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学生朱自清读本》阅读测试题
朱自清春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在语文占分特别高,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占比。
所以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也是学生日常获取课内外相关知识、以及信息来源的重要方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朱自清春阅读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朱自清春阅读题及答案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5“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6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7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8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朱自清散文》阅读题库

《朱自清散文》阅读题库《朱自清散文精选》阅读题一.选择题1.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出自朱自清的文章()A.《春》B.《背影》C.《匆匆》D.《看花》答案:C2.《航船中的文明》是朱自清写的一篇()A.写景散文B.抒情散文C.哲理散文D.记叙散文答案:D3.朱自清在《憎》文中写到自己的辞职,是因为()A.工资低B.因为排课表受诬陷C.被校长辞退D.不擅长这份工作答案:B4.我生平怕看见干笑,听见敷衍的话;更怕冰搁着的脸和冷淡的言词,看了,听了,心里便会发抖。
上述语句是朱自清的中的开篇语。
()A.《憎》B.《正义》C.《飞》D.《论别人》谜底:B5.朱自清在《憎》文中写到自己憎恶“遍满世间的漠视”和“遍满世间的”以及“遍满世间的敌视”()A.察视B.冷眼C.蔑视D.旁视谜底:C16.朱自清在《憎》文中写到:“我今年春间,不自量力,去任某校”(填一职务名称)()A.教员B.校长C.教务主任D.后勤主任答案:C7.《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秦淮河在什么中央?()A.苏州B.南京C.北京D.泰州答案:B8.“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上岸了;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这段话选自()A.《匆匆》B.《给亡妇》C.《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D.《阿河》答案:C9.朱自清在《正义》中写到:人间的正义在哪里呢?满藏在我们心里!为什么不取出来呢?()A.被埋起来了B.人们不愿拿出来C.不敢拿出来D.它没有优先权答案:D10.《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秦淮河里经常有几种船?()A.一种B.二种C.三种D.四种谜底:B211.《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秦淮河里的船被作者拿来和颐和园、西湖以及里的船作比较。
()A.金鸡湖B.太湖C.瘦西湖D.洪泽湖答案:C1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提到了两部作品,一是,一是《板桥杂记》()A.《桃花扇》B.《西厢记》C.《莺莺传》D.《红楼梦》答案:A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谁和朱自清一起游秦淮河的?()A.顾颉刚B.闻一多C.张平伯D.俞平伯答案:D14.《航船中的文明》中写了几个女人?()A.一个B.二个C.三个D.一个也没有答案:B15.《航船中的文明》中作者坐航船是因为()A.没有其他船了B.航船便宜C.领略先代生活的异趣D.急着赶时间答案:C316.《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作者是第几次游秦淮河?()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谜底:B17.《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朱自清屡次自我深省,是因为何事?()A.虚度光阴B.浪掷财帛C.不劳而获D.拒绝点歌姬的歌曲答案:D18.《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朱自清几次“受窘”?A.3次B.2次C.1次D.4次答案:A19.《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朱自清坐的船在当地叫()A.舢板B.独舟子C.七板子D.乌蓬船谜底:C20.“因为我有子女,以是我爱一切的孩子”,这是谁的诗?()A.朱自清B.平伯C.周启明D.闻一多谜底:C2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弊端的一项是()A.树梢上模模糊糊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粗心罢了。
二年级课外阅读试卷【含答案】

二年级课外阅读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本书是朱自清的代表作?A. 《呐喊》B. 《边城》C. 《背影》D. 《围城》2. 以下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陈子昂D. 白居易3.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4. 以下哪个作品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A. 《呐喊》B. 《彷徨》C. 《故事新编》D. 《朝花夕拾》5.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关系是?A. 兄妹B. 堂兄妹C. 表兄妹D. 未婚夫妻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2. 《水浒传》中的“及时雨”是宋江的绰号。
()3. 《骆驼祥子》是鲁迅的作品。
()4.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科幻小说。
()5.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____》是茅盾的代表作,被誉为“现代都市小说的开山之作”。
2. 《__________》是冰心的散文集,主要描写了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
3. 《__________》是老舍的长篇小说,讲述了北京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故事。
4. 《__________》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描写了巴黎圣母院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的故事。
5. 《__________》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她从小失明、失聪,最终成为一名作家的励志故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3.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4.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
5. 请简述《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的命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分析《呐喊》中《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
2. 请分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特点。
3. 请分析《背影》中作者对父爱的描写。
2024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模拟试卷

2024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模拟试卷专业课试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作品是朱自清的散文?()A.《背影》B.《荷塘月色》C.《庐山谣》D.《匆匆》2. 《小兔子乖乖》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谁?()A.郑渊洁B.安徒生C.格林兄弟D.曹文轩A.缓慢B.迅速C.缓慢D.缓慢4.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出自哪首诗?()A.《赋得古原草送别》B.《登高》C.《春晓》D.《静夜思》5. 《丑小鸭》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A.郑渊洁B.安徒生C.格林兄弟D.曹文轩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2. 《水浒传》讲述了宋江等108位好汉的故事。
()3. 《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家庭悲剧的小说。
()4. 《三国演义》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故事。
()5.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护唐僧取经的故事。
2. 《______》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主人公是阿Q。
3. 《______》是郭沫若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 《______》是毛泽东的词,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丽场景。
5. 《______》是苏轼的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格林童话》。
2. 请简述《安徒生童话》中一个你喜欢的故事。
3. 请谈谈你对《弟子规》的理解。
4. 请举例说明《三字经》中的一个道理。
5. 请简要介绍《百家姓》。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型,造一个关于学习的句子。
2. 请用“虽然……但是……”的句型,造一个关于友情的句子。
3. 请用“如果……就……”的句型,造一个关于环保的句子。
4. 请用“不仅……还……”的句型,造一个关于勤奋的句子。
5. 请用“要么……要么……”的句型,造一个关于选择的句子。
朱自清考试题及答案

朱自清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色?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答案:B2.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父亲给作者买了什么?A. 橘子B. 苹果C. 香蕉D. 梨答案:A3. 朱自清的散文《春》中,作者提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A. 雪花飘飘B. 落叶满地C. 绿草如茵D. 冰天雪地答案:C4.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快乐B. 悲伤C. 愤怒D. 感慨时光流逝答案:D5.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提到了哪些植物?A. 荷花、柳树B. 梅花、竹子C. 菊花、松树D. 牡丹、玫瑰答案:A6.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父亲的背影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A. 轻松愉快B. 沉重悲伤C. 冷漠无情D. 温暖亲切答案:B7. 朱自清的散文《春》中,作者提到了哪些春天的活动?A. 滑雪B. 游泳C. 放风筝D. 堆雪人答案:C8.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中,作者提到了哪些时间的流逝?A. 一年四季B. 一天一夜C. 一生一世D. 一时一刻答案:C9.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描绘了哪些动物?A. 鱼、鸟B. 马、牛C. 狗、猫D. 虎、狼答案:A10.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父亲的背影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B. 悲伤C. 愤怒D. 感慨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色?()A. 月光B. 荷花C. 柳树D. 鸟鸣答案:ABC2.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父亲的形象具有哪些特点?()A. 慈爱C. 坚强D. 乐观答案:ABC3. 朱自清的散文《春》中,作者提到了哪些春天的特点?()A. 温暖B. 生机勃勃C. 万物复苏D. 寒冷答案:ABC4.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中,作者提到了哪些时间的流逝?()A. 一年四季B. 一天一夜C. 一生一世D. 一时一刻答案:ACD5.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描绘了哪些动物?()A. 鱼B. 鸟C. 马D. 牛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作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
朱自清《背影》考试练习题附含答案!

朱自清《背影》考试练习题附含答案!展开全文《背影》阅读及答案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2.这两段写父亲送别我的情景,其中写了父亲的以下行为:(2分)照看行李—→ 讲价钱—→ 拣定椅子—→ 嘱咐我路上小心—→—→—→ 买橘子—→告别离去13.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 (1分)A. 吊缩拉B. 攀勾搀C. 攀缩搀D. 吊勾扶14.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是()(2分)A.“扑扑身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身上的泥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朱自清先生》阅读试题附参考答案

《朱自清先生》阅读试题附参考答案《朱自清先生》阅读试题附参考答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朱自清先生冯至远在二十五年前,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是六个人的合集,其中有一位是朱自清。
封面是黄色的,里面的诗有一个共同趋势: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
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不记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新诗也许会省却许多迂途。
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样发展下去,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途,而《雪朝》中的六位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
其中真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来,不但应用在诗上,而且应用在散文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朱自清先生吧。
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
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去游玩过。
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隔阂,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
此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
至于常常见面,能谈些文学上问题,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几年。
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
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
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
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
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
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朋党,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
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
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
朱自清《背影》练习题

朱自清《背影》练习题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通过讲述父亲的形象以及父爱的真挚,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爱和赞扬之情。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些有关《背影》的练习题,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
练习题一:简答题(每题10字)1.《背影》是谁的作品?答:朱自清。
2.《背影》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父爱之情?答:通过描写父亲的言行和形象。
3.你觉得《背影》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答:留下了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练习题二:选择题1.以下哪个词最能概括《背影》这篇文章的主题?A. 爱情B. 友情C. 亲情D. 自由答:C. 亲情2.下面哪个选项描述的是文中父亲的特点?A. 善良又慈祥B. 严厉而冷漠C. 无关紧要的人物D. 缺乏责任感答:A. 善良又慈祥练习题三:填空题将下列句子中所缺的词填入空格中。
1. 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将父亲_____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答:高大2. 文中的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不惜______自己的幸福。
答:牺牲练习题四:简答题请回答以下问题,并结合文中细节进行解答。
1. 文中的父亲为什么要让作者去京城读书?答:因为父亲希望通过努力让作者有更好的前途和更宽广的舞台,他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为儿子的成长付出。
2. 文中“背影”的意象是什么?有什么寓意?答:背影既是父亲远离儿子的身影,也是父爱的象征。
它寓意着父爱的深沉,父亲默默奉献和无私的付出,以及父子之间的无言理解和默契。
练习题五:写作题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写一篇文章,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答:(写作内容略)以上是关于朱自清《背影》的练习题,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我们加深了对《背影》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朱自清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父爱至深的形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家庭关系中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总结起来,《背影》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对父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激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朱自清读本》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在《朱自清散文集》中一文中出现。
2、《背影》一文是为了纪念而写的。
3、《夜游秦淮河》一文作者把秦淮河比作来写,秦淮河的船有大船和小船,小船就是所谓的。
4、《绿》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游记散文里的一篇,主要描写了
的潭水。
5、在《威尼斯》一文中,朱自清成一种摇橹的小船为。
6、“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出自朱自清的散文
《》。
7、《房东太太》主要介绍了(人物)。
8、著名作家朱自清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生活十分艰难。
有一次他外出时被一个乞丐跟上了,为了甩掉乞丐,他就说:
“”话音刚落,只见乞丐转身就走了。
9、《》一文介绍了朱自清的两个孩子。
10.《南京名吃》一文中朱自清介绍的各大茶馆都有的小吃
是,南京的名产是,但南京人认为
更鲜嫩。
11.作者在《山寺赏梅》中,去看梅花。
12.《庞贝古城》中介绍滂卑人是会享福的,他们的造得很好。
二、选择题(20分)
1.《背影》写的是作者()的背影
A.母亲
B. 儿子
C. 父亲
D.孙子
2.“因为我有子女,所以我爱一切的孩子。
”这是()的诗。
A. 周启明
B.朱自清
C.平伯
D.周一多
3.蒙自有什么节日()
A. 泼水节
B. 火把节
C.冷食节
D.采莲节
4.秦淮河在什么地方?()
A. 苏州
B. 南京
C. 北京
D.泰州
5.《荷塘月色》中用了()的句子。
A.《十七史》
B.《采莲赋》
C.《百花开》
6.在《冬天》中,作者一家四口子在山城()过了一个冬天。
A.重庆
B.昆明
C.台州
7.在《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几年?()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8.《判若两人的阿河》中的阿河是个苦命的孩子,过去的阿河头发(),像冬天的枯草。
A.乱蓬蓬的
B.刷的光光
C.秃顶的
D.油油的
9.《我所见的叶圣陶》中作者亲眼看见叶圣陶写的是()
A.《稻草人》
B.《旅行家》
C.《小白船》
D.《古代英雄的石像》
10.《罗马》一文介绍了罗马的斗狮场,坐在最下层的是()
A.公务员
B.平民
C.罪囚
D.皇帝与外宾
三、阅读理解(15分)
(一)背影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又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