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气课程设计[40页].doc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大气的基本概念、结构和成分,了解大气层的作用和大气现象产生的原因。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大气现象,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运用数学和图表等工具处理大气数据,培养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环境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能够积极参与保护大气环境的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的概念和组成:介绍大气的基本概念,解释大气的组成和来源。
2.大气层结构:介绍大气层的结构和功能,解释各层大气的特点和作用。
3.大气现象:讲解大气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特点,如风、云、雨、雪等。
4.大气环境问题:分析大气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探讨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大气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现象,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讨论大气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大气环境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问题的实际情况。
4.实验法:安排户外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研究大气现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地球科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来源。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视频资料,直观展示大气现象和环境问题。
4.实验设备:准备户外观察实验所需的设备,如望远镜、气象站等。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平时表现。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练习题、研究报告等。
3.考试: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大气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大气工程课程设计

大气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 学生能够了解大气成分、气象要素的基本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实际大气现象。
3. 学生能够掌握大气质量评价的方法,分析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政策。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大气污染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大气质量监测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2. 学生能够关注国内外大气环境问题,关注政策动态,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拓展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改善大气环境贡献力量。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上述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工程基本概念:大气组成、大气层结构、大气污染源及其分类。
2. 大气污染成因与危害:大气污染物迁移与转化规律、典型大气污染事件案例分析、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
4. 大气质量评价与监测:大气质量评价标准、监测方法与设备、数据收集与分析。
5.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与政策: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策略。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大气工程基本概念,大气层结构及大气污染源分类。
大气课设

第一章设计依据和要求1.1 设计任务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给定的原始资料,进行填料塔吸收NOx的工艺设计。
1.2 原始资料⑴含NO x废气的流量:Q=3500h∕3m⑵废气中NO x的浓度:C=360003mmg∕⑶混合气体的分子量为:M=32,该厂每天排放废气两G小时⑷该厂要求采用填料吸收塔净化NO x,净化效率: =99%⑸气体进入吸收塔的温度和压力:T=60℃=333KP=1atm⑹经过筛选试验而选用的吸收剂为:Na2CO3-H2O2-Na4P2O7-H2O⑺吸收剂的组成:每m3吸收剂中:Na2CO3-H2O2-Na4P2O7-H2O220kg 174L 39kg⑻合适的液气比:L∕G=12.0kmol∕kmol⑼喷淋密度:ρ喷=12.74m3∕m2•h⑽填料:采用25×25mm鲍尔环,乱堆方式充填,主要参数a=209m2∕m3;ε=90%;ψ=194;填充密度:n=51100个∕m3⑾水和吸收剂的密度比:Ψ=1⑿气相传质总系数:K y=120kg∕m2•h⒀ NO x的分子量以NO2计:M NO=462⒁净化后气体的回流率:R Q=25%⒂通风管道和塔体均为硬聚氯乙烯材质,流速和损失等数据可参考教材或有关手册⒃设计中的有关数据指导教师予以补充第二章 NO x的来源、性质及其危害2.1 NO x的来源⑴来自燃料的燃烧⑵汽车尾气⑶生产过程:电厂、炼油厂、氮肥厂、硝酸厂等本设计处理对象为某化学制剂厂的生产尾气。
2.2 NO x的性质2.2.1 氮及其氧化物N的价态:+1、+2、+3、+4、+5NO x主要有:N2O、NO、NO2、N2O3、N2O4、N2O5,其中主要的是NO和NO2。
2.2.2 NO的性质⑴在空气中缓慢氧化NO + O2 → 2NO2⑵与氧化剂反应NO + 2HNO3 →3NO2 + 2H2O⑶与还原剂反应NO + 4NH3 → 5N2 + HNO22.2.3 NO2的性质⑴与水反应2NO2 +H2O → HNO3 + HNO2⑵与碱或强碱弱酸盐反应2NO2 + NaOH → NaNO3 + NaNO2 +H2O2NO2 + NaCO3 → NaNO3 + NaNO2 + CO2↑⑶与还原剂反应2NO2 + 4H2→ N2 + 4H2O2.3 NO x的危害⑴对人体的健康危害⑵对环境的危害⑶其它第三章NO x废气净化工艺的选择3.1 NO x的净化方法净化NO x的方法很多,目前多采用吸附法、催化还原法和液体吸收法三大类。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大气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大气的组成、分层和主要成分;(2)掌握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参数的分布规律;(3)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如风、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4)熟悉气象灾害的种类和成因。
2.技能目标:(1)学会运用气象学原理和工具分析大气现象;(2)能够阅读和解释气象图表、数据;(3)具备简单的气象观测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2)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培养探索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人教版《高中地理》为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大气的组成和分层:介绍大气的起源、组成、分层结构及其主要成分;2.大气压力和温度:讲述大气压力的分布规律、温度随高度的变化;3.大气湿度:分析湿度在大气中的作用和影响;4.大气运动:讲解风、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基本概念及其作用;5.气象灾害:介绍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影响及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大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成因;2.讨论法:学生讨论气象灾害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气象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实验法:进行简单的气象观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及相关辅助材料;2.参考书:大气科学、气象学等相关书籍;3.多媒体资料:气象图表、动画、视频等;4.实验设备:气象观测工具、实验材料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大气课程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的组成、结构与功能,掌握大气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大气污染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了解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了解气候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现象,解释生活中的大气相关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大气数据,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描述大气现象的分布特征,提高空间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养成关注大气环境、保护地球家园的良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科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大气课程,培养科学精神、团队协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大气科学的基本概念,提高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但需引导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实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手段,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将环保意识、科学精神等融入课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分解,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介绍大气层的划分、各层特点,探讨大气对地球环境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大气污染与防治:分析大气污染的类型、成因,介绍防治措施及我国相关政策。
教材章节:第二章3. 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讲解气候系统的基本概念,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教材章节:第三章4. 大气现象与生活:结合生活中的大气现象,解释其成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大气实验、观察,如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天气变化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气的基本概念、组成和重要性;2. 帮助学生了解大气层结构、气候系统以及大气与地球其他系统间的相互作用;3. 使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大气污染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大气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大气现象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大气环境问题探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气科学产生兴趣,树立探索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2. 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大气环境保护行动;3. 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高国际视野。
本课程针对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大气科学的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为我国大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基本概念与组成:介绍大气层的定义、组成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涉及课本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2. 大气层结构与气候系统:讲解大气层的垂直结构、各层特点,以及大气与水、陆地、生物等系统的相互作用,涉及课本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3. 大气现象与人类活动:探讨大气现象(如风、云、雨等)的形成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涉及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4. 大气污染与防治:阐述大气污染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为例,涉及课本第二章第四节内容。
5.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讨论大气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涉及课本第二章第五节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大气基本概念与组成;第二周:大气层结构与气候系统;第三周:大气现象与人类活动;第四周:大气污染与防治;第五周: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结合教材章节和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大气科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气课程设计完整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发电厂锅炉的烟气治理系统设计学生姓名题目序号 65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2014年 6月15 日目录第一章设计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1. 设计题目:..................................... 错误!未指定书签2. ....................................................................................... 设计原始数据:错误!未指定书签3. ....................................................................................... 设计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二章烟气性质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三章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设备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1. ....................................................................................... 除尘器应该达到的除尘效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1.2除尘器的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1.3 .电除尘器: .................................. 错误!未指定书签1.3.1运行参数的选择及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2. 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2.1通过除尘器的含尘气体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2.2集尘极的比集尘面积和集尘极面积:.......... 错误!未指定书签2.3验算除尘效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2.4有效截面积:.............................. 错误!未指定书签2.5电除尘器内的通道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2.6集尘极总长度,宽度,高度:................ 错误!未指定书签2.7灰斗的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2.8校核:.................................... .错误!未指定书签3. ....................................................................................... 脱硫设备的设计与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3.1石灰石/石灰法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错误!未指定书签3.2石灰石/石灰法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错误!未指定书签3.3吸收塔内流量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3.4吸收塔径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3.5.吸收塔高度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4. ....................................................................................... 烟囱的设计:.错误!未指定书签4.1烟气释放热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4.2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4.3烟气有效高度计算: ....................... 错误!未指定书签4.4烟囱高度校核: ........................... 错误!未指定书签4.5烟囱的抽力: ............................. 错误!未指定书签5. ........................................................................................ 系统阻力计算:错误!未指定书签5.1管径的确定: ............................. 错误!未指定书签5.2摩擦压力损失: ........................... 错误!未指定书签5.3局部压力损失: ........................... 错误!未指定书签6. ........................................................................................ 风机和电动机选择及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6.1风机风量: ................................ .错误!未指定书签6.2风机风压的计算: ......................... 错误!未指定书签6.3风管直径: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四章参考文献:.....................................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一章设计要求:1. 设计题目:发电厂锅炉的烟气治理系统设计2•设计原始数据:一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烟气量为 Q= 17.5X 104m3,含尘浓度为18.323, 2 浓度为6.35 3。
大气课程设计

前言人类不仅能适应自然环境,而且还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使环境更加适合于人类生存。
在人为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称为次生环境。
工农业生产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严重污染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使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急剧恶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入环境各种污染物,特别是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极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在与日俱增。
这些污染物随同空气、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各种有害影响。
大气污染是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而产生的。
近百年来,西欧,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大气污染事件日趋增多,本世纪50-60年代成为公害的泛滥时期,世界上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接连发生,例如: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等等,不仅严重地危害居民健康,甚至造成数百人,数千人的死亡。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质急剧增多。
空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
据统计,1990年全国煤炭消耗量10.52亿吨,到1995年煤炭消耗量增至12.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232万吨。
超过欧洲和美国,居世界首位。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燃用高硫煤,燃煤设备未能采取脱硫措施,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如不严格控制,到2010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增长到15亿吨时,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达2730万吨。
因而已经到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时候。
这里我们将用科学的态度去防治!概述1、气态污染物⑴、气态污染物的分类气体状态污染物是指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简称为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种类很多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种,但大部分为无机气体。
无机气态有硫化物(SO2、SO3、H2S等)、含氮化合物(NO、NO2、NH3等)、卤化物(CL2、HCL、HF、SiF4等)、碳化合物(CO、CO2等)以及臭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 学号:10040142**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题目:SHP10-25型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旋风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指导教师:罗俊丽职称:讲师2013年6月17日中北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学院:化工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学生姓名:*** 学号:10040142** 课程设计题目:SHP10-25型锅炉高硫无烟煤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烟气旋风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起迄日期:5月20日~6月17日课程设计地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指导教师:罗俊丽系主任:王海芳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3年5月20日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要求的基本设计方法,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要点及其相关工程设计要点,具备初步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方案及设备的独立设计能力;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1.设计题目SHP10-25型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旋风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2.设计原始资料锅炉型号:SHP10-25 即,双锅筒横置式抛煤机炉,蒸发量10t/h,出口蒸汽压力25MPa设计耗煤量:1.25t/h设计煤成分:C Y=76% H Y=2% O Y=4% N Y=1% S Y=3% A Y=10% W Y=4% ;V Y=8%属于高硫无烟煤排烟温度:160℃空气过剩系数=1.35飞灰率=21%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750Pa污染物排放按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2类区新建排污项目执行。
连接锅炉、净化设备及烟囱等净化系统的管道假设长度100m,90°弯头20个。
3.设计内容及要求(1)根据燃煤的原始数据计算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包括净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运行参数的选择与设计;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等。
(3)除尘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4)脱硫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5)烟囱设计计算。
(6)管道系统设计,阻力计算,风机电机的选择。
(7)根据计算结果绘制设计图,系统图要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并附明细表;除尘系统、脱硫设备平面、剖面布置图若干张,以解释清楚为宜,最少3张A4图,并包括系统流程图一张。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并按照规定格式打印装订;课程设计所需若干图纸,要求作图规范,A4纸打印。
课程设计任务书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4.主要参考文献:1.郝吉明,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黄学敏,张承中.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刘天齐.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气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4.张殿印.除尘工程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5.童志权.工业废气净化与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周兴求,叶代启.环保设备设计手册—大气污染控制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罗辉.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一、说明书装订顺序:说明书封面、任务书、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图。
二、说明书格式(1)用1 1.1 1.1.1做标题,标题左顶格,不留空格。
(2)一级标题3号宋体加黑;二级标题4号宋体加黑;三级标题小4号宋体加黑。
(3)“目录”居中,用小4号宋体加黑,1.5倍行距。
(4)正文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5)“参考文献”标题格式同一级标题,内容格式同正文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6)页码排序从正文开始,用“第~页”形式,居中。
三、设计图A4纸规范打印,包括图框、明细表,平面布置图中要有方位标志(指北针)。
6.工作计划及进度:2013年5月20日~5月26日:领取课程设计任务书,明确课程设计的内容,查阅相关资料。
5月27日~6月16日:设计计算、绘制相关图纸。
6月17日:打印装订设计说明书,答辩或成绩考核。
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系主任审查意见:签字:年月日SHP10-25型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旋风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摘要:在SHP10-25型锅炉中燃烧高硫无烟煤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含尘浓度为4160mg/m3,SO2的浓度为12200mg/m3,而烟气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0mg/m3,SO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900mg/m3。
因此,利用旋转气流在旋风除尘器中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然后采用湿式石灰石/石灰法去除SO2,使高硫无烟煤燃烧产生的烟气被净化。
本论文通过设计烟气除尘脱硫的工艺流程,并按照设计手册对相关构筑物的尺寸进行计算,按GB5468—91对锅炉出口的烟尘浓度、锅炉烟尘排放浓度、烟气黑度及有关参数进行测试分析,确保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关键词:高硫无烟煤;旋风除尘;湿式脱硫;烟气净化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目录1 前言 (1)2 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1)2.1 设计原始资料 (2)2.2 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 (2)2.3 烟尘及SO2浓度 (3)3 净化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4)3.1旋风除尘系统设计 (4)3.1.1 旋风除尘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4)3.1.2 运行参数的选择与设计 (6)3.1.3 除尘器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 (6)3.2 湿式石灰石/石灰法脱硫系统设计 (7)3.2.1 湿式石灰石/石灰法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8)3.2.2 运行参数的选择和设计 (9)3.2.3 脱硫效率的影响因素 (10)4 除尘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11)4.1 旋风除尘器的选型 (11)4.2 基本参数 (11)4.3 设计计算 (12)4.4 除尘设备校核 (13)5 脱硫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13)5.1 喷淋塔内流量计算 (14)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5.2 喷淋塔径计算 (14)5.3 喷淋塔高度计算 (14)5.4 脱硫设备校核 (16)6 烟囱设计计算 (16)6.1 烟气释放热计算 (17)6.2 烟囱直径的计算 (17)6.3 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18)6.4 烟囱阻力计算 (18)6.5 烟囱高度校核 (19)7 管道系统设计 (20)7.1 管径的计算 (20)7.2 压力损失计算 (20)7.2.1 管道沿程阻力计算 (20)7.2.2 管道局部阻力计算 (21)7.2.3 总压力损失计算 (21)7.3 风机、电机的选择 (22)7.3.1 风机风量的计算 (22)7.3.2 风机风压的计算 (22)7.3.3 选用风机和电机 (22)7.4 电动机功率核算 (23)8 结论 (24)8.1 除尘脱硫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 (24)8.1.1 旋风除尘器 (24)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8.1.2 湿式脱硫系统 (25)8.1.3 烟囱设计 (26)8.1.4 管道系统 (26)8.2 气体净化效果分析 (27)8.3 方案设计评价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附图 (31)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1 前言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和SO2。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植物、器物和材料,及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皆有重要影响。
空气质量的日益恶化,使得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及烟气净化处理要求更严格。
大气的污染主要是由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引起,高硫无烟煤因其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等特性,在其烟气中SO2含量高,烟尘产生量大。
目前,针对该种烟气,除尘装置主要采用机械除尘器如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还有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湿式除尘气等。
国内外在脱硫方面按照脱硫剂的形态可把烟气脱硫技术划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
湿法脱硫采用碱性溶液等吸收剂吸收洗涤除去烟气中的SO2,主要技术有湿式石灰石法、镁法、钠法、海水法等。
干法脱硫是采用粉状或颗粒状等吸收剂、吸附剂或者催化剂在无液相介入的完全干燥的状态下进行脱硫,主要是循环流化床法等。
半干法烟气脱硫是在气、液、固三相中进行脱硫的,脱硫产物也是干粉状,主要有旋转喷雾干燥法、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法等。
锅炉型号为SHP10—25即双锅筒横置式抛煤机炉,在燃烧高硫无烟煤时选择采用烟气旋风除尘湿式脱硫系统。
利用旋转气流在旋风除尘器中产生的离心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
然后脱硫处理,湿式石灰石/石灰法烟气脱硫系统具有技术成熟;脱硫率高,可达95%以上;烟气处理量大;煤种适应性强;吸收剂利用率高,可超过90%等优点。
该系统能够使高硫无烟煤燃烧产生的烟气能较大程度的被净化,从而达到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避免使大气造成污染。
2 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2.1 设计原始资料锅炉型号:SHP10-25即双锅筒横置式抛煤机炉,蒸发量10t/h,出口蒸汽压力为25MPa。
设计耗煤量:1.25t/h 。
设计煤成分:C Y=76%;H Y=2%;O Y=4%;N Y=1%;S Y=3%;A Y=10%;W Y=4%;V Y=8%,属于高硫无烟煤。
排烟温度:160℃。
空气过剩系数α=1.35。
飞灰率=21%。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为750Pa。
污染物排放按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2类区新建排污项目执行。
连接锅炉、净化设备及烟囱等净化系统的管道假设长度100m,90°弯头20个。
2.2 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以1kg高硫无烟煤燃烧为基础,燃烧情况如表2.1。
表2.1 燃烧情况表化学成分质量/g 物质的量/mol 理论空气量/mol 理论烟气量/molC 760 63.33 63.33 63.33H 20 10 5 5O 40 2.5 0 -1.25N 10 0.36 0 0.36本资料由皮匠网收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s:///S 30 0.94 0.94 0.94 W402.222.22所以理论需氧量为(63.33+5+0.94)mol/kg=69.27 mol/kg(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