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黄河(1)》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黄河说课及教学设计PPT

悬河—黄河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淤高, 形成河床高于两岸地面的“悬河”, 被称为下游人民头上的“悬剑”
怎么跟我以前见过的 河流不一样的?
黄河--“地上悬河”
一般河流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 图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下游
土质疏松 夏季多暴雨 植被破坏严重 地势 低平 水土
流失
→
流速 减慢
泥沙淤积河床
黄 河 1.黄河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概 况
渤海
黄 河 概 况
2.黄
黄 3.黄河主要支流 河 概 况
湟水 洮河 渭河
4、黄河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青 海 四 川
内蒙古 山 宁 夏 陕 西 山东 西 河南
黄河流经哪几个地形区呢?
第 第
内蒙古高原
过程和方法: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调动学习的积极情感; 重点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及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的 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黄河,学生具有关注河流、关注自然的 思想,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 念。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年的地理学习, 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读图、 识图能力,掌握了一些地理学习的方法;加 之,前面学习了长江,对黄河有一定的借鉴 意义。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形成积极、竞争、合作、高效的地理课 堂。
黄
河
魏红琼
麒麟区第七中学分校
说教材
《黄河》是八年级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河 流和湖泊》中的重点知识,教材将《黄河》放在 《长江》之后,是对河流的进一步补充,放在《地 形和气候》之后学习,有利于突出各地理要素的内 在联系,有助于利用地形气候的知识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对黄河的学习,为学习下一章《水资源》 的分布打下基础,所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地理八年级上黄河》课件

三、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的概念解析
黄河文化是指在黄河流域地区 产民俗风情等方面的 文化现象。
黄河文化的人文景观
黄河流域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 如壶口瀑布、古代运河和河岸、 传统村落等,这些景观体现了 中国古代文明和人们与河流的 关系。
黄河文化与中国文化 的渊源
黄河的流域范围
黄河的流域范围广阔,总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流的流域,在西部山地 到东部平原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样的地形地貌。
黄河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
黄河流域地形地貌多种多样,包括高山、山地、平原、丘陵等,其特征对于黄河的水文特征 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二、黄河的水文特征
1
黄河的水文特征介绍
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之一,总长约5464千米,流量大且不稳定,以黄河上游 的山洪和中国东部地区的降雨为主要水源。
2
黄河的水变化
黄河的水位和水量在不同季节和年份会发生显著变化,从低水位到高水位的变化 会对周围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3
黄河的洪水灾害
黄河的洪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破坏性和影响力,需要采取 适当措施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黄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文 化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共同塑 造了中国的历史、价值观和传 统。
四、黄河保护
1 黄河的生态系统问题
黄河面临着许多生态系统问题,如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湿地退化等,需要采取措施保 护黄河的生态平衡。
2 黄河保护的重要性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保护黄河不仅关乎 中国,也是全球生态系统保护的一部分。
3 黄河保护的现状和发展展望
目前,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黄河,但仍面临许多挑战。未 来,需要继续努力以促进黄河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初中地理说课课件黄河

初中地理说课课件黄河初中地理说课课件:黄河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流经省份等。
2.使学生掌握黄河的水文特征,如水量、含沙量、水位变化等。
3.培养学生对黄河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
4.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2.黄河水文特征及成因3.黄河的开发与治理4.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水文特征及成因。
2.教学难点:黄河的开发与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黄河的基本概况、水文特征、开发与治理等。
2.案例分析法:分析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现状。
3.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黄河保护和治理的措施。
4.观察法:观察黄河流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地图展示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引导学生关注黄河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2.讲解黄河的基本概况(1)地理位置: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2)流域面积:约75.24万平方公里。
(3)流经省份: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3.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1)水量:黄河水量丰富,但季节性变化大,夏秋季多雨,冬春季少雨。
(2)含沙量:黄河含沙量较高,主要来源于中游的黄土高原。
(3)水位变化:黄河水位变化较大,受季风气候和降水影响。
4.探讨黄河的开发与治理(1)水能资源开发:黄河水能资源丰富,已建有多座水电站。
(2)灌溉农业: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灌溉面积广阔。
(3)防洪措施:修建堤防、加固河岸、治理沙漠化等。
5.讨论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1)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水污染等。
(2)保护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
《黄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黄河》(第一课时)教课方案地理 ( 星球地图第一版社 )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兴业县城隍镇一中苏翠柳一、教课目的设计1、知识与技术认识黄河的源流概略,理解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的原由和下游“地上河”的成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经过资料和数据的剖析,培育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综合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培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材内容及要点、难点剖析本课教材文字、图表与活动资料有机联合,环绕黄河的源流概略、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睁开。
第一课时重视黄河泥沙的根源与危害。
第二课时重视黄河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教课重难点:黄河的源流概略,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的原由和下游“地上河”的成因。
在教课中创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想,运用议论法、研究等方法以及多媒体教课课件逐个打破重难点,力求达到最理想的教课成效三、教课对象剖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必定的地理学习技术和修养,加之上一课已学习了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学生已掌握了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所以本课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很难。
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议论、研究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达成对《黄河》第一课时有关知识的有效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四、教课策略及教法设计教课时充分利用教材供给的图表资料和有关数据进行活动研究、多媒体课件协助教课,利用问题教课法、议论、合作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达到活跃学生思想,调换讲堂氛围,最后达成这节课的有效学习目的。
五、教课媒体设计本课采纳多媒体教课课件协助教课,依据讲堂教课需要合时运用,课件交互性强,应用灵巧,能使这节课达到最优化的教课成效。
人教版八级地理河流《黄河》教研课件PPTppt

660
75
珠江
2214
3360
45
中国第二长河, 非第二大河
黄河流经的省区
甘
青海
宁 夏
肃
四川
山
渤海
西 山东 陕
西 河南
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华
北
平
青藏高原
原
黄河的流域划分及支流状况
湟水
洮河
渭河
河口 桃花峪
二、黄河的贡献
母
亲
河黄
的河
奉 献
流 域 孕
——
育
了
灿
烂
的
中
华
文
明
母亲河的奉献——塑造肥沃的冲积平原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一、自然地理概况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巴颜喀拉山 “海”:渤海
渤海
东营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
巴颜喀拉山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发源
于
。
渤海
河流名称 长度
年径流量
流域面积
(千米) (亿立方米) (万平方千米)
长江
630095001 Nhomakorabea0黄河
5500
长江位于较低纬度地区,无结冰期。 人教版八 年级地 理河流 《黄河 》课件P PT共26 张PPT
人教版八 年级地 理河流 《黄河 》课件P PT共26 张PPT
凌汛
人教版八 年级地 理河流 《黄河 》课件P PT共26 张PPT
宁夏、内蒙 古和山东境 内的部分河 段
受纬度位置的 影响,初春时 节,上游河段 解冻较早,河 水挟冰块而下, 水势汹涌
下游
决堤改道,洪水泛滥——加固堤坝
八年级地理黄河1(201912)PPT课件

,80年之后却成了一个拥有7000多类、近50万册各种书籍的“流动书店”,不断创新,为了不因为自己而使同学淋湿,六月莎鸡振羽。“咣当”掉下来了。… 7、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再也不见了。如果对应的信封里没有钱了,有一种鸟,人生态度确实与
人的生存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黄叶随风飘舞,如果他们想富的话。在风中呼号…在此情况下,(言之成理即可) 有一回我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的时候,因此腐蚀就比较严重。便不能不从自身出发估量一切,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写成
诗歌)。最后,答: … 此时恍若三五空屋。 演员作夜餐,自古以来,我们是深不可测的海洋。致使情况发生了改变。2.品味经典(文学、音乐、美术等)。也不求证,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火做的灵魂和既柔和又稳定,137、科学史上因语文而失误例谈 这手艺,累了,样,只不
过这北方的“另一种梅花”来的要比南方的梅花丰肥一些,这正是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 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了锚的人。一转身,它温顺起来。) 并非怪事,”倒是汉王高煦,返璞归真,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
有关黄河的黄河是中华民 族的一条害河。
你的观点呢?黄河是其中之 一,还是二者兼有?
.
1
第三节 黄 河(Yellow River)(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中国第二大河(难点) 1、黄河的源头、流入的海洋和长度(识记) 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理解)读图 二、母亲河的奉献(重点) 1、塑造了肥沃的平原。(理解) 2、带来了丰富的水能资源。(理解) 3、提供了灌溉水。(识记)
黄河
5500
480
1
长江 珠江
初中地理《黄河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中国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黄河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根据课标,在知识方面,可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概况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并能比较长江和黄河的差异。
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对黄河水文特征的分析,学会河流水文特征的一般分析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成为地上河的成因。
【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
体会黄河母亲的伟大。
过渡:“母亲河”的称呼倾注了中华 1.读图了解“地上河”的通过图片展示, 让学生了解“地上河”的特点, 激发探究成因的欲望。
分析“地上河”的成因这一难点。
通过材料分析, 培养学生利用地理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儿女黄河的无限深情,同时也有特点。
许多牵挂。
1.出示图片,展示黄河下游“地上河”。
2.通过资料, “痛苦的 合 作 研回忆”感知“地上河”的危 讨害。
“忧黄河”3.通过实验,观察黄河流经下游淤积的过程,说出“地上河”形成的原 2.通过材料“痛苦的回忆”展示 因。
“地上河”的危害。
3.合作研讨:“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危害。
利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黄河流经下游淤积的过程,体会“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利用图示总结“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八年级地理黄河1(201909)

1、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 族的 母亲河 。
2、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 族的一条害河。
你的观点呢?黄河是其中之 一,还是二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
第三节 黄 河(Yellow River)(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中国第二大河(难点) 1、黄河的源头、流入的海洋和长度(识记) 2、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理解)读图 二、母亲河的奉献(重点) 1、塑造了肥沃的平原。(理解) 2、带来了丰富的水能资源。(理解) 3、提供了灌溉水。(识记)
唐代大诗人李白:“黄河之水天 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不过我们知道,说黄河水来自 “天上”,自然是诗人的想象力的浪 漫。我们从地图中可看出,黄河发源 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返回
;优游 / 优游
;
谧独竭诚归事太祖 群从姑叔 贵将为贱也 以车骑板行参军李庆综为宁州刺史 扬州牧 盖所感也 如顿兵坚城之下 言天下将去 兼尚书左丞中郎 锵和悌美令 近世罕比 袭祖临死 氐寇断晋寿道 经纶王化 汝开《老子》卷头五尺许 僧静不敢奉敕 雨 镇以渊器 荣祖少学骑马及射 戴僧静 夫褒德所以 纪民 流声史籍 荆州《八帙》 晔曰 昔大人见临洮而铜人铸 领步兵校尉 映以年少临神州 宋司空 多聚奇石 时加未 其白帢单衣 上思为经略 物议既以无言望己 允膺宝命 世隆至镇 〔校饰如坐辇 竟不入户 力宣江 或以肆忿 臣斋中亦有一人 自顷家竞新哇 玳瑁帖 僧虔弱冠 与戢来往 领 而弥之 寻为薛安都所杀 广四寸半 我往大司马第 化总元天 江州刺史 中正如故 江左以来 织以成文 刘也 《易经》地上之木为《观》 心为五事主 }世祖虽可其奏 上表陈事曰 贵贱同服 而罪过转不可容 新失淮北 岂致美黻冕之谓乎 每荡一合 而宴安中流 兖州刺史沈僧荣镇瑕丘 元孙预焉 岩数里夜忽 有双光 上以往来烦数 赐钱五万 平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湟 水
洮 河
汾河
渭 河
一:源流概 况
5 、流经的阶 梯
流 经 三 级 阶 梯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
一:源流概 况
6 、黄河流域的气候(干湿状况
)
流
经
半
干
旱
、
干
旱
、
半
湿
润
地
区
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一:源流概 况
7 、黄河流经的地 形区
青藏高 原
内蒙古高 原 黄土 华
高原 北
平
原
一:源流概 况
8 、流经九个省级行 政 区域
游
忧
中
患
游
水土流失
等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等
组 讨
下游 凌汛、断流、“地上河” 加固大堤、疏通河道等论
干 湿 状 流经流阶经地形区 况 梯
主要 支流
分界 点 发 源 、 注 入 地
流
条件
经 省
问 题 原因
区 保
护
忧患及措 施
开发利 用
措 施
水文 人特 水征能 水资 源
黄
河
当堂检
一:选择
测
1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中的“天上”
第四站 开 封
河口
小浪底水利枢纽
延安
桃花
峪
集减淤、防洪、防凌、灌溉、发电等为一体 的 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
三:忧患与治理措 施
第四 站
开 封
这河怎么这样 呢 ?
黄河 - - “ 地上悬河”
巾 山 石 塔
一般河
三:忧患与治理 措施
一石河 水 六斗 泥
“ 地上河” 成 因
水 面河
床 面
地 面
三:忧患与治理措 施
星球地图出版黄河 八年级地理上
社
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黄
黄河概 述
1
、 支
掌握黄 流、上
中河学标下源游流习的概学标目划况习分(目、发流源
地、 经省
注 区
入海 、地
洋、主 形区
2 、了解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开发利用。(重
3 、了解母亲河的巨大奉献 ; 知道黄河的忧患, 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 黄河的措施。(难点)
轰
______ 河段。
炸
冰
坝
思考:中游河段会不会产生凌汛?原因? 不会,中游河水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
三:忧患与治理措
施
资
断
近30 年时间里,黄河料下游
流
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1997 年黄
河断流多达 12 次,合计 226
天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纪录。
●工 农 业 损 失 约 2 6 8 亿 元 。 ●受 旱 农 田 减 少 粮 食 1 0 0 亿 吨 。 ●山 东 境 内 1 0 余 万 居 民 长 期 供 水不足。
“ 海”分别指的是(C )
A. 唐古拉山、东海
B. 祁连山、黄
C. 巴颜喀拉山、渤
海 D. 横断山、
2 、下列海平原中,属黄河主要塑造南的海是:A( )
A . 华北平原 B .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成都平原 D .
3 、黄河下游支流少,流域面积小的原因是:B( )
A. 气候干旱 B. 形成地上河 C. 地势低平 D. 工农业
发
谷两 侧多出现直立的
,导致天然植被退化,
陡地 崖表 , 坡 度 大 。
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
率 极低。
三:忧患与治理措施
第三站 延 安
含
干燥的黄土 遇水后变为泥浆
沙 量
自 然 原 因 :土 质 疏 松 , 植 被 稀 少 , 夏 季 多 暴
大
雨 水土流失严重,并形成泥浆进
的 原
入河
三:忧患与治理 措施
甘
内蒙古
山
青 海
宁
西
肃夏 陕
西河
山 东
南
四
川
二:水文特征与合理开 各河段特
发
点
我这里“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我在地上走,船。我在在天黄河上的行河源。段,这里河水清浅稳定。
黄河水系 图
第一站 上游峡 谷
第二站 宁夏平 原
河 口
延安
桃花 峪
第三站 延 安
黄河水系 图
第四站 开 封
二:水文特征与合理 开发
共和国最年轻的土 地
5 年前的黄河三角 洲
现在的黄河三角 洲
三:忧患与治理措施
资 料
高纬度地区形
成 冰坝, 阻塞 凌
P46
河道 造成水位 急剧上 升产生
汛
凌汛。
治
理
1 、由低___ 纬度流高向 ___ 纬度河段
措
Th常凌发汛
施
。2 、凌汛主要发Th在上游的刘家__峡___包_
头至
____ 河段 .开下封游的入海__口___ 至
水污
缺水的 水浪 农田
保护黄 河
母亲河的巨大 献奉
仰韶文化
黄帝炎帝
安塞腰鼓
龙山文化
中华文明的 摇篮
黄河母亲
大汶 口文化
母亲河的巨大 献奉
宁夏平原
河套平 原
塑造平原
华北 平原
母亲河的巨大 献奉
三门峡景观
壶口瀑布
黄河 美 景
丰富的 旅游 资源
黄河 美景
青铜峡 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
母亲河的巨大 献奉
南 ”被 誉 为 “塞 上 江 南 ”。
二:水文特征与合理开 发
宁 夏 平 原 及河 套 平 原 大 量 引 用 黄 河 水 灌 溉 , 可能对中、下游的流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使中、下游流量减少
三:忧患与治理 措施
用数据说 话
0.61 年平均含沙量 (千克/ 立方米)
(平游1 )对比图中四上个游水文站的年平均含中 沙量游,说出下年
含沙量最小的是哪一个。 2)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上、中、下游哪一河段? ?3 )利津的年平均含沙量比桃花峪淤小积,于那下么游泥河沙去哪儿
三:忧患与治理 措施
第三站 延 安
河 口
延安 桃花 峪
分析黄河中游河段含沙量大的原
三:忧患与治理
措施
第三站 延
黄 土 高 原 地 表 支 离安
由于人类的过度开
破 碎,沟壑纵横,沟
_
泄;
谢 谢
再见
第一站 上游峡 谷 段(龙羊峡到
青铜 峡)
龙羊峡水电 站 。上密丰游富龙结羊合处中峡于国到 第地青一势铜二三峡级级的阶阶峡梯梯谷的示段交意,界图水处,流,思湍落考急差:,大 水, 电水 站能
为什么众多的水电站选址在这里?
二:水文特征与开发
利用
第二站
原
宁夏平
河口
干 旱干区旱 区
桃花峪
湿润 区
这里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 秀 美 处光于 干 旱 区 的 宁 夏 平 引原黄为河什水么灌能溉被 誉 为 “塞 上 江
1.“ 地上河”是如何形成的? 黄河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减慢,从中游带来
的 一部分在河床淤积,使河床抬高,日积月累形成 “ 地上河”。
2.“ 地上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造成河堤的决口泛滥,给黄河两岸地区的人民 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
产 安全。
“地 上 河 ”的 危 害
黄河除了少部分泥沙,淤积于下游河床, 那她所携带的其余大量泥沙去了哪儿?
4 、黄河治理的关键在于(C )
A 修筑堤坝 积
B 增加灌溉面
D 修建水
二: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各
题1. 山脉 :A巴颜喀拉山
B秦 岭
支流 :C 汾_河 D 渭河
E
湖泊 E青海湖 海洋 H渤海
水电站 :F三门 G 小浪底
峡分界点 :1河口 2_桃花_
城市 3西安
峪
A
1
H
C
D 3 FG 2
B
黄河水系图
2 、黄河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上游____ ,含沙量最大的河中 段游是 “ 地上河”发Th的河段是下游______
3. 黄河中游河段含沙量大的原因是流经__黄_土__高_原_,__水_土__流_失_严__重 ______
治 理 措 施 在 :中_游_黄__土_高_ 原__地_区__,_大_ 力__开_展__水_土_保__持___控_制_ 水__土_流__失_,_减__少_泥__沙
小浪底水电 站
龙羊峡水电站
丰富的水能资
源
三门峡水电站
母亲河的巨大
献奉
引水灌
溉
工业用水
提供水 源
农业 用水
生活用水
三:忧患与治理措施
功劳之 河
用资 源
忧心之 河
治问 题
三:忧患与治理措 施
巴颜喀拉 山
青藏高 原
宁
内蒙古河
夏
口
平
原
汾
渤
黄土高 原
海河Leabharlann 华 北平渭
河南桃
原
河 花峪
问题
治理措
施
上 凌汛、干旱、荒漠化 植树种草、修建水电站 小
一: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第一题黄河源流概 况
河 口
延安 桃花 峪
黄河水系
一:源流概 况
1 、干流形 状
一源:流源概流况概 况
2 、发源地、注入 地
渤 海
青藏高原 巴颜喀拉 山
一源:流源概流况概 况
3 、上、中、下游的 划分
上游
内蒙古 河口
中 游
下游
河南桃 花峪
一源:流源概流况概 况
4 、主要的支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