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烘烤技术指导

合集下载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

各部位烟叶烘烤技术要点烟叶的烘烤是烟叶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改变烟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性。

各部位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如下:1.根部烟叶的烘烤:根部烟叶较为薄嫩,容易失水和发霉。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38-42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10-12小时,使其叶面温度逐渐上升。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0%,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根部烟叶应呈现淡黄色,有清香气息。

2.茎叶烟叶的烘烤:茎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中脉和叶柄,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38-42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18-20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茎叶烟叶表面应呈现深黄色,有独特的茎叶香气。

3.中叶烟叶的烘烤:中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叶片,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40-45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24-26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中叶烟叶应呈现金黄色,有浓郁的果香气息。

4.顶叶烟叶的烘烤:顶叶烟叶的主要部位为叶片,其含水量较高,容易产生霉变。

烘烤时应控制温度在45-50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30-32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5-70%。

烘烤后的顶叶烟叶应呈现金黄色,有浓郁的花香气息。

5.烟梗烘烤:烟梗是烘烤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部位,因为烟梗内含有较高的水分和糖分,容易导致霉变。

烘烤时应将烟梗均匀摊放在烘烤炉中,控制温度在50-55摄氏度之间,烘烤时间约为36-38小时。

初始阶段应保持相对湿度在85%,后期逐渐降低至60-65%。

烘烤后的烟梗应呈现棕色,无霉变现象。

总的来说,各部位烟叶的烘烤要点包括控制温度、湿度和烘烤时间,使烟叶能够均匀受热,达到理想的烘烤效果。

同时,烘烤后的烟叶应具备相应的颜色和香气特性,符合市场需求。

各部位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需要根据具体的烟叶品种和加工工艺进行调整,以保证烟叶的品质和口感。

烟叶烘烤关键技术要点

烟叶烘烤关键技术要点

烟叶烘烤关键技术要点1. 选好烟叶可太重要啦!就像挑选手下的精兵强将一样,你得仔细着点呀!你想想看,要是一开始就选了不好的烟叶,那后面再怎么努力烘烤能好到哪儿去呢?例子:咱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把那些不咋样的烟叶拿来烤,得选那些长得饱满、色泽好的,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嘞!2. 温度控制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呀!这就好比掌握火候做饭,得恰到好处才行!温度太高,烟叶全给烤焦了;温度太低,又达不到效果。

例子:你说要是做饭火大了是不是就容易糊锅呀,烘烤烟叶也是一个道理呀,可得小心把握这个温度呀!3. 湿度调节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好像咱身体需要适宜的环境一样重要!湿度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烟叶的质量哟。

例子:你想想如果环境太潮湿或太干燥咱是不是会不舒服呀,烟叶也是一样的呀,得给它合适的湿度。

4. 通风也很关键呢,不然怎么让烟叶舒舒服服地烘烤呀!这就像人要呼吸新鲜空气似的!不好好通风,那不得憋坏啦。

例子:你在一个不通风的地方待久了是不是憋闷得慌呀,烟叶也需要良好的通风呀!5. 时间把控可要精准呀!可不能太短或太长了,就像跑步比赛,得掌握好节奏呀!太短了烟叶没烘好,太长了又会受损。

例子:跑步要是太快或太慢都不行对不对,烘烤烟叶的时间也是一样的道理呀!6. 烟叶的摆放也有讲究呢,不能乱摆一通!就像把东西整理整齐一样,要让它们都有合适的位置。

例子:你看你房间要是东西胡乱摆放多乱呀,烟叶也是要好好摆放才能烘烤得更好哟。

7. 时刻关注烟叶的变化,这可太重要啦!就如同关心好朋友的状态一样,稍有不对就得赶紧调整。

例子:要是你的好朋友有点不舒服你是不是会马上关心呀,对烟叶也是这样的呀。

8. 烘烤完成后也不能大意呀!要好好检查检查,这就像考试结束后再检查一遍试卷一样。

例子:考试完你都会检查一下吧,烘烤完烟叶也得认真检查呀,确保质量棒棒的呢!我觉得呀,要想烤出好的烟叶,这些关键技术要点一个都不能忽视,必须认认真真地去做,这样才能得到让人满意的成果呀!。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

烟叶烘烤加工原理及技术烟叶烘烤加工是制备烟叶的重要步骤之一,采用烘烤加工可以使烟叶干燥,增加烟叶的贮存期,改善烟叶品质,并且使烟叶拥有特殊的香气味道。

下面将介绍烟叶烘烤加工的原理及技术。

一、烟叶烘烤加工的原理烟叶烘烤加工的原理是通过将烟叶置于烘烤设备中,利用热能将烟叶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使烟叶达到干燥的目的。

二、烟叶烘烤加工的技术1. 烘烤设备的选择:烟叶烘烤设备的选择是烟叶烘烤加工的第一步。

常用的烘烤设备包括烘烤窑、热风烘烤系统等。

选择合适的烘烤设备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保证烟叶的品质。

2. 温度控制:烟叶烘烤过程中,控制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烟叶烤焦,影响烟叶的品质;而过低的温度则不能有效地蒸发烟叶中的水分。

要根据不同的烟叶种类和要求,合理控制烘烤的温度。

3. 热源选择:烟叶烘烤加工中,热源的选择直接影响加工效果和烟叶品质。

常见的热源包括电热、生物质能源和燃气等。

选择合适的热源,可以提高烘烤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4. 烟叶翻动技术:烟叶烘烤加工过程中,翻动烟叶可以使烟叶受热均匀,避免烤焦;同时也可以使烟叶释放出特殊的香气味道。

在烟叶烘烤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翻动的时机和方法。

5. 烟叶的冷却:烘烤完成后,要采取适当的冷却措施,降低烟叶的温度,避免继续烘烤导致烟叶品质下降。

常见的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和机械冷却等。

以上就是烟叶烘烤加工的原理及技术的介绍。

烟叶烘烤加工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科学合理地操作,才能使烟叶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和品质。

对于烟叶的烘烤加工,不同的烟叶种类和要求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调整。

只有不断的研究和改进,才能提高烘烤加工的效果,生产出更好的烟叶产品。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烟叶烘烤调制就是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形状充分显露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制约因素。

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准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1 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1.1 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象普通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就是质量的代意词。

但是,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

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

落实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基础,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

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很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

1.2 成熟采收原则和一般标准烟叶采收的原则是: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

实际生产中,判断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容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

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当前干旱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

当前干旱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

当前干旱烟叶的烘烤技术要点一、采收装烟:旱黄烟是长时间干旱造成的假熟烟,若能解除干旱,烟叶仍会恢复生长,为此,应千方百计灌溉补水,等其真正成熟时再采收;若无灌溉条件,应尽可能推迟采收;若烟叶已出现枯尖焦边,应及时采收。

旱黄烟含水少,应装满炉,以利保湿变黄。

二、烘烤技术要点:变黄稳温段温度宜稍高,促使烟叶脱水变软,同时增加炉内湿度。

转火后,升温不可快,防止出现回青与挂灰。

同时,升温不能慢,以防内含物过度消耗而变黑。

通常,在45℃以前以平均3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温,之后以2小时升温1℃的速度升温。

变黄阶段湿球温度宜稍高,保持干湿差1~2℃,必要时还应及时向炉内加水补湿。

转火时,烟叶变黄程度要比正常烟叶略低一些,残留的青色在定色升温段继续变黄;转火后的升温要慢中求快,确保烟叶含水多时慢变黄,缓慢达到干叶。

若发现烟叶变黄超过失水程度、有可能变黑时,即应采取大通风、大烧火、大排湿的措施,加速叶片干燥。

具体操作如下:点火后迅速升温至36/36度,稳温4小时;再以1℃/h的速度升至38/37℃,稳温6小时,至叶片发热,叶尖稍变黄;再以1℃/h的速度升至40/39℃,稳温20小时左右,叶片变黄6-7成,失水达叶片塌架;再以1℃/2-3h的速度升至42/37℃,稳温30小时左右(前15小时湿球可控制在37℃,后15小时湿球可控制在36℃),达到青筋黄片、叶片基部微带青、主脉全软;再以1℃/3h的速度升至45/36℃,稳温15小时左右,达支脉全黄,勾尖卷边;再以1℃/2h的速度升至47/36℃,稳温12小时左右,达主脉全黄,叶片半干,小打筒;再以1℃/2h的速度升至50/37℃,稳温6小时左右,达高温层烟叶全干;再以1℃/2h的速度升至52/39℃,稳温12小时左右,达全炉干片,以形成较多的香气物质;以后按常规烘烤工艺进行操作,下部叶干筋期最高温度不超过65℃。

注:烟夹烘烤在42℃、45℃、47℃时湿球温度比烟竿降低1℃。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

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烟叶"三段式"烘烤技术要点一、变黄阶段1.技术关键变黄阶段是增进和改善烟叶质量的重要阶段。

技术关键是稳住温度,调整湿度,控制烧火,延长时间,确保烟叶变黄变软。

促进烟叶叶内物质充分转化,形成丰富的香气基础物质,促进烟叶适量失水变黄,确保变黄程度与失水程度协调,打好烟叶外观质量的基础。

2.操作要点烟叶装炕后,要关闭天窗地洞,在气温较高的季节(28℃以上),维持10小时-12小时不点火,靠烤房内自然温度与烟叶呼吸放热使烟叶变黄,防止点火后升温过快过高出现底青,为此不可装热炕。

当装烟后烤房内温度在32℃以下时应及时点火,点火后一般以℃/小时-℃/小时的升温速度升至36℃-38℃,维持干湿球温度差在1℃-℃,延长时间,直至底棚甚至二棚烟叶基本全黄。

即除了叶基部微含青、叶脉为青白色外其余全为黄色。

下部烟变黄程度达7成至8成黄;中部烟叶变黄程度8成至9成黄,上部烟变黄程度9成至10成黄,且叶片充分凋萎,主脉变软,方可转火进入定色阶段。

此期约需时间36小时-72小时。

3.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升温要稳,并提前1℃-2℃封火稳温。

重视稳温保湿变黄,提高变黄程度,既要防止烟叶脱水过快过度难以完全变黄,而出现底棚烤青,又要防止脱水过慢导致变黄过慢、养分消耗过度。

当湿度偏大需排湿时,应充分发挥天窗的蒸散排湿作用,尽量迟开地洞,防止出现温度不稳和底青。

当湿度偏小时,应注意烤房严密保温,必要时可在地上泼水增湿。

烟叶变化达不到规定要求时,不可急于升温。

当烟叶变黄脱水不一致,应及时调竿、拔竿,提高烟叶变黄均衡性。

二、定色阶段1.技术关键定色阶段是决定烟叶质量的关键阶段。

技术关键是加大烧火,加强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

在保持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的前提下,主要靠干球温度的升高降低炕内湿度。

要稳定加大烧火,加强烟叶脱水和排除。

烟叶烘烤技术

烟叶烘烤技术

42-43℃,干湿球温度差掌握在4-5℃。此时天窗和地窗要各开1/2排湿,待第二层烟叶变黄至九成、微带浮青时,再按每小时升温1℃,将温度升至45℃,转入定色期。
01
02
03
2、定色期
温度45℃时,湿球温度要稳定在38-39℃。
此时应加强通风排湿,天窗和地窗各开2/3。
45℃需保温一段时间,待第二层烟叶全黄、充分柔软塌膀、烟筋变软后,以每2-3小时升温l℃的速度,将温度升至46-47℃。
突然降温,会使叶内正在汽化排出的水分凝集在叶面上形成挂灰。
2、定色后期(温度从50-55℃)
定色后期温度由50℃逐渐上升到55℃;
此时烟叶含水量已较少,升温速度可以比定色前期稍快,以每1-2小时升温l℃的速度上升;
02
继续排湿,湿球温度仍然保持稳定在38-39℃,干湿球温度差16-17℃,即相对湿度为30%左右。
01
若雨天采收的烟叶,含水量大,变黄初期烟叶不易发生一定的水分亏缺,烟叶无法凋萎变软,而造成“黄胀”现象,这时宜先开天窗和地道热风洞。烘烤一段时间,排除部分湿气后,再关闭天地窗。按正常变黄烘烤。
02
2、变黄中期(温度从36-40℃)
38℃左右是烟叶变黄最佳的温度,此时烟叶变黄最快,变黄数量最多;
中部烟叶(腰叶)的烘烤技术
中部烟叶含水量适中,叶片所积累的干物质丰富,身分好,厚薄适中,质量高。 烘烤时烟叶失水和变黄速度较慢,所以烘烤这种烟叶应注意适温变黄,加大变黄程度。充分变黄后再排湿,适当延长变黄期的时间。
1
2
1、变黄期
04
03
01
02
点火时,要关闭天窗和地窗
按每小时升温1℃的速度,将温度升至36℃,干湿球温度差掌握在1-2℃。

烟叶烘烤技术的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的指南

烟叶烘烤技术指南烟叶烘烤调制就是要将烟草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形状充分显露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甚至成了增进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制约因素。

科学的烘烤调制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烟叶适时成熟采收、准确落实三段式烘烤工艺和烤房标准化建设等诸多方面。

1 烟叶的成熟采收技术指南1.1 对烟叶成熟度的正确认识与理解象普通农作物和果蔬一样,成熟度是一个质量概念,或者就是质量的代意词。

但是,烟叶成熟度又有田间生长发育成熟度和烘烤成熟度(分级成熟度)两重意义。

烟叶要获得好的质量,既要在田间长熟,还要通过烘烤烤熟,二者缺一不可。

落实一切生产技术措施,确保烟叶长熟和采收成熟度一致的叶片,是烘烤成功和生产高质量烟叶的基础,长熟的标志是适时表现出特有的农艺特征;烤熟是对烟叶产品的最终质量要求,标志是不但要烤黄,而且要烤香。

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技术中心。

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适时表现应有的熟相特征,烟叶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耐成熟,每次采收叶片数量要有3~4片,一株烟很可能5次左右采烤完毕,烤后具有成熟烟叶特有的香吃味。

1.2 成熟采收原则和一般标准烟叶采收的原则是:根据烟叶田间长势长相,下部叶适时早收,掌握成熟标准宜宽;中部叶适熟采收,掌握成熟标准宜严;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叶宜待成熟后集中一次采收,严禁顶部仅留1~2片叶作最后一次采烤。

成熟的一般标准:烟叶颜色(主体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叶脉变白发亮;叶片下垂,自然弯曲呈弓形,叶边下卷,茎叶角度增大;叶面出现成熟斑(中上部叶),茸毛脱落。

实际生产中,判断烟叶成熟最简易和可靠的指标是,容易采摘,采摘声音清脆,断面整齐,不带茎皮。

下部叶以绿色稍有消退为度;中部叶成熟时要明显落黄,青黄各半;上部叶成熟时要以黄为主,田间表现为黄灿灿、亮堂堂。

后发晚熟或贪青晚熟的烟叶,应根据叶龄特征,适时采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叶烘烤技术指导
一、烘烤的目的:
使田间生长成熟的烟叶,经烤房烘烤调制后,充分显露和发挥其质量潜力,达到一黄、二香。

如果烘烤得当,那么大田管理、成熟采收和烘烤调制各占效益的三分之一。

如果烘烤不当,损失将无法估量。

二、烘烤中存在的问题:
1、只注意烤黄,忽视烤香。

2、烤坏烟。

不能提供最佳的烘烤条件,使烟叶呈显出最佳的质量。

3、耗煤量高。

三、影响烤好烟的因素:
1、烟叶成熟采收,存在下部叶成熟度高,上部叶成熟度差,中部叶由于采收技术和烘烤设备原因掌握不稳。

2、成熟烟叶在烤房的变黄时间:下部叶两天半,中部叶两天,上部叶一天半。

目前烘烤中存在下部叶变黄时间短,上部叶变黄时间长,究其原因是下部叶过熟,上部叶欠熟。

3、分类编烟没落实,存在不分好坏,不分部位,不分成熟,混杂编烟的现象。

4、编烟的不分类导致装炕不分类,炕房的不足导致装炕过稠或过稀。

5、炕房的不标准导致排湿不畅,温度不匀,炕好烟部位少。

6轻技术,凭经验,凭感觉,缺乏规定性和确切性指标,对湿度的掌握不严。

7、温度计位置不当,应当挂在二棚。

湿度计代表了烟叶的自身温度,反映烟叶干燥的快慢程度。

烤烟技术的高低表现在对湿度的运用。

恰到好处出桔色烟,过咼易坏烟,低了颜色浅。

要想烤好烟就必须:一要会看烟做出准确判断;二要会烧火;三要善于总结烤房的特点,灵活掌握。

四、烤前准备
(一)、烟叶的成熟与采收:
1、成熟悉标准
(1)、下部叶成熟以青为主,叶尖部稍带黄色,主脉三分之二变白;
(2)、中部叶成熟青黄各半,主脉全白,侧脉开始变白;
(3)、上部叶成熟以黄为主,主脉全白,侧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变白。

2、采收原则:
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叶4〜6片叶
集中一次成熟采收。

干旱时以烟叶变黄为准,降雨时间短,雨后立即采收,降雨时间长,应等返青成熟后采收。

(二)、挂灰与烟叶生长的关系
1、挂灰与烟叶生长过程占40〜50%,烘烤因素占60 〜50%;
2、顶叶挂灰与烟叶数量的多少有明显关系,多挂灰轻,少则挂灰重。

所以顶叶要4〜6 片集中一次成熟采收。

3、施氮肥高的烟叶易挂灰。

(三)装炕
(1)、编杆:大叶每撮1〜2片,一般2片,小叶2〜3片。

设棚架,分类架放。

无烘烤价值的烟叶不上杆。

(2)、分类装炕,欠熟烟装上棚,过熟烟装下棚,采收晚的装上棚,采收早的装下棚。

(3)、密度:杆距18〜20 公分,雨后装炕杆距23公分。

上下密度一致。

五、三阶段烘烤:
(一)、烟叶变黄规律:
1、烟叶变黄的制约因素是温度和湿度。

2、烟叶变黄的温度是32〜45C°, 35〜8C°叶绿素减少最快,最佳变化温度为35〜42C°。

3、变黄期有利于脱水的最佳温度是38〜42C°。

4、装炕后10 小时前变黄慢,10 小时后变黄快。

5、表相:叶面变黄从叶尖开始到叶基部。

烟筋变黄:下部变黄温度45〜
46C° ,中部46〜47C ,上部47〜49C ,粗烟筋可在52C°前变黄。

烟筋变黄的标志是黄白色。

(二)、烟叶香气变化规律:
1、香气的形成分三个,即:田间生长过程、烘烤调制过程和发酵醇化过程。

2、烘烤与香气的关系:变黄阶段是香气前体物质的形成过程;定色阶段是形成致香物的过程,充分延长52〜54C。

的时间是形成香气的关键;干筋阶段是香气的挥发和净化过程。

(三)、烟叶脱水规律:
变黄阶段脱水30〜40%,标志是烟叶塌架,变黄变软,烟筋缠手不断拆;定色阶段脱水40〜55%,标志是烟叶基本全干,大打筒;干筋阶段脱水15〜20%,烟筋全干。

(四)、烟叶变黑规律:
1、变黄才会变黑,变黄脱水不同步,导致硬变黄,必然烤黑烟。

2、44C之前不会变黑。

3、烟叶水份越大越易变黑,越小越难以变黑。

失水量小的烟叶在44〜47C° 会挂灰。

4、湿度越大越易变黑,升温越快,变黑越快。

(五)、三段五步烘烤的一般技术要领:
1、变黄阶段:36〜42C°。

(1)技术原则:稳干球温度,调整湿球温度,充分延长时间,确保变黄变软。

(2)、起点温度:一般32〜34C°。

掌握的原则:一是根椐当时的气温,起点温度比环境温度高4〜6C。

;二是根据烟叶素质,素质好的烟叶起点温度可低一些,差的稍高一点;三是根据烤房的密度,密度大起点高,密度小起点低;四是根据底棚位置,底棚低的起点低一点,底棚高的起点高一点。

(3)、变黄程度:起点温度要保证底棚烟尖变黄,大量变黄在38〜39C°进行,42C°必须全炕80%烟叶黄片青筋,微带青,底棚80%烟叶基本全黄,表现为黄片青筋,叶基部微带青。

下部叶应在40〜42°C 完成变黄变软,水份大的烟叶可在
42度完成变黄变软;中部叶在40度变黄,但42 度必须变黄变软;上部叶在38 度变黄,但42 度必须变软。

(4)、脱水程度:42°C 之前必须保证达到烟叶变黄变软,全炕烟叶塌架。

防止硬变黄,即烟叶变黄,但脱水少,烟筋脆。

如果对烟叶判断失误,起点温度低,变黄阶段不敢排湿,就会导硬变黄。

硬变黄就必然烤黑烟。

变软的标志是烟叶有弹性,烟筋在手指上缠绕不断拆。

(5)、干湿球温度差:1〜2.5C° (最大4—5C°)水份大的烟叶干湿差大
( 4—5C° ,水份小的烟叶干湿差小( 1—2.5C°。

( 6)、变黄期排湿主要靠天窗,松动地洞。

2、定色阶段:50〜54C°
( 1 )、技术原则:逐步加大烧火,适度加强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

(2)、升温:42〜48C°每3小时升1C0, 48〜52C每1〜2小时升1C°, 54C 左右充分延长时间 (要有12〜24小时),促进香物质形成,使烟叶背面灰白色消除。

应看烟灵活掌握,防止死搬死套。

(3)、湿球温度:干球42〜50C0 ,湿球37〜9 度(水分大的烟叶37〜38C0);干球500 C 以后,湿球38〜40C0。

(4)、控制点:46C°烟叶勾尖卷边;48C小卷筒;54C全炕大卷筒。

小卷筒指烟叶未干卷筒,大卷筒指烟叶的叶干,筋不干。

(5)、注意事项:升温快易挂灰;升温慢素质差烟易烤坏, 素质好烟易烤暗;干湿球差拉不开是危险信号,要出现蒸片,原因密度大,排湿不畅;
3、干筋阶段:55〜68C°
( 1 )、技术原则:控制干球温度。

限定湿球温度,适当减小通风,适时停止烧火。

(2)、要领:升温速度,每小时1C0,湿球温度40〜43C ,最高温度68C , 关闭冷风门时湿度不超过43C°,炕中部烟叶有5〜10%的烟筋3〜5厘米未干时停火。

严防高温烤红烟。

4、严格掌握四个控制点的烟叶外观要求:
42度烟叶变黄变软, 46度烟叶勾尖卷边, 48度烟叶小卷筒, 54度烟叶大卷
筒。

六、烤坏烟的原因
1、烤房:底棚低,地洞不严。

2、采收成熟度偏低,整齐度差,素质差异大。

3、起点温度高,变黄不足,转火后升温快,定色期在46—48C°叶基部烟筋无充分变黄。

(二)、挂灰
1、大田营养差,水分、养份不足。

2、变黄期温度忽高忽低,波动在3卷4C°以上,变黄初期烟叶未出汗。

3、定色期升温速度快,50C°前叶尖、中部挂灰,50C°后升温快,后半部挂灰。

长时间大幅度降温,超过6C以上,进冷风,均会造成挂灰。

(三)、烤黑糟
1、烟叶素质差,如水黄烟,病害烟,硬变黄,编烟装炕过密,长时间升温慢。

2、蒸片、花片是因高温高湿,如定色升温快,烤房排湿性能差,在定色期没有大卷筒,之后升温快。

(四)、烤红
1、烤房内湿度大,湿球超过43C,出现红色斑点斑块。

2、烤房内温度高。

中部叶在77C以上,上部叶在74C以上,均会烤红。

七、异常烟的烘烤
(一)、干旱烟:
1 、采收:以黄色判断,按假熟处理。

2、正常编杆,装炕密度18 卷20 厘米。

3、起点温度正常,变黄以38 卷40C 为主。

4、湿度能高则高,在烟叶出汗有粘手感后加湿。

5、42C 转定色,变黄程度低一点,7卷8成,(指一棚)。

6、升温速度适中偏快,50C 前2 小时左右升1C
7、42C 、46C 、48C 、54C 的几个控制点的要求不变。

(二)、返青烟
1、等再次成熟采收。

2、起点温度36〜37C ,大量变黄40〜42C ,变黄标准:烟筋侧部青。

3、变黄期湿球37〜8C°,由于变黄程度低,47〜49C°要拉长时间(湿球37〜39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