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届南通高三语文一模作文审题细则

合集下载

B7江苏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高中课件精选

B7江苏省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高中课件精选
幸运
• 今之最无谓者,其投拜之师乎!外雅而内俗,名公而实 私。师之所求于弟子者,利也,传道解惑无有也,束修 之问,朝至而夕忘之矣;弟子之所籍于师者,势也,质 疑问难无有也,今日得志,而明日背其师矣。是故一命 以上,皆可抗颜而为师,而横目二足贩脂卖浆之子,皆 引而为弟子。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 而坏。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古之好为师也 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好名之心,仆少时不免,迄 今方以为戒,而惟利是视,则仆弗敢出也。 • 现在最没有说道的(最没意思的),是那些投拜之师了。 表面高雅而内心庸俗,名义为公而实际上为私。老师对 学生所求的是利益;传授学问解除疑惑,是没有的。谈 到拜师的礼节,早晨到了傍晚就忘了。学生向老师借助 的是权势;提出疑问讨论问题,是没有的;今日得志而 明日就背离老师了。所以朝廷统一任命的官员,都可以 面色庄严地当起了老师;而普通老百姓、小商小贩的儿 子,都招来做学生。读书人学习从此苟且敷衍,官方风 气从此毁坏,师道由此而坏从此败坏。
幸运
• 足下于仆,非有一日之好,而遽欲师之。仆自量文章道德,不 足以为下师,而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下。若欲藉仆以纳交一二 巨公,俾少为援手,则仆之硁硁自守,不干人以私,友朋所共 知。仆固不欲自误,而亦何忍以误足下乎?如以仆粗通经史, 可备刍荛之询,他日以平交往还足矣。直谅多闻,谓之三益。 不识仆之戆直,得附足下益友之一否?惟足下裁察。 • 孟子曰:“人的坏毛病,在于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古时喜欢 当老师,是为了名声;现在喜欢当老师是为了利益。喜欢名声 的想法,我年轻时候不免有,到现在就以喜欢名声为戒了;而 只是看中利益,就不是我敢生出的想法。您跟我不是一天好朋 友,却急于想以我为老师。我自己思量,文章道德不足以成为 您的老师,而权势能力又不足以去引荐提拔您。如果想借助我 来结交一两个有权势的官臣,我很少能成为援手,因为我浅薄 而固执自保、不用私事去麻烦别人,朋友们都知道,我本来不 想自己犯错,又怎么忍心来让您犯错呢?如果您认为我粗通经 史、可以准备草野鄙陋的意见供您询问,以后以平等的身份往 来相处,就足够了。正直、诚信、见识广博,叫做三种有益的 朋友,不知道 迂愚刚直的我能不能攀附您当您的一个益友呢? 希望您裁断审察。

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作文 (2)

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作文 (2)

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作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

可是龙门太高,只能望而兴叹。

于是祈求佛祖降低龙门高度。

佛祖被感动,降低了高度,每条鲤鱼都顺利跃过,实现了梦想。

但它们很快发现没有了做龙的感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1.对本次“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材料是多义的,角度、立意有多种。

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鲤鱼跃龙门”材料的基本理解。

从“鲤鱼”角度,可这样理解:①鲤鱼“向佛祖祈求”,有如下表述:成功无捷径(做事不可一蹴而就,或“欲速则不达”);实现理想需自身努力②鲤鱼终“无做龙的感觉”,有如下表述:没有高标准的梦想价值低下;拼搏成就精彩,凭借切实努力实现梦想更有成就感(梦想因汗水而美丽),追求卓越(坚持高标准)才能真正成为龙(取得真正的成功);理想的实现应追求实质③从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看,有如下表述:夯实过程方可收获丰硕成果。

从“佛祖”的角度,可这样理解:不能因个人情感而改变评价标准,不能随意降低评价标准,选拔人才要坚守尺度。

从“龙门”的角度,可这样理解:降低了高度的龙门价值低下,真正的成功之门(人才选拔)不可能降低标准。

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的题目乍一看似乎过于宽泛或扣题不紧,但文中有具体阐述。

如文章题目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太准确,但作文中写的是“为梦想切实努力”。

这样的主题、行文符合题意。

反之,题目看似很准,但行文中却有游离材料的明显表现,这类作文应适当降档。

3.对材料理解的几个注意点①立意偏差,但未完全偏,勉强符合题意,如仅谈“逆境、磨难造就人才”,原则上定为四类卷;若兼谈“拼搏奋斗”可适度上浮。

②立意从材料的某一词语或某一句话而来,断章取义,偏离材料基本含义。

2017年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含评分标准及标杆作文)

2017年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含评分标准及标杆作文)

2017年高考全国I卷优秀作文(含评分标准及标杆作文)河北四、作文(60分)22.(2017·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卷实录】2017年6月11日上午,阅卷组召开了2017高考阅卷全体动员大会。

会议强调指出,全媒体时代,媒体舆论环境特别复杂,每一个人都成了可能的信息员,一个不经意的言论、一件琐事、一段视频或音频、一张图片就可能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群体性事件。

要求全体阅卷人员不得将手机带入阅卷场地,未经省考试院许可,任何人不得接受媒体采访。

11日下午,在评卷之前,阅卷组首先选择了11份标杆卷,由专家对阅卷老师进行阅卷培训和试评,让阅卷人员掌握评分标准,保证阅卷尺度的统一。

今年,阅卷老师先是仔细揣摩了11份标杆卷并进入试评,后又临时追加至21篇,因此今年试评时间较往年更长,用时整整两天。

之所以试评时间长达两天,一是为了让阅卷老师熟悉评分标准,熟悉各种类型的作文给分标准。

二是为了公平、公正,希望给考生十年寒窗苦读的成果一个客观真实的分数。

13日上午转入正式评卷。

学科质检组时刻掌控着阅卷老师的阅卷情况,随时调整监控,保证高考作文的阅卷质量。

19目上午12点之前全部阅完,返程。

实录一:“三评加仲裁'机制减少误判我省高考试卷中的作文部分,全部采取“四评”机制,即“三评加仲裁”的评卷流程。

“三评加仲裁”是指,网上评卷系统将隐去考生所有个人信息的答题图片随机分发到两位评卷员的计算机上,评卷员根据评分标准在计算机上对考生的答题给出分数。

2016南通一模作文评分细则与样卷0224[1]分解

2016南通一模作文评分细则与样卷0224[1]分解

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及样卷20160225作文题目:根据以下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些人习惯于仰望别人,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着。

一、审题与立意1.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指出有些人“仰望别人”的人生习惯,后一句揭示了“仰望别人”的人“被别人仰望”的看似奇怪实则合理的社会现象。

这是一道关于期望、追求,蕴含矛盾、相对等哲理意味的命题。

这则材料的第一关键词是“仰望”,“仰望”意为“敬仰而有所期望”(《现代汉语词典》)。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优点或优势时,习惯于总喜欢仰望别人,促使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实现人生理想,如见贤思齐,从这一点上可以说“仰望别人”是一种好习惯。

但如果只是一味仰望别人,却看不到自身的优点,那么这种“仰望”就失去价值,如此仰望只能使人矮化自己,失去自信。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我们只顾仰望别人,其实自己也是别人仰望的对象,这当中暗含了“自信”的问题。

如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有人仰望西方的自由民主,大势鞭挞、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

殊不知西方人却在深入研究中国儒道文化,更好地实现“天人合一”。

因此,只仰望别人是虚无主义,只夜郎自大是闭关主义。

正确的做法是“仰望别人”,向别人学习先进的思想、技术,同时又充满自信,将两者有机结合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繁荣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承辉煌……再从材料内容上看,应分清两句话的主次关系,前句“有些人习惯于仰望别人”只是引子,从“习惯”这个词来看,这句话也带有否定的意味,而后句“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着”才是材料内涵的重点,旨在告诉人们不要只是仰望别人,自己也会被别人仰望,要有一定的自信心,所以本材料“仰望”只是表面的,而实则隐含的中心是“相信自己”,这也是这则材料的审题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2.本次作文的立意注意点本次作文的正确立意应该是:人生需要仰望,但更要相信自己。

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南通一模)

南通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南通一模)
的隐语。目字,横则为"四"。 4.草名。即鼓筝草。
孟子曰:“人的坏毛病,在于 孟子曰:“人之患 在好为人师。”古之 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古时喜欢当 好为师也以名,今之 老师,是为了名声;现在喜欢当老 好为师也以利。好名 师是为了利益。喜欢名声的想法, 之心,仆少时不免, 我年轻时候不免有,到现在才以此 迄今方以为戒,而惟 为戒了;而只看中利益(的想法), 利是视,则仆弗敢出 我更不敢产生。 评分建议:“迄”、“惟利是视”、省 也。 足下于仆,非有 略句、“出”,语句通顺,各1分。 您跟我不是只有一天的交情, 一日之好,而遽欲师 却急于想以我为老师。我自己思量, 之。仆自量文章道德, 不足以为足下师,而 文章道德不足以成为您的老师,而 势力又不足以引拔足 权势能力生就“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 蓬莱阁”四大名楼拟写的对联。所拟对联与楼名对应最恰当的一项 是(3分) ①云鹤俱空横笛在,古今无尽大江流。 ②海市蜃楼仙人境,忠臣孝子紫殿高。 ③眼底乾坤千里月,胸中忧乐万重山。 ④孤鹜落霞生秋水,才人江上送夕阳。 A.①③④②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3.(3分)B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您借走《古文观止》已有数月,望能璧还于我。 B.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C.获悉贵店开张,家父特备薄礼一份,敬请笑纳。 D.母校将迎来百年庆典,期待您拨冗光临。 4.(3分)选A【璧还:敬语,原璧退还。用于归还原物或推辞谢绝 赠品。如:所借图书,不日~。笑纳:也作“哂纳”。纳:接受。 请对方收受赠礼的客套话:些微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拨冗: 推开繁忙事务(抽空的意思,多用于客套话):务请拨冗出席。】
与友人论师书
钱大昕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友人前来拜访钱大昕,希望拜他为师,却没有遇到。不 久,钱大昕从他人那里听说这件事,于是写信表达拒绝之 意。 B.钱大昕认为现在所称的老师与古代所称的老师的性质已 经发生了变化,提出自己从师的主张,明确告诫友人如何 择师。 C.自古以来,都有投师拜师之风,然而不同时代投师者和 为师者的动机不尽相同,作者对当时不良的投师之风进行 了批判。 D.在信的末尾,作者表明了自己愿意以平等的身份与友人 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态度,表达了能成为他益友的愿望。 7.(3分)B(文中没有“明确告诫友人如何择师”。)

江苏省南通市一模作文《疏》评分细则及分类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一模作文《疏》评分细则及分类解析

作文《疏》评分细则及分类解析作文题目(70分)18.疏,是一个含义丰富、适用范围极广的词。

疏,既能诠释事物关系,又能演绎人生志趣;疏,既能观照现实生活,又能展现审美追求。

疏,在诸多层面上引发我们不同的思考与感悟。

请以“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一、审题立意“疏”的常见义项有:①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导|~浚。

②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林|~星。

③关系远;不亲近:~远|亲~。

④不熟悉;不熟练:生~|荒~。

⑤疏忽:~于防范。

⑥空虚:志大才~。

等等根据命题,常见立意角度有:⑴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立意,将“疏”相对“亲”,针砭人际关系的疏远,或者倡导亲疏有度的人际关系。

⑵从人生志趣、审美追求的角度立意,体现张弛有度、豁达开阔的人生情怀,或倡导艺术上的疏密有致。

⑶从管理或教育方式角度立意,将“疏”相对“堵”,提倡对一些不良现象、不良情绪、不同思想采取积极的疏导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压制、堵塞。

⑷从处事作风角度立意,将“疏”相对“严谨”,反对疏忽大意,马虎了事,提倡严谨周密的作风。

其他立意只要紧扣“疏”字,与其基本含义相关,即视为合乎题意。

立意应该积极健康,不能消极悲观;可以反映人际关系疏远的不良现状,但基本倾向必须积极向上。

立意要集中明晰,前后“疏”的涵义要基本一致,不能前后意义混乱,搞成各种“疏”的杂烩。

二、文体要求〖议论类写作〗①能扣住“疏”的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可视为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至满分。

②能扣住“疏”,提出有意义的中心观点,并能扣住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举例恰当,论据分析能扣上论点,综合运用论证方法,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富有概括力,可视为二类卷。

③能抓住提示语中对“疏”的几种阐释,进行分析论证,写成常规式议论文,但无明显的突出之处,可视为三类卷。

南通一模作文评分细则及

南通一模作文评分细则及

南通一模作文评分细则及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2016南通一模作文审题立意、阅卷总结及标杆作文作文题目:根据以下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些人习惯于仰望别人,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着。

一、审题与立意1.对材料的理解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指出有些人“仰望别人”的人生习惯,后一句揭示了“仰望别人”的人“被别人仰望”的看似奇怪实则合理的社会现象。

这是一道关于期望、追求,蕴含矛盾、相对等哲理意味的命题。

这则材料的第一关键词是“仰望”,“仰望”意为“敬仰而有所期望”(《现代汉语词典》)。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优点或优势时,习惯于总喜欢仰望别人,促使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实现人生理想,如见贤思齐,从这一点上可以说“仰望别人”是一种好习惯。

但如果只是一味仰望别人,却看不到自身的优点,那么这种“仰望”就失去价值,如此仰望只能使人矮化自己,失去自信。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我们只顾仰望别人,其实自己也是别人仰望的对象,这当中暗含了“自信”的问题。

如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有人仰望西方的自由民主,大势鞭挞、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殊不知西方人却在深入研究中国儒道文化,更好地实现“天人合一”,因此,只仰望别人是虚无主义,只夜郎自大是闭关主义。

正确的做法是“仰望别人”,向别人学习先进的思想、技术,同时又充满自信,将两者有机结合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社会繁荣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承辉煌……再从材料内容上看,应分清两句话的主次关系,前句“有些人习惯于仰望别人”只是引子,从“习惯”这个词来看,这句话也带有否定的意味,而后句“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着”才是材料内涵的重点,旨在告诉人们不要只是仰望别人,自己也会被别人仰望,要有一定的自信心,所以本材料“仰望”只是表面的,而实则隐含的中心是“相信自己”,这也是这则材料的审题关键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2017届高三作文第一讲 审题立意

2017届高三作文第一讲 审题立意

方法:
1、审清材料对象
2、理材料学会概述
3、明出题者感情倾向
4、由果溯因,抓住主要原因
5、抓关键词句
【作文题目】: 加拿大魁北克的山上同时生长着红松和雪松,红松数量少却株 株笔直而粗壮高大;雪松数量多却普遍较矮小枝干如虬。原来 这里的冬天雪期长,宁折不弯的的红松多是未长大就被积雪压 断了;雪松枝干较韧,被大雪压弯却不会折断,甚至整整一个 冬天负着积雪,第二年春天雪消融才慢慢挺直。 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不 少于800字。
关键词句:“下一个!”
方法:2、抓住关键词句。 ①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 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开 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 子等)。 如材料是对话,某人和某人对话, 甚至是甲乙丙三人对话,就抓对 话中的关键词句。
二、格言型
• 方法:1、明确话题 • 2、抓关键词 • 3、理清关系(比喻性的要弄清喻义 • 4、准确立意
阅读下面明代《笑林》中的一则笑话,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 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 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 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 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 下雪的。”
电影艺术上有“散点聚焦”的方法,即对 表面上看似不相关联的事件,用补白、续断、 归并等方法找到事件之间的因果和语脉,从而 找出藏在生活表象下的实质。 我们可以试着用这一方法对“囊萤映雪新 编”作“散点聚焦” ,掘出语言表层下的意 蕴。
• 坚韧顽强
• ——坚韧指在遭遇困境时,坚持不放 弃地忍受苦难,以待后劲。
• 能屈能伸
• ——失意时忍耐苦痛,得志时施展抱 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2017届xx第一次调研测试
作文评分细则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成长,是生命存在的必然,是自我价值的探求。

成长,交织着欢笑与泪水,交替着困惑与清醒。

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永无终点。

一、审题与立意
1.审题
作文材料由三句话构成。

第一句话指明成长是生命存在的必然,是自我价值的探求,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主观需求性的特点。

第二句话阐述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既有对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和成功的欢笑,也不免有遭受失败和挫折的泪水,既有对种种现象和问题的困惑,也有经过自身思考或他人点拨后的清醒。

而这些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表现不应是单一的,也不可能是单一的,只有相互交织、交替,螺旋上升,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第三句话则是强调了成长永远只是过程,成长永远在路上,告诫人们只有不断地前行,永不停息,成长的经历才越丰厚和精彩。

2.立意
本次作文的立意范围比较宽泛。

既可以写人(自己或他人),也可以写花草树木、乡村、古镇、城市、企业、学校、文化现象、社会文明、学科发展等。

在写作时,需要注意文题要求,要能体现“自我价值的探求”“交织着欢笑与泪水,交替着困惑与清醒”和“不断前行的过程”等,只要能抓住一个方面来写,写明白,说清楚,就符合题意。

二、判分
1.判分原则
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的要求。

需注意的是:
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
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运用恰当,要敢打高分。

2.判分等级
一类63~70;二类56~62;三类49~55;四类42~48;五类28~41;六类27分以下。

3."特别说明
【立意】
①立意有偏差,但未完全偏,勉强符合题意,原则上定为四类卷及以下;若语言功夫好,可适当上浮。

②立意从材料的某一词语或某一句话而来,断章取义,偏离材料基本内涵,定为五类卷及以下。

③立意和行文完全与材料无关,定为六类卷。

【文体】
记叙类文章要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切忌平淡叙事;议论类文章言之有据、辩之有理,切忌泛泛而谈。

对于体裁创新,立意准确,语言精当,可适当提高一档,以适应《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的要求。

【其他】
①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

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

②如作文达到三基本:
立意基本准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就应该在48分以上判分。

以充分肯定的态度正确对待学生作文,有利于在最后阶段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③对有特色的作文,如文体创新、见解独特、立意新颖、富有生活情趣等,应勇于打高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甚至创作的积极性。

④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4.个案处理
①确认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阅卷组长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三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

(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低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缺作文题,扣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