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清除术后
颅内血肿清除后引流脑脊液

便于C F S 流出, 然后悬吊骨缘硬脑膜。 硬脑膜外置橡胶管 1 根,
内段 留置 3— 4个侧孔 . 外段通过颅骨钻孔 处浅 出颅骨外 , 通 不
C F中乳 酸及其 他代谢 产物 的含量 , S 有利 于脑组 织 的恢 复 。 J
正常成人体内 C F S 量约 6 10 l o一 5 m , 若能引流出 2 , 0 对于高 l
李 岩
(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 民医院神经外科 , 商丘 460 ) 7 10
【 摘要 】 目的 颅内 血肿 清除后再 引流 出脑脊液 ( S ) 降低术后颅 内压(C )减 少去骨瓣减压 , CF , IP 。 改善病人预后 。方法
血肿清除后, 在硬脑膜上保留4 5个O5 .e . 08m的小孔, CF流出, 使 S 并通过引流管流出体外, 骨瓣仍复位。结果 对 4 例颅内血肿患者手术采用此方法, O 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C )5 lmn血肿量 3 7r , G S : ~ O i, O一 O l术后骨瓣一期成形, a 3 4
腔, 并由于蛛网膜破裂处的话瓣作用, 形成张力性硬膜下积液 。
压迫脑组织 。血性 C F S 还能刺激脑皮质血管引起 痉挛 , 造成 脑缺 嘶损害 , 刺激体温调 节 中枢引起病 人发 热 , 激脑膜 引起 刺
察 3mn属于适应证, 0 i, 可将硬脑膜筛化, 即硬脑膜外血肿清除
后在硬脑 膜上 无 血管处 用尖 刀切 开 3—5个 5—8 m 长 的小 m
颅压的病 人 , 便能 明显缓 解症状 。C n 9 4年 应用控制 性持续 a1 8
孔。 并尽量使其位于脑沟、 池处, 利于 C F S 流出。硬脑膜下、 脑
内血肿清 除后缝合硬脑膜 时, 留出 3— 处 长 5 8 m的小缝 , 伤与脑缺血后, 脑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近年来,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损伤,也是脑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
当颅内血肿体积不断增加、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时,可能由于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而危及生命,故应立即手术治疗。
我院自2007年起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技术对脑出血病人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术后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出血,共36例,男22例,女14例,均经CT检查确诊。
2 术后护理2.1心理护理患者神志清醒或由昏迷转为清醒后,多因偏瘫、失语或经济困难等常处于急躁、恐惧、忧虑、悲观等心态。
护士必须耐心解释、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安慰,向患者介绍治愈的实例,使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体位引流期间应绝对卧床四周以上,对术后意识不清者,将其床头抬高15~30°,有利静脉血的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2.3病情观察术后应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分析判断颅内压及脑水肿的改善情况。
若发现病人有瞳孔变化、意识障碍加深,应考虑有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分析是中枢性发热还是感染性发热。
发现中枢性发热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以降低脑细胞代谢,保护脑组织。
2.4管道的护理2.4.1头部引流管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高度不超过床沿,严防躁动患者将引流管自行拔出。
搬动患者时,应先暂时夹管,以防逆行感染。
更换接管,敷料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引流管畅通,严防引流管受压、成角、折叠。
如引流管引流不畅,一般为血凝块堵塞,可用水生理盐水、尿激酶冲洗。
严密观测引流量及性质。
术后引流液一般呈淡红色,如引流管内有新鲜血液流出,要考虑再出血的可能,如血量减少后突然出现无色液体,要考虑有引流出脑脊液的可能,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4.2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吸入气体的过滤,加温及湿化作用降低,不仅易引起气管黏膜干燥,分泌物粘稠,形成痰痂或痰栓堵塞套管,而且肺部感染率亦随之升高。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 收稿 日期 : 0 2 9—1 0 ) 0 2— 5
颅脑损伤病人 , 因昏迷或 肢体瘫 痪卧 床 , 肢体 血 流 致 缓慢 , 血黏稠度 和凝 固性增 高。常可诱发下 肢深静脉血 栓 形成 , 以腓 肠静脉及左髂 静脉为多 见。足部 、 踝周 、 下肢 的 肿胀 , 皮肤 黄白或发 绀 , 肤温 度增高 等是诊 断本 症 的重 皮 要体征 J 。预防的主要措施是早期 被动活动及按 摩肢体 , 注意水 电解质 的补充 , 防止 脱水 过度及适 当抬 高下 肢 , 以 防肢体静脉 的坏 死。病情 许可 在床上 被动 屈伸下 肢做趾 屈和背屈运动 , 、 内 外翻运动 , 足踝 的环转 运动。同时按摩 下肢腿部 比目鱼肌和腓 肠肌 , 以促进血 液循 环。避免膝下 垫枕和过度屈髋 , 以免影 响小腿深静脉 回流。同时保持 大 便通畅 , 防止大便用力致血栓脱 落及加重心脏 负荷或加重 心衰 。 总之 , 颅脑损伤 病人 的护理 工作 是艰 巨复杂 的 , 正确 及时的观察和护理 , 既有助 于病情 的诊 断和治疗 , 同时 又 有 助 于 病 人 早 日康 复 。 参考 文献 1 蔡 莉 萍 , 军 , 英 , .微 创 颅 内血肿 粉 碎 引流 术 的 围 王 向 等 手术期 护理 【 】 J .第四军 医大学学报 ,0 42 ( 8 :5 20 ,5 1 ) 6. 2 陈素英。 何巧媚 , 周伙荷 , .颅 内血肿微创清除 后 的 等 观 察及护理 I ] 航 空航 天医药,0 5 1 ( ) 10 . J 20 ,6 2 :2 . 3 徐 晓斌 .脑血管病的护理 体会 [ ] J .河北 医学,0 6 2 20 ,9
5 下 肢 静脉 血 栓 形 成
压疮是 因为颅脑 损伤 的病 人常 因 昏迷 和瘫痪 有较 长 的卧床时问 , 骨突 出部位 受到 较长 时问的压 迫 , 使 受压 的 局 部 因缺 血 缺 氧 而 发 生 组 织 水 肿 、 性 及 坏 死 , 而 形 成 变 从 压疮 。其预防措施主要 是保持床铺平 软及干燥 , 定期翻 身 减压 , 强调体位及翻身 的重要 性。骨突 出部 位及易受压部 位进行按摩或用气圈或用海绵垫保 护。一旦发生 压疮 , 不 能卧于患处 , 局部 应架 空, 受压局 部能悬 空 。患者 可 给 使
颅内血肿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发生在术后 24 h一48 h内 ,术后应严密观察 避免颅内压增高的 迷患 者给予鼻饲温 开水 ,保证每 日尿 量在 1 000 mL以上 ,并且
因素 ,一旦发现颅 内出血征象 ,及 时报告 医生立 即做好再次手 尿 的 pH值在 6.5~7.0。发现尿液浑浊、有絮状物或带有血性尿
术的准备 。具体预防措施为 :① 绝对 卧床休息避免搬动 ,翻身动 液及时 留取标本送检 ,如有尿路感染及时治疗 。一旦发生尿路
3 术 后 并 发 症 护 理 3.1 术后 颅 内压 升高 术后 严密监 测血压 和颅 内压 ,以 维持脑灌 注压 >70 mm Hg。具体预防措施为 :① 抬高 床头 。抬高 床头 30。 ,可 以增加颈静脉 回流从 而降低颅 内压。②止痛和镇 静 。躁动患者 如需 行气 管插 管或其他 侵入 性操 作时 ,应给予静
正确操作方法 ,在采集标本前 ,患者应先用清水漱 口 ,这样可 以 患者得到合理正规的治疗 ,从 而控 制肺结核病的流行。
清除掉 口腔内大部分 杂菌,然后告诉 患者深吸气尽力将肺部深
参 考文献
处 的痰液 咳出 ,并将 咳出的痰液放 于清 洁密封 的容器 内,及 时 送到实验室 ,直接涂片检查 。其次 ,在挑取痰标本 时 ,一定要选 取那些干酪样和脓 性部分 ,这些部分含菌量 多。再次 ,涂片的大
续受压 。 3.11 关节 痉挛 、肌 肉萎缩 、足下垂 每 日进行 四肢关 节
3.5.1 颅 内感染 颅 内感 染多 因手术 操作者无 菌技术 操 被动活动及肌 肉按摩 ,置肢体于功能位 ,防止 足下垂 。
作 不严或手术后伤 口护理 、更 换引流袋 过程 中受到 污染 ,留置
4 心 理 护 理
量 ,减轻脑水肿 ;32~36℃温水或 20%~50%的酒精擦 浴 ;用冰袋 部 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组织水肿 、变性及坏死 ,从而形成压疮 。可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 的不断发展 , 微 创术治 疗颅 内出血 , 已在临床 上广泛 开展 。
我院采用用 Y L一1型 颅 内血 肿 穿 刺 针 进 行 穿 刺 引 流 术 , 均 获 得 了 满 意 的
疗效 , 为了减轻患 者 的痛苦 , 减 少患 者 的后 遗症 , 促 进 患者 尽早 康 复 , 术 前、 术后病人病情 的观察 、 护理 , 并发 症的预防至关重 要。因此 , 护 理人员 必须具有高度 的责任心 , 扎实全面的医学基础知识 和丰富的临床 经验 , 科 学规 范的做好术后 的各项护理 工作 , 才 能有效地 完成病 人 的护理及 预防 并发症的发生, 最 大 限度 提 高 患 者 的 生 活质 量 。 参 考 文献 [ 1 ] 李学红. 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 J ] . 西南军医, 2 0 0 8 , ( 9 0 ) : 7 8 . [ 2 ] 陶望红.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 的护理探讨[ J ] . 中外医疗, 2 0 1 0 , 1 5
2 护 理 体 会
2 .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护 理人员 应及 时巡视 , 观察意识 、 瞳孔 、 生命 体征变化 , 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 分析判 断原 因, 迅速准确作出相应处理。 2 . 2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脑组 织对 缺氧极 为敏感 , 几早合 理给氧 是提 高血氧浓度 , 减轻脑组织损伤 的关键 , 充分给 养、 减少 呼吸无 效腔 的气道 阻力 , 可改善脑缺氧 , 可使颅内压下降 1 k p a ~2 k p a , 可根据不 同 s p o 2血氧 饱和度选择氧流量 , 使给氧达到最理想 的效 果 , s p o 2在 9 6 %左右 , 可 间断 吸氧或不吸氧 , 当S p O 2在停止 吸氧 5 分钟后 还 能保 持在 9 0 %时 , 可 改为 低流量吸氧 , 当s p o 2低 于 8 5 %时 , 应增加氧流量或持续大 流量吸氧 。 2 . 3体 位 护 理 是 微 创 术 后 的重 要 环 节 , 术后 患者应保持头高 脚底位 , 般头部太高 3 O度 。体位不 当可引起颅 内压增高 , 呼吸不 畅造成脑缺氧 。 2 . 4引流管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 保持 引流通畅 , 术后引 流袋 放置 的高度应与头位 同一水平或低于头颅位置 。利于水肿 腔 内的残 留积血不 断流 出, 如需移动患者或变动体位时 , 应先夹闭引 流管 以免引流逆行 感染 或 引 流 过 度 出现 低 颅 压 。
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培训ppt课件

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
9
气管插管: 应随时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和减轻拔管后喉咙水肿,可行雾化吸入。
麻醉清醒、呼吸平稳者可尽早拔除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每天碘伏消毒伤口换药两次,纱块被污染要及时更换,内套管每天消毒,
管口覆盖单层无菌盐水纱块,可防止异物掉入气管及湿化作用。
胃管: 鼻饲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以防误注,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尿管: 保持尿管的通畅,定时夹闭尿管,尿量保证每天1000ml以上。 复合伤的还有胸腔、腹腔、盆腔等引流管
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
10
6、做好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按时翻身拍背,做好晨晚间护 理,保持大便通畅。
7、症状护理
高热 患者发生中枢性高热时,遵医嘱物理降温治疗。 应激性溃疡 如患者呕吐咖啡色液体,应遵医嘱胃肠减压,并以冰盐水洗胃后注入 止血药物,同时监测呕吐物的量及生命体征。
清醒、嗜 睡、昏睡、昏迷 b、观察两侧瞳孔形状、大小及对光反射。 c、生命体征的观察。 d、观察肢体肌力、肌张力 ,了解有无大脑皮质运动区损伤、脑干 损伤的表现。
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
7
2、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体位护理 全麻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以免伤口受压,
颅高压症状明显
典型中间清醒期:昏 中间清醒期不明显,意
意识障碍 迷--清醒--再昏迷
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慢性颅内压增高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或伤后持续昏迷
头颅CT检查 梭形双凸镜形
新月形高密度
新月形或半月形影
圆形或不规则形
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护理
6
颅内血肿清除术 后的常规护理措施
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术后护理体会

护理N ur si ng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I舡肿的术后护理体会邬亚君童水英(宁波市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浙江宁波315809)【摘要】目的总结20例颅内血肿行微创清除术的护理经验。
方法应用一次性专用穿刺针经cT片定位后,对颅内血肿行抽吸.粉碎.冲洗,液化和引流。
结果本组好转19例,死亡1例。
结论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创伤小,安全性大,疗效显著。
术后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护理颅内血肿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由车祸、跌伤、斗殴等伤及头部,或高血压继发脑出血引起,其特点是病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微创清除术操作简便,对病人损伤小,护理工作量相对减少,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血肿的有效方法,2006年1月罕2007年10月,本院外科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20例,疗效比较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26~78岁,平均56.8岁,外伤性颅内血肿15例,高血压脑出血5例,意识障碍5例,出血量20~100毫升不等。
在手术室经C T片定位后采用一次性专用穿刺针对血肿进行抽吸、粉碎、冲洗、液化和引流后返回病房。
1.2结果手术穿刺成功率100%,其中19例存活,l例死亡,术后3~6个月随访,日常生活基本自理者l l 例,部分自理6例,需他人照顾者2例。
2.术后护理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1.1意识:通过对话、呼唤和疼痛刺激,判断患者的意识程度Ⅲ。
2.1.2瞳孔:注意双侧瞳孔大小变化情况、对光反射灵敏度、是否等大等圆。
2.1.3生命体征:血压升高,常提示颅内压力的升高,多见于脑水肿,颅内出血;脉搏慢而有力,常见于颅内压力增高;呼吸频率不规则、深浅不一,常提示呼吸中枢受损,早期“两慢一高”脉搏慢、呼吸慢、血压高及颅内压力增高,提示脑疝形成,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2.1.4观察伤口渗血或有无继发性颅内出血情况{患者【4】B ut tr am V C.M ul l el"i118,a bnor m al i es a nd t h ei r m angem ent.Fer t.1St er i l,1983,40:159—163.【5】廖兵飞,唐玲.官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研究,2006,20(3):613.[6J黄燕清,黄婉,白洁.电视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21例.广东医学。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

复 到 4 5级 , 独 立 步 行 , 活 自理 , 4 ~ 能 生 共 2例 ; 转 : 识 清 好 意 楚 , 痪 肢 体 肌 力 恢 复 1 2级 以 上 , 5 瘫 ~ 共 3例 ; 亡 5 ( 因 死 例 死
为脑 疝 2例 , 脏 器 功 能 衰 竭 2 , 部 感 染 1 ) 多 例 肺 例 。
病 的信心 。
者的临床资料 , 结护理经 验。 总
1 临 床 资 料
1 1 一般 资 料 .
本 组 10例 , 6 0 男 O例 , 4 女 O例 ; 龄 3  ̄8 年 6 0
32 病 情 观 察 .
术 后 应 密 切 观 察 意 识 、 孔 、 命 体 征 的 变 瞳 生
岁, 平均 5 O岁 。均 为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人 院 时 有 不 同 程 度 意 识
3 术 后 护理 .
3 1 心 理 护 理 l 患 者 神 志 清 醒 或 由 昏迷 转 为 清 醒 后 , 因 . l 多 偏 瘫 、 语 或 经 济 困 难 等 常 处 于 急 躁 、 惧 、 虑 、 观 等 心 失 恐 忧 悲 态 。 护 士 必 须 耐 心 解 释 、 助 患 者 稳 定 情 绪 , 针 对 性 的 进 行 帮 有 心理 安 慰 , 向患 者 介 绍 治 愈 的 实例 , 患 者 及 家 属 树 立 战 胜 疾 使
Y L一1型 颅 内血 肿 粉碎 穿刺 针 进 行 穿 刺 引流 , 后 心 理 护 理 、 强 观 察 , 持 呼 吸 道 及 引 流 管 通 畅 , 术 加 保 预 防 感 染 , 治 并发 症 , 防 早期 康 复 护 理 。结 果 有 效 的护 理 对 策 , 证 了手 术 效 果 , 保 同时 也 提 高 了 患者 的 生 存 质 量 。 结论 微 创 血 肿 清 除 术 具 有 对 脑 组 织 损 伤 小 、 肿 清 除 快 , 效 确 切 及 易被 患 者及 家 属接 受 等 血 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大家!
主要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
• 1、生命体征变化的可能:与术后出血、脑水肿、器官衰 竭有关 •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意识不清、分泌物多有关 • 3、体温过高: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肺部感染、颅内感 染等有关 • 4、营养失调:与进食模式改变、机体代谢率增高等有关 • 5、自理能力缺陷:与肢体功能丧失、意识障碍有关 • 6、潜在的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 有关 • 7、有感染的可能:与手术创伤、引流管置管、留置导尿 管、长期卧床有关 • 8、潜在并发症:脑疝、肢体费用综合征、便秘、应激性 溃疡、消化道出血、感染、肺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全 身器官衰竭
• • • •
• • • • • • •
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2、观察颅内压的变化 3、观察各种引流管是否固定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 质、量 4、观察患者呼吸形态,血氧饱和度变化 5、观察鼻饲管胃内容物颜色 6、观察患者尿道口皮肤黏膜情况 7、观察患者出入量情况、尿液、胸闭的量、颜色、性 状等 8、观察有无低蛋白血症 9、观察患者皮肤情况 10、做好家属心理护理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查房
脑外科 2016-04-18
定义
•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且严重的继发 性病变。由于创伤等原因,当脑内的或者 脑组织和颅骨之间的血管破裂之后,血液 集聚于脑内或者脑与颅骨之间,并对脑组 织产生压迫时,颅内血肿因而形成。发生 率约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10%和重型颅脑 损伤的40%~50%。
• 2016.03.31 16:16 患者尿道口可见分泌物,请泌尿科会 诊,考虑尿道炎症。遵医嘱给予膀胱冲洗,加强尿道口护 理,定期更换尿管。17:00,患者气管导管周围少许血迹, 查体发现气管导管周围肉芽组织增生,告知医生。遵医嘱 予以清除肉芽组织,伤口换药,更换气管导管。 • 2016.04.04 23:17 测患者体温38.5度,告知医生,遵医 嘱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5ml口服,至第二天上午10:00 测体温37.5度。 • 2016.04.09 11:00患者血液常规提示:血白蛋白31.2g/L, 考虑低蛋白血症,遵医嘱给予人血白蛋白静脉输入。 • 2016.4.11 8:00查房 患者双上肢凹陷性水肿伴颜面浮肿, 遵医嘱给予(卡文)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静脉滴入。间断 有抽搐发作,给予丙戊酸钠稀释液静脉泵入。期间患者心 率快128次/分,Spo2:92%,遵医嘱记24小时出入量。 • 2016.04.11 17:00 请五官科会诊,考虑诊断:双眼暴露 性角膜炎。遵医嘱给予掩盖双眼,托百士、贝复舒、更昔 洛韦滴眼,氧氟沙星眼膏外涂。
按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可分为硬脑膜外血肿硬 脑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等。血肿常与原发性 脑损伤相伴发生,也可在没有明显原发性脑 损伤情况下单独发生。按血肿引起颅内压增 高或早期脑瘤症状所需时间,将其分为三 型:72小时以内者为急性型,3日以后到3周 以内为亚急性型,超过3周为慢性型。
病史概况发展
• 患者龚阿斌,男,51岁,因“颅内血肿清除术后伴昏迷6+ 月”于2016年03月22日08时25分门诊以“1、迁延性昏迷, 2、肺部感染,3、尿路感染”为诊断收入脑外科,患者于 入院6+月前因诊断“小脑出血伴脑内血肿,脑室铸型,脑 干出血?”于我院在全麻下行“后颅窝血肿清除术+去骨瓣 减压术”,术后患者一直呈昏迷状,自主呼吸恢复后,于 5+月前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一步治疗,后因“梗阻性脑 积水”行“脑室穿刺引流术”,4+月前转入我院继续治疗, 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未正规降糖治疗。既往诊断“暴露 性角膜炎”,多次诊断“双侧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 等,有“继发性癫痫”病史。
• 患者自理能力0分,患者坠床、跌倒评分8分属于高危人群, 给予醒目标识,必须留陪,床档保护,加强巡视。 • 患者压疮评分11分属于压疮高危人群,符合立翻身卡2、定时翻身、 拍背3、保持床单元清洁4、每日擦浴2次。患者导管评估9 分,防止意外拔管。 • 患者餐前血糖4-11mmol/L,餐后血糖6-13mmol/L。 • 患者每日痰量20-60ml左右。 • 【诊疗计划】: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持续心电监测、氧饱 和度及呼吸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气管切开护理,加强 翻身、拍背,吸痰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雾化祛痰, 送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预防癫痫发作,胃肠外营养,维持 水电解质平衡,糖料病饮食,波动式气垫床防治压疮形成, 告知家属病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 2016.04.12 患者血氧饱和度开始出现下降,高流量吸氧氧 饱和度仅维持在80%-90%之间。医生补充诊断:呼吸衰竭 • 2016.4.13 10:30患者在护士陪同下外出检查,给予氧气支 持,返回病房。检查报告示:双侧胸腔积液。请ICU、胸外 科会诊,于14:55遵医嘱在无菌技术下行双侧胸腔闭式引流 术,双侧引流出血性液体总量约1000ml,下病危。血氧饱 和度维持在80%-98%之间,给予吸痰护理,氧气吸入。 • 2016.04.14 患者血氧饱和度在95%-98%之间,继续持续 氧气吸入,吸痰护理。 • 2016.4.15日8:48遵医嘱保留导尿,至下午17点患者小便 50ml,立即告知医生,继续观察。患者于17:02分突发呼吸 浅慢,血氧饱和度下降80%,心率110次/分,立即告知医 生,立即给予吸痰护理,调节氧流量,请ICU会诊,更换气 切导管,给予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于17:20,持续呼吸气囊 辅助呼吸16次/分,心率106次/分, Spo2:96%,血压 137/80mmHg.转入ICU继续治疗
基础检查
• 入院查体 T:37.0℃,P:104次/分,R:20次/分,BP: 104/70mmHg ,Spo2:98%。神志呈昏迷状,GCS评分8分 (4+1+3),双侧瞳孔等大等园,3mm,光反射消失,双侧 角膜浑浊,少许发红,双耳及口、鼻腔未见溢血、溢液, 后顶部及枕部可见手术疤痕。颈软,保留人工气切导管固 定,喉部有痰鸣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罗音; 心律齐,小便自解。四肢肌张力减低,肌力1级,生理反 射减弱,病理征阴性。既往多次头颅及胸部CT提示:小 脑蚓部区及四脑室团状高密度基本吸收,枕骨局部术后缺 损,双肺部感染性病变,双侧少量胸腔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