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

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第一章:劳动与技术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劳动与技术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的作用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第二章: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2.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基本技能介绍实例讲解和操作演示2.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实例和操作过程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所学技能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操作准确性和熟练度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三章: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安全常识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定的好习惯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安全规定和自我保护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安全常识和规定游戏法:设计安全知识游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四章:劳动与技术的实践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将劳动与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学生动手实践,完成实际项目4.3 教学方法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实际项目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4.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和效果第五章:劳动与技术的未来发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未来发展的认识5.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劳动与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5.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第六章:劳动与技术的环境保护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劳动与技术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进行绿色劳动与技术的意识6.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绿色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和实践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和绿色劳动与技术的概念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绿色劳动与技术案例6.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学生提出绿色劳动与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第七章:劳动与技术的法律法规7.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与劳动与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7.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法律法规介绍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和遵守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要点情景模拟法:模拟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法律情景7.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学生在模拟情景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表现第八章:劳动与技术的健康保护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健康风险培养学生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常见健康问题保护自身健康的方法和技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健康问题和保护方法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健康保护的实践操作8.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健康问题的认识程度学生实践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第九章:劳动与技术的创新思维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点创新思维在劳动与技术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9.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程度学生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第十章:劳动与技术的综合实践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劳动与技术知识培养学生进行综合实践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的项目设计学生进行项目实践的过程和方法10.3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设计综合实践项目学生主导法: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操作10.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实践操作的整体效果学生完成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第十一章:劳动与技术的职业规划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相关的职业前景培养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能力1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领域内的职业介绍职业规划的步骤和方法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职业规划和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职业咨询法:提供职业规划的咨询和指导1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职业规划的理解程度学生制定个人职业规划的可行性第十二章:劳动与技术的项目管理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项目的管理流程培养学生进行项目管理的技能12.2 教学内容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劳动与技术项目中常见的管理技巧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模拟实践法:学生进行项目管理模拟实践观察学生对项目管理流程的理解程度学生进行项目管理模拟实践的表现第十三章:劳动与技术的伦理道德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培养学生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的意识13.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介绍伦理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伦理道德问题和规范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伦理道德的实际案例1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伦理道德问题的认识程度学生在实际案例中表现出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的能力第十四章:劳动与技术的资源利用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活动中资源的利用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资源的能力14.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活动中所需资源的种类和特点资源利用的有效方法和策略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资源利用的基本概念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资源利用的实践操作14.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资源利用的理解程度学生进行资源利用实践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度第十五章:劳动与技术的评价与反馈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活动的评价方法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15.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活动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有效的反馈技巧和处理反馈的方式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评价标准和反馈方法角色扮演法:学生模拟评价和反馈的过程15.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评价标准的理解程度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表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六年级劳动与技术上册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推荐]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推荐]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推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实用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发明创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发明创造、简单维修。

教学重点:生活中的实用技术、手工制作、生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维修工具、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约10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生活中的技术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例题讲解(约20分钟)结合教材,详细讲解生活小窍门、节能环保技术、发明创造等方面的例题。

3. 随堂练习(约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讲解的内容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手工制作与劳动技能训练(约30分钟)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手工制作和生活技能训练。

5. 简单维修实践(约2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维修实践,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2. 章节内容:生活中的技术、劳动技能3. 教学难点与重点:发明创造、简单维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个生活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并说明其原理。

(2)制作一个简易的手工制品,并介绍制作过程。

2. 答案:(1)节能环保技术示例: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电动车。

原理分别为:利用太阳能、提高发光效率、减少燃油消耗。

(2)手工制品示例:折纸、剪纸、木工制品。

制作过程需详细描述。

(3)简单维修经验示例:自行车轮胎修补、手机屏幕更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家庭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学生的手工制作与劳动技能训练5. 简单维修实践的操作指导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程度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科学设定。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劳动与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劳动与技术教案六年级第一章:基本技法第一节:画线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画线的主要技法。

2.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

课时: 1课时教学准备:直尺、圆规、铅笔、三角板活动过程:一、教师演示利用尺规在200mm×40mm×7mm的木料上画线1.学生述说看到的教师画线的顺序。

2.找出最简便的尺规画线的方法,并总结其中的规律3.在画线摆尺时应注意什么?二、在40mm×40mm×7mm的木料上,利用尺规画线做出半径最大的圆。

1.怎样找出最大的半径?2.说说画线的步骤。

三、用100mm×80mm的厚纸板做一副燕式七巧板,试摆出几种图形步骤:1.用尺规在纸板上画出100mm×80mm的长方形。

2.按图上所标数据点出长方形四边上的点。

3.按图要求进行连线。

4.用剪刀沿线剪成七巧板。

5.小组活动:拼摆七巧板。

第二节:锯割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初步掌握锯割的主要技法。

2.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台钳、小手锯、曲线锯课时:2课时活动过程:一、认识工具,了解工具的结构和用途台钳:固定木件用小手锯:直线锯割用曲线锯:曲线锯割用二、直线锯割将上节课画好的在40mm×150mm×7mm的木件固定在台钳上,沿直线锯割成12个小木件。

1.将木件固定在台钳上,锯割线距钳口2指左右。

2.开锯时锯和木件成45°角。

注意:起锯时先轻拉成槽;用力时,下锯重,回锯轻;将要锯断时,用力要轻,节奏要快;在角的部位下锯时,要先拉出一个较深的槽。

三、曲线锯割1.用300mm×45mm×7mm的木料做一个V形台面。

2.将V形台面用铁钉固定在工作台上。

3.在100mm×45mm×7mm的一块木料上画任意波纹线,然后沿线锯割成两个木件。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关系,认识到劳动是技术的基础。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与技术的结合。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劳动与技术的关系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劳动与技术的关系。

2. 讲解:讲解劳动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来源于劳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劳动实践,体会劳动与技术的结合。

第2课时:动手操作能力培养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如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各种动手操作活动,提高操作能力。

第3课时: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如何在团队中解决问题。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操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的操作技能。

3. 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材。

2. 教具:劳动实践工具、小组合作道具等。

3.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与技术的结合。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劳动与技术活动中发挥潜能。

5.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课程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课程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课程教案-/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单元家政家用电器第1 课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初步生疏电。

2、在教学中培育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电是从哪里来的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学预备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一〕看看说说电与我们的生活观看图画说说电和我们的生活和争论的关系。

〔二〕读读议议1、依据你的了解,电还有哪些用途?电是从哪里来到的?〔电是由发电厂生产出来的。

发电厂生产电的方式很多,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原子能发电、地热发电和潮汛发电等,其生产原理都是把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经输电线、变电站来到我们身边〕〔三〕数数我家的家用电器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分别都是些啥电器?〔四〕做做1.填写表格。

2、完成填空题第2 课、安全用电的根本常识一、教学目的1、生疏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了解安全用电的根本学问,培育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安全用电的根本常识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程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维护公共电力设施,注意安全用电,不仅是电力部门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推断以下做法是否正确。

通过争论让学生正确地推断出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三〕做一做针对安全用电方面的种种隐患,请你拟定一份安全用电的留意事项1.学生应当制定自己的安全用电预防措施。

2.学生沟通补充。

〔四〕生疏警示标志让学生认认留神触电、留神电缆和外壳带电,制止触摸等标记(5)争论触电急救处理。

学生读技术息栏中的《触电的急救处理》一文。

第三课如何阅读家用电器的使用说明书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使用家用电器前阅读说明书的重要性。

2.让学生知道如何阅读家用电器的说明书。

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知道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三。

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预备一份家电使用说明书-/五、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今日教师教你如何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二)阅读要点。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章:认识劳动与技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与技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劳动与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劳动与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劳动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讲解劳动与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展示劳动与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劳动与技术在各自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安全规范的习惯。

2.2 教学内容:劳动安全的基本原则。

常见劳动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2.3 教学活动: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原则。

展示常见劳动安全事故的案例并讨论预防与处理方法。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演示正确的安全操作。

实地演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安全规范。

第三章:手工制作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技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基本手工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

常见手工制作技巧的介绍。

3.3 教学活动:讲解基本手工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

展示常见手工制作技巧的案例并进行演示。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尝试不同的技巧。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并给予建议。

第四章:家庭劳动技能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劳动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庭劳动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家庭劳动的分类和意义。

常见家庭劳动技能的介绍。

4.3 教学活动:讲解家庭劳动的分类和意义。

展示常见家庭劳动技能的案例并进行演示。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家庭劳动,尝试不同的技能。

分享与评价:学生分享自己的劳动经验,互相评价并给予建议。

第五章:环保意识与实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5.2 教学内容:环保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环保实践的方法和技巧。

5.3 教学活动: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浙教版(精选五篇)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浙教版(精选五篇)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浙教版(精选五篇)第一篇: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浙教版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两大部分,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家政类的手缝、洗涤、烹饪、编织、家用电器、种植等内容,学习技术类的纸工、泥工以及其他多种材料制作等项目。

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基础,本册教材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而编排的。

二、教学目的1、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精神。

5、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教学措施。

1、强调具有开放性,尽量加大容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并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2015年9月1、奇妙的针法教学目标:了解钩针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装饰价值,掌握持针、绕线的方法,认识几种常见的编织记号,学会其编织的技巧。

课前准备:准备工具,并向女性家长请教,以促进孩子们编织技能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学习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选择上除了教材上运用的,还可以选择其它的线材,如彩带、开司米线、马海毛线等等,工具更是型号多样,棒针的型号从大到小有十几个品种,要求学生按线的粗细合理选择,棒针可以选用铝质或竹制的,钩针也有两种不同的式样,一般来说,教材中的较适合学生使用。

二、汇报课前的学习体会三、自学书上的制作步骤四、互帮互助可以发动男女学生之间互帮,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同时让对编织内容感兴趣的学生走得更快。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单元家政-家用电器第1课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初步认识电。

2.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知道电是从哪里来的。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一)看看说说电与我们的生活观察图画,说说电和我们的生活和研究的关系。

二)读读议议1.根据你的了解,电还有哪些用途?电是从哪里来到的?电是由发电厂生产出来的。

发电厂生产电的方式很多,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原子能发电、地热发电和潮汛发电等。

其生产原理都是把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经输电线、变电站来到我们身边。

三)数数我家的家用电器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各种电器。

四)做做1.填写表格。

2.完成填空题。

第2课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一、教学目的1.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培养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维护公共电力设施,注意安全用电,不仅是电力部门的职责,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二)判断下面的做法是否正确通过讨论让学生正确地判断出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三)做一做针对安全用电方面的隐患,请学生拟定一份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1.学生自己拟定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2.同学交流补充。

四)认识警示标志让学生认识警示标志,如当心触电、当心电缆和外壳带电,禁止触摸等标记。

五)研究触电急救处理学生读技术信息栏中的《触电的急救处理》一文。

第3课怎样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在使用家电前阅读说明书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准备一份家电使用说明书。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今天,老师教你们怎样阅读家电使用说明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与技术教案六年级1、奇妙的针法教学目标:了解钩针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装饰价值,掌握持针、绕线的方法,认识几种常见的编织记号,学会其编织的技巧。

课前准备:准备工具,并向女性家长请教,以促进孩子们编织技能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学习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选择上除了教材上运用的,还可以选择其它的线材,如彩带、开司米线、马海毛线等等,工具更是型号多样,棒针的型号从大到小有十几个品种,要求学生按线的粗细合理选择,棒针可以选用铝质或竹制的,钩针也有两种不同的式样,一般来说,教材中的较适合学生使用。

二、汇报课前的学习体会三、自学书上的制作步骤四、互帮互助可以发动男女学生之间互帮,开阔学生的设计思路,同时让对编织内容感兴趣的学生走得更快。

五、课外延伸学习其他的针法。

六、评价:编织是否仔细;技术设计是否有创意;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2、美丽的钩针花样教学目标:1.学会欣赏各种形状的钩针编织图案,了解其针法及组合的方式。

2掌握三种针法的编织方法,熟练进行编织,并能对它们进行组合,完成一种简单花样的编织。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的重点是掌握锁针、短针、长针的编织方法,并能够将它们组合,编织出一种简单的花样。

2.教学的难点是熟练地运用钩针的三种基本针法。

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先复习钩针起针方法及三种基本针法的编织图示符号及方法;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想想”中的三种花样分别使用的针法类型及组合方式。

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2动手编织:动手编织前,教师要组织他们仔细阅读环状花样的编制说明,交流质疑,然后教师对技术难点进行示范讲解,最后分组练习,互帮互学。

评比;学生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展示,老师评比。

3、香皂结教学目标:1.探究中国结香皂的编织技术,感受它的工艺性与实用性结合的特点。

2.学会中国结香皂的编织方法,编制一份独特的中国结香皂礼物。

3.通过实践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的重点是探究中国结香皂的编织技术,学会基本的编织方法。

2.教学的难点是创造性地运用打结技术,编制一份独特的中国结香皂礼物。

教学过程:一。

探究中国结的编结技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结香皂的工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品质。

让学生观察和理解香皂结的外形与编结技术的关系。

二。

技法学习1 。

教师示范:图案的固定方法、双手盘绕的方法。

2 。

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尝试编结。

三、制作实践教师指导学生有序地展开编结制作。

1 、徒手绘制草图,和同学们交流。

2、用大头针固定编结线路,并选用合适的线绳展开编结。

四、展示评价师生共同布置展示台。

教师引导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表达编结意图:1、我的中国结香皂有何用途?2、我编制作品时,花费时间最多的部分在哪里?3、哪些色彩搭配的特别满意?4、用大头针固定时,我用了哪些巧妙的办法?4、小刺猬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自己看着图示塑造刺猬形象。

2、通过捏、揉、搓等技能捏出造型。

3、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橡皮泥、紫砂泥、泥工板、各种辅助材料及泥工用具。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出示图片刺猬)引导学生说出刺猬的基本特征)2、学生尝试看图示塑造刺猬形象,教师巡回。

3、讲述塑造过程,教师做简单评价。

二、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评价结束活动。

请个别有创新的学生上来讲述他的作品,并进行表扬鼓励。

5、电影放映机教学目标:1、了解电影放映机的原理2、学会利用蛋糕盒来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影放映机教学准备:蛋糕盒、热水瓶软木塞、长约30厘米的粗铁丝、卡纸、美工刀、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一、引入二、学习步骤1、在蛋糕盒表面的正中央画一点A,然后在蛋糕盒的侧面,用美工刀刻一个小窗,并在A点附近的蛋糕盒表面开一个天窗。

2、用铁丝从A点穿过蛋糕盒与盒盖,然后抽出铁丝。

3、将热水瓶的软木塞当作放映机的郑轮,将铁线穿过卷轮的中心。

、4、在卷轮的表面画上米字格,然后用小刀在卷轮的外侧画一圈垂线。

5、根据你投计的图片,按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的顺序画图。

6、将画好的图片按顺序一一插入卷轮的竖缝里,注意插得整齐,牢固些,也可以用胶水粘合。

7、卷轮装入蛋糕盒中,并用铁丝将三者下连接。

8、在铁丝的上端粘上小旗子,下端扭成直角弯。

三、展示6、无土栽培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通过上网浏览初步掌握无土栽培技术的概念,认识其优点,了解无土栽培的各种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进行无土栽培大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无土栽培的优点,使学生了解无土栽培可以获得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它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并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有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解无土栽培可以获得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它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运用网络,探究知识1、质疑提问2、分组研究3、交流汇报l 方法:立体栽培、水培、袋培、砂石培、木屑培等(三)指导实践1、讲述:通过上网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研究无土栽培还有什么打算或?2、指导学生做木屑栽培大蒜的实验。

3、反馈情况。

(四)总结延伸7、无土栽培常春藤教学目标:学会无土栽培常春藤的方法教学准备:铲子、洒水壶、常春藤、珍珠岩、细沙、花盆、营养液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揭题二、学学做做:1、洗净泥土:洗净常春藤根部的泥土,并作适当的修剪。

2、准备基质:固体其质选用2份珍珠岩加1份细沙,然后将基质搅拌均匀。

3、远用中号吊盆,将搅拌好的基质上进行栽种,一般每盆栽3、5棵4、第一次要浇透,以后每隔几天浇一次。

三、总结8、神奇的音乐片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片的神奇作用2、了解安全使用电烙铁的要求教学准备:剪刀、尖嘴钳、镊子、导线、蜂鸣器、音乐片、电池盒、触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二、学学做做1、握好电烙铁2、带锡焊接3、点锡焊接4、焊蜂鸣器5、焊电极片6、焊音乐片三、交流成品,展示9、水果电池活动目标1.科学探究:学会制作简单的水果电池;初步尝试画简单的电路图。

2.科学知识:知道电池的组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初步意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4.培养学生简单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一、活动启动阶段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电池?收集了哪些电池?我们今天这堂课,就来创造个小电池,做一个有趣的“水果电池”。

二、实验探究阶段1、教师当场示范制作水果电池,边出示材料,边介绍。

分别介绍电流表、导线、鳄鱼夹、金属片。

2、学生用鳄鱼夹把电流表和金属片连接好。

3、教师往水果里插入铜片和锌片,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4.学生尝试。

5、提出疑问:这真的是电吗?用音乐小喇叭(来自新年卡上)来验证。

水果电池产生的电,足以使音乐小喇叭发出声音。

2、讲解水果电池的组成四、实验拓展阶段师:我们已经做了一组苹果做成的水果电池,细心的同学们不知有没有发现,它们产生的电流都一样大吗?(不一样)五、活动总结阶段10、自制冰镇番茄教学目标:学会制作冰镇番茄教学准备:冰箱、糖、番茄、盘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二、学学做做1、洗净番茄后去皮2、将番茄装入盘中并加糖3、放入冰箱的冷藏室中4、数分种后取出食用三、布置课后任务因条件的限制,只能在家里完成。

11、煮饭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2、初步懂得使用电饭煲。

教学准备:米、电饭煲、淘米蓝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二、学学做做1、淘米2、用抹布将电饭煲的内锅处部擦干3、将米倒入电饭煲中,再加入适量的水4、插上电源5、按下按键,当红灯跳转后表示饭已烧熟,请再焖15分钟。

6、用饭勺将饭翻松三、布置任务请学生回家为爸妈烧一餐饭。

12、栽培豆芽菜教学目标:1、了解豆芽菜的由来2、会自己来制作豆芽菜教学准备:塑料蓝、黑色塑料袋、水盆、绿豆、自来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二、学学做做1、消毒:将绿豆种子用清水洗净,洗时去除破烂种子及杂质,然后在55度的热水中消毒5分种。

另处,栽培的容器等也用开水烫洗消毒。

2、浸泡:消毒后用清水浸种约一天,待种子充分吸水膨胀,有的种皮破裂时倒入塑料篮,冲洗干净。

3、催芽:在塑料篮外面肆上黑色塑料袋,每隔4-6小时淋一次水,淋水后及时上黑色塑料袋,在黑暗环境中催芽。

三、总结13、制作电动摩托艇模型教学目标:1、了解电动摩托艇制作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布置。

2、通过制作摩托艇、玩摩托艇的动手、动脑过程,学会用泡沫塑料制作摩托艇的方法,享受成功的乐趣。

3、学会使用美工刀、螺丝刀、电烙铁等常用工具。

活动重点:摩托艇零件安装。

活动难点:切割及马达地安装。

一、导入:摩托艇又叫动力艇、汽艇,是一种用内燃机或电动机发动的小型船舶。

摩托艇速度快、灵活轻便、机动性大,可以作短距离的交通工具。

、二、看看想想。

看看想想是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个电动摩托艇,思考制作这个摩托艇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设计一个制作方案,然后把方案写进右边的空白处。

三、学学做做。

1、制作船体2、安装零件3、调试试航四、交流创新学生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了解了摩托艇的基本制作技能,这里安排了两道拓展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兴趣与实践能力。

1、你能把摩托艇的外形设计得更加漂亮吗?(作品外观创新)2、摩托艇以内燃机或电动机驱动,想想还能用更好的动力装置驱动吗?(作品动力创新)五)展示台1、说说你制作的摩托艇模型的特点,比一比谁的摩托艇模型做得漂亮。

激发学生再次制作和创新的积极性。

2、举行一次摩托艇航行比赛。

看谁的摩托艇开得稳、开得直、开得快(可以另外安排时间进行)。

14、制作小木凳教学目标:1、学会画线、锯割、刨销、钉钉子等技能。

2、学会设计图纸,并能从小木凳的外形、材料等方面加以改进,提高创新能力3、通过小木凳的制作,感受木工制作的乐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线条的双重画出,同学间互相帮忙,并非我们平时意义上的合作,这里的互相帮忙所指的是我帮你,你帮我。

难点:掌握锯割平直的技能。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生活中各种小凳子的照片在媒体中展示,同时制作好小凳子示例,提供学生参考。

2、新课引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小凳子,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以及制作好的小凳子做示例激发学生兴趣。

3、学习过程,1)设计小木凳2)制作小木凳时四、教学评价:1、图纸的正确性评价2、能否掌握用工具在木料上画线、锯割等技能3、重点评价是否美观、牢固、实用。

15、我的理想活动目的:1、通过学生的个性展示,结合口语自由表达,使学生明确理想的含义,知道应正确选择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受到一次理想教育。

2、通过学生的口语自由表达,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活动过程:一、导语:理想,一个诱人的字眼。

那么,你认为理想是什么?话题一:理想是不是可有可无的话题二:我的理想师小结,并结合贴吧中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使之明确:正确选择理想很重要!话题三: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理想话题四:如何使理想化为现实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