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 带状疱疹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最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最好的治疗方法带状疱疹,又称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感染。
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疼痛、瘙痒和水疱,常常发生在躯干的一侧或头部。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最佳方法。
首先,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减轻水疱的瘙痒感,加快水疱的愈合过程。
因此,针灸疗法被认为是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最好的方法之一。
其次,中药疗法也是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药疗法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治疗方式。
内服中药可以通过调整人体的内环境,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病毒的侵袭;外用中药则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体内邪热毒邪侵袭所致,因此采用中药疗法可以有效清热解毒,有助于治疗带状疱疹,缩短疾病的病程,减轻病情。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理患者的情志和饮食。
情志调理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因为情志不畅会导致体内气血不畅,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
带状疱疹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加速疾病康复。
而在饮食方面,中医强调患者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疾病症状,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最佳方法包括针灸疗法、中药疗法以及情志调理和饮食调理。
这些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被证实具有一定的疗效,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减轻瘙痒感,促进水疱的愈合。
因此,对于带状疱疹患者来说,选择中医治疗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也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希望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能够配合医生的治疗,坚持治疗,早日康复。
带状疱疹不要怕针灸治疗有绝招

带状疱疹不要怕针灸治疗有绝招李新艳,朱宏,解放军306医院中医科时值初秋,天气变化无常,人体抵抗力下降,又到了带状疱疹的高发季节。
前几天我们遇到这样一位患者,男性,40岁,右侧胸背部、右侧腋下,上臂红斑、丘疹、水泡5天,满脸痛苦面容,自诉疼痛难忍,寝食难安,无心工作,甚至衣服触到疱疹都像过电一样痛。
吃海参的好处很多,你做对了吗?广告当天我们就在疱疹部位予刺络放血拔罐疗法和“龙眼穴”放血疗法。
第二天患者就诊时面带微笑,自诉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晚上睡了个好觉。
接下来几天的治疗予对应神经节段的背部夹脊穴电针疗法和对疱疹围刺的毫针疗法,隔日1次。
一周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可以正常工作,夜间偶有刺痛感,给予火针点刺。
2周时患者疱疹区域已明显结痂、干燥,留有轻微的色素沉着,最重要的是患者无任何疼痛不适,饮食、睡眠如常,患者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俗名缠腰龙、蛇串疮。
好发于成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神经痛,疼痛剧烈者,寝食难安,一些老年人因难忍疼痛,心情抑郁,痛不欲生,近乎绝望。
解放军306医院中医科针灸门诊治疗带状疱疹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火毒蕴结或湿热郁结于皮肤所致,而带状疱疹最怕遗留后遗神经痛,早期拔罐放血疗法,使湿热、邪毒随淤血外出,通则不痛,疼止病愈。
针刺夹脊穴和围刺疗法通经活络,激发经气,调和气血。
火针点刺肌肤能加快局部新陈代谢,而且火针的高温对疱疹里的病毒有直接杀害作用。
而艾灸疗法作为一种温热刺激,具有活血消炎的作用,对于老年性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尤为适合。
笔者利用刺络放血拔罐、火针、毫针围刺、电针夹脊穴、艾灸等综合疗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图例如下)。
针灸及民间秘方治疗---带状疱疹

针灸及民间秘方治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针灸及民间秘方治疗方法,“缠腰龙”带状疱疹,疼痛异常者,可服七厘散治疗带状疱疹也很简单,用三角针刺破疱疹,然后用拔火罐把毒水拔出来就好了找“白风仙花的根”,把汁挤出来擦在患处,没花钱就治好了。
艾灸的办法来灸这个龙头龙尾,为什么叫龙头龙尾呢,因为带状疱疹中医叫缠腰龙,所以就是在疱疹的起始部位来做这个隔姜灸。
1.2 治疗方法(1)治疗组:疱疹部位常规消毒后,取灯心草1根,蘸油(植物油)点燃后,以快速动作对准疱疹进行点灸,可听到“叭”的爆破声。
灸疗部位分头、七寸处、尾三部分,先灸7寸处,再灸头部,后灸尾部,灸后即感痛减。
1~2天后复诊再行此法(一般不超过3次)。
(2)围针组:用2寸毫针于疱疹边缘正常皮肤处手刺进针,针尖刺向病灶中心部分,捻转使之得气,每隔2~3cm刺入一针,接G6805治疗仪,调以疏密波,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20min左右,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1~2天,继续下一疗程。
灯草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报道附:65例病例报告采用民间治疗方法灯草灸治疗带状疱。
选取新鲜干燥的灯芯草蘸取生菜油后于酒精上点燃 ,在新发疱疹泡顶上行灸法 ,以爆有声响为佳 ;而后根据疱疹所损伤皮肤面积间距4~5cm选疹泡以行灸法。
灸后给予单层敷料稍保护局部创面。
与聚肌胞治疗作对照。
结果:治疗组35,治愈 2 7例 ,好转 7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为98%。
对照组 30 ,治愈15例 ,好转 9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为 80 %。
两组间疗效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提示灯草灸治疗带状疱疹有效。
蛇盘疮(带状疱疹)简易快捷疗法蛇盘疮教科书称带状疱疹,病因是寒毒与郁火合而为病。
此病毒留皮下,疼痒并作,实在痛苦。
常规治疗方法见效慢,最简捷的疗法是用七星梅花针(如果没有可以用三棱针)叩刺病变局部,然后用拔罐将淤血拔出,用罐后,局部会出很多黑色胶状淤血,痛痒瞬间消失,三天左右就会结痂,疾病消失。
带状疱疹针灸治疗体会

带状疱疹针灸治疗体会带状疱疹是累及神经的常见皮肤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老年发病率更高一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手段单一,效果稳定性较差,且常导致后遗神经痛,特别是老年人疼痛难以言状,甚至彻底难眠、痛不欲生。
我们从1992年至今以穴位注射为主治疗不同时期的各种程度的带状疱疹112例,1例10次治愈,余均3~7次治愈,止痛快、疗程短,效果明显,稳定性好,患者满意。
现将主要体会介绍如下。
1早期明确诊断,防止延误病情临床发现不少带状疱疹患者早期均因疼痛而来就诊,并多诊断为腰腿痛、颈肩痛、偏头痛、腹痛、胁痛等来行针灸治疗,但数日后查体才发现局部有簇状水疱,再经皮肤科会诊确诊为带状疱疹。
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时机,增加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因此对不明原因的各种疼痛,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如何鉴别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①追问病史。
有无外伤史、平素过度疲劳史。
腰腿痛患者一般有明显的外伤史和既往腰痛史,而本病则无。
西医认为本病与免疫系统有关,很多患者会有近期疲劳及反复感冒的主诉和感觉。
②疼痛的程度。
疼痛是共同的症状,骨伤疼痛(除骨性损伤及严重的软组织伤外)及内科疼痛(除癌性疼痛外)患者一般还都能忍受,而本病的疼痛在发病1周至出疹前,疼痛剧烈难忍,大部分患者有一抽一跳及烧灼样疼痛主诉。
③疼痛伴随症状。
骨伤科患者除疼痛外,一般伴有功能活动的障碍,因涉及损伤韧带、筋膜及肌肉附着点。
内科病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视力障碍、眩晕、发热等症状。
而本病除了疼痛明显、剧烈外,多无其他伴随症状。
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我们认为在治疗各种疼痛时,作为针灸医师不能只沿用传统的诊疗套路,要重视再次诊断,对不明诱因的疼痛,要拓宽思路,认真仔细查体,追溯既往病史,观察疼痛的特点,全面分析病症,及时鉴别诊断,以防误诊。
2辨证止痛为要,分期因人施治2.1早期此期疱疹尚未发出,属邪郁肝胆。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最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最好的治疗方法带状疱疹,又称带状疱疹病毒性感染,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感染。
这种疾病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和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用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加速康复。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最佳方法。
首先,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最好方法之一是采用中药外敷。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病毒侵袭导致气血不畅,中药外敷可以通过温热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病毒排出,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加速疱疹愈合。
常用的中药外敷包括黄连上清片、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
其次,针灸疗法也是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手段之一。
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疱疹愈合具有明显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太冲等,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不适。
此外,中医推荐的中药内服也是治疗带状疱疹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药内服可以通过调理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对抗病毒,减轻症状,加速康复。
常用的中药内服包括石膏、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最后,中医治疗带状疱疹还可以辅以中医推拿和中医药浴疗法。
中医推拿可以通过按摩、拍打等手法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效果。
中医药浴疗法可以通过中药汤药浸泡全身或局部,起到温通经络、祛风除湿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疱疹愈合。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最好方法包括中药外敷、针灸疗法、中药内服、中医推拿和中医药浴疗法。
这些方法可以相辅相成,综合治疗,达到缓解症状、加速康复的效果。
当然,在治疗带状疱疹时,患者还应该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挠抓疱疹部位,以免感染。
希望本文所述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患有带状疱疹的患者有所帮助。
董氏针灸带状疱疹处方

董氏针灸带状疱疹处方董氏针灸处方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缠腰火丹”、“蛇缠”、“蛇盘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传染渠道一般是呼吸道或者接触分泌物。
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
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
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疼痛、红斑、簇集水泡、感觉异常等),发病时就表现为带状疱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
本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
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且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董氏针灸带状疱疹处方能够速效减轻缓解发病时的症状。
手解、手千金、手五金、驷马、四花严重者可在病位及分枝穴放血手解:万能穴,轻则缓解,重则解除 | 董氏针灸穴位解读手千金、五金:掌握这组穴,收入过千金 | 董氏针灸穴位解读驷马:治肺专用穴 | 董氏针灸穴位解读四花:如花似玉,心花怒放 | 董氏针灸穴位解读董针学员真实案例分享带状疱疹的饮禁忌带状疱疹的忌口食物,分为早期和后期。
带状疱疹初发病的两周内,饮食上要有一定禁忌,比如辛辣刺激的食物、发物,比如牛羊肉、海鲜这类发物,要注意尽量减少食用。
应该更注意吃些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奶这类不会刺激的食物。
如果是后期,带状疱疹过了两周以后,就不需要再忌口食物,这时因为要保证体内营养、保证蛋白质促进创口的早期愈合。
所以这时可尽量鼓励病人,多吃些自己喜欢的食物,多吃些富含蛋白质、肉、蛋、奶这类食物,增加身体的抵抗力,促进带状疱疹的愈合。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系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同时累及皮肤和神经,其临床表现为病发突然或患部先有灼热感,皮损初起为规则片状红斑,迅速形成群集性丘疹和发亮的水疱。
水疱排列成带状,各群之间皮肤正常。
皮损多沿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走向分布,常伴有神经痛症状,严重者可发热。
那如何用针灸医治它呢?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病情简介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五十年代初就见诸报道。
四十余年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的实践表明,针灸常可迅速制止剧烈的神经痛,多数病人往往首次接受针灸后,疼痛就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皮损经数次治疗后亦不再扩大,结痂需一周左右的时间。
国内外均有人作过对照观察,发现针刺治疗较之药物组止痛时间短,皮损干涸快,红斑消退也快。
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统计,针灸治疗本病的平均率约在95%左右。
在方法上,除了主的体针、耳针、穴位注射等外,近年来应用激光针治疗,也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
关于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机理,有人通过测定针刺前后的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发现治疗全身和局部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
针刺迅速制止疼痛,改善症状很可能与这一功能增强从而抑制病毒活动有关。
治疗方法体针(一)取穴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
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二)治法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
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
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
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
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基本痊愈:疱疹结痂,症状消失;显效:疱疹结痂,症状明显消失;有效:部份结痂,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改善。
带状疱疹针灸哪些部位

带状疱疹针灸哪些部位出现了带状疱疹一定要马上治疗,中医针灸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针灸可以把病毒从人体彻底的排出,以达到根治的目的,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常用的穴位有龙眼穴、蜘蛛穴、龙头穴、龙尾穴等,治疗后可镇痛、消炎、排毒、化瘀、清热,效果显著。
同时配合调整饮食。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病,影响着很多人的健康。
一旦患上了带状疱疹,如果不及时选对方法将其根治,不但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也有可能会传染给身边的人。
治疗带状疱疹的方式有很多,针灸就是其中一种可以根治带状疱疹的方法,下面就详细解说一下治疗带状疱疹可以针灸哪些穴位。
1.龙眼穴龙眼穴的位置在双手小拇指的侧面,取穴时可以让患者的小拇指弯曲,穴位位于小拇指指尖偏向手掌方向第二个裂纹处。
每日可针刺放血此穴位1次,放血选用三棱针。
龙眼穴放血疗法是多位中医大师的经验之穴,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奇效。
2.蛇眼穴蛇眼穴位于大拇指关节处,取穴时应先找到大骨空穴,蛇眼穴就位于其旁边1厘米处,即大拇指的指背关节突起处。
治疗时首先进行穴位处常规消毒,取三棱针刺入,深约3分,一定要使针尖刺入关节腔内,旋转针尖后迅速拔针。
随后用双手大拇指挤压该出,会看见有浓稠的黄色粘液冒出,大约2-3滴,每日一次,患侧与对侧交替进行。
针刺该穴有解毒的功效。
3.蜘蛛穴此穴为奇穴。
取穴时要求患者要坐正,医师在患者背后用一根线测量患者的头围,线留患者头围的长度,用这根线绕颈部一圈垂于胸前,将线两端对齐,向下拉直,线端之处那个点就是蜘蛛穴。
用此穴治疗不能针刺,要使用艾灸柱灸,每次灸一状,在灸后可能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3天后即可缓解逐渐消失。
多年的临床治疗验证,用针灸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不论疱疹长于何处,只需按疱疹的位置找对应的穴位,按疗程治疗,不仅可以快速镇痛,而且可以根治带状疱疹。
同时也要配合注意饮食,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以免刺激病毒反复发作,适度运动,增加自身免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
*导读:带状疱疹是一种因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
本病以成簇水泡呈带状分布,伴局部刺痛为主症。
多发生于单侧,有些患者常于皮肤损害消退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
辨证治疗:
主穴:皮损局部及与皮损相应之同侧夹脊穴
1.肝经郁热
【诊断要点】疱色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处方】阳陵泉、足临泣、行间、太冲、血海
2.脾虚湿蕴:
【诊断要点】疱色淡红,疱液浑浊,疱壁松疏,易于溃破,渗液糜烂;伴纳呆,腹胀便溏;苔黄腻,脉滑数。
【处方】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曲池、血海
3.气滞血瘀:
【诊断要点】皮疹消退,局部疼痛难忍;伴烦躁失眠,精神不振,胃纳不佳;舌暗或有瘀点斑;苔薄白,脉弦细。
【处方】随病变所在经脉选俞穴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肺、肝、下屏尖、神门、皮质下
皮肤针:取穴:皮损周围及与病灶相应的夹脊穴或背俞穴。
方法:
重叩刺,以微出血为度。
疱疹初起阶段,每日2次,待疼痛减轻疱疹开始吸收时,改为每日1次。
贴棉灸:以脱脂棉少许,摊开展平如病灶大小的薄片,贴于患部,点燃,急吹其火,使其迅速燃完。
然后再换薄棉,如法再灸,如此3-4次,以皮肤潮红为度。
亦可先用皮肤针叩刺局部微出血,再施以3~4次贴棉灸,其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