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上册劳动教案

(最新)六年级上册劳动教案
(最新)六年级上册劳动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教案西高皇小学杜云峰

一、熨衣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电熨斗的特点、构造和使用的一般知识。

过程与方法:了解所熨衣服的纤维特点,掌握熨烫衣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熨衣服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引导他们去发现美、表现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所熨烫衣服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蒸汽电熨斗一个,各种布料的衣物若干。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明年你们就将成为一名中学生了,到时候你们将吃、住都在学校。你们将要自己洗衣服,当衣服不平整、起了褶子或者是穿久了,都需要熨一熨,这样看起来才会更加好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熨衣服。(板书课题:熨衣服)

2、学习新知:

⑴在熨衣服之前,我们先要做好以下的熨烫准备:

①了解所熨衣物的纤维特性;

②了解熨烫的温度;

③在桌面上铺一层棉毯,再铺一块洁净的白布;

④准备干、湿两块布;

⑤在电熨斗的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凉开水或纯净水;

⑥根据熨烫衣物的种类将喷雾按钮调温旋钮转到对应的位置;

⑦插上电源,当指示灯熄灭时即可进行熨烫。

⑵练习熨衣服:

①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读课文,小组内讨论、合作理解课文;

②老师拿起一件衣服,边熨边讲解步骤:

单衣服:a、先将衣服翻过来;b、把衣缝熨平整;c、再熨衣服的正面;d、要压,不要拉来拉去;e、边喷水边熨;f、衣服熨好后,用衣架挂起晾干。

普通衣物:a、晒半干时垫上干布熨;b、顺布纹熨;c、顺逢平行推动;

熨焦衣物的处理;a、棉织品:在焦处用盐面轻揉一下就可b、丝织品:用小苏打掺水调成糊状涂于焦处

注意事项:a、衣物干后才能熨烫b、衣物有破洞时,先补后洗熨c、一般的衣物,熨前不必晾干透d、夏日,洗的不干净的或末干就收好的衣物,日久会出现小霉点,先放在含醋的水里涮洗干净,再熨一下,霉渍就可除去。

⑶课堂训练: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熨衣服的训练。

⑷巩固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熨衣服,知道了熨衣服是要根据不同衣服的种类选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归纳一下衬衫的熨烫顺序是:衣缝袖子衣领后身前身前肩;裤子的熨烫顺序是:腰部裤缝裤脚裤身,这些我们今后在熨衣物时要注意。

⑸拓展活动:

先小组(或个人)熨烫一件衣服,再讨论:你在熨烫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⑹作业布置: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亲手熨烫衣物。

二、布艺制作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制作布艺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2、学习设计作品以及制作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思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和简单图样表达设计的意图。

难点:进一步掌握作品制作的多种技巧。

教学准备

教具:录像、ppt、图片、固定工具(大头针、双面胶、夹子、针线)、学具:针(一板针)、线(练习用线和与色布同色的线)、布料、装饰品、填塞材料、固定工具(大头针、双面胶、夹子、针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新授

1、交流一下你打算做什么?为什么做这个?做了哪些准备了(画、剪、装饰、准备塞入的东西)?

学生交流设计思路

2、你们很了不起,虽然是第一次制作小布艺,但是大家设计的都很合理,设想的都很周到,给我的感觉是,万事俱备就差一缝了!

3、能告诉我你们打算用什么针法来缝制?理由?(复习针法)

学生交流针法要点

三、师教学指导:

1、同学们喜不喜欢作“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呢?

2、这里我给大家看一段视频,这里有一个和你们一样的孩子,他也在做小制作,可是他在制作的过程中错误百出,我要请同学们给他找找茬,同时说出你的理由哦。

学生观看视频

3、整理思路

(1)布料正反面区分

(2)布料固定

(3)针法选择

(4)针距大小

4、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设计表给自己的作品制作设计一下相关事宜,避免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手忙脚乱。

学生进行制作,巩固两种针法

四、交流评价

1、同学交流评价表评价

2、同学推荐优秀作品展示

3、交流同学作品的优秀之处

4、同学交流作品制作中的心得体会

五、小结与拓展

1、我们给小玩偶下面留了一个口子,我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2、分析老鼠制作的过程,以及方法,其中应该注意的技巧。

三、学篆刻

【教学目标】

1、学会鉴赏肖形印的篆刻艺术,了解掌握肖形印的篆刻方法、步骤和刻制要点。

2、感受篆刻传统艺术的魅力,体验篆刻乐趣,增强对中国篆刻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教学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篆刻工具材料、篆刻示范作品、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篆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展示肖形印图片,并播放中国古典音乐,使学生在优雅的环境中感受中国篆刻的艺术魅力。

二、视频导入,揭示课题:用一段《老鼠嫁女》剪纸动画视频,感受动物形象的可爱,体会动物形象的特点。并展示课题:《篆刻体验——肖形印》

三、具体授课:

1、肖形印的概念与分类。

印面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一种古代玺印。又名蜡封或画像印。起源可上溯至战国时期。用途和今天打在火漆上的印章类似。肖形印有铜、玉、石和陶质。铜肖形印多用失蜡法铸造,上面带有象形的图案,凸出印背,印面则作凹入的相同图案。只有用泥和蜡打在上面,才能看出其全貌,故称之为肖形印或蜡封。

据肖形印的不同花纹图案,可分为5类:

①人物类。有狩猎、生产、畜牧、车骑、舞蹈、杂技、音乐、戏

剧、官吏、神话等。

②飞禽类。有鸽、鸡、鸭、鸠、雁、孔雀、鹤、鹦鹉、鸾、凤、

鹳、鹭鹚、鹈鹕、鸳鸯、啄木鸟、鹅等。

③走兽类。有马、牛、羊、骆驼、驴、骡、狗、猫、兔、鼠、猿、

鹿、麋、驯鹿、狮、虎、熊、象、犀等。

④虫鱼类。有鱼、龟、蛇、蜥蜴、蛙、蟾蜍、蝎、蜘蛛、甲虫等。

⑤其他类。有瓶、壶、香炉、琵琶等生活器皿,以及树木、亭台、宫阙等。

2、肖形印的技法特点。肖形印的图案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异常简练,寥寥数笔,足传神会意。制作可分为铸、凿2种,早期的多为铸制,东汉时有凿刻者,多属线刻。

【导语】同学们想不想刻出属于自己的一枚印章啊?好!那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刻制印章需要哪一写工具材料?(教师展示实物介绍:篆刻刀、石料、砂纸、印泥等)

3、教学重点——动物肖形印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示范作品——各种动物肖形印章,阳刻、阴刻都有。

【导语】同学们请看一下,这几方印方印章有什么不一样?(白色字的印章叫阴刻;红色字的印章叫阳刻。这是篆刻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

4、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肖形印章,充分感受其中特色。

【导语】大家现在请拿起篆刻刀。这把刀拿在手上要怎么用呢?同学们以前都没有接触过,我们要学会刻印,怎样用刀是关键。用刀的方法就叫做刀法,篆刻的刀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冲刀法,一种是切刀法。

5、展示多媒体课件(视频)——刀法:冲刀法、切刀法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两种刀法。(播放专家有关刀法的讲课录像)

6、让学生运用篆刻刀尝试切刀及冲刀的篆刻技法。

7、学生讨论两种刀法的不同之处。后教师归纳总结。

【总结】大家现在对于刀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了,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用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冲刀法的时候,用力不能太猛,不要石头没有被冲破,你的手却被冲破了。所以我们在初次尝试刻印时请尽量使用切刀法,切刀法比较容易掌握,而且更具有安全性。

【导语】好了,很多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自己刻印了,现在就让我们来尝试刻制一方肖形印章,也就是刻制图形章。那么刻制一方肖形章要经过哪些步骤呢?

8、肖形印章的刻制方法步骤:①打磨石料。②印稿上石。③镌刻。④修改。⑤钤印。

四、学习活动:(并轻声播放古乐)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根据教师事先准备的复印材料或者请同学们临刻课本上和其他资料上的肖形章作品,刻完后把印章盖在纸张上交。(鼓励创作)辅导要点:

(1)、章法、刀法

(2)、刻印步骤

(3)、提示安全问题

五、作业评价:

1、学生展示作业,并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归纳肯定后当场奖励书签。

四、做西菜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做几种热西菜,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

2、培养学生在家主动帮助妈妈做家务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什么是西菜?

2、板书课题:做西菜。

二、学习新课。

1、学技能。

⑴先让学生自己看课本上介绍的“汤羹”“蛋类西菜”和“土豆蛋饼”的做法。

⑵小组讨论:

①这三种热西菜的原料和配料各需要哪些?

②小组内介绍这三种热西菜。

③小组内讨论自己还会做哪些热西菜。

2、班内讨论交流:

①在制作热西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②在制作过程中,你是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的?

五、包饺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包饺子的相关知识,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感受劳动的乐趣。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的优良品质。

教学难点: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

课前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拌好的饺子馅和饧好的面团、面粉适量,擀面杖每个小组一个,盛放饺子的盘子每组两块,筷子或勺子每人一双(一个),面板每组一个,围裙每人一条、湿巾、盛饺子的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课题图片:包饺子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些饺子怎么样?那你会包饺子吗?

2、介绍经验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包饺子的?(邀请包过饺子的同学介绍经验)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讲述,谁会包饺子了?

看来,光听同学说,就如同“站在岸边学不会游泳”一样,自然是学不会包饺子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办?(让学生懂得得亲自动手做一做才行。)

3、做准备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场地,你们愿意动手试一试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是,要想干好一件事,必须得做好准备,包饺子也是同样如此。现在就请大家将包饺子前的准备工作做好。

(二)、包饺子

1、师生共同学习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包饺子的简单的方法,不过我知道有的同学会包饺子,那你看我我们的方法一样吗?

(1)拿起饺子皮手弯成窝形放入适量馅,

(2)对折成半圆,捏牢中间,

(3)由两边向中间封口,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按住边。

2、学生自己在组内练习包

3、讨论交流在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4、师强调小结:

(1)由于技术不熟练,放馅不能过多;

(2)先捏中央,再捏两边,然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挤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时就不会漏汤了。

5、学生再尝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包出完整的饺子。

6、学生欣赏其实,包饺子的方法还不止这一种,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花样饺子,想不想看啊?(出示课件:各种花样的饺子)7、自主尝试这么好看的饺子,其实方法也是很简单的,老师这里有每一种饺子的制作步骤,你想不想动手做一做呢?(尝试着包不同造型的饺子。)也可提示学生尝试着根据自己的想象包出各种各样的饺子,包出自己的创意来。

(三)、成果展示(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同学们看,将自己的创意说给大家听。

(四)、总结同学们,今天的活动你觉得有意义吗?其实,每一次的劳动都有好多乐趣,只要我们能积极的在劳动中寻找、体味。对于今天包饺子来说,我想,如果我们再能亲口品尝到自己包的饺子,是不是更快乐的事情呢?我希望同学把包的饺子带到家里煮熟后和家人一起尝尝,让家也共同来分享一下我们的劳动成果。

六、彩绘泥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做彩绘泥塑。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材料工具:泥土,泥工板,泥箆,水粉颜料或广告色,毛笔,砂纸,布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中国雕塑艺术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泥塑是雕塑的一种。彩绘泥塑形象生动,惹人喜爱。现在我们就学做彩绘泥塑。板书课题:彩绘泥塑。

二、学习新课。

1、动手制作。

⑴炼泥。

⑵定形体。

⑶着色。俗话说“三分塑,七分彩”可见着色是很重要的一步。

着色的步骤有:①上底色。②涂肤色。③画眉、眼、发。④画外部、衣着服饰。⑤休整加工。(

2、“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动手做了,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同伴或老师帮忙!

3、学生操作时,教师巡视。

提醒督促学生,保持桌面,地面与衣服的整洁。

4、活动小结:1、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说说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视频展示台) 2、评选优秀作品,教师加以讲评。

七、小木工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木工制品的观察、分析,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

2、正确运用木工工具,认真完成作品制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创新。

3、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范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等)

学生:角尺、直尺、铅笔、美工刀、锯子、锤子、大头针、木块、砂纸、乳胶等。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作,学生小组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了解了哪些东西?(形状,结构……)

师:谁能来试着说说这些制品是如何做出来的?

学生交流

2、教师介绍木工制品的一般制作流程,介绍连接木料的常用方法。

制作流程:先设计后制作连接木料常用方法:①胶合②钉钉

③榫接

3、制作角尺。

师:下面,我们就自己来制作一把角尺。

师:做角尺需分几步完成?

学生交流学生在纸上画好草图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从旁指导

4、学生评价

(1)组织学生互评同组间互相评价自己组内组员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等。

(2)组织自评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需改进的地方

八、扎彩灯

教学目标:

1、了解彩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

2、了解扎彩灯的制作过程。

3、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竹条24根,纸绳、彩纸、胶水、铁丝、电工钳、剪刀

活动过程:

1、师讲解彩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并由此导入课题。

2、出示范作,学生小组观察。交流制作方法。

3、教师介绍彩灯的一般制作流程:

(1)扎骨架。

(2)做灯衣

(3)装灯钩,加彩穗

4、师边讲便带领学生操作。

5、学生根据课本上的具体做法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交流欣赏作品。

7、课外拓展: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动手选择不同的材料,精

心设计制作造型美观、色彩鲜艳的彩灯。

九、秋冬树木的养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秋冬树木的养护的方法,及这样做的好处。

2、从小养成爱护树木,养护树木的习惯。

3、做一个树木卫士,为绿化做贡献。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新课,我们怎么做才能使树木温暖过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秋冬树木的养护。

二、学习树木在秋冬季节交替时的养护方法。

1、秋后施肥

2、11月初浇水培土

3、修剪整枝

4、用草绳包裹或用石灰水涂白树木

5、防治病虫害。

三、课外实践

与老师一起,对校园的树木做实地养护,并记录自己的实践体会。

十、纸桥模型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

1.学习设计制作立交桥,能制作出一座立交桥纸模型。

2.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立交桥纸模型,培养创新意识。

3.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

(1)班内分小组动手寻找资料,收集和了解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种车辆不断增多,交通越来越拥挤的有关信息。有条件的小组可以自己拍照或摄像,拍摄没有建造立交桥的四岔路口拥挤情况以及造成的安全隐患和建造立交桥的四岔路口车辆的分流情况。上网查找各种各样的立交桥的图片。

(2)教师将学生拍摄的照片或录像整理。

2.教师准备:录像机、一组立交桥的图片,剪刀、胶水、刻刀、直尺、投影仪、证书。

3.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剪刀、胶水、刻刀、直尺。

教学过程

1.放映同学们拍摄的录像或照片,比较一下,说说交通拥挤带来的隐患以及建造立交桥后交通的顺畅,给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的方便。

讲解立交桥的作用。

拿出同学们拍摄的照片观看,加深印象。

2.学生设计制作立交桥。

(1)复习山线、谷线、剪切线的折剪方法。

(2)学生分组设计一座立交桥,并画出草图来,教师展示一组同学们收集来的立交桥的图片供学生参考。

(3)让学生分组自学,对照示意图,将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粘贴并试着组合。发现有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提出,共同讨论,逐步完成立交桥的制作。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进行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好作品。

3.举办一次招标会。将学生制作的立交桥纸模型展示出来,每一组分别介绍自己设计的立交桥的特点,选出优胜的一组招标成功。

十一、橡筋动力模型赛车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橡筋赛车的简单工作原理,懂得橡筋、螺旋桨等零部件在小车行进中所起的作用。

2、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科学知识,提高技术意识。

教学重点:赛车的制作与安装。

教学难点:配套材料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二、做一做

下面是一辆橡筋赛车。仔细观察一下,看一看这橡筋赛车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让我们动手一起做个橡筋赛车吧。

制作过程:

1.橡筋赛车的连接步骤

(1)准备一辆旧的玩具汽车

(2)削一根木棍

(3)准备一根橡筋

2. 橡筋赛车的制作

(1)将木棍截成30厘米长的一根。

(2)在木棍上挂一个勾,再把皮筋固定好。把大家做好的木棍挂起来,评一评谁的木棍做得更漂亮。

运用学过的基本方法还能制作处其他更新颖的木棍吗?动手试一试。

3. 把螺旋桨装好

比比谁的木棍部件设计、下料尺寸精确,插接牢靠,拉线距离间隔相等,车体平稳,整体效果好。

三、评一评

四、想一想

在制作过程中,各组组长负责帮助解决疑难。完成作品后让各组同学分别进行展示,最后选出优胜组和优胜同学。

十二、制作衣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金属衣架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学习金属衣架的制作方法,并能独立制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思想感情,让他们学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

小学六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

一、装点我们的家 学习目标 1、学习布置房间的方法及色彩搭配; 2、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掌握所学内容;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重难点 学习布置房间的方法及色彩搭配。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读P1 —2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各小组成员交流自己装点家的经验。 堂清检测目标探究 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按照自己的构思行动让家在你的巧手装点下焕发出新世界光彩。

二、做校园模型 学习目标 1、知道如何做模型,了解做模型的过程; 2、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学习重难点 了解做模型的过程 学习工具 硬纸板(纸箱纸、白析纸)、吹塑纸、泡沫板、皱纹纸、白乳胶、胶水、饮料瓶、橡皮泥(胶泥)、美工刀、剪刀、尺子、圆规、铅笔、皮尺 课型:演示课 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激情导入 我们怎样才能将一个地方的全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呢?生:模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样做模型?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读P3~5,找出制作模型的过程:(1)实地观测 (2)绘制图纸 (3)制作模型 (4)组合粘接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开始制作模型。 制作时,要合理选材,并依照统一的比例对各部分进行加工。堂清训练目标探究 写出制作模型的步骤。 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大胆的猜想未来的校园会是什么样的?

三、自行车的养护 学习目标 1、学习如何养护自行车; 2、怎样处理自行车故障; 3、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学习重难点 处理自行车故障 课型:讲授课 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激情导入 走在大街上,看到来来往往的人们骑着各式各样的自行,有新有旧的,那么当我们的自行车有毛病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读课本P6~7,找出以下问题: 1、如何保养自行车? 2、自行车常见故障修理有哪些? 多元合动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自行车常见的故障: (1)车把歪 (2)车闸失灵 (3)车座松动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最新)

上课时间课时编号 劳动与技术课常规教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劳动与技术学习需要合作,更需要创新。 2.知识与技能:对本学期的学习有个大致的了解。 3.过程与方法:学会小组合作、相互评价,并进行自我评价,制定学习制度。 4.行为与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新学期的安排和要求。 教学难点: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学习制度。 教学准备:记录本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交流:你知道上劳技课的目的是什么?你以前是怎样上劳技课的? 从交流中了解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程学习的态度 2.提出本课的安排:了解之前的学习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本学期的劳技学习提出新做法和新要求,并做相关安排。 二、了解已有知识 1.调查: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劳技,你在劳技课上都有些什么收获? 2.出示调查内容: (1)你们以前是怎样上劳技课的?对劳技课有什么看法? (2)你能说说你都做过哪些作品吗?作品的完成情况如何? (3)你在上劳技课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4)你在劳技课上哪些方面做得很好?你觉得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的? 三、新学期安排和要求 1.选举劳技课代表、小组组长 提出要求:自我推荐或推荐他人,投票选举。当选课代表、小组组长必须督促其他同学更好地完成课堂任务。 要求:选一个有恒心、认真负责、做事公平的同学 2.教师讲述课代表、小组组长的职责

课代表:课前帮老师下发制作材料,课上帮助老师维持和记录课堂记录,课后收齐制作材料 小组组长:分配组员带好制作材料,督促组员带好工具,督促组员上课遵守课堂记录 补充:如对课代表及组长不满意的,向老师反映,提出相关证明后撤除其职务。 3.提出本学期要求: (1)课前做好相关的准备(书、文具、材料等)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 (3)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不违反纪律,影响他人 (4)积极投入制作过程,小组相互合作 (5)规范使用工具,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不损坏公物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讲解期末评价标准:平时课堂行为习惯、作品制作过程与完成情况 四、总结拓展 1.出示材料袋,介绍本学期将要制作的部分作品的材料。 2.布置课后任务:调查家中厨房设备名称。 教学反思:

小学劳动教育技术--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工具器械 课题一学会使用体温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表。 2.了解使用体温表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学会如何利用体温表了测量人体的温度。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文 二出示体温表,让学生观察,并介绍构造。 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体温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意义?” 总结归纳以下内容: 1.了解人体体温的正常标准值应为36.5℃-37℃。2.知道我国计量体温表采用摄氏标准标记法,用℃表示,体温表的刻度是从35℃-42℃。 3.了解学会使用体温表的意义。 ⑴体温表可以用来测量人体的温度。 ⑵测量人体温度可以帮助了解和诊断病情。 ⑶测量人体体温的方法。 ⑷准确使用体温表测量体温的要求和步骤。 四进行“成绩展示” 写出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刻的一点,与同桌交流。

课题二台秤的使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台秤的使用方法。 2.巩固学生已有的使用称称量物体质量的一般常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台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台秤,让学生观察。 二了解学生家中有无台秤的情况,是否会使用台秤的情况。 三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四利用实物或图片,介绍台秤的构造,通过师生对话,说说以下内容: 1.称的种类分为那些? 2.说说台秤的构造和主要功能。 3.认识一下砝码的种类。 4.简单说一说台秤的使用方法。 五让部分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六通过对台秤的使用方法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使用台秤的一般常识: 1.看懂产品使用说明书。 2.按说明书的指示学习使用方法。 3.爱惜物品 4.使用台秤时的注意事项。

课题三锤子的使用 教学目标: 1.学习锤子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受到爱护物品珍惜劳动工具的教育。 教学重点:锤子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锤子的实物,让学生认识并说说自己的使用经历,引入本课的教学。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三.通过师生对话,说说以下内容: 1.锤子的别称和类别 2.锤子的用途和现实意义 四.说说锤子(不同类型)的使用方法 五.让部分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六.对不同类型的锤子的使用方法进行总结: 1.看懂产品使用说明书 2.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安全

统编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最新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第一课我家的厨房 教学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了解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学会使用电饭锅,学会煮饭,做蛋糕,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炊具。 教学难点 学习各类厨具、炊具的保养常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新厨房整体布局的照片若干张、各种灶具、各类锅的实物或图片。 2、学生准备:课前向家长请教厨房设备的名称及用途,尤其是锅、灶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常识,以备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近几年,许多同学家都搬进了新居,住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厨房也改变了模样,让我们先来参观这样一间新厨房。 二、常用的厨房设备 1、这间厨房里有那些设备?它们各有什么用途?把它们的名称与用途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学生填表格) 2、交流 3、你们自己家的厨房里都有些什么设备? 4、学生小组讨论。 三、灶具的使用 1、出示各种灶具的实物和照片。 2、你家使用的是那种灶具? 3、你做过饭菜、烧过水吗?说说你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 四、锅的使用和保养 1、出示各种锅的实物和照片。

2、说一说锅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 3、看书P6,齐读“怎样使用和保养锅” 五、拓展 观看各种灶具和各类锅。 第二课小小采购员 教学目标 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教学难点 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电教设备或购物挂图,印制好购物计划表。 2、学生准备:每人收集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料,随父母去超市或菜场先体验、经历买菜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一定去过超市购物或者去过菜场买菜,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曾购买过什么东西,并说说你的经历和体会吗? 二、购物要有计划 1、出示问题“小苏科去超市买东西” 问:小苏科带上30元钱就去超市,你们说他能很好地完成妈妈交给的采购任务吗? 2、小组讨论,完成填表(书上P6) 三、购买的食品要新鲜 继续看交流。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1.家庭种植 DIY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花卉品种,培养爱美情操。 2、学习土培吊兰的栽种。 3、安全使用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花卉品种和劳动工具。 教学难点: 学习土培吊兰的栽种。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过种花的经历吗?交流自己的种花经历,与大家分享。 二、出示一盆实物吊兰同学们认识他吗?在哪儿见过?有哪些了解?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1、它是悬垂观叶植物,被称为空中仙子,能美化环境。 2、它具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 3、它能有效地净化空气,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三、实践体验,栽种吊兰 1、小组讨论,栽种吊兰需要哪些材料?出示图片和实物,认识有关工具。 瓦片、煤渣或粗土粒、细土、沙、剪刀、水壶、小铲子、花盆。 1 / 17

剪取花茎上带根的吊兰幼苗。 2、出示图片及文字介绍栽种步骤,提出疑问,小组讨论。 疑问: 盆底为什么要铺粗土粒?为什么最后要撒上一层沙?用哪种花盆比较好?要不要加肥料?什么样的肥料好?水为什么要浇透? 3、老师操作示范。 A、在花盆底部垫一块瓦片,盖住排水孔。 B、放入少量煤渣或粗土粒,使土达到盆高的三分之一。 C、加细土至盆高的三分之二处。 D、放入吊兰幼苗,一手扶正幼苗,另一手向盆中填土。 E、填至盆口下 2 厘米处,再撒上一层沙。 F、将吊兰幼苗四周的土按实后浇水,水要浇透。 4、学生分组实践,老师巡回指导。 5、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小组所栽吊兰,并为之取名。 四、总结全课。 只要全身心地投入种植,你的付出必有收获。 2、扦插、养护菊花一、教学目标 1.分小组查资料,了解菊花种植的相关知识,写一份菊花扦插的方案 2.自己在家或分小组栽培几盆菊花。 3.通过栽培菊花,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二、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017年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计划教案(整理全)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以前的学习,对劳动与技术基础知识、动手制作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 二、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教学措施: l.认真备课,师生课前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劳动工具、学具、制作材料等准备齐全,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认真上课,老师要将重点、难点作反复的讲解、示范,使劳动步骤正确,确保劳动出成果。 3.对学生劳动成果——作业,要及时反馈,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对学生作业定期展览,使学生获得劳动的快乐,增强劳动的兴趣。4.开展劳动竞赛,在班级、家庭自觉参加劳动,不断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懂得劳动的意义。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第一课、家用电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初步认识电。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知道电是从哪里来的 三、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电与我们的生活 观察图画说说电和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关系。 (二)读读议议 1、根据你的了解,电还有哪些用途?电是从哪里来到的?(电是由发电厂生产出来的。发电厂生产电的方式很多,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原子能发电、地热发电和潮汛发电等,其生产原理都是把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经输电线、变电站来到我们身边) (三)数数我家的家用电器 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分别都是些啥电器? (四)做做 1、填写表格 2、完成填空题 第二课、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三、教学难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维护公共电力设施,注意安全用电,不仅是电力部门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判断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 通过讨论让学生正确地判断出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三)做一做 针对安全用电方面的种种隐患,请你拟定一份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1、学生自己拟定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2、同学交流补充 (四)认识警示标志 让学生认认当心触电、当心电缆和外壳带电,禁止触摸等标记 (五)学习触电急救处理 学生读技术信息栏中的《触电的急救处理》一文。 第三课:怎样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在使用家电前阅读说明书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三、教学难点:正确阅读电器使用说明书并正确使用电器。 四、教学准备 一份家电使用说明书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今天,老师教你们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二)阅读的重点 1、操作界面各部件的名称及用途(一空调的遥控器的说明书为例) 2、操作步骤 (1)选择制冷运转 (2)设定室温

劳技六年级上册(小帆船)

小帆船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感知作品,了解制作方法,分析制作步骤,熟悉材料和工具。 2.实践操作,完成作品,并通过评价对作品进行改进、完善、创新。 3.通过制作让学生了解帆船驶动的原理。 4.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范作的小帆船,包括成品及可供拆装的半成品。 2.师生共同准备: 工具:锯子、锤、美工刀、砂纸、锥子。 材料:薄木板、竹棒、彩纸、大头针、棉线。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学生求知欲 师:先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帆船) 师:这是什么呀? 出示板书:小帆船 二、小组探究,认识帆船的结构 师:帆船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各起什么作用?缺少某一部分可以吗? (学生小组讨论帆船的组成,再集体交流。) 识帆船的结构: 船体 桅杆 帆 说说他们的作用,如果缺了它会怎么样?(学生回答)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 揭示课题:制作小帆船 三、自主创作,体验劳动的乐趣 1.学习制作步骤 (1)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材料,现在我们马上就开始动手吗?不行,

我们在制作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动手之前先要动脑,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板书:动脑→动手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老师手中的小帆船,想一想,利用我们手中的这些材料,怎样才能做成这样的一只小帆船? (3)学生讨论 先自己想一想,再与同桌讨论。 (4)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逐步出示制作步骤并适当讲解、演示: ①做船身,先用笔在木板上画出自己要的船身大小和形状。 ②按线的轮廓锯出船身(包括穿透和船身)。 ③用砂纸磨光。 ④刻出安装尾舵的槽口。 ⑤钻洞,钻出安装桅杆的洞眼(根据自己的竹棒粗细来钻洞眼的大小)。 ⑥设计帆,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帆的颜色、花纹等。并用棉线将帆固定的在桅杆上。 ⑦将桅杆和尾舵插在相应的位置上 ⑧最后调整,完成。 2.开始制作 (1)制作提示: 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做之前,老师有两点友情提醒,课件: ①遇到困难时可先看书,再动脑,无法解决时可向同学或老师求助。 ②使用劳动工具注意安全。特别是小刀的安全使用。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2)制作活动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①安装桅杆的洞眼不居中于船身,而是稍微偏后一点。 ②打孔的大小问题。 ③两片帆的长度不应该超过船身。 三、展示评价,感受成功的喜悦 (1)出示部分作品 师: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我们的作品,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 引导学生从质量外观上评价

云教版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云教版六年级上册劳 动技术教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课题一《锤子的使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两种工具器械(圆头锤和羊角锤);掌握钉锤的使用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了解钉锤的用途,认识钉锤使用时候的难点、技巧、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通过钉铁钉、拔铁钉的活动过程中,学会分工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并体会钉锤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做事观察仔细、耐心细致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设计与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从实践中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进而认识劳动的价值,珍惜劳动成果;锻炼实践的意志,养成精益求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认识两种工具器械(圆头锤和羊角锤);掌握钉锤的使用技巧 三、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分析、了解钉锤的用途,认识钉锤使用时候的难点、技巧、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通过钉铁钉、拔铁钉的活动过程中,学会分工与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并体会钉锤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电脑、课件制作。

学生准备:材料工具准备通过借或购买的方式,教师课前要充分地准备好以下材具:以四人小组,每组两把锤(圆头锤和羊角锤各一把),每组8颗铁钉,每组钳子一把,每组几块木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1、师:出示两种锤的实物。(课件展示) 2、师:每组桌上放着两把打锤,看一看,两把锤究竟哪里不相同哪里又是相同的呢(学生可能有如下的回答:一把是圆头,另一把是羊角头,两把都有相同长度的木制锤柄) 3、师:“×同学回答得真好。常见的钉锤是有两种。”一边举起实物一边说,“像这一把是圆头锤,像这一把是羊角锤。”(课件展示) 4、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两种钉锤的使用方法, 板书课题:锤子的使用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a,巧用信息资源,并结合实物,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二)尝试探究(24分钟) 1、师: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工具,在四人小组里,你能把那一颗铁钉钉入所给的木板里吗请你动手试一试。(课件出示)(学生在组内纷纷动起手来,做了大胆的尝试。) 师:(过渡语)我们对钉锤有了初步了解,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试一试了!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 第一章:基本技法

第一节:画线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画线的主要技法。 2.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直尺、圆规、铅笔、三角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利用尺规在200mm×40mm×7mm的木料上画线 1.学生述说看到的教师画线的顺序。 2.找出最简便的尺规画线的方法,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3.在画线摆尺时应注意什么? 二、在40mm×40mm×7mm的木料上,利用尺规画线做出半径最大的圆。 1.怎样找出最大的半径? 2.说说画线的步骤。 三、用100mm×80mm的厚纸板做一副燕式七巧板,试摆出几种图形 步骤: 1.用尺规在纸板上画出100mm×80mm的长方形。 2.按图上所标数据点出长方形四边上的点。 3.按图要求进行连线。 4.用剪刀沿线剪成七巧板。 5.小组活动:拼摆七巧板。

第二节:锯割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锯割的主要技法。 2.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教学准备: 台钳、小手锯、曲线锯 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工具,了解工具的结构和用途 台钳:固定木件用 小手锯:直线锯割用 曲线锯:曲线锯割用 二、直线锯割 将上节课画好的在40mm×150mm×7mm的木件固定在台钳上,沿直线锯割成12个小木件。 1.将木件固定在台钳上,锯割线距钳口2指左右。 2.开锯时锯和木件成45°角。 注意:

起锯时先轻拉成槽;用力时,下锯重,回锯轻;将要锯断时,用力要轻,节奏要快;在角的部位下锯时,要先拉出一个较深的槽。 三、曲线锯割 1.用300mm×45mm×7mm的木料做一个V形台面。 2.将V形台面用铁钉固定在工作台上。 3.在100mm×45mm×7mm的一块木料上画任意波纹线,然后沿线锯割成两个木件。 4.锯割时,右手持锯,左手掌握木件。锯条要垂直于木件平面,左手旋推木件,直至锯割完成。 注意: 锯割活动应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注意工具使用要领,初学时用力要轻,动作要缓,注意安全。 第三节:打磨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打磨的主要技法。 2.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准备250mm×45mm×7mm木板一块,150mm×45mm粗细砂纸各一张。用双面胶分别在木板正反面粘上粗细砂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工具,制作砂纸板 二、在已画出圆的木料上,根据划线做出圆木件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上册)

课题:1、奇妙的针法 教学目标: 1、了解钩针编织技术的在日常生活中的装饰作用。 2、掌握持针绕线的方法,认识几种常用针法的图示符号,学会编织的技巧。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建议教师展示自制的小饰品或收集到的利用钩针编织的饰物图片,来引入新课。 2、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上提供的编织图示符号和文字说明,要求学生多读、多练习,还要动员学生相互学习,组成合作小组,发挥具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的指导作用。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进行示范编织。 3、课后活动:对于在课堂上仍然无法学会编织的学生,可动员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向同学或家长请教,力争学会,并多加练习。

课题:2、美丽的钩针花样 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各种形状的钩针编织图案,了解其针法及组合的方式。 2、掌握三种针法的编织方法,进行熟练编织,并能对它们进行组合,完成一种简单花样的编织。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建议本课采用谈话引入,先复习钩针起针方法及三种基本针法的编织图示符号及方法;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想想”中的三种花样分别使用的针法类型及组合方式。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2、教学过程:在学生动手编织前,教师要组织他们仔细阅读环状花样的编织说明,交流质疑;然后教师对技术难点进行示范讲解;最后分组练习,互帮互学。

教学目标: 1、探究中国结香皂的编织技术,感受它的工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 2、学会中国结香皂的编织方法,编制一份独特的中国结香皂礼物。 3、通过实践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展开本课教学之前,教师事先对学生提出材料准备的具体要求。(1)、线绳的要求:线绳的种类很多,包括丝、棉、麻、尼龙、混纺等,都可用来编结,究竟采用哪一种线来编结,要根据用途而定。线的粗细,首先要根据香皂体积大小而定。香皂体积大,宜配粗线;体积小,则宜配较细的线。(2)、为达到古雅的效果,线绳宜选择较为含蓄的色调,如咖啡色或墨绿色;如果为一些形式单调、色彩深沉的香皂编配装饰结时,在结中夹配少许色彩醒目的细线,如银或者亮红,立刻会使整个中国结鲜艳夺目。 2、课堂教学:教学要以实践操作为主,突出香皂结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技法时,教师要先示范大头针固定编结线路的方法,然后让学生通过尝试订正法,确定自己的编织图案,并在香皂上固定。

六年级劳动教案(上册)

综合实践备课 (六年级上册) 望京实验学校 杨东云

第一单元家庭烹饪 目录——10课时 第一课技术基础——锅的使用方法和保养(2课时) 第二课技术实践——鸡蛋的吃法 第三课技术实践——焖米饭 第四课技术实践——煮面条 第五课技术实践——今天我当家——早餐方案(2课时) 第六课技术实践——午餐显身手(2课时) 第七课技术实践——为家庭宴会添彩 第一课技术基础——锅的使用方法和保养(2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与调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各组的调查,进行组组之间的交流,从而能够对锅知识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过程与方法:在交流、讨论、融会的氛围中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活动,学会了倾听,懂得了如何采纳别人的意见,增强了健康的生活知识。 教学重点: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方式的掌握。 教学难点: 知识的把握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书籍及图片,供教学用演示文稿、网站。活动研究计划表格 2、学生准备: 铅笔、书籍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交流与展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对于各组的调查,进行整理和交流,从而能够对锅知识有更加深入地了解。 过程与方法:在汇报、交流、讨论、融会的氛围中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活动,学会了倾听,懂得了如何采纳别人的意见,增强了健康的生活知识。 教学重点: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示。 教学难点: 知识的把握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 空白的纸张 各种材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技术实践——鸡蛋的吃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掌握鸡蛋的集中吃法,了解几种吃法的不同营养价值,从而选择恰当的时机选用不同的吃法。 过程与方法:在调查与知识的溶解中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根据问题进行调查,并且明确各种吃法的做法。 教学重点: 如何进行操作 教学难点: 操作 教学准备: 计算机房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小学六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六年级全册备课 教学目标:锅的种类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保养;焖米饭的方法和步骤;缎带绣的技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习毛线编织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学会 设计缎带绣图样。 重难点:缎带绣的技法;学习毛线编织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学会设计缎带绣图样。 第一课时:锅的使用方法和保养 教学目标:1 认识锅的种类和用途 2 了解锅的保养方法 教学重、难点:锅的保养方法 一、说一说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都有哪些锅? 二、你知道这些锅的用途吗? 三、完成书第三页 四、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用铁锅炒菜吗?你知道铁锅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吗? 1 小组讨论 2 全班交流 3 完成书4页 五、电饭煲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六、我来教你一招(新锅除锈、除味小技法)

课后反思:贴近生活学生掌握得比较快 第二课时:鸡蛋的几种吃法和焖米饭 教学目标:1 了解鸡蛋的营养价值及其几种吃法 2 学会焖米饭的方法并能动手实践 教学重点:亲自动手焖米饭 教学难点:焖米饭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 一、你喜欢吃鸡蛋吗?你知道鸡蛋有哪些营养成分吗? 二、你知道鸡蛋都可以怎么样吃吗? 三、既然鸡蛋有这么多种吃饭,你会做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煮鸡蛋和煎 鸡蛋 1 同学说一说煮鸡蛋应该怎么做? 2 煎鸡蛋应该怎么做? 3 你知道怎么样判断鸡蛋是否熟了呢? 四、小窍门 1 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下,剥皮更容易 2 煮鸡蛋是放少许盐,鸡蛋壳不容易煮裂 五、你知道香喷喷的米饭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米饭的做 法 1 淘米 2 焖饭 六、回家动手做一做焖米饭,让爸爸妈妈给你评价一下 七、思考与实践 你是怎么做到安全用火、安全用电的? 第三课时:煮面条制作早餐 教学目标:1 学会煮面条的方法 2 设计自己的早餐方案并根据方案做早餐 教学重点:动手实践做早餐 教学难点:合理、营养设计早餐 教学过程: 一、我想我们都会煮方便面,谁能说一说怎么样来煮方便面呢?你有没有煮 过面条,面条该怎么煮呢?我们来看一看 二、煮面条的方法 三、讨论:煮挂面和煮切面的区别 四、我们会煮面条了,如果我们能自己做面汤,自己煮,肯定更好吃,下面 我们来学习以下做面片汤的方法 1 和面 2 擀面片 五、回家动手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一碗面片汤,让他们尝尝你的手艺 课后反思:如能进行实际操作会更好

六年级劳技上册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家用电器和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第一部分家用电器是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学会阅读简单的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掌握常见家用电器的一般使用方法,并养成安全、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第二部分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运用多种材料制作的器物,认识常见手工材料和工具的性能及其用途,学习基本的手工操作技能,养成认真负责、讲究质量、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两部分均为教学的重点。 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以前的学习,对劳动与技术基础知识、动手制作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 二、教学目标: L.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 2.了解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3.会阅读简单的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掌握复读机、电视机、微波炉、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一般使用方法。 4.学会正确处理一些日常工作中的废旧材料。 5.知道常见手工工具的名称和用途,会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目的选择工具,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6.能就作品设计和制作中的合理性及创造性作简单评价。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1.了解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及来源。 2.认识常见家用电器。 3.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4.了解常见违章用电现象及触电的急救处理。 5.知道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重要性和阅读的正确方法。 6.认真阅读说明书,学会操作常见家用电器,了解使用过程中的注意点。 7.知道家用电器使用的注意点和家用电器的十大发展趋势。 教学重难点: 1.知道电的用途。 2.了解生活中的常用家用电器。 3.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和触电的急救处理,养成科学使用家用电器的习惯。 4.正确使用这些家用电器并知道使用注意。 5.熟练掌握家用电器使用的注意点,养成探究的良好习惯。 第二单元: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许多器物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2.认识生活中常见材料的性能和用途,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学会制作一两种小玩具,并能使它亮起来,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 4.学习收集、处理、运用技术信息,对学生进行民俗风情教育。 5.学会制作1—2件作品,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6.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有使用价值或有观赏价值的作品。 7.学会使用常见手工工具。 8.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及动手动脑的能力。 2.能学会制作一两件小玩具。 3.学会收集、处理、运用技术信息。 四、教学措施:

小学六年级劳技教案(1)

第一单元家庭烹饪 教学目标:1 认识锅的种类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保养。 2 学会几种简单的家庭饮食。 3 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亲自动手做几样饭菜。 教学难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锅的使用方法和保养 教学目标:1、认识锅的种类和用途。 2、了解锅的保养方法。 教学重、难点:锅的保养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都有哪些锅? 二、你知道这些锅的用途吗? 三、完成书第三页 四、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用铁锅炒菜吗?你知道铁锅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吗?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3、完成书4页 五、电饭煲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 六、我来教你一招(新锅除锈、除味小技法) 第二课时:鸡蛋的几种吃法和焖米饭 教学目标: 1、了解鸡蛋的营养价值及其几种吃法。 2、学会焖米饭的方法并能动手实践。 教学重点:亲自动手焖米饭 教学难点:焖米饭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 一、你喜欢吃鸡蛋吗?你知道鸡蛋有哪些营养成分吗?

二、你知道鸡蛋都可以怎么样吃吗?(困) 三、既然鸡蛋有这么多种吃饭,你会做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煮鸡蛋和煎鸡蛋 1、同学说一说煮鸡蛋应该怎么做? 2、煎鸡蛋应该怎么做? 3、你知道怎么样判断鸡蛋是否熟了呢? 四、小窍门 1、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下,剥皮更容易 2、煮鸡蛋是放少许盐,鸡蛋壳不容易煮裂 五、你知道香喷喷的米饭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米饭的做法 1、淘米 2、焖饭 六、回家动手做一做焖米饭,让爸爸妈妈给你评价一下 七、思考与实践:你是怎么做到安全用火、安全用电的? 第三课时焖米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米饭的营养价值,学会用电饭锅焖米饭。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家长操作或参照课本及资料提示,掌握焖米饭的基本方法,并利用一些小窍门使焖出的米饭更加营养可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尝试焖米饭,使学生体验干家务活的快乐,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成为家长的小帮手。 教学重点:掌握焖米饭的基本步骤,学会一些做米饭的小窍门。 教学难点:1.掌握焖米饭加水的比例。 2.如果用燃气灶做米饭火候及时间的掌握。 教学方法:资料交流,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有关焖米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谁在家中帮家长做过饭? 师:同学们真棒啊,原来你们在家中都是家长的小帮手。那快说说你都帮家长做过什么饭?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上册课程教案

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

第一章:基本技法 第一节:画线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画线的主要技法。 2.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直尺、圆规、铅笔、三角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利用尺规在200mm×40mm×7mm的木料上画线 1.学生述说看到的教师画线的顺序。 2.找出最简便的尺规画线的方法,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3.在画线摆尺时应注意什么? 二、在40mm×40mm×7mm的木料上,利用尺规画线做出半径最大的圆。 1.怎样找出最大的半径? 2.说说画线的步骤。 三、用100mm×80mm的厚纸板做一副燕式七巧板,试摆出几种图形 步骤: 1.用尺规在纸板上画出100mm×80mm的长方形。 2.按图上所标数据点出长方形四边上的点。 3.按图要求进行连线。 4.用剪刀沿线剪成七巧板。 5.小组活动:拼摆七巧板。

第二节:锯割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锯割的主要技法。 2.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教学准备: 台钳、小手锯、曲线锯 课时:2课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工具,了解工具的结构和用途 台钳:固定木件用 小手锯:直线锯割用 曲线锯:曲线锯割用 二、直线锯割 将上节课画好的在40mm×150mm×7mm的木件固定在台钳上,沿直线锯割成12个小木件。 1.将木件固定在台钳上,锯割线距钳口2指左右。 2.开锯时锯和木件成45°角。

注意: 起锯时先轻拉成槽;用力时,下锯重,回锯轻;将要锯断时,用力要轻,节奏要快;在角的部位下锯时,要先拉出一个较深的槽。 三、曲线锯割 1.用300mm×45mm×7mm的木料做一个V形台面。 2.将V形台面用铁钉固定在工作台上。 3.在100mm×45mm×7mm的一块木料上画任意波纹线,然后沿线锯割成两个木件。 4.锯割时,右手持锯,左手掌握木件。锯条要垂直于木件平面,左手旋推木件,直至锯割完成。 注意: 锯割活动应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注意工具使用要领,初学时用力要轻,动作要缓,注意安全。 第三节:打磨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打磨的主要技法。 2.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准备250mm×45mm×7mm木板一块,150mm×45mm粗细砂纸各一张。用双面胶分别在木板正反面粘上粗细砂纸。 活动过程: 一、认识工具,制作砂纸板 二、在已画出圆的木料上,根据划线做出圆木件

小学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 ,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 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劳动教学终极目标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美。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是小学各科中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本学年我任教六年级劳动技术,在教学工作中将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我要做到深钻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点,做到被学生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一、教学目标: 劳技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模式的采用,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习劳动的基本知识,又要进行实践操作,把两者结合起来,并在这些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性劳动教学旨在培养"开拓型"的劳动人才,传统教

学注重知识积累,停留于思维,想象阶段,创造性教学强调教会学生探求知识、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培养学生具有时代性的创新意识。 二、具体模式: (1)教师把教材中的劳动基础知识、技术要求、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通过讨论、讲解、演示等各种教学手段传输给学生。 (2)学生通过教师讲授的劳动技术的知识、方法动手操作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低年级学生可采用边"授"边"练"的方法进行教学。 (3)通过教师讲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法,教师及时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好调整工作,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总结自己劳动收获,并且可以学习别的同学在实践中的经验,使以后做的更好。 (4)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启动学生情绪,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

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期末考试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与 技术期末考试及答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3d1041156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综2)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 1、常见的电熨斗类型有()。 A、调温型 B、蒸汽型 C、普通型 D、以上都是 2、()的玻璃鱼缸容量相对其他形状饲养金鱼量多。 A、长方形 B、圆形 C、三角形 3、给金鱼补充氧气的主要方法是() A、投食 B、增加金鱼 C、换水 4、流行于欧洲的法、德、英等国家及北美洲的美国等国的菜肴是() A、西菜 B、中式菜 C、两者都有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煮饺子时炉火要旺,待水沸腾才能下饺子 B、包饺子分为调馅、和面、擀皮、包制、煮熟几个步骤 C、生饺子要迅速地一次性全部放入锅中煮 6、叠钱包时要使用()的旧挂历纸。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圆形 7、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特别行政区。 A、1个 B、2个 C、3个 8、制作蝶式直升飞机模型时,()起稳定作用。 A、旋翼 B、蝶翼 C、机身 9、以下不属于棉花的用途的是() A、纺纱织布 B、工业原料 C、食用 10、红薯一般在()前进行收获。 A、霜降 B、寒露 C、白露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熨衣服前,首先要检查衣服上是否有()标志。 2、绣花又叫(),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优秀的民间工艺。 3、一般家庭饲养金鱼,以()缸为佳。 4、沙司也称(),一般可用商场内常见的色拉油作主料。 5、饺子馅一般分为()、()两种。 6、插花使用的插座又可称为(),用于固定花枝的末端。 7、剪纸可以用来()、美化环境,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8、我国有()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9、制作电子贺卡,写贺词的时候要选择()工具在适当位置打上新年贺词。 10、红薯的收藏方法有()、()两种。 三、简答题。(每题 20 分,共 20 分。) 简述修理水龙头的方法。 一、DACAC BBBCA 二、(1)熨烫(2)刺绣(3)玻璃(4)少司(5)肉馅素馅(6)花插 (7)装饰居室(8)23 5 4 2 (9)文字(10)干藏鲜藏

小学六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

洗衣服常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衣服洗涤标志,了解洗衣服常识,学会洗衣服。重点、难点:学会洗衣服. 教学过程: 一、基本活动: 1.认识洗涤标志,了解含义。 2.你知道洗衣服的常识吗? 深浅分开、洗涤剂适量、羊毛衫要用专用洗涤剂 3.学洗衣。 (1)清水浸湿; (2)洗涤剂溶解; (3)浸泡; (4)揉搓; (5)漂洗, (6)挂晒。 二、拓展活动: 判断正误,说出为什么。 三、探究活动:尝试洗小件衣物。

整理房间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整理房间。 重点、难点:学会整理房间。 教学过程: 一、基本活动: 说一说: 1.你整理过自己的房间吗? 2.你是怎么整理的? 二、拓展活动 自己整理房间:早晨起床先开窗、整理床铺、把物品摆放整齐、洁净窗台、墙壁,擦桌椅、扫地、拖地。 三、探究活动 想一想: 1.早晨起床后为什么要先开窗通风? 2.怎样才能保持房间的整洁? 3.设计房间物品摆放。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炒饭. 重点、难点:学会炒饭. 教学过程: 一、基本活动: 学习炒米饭: 1.葱去皮洗净、切碎, 2.搅匀鸡蛋, 3.油加热, 4.炒鸡蛋, 5.加葱, 6.加米饭翻炒, 7.出锅。 二、拓展活动: 比较鸡蛋炒饭和扬州炒饭的区别。三、探究活动: 设计一种特色炒饭。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做沙拉. 重点、难点:学会做沙拉. 教学过程: 一、基本活动: 1、什么是沙拉? 2、调制沙拉酱。 3、做水果沙拉。 二、拓展活动: 做蔬菜沙拉。

盆景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欣赏盆景、设计盆景. 重点、难点: 学会设计盆景. 教学过程: 一、基本活动: 1、欣赏盆景。 2、做土豆盆景。 二、拓展活动: 用土豆或萝卜等刻成工艺品放在盆景中做装饰。 三、探究活动: 试着用其他蔬菜做你喜欢的盆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