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眼中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感的调查(附调查表)

关于大学生对国家认同感的调查(附调查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简要评析关于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简要评析概要: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更折射出国家的发展状况。

作为国家栋梁的我们,对国家的正确和客观的认识和心理定位是我们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

通过本次调查我小组从几个方面简要评析了当代大学对国家认同感的认识和定位。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一、民族文化与国家认同感(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国家认同感的联系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神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科学地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研究它对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影响,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进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各民族之间不断的交融与碰撞中,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一统的国家观,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的内在动力,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寻求独立的实践中,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英勇抗敌的奋斗中,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爱乡、维护统一的民族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理念等,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民族品质、民族美德,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增强国民对国家认同感等,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对于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在世界文化遗产中被韩国捷足先登的问题调查中,认为这与国家自尊有较大关系的人占83.3%,这说明: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国家认同感,国家的荣誉与个人息息相关。

而认为我们可以另外申请的竟然也有5.6%,这令我很不解,事关国家自尊既然会有人觉得我们可以另外申请,难道不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6.7%的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不应该提到那么样的高度,这是一个极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也是小事?可见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不强!4.4%的同学不太关心。

大学生爱国意识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爱国意识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爱国意识调查社会实践报告中文标题:摘要:本报告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旨在探讨大学生爱国意识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国家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但在具体行动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同时,调查还揭示了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和媒体影响等因素对大学生爱国意识的重要性。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建议和措施,以培养更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章研究背景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爱国意识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章将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三个方面介绍研究主题。

1.1 研究背景爱国意识是人作为一个国家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是国家认同和个人情感的结合体。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提高大学生爱国意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爱国意识的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大学生的爱国意识教育和培养。

1.3 研究意义通过对大学生爱国意识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对国家的认同程度,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政策建议,培养更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章调查方法本章将介绍本次调查的对象、调查内容和数据收集方法。

2.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大学生群体,覆盖不同学校、专业和年级的学生。

2.2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程度、对国家形象的评价和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等方面。

2.3 数据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

第三章调查结果分析本章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大学生爱国意识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

3.1 大学生爱国意识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国家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但在具体行动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其中,男生的爱国意识高于女生,本科生的爱国意识高于研究生。

3.2 影响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因素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和媒体影响是影响大学生爱国意识的重要因素。

中国形象调研报告

中国形象调研报告

中国形象调研报告中国形象调研报告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国家,拥有辽阔的土地和多元化的民族,因此在国际上有着独特的形象。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以及外界对中国形象的认识和评价。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调查对象涵盖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教育背景的人群。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普遍较为积极。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中国的长城、故宫、兵马俑等世界文化遗产享有盛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

此外,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许多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有潜力的全球经济大国,并且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次,中国形象的软实力得到了广泛认可。

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功夫、太极拳、中医等,都在国际社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京剧、杂技、民族舞蹈等,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此外,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活动在国际社会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展示出中国人民的团结、友善和奉献精神。

然而,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对中国形象的负面评价。

部分受访者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人权状况表示关注。

他们认为中国的媒体审查和言论限制有些过度,对民主和人权存在一定的限制。

此外,一些人对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感到担忧,认为中国有待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有几点建议。

首先,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对外传播,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

通过扩大外交宣传渠道和途径,在国际社会中打造更加全面、准确的中国形象。

其次,要加大力度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信任度。

最后,加强互联网管理和信息传播管控的同时,也应允许更多的言论自由,提高政府透明度,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认可度。

总结:中国的形象在国际社会中整体呈现积极向上的趋势,得到了广泛认可。

大学生爱国主义调查报告

大学生爱国主义调查报告

大学生爱国主义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家的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校园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内容。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展现的爱国行为。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来自不同专业、年级和地区的大学生,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900份。

三、调查结果1. 理解与认同调查显示,86%的大学生认为了解国家历史和文化是培养爱国主义意识的基础。

83%的大学生认为爱国不仅仅是爱国家,更是爱家庭、爱社会,体现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家发展上。

此外,7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对国家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2. 爱国行为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来行动起来,其中60%的大学生参加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40%的大学生参与过环境保护行动。

此外,51%的大学生经常关注国家和社会大事,积极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爱国主义教育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认为目前大学校园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45%的大学生认为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此外,30%的大学生认为教育方式单一,希望能够通过更多形式的活动来加强对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讨论与建议1. 建立多样化教育形式根据调查结果,建议在大学校园中建立多样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包括举办主题讲座、组织实地考察、举办文化活动等,以便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爱国主义的力量。

2. 强化社会实践环节调查显示,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更加能够增强他们对爱国主义的认同和行动力。

因此,建议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增加社会实践的环节,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3. 鼓励研究与创新在调查中,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能够通过独立研究和创新来贡献国家。

因此,建议学校加强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生爱国意识调查社 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爱国意识调查社 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爱国意识调查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爱国意识调查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状况,我们开展了此次社会实践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爱国意识的现状,包括对国家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表现等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加强和改进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爱国意识的提升。

三、调查对象及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涵盖了多所高校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网络平台发放问卷,共收集到有效问卷_____份。

2、访谈调查选取部分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爱国观念和想法。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对国家的认知大部分大学生对我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但仍有部分同学存在认知不足的情况。

例如,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部分同学的了解不够深入。

(二)情感态度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然而,也有少数同学在面对一些国际问题时,表现出盲目崇外或消极对待的态度。

(三)行为表现在爱国行为方面,多数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自觉维护国家形象和利益。

但仍有部分同学在实际行动中缺乏主动性,如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等。

(四)影响因素1、家庭环境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氛围对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来自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家庭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爱国意识。

2、学校教育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和活动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

3、社会环境社会舆论、媒体宣传等对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五、加强大学生爱国意识的建议(一)家庭方面家长应注重自身的言传身教,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通过讲述国家的发展历程、英雄事迹等,激发孩子的爱国热情。

(二)学校方面1、优化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国家形象调查报告

国家形象调查报告

国家形象调查报告国家形象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家形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国家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外在形象,更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为了解国家形象在全球范围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国家形象调查。

一、国家形象的定义和重要性国家形象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

它包括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方面。

国家形象对于吸引外资、促进贸易、推动文化交流、吸引人才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二、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在国家形象调查中,我们发现国家形象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1. 政治制度: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法治、公正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观。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民主制度、法治社会和公正的司法体系是一个良好国家形象的基础。

2.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形象的重要指标。

调查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是评价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准。

创新能力、科技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势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

3. 文化传统: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传统包括语言、宗教、艺术、文学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社会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是一个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医疗保障和教育水平是评价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准。

5.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一个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和环境质量是评价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准。

三、国家形象调查结果根据国家形象调查结果,我们对各国的形象进行了排名。

以下是调查结果的一部分:1. 经济发展: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排名靠前。

国家形象调查报告2篇

国家形象调查报告2篇

三一文库()/工作报告/调查报告国家形象调查报告2篇*目录.国家形象调查报告.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昨天,XX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与XX年相比,中国形象正被越来越多的受访者所认可。

中国整体形象得分相比上一年高出了0.8分(总分为10分)。

在海外的8个国家中,对中国的整体形象打分为5.9分,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形象的打分最高,为7.6分;而日本民众的打分最低,仅为3.4分。

本次调查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与华通明略合作开展,共覆盖了代表不同区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9个国家,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民众,也涵盖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南非、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的民众。

每个国家的受访民众为500人,共计4500人。

总体来看,海外受访者对中国形象认同率最高的描述是“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占46%的比例;但是与此同时,45%的受访者也会认为中国是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

屏蔽此推广内容报告显示,对于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发展理念和国际倡议,海外受访民众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其中,“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依法治国”是海外受访者最为熟知的内容。

在认可度方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被海外受访者接受的比例最高。

海外民众最熟悉的十大中国品牌依次为:联想、华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海尔、阿里巴巴、中兴、海信、tcl、中国银行和中国移动。

对中国产品的整体评价相较XX年有所提升,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阻碍海外消费者购买中国品牌的主要因素。

此外,售后服务也是中国产品亟待改善的方向。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国家形象调查报告(2)《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XX》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全球领先的市场调查及品牌咨询机构华通明略和lightspeed gmi于18日在北京发布,发布显示:中国形象国际认可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

迄今为止,这已经是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三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大学生爱国主义调查报告

大学生爱国主义调查报告

大学生爱国主义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态度和认知,本文进行了一项大学生爱国主义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26份,有效问卷123份。

三、调查结果1. 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调查结果显示,有88.62%的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同时也是一种民族意识,还有11.38%的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行动。

2. 大学生参加爱国主义实践活动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76.42%的大学生曾经参加过爱国主义实践活动,23.58%的大学生表示从未参加。

3. 大学生对于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79.67%的大学生认为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很重要,14.63%的大学生认为比较重要,5.69%的大学生不太重要。

4. 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调查结果显示,52.85%的大学生会在外国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对于祖国的热爱和自豪,47.15%的大学生不会有这样的表现。

5. 大学生学习爱国知识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85.37%的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网络获取等途径学习爱国知识,14.63%的大学生表示没有特定的学习途径。

四、调查分析1. 从对于爱国主义的理解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认知偏向于情感和民族意识方面,比较少关注行动方面。

这可能与当前社会对于爱国主义的宣传形式有关。

2. 大部分大学生曾经参加过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并且对于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的认知十分重要。

这说明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

3. 在对于表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有一半的大学生会在外国人面前表现出来,这表明大学生对于国家形象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4. 大学生学习爱国知识的途径以课堂学习和网络获取为主,这充分说明了当前高校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但是在行动方面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眼中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报告
国家形象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从一个方面体现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因此,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深受各国政府的重视。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其国家的“成长性”注定了中国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中国、中国人、中国元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符号、中国风等等,越来越频繁和突出地出现在全球媒介信息之中,共同建构了“中国形象”,为人们提供了对于中国历史、现状、自然、人文、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综合印象”,这种印象中既有对中国国家和民众行为的“反映”,也有感性和理性的“判断”,既有对中国的“认识”,更有对中国的“评价”。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国政府在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上下了很大功夫。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知识精英,是最能够对我国国家形象产生重要影响的群体,是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主要施动者。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于我国的国家形象是否有全面、可观、清醒的的认知和定位,我们设计了问卷并进行了这次社会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四川理工学院营盘校区大学生(由于调查的困难性,选取了校区进行调查)。

2、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

向所取得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问卷:《大学生眼中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了解学生关于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与定位的基本情况。

3、调查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完成样本采集。

三、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附在最后一页)
四、调查结果分析:
大学生眼中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
1.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2.您的专业是______________
3.您平时关注的信息大都来自?
A官方媒体,人民网,新华网,青年文摘、环球等
B南方系”社论,南方周刊、都市报,炎黄春秋等
C五大门户网,腾讯网、新浪网、网易网、搜狐网、凤凰网
D 外媒,路透中文网、联合早报,FT中文网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现如今的大学生更多是选择新媒体作为信息来源,渠道还是趋于主流,当然,传统的官方媒体并未退出舞台,在大学生的选择中也占据相当比例。

另外从调查数据上还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国内媒体作为自己的信息主要来源。

4.您认为当前中国当前外交上的的国际形象是?
A崛起中的大国,让他国既羡又忌的强大经济体
B苏醒的东方巨龙,咄咄逼人、军力在不透明中急速膨胀
C沉默的羔羊,在投弃权票与抗议谴责中韬光养晦
D和谐与友谊之邦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其他国家对此表现出不一样的态度,或羡或忌。

各种信息反馈到国内,在大学生们的国家形象中得到印证,有20名调查形象选择了“崛起中的大国,让他国既羡又忌的强大经济体”作为中国的国家形象代表。

5.我国在外交上应该更注意些什么?
A更加强硬,在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上要坚决捍卫
b更缓和,尽量搁置回避钓鱼岛、南中国海等敏感问题,避免冲突
c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即使在超级大国的阴影下对中东等问题也要表明一家之言
d韬光养晦、决不当头,少参合国际上的事
正如前文所言,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其他国家也更加的关注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表态,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相比以前的缓和柔性处理方式,更多的大学生选择我国在外交上应该更加强硬,坚决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

6.您认为世人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
A.两岸分裂、大陆政权极权政治
B.经济奇迹
C.司法状况不良,死刑较多、刑讯逼供
D.第三世界的好兄弟、乐善好施、负责任的大国
E.官员腐败、行政专横
F.神秘的东方、历史悠久、景色秀丽
G.世界的主要污染源、黑心食品多多
H.土财主、暴发户,圈购资源、贵重品,世界奢侈品的大买家
7.您认为影响我国大国形象的缺憾有些什么?
A.人权没得到应有的尊重
B.山寨加工厂,没有世界性的民族品牌,如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韩国三星C.没有世界性级的风云人物,如大科学家、文艺人士、普利策奖获得者等D.没有世界性的文化符号,比如美国好莱坞、日本动漫、法国时装
E.无世界性体育盛事,如美国NBA、英超、温网等
F.没有在世界流行风潮中占一席之地,影视音乐创新滞后
8.您认为应该在哪里投入更能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有所裨益?
A.多多举办世界性盛会,以示天朝v5
B.强化国防、建造航母、空军海军维护海洋权益和国家尊严
C.金援外交、在他国灾难中帮助扶持
D.改良民生,体现社会主义国度对民众的关怀
E.做广告、搞公关,以商业营销的技术方法改善国家形象
9.您更欣赏下列哪种国家形象?
A.普世全球的山姆大叔、影响力到达世界的每个角落B.坚韧强悍、谁也不敢轻视的俄国熊
C.高傲优雅的高卢雄鸡
D.沉默是金,绅士传统而不漏声色的英国牛牛
E. 新兴的强权:勤劳聪明的印度大象
10.你认为最经发生的最有损我国国家形象的事件是什么?A.7.23高铁事故
B.剪断越南石油地震勘探船的电缆
C.云南曲靖师宗矿难
D.国产飞豹飞机坠毁
E.郭美美事件牵出的中国红十字会丑闻
11.你认为最经发生的最能提升我国国家形象的事件是什么?A.中国成功发射两颗卫星并实现太空对接
B.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
C.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拉斯克医学奖(媲美诺贝尔医学奖)D.援助日本地震,泰国水灾,非洲饥荒
12.你认为最好的国家形象展示是什么?
A.改善民生 B.政治上宽容异见
C.强大的经济实力
D.体育强国
13.你对中国未来国家形象的预测?A.和现在差不多,大使国际地位更高B.形式不乐观,可能不如现在
C.军力强大对峙美日,支配东亚D.像美苏一样的世界霸主
五、调查总结:
附:调查问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