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

合集下载

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

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

上肢及肩部得体格检查临床上有些内脏疾病,可以通过神经反射表现为体表某些区域疼痛;因此遇到肩部疼痛得病人,首先要排除因内脏疾病而引起得疼痛、如左肩疼痛要排除心脏疾病;右肩疼痛要排除肝胆疾病。

另外有些肩痛就是由于颈椎病而引起得,称之为“颈肩综合征"、所以对肩部疼痛进行整体检查就是十分必要得。

北京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整理上肢及肩部得体格检查。

肩部望诊肩部得望诊必须两侧对比检查、检查时,两肩都要裸出,对比两肩就是否等高,外观其皮肤颜色情况,肩部有无畸形、肿胀、窦道肿块及静脉怒张,对比两侧三角肌得发育及锁骨上、下窝得深浅就是否对称,肌肉有否萎缩;然后检查背面,对比两肩胛骨高低就是否一致,肩胛骨内缘与脊椎距离就是否相等,肩胛冈得上下肌肉有无萎缩。

还要借助肩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来观察其肌肉及关节得形态与功能状况,如果发现两侧不对称,则应进一步检查。

若肩胛骨高耸,多为先天性肩胛骨高耸症;若肩胛骨内缘向后突起,尤在用手抵墙时更为明显,则为前锯肌瘫痪,又称翼状肩;对于急性损伤患者,如果在肩后部有明显肿胀,则提示可能有肩关节脱位或肩胛骨骨折。

三角肌膨隆消失成“方肩",多提示肩关节脱位。

对比两肩,瞧锁骨外端就是否高突,患肩就是否向下、前、内移位,前者说明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后者则为胸锁关节脱位或锁骨骨折。

触诊肩部触诊,首先要了解肩部得正常解剖结构、活动幅度及其骨性标志,肩峰在肩外侧最高点骨性突出处;其下方得骨性高突处为肱骨大结节;肩峰前方为锁骨外端锁骨外、中l/3交界得下方一横指、肱骨头内上方为喙突。

触诊时,用拇指、按压检查,寻找压痛点,并注意关节结构就是否正常,活动时有无异常状态及摩擦音等,并应注意排除骨折。

对肩部压痛点,须与肩关节功能检查结合,来判断病变得部位。

如压痛点在肩峰前下方,一般就是肱骨小结节附近得病变;压痛点在肩峰外侧,多见于肱骨大结节附近得病变。

在望诊时如发现两侧上肢不等长,肌肉萎缩,需进行测量、上肢得长度一般测量从肩峰至肱骨外髁或尺骨茎突得距离,两侧对比;测量上肢周径时一般选择两臂相应得部位,并标明该部位距离肩峰或尺骨鹰嘴突得长度、活动肩部活动功能检查时,应固定肩胛下角,避免肩胛骨一起参与活动造成假象,因为上臂上举动作不仅仅就是肩关节得运动,而就是肩关节屈曲或外旋到最大幅度(90°)得基础上,再加上肩胛骨旋转得结果,肩关节得正常活动幅度见图4-7。

肩部体格检查

肩部体格检查

肩部体格检查
概述
肩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临床评估方法,用于评估肩部的运
动和功能。

通过观察和测试肩部的结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范围,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肩部问题的原因和程度。

检查步骤
1. 观察肩部外观:检查肩部是否有肿胀、红肿或异常凹陷等情况。

也要注意皮肤的颜色和温度,以排除肩部血液循环问题。

2. 检查肩部活动范围:让患者进行各种肩部动作,如前抬、侧抬、旋转等,观察其活动范围是否正常。

还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如
角度仪,来准确评估肩关节的活动度。

3. 检查肩部稳定性:采用一系列测试,如前抬抵抗测试、沙克
氏试验等,来评估肩关节的稳定性和肌肉力量状况。

4. 测试肩部肌肉力量:通过让患者进行一系列肩部肌肉力量测试,如臂屈曲、屈肱、屈腕等,来评估肩部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5. 进行特殊测试:根据需要,可能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肩部测试,如肩部X光检查、超声检查等,以进一步评估肩部问题的情况。

检查结果分析
根据肩部体格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对肩部问题做出合理的分
析和诊断。

如果发现肩部活动范围受限、肌肉力量不足或关节不稳
定等问题,可能存在肩关节骨折、肌肉损伤、关节炎或肩袖撕裂等
情况。

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可能需要进行,以确定具体的肩部问题
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结论
肩部体格检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用于评估肩部运动和功
能问题。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肩部问题的原因和程度,为进一步的
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做好肩部体格检查对于及时发现和解决
肩部问题非常重要。

上肢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上肢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上肢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考核内容
本次上肢体格检查的考核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神经系统检查
2. 肌肉骨骼系统检查
3. 特殊体位和手势检查
评分标准
考生在每个方面将获得0-10分的评分,总分为30分。

评分标准如下:
神经系统检查
1. 听力: 听清考官的指令,得2分;需要再次确认,得1分
2. 视力: 看清考官的手势,得2分;需要再次确认,得1分
3. 触觉: 检查5个触点(指尖、指甲、手掌、掌根、前臂),每个触点检查得分为1分
4. 反射: 检查三个反射点(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骨),每个反射点检查得分为1分
5. 肌力: 检查肩部、上臂、前臂和手部肌肉的肌力情况,每个部位检查得分为1分
肌肉骨骼系统检查
1. 活动度: 检查肩部、上臂、前臂和手部的活动度情况,每个部位检查得分为1分
2. 稳定性: 检查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稳定性情况,每个关节检查得分为1分
3. 压痛: 检查肩、肘、手腕和手部的压痛点,每个压痛点检查得分为1分
特殊体位和手势检查
1. 肩关节捏压:检查肩关节稳定性和肩袖损伤,得2分
2. 肘关节折叠:检查肘关节稳定性和肘部骨折、脱位情况,得2分
3. 手握力检查:检查手握力的情况,得2分
4. 特殊手势检查:检查手部特殊姿势,比如大拇指对掌指,得2分
总结
本次上肢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涉及多方面评分,考生需要全方位进行实际操作和考查。

只有真正掌握了各项技巧和细节,才能顺利通过考核。

《上肢体格检查》课件

《上肢体格检查》课件

05
CATALOGUE
上肢运动协调性检查
动作协调性检查
肩部活动度
01
检查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以及旋前、旋后的活动
范围,判断肩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肘关节屈伸
02
观察肘关节在屈曲和伸展时的动作是否流畅,判断上肢屈肌和
伸肌的协调性。
手腕关节活动度
03
检查手腕关节的背伸、掌屈以及桡偏、尺偏等活动度,判断手
记录检查过程
检查时间、检查环境、患者配合程度等。
记录检查结果
各部位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感觉等。
结果分析
分析检查结果
对各部位关节活动度、 肌肉力量、感觉等进行 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异 常。
对比正常值
将检查结果与正常值进 行对比,确定是否存在 异常。
分析异常原因
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异 常原因,为后续治疗提 供依据。
握力测试
让患者紧握测力计,测量其握 力,以评估上肢屈肌和伸肌的
力量。
臂力测试
让患者平举重物,测量其臂力 ,以评估肩部和上臂肌肉的力
量。
手指力量测试
让患者用手指捏住测力计,测 量其手指力量,以评估手部和
小臂肌肉的力量。肌Fra bibliotek萎缩检查01
02
03
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上肢的外观 和周径,判断是否有肌肉 萎缩的现象。
CATALOGUE
上肢感觉检查
浅感觉检查
痛觉
通过轻轻触碰皮肤,观察患者是 否感觉到疼痛,以判断浅感觉是 否正常。
温度觉
通过分别用冷、热水接触皮肤, 观察患者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以 判断温度觉是否正常。
深感觉检查
位置觉
让患者闭目,被动移动其手指或脚趾 ,询问患者被移动的位置和方向,以 判断位置觉是否正常。

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

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

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临床上有些内脏疾病,可以通过神经反射表现为体表*些区域疼痛;因此遇到肩部疼痛的病人,首先要排除因内脏疾病而引起的疼痛。

如左肩疼痛要排除心脏疾病;右肩疼痛要排除肝胆疾病。

另外有些肩痛是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称之为"颈肩综合征〞。

所以对肩部疼痛进展整体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整理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

肩部望诊肩部的望诊必须两侧比照检查。

检查时,两肩都要裸出,比照两肩是否等高,外观其皮肤颜**况,肩部有无畸形、肿胀、窦道肿块及静脉怒*,比照两侧三角肌的发育及锁骨上、下窝的深浅是否对称,肌肉有否萎缩;然后检查反面,比照两肩胛骨上下是否一致,肩胛骨内缘与脊椎距离是否相等,肩胛冈的上下肌肉有无萎缩。

还要借助肩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来观察其肌肉及关节的形态和功能状况,如果发现两侧不对称,则应进一步检查。

假设肩胛骨高耸,多为先天性肩胛骨高耸症;假设肩胛骨内缘向后突起,尤在用手抵墙时更为明显,则为前锯肌瘫痪,又称翼状肩;对于急性损伤患者,如果在肩后部有明显肿胀,则提示可能有肩关节脱位或肩胛骨骨折。

三角肌膨隆消失成"方肩〞,多提示肩关节脱位。

比照两肩,看锁骨外端是否高突,患肩是否向下、前、内移位,前者说明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后者则为胸锁关节脱位或锁骨骨折。

触诊肩部触诊,首先要了解肩部的正常解剖构造、活动幅度及其骨性标志,肩峰在肩外侧最高点骨性突出处;其下方的骨性高突处为肱骨大结节;肩峰前方为锁骨外端锁骨外、中l/3交界的下方一横指、肱骨头内上方为喙突。

触诊时,用拇指、按压检查,寻找压痛点,并注意关节构造是否正常,活动时有无异常状态及摩擦音等,并应注意排除骨折。

对肩部压痛点,须和肩关节功能检查结合,来判断病变的部位。

如压痛点在肩峰前下方,一般是肱骨小结节附近的病变;压痛点在肩峰外侧,多见于肱骨大结节附近的病变。

在望诊时如发现两侧上肢不等长,肌肉萎缩,需进展测量。

上肢的长度一般测量从肩峰至肱骨外髁或尺骨茎突的距离,两侧比照;测量上肢周径时一般选择两臂相应的部位,并标明该部位距离肩峰或尺骨鹰嘴突的长度。

肩关节、锁骨部与上臂特殊检查,你做对了吗?

肩关节、锁骨部与上臂特殊检查,你做对了吗?

肩关节、锁骨部与上臂特殊检查,你做对了吗?01肩峰撞击综合征肩峰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检查主要包括Neer试验和Hawkin试验。

Neer试验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患者在肩胛骨平面保持手臂内旋,做肩关节被动上举动作的过程中诱发疼痛;二为将手臂外旋,然后做被动上举动作,则不能诱发疼痛或者疼痛减轻。

同时符合上述两部分表现即为Neer试验阳性(图1)。

图1 Neer试验Hawkin试验,患者肩关节前屈90°,强制向内侧旋转肩关节诱发疼痛,即为阳性(图2)。

当然,上述检查法在肩关节僵硬、钙化性肩袖肌腱炎和关节炎的患者中,也可以诱发疼痛,应注意鉴别。

图2 Hawkin试验02肩袖损伤冈上肌肌力可以通过Jobe试验来检查,在肩胛骨平面保持手臂内旋,抗阻力上举,力弱或者疼痛均为Jobe试验阳性,提示冈上肌腱损伤(图3)。

图3 Jobe试验外旋肌力的检查是Lag试验。

是指将患者肩关节被动体侧外旋至最大角度,如果撤去外力,无法维持此位置而迅速内旋,则为阳性(图4)。

另外一个检查主动外旋肌力的试验是“吹号征”,正常做吹号姿势时需要一定程度的肩关节外旋,如果主动外旋肌力丧失,则需要外展肩关节以代偿,即为阳性(图5)。

外旋试验和“吹号征”阳性,均提示外旋肌(冈下肌-小圆肌)巨大损伤。

图4 外旋肌力的检查g试验;g试验阳性图5 吹号征A.阴性;B.阳性肩胛下肌肌力可以用Lift-off试验来检查。

将患者的手放在背后,并往后离开身体,如果撤去外力无法维持此位置而贴住躯干,即为Lift-off试验阳性(图6)。

有的学者评估了证明肩胛下肌撕裂体检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发现只有肩胛下肌撕裂达到3/4时Lift-off试验才阳性,因此对于肩胛下肌上部撕裂的患者来说,这不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检查试验。

Napoleon试验有助于术前评估肩胛下肌的撕裂程度。

肩胛下肌上部50%~60%撕裂时,Napoleon试验中度阳性,肩胛下肌肌腱完全撕裂时,患者手压在腹部时靠三角肌后部的力量,此时腕关节屈曲90°,称之为Napoleon试验阳性(图7)。

上肢体格检查的常见试验

上肢体格检查的常见试验

上肢体格检查的常见试验颈肩部一、杜加斯(Dugas)征:又称肩内收试验、搭肩试验。

正常人将手放在对侧肩上,肘能贴胸壁。

肩关节前脱位肘内收受限,伤侧的手放到对侧肩上,肘不能贴胸壁此为杜加斯阳性。

此为正常此为阳性二、肩外展疼痛弧:又称肩关节外展试验。

肩峰下的肩袖有病变时,因冈上肌腱与肩峰下摩擦,在肩外展60°~120°范围内出现疼痛,在此范围以外则无疼痛也见于冈上肌腱炎。

肩锁关节病变的疼痛弧在肩关节外展150°~180°。

60度左右开始出现疼痛120度左右疼痛消失三、肩袖损伤:(1)前屈上举征:检查者以手扶患侧前臂,保持上肢于中立位并前屈上举,使肩袖的大结节附着点撞击肩峰的前缘,肩痛为阳性。

常见于肩峰下滑膜炎,冈上肌腱钙化,肩袖损伤等。

(2)前屈内旋试验:检查者将患肩前屈90°,屈肘90°,用力使肩内旋,使肩袖病变撞击喙突肩峰韧带;产生肩痛为阳性。

(3)撞击试验:怀疑有肩袖病变的患者在肩峰下注射1%利多卡因5~10ml后,再做肩外展如疼痛及痛弧减轻或消失为阳性提示有肩袖损伤。

四、肩关节稳定试验:分别在站立位和卧位时检查。

①直立位检查:患者坐或者站立臂部放松下垂(如果患者未能完全放松可以向前弯腰45°),检查者一手固定肩胛颈部,另一手将患臂伸展并从后方给肱骨头压力,可试出肩前方不稳如向后推肱骨头,可试出肩后方不稳。

将肱骨向下牵拉时,可试出肩下方不稳。

②卧位检查:平卧位,患肩放在诊床边缘,外展90°,检查者支撑患臂。

一手固定肩胛颈另一手握住肱骨近端向前后下方移动。

受损的一方活动加大,并有滑出关节盂的感觉及疼痛需双肩对比检查。

五、冈上肌腱断裂试验:在肩外展30°~60°范围内时,三角肌用力收缩,但不能外展举起上臂,越外展用力,肩越高耸。

但被动外展到此范围以上,患者能主动举起上臂。

最初的主动外展障碍为阳性征,提示冈上肌腱断裂。

肩关节体格检查方法

肩关节体格检查方法

肩关节体格检查方法肩关节是人体移动和运动的关键点之一,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损伤和疾病的部位之一。

对于肩关节的体格检查是医生诊断肩关节疾病和损伤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肩关节体格检查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1. 病史和症状询问在进行肩关节体格检查之前,医生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特别是询问患者是否有过肩关节相关病史、是否长期从事肩部运动、是否出现了疼痛、肿胀、僵硬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2. 观察医生观察患者的肩关节外形,包括肩胛骨的位置,肩关节是否对称、是否有凸起等异常;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肩部肌肉是否有萎缩、疼痛或肿胀等异常表现。

3. 活动范围检查医生把患者的上肢从肩关节向前抬起,向后伸展,向内旋转和向外旋转等方向进行活动尝试,了解患者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度数,并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僵硬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4. 触诊检查医生用手轻触患者的肩部,探测是否有异常触感,如疼痛、肿胀、结节、压痛点等。

医生还可以用手摸膀胱突等深部区域,了解肩胛骨的位置和关节结构。

5. 特殊测试若医生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肩关节损伤或疾病,则可以进行一些特殊测试,如牵引测试、卡住试验、仰卧测试等,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二、体格检查步骤1. 先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

2. 观察患者的肩部外形,包括肩关节的对称性、位置和凸起等异常表现。

3. 检查患者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度数,记录肩关节的活动情况和是否出现运动障碍。

4. 用手轻触患者的肩部,探索肩部是否有异常触感和疼痛点等症状。

5. 针对特定的病情和疾病,进行相应的特殊测试,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6. 结合以上检查结果,给出肩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三、注意事项1. 在检查活动范围时,要向患者解释具体活动方式和技巧,以确保活动时不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或损伤风险。

2. 体格检查时要注意卫生和消毒,避免引发交叉感染;要注意操作和力度,以免造成患者额外的疼痛或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临床上有些脏疾病,可以通过神经反射表现为体表某些区域疼痛;因此遇到肩部疼痛的病人,首先要排除因脏疾病而引起的疼痛。

如左肩疼痛要排除心脏疾病;右肩疼痛要排除肝胆疾病。

另外有些肩痛是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称之为“颈肩综合征”。

所以对肩部疼痛进行整体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天民针刀医学研究院整理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

肩部望诊肩部的望诊必须两侧对比检查。

检查时,两肩都要裸出,对比两肩是否等高,外观其皮肤颜况,肩部有无畸形、肿胀、窦道肿块及静脉怒,对比两侧三角肌的发育及锁骨上、下窝的深浅是否对称,肌肉有否萎缩;然后检查背面,对比两肩胛骨高低是否一致,肩胛骨缘与脊椎距离是否相等,肩胛冈的上下肌肉有无萎缩。

还要借助肩关节主动或被动运动来观察其肌肉及关节的形态和功能状况,如果发现两侧不对称,则应进一步检查。

若肩胛骨高耸,多为先天性肩胛骨高耸症;若肩胛骨缘向后突起,尤在用手抵墙时更为明显,则为前锯肌瘫痪,又称翼状肩;对于急性损伤患者,如果在肩后部有明显肿胀,则提示可能有肩关节脱位或肩胛骨骨折。

三角肌膨隆消失成“方肩”,多提示肩关节脱位。

对比两肩,看锁骨外端是否高突,患肩是否向下、前、移位,前者说明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外端骨折,后者则为胸锁关节脱位或锁骨骨折。

触诊肩部触诊,首先要了解肩部的正常解剖结构、活动幅度及其骨性标志,肩峰在肩外侧最高点骨性突出处;其下方的骨性高突处为肱骨大结节;肩峰前方为锁骨外端锁骨外、中l/3交界的下方一横指、肱骨头上方为喙突。

触诊时,用拇指、按压检查,寻找压痛点,并注意关节结构是否正常,活动时有无异常状态及摩擦音等,并应注意排除骨折。

对肩部压痛点,须和肩关节功能检查结合,来判断病变的部位。

如压痛点在肩峰前下方,一般是肱骨小结节附近的病变;压痛点在肩峰外侧,多见于肱骨大结节附近的病变。

在望诊时如发现两侧上肢不等长,肌肉萎缩,需进行测量。

上肢的长度一般测量从肩峰至肱骨外髁或尺骨茎突的距离,两侧对比;测量上肢周径时一般选择两臂相应的部位,并标明该部位距离肩峰或尺骨鹰嘴突的长度。

活动肩部活动功能检查时,应固定肩胛下角,避免肩胛骨一起参与活动造成假象,因为上臂上举动作不仅仅是肩关节的运动,而是肩关节屈曲或外旋到最大幅度(90°)的基础上,再加上肩胛骨旋转的结果,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幅度见图4-7。

特殊试验⑴搭肩试验(杜加氏试验)正常人手搭于对侧肩部时,肘关节可以紧靠胸壁,而杜加氏试验阳性时,可见到当手搭于对侧肩部时,肘关节不能靠紧胸壁;提示有肩关节脱位的可能。

⑵骨性三角检查肩峰、喙突和大结节三点组成三角形。

脱位时,因大结节位置变动,故所成三角形与对侧不同。

⑶肩关节外展试验此试验对于肩部疾病能作大致的鉴别。

①肩关节功能丧失,并伴有剧痛时,可能为肩关节脱位或骨折。

②肩关节炎时从外展到上举过程皆有疼痛。

③外展开始时不痛,越近水平位时肩越痛,可能为肩关节粘连。

④外展过程中疼痛,上举时反而不痛,可能为三角肌下滑囊炎。

⑤从外展至上举60~120°围有疼痛,超越此围时反而不痛,可能为冈上肌肌腱炎。

⑥外展动作小心翼翼,并有突然疼痛者,可能为锁骨骨折。

⑷肱二头肌长腱试验①肩关节旋试验:让患者主动作肩极度旋活动,即在屈肘位,前臂置于背后引起肩痛者为阳性。

说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②抗阻力试验患者肘关节用力屈曲;医生手握患者腕部,对抗用力,使患者肘关节伸直,若患者疼痛加剧,为抗阻力试验阳性,说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肘部望诊肘部望诊需两肘裸出、两侧对比检查,首先观察肘关节的轮廓有无肿胀和变形。

轻度肿胀时,仅见鹰嘴侧窝鼓起,严重肿胀时,整个肘部粗大,甚至肘横纹消失;梭形肿胀,多属慢性关节炎症;一侧肿胀常因肱骨上髁或外上髁骨折所致。

神经麻痹时,可以起广泛的肌肉萎缩。

正常肘关节伸直位时,有5°-7°的携带角,一般女性比男性度数稍大。

携带角增大为肘外翻,减小或前臂尺偏则为肘翻。

肘关节的形态如有改变,应注意有否骨折和脱位。

肘关节脱位或髁上骨折时,患肢常处于半屈肘位;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或肘关节后方脱位时,鹰嘴后突明显;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者,以前臂旋前畸形多见。

触诊肱骨髁、外髁和尺骨鹰嘴是肘关节触诊的重要骨性标志。

此三点所构成的“肘直线”和“肘三角”有无改变,对鉴别肘关节脱位和骨折有实际意义[见肘部特殊检查(3)]。

触诊时要注意压痛点的位置。

肱骨外上髁有前臂伸肌群附着,外上髁炎时(网球肘),该处压痛明显;肱骨上髁有前臂屈肌群附着,也可因炎症而有明显压痛;鹰嘴部可因骨折或滑囊炎等而有压痛或肥厚感;桡骨头可于肘后桡侧窝处触及,同时旋转前臂,可触到桡骨头转动的感觉,骨折时此窝鼓起并有压痛;尺骨喙突在肘前不易摸到,需要以拇指在肘前深压,骨折时该处可有压痛;尺神经位于肘后尺侧,如尺神经有病变,局部可有肥厚感,并有压痛和串麻等现象。

肱骨外上髁、上髁、桡骨小头和鹰嘴骨折时,除局部肿胀和压痛外,可触到骨擦感和异常活动。

若前臂外展或收活动受限,则表示、外侧前臂屈、伸肌起点或侧副韧带的损伤,或、外上髁撕脱骨折。

肘关节脱位或骨折时,可出现异常的外展和收活动。

活动肘关节活动以屈伸为主,活动的关节主要在肱尺关节。

前臂的旋转则依赖于尺桡上、下关节和骨间膜的相互活动。

肱桡关节虽参与屈伸和旋转活动,但处于次要位置。

肘伸直位无侧方活动,但当侧副韧带损伤时,会出现异常的侧方活动。

肘关节的正常活动幅度见图4-8。

特殊检查⑴网球肘试验[密耳氏(Mill)试验]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再将肘伸直。

如在肘伸直时,肱桡关节的外侧发生疼痛,即为阳性。

⑵前臂屈、伸肌紧(抗阻为)试验①患者握拳、屈腕,检查者以手按压患者手背,患者抗阻力伸腕,如肘外侧疼痛则为阳性、提示肱骨外上髁有炎性病灶。

②患者伸手指和背伸腕关节,检查者以手按压患者手掌,患者抗阻力屈腕,肘侧痛为阳性,提示肱骨上髁的病变。

③肘三角肱骨、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三者的关系,在伸肘位呈一直线,在屈肘90°位构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肘三角。

肘后脱位时,肘三角即失去正常关系。

腕掌指部望诊手的自然体位(休息位)是自然半握拳状态,犹如握茶杯姿势,手部各组拮抗肌力相互平衡。

腕关节背屈约10°~15°,并轻度尺偏,拇指处于对掌位,轻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触及食指远侧指间关节的桡侧缘。

其它各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均呈半屈位,食指屈曲较小,越向小指屈曲约大。

食指轻度向尺侧倾斜,小指轻度向桡侧倾斜。

当手部受伤,由于肌力不平衡,即可出现手部功能位的异常。

腕掌指部的望诊应强调对比检查,观察骨的轮廓有无畸形、软组织有无肿胀及肌萎缩等。

桡骨远端骨折可见到银叉状畸形或枪刺状畸形。

远端尺桡关节脱位时尺骨茎突向背侧凸出。

非急性损伤所引起的畸形多为神经血管损伤所致。

桡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正中神经损伤,拇指不能作对掌,外展动作,拇指和食指不能弯曲,亦不能过伸,大鱼际萎缩。

呈猿手畸形;尺神经损伤后,拇指不能收,其余四指不能作收和外展运动,第四、五手指指掌关节不能屈曲,远端指间关节不能伸直,骨间肌、小鱼际肌萎缩,呈爪形手。

此外,前臂屈肌群缺血坏死,疤痕挛缩所引起的缺血性挛缩患者也可有爪形手畸形。

因骨间肌收缩,骨折端向背侧成角。

近节指骨骨折或中节指骨骨折时(骨折线位于屈指浅肌腱止点远端),骨折端向掌侧成角。

末节指骨基底部骨折或伸肌腱远端断裂时,手指末节呈下垂位。

此外还应注意软组织肿胀的部位和围。

鼻烟窝处饱满多为舟状骨骨折。

两侧近端指间关节呈对称性梭形肿胀,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沿肌腱的肿胀多为腱鞘炎或肌腱周围炎。

整个手指呈杵状指,多为肺原性心脏病、支气管扩或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疾患。

手指震颤,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震颤麻痹、慢性酒精中毒等。

震颤性麻痹患者,运动时震颤减轻或消失,静止时出现。

如震颤轻微,可叫病人闭眼,双手前平举,在其双手背上放一纸,可见倒纸的抖动。

三岁以下的婴幼儿疾病,望指纹(在食指掌面桡侧的浅表静脉)的颜色可作为辨别病情轻重的参考。

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

正常指纹,色呈浅红,隐现于风关之。

如纹色鲜红为感受外邪,色紫为热感,色青为惊风,色淡多属虚寒症。

纹色见于风关为病轻,至气关为病重,透过命关则病笃。

触诊腕掌指部的触诊应注意压痛点、肿块和叩击痛。

桡骨茎突处压痛,多系拇短伸肌、拇长展肌腱鞘炎;掌指关节掌侧处压痛,多见于第1、2、3、4指腱鞘炎。

掌侧腕横纹中央区压痛且伴手指放射痛和麻木感,为腕管综合征,提示正中神经受压;“鼻烟窝”肿胀和压痛,表示舟状骨骨折。

下尺桡关节处压痛,尺骨茎突高凸且有松弛感,为下尺桡关节分离;远侧和近侧指间关节侧方压痛或伴有侧向活动,为侧副韧带损伤。

腕掌部的骨折多在骨折断端有明显肿胀、压痛、畸形和骨擦音,轴心叩击痛,临床上应仔细检查。

腕部背侧触及局限性肿块,且肿块可顺肌腱的垂直方向轻微移动,但不能平行移动者,通常为腱鞘囊肿。

活动腕关节有收、外展、背伸和掌屈功能。

腕关节的正常活动幅度见图4-9上肢及肩部的体格检查特殊检查⑴握拳试验患手握拳(拇指在里、四指在外),腕关节尺偏:桡骨茎突处疼痛为阳性,提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图4-10)。

⑵屈腕试验将患者腕关节极度屈曲,即引起手指麻痛,为腕管综合征的体征。

上肢的一些检查试验1、腕伸肌紧试验:Mills sign患者伸直患侧肘关节,前臂旋前,检查者将患侧腕关节屈曲,若患者肱骨外上髁上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2、Cozen test:即前臂伸肌力试验。

屈曲肘关节,尽量将前臂旋前,然后伸肘,如肱骨外上髁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3、The chair test:患者伸肘,肩前屈60°,双手举一椅子,如举起困难或伴有肱骨外上髁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4、THomsen test:患者紧握拳,背伸腕关节、伸肘,当患者背伸腕关节时检查者用力抵抗并使之屈曲,肱骨外上髁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5、Huter triangle:正常情况下,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外上髁和尺骨鹰嘴突在一条直线上;肘关节屈曲时,三者连线呈一等腰三角形。

肱骨髁上骨折时三者位置关系不变,肘关节脱位时,三者关系发生改变。

6、芬克斯征:Finkelsein sign或Finkel-stein sign患者拇指握于掌心,使腕关节被动尺偏,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体征。

7、杜加征:Dugas sign患肢肘关节屈曲,手放于对侧肩关节上,则肘部不能与胸壁相贴;或肘部能与胸壁相贴,但手不能放于对侧肩上即为阳性。

提示肩关节脱位。

31、直尺试验:Hamilton sign以直尺置于上臂外侧,一端紧贴肱骨外上髁,则另一端不能贴及肩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