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的强弱

合集下载

1-6年级人音版音乐知识点梳理

1-6年级人音版音乐知识点梳理

一年级上册音乐知识梳理一、演唱运用科尔文手势认识唱名。

打击乐器:木鱼和碰钟二、节奏练习1、走(X )跑跑(X X)走欧(X ᅳ)节拍:2/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

3/4一年级音乐下册知识梳理一、演唱1、音的高低:听老师弹琴,用手势表示音的高低并模唱。

二、打击乐器三角铁、双响筒、沙槌、串铃三、音的强弱四、简谱中的音乐符号二年级音乐上册知识梳理1、《乃呦乃》土家族民歌2、《白鸟朝凤》民间乐曲,演奏乐器:唢呐3、《四小天鹅舞曲》俄国柴科夫斯基曲4、《小拜年》湖南花鼓调5、《晚会》中国音乐家贺绿汀曲管弦乐6、人音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1、《春之歌》作曲家是德国门德尔松作曲。

2、《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齐唱歌曲,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

3、《都有一颗洪亮的心》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4、《吉祥三宝》是对唱歌曲,是由男声、女声、童声来演唱的。

5.《狮王进行曲》是一首管弦乐曲,由法国作曲家圣桑谱曲。

6、《两只老虎》是一首法国童谣。

8、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1、《红旗颂》是管弦乐曲,由吕其明作曲。

2、《卢沟谣》演唱形式齐唱、合唱。

3、《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选自现代京剧《红灯记》。

4、《空山鸟语》是一首二胡曲,中国作曲家刘天华谱曲。

5、《飞来的花瓣》是合唱曲,其旋律平稳,情绪深情,节奏宽松,速度中速。

6、《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演唱属于女高音人声。

7、《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演唱属于男高音人声。

8、《梭罗河》演唱音色属于女中音人声。

四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汇总演唱部分:《中华⼈民共和国国歌》词(田汉)曲(聂耳),(进行曲)速度。

《杨柳青》是江苏民歌《大雁湖》是鄂温克族民歌,是歌唱蒙古族风土人情的一首民歌。

《大家来唱》是意大利威尼斯民歌。

这首是描写孩子们课间快乐的活动。

《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是三拍子的歌曲《月亮月光光》是一首无伴奏合唱,它是一首台湾童谣。

《荡秋千》是仡佬族⼉歌《小螺号》由著名的词曲作家付林创作于80年代。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 音乐 音乐课教学入门必备课件(共40张PPT)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 音乐 音乐课教学入门必备课件(共40张PPT)
05· ||: 1·3 5·1 | 46 16 5·3 | 4· 2 54· 31·53· ·| 7· 6 5 05 :||
常 用 记 号 Recognize Simple Spectrum
装饰音
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及某些旋律型的特别记号, 装饰音在决定音乐风格与形成音乐个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 的 长 短 Recognize Simple Spectrum
《祝酒歌》
123 3 | 123 3 | 123 335 | 542 2 | xxx x | xxx x | xxx xxx | xxx x |
音 的 长 短 Recognize Simple Spectrum
附点
5· 5• 5•
音 的 长 短 Recognize Simple Spectrum
① 5 5 ② 5555 ③ 5 55 55 5
《在希望的田野上》
5653 5 5653 5
音 的 长 短 Recognize Simple Spectrum
① 5 5 ② 5555 ③ 5 55 55 5
《一二三四歌》
3· 3·2· 3· 3·2· 3· 3·2· 3·
从无 畏惧 绝不 屈服 英勇 战斗 直 到把 反动 派
渐弱
常 用 记 号 Recognize Simple Spectrum
力度记号 逐渐变化的力度记号:
渐强
渐弱
《军港之夜》
3 5 5 3 | 3 23 2· | ·7· 6 5 | 1 - | 1 - ||


常 用 记 号 Recognize Simple Spectrum
Music Lessons
入门必备
认 识简 谱入 门必 备 课

人教版(简谱)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声音的强弱》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人教版(简谱)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声音的强弱》优质课教案设计2篇

人教版(简谱)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教学年级】一年级上册【教学内容】人教2011年课标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的强弱【教材分析】声音有四种基本属性,即强弱、长短、高低、音色。

声音的强弱是很容易表现出来的,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好音的强弱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律动、让学生寻找自己发出的声音,拍节奏、演唱歌曲等一系列活动来表达自己对声音强弱的感受。

【教学目标】1.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2.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3.能将强弱正确地运用到演唱歌曲中。

【教学重难点】在歌曲中表现强弱。

【教学准备】电子琴、奥尔夫乐器、动物头饰、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身体律动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上一节有趣的音乐课,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律动吧。

教师播放课件《身体音阶歌》。

二、感受音的强弱(一)创设动物音乐会情境上课前,老师收到了一封邀请函,森林王国邀请同学们参加森林音乐会。

想参加的同学必须经过游戏闯关,获胜就能进入音乐会。

(二)闯关游戏学习1.听辨三组动物声音,感受强弱区别在去往音乐会的森林中,听一听森林中遇到了谁?感受不同声音的区别,并且讨论生活中听到的强音与弱音。

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中的几组图片,将它们分在强弱圈圈内。

2.板书课题,认识强弱记号板书“强”,用音乐的标记来记强——“f”。

“强”是我们音乐中的一种力度记号,在音乐中一般我们用“f”来表示“强”。

弱”也是我们音乐中的一种力度记号,在音乐中一般我们用“p”来表示“弱”。

在音乐中遇到“f”就知道它表示“强”。

遇到“P”表示弱音。

3.用声音表现强弱同学们你们能找到我们生活当中强的声音和弱的声音吗?上台来试一试。

4.打击乐器奏出强弱声音出示乐器——棒铃、碰钟、沙锤、双响筒、铃鼓、小堂鼓。

同学们请根据大屏幕上的强弱记号来用自己喜欢的乐器发出强与弱两种声音,合作表演节奏。

小学音乐知识点:器乐的基本分类

小学音乐知识点:器乐的基本分类

小学音乐知识点:器乐的基本分类音乐作品总的可分为:声乐、器乐、戏剧音乐(包括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戏剧配乐等)三类,通常戏剧音乐并入声乐和器乐中。

器乐是相对于声乐而言,完全使用乐器演奏而不用人声或者人声处于附属地位的音乐。

从曲名、曲式结构、演奏方式等等方面来看都是各种各样的。

这也是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招考考纲要求小学音乐考生掌握的知识点之一,因此要学会掌握器乐的基本分类,福建教师招考网在此整理小学音乐知识点器乐的基本分类供大家学习理解。

1.无标题音乐这类器乐作品只以曲式名称或音乐体裁的名称作为曲名,而不设标题。

只用曲式名称如:“奏鸣曲”,或用乐器体裁名称如:“前奏曲”作为曲名。

为了区别同名乐曲,就加上乐曲的开始调名,例如""C大调奏鸣曲",或者再加上作者创作此种体裁的作品的编号,例如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无标题音乐在创作时,只求通过音乐艺术来抒发某种主观情绪,作者希望并非通过标题而只希望欣赏者自己去心领神会。

2.标题音乐这类器乐以文字或标题阐明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作品。

其渊源可上溯至十六世纪以前。

十九世纪上半叶标题音乐因欧洲浪漫派音乐家的提倡而盛行,重要作曲家有:柏辽兹、李斯特等。

比起无标题音乐来,标题音乐表现力的尖锐性和生动的音乐形象更易于被广大群众所了解,因此它在器乐作品中非常盛行。

3.室内乐这类器乐的演奏者,需具备独奏的技巧,同时要有同别人合作的能力。

初发源于十六世纪意大利,多源于西欧贵族宫廷的演奏,十八世纪末叶以后,室内乐是指由少数人演奏、演唱并为少数人所欣赏的音乐。

现今,多指各种重奏曲(有时也包括独奏曲),使用少数乐器伴奏的独唱、重唱曲等。

4.交响音乐交响乐是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

适于表现戏剧性较强的内容,音乐主题有较大发展,管弦乐法也丰富些,通常由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各组乐器组成,交响乐队有时也根据作曲、指挥的创作意图和具体要求,对乐器有所增减。

音的强弱节奏与节奏型ppt

音的强弱节奏与节奏型ppt

二八:
2/4
(小闹钟)
四十六: 2/4
(机枪扫射)
前八后十六:2/4
(马蹄)
X X lX Xl
嘎嘎
嘎嘎
X — l X —l
铛—
铛—
XX XX l XX XX l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XXXX l XXXX
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
X XX X XX l X XX X XX
嘚 嘚咯 嘚 嘚咯 嘚 嘚咯 嘚 嘚咯
4
节奏 节奏型
本节内容选择的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
5
教材作用和地位
选自《音乐》(基础版第二版) 第三单元第二小节内容 本课程主要以节奏及节奏型为核心,结合音乐 要素,展开一系列的音乐理论知识的探索
声乐 一、声乐理论:歌唱时的姿势歌唱器官及作用 二、发声练习 三、歌曲《花非花》 四、幼儿园的歌《小星星》 乐理训练:想一想、做一做 第三单元 乐理 音的强弱 一、什么是音的强弱 二、节奏、节奏型 三、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四、节拍、拍子、拍号 五、常见拍子的种类 六、切分音与切分节奏 七、弱起小节 视唱练耳 一、视唱:全音符及二、四、八分音符的组合、休止符 二、听觉训练:大、小三度音程 三、节奏训练(模仿) 声乐 一、声乐理论:歌唱的呼吸 二、发声练习 三、歌曲《雪绒花》 四、幼儿园的歌《卖报歌》 乐理训练:想一想、做一做
10
02
教学分析
ANALYSIS OF TEACHING
五环式教法 l 理解概念 l 了解基本演奏
11
FIVE-RING TEACHING STRATEGY
教法分析

检查学习效果
运用巩固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分析1-10课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分析1-10课

小学一年级(上)音乐教材分析(1-10课)第一课好朋友一、教学分析第一课是启始课,也是小朋友们脱离幼儿教育,进入初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极为重视。

这一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同学学会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往,乐于用动作和语言表达情绪;能整齐地演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和《拉勾勾》。

教师要用各种方式吸引同学注意力,缩短与同学的距离,使同学从第一课开始,喜欢音乐老师,喜欢音乐课。

二、课时布置可分为两个课时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尝试随音乐扮演;2、学唱《你的名字叫什么》,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同学交往3、听赏《口哨与小狗》,感受音乐的情绪,并用动作表示学唱《拉勾勾》用音乐的方式交朋友三、建议根据低年级同学形象思维强的特点,扮演时应采用教师示范,同学模仿。

协助同学积累一定的感性经验,为以后的音乐表示和发明奠定基础。

★第二课快乐的一天一、单元目标1、知识目标:感受知道音的长短;初步了解怎样聆听音乐2、技能目标: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音乐,用动作来表达感受;能整齐地演唱《齐多列》和《跳绳》(各一段)3、情感目标:喜爱用歌声、动作表达情感二、分为两课时(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快乐的一天》前两个乐曲,初步了解怎样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2、能够整齐地演唱《齐多列》第三段,学习用歌声和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3、感受知道音的长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并拍一拍教学过程(简述)基本上以《快乐的一天》为主线,将整课内容贯穿起来。

1、先从《快乐的一天》第一乐曲--“早早起”导入,聆听音乐,感受愉快的音乐情绪,让同学说说做做早上起来做的事,随音乐扮演2、然后进入第二个内容――“上学去”(1)先引导同学讲一讲自身背着书包上学去事怎样去的,引出“走”和“跑”。

再让同学随着第二段乐曲的音乐来“走”和“跑”,表示轻快的情绪,感受长短。

(教师板书――画出“走”和“跑”的不同图像,让同学更直观地感受)(2)出示图形谱,念一念再拍一拍,进步感受,了解音的长短3、学唱《齐多列》第三段(歌曲较长,只有第三段歌词与同学的实际生活接近,所以可以选择只教第三段)(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聆听《快乐的一天》第三、四、五段乐曲,用动作来表达乐曲的情绪2、能准确地演唱《跳绳》第二段,喜爱用歌声来表达情感3、指导同学进行简单的创编活动,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简述)1、进入《快乐的一天》第三乐曲――“来学习”先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活泼的情绪,很自然地导入――我们来学习《跳绳》这首歌(学唱第二段)2、第四段乐曲――“做游戏”(1)聆听音乐,感受欢快的情绪,让同学讲一讲自身玩的游戏,并随音乐来演一演(2)指导同学来进行简单的创编,只编第一句“小绳小,真轻巧”就可以了,同学只是初步尝试,不可以过难,让他们感受胜利的喜悦,为以后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3、第五段乐曲――“静静睡”随音乐扮演“静静地睡”,感受安定、温柔的情绪第三课祖国您好一、教学分析1、歌曲学习这一课中有两首学唱歌曲和两首欣赏歌曲,可以选择聆听跟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聆听扮演《颂祖国》;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旋律又没,比较简单易学,同学非常喜爱2、知识性内容:感受音的强弱,并用不同的拍击方法表示二、课时布置布置两课时1、聆听《国歌》,知道听国歌时该做什么;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并进行扮演建议:给同学安排一个回家作业,让爸妈教一教《国歌》,熟悉或能初步跟唱2、聆听《国歌》,随音乐跟唱;复习《国旗国旗真美丽》,用拍手和拍腿感受、表示强弱;聆听《颂祖国》,用自身的动作随音乐扮演第四课可爱的动物一、教学分析这是描写小动物的一课,很受同学的喜爱。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表格式):3祖国您好音的强弱

人音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表格式):3祖国您好音的强弱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音的强弱的基本概念。音的强弱是指音乐中声音的大小和力度。它是音乐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起伏和节奏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歌曲《祖国您好》来感受音的强弱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歌曲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音的强弱的概念和表达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歌曲演唱和打击乐器演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对于歌曲演唱技巧,重点强调呼吸控制、声带使用和音准把握,确保学生在演唱时能准确表达音的强弱。
2.教学难点
-音的强弱区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区分音的强弱可能存在难度,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和反复练习来突破。
-歌曲情感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将音的强弱与歌曲情感相结合,使演唱更具表现力,是教学的难点。
-打击乐器使用:学生可能初次接触打击乐器,如何正确使用乐器表达音的强弱,对部分学生来说是个挑战。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他们围绕音的强弱在实际歌唱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但在分享成果时,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表达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口语表达训练,鼓励他们更自信地分享自己的观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音的强弱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练习。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音的强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意识到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我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3.音的强弱练习:进行简单的音强弱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音的强弱表现。
4.歌曲演唱技巧: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表达歌曲中的音的强弱。
5.节奏乐器体验:使用打击乐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的强弱,加深对音强弱概念的理解。

小学乐理知识

小学乐理知识

小学乐理知识小学阶段是音乐的启蒙阶段,应该注重对孩子们的乐感熏陶,本文根据福建教师招考中考试大纲对小学音乐的要求,梳理了小学乐理知识,方便大家更加顺利地开展学习。

一、基本乐理(一)音乐的构成要素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

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

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数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用一条横线“一”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长短。

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

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

一首音乐作音符名称写法时值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

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

同样四分音符一拍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二)音符音符名称写法时值全音符 5 ---四拍二分音符 5 -两拍四分音符 5 一拍八分音符 5半拍-四分之一拍十六分音符 5=八分之一拍三十二分音符 5≡附点音符: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附点二分音符: 5 - ·时值三拍附点四分音符:5·时值一拍半附点八分音符:5·时值四分之三拍(三)音高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

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四)节奏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

击拍的节奏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

二、阶段教学1.一年级(1)音的强弱→《大雨小雨》,《布谷布谷》,《大鼓小鼓》(2)乐器①碰铃、响板→《国旗国旗真美丽》,《我爱家乡我爱祖国》②三角铁、铃鼓→《各族小朋友在一起》③木鱼、双响筒→《龙咚锵》④堂鼓(3)声音的长短→《小蜻蜓》(4)休止符→《红灯停绿灯行》(5)乐器→《沙锤、串铃》2.二年级(1)音的高低(2)柯尔文手势3.三年级(1)你唱我和(2)口风琴(3)三分音符→老爷爷赶鸭(4)波音→森林水车(5)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小号手之歌(6)2/4拍、3/4拍、4/4拍(7)顿音→《大树桩你有几岁》(8)反复记号→《太阳出来了》(9)全音符→《小船》(10)同头换尾→共产儿童团歌(11)重音记号→《幸福花儿开心上》(12)下滑音→《打秋千》4.四年级(1)附点四分音符→《大海啊故乡》(2)fine/ D.C.→《小螺号》(3)倚音记号→《守株待兔的农夫》(4)连线.→《我们的田野》(5)力度记号f p mf mp→《田野在召唤》(6)#记号→《牧童》(7)反复跳跃记号→《村晚》(8)6/8拍→《愉快的梦》(9)十六分音符→《久不唱歌忘记歌》(10)切分节奏→《木瓜恰恰恰》(11)渐强、渐弱→《红蜻蜓》(12)附点八分音符→《中国功夫》5.五年级(1)常用表情术语→《渔舟唱晚》6.六年级(1)骨干音.→《美丽的夏牧场》(2)极近、跳近→《我爱银河》(3)连音符→《一对白鸽》音乐:汉族民歌分类中学阶段应该注重对孩子们的乐理知识教学,本文根据福建教师招考中考试大纲对小学音乐的要求,梳理了汉族民歌分类,方便大家更加顺利地开展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音的强弱
教学重难点:对力度变化的感受与表现。

教学目的:学习音的强弱,通过听、唱、做、练等感受力度变化,懂得音乐中强弱变化的作用。

教材分析:“音的强弱”这一课是音乐八个要素之一“力度”的第一次出现教材通过图示启发学生从大自然寻找强弱不同的声音。

用具有度对比的乐曲欣赏导入音乐。

教具:1、钢琴 2、投影仪 3、电脑 4、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并师生互相问好。

(用唱歌形式互相问好)
2、复习歌曲《铃、板、锣、鼓》,并请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

3、新课:结和教材11页图示,让学生回答哪幅图表示的声音强、哪幅图表示的声音弱?
1)放鞭炮。

强 2)说悄悄话。


4、看多媒体课件听辩二首乐曲;
1)《摇篮曲》
2)《大刀进行曲》哪首乐曲表现的声音强、哪首乐曲的声音弱?
生答:1)声音弱 2)声音强。

教师总结:我们在大自然听的声音有强有弱,音乐中的音也
有强有弱。

5、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听火车由远处驶来,又渐渐远去的声音。

提问:火车由远处驶来时声音的强弱是怎样的,火车渐渐去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
(学生回答火车驶来时声音是由渐渐到强的,火车远去的声音是由强渐渐弱的。


板书:---音乐要渐渐弱下来。

(力度记号:渐弱)
6、让学生模仿大自然中强弱变化的声音。

如:飞机由远而近,由近而远
汽车由远而近,由近而远;
7、用这两个记号拍以下节奏。

1)请同学用拍这个节奏××××××
3)再请同学们用拍××××××
(渐强)(渐弱)
教师给予评价并示范正确的拍法。

8、通过语言练习。

教师读:小河流水生:××××按读四遍,
哗啦啦啦
可边读边拍手,教师用手势提示学生做出渐强渐弱,控制音量。

让学生自己创作一些词,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表现力度的变化。

如:一生问:小雨小雨,一生答:滴嗒滴嗒;
××××××××
9、通过音色对比练习。

用打击乐器铃、板、锣、鼓按“”的变化敲出以下节奏
四二拍×× |××|×××|××××|×××‖
10、模唱练习:(用声音感受和表现力度的变化,又达到练声的目的)
师唱:四二拍 53 13 | 5— |
火车开来啦
生唱:5 5| 5- |5 5| 5—|5—||
呜呜呜呜呜呜
(4、5小节上有连音线和记号)
11、课堂小结:(由学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个什么新的音乐知识?——音的强弱。

表示渐弱
教师总结:这节课通过唱、读、拍、奏等不同方式的力度变化的体检,使同学们对音乐渐强、渐弱的变化有敏捷的反应能力和表现能力。

12、布置作业,下课,用唱歌的形式师生再见,听音乐离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