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与微创钻孔引流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比较

开颅血肿清除与微创钻孔引流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比较677000云南临沧市医院关键词开颅血肿清除微创钻孔引流高血压性脑出血近8年来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8例,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手术68例,微创钻孔引流60例,均收到满意效果,现就病例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管理等,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开颅血肿清除术适宜:浅昏迷至中度昏迷患者,年龄不宜超过65岁。
出血部位:壳核、基底节、皮层及小脑。
出血量:幕上出血量>30ml,幕下出血量>10ml。
手术时机:提倡超早期手术,即争取在发病7小时内完成,及早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以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而微创钻孔引流术适宜各年龄段,神志清楚至浅中度昏迷患者均可,出血部位多为壳核、基底节、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及皮层。
手术时机:最好发病时间>8小时,并且血压控制平稳。
手术操作:开颅手术均采用全麻插管,依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及昏迷程度,合理设计切口,现已不主张去大骨瓣,但减压应需充分,术中操作应轻柔,减少不必要的牵拉。
尽量避开重要功能区,选择血肿距皮层最浅或分开侧裂而进入血肿腔,止血确切,以升高血压后不出血为满意,忌盲目粗暴。
而微创钻孔引流术是CT定位穿刺点,根据血肿的深浅决定穿刺针的长度,一旦微创钻孔成功后,首次缓慢抽吸血肿量60%~70%凝血块为宜,快速抽吸血肿或抽吸过多,容易引起再出血。
首次抽吸后立即注入立止血1kU+生理盐水1ml,10分钟后放开引流管,5小时后注入液化剂(尿激酶4万U+生理盐水2ml),4小时后开放引流,引流积血。
复查头部CT根据血肿清除情况决定是否拔除穿刺针。
术后管理:无论是开颅血肿清除还是微创钻孔引流,术后24小时均应控制血压不超过150/90mmHg。
昏迷患者输液量控制在2000~2250ml为宜,使患者处于轻度脱水状态。
常规应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年龄超过60岁,甘露醇每次用量125ml为宜,3~4次/日,8~10天停用。
2天后开始鼻饲,呼吸不畅者行气管切开。
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加直观地进行操作,准确定位胆总管以及邻近组织和血管,有效减少了术中损伤,使出血量降低。
利用胆管镜技术,能够准确定位结石的具体位置以及实际大小和数量,有效避免了盲目探查,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钬激光技术的应用,能够彻底而又快速的将结石粉碎,手术效果更加理想[2]。
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以及术中出血少的特点,能够减少切口暴露时间,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与此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反应,利于促进术后机体康复,减少了肠梗阻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3]。
钬激光技术能够快速而又彻底地粉碎结石,对于胆管狭窄的患者,可以先将狭窄胆管切除后再进行结石的粉碎,进而减少结石残留[4]。
本文研究组结石残留率10.64%(5例),低于参照组的34.04%(16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13%(1例),低于参照组的14.89%(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由此可见,对肝内胆结石患者行微创技术+钬激光联合治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结石残留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1]路丹丹.复杂性肝内胆结石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5):15-17.[2]吕述明.肝内胆结石患者微创技术联合钬激光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8):44-45.[3]温志华,王旺河,陈明凯.微创技术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结石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4):425-426.[4]程伟,刘庆生,薛桂宏,等.微创技术联合钬激光治疗肝内胆结石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5):120-121.(收稿日期:2020-01-24)【摘要】目的对比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45例)和钻孔引流术(钻孔组,45例)。
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

理非常重要 , 除生 命体 征 的监 测外 , 应 还 包括神志瞳孔的观察和呼吸道管理 , 好 作 此期 的护理是手术成败 的关键 , 以在此 所
期 间应 1 3 5— 0分钟观察 1次 。患者术 后 回到病房 , 去枕 平 卧 位 , 取 固定 血 压计 。 观察时先 R, P 再 B , 次 , P 尽量避 免刺 激患 者, 了解 B 、 、 P P R三者变 化的关系并 作好 记录 。开颅术后 最严重 的经外科 患者 8 0 3~ 05年 3 例 , 中开颅 术后 5 其 2例 , 3 男 2例 , 2 女 0 例, 年龄 6— 2岁 。颅 内血肿 2 , 内 6 2例 颅 血肿 1 例 , 1 硬膜外血肿 1 , 3例 其他 4例 。 2 4小时 内的护 理 : 者术后 2 患 4小时 内易发生颅 内继发 出血 , 致生命 体征及 导 意识瞳 孔 的变化 。因此 ,4小 时 内 的护 2
开颅血肿 清除术后 患者具有病情重 、 变化快、 障碍无 主诉等特点 , 意识 在临床护 理工作 中, 要做好外伤I颅血肿清除术后的 生 护理 , 要求具有扎实的基础护理知识和专科
和脑水肿。继发 性颅 内出血 一般 先有 意 识和瞳孔的变化 , 然后才有 呼吸及循环 的
变化。而意识和 瞳孔变 化 的先后 则随病 变部位而异 。呼吸道管 理应 首先 给患 者
食, 昏迷患者早期置 胃管 , 鼻饲滴入要 素饮 食, 每次鼻饲前抽 胃液 , 观察 胃内容物的变 化, 以便及时发现 胃肠道有无出血。预防泌
尿系感染, 留置导尿 的患者定时开放 排尿 , 除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外 , 每天 3 次经导尿 管注入 Q 1 %的新洁尔灭 1m 冲洗引流管 , 5l
从某种程度上说 , 良好的护患沟通更 能得 到患者的理解 。
手术讲解模板: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手术步骤: 10.2 2.切开硬脑膜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手术步骤: 颅骨钻开直径1cm后,“十”字切开硬脑 膜。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手术步骤: 10.3 3.清除血肿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手术步骤:
将6~8mm直径的硬内镜导入脑内血肿中心, 通过内镜工作道抽吸血肿并电凝止血,一 般去除血肿量70%~80%即可达到较好减压。 对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内镜可打通分隔, 有利于血肿充分引流。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概述:
开颅手术、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更有优越性。 Nishihara等(2000)应用透明内镜清除 脑内血肿,术中不仅可以看清血肿的分布, 而且可以看清与脑组织分界,清除血肿达 86%~100%,值得参考。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适应证: 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适应证: 1.脑实质内血肿(包括基底节血肿、皮质 下血肿、小脑血肿等)。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适应证: 2.脑室内血肿。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适应证: 3.内科治疗过程中,病情继续加重,应争 取在超早期(发病后7h内)清除血肿。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手术禁忌: 1.脑疝晚期,濒死病人。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注意事项: 2.神经内镜清除血肿占总量2/3为宜,不 应过分强调全清除,以防再出血和增加脑 损伤。
手术资料:颅内血肿内镜清除术
术后处理:
1.术后有条件时,应进行术后监护,严密 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 吸和体温变化,根据病情需要每15min~ 1h测量观察1次,并认真记录。若意识逐 步清醒,表示病情好转;如长时间不清醒 或者清醒后又逐渐恶化,常表示颅内有并 发症,特别是颅内出血,必要时应做CT扫 描,一旦证实,应及
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手术室护理体会

1 5 1
开颅 血肿 清 除术 的手 术 室护理体 会
槐金 霞’ 康 雪维’ 刘娟 莉 ’
摘要: 目前 对于脑 卒 中患者 急性期 压 术) , 我院 2 o 1 2 年 开展该 类手术 1 2 8 例, 其 中该 类病
・
人的 手术 室护理 对于 患者 的综合 治疗效 果起到 至关 重要 的促进 作用 , 现将 手术 室护理 工作 体会报 告如 下。
关键 词 : 出血性 脑卒 中 ; 开颅血 肿清 除术 ; 护理
中图分 类号 : R 4 7 3 . 6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3 0 — 0 1 5 1 — 0 1
近年 来 , 随 着 各类 老 年 性疾 病 发病 率 逐 步 上 升 , 以及不 良的 3 . 5 作好 患 者 的安全 防 护 : 急 性 出血 性脑 卒 中患 者 多伴 有 不 同程 饮 食 生 活 习惯 , 造 成 脑 卒 中 高发 。 其 中 出血 性脑 卒 中占到各 类 脑 度 的意 识 障碍 及无 意 识动 作 , 因而要 作 到专 人 保 护 , 避 免意 外 事 血 管 疾病 的 3 0 % ~4 0 %, 是 死亡 率 最 高 的脑 血管 疾 病 I ] 1 。 件 的发生 。另外 , 对于 患者 术 中长时 受压部 位应 作 到防压 保护 。 1 临床 资料 3 . 6 快 速作 好 急诊 手 术 的 术前 准 备 : 脑 出 血超 早 期 手术 , 可 以预 1 . 1 一 般 资料 : 本组 1 2 8 例, 男7 8 例, 女5 0例 ; 年龄 4 2—8 5岁 , 防脑 水 肿及 脑 疝 , 减 轻 血 肿压 迫对 脑 组织 的继 发 损害 。因 此 , 术 平均年龄为 6 8岁。其 中合并高血压病史者 1 0 2例 , 合并糖尿病 前 准 备 必需 在 3 O 分 钟 内尽 快完 成 。 者2 3 例; 合 并 冠心 病 者 3 5 例; 肥胖 体质 8 5例 。 3 . 7 脑 保 护 :出血 性 脑 卒 中患 者 因 脑组 织 受 压 因而 处 于 缺 氧 状 1 . 2病 情 资料 : 1 2 8 例 患 者 中 ,基 底 节 区 出血 1 0 2 例 ,脑 叶出 血 态 , 对 于患者 的预后 及 恢 复造 成极 大 的影 响 , 因而 应及 时 进 行 综 1 1 例, 丘脑出血 3 例, 小脑 出血 5例 ; 其 中 实 施开 颅 血 肿 清 除 术 合 救 治 : ( 1 )及 时有 效 吸氧 :人 室 后 可利 用鼻 导 管或 面罩 实 施 吸 +去 骨瓣 减 压 术 1 0 0例 。 氧, 使S P 0 2 尽 可 能维 持 在 9 5 %以 上 。( 2 ) 脑 组 织 的 降温 处 理 : 脑 2 结 果 组 织 降 温可 降低 脑 组织 的代谢 , 起 到 重要 的脑保 护 作用 。 多 选 用 1 2 8 例手术 中 3 例 恢 复 良好 , 生活 可 自理 ; 中度 残 疾 生 活 可 双侧 颈动 脉 冷敷 方 法 。( 3 ) 降 低颅 内压 、 减轻 脑 水 肿 : 可 通 过 地 塞 以减 轻 脑 水 肿 、 降低 颅 内压 、 促 进 神 经 功 能 简 单 自理 8 4 例; 重 度残 疾 生 活 完 全 不 能 自理 2 5例 ; 自动 出 院 3 米 松 和 甘 露 醇合 用 , 例; 植 物 人 生存 7例 ; 死 亡 4例 。 恢 复 。( 4 ) 适 当的 降压 处 理 : 7 0 %脑 血 管 病 人有 高 血 压史 , 绝 大 3 讨 论 多 数脑 出血 是 高血 压引 起 的 。因此 , 有 效 地 控制 高 血 压 , 对 预 防 3 . 1保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出血 性脑 卒 中患 者 多处 于 昏迷状 态 , 并 伴 脑 出血 十分 重要 。 有舌后坠、 呼吸不畅 , 易 发生 呕吐 及 误 吸 、 窒息 、 吸人 性肺 炎 等 , 3 . 8 患者 出室应 作 好 各 种 引流 管 的查 对 及 保 护工 作 ,其 中 包 括 因 而 对 于患 者 呼 吸道 管 理应 作 到 : ( 1 ) 去枕平卧, 必要 时 托起 下颌 有 颅 内 引流 管 、 深静 脉 动 导 管 、 气管导管 、 尿管 、 输液管等 , 防 止 或 放 置 口咽 通 气道 , 仍 不 能 改 善通 气 者应 实 施 气管 插 管 。 f 2 ) 使 床 出现 打折 、 堵塞、 脱 落 的可 能性 。 头抬高 1 5 ~2 0 。, 防止反流; 头 偏 于一 侧 , 使 口咽 部 分 泌 物 能 及 4 体 会 时流出; 并 备 齐 吸 引装 置 , 随时 吸取 呼吸 道分 泌 物 。 出血 性脑 卒 中多 为 急 性 发病 , 其 进 展 迅速 , 危害性及大 , 及 3 . 2 良好 的 勾 通 与心 理护 理 : 术 者 家 属 对 于 手术 多存 在 急 燥 、 焦 时 而 适 当 的处 理 对 于 患 者 的 预后 起 到 至 关 重要 的促 进 作 用 , 因 虑、 恐惧心理 , 需 要 护 理 人员 耐 心 做 好 宣 教 工 作 , 以消 除 其 紧 张 而 手术 的准备 与 配合 应 争分 夺 秒 。 另外 , 其 急 性期 各类 并 发 症也 情 绪并 取 得 配合 [ 2 1 。 一 严重 威 胁 到患 者 的 预后 效果 ,因而 对 于并 发 症 的 防治 也 应 同 等 呼 吸道 的管 理应 作 为 一项 重点 内容 。其 次 , 及 时 而有 效 的 3 . 3 密 切 观察 病 情 : 人 室 后 及 时 实施 S P 0 2 、 心 电、 血压等监护 , 重要, 及 时 观察 患 者意 识 、 瞳 孔 等 生命 体 征变 化 , 如 有 特殊 情 况 应 及 向 脑 保护 对 于患 者 的术 后恢 复 也 起到 重要 促进 作用 ,因 而也 应 尽
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配合护理常规

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配合护理常规
【适应证】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外血肿、颅内血肿
【麻醉与体位】全麻 + 气管插管。
体位:平卧位、侧卧位、侧俯卧位等。
【物品准备】
(1) 基本器械:脑外科包。
(2) 特殊器械:双极电凝,颅钻一套,头架。
(3) 敷料:手术衣,夹治,大洞巾。
(4) 一次性物品:11、23号刀片,8x20▲,9x24●,7x17●,0号可吸收肠线1-2根,头皮夹,骨蜡,止血纱布,明胶海绵,50ml注射器两副,大贴膜,大纱布,脑棉,灯柄,吸引器,负压球,导尿包, 电刀,棉球,眼科敷贴,输血器输液器,三通数个,留置针两三套。
,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开颅血肿清除术护理查房ppt

开颅血肿清除术护理查房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主要掌握
讲解手术入路、特殊配合、特殊器械准备、麻醉及手术体 位要求等。
强调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在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是确保手 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熟悉掌握手术全过程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通过查房使 全科护士得以及时掌握专科护理知识,使重大手术得以顺 利开展。
治疗原则
2、手术治疗
适应症:①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颅内血肿;②CT扫 描提示明显脑受压的颅内血肿;③幕上血肿>30ML,颞区 血肿>20ML,幕下血肿>10ML;④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 重或出现昏迷。
治疗原则
颅内血肿的诊断一旦明确,应尽快手术,解除脑受压,并 彻底止血。脑水肿严重者,可同时进行减压手术或去除骨 瓣。
颅内血肿
颅脑损伤导致颅内出血,使血液在颅腔内聚集达到一定体 积,成为颅内血肿。一般幕上血肿量在20ML以上,幕下血 肿在10ML以上,即可引起急性脑受压症状。按出血来源和 发生部位可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主要包括:①无意识障碍进行性恶化;②无新的神 经系统阳性体征出现或原有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无进行性 加重;③无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症;④CT扫描显示: 除颞叶外,大脑凸面血肿量<30ML,无明显占位效应;⑤ 颅腔容积压力反应良好。
手术用物准备
巡回护士:根据体位备头架或头圈、两组静脉通道(必 要时麻醉师深静脉置管)、眼贴膜、双耳塞棉球、调节好室 温、正确黏贴负极板。
手术步骤及配合
1.手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単:递消毒钳,碘伏纱布 消毒头部皮肤,并用酒精棉球脱碘。依次递无菌巾,中单, 手术粘贴膜,铺大洞巾,递巾钳2把,固定吸引器、双极 电凝、电刀。
颅内血肿清除术编码知识培训

颅内血肿清除术编码知识培训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旨在清除颅内积聚的血液,以减轻颅内压力、缓解症状并预防进一步的神经功能损害。
对于医务人员而言,掌握正确的颅内血肿清除术编码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对该手术的编码相关知识进行培训。
1. 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编码位置: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编码一般位于ICD-10-PCS(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操作编码系统)中,对应于D3A开头的编码系列,具体分为以下几个位置:- D3A2:开颅出血或血肿清除术- D3A21:通过穿刺进行血肿清除术- D3A22:通过切开进行血肿清除术- D3A23:通过切除进行血肿清除术2. 编码注意事项:-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手术编码位置。
如果手术是通过穿刺进行的,选择D3A21;如果是通过切开进行的,选择D3A22;如果是通过切除进行的,选择D3A23。
- 其次,根据手术所涉及的具体部位,进一步细分编码。
例如,如果血肿清除术同时进行了血管结扎,应选择相应的血管结扎编码。
- 此外,还应注意是否有辅助操作。
如果手术过程中进行了其他辅助操作,如引流管的插入或血肿灌注术等,还需要选择相应的辅助操作编码。
3. 示例编码:假设医生进行了经切开的颅内血肿清除术,并在手术中还进行了颅内引流管的插入操作,可以使用以下编码进行记载:- D3A22:通过切开进行的血肿清除术- 0B060南:引流装置的插入这两个编码可以一起使用,准确描述该手术过程。
通过以上的培训,您应该对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编码知识有了基本的了解。
请记住,在实际操作中,确保根据医生的手术记录和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编码位置和相应的细分编码,并注意记录中是否有其他辅助操作需要编码。
保持对ICD-10-PCS编码系统的熟悉和更新,可以提高编码的准确性,确保医疗记录的完整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颅血肿清除术
适应症:1外伤性硬膜下血肿
2脑血管意外或畸形
3自发性脑出血
严重颅脑外伤伴脑疝
用物准备:开颅包、开颅辅助、脑外显微器械、大衣、小单、大单、冲洗器、头皮夹硅胶引流管双极电凝脑外专用电钻及钻套吸引器0、4、7号丝线、骨蜡
缝合针脑棉(1厘米、1/3、整块棉片)明胶海绵(若干)头网帽输血器
20毫升注射器、伤口敷料
手术体位:根据手术部位而定,有仰卧、侧卧、侧俯卧、俯卧和坐位
手术切口:根据手术部位常有冠状切口、额部和额颞部切口、颞部和颞顶部切口、额顶部切口、顶枕部切口、翼点入路切口。
麻醉方式:一般是气管内全身麻醉
手术步骤:
1.手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单:碘伏消毒皮肤,递大单、小单,铺大洞巾,粘贴手术巾。
递布巾钳2把,治疗巾一块做一口袋,固定吸引器,双极电凝。
2.切开皮肤、皮下及帽状腱膜。
递手术刀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递头皮夹钳上头皮夹,头皮止血。
或递双极电凝止血,递手术刀或纱布,钝性或锐性分离,帽状腱膜下疏松组织层,向皮瓣基底部翻转。
用双极电凝于皮肤腱膜瓣内面止血,用纱布垫于基底部外面,递湿的盐水纱布覆盖于其内面,头皮拉勾牵引固定皮瓣。
3.去骨瓣。
递骨膜剥离器,沿切口内侧切开和剥离骨膜。
递电钻钻孔,血管钳去除颅骨内板碎片。
递脑棉填塞在骨孔内暂时止血,递线锯导引板引导线锯依次于两孔中锯开颅骨。
递骨膜剥离器插入骨瓣下,向上翻起骨瓣。
递咬骨钳咬平骨缘,骨蜡涂抹骨窗、脑棉片或双极电凝脑膜止血。
骨瓣用盐水纱布包裹保存。
4.切开硬脑膜。
用冲洗器吸生理盐水冲洗硬脑膜。
递双极电凝或明胶海绵脑棉片彻底止血后,递脑膜镊提起脑膜、尖刀片在脑膜上切一小口,脑膜剪扩大切口,剪开硬脑膜并用0号丝线小圆针悬吊硬膜。
5.颅内血肿处理。
准备明胶海绵若干块,片薄、剪小块备用,小圆针0号线备用,其余根据具体手术进行相应配合
6.血肿处理后,见无出血点,核对缝针和脑棉,递小圆针0号丝线缝合硬脑膜。
置硅胶引流管于硬膜下或硬膜外。
7.缝合骨膜。
放回骨瓣,递7号丝线角针缝合骨膜。
8.缝合帽状腱膜(圆针)、皮肤(4号丝线)。
递碘伏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递4#丝线,依次圆针缝合帽状腱膜,角针缝合皮肤。
切口再次消毒。
9.包扎伤口。
覆盖敷料,包扎。
10.器械护士配合要点(1)按常规开颅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应精力集中,
传递手术用物时准确到位,动作轻柔迅速,切忌碰撞医生手臂。
(2)及时擦净双极电凝镊的尖端(勿用刀片刮),保证有效电凝,
根据手术要求调节双极电凝的大小。
(3)术中保持负压吸引通畅,大小适度,根据手术要求及时更换
大小不同的吸引器头,避免吸力过大损伤脑组织。
(4)根据手术要求准备适当规格的棉片并准确清点计数,使用后
及时收回清理,确保无遗漏。
(5)抗生素大多数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在手术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发生颅内感染。
11.巡回护士配合要点(1)呼吸道阻塞会加重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因此,病人进手
术室后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予面罩吸
氧,同时评估有无其他部位外伤。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通道是麻醉及手术中给药、补液、
输血的生命线。
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用18~20号静脉留置针。
(3)根据病情予合适的体位,应以病人舒适、安全、无副损伤并充
分暴露手术野为原则,注意保护病人的眼、耳。
(4)术中按手术要求调节双极电凝的功率,手术部位深时备好冷光
源,根据手术需要调节光源以保证良好的视野,利于手术的进行。
(5)手术前及关颅前、关颅后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台上所有器
械物品,准确无误地记录。
(6)注意保暖和观察病人的尿量。
(7)注意病人安全,防坠床、压伤等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