰 为阳性
2.直尺试验(Hamilton征) 正常人肩峰位于肱骨外 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内侧,用直尺的边线紧贴上臂 外侧,一端靠近肱骨外上髁,另一端如能与肩峰接触, 则为阳性.
肩关节的特殊检查
3.痛弧(pain arc) 冈上肌腱有病损,在肩 外展60-120范围内有 疼痛 肩周炎检查
肘关节检查法
肘关节的特殊检查
上肢体格检查
体检程序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量诊 特殊检查
肩部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体格检查是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评估个体的身体状况。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会根据一系列评分标准来评估患者的身体各个方面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般检查的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详细描述:一、一般情况评分标准(总分10分)1. 体重评分(2分):根据患者的身高、年龄和性别,评估其体重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

体重正常得2分,偏轻或偏重扣分。

2. 身高评分(2分):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性别,评估其身高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

身高正常得2分,偏矮或偏高扣分。

3. 体型评分(2分):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高,评估其体型是否匀称。

体型匀称得2分,不匀称扣分。

4. 体态评分(2分):根据患者的站立姿势和行走姿势,评估其体态是否正常。

体态正常得2分,不正常扣分。

5. 皮肤评分(2分):根据患者的皮肤颜色、弹性和湿润程度,评估其皮肤是否健康。

皮肤健康得2分,异常扣分。

二、头颈部评分标准(总分10分)1. 头颅评分(2分):根据患者头颅的大小、形状和对称性,评估其头颅是否正常。

头颅正常得2分,异常扣分。

2. 颜面评分(2分):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面色和面部特征,评估其颜面是否正常。

颜面正常得2分,异常扣分。

3. 颈部评分(2分):根据患者的颈部活动度和颈部肌肉的紧张程度,评估其颈部是否正常。

颈部正常得2分,异常扣分。

4. 甲状腺评分(2分):根据患者的甲状腺大小、质地和活动度,评估其甲状腺是否正常。

甲状腺正常得2分,异常扣分。

5. 淋巴结评分(2分):根据患者的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和触痛,评估其淋巴结是否正常。

淋巴结正常得2分,异常扣分。

三、胸部评分标准(总分10分)1. 胸廓评分(2分):根据患者胸廓的形状、对称性和呼吸运动,评估其胸廓是否正常。

胸廓正常得2分,异常扣分。

2. 乳房评分(2分):根据患者乳房的大小、形状和对称性,评估其乳房是否正常。

乳房正常得2分,异常扣分。

3. 肺部评分(2分):根据患者的呼吸音、呼吸节律和呼吸运动,评估其肺部是否正常。

上肢查体评分标准

上肢查体评分标准

上肢查体评分标准
背景
上肢查体评分标准是用于评估上肢功能的一种工具。

通过对上肢功能进行系统观察和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上肢活动能力,并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评估项目
上肢查体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1. 肌力:通过对上肢关键肌群进行力量测试,评估患者的肌力水平。

2. 活动幅度:检查患者上肢在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评估患者的关节灵活性和活动幅度。

3. 协调性:通过观察患者上肢协调运动的能力,评估患者的协调性。

4. 感觉:检查患者上肢的感觉功能,评估患者的触觉、温度感知和位置感知等。

评分标准
上肢查体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评估工具和方法而有所不同。

每一项评估指标都有对应的评分标准,评分通常是根据功能水平、
活动幅度、正常对比、协调性和感觉功能等方面进行判定。

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应根据医学研究和专业机构的指南制定,
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应用领域
上肢查体评分标准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神经学、运动医学等
领域。

在康复治疗中,医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康复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康复方案。

在神经学和运动医学领域,上肢查体评分
标准可以用于评估不同疾病和运动障碍对上肢功能的影响,为临床
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结论
上肢查体评分标准是一种有助于评估上肢功能的工具。

通过系
统观察和测量上肢的肌力、活动幅度、协调性和感觉功能等项目,
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上肢活动能力,为康复治疗和临床诊
断提供重要参考。

上肢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上肢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上肢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考核内容
本次上肢体格检查的考核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神经系统检查
2. 肌肉骨骼系统检查
3. 特殊体位和手势检查
评分标准
考生在每个方面将获得0-10分的评分,总分为30分。

评分标准如下:
神经系统检查
1. 听力: 听清考官的指令,得2分;需要再次确认,得1分
2. 视力: 看清考官的手势,得2分;需要再次确认,得1分
3. 触觉: 检查5个触点(指尖、指甲、手掌、掌根、前臂),每个触点检查得分为1分
4. 反射: 检查三个反射点(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每个反射点检查得分为1分
5. 肌力: 检查肩部、上臂、前臂和手部肌肉的肌力情况,每个部位检查得分为1分
肌肉骨骼系统检查
1. 活动度: 检查肩部、上臂、前臂和手部的活动度情况,每个部位检查得分为1分
2. 稳定性: 检查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稳定性情况,每个关节检查得分为1分
3. 压痛: 检查肩、肘、手腕和手部的压痛点,每个压痛点检查得分为1分
特殊体位和手势检查
1. 肩关节捏压:检查肩关节稳定性和肩袖损伤,得2分
2. 肘关节折叠:检查肘关节稳定性和肘部骨折、脱位情况,得2分
3. 手握力检查:检查手握力的情况,得2分
4. 特殊手势检查:检查手部特殊姿势,比如大拇指对掌指,得2分
总结
本次上肢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涉及多方面评分,考生需要全方位进行实际操作和考查。

只有真正掌握了各项技巧和细节,才能顺利通过考核。

《上肢体格检查》课件

《上肢体格检查》课件

05
CATALOGUE
上肢运动协调性检查
动作协调性检查
肩部活动度
01
检查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以及旋前、旋后的活动
范围,判断肩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肘关节屈伸
02
观察肘关节在屈曲和伸展时的动作是否流畅,判断上肢屈肌和
伸肌的协调性。
手腕关节活动度
03
检查手腕关节的背伸、掌屈以及桡偏、尺偏等活动度,判断手
记录检查过程
检查时间、检查环境、患者配合程度等。
记录检查结果
各部位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感觉等。
结果分析
分析检查结果
对各部位关节活动度、 肌肉力量、感觉等进行 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异 常。
对比正常值
将检查结果与正常值进 行对比,确定是否存在 异常。
分析异常原因
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异 常原因,为后续治疗提 供依据。
握力测试
让患者紧握测力计,测量其握 力,以评估上肢屈肌和伸肌的
力量。
臂力测试
让患者平举重物,测量其臂力 ,以评估肩部和上臂肌肉的力
量。
手指力量测试
让患者用手指捏住测力计,测 量其手指力量,以评估手部和
小臂肌肉的力量。肌Fra bibliotek萎缩检查01
02
03
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上肢的外观 和周径,判断是否有肌肉 萎缩的现象。
CATALOGUE
上肢感觉检查
浅感觉检查
痛觉
通过轻轻触碰皮肤,观察患者是 否感觉到疼痛,以判断浅感觉是 否正常。
温度觉
通过分别用冷、热水接触皮肤, 观察患者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以 判断温度觉是否正常。
深感觉检查
位置觉
让患者闭目,被动移动其手指或脚趾 ,询问患者被移动的位置和方向,以 判断位置觉是否正常。

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

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

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临床上有些内脏疾病,可以通过神经反射表现为体表*些区域疼痛;因此遇到肩部疼痛的病人,首先要排除因内脏疾病而引起的疼痛。

如左肩疼痛要排除心脏疾病;右肩疼痛要排除肝胆疾病。

另外有些肩痛是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称之为"颈肩综合征〞。

所以对肩部疼痛进展整体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整理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

肩部望诊肩部的望诊必须两侧比照检查。

检查时,两肩都要裸出,比照两肩是否等高,外观其皮肤颜**况,肩部有无畸形、肿胀、窦道肿块及静脉怒*,比照两侧三角肌的发育及锁骨上、下窝的深浅是否对称,肌肉有否萎缩;然后检查反面,比照两肩胛骨上下是否一致,肩胛骨内缘与脊椎距离是否相等,肩胛冈的上下肌肉有无萎缩。

还要借助肩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来观察其肌肉及关节的形态和功能状况,如果发现两侧不对称,则应进一步检查。

假设肩胛骨高耸,多为先天性肩胛骨高耸症;假设肩胛骨内缘向后突起,尤在用手抵墙时更为明显,则为前锯肌瘫痪,又称翼状肩;对于急性损伤患者,如果在肩后部有明显肿胀,则提示可能有肩关节脱位或肩胛骨骨折。

三角肌膨隆消失成"方肩〞,多提示肩关节脱位。

比照两肩,看锁骨外端是否高突,患肩是否向下、前、内移位,前者说明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后者则为胸锁关节脱位或锁骨骨折。

触诊肩部触诊,首先要了解肩部的正常解剖构造、活动幅度及其骨性标志,肩峰在肩外侧最高点骨性突出处;其下方的骨性高突处为肱骨大结节;肩峰前方为锁骨外端锁骨外、中l/3交界的下方一横指、肱骨头内上方为喙突。

触诊时,用拇指、按压检查,寻找压痛点,并注意关节构造是否正常,活动时有无异常状态及摩擦音等,并应注意排除骨折。

对肩部压痛点,须和肩关节功能检查结合,来判断病变的部位。

如压痛点在肩峰前下方,一般是肱骨小结节附近的病变;压痛点在肩峰外侧,多见于肱骨大结节附近的病变。

在望诊时如发现两侧上肢不等长,肌肉萎缩,需进展测量。

上肢的长度一般测量从肩峰至肱骨外髁或尺骨茎突的距离,两侧比照;测量上肢周径时一般选择两臂相应的部位,并标明该部位距离肩峰或尺骨鹰嘴突的长度。

体格检查的几个症

体格检查的几个症

1、Hoffmann征:为上肢的锥体束征,检查方法是用左手托住病人一侧的腕部,并使腕关节略背屈,各手指轻度屈曲,医生以右手食、中两指夹住病人中指远侧指间关节,以拇指迅速向下弹刮病人中指甲,正常时无反应,如病人拇指内收,其余各指也呈屈曲动作即为阳性。

在部分正常人可出现双侧对称性阳性,并无诊断意义。

在物理诊断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此病理征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及腕关节不同屈伸角度有关。

反射中枢位于颈7至胸1。

2、Babinski征为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的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的踝和趾背伸的反射作用.①检查方法: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被检者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侧,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也可出现这种反射,不属于病理性。

②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3、Oppenheim征①检查方法: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

②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4、Gordon征①检查方法: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被检者腓肠肌中部。

②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一侧阳性考虑锥体束受损或更高位中枢病变。

双侧阳性为下运动神经传导通路病变致双侧都失去高位中枢的抑制而出现,注意1岁内小儿可以锥体束征阳性。

当一侧肢体锥体束征(+)时,还需检查对侧锥体束征,还有其它体征检查如运动和感觉等检查,定性定位评估病变位置。

、(1)肱二头肌腱反射【临床表现】检查者用拇指按拄肘关节稍上方的肱二头肌肌腱,叩击检查者之拇指,出现前臂屈曲。

【意义】如反射亢进、减低或消失均为病理性改变。

(2)肱三头肌腱反射【临床表现】仰卧位是此反射检查的最佳办法:肘关节稍呈直角屈角,前臂在肋弓外及体轴呈直角,上臂靠近胸廓的上外缘,检查者握住上臂,叩击肱三头肌稍上方(鹰嘴上方1.5~2厘米处),反应为前臂伸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量诊 特殊检查
视 圆弧形,两侧对称(正常) 肩关节脱位或三角肌 萎缩(方肩) 斜方肌瘫痪(垂肩)
触 肩三角 动和量 关节活动范围
特殊检查
肩关节检查法
1.杜加征(Duga’s sign) 肩关节脱位时肘部内收 受限,患侧的手搭在对侧肩上,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或 肘部贴近胸部时,则手搭不到对侧肩,称为杜加征阳 性
2.直尺试验(Hamilton征) 正常人肩峰位于肱骨外 上髁与肱骨大结节连线内侧,用直尺的边线紧贴上臂 外侧,一端靠近肱骨外上髁,另一端如能与肩峰接触, 则为阳性.
肩关节的特殊检查
3.痛弧(pain arc) 冈上肌腱有病损,在肩 外展60-120范围内有 疼痛 肩周炎检查
1.米尔征(Mills sign) 2.肘伸直外翻挤压试验(侧向试验)
上肢神经检查法
上肢的主要神经支配来自臂丛, 由 颈5-胸1神经根所组成。主要神经有 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
1. 肱二头肌反射:被检查者屈肘,前臂稍内旋。检查者 左手托起被检查者肘部,以左手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腱上, 用叩诊锤叩击检查者拇指。观察肱二头肌收缩引起前臂 屈曲动作
2. 肱三头肌反射:护士以左手托扶病人的肘部,病人肘 部屈曲,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直上方的肱三头肌 肌腱,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
3. 桡反射:护士以左手轻托患者的前臂于半旋前位,并 使腕关节自然下垂,然后以叩诊锤轻叩桡骨茎突,便发 生前臂屈曲和旋后的运动。有时检查者可以左手握住患 者两手各指,两前臂屈曲120度,然后叩击两侧的桡骨 茎突
Hale Waihona Puke 上肢神经检查法脊髓损伤检查法
1.握拳尺偏试验(Finkelsein sign)患侧拇指握于掌 心,使腕关节被动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为阳性.
2.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 3.屈腕试验(Phalen 征)
1.臂丛牵拉试验 (Eaten sign)患者坐位,
检查者一手将患者头 部推向健侧,另一手 握住患者腕部向外下 牵引,如出现上肢疼 痛、麻木感为阳性。 见于颈椎病
2.压头试验(Spurling sign)颈肩部疼痛患者,患者 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术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 压。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者,称之为压头试验阳 性。常见于颈椎病患者神经根型。
3.拾物试验
在地上放物品,嘱患者去 拾,如拾物时只能屈曲两 侧膝、髋关节而不能弯腰 为阳性
阳性提示骶棘肌痉挛,多 见于下胸椎及腰椎病变
2、Mills征
伸直肘关节,前臂旋前位极度屈曲腕关节并尺侧倾斜, 肱骨外上髁疼痛加剧为阳性
肱骨外上髁炎时为阳性
侧向试验
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上臂另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伸直 肘关节作肘关节外翻活动,肘关节内侧有异常活动并 内上髁肿胀压痛可诊断肘内侧副韧带损伤,为侧向试 验阳性
相反应力作用于肘关节内侧,为外侧副韧带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