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头放样方法 弯头放样公式

合集下载

弯头放样方法

弯头放样方法

1多种等径圆管任意角度多节弯头放样下料说明1、本构件为多节等径圆管弯头,弯头的角度和节数在一定范围内可任意调整,且弯头的两端还可加长直管长度。

2、示意图中d为圆管内径,a为弯头角度,R为弯头中线转角半径,L11、L2分别为两端节加长的长度,b为板材厚度。

要求180>=a>0,d、b>0,R>=d,若管道地方狭窄,允许d<R>0.6*d,但管道阻力会增加。

以上数据由操作者确定后输入。

3、弯头须分成t节下料,t的数值以实际的节数输入,计算时则以两端按半节计算,中间按一节计算,即每节的转弯角度为a/(t-1)。

t必须为整数,要求3<=t<=30,t的数值越大,弯头就越顺畅,但工作量及费用增加,一般取15<=a/(t-1)<=25。

4、本构件圆管各交线计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圆心到板材中心为半径计算斜口各素线的下料长度,即“板材中径”方式;一种是以内半径计算高端斜口各素线长度,外半径计算低端斜口各素线长度,即“修正半径”方式。

如果板材较薄或者板材虽厚但以板材中线为基准打坡口,建议用板材中径方式下料;如果板材较厚并且不打坡口的构件,建议用修正半径方式下料,否则拼接时焊缝较宽并且角度会偏大1。

5、本展开图为近似展开法,圆管周长须 n等分来计算每一条线段的实长。

n的数值由操作者根据直径大小及精度要求确定,但必须取4的整倍数,n的数值越大,展开图的精度越高,但画展开图的工作量相应增加。

用人工画线一般取n=16~36已可比较准确下料,用数控切割机下料或是刻绘机按1:1画样板,n值可取大一些。

6、展开图采用平行线法放样下料,即把整个圆管分成若干条平行线进行计算放样。

所输出数据根据下料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选择板材下料,则以板材的中心为直径计算展开长度和交线长度,操作者可根据展开图及相关数据直接在板材上画线下料;如选择成品管下料,则以圆管外径另加样板材料厚度为直径计算,根据相关数据在样板上下料,然后把样板包在成品管外画线下料。

7节弯头放样计算公式

7节弯头放样计算公式

7节弯头放样计算公式弯头放样计算是在实际工程中非常常见的计算问题,主要用于确定弯头内外的曲线形状和角度,以便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能够准确的制作弯头。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弯头放样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关键的概念。

弯头通常由圆弧组成,内弯头是指曲线半径小于管道半径的弯头,而外弯头则是指曲线半径大于管道半径的弯头。

在弯头放样计算中,我们主要需要确定曲线的长度、角度和坐标。

对于内弯头的放样计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确定曲线的长度:L=π*R*θ/180其中,L表示曲线的长度,R表示曲线的半径,θ表示曲线对应的角度。

对于内弯头的放样计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确定曲线的坐标:X = R * (1 - cos(θ / 2))Y = R * sin(θ / 2)其中,X和Y分别表示曲线的横纵坐标。

对于外弯头的放样计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确定曲线的长度:L=π*R*(360-θ)/180其中,L表示曲线的长度,R表示曲线的半径,θ表示曲线对应的角度。

对于外弯头的放样计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确定曲线的坐标:X = R * (1 - cos((360 - θ) / 2))Y = R * sin((360 - θ) / 2)以上就是弯头放样计算的基本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确定弯头的曲线形状和角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数据进行计算,以得到最合适的弯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标准圆弧的计算,如果弯头的形状为非标准的曲线形状,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总结起来,弯头放样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工程计算问题,通过合适的公式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弯头的曲线形状和角度。

这对于制造和安装弯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对于弯头放样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引起重视。

弯头管托放样计算公式

弯头管托放样计算公式

弯头管托放样计算公式在管道工程中,弯头管托是一种用于支撑管道弯头的装置,它可以有效地支撑管道,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弯头管托放样计算时,需要考虑到管道的弯曲角度、管道的直径、管道的材质等因素,以确保弯头管托的合理设计和安装。

下面将介绍弯头管托放样计算的相关公式和方法。

1. 弯头管托的放样计算公式。

弯头管托的放样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弯头管托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的计算。

在进行弯头管托的放样计算时,需要根据管道的弯曲角度和直径来确定弯头管托的尺寸。

以下是弯头管托放样计算的相关公式:1.1 弯头管托长度的计算公式。

弯头管托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π× D × tan(α/2)。

其中,L为弯头管托的长度,D为管道的直径,α为管道的弯曲角度。

1.2 弯头管托宽度的计算公式。

弯头管托宽度的计算公式为,B = D × tan(α/2)。

其中,B为弯头管托的宽度,D为管道的直径,α为管道的弯曲角度。

1.3 弯头管托高度的计算公式。

弯头管托高度的计算公式为,H = D × (1 cos(α/2))。

其中,H为弯头管托的高度,D为管道的直径,α为管道的弯曲角度。

通过以上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弯头管托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从而确定弯头管托的尺寸,以便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装。

2. 弯头管托放样计算的方法。

在进行弯头管托放样计算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2.1 确定管道的弯曲角度和直径。

首先需要对管道的弯曲角度和直径进行测量和确定,以便进行后续的计算。

2.2 计算弯头管托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根据上述的公式,可以计算出弯头管托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从而确定弯头管托的尺寸。

2.3 设计和安装弯头管托。

根据计算出的弯头管托尺寸,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装,以确保弯头管托能够有效地支撑管道,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弯头管托放样计算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弯头管托放样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考虑管道的材质。

弯头放样方法

弯头放样方法

1多种等径圆管任意角度多节弯头放样下料说明1、本构件为多节等径圆管弯头,弯头的角度和节数在一定范围内可任意调整,且弯头的两端还可加长直管长度。

2、示意图中d为圆管内径,a为弯头角度,R为弯头中线转角半径,L11、L2分别为两端节加长的长度,b为板材厚度。

要求180>=a>0,d、b>0,R>=d,若管道地方狭窄,允许d<R>0.6*d,但管道阻力会增加。

以上数据由操作者确定后输入。

3、弯头须分成t节下料,t的数值以实际的节数输入,计算时则以两端按半节计算,中间按一节计算,即每节的转弯角度为a/(t-1)。

t必须为整数,要求3<=t<=30,t的数值越大,弯头就越顺畅,但工作量及费用增加,一般取15<=a/(t-1)<=25。

4、本构件圆管各交线计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圆心到板材中心为半径计算斜口各素线的下料长度,即“板材中径”方式;一种是以内半径计算高端斜口各素线长度,外半径计算低端斜口各素线长度,即“修正半径”方式。

如果板材较薄或者板材虽厚但以板材中线为基准打坡口,建议用板材中径方式下料;如果板材较厚并且不打坡口的构件,建议用修正半径方式下料,否则拼接时焊缝较宽并且角度会偏大1。

5、本展开图为近似展开法,圆管周长须 n等分来计算每一条线段的实长。

n的数值由操作者根据直径大小及精度要求确定,但必须取4的整倍数,n的数值越大,展开图的精度越高,但画展开图的工作量相应增加。

用人工画线一般取n=16~36已可比较准确下料,用数控切割机下料或是刻绘机按1:1画样板,n值可取大一些。

6、展开图采用平行线法放样下料,即把整个圆管分成若干条平行线进行计算放样。

所输出数据根据下料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选择板材下料,则以板材的中心为直径计算展开长度和交线长度,操作者可根据展开图及相关数据直接在板材上画线下料;如选择成品管下料,则以圆管外径另加样板材料厚度为直径计算,根据相关数据在样板上下料,然后把样板包在成品管外画线下料。

弯头放样计算范文

弯头放样计算范文

弯头放样计算范文
一、弯头放样简介
弯头放样是指根据技术图纸,使用计算机软件,根据其中一根管的中
点及中点角度,将管段的端头坐标进行求解,以此来解决管道布置时安装
过程中遇到的费时费力的测量量、下料及放样投影的问题,用以确定管道
附属件安装位置,以及变径等的安装位置。

二、弯头放样的计算步骤
1、首先,要根据管道图纸,确定弯头在铺设管道时的中点位置坐标
以及中点角度,这也是弯头放样需要从图纸上获取的最基本的信息。

2、接着,计算弯头的起点坐标,按照弯头端头放样计算的基本原理,计算弯头段的起点坐标,可以用以下公式
Xa=Xm+R(cosα)
Ya=Ym+R(sinα)
其中,Xa、Ya为弯头放样段起点横纵坐标;Xm、Ym为弯头在图纸上
的中点坐标;R为弯头半径;α为弯头中点角度。

3、计算弯头的终点坐标,可以按同样的公式,把终点坐标进行求解。

Xb=Xm+R(cos(α+2β))
Yb=Ym+R(sin(α+2β))
其中,Xb、Yb为弯头放样段终点横纵坐标;Xm、Ym为弯头在图纸上
的中点坐标;R为弯头半径;α为弯头中点角度;β为弯头偏转角度。

4、经过以上步骤,弯头放样的计算就完成了,可以根据计算得到的弯头放样段起点和终点坐标。

弯头放样计算公式

弯头放样计算公式

弯头放样计算公式
1.弯头的半径计算:
弯头的半径是指弯头中心线的曲率半径。

计算公式为:
R = (L/2sinθ) + B/2tan(θ/2)
其中,R为弯头的半径,L为弯头的长径,θ为弯头的弯角,B为弯头的宽度。

符号^表示乘方运算。

2.弯头布长的计算:
弯头布长是指弯头外缘的总长度。

计算公式为:
Lc=(2πR)×(X/360)
其中,Lc为弯头的布长,R为弯头的半径,X为弯头的弯角。

3.弯头过渡曲线的放样计算:
弯头过渡曲线指的是从直管进入弯头的平滑曲线。

根据常见的Calculation of Bend Transition Length(CBTL)方法,弯头过渡曲线的放样计算采用如下公式:
T=K×(D/2)×(Z^2/R)
其中,T为弯头过渡曲线的长度,K为常数,一般取0.005至0.01,D为弯头的直径,Z为弯头过渡曲线的轴向长度(从弯头入口到弯头出口处之间的距离),R为弯头的半径。

4.弯头变角的计算:
弯头变角是指弯头两端与直管之间的角度变化。

计算公式为:
δθ=X/2
其中,δθ为弯头的变角,X为弯头的弯角。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简单的标准弯头放样计算,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因此,在进行弯头放样计算时,建议参考相关的规范、手册及工程经验,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弯头放样计算公式

弯头放样计算公式

弯头放样计算公式在弯头放样计算中,需要根据给定的参数来确定以下几个关键尺寸:曲率半径、弯头长度、支管长度、弯角和波纹增减。

下面将一一介绍这些尺寸的计算公式。

1.曲率半径(R)的计算公式:弯头的曲率半径是弯头外缘至弯中心的垂直距离。

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曲率半径:R=1.5xD其中,R为曲率半径,D为弯头的直径。

2.弯头长度(L)的计算公式:弯头长度是指弯头外缘的长度。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弯头长度:L=πxDx(θ/360)其中,L为弯头长度,D为弯头的直径,θ为弯头的弯角。

3.支管长度(T)的计算公式:支管长度是指弯头两侧的直管段长度。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支管长度:T = Tan(θ/2) x R其中,T为支管长度,θ为弯头的弯角,R为曲率半径。

4.弯角(θ)的计算公式:弯角是指弯头的弯曲程度。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弯角:θ=360xL/(πxD)其中,θ为弯头的弯角,L为弯头长度,D为弯头的直径。

5.波纹增减的计算公式:波纹增减是根据管道流体的压力和温度来计算的。

具体的计算公式根据不同情况而异。

常用的波纹增减计算公式为:ΔP=ρxgxΔh其中,ΔP为波纹增减压力,ρ为流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Δh为管道的高度差。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弯头的各个关键尺寸。

不同的情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计算。

同时,在进行弯头放样计算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切割和连接方式,以及对弯头进行弯曲和成形的工艺要求。

这些因素都需要在计算过程中综合考虑。

总结:弯头放样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弯头的各个关键尺寸来确保弯头的顺利连接和流体的正常流动。

根据给定的参数,可以计算出曲率半径、弯头长度、支管长度、弯角和波纹增减等关键尺寸。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并且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和加工工艺等因素。

4节弯头放样计算公式

4节弯头放样计算公式

4节弯头放样计算公式弯头是管道系统中常用的管件之一,用于改变管道的流向和断面形状。

对于弯头的放样计算,可以通过一定的公式来进行求解。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方法和公式来计算弯头的放样尺寸。

1.弯头的分类弯头一般分为等径弯头和异径弯头两种。

等径弯头指的是弯头的两侧管径相同,异径弯头指的是两侧管径不相同。

2.等径弯头的放样计算等径弯头的放样计算相对较简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求解:弯头外弯面的内长=弯头中心线的弧长弯头外弯面的内长=∏×管道直径×弯头的弧度/180上述公式中,管道直径指的是弯头两端的管道直径,弯头的弧度指的是两个管道之间的角度。

3.异径弯头的放样计算异径弯头的放样计算需要使用到一定的几何关系。

假设异径弯头的小口径为D1,大口径为D2,弯头的弧度为α。

首先计算出弯头扇形面的半径R,可以使用以下公式:R = (D2 - D1) / (2 × sin(α / 2))弯头扇形面内角β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β = arcsin((D2 - D1) / (2 × R))弯头外弯面的内长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弯头外弯面的内长=β×R4.弯头的计算实例例如,求解一个直径为100mm的等径弯头,弯头的角度为45度。

弯头外弯面的内长= ∏ × 100mm × 45 / 180 = 78.54mm再例如,求解一个小口径为50mm,大口径为100mm的异径弯头,弯头的角度为90度。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到:R = (100mm - 50mm) / (2 × sin(90° / 2)) ≈ 25mmβ = arcsin((100mm - 50mm) / (2 × 25mm)) ≈ 36.87°弯头外弯面的内长= 36.87° × 25mm ≈ 921.75mm以上介绍了等径弯头和异径弯头的放样计算方法和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弯头放样方法弯头放样公式
弯头放样是专业人员在制图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但对于弯头放样方法、弯头放样步骤等专业知识很多人都并不了解,那么今天装修界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弯头放样方法,弯头放样步骤以及弯头放样公式等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弯头介绍弯头放样,现代
水暖安装中一种常用的连接管件,它主要用来连接两根公称通径相同或不同的管子,使管件
做一定角度的弯转,从而改变管道方向。

弯头一般有45°、90°、180°三种最常用的角度,不过也有根据工程需要定制的60°等其他非正常角度弯头。

弯头放样又名直角弯、90度弯头等,它的制作材料常有铸铁、不锈钢、合金钢、可锻铸铁、碳钢、有色金属及塑料等。

而弯头与管件连接的方式有直接焊接、法兰连接、热熔连接、电熔连接、螺纹连接及承插式连接等。

按生产工艺弯头可分为焊接弯头、冲压弯头、推制弯头、铸造弯头、对焊弯头等几大类。

弯头放样方法弯头是用于管道转弯处的一种管件,在管道系统所使用的全部管件中,弯头所占比例总是最大的,通常都在80%左右。

而对于弯头放样方法、步骤是什么,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弯头放样在制图中必须掌握的,那么下面看看装修界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些简单的弯头放样计算方法、步骤吧。

弯度90度,直径300MM,是这样下料:划一根直线长为∏(d-t),其中d为圆管外径,t为板厚。

把该线段16等分,两节等径直角弯头放样计算式:Yn=r cosα,当0°≤αn≤90°时,Yn=1/2(d-2t)cosα;当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