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3篇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3篇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3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1【导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感受古典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

树立学习诗词的自信心,增强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培养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查找资料的能力。

【课时计划】2课时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中国被称为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涌现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吟咏古诗,畅谈古诗,领略诗歌的无穷魅力吧。

活动指导交流展示活动一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小组,指令一人当组长,各小组听清各组的具体任务和注意事项。

1.“分门别类辑古诗”小组(1)从互联网中查找我们选定的主题内容:关于爱国、思乡、动物、植物、地名、颜色的古诗句,编辑成手抄报。

(2)大家交流编辑的手抄报内容,尽量避免重复。

2.“别出心裁品古诗”小组(1)从互联网中查找以古诗词题目或句子命名的图画;或根据图画配上学过的古诗词。

(2)交流查找到的作品,评定优秀作品向老师推荐。

3.“声情并茂诵古诗”小组(1)从互联网中查找以古诗词题目或句子命名的歌曲,或根据古诗词内容编成的歌曲。

(2)交流查到的作品,评定意境优美、曲调动听的歌曲向老师推荐。

活动二有分工也有合作。

确定有困难的同学,可向老师或其他同学求助,尽量每组独立完成。

活动三成果展示,各组通报采编情况1.首先看看“分门别类辑古诗”小组编辑的诗集内容。

(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诵读。

(1)关于爱国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古诗苑漫步》教案范文

《古诗苑漫步》教案范文

•••••••••••••••••《古诗苑漫步》教案范文《古诗苑漫步》教案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苑漫步》教案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苑漫步》教案1【活动目标】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绚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2、提高写作编辑和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1、诗歌赏析。

2、写作编辑。

【活动设想】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

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绚烂。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广博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同学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喜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同学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同学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考虑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发明效果的喜悦。

【活动准备】1、确立项目:编辑、朗诵、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

以上各项,诗词编辑与诗歌朗诵是主项,每位同学必需参与;书法绘画可由局部有专长的同学参与;音乐与舞蹈视同学而定;每人必需写一篇作文500字,题目就是“古诗苑漫步”,谈谈这次活动的感受。

诗词编辑以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为宜。

2、分组并推选出组长。

选出活动主要筹划人(或由班长、语文课代表代理)3、组建评委(包括教师与同学,最好能聘请兄弟班级的同学和其他任课教师参与)4、教师指导:明确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

进行活动内容的技术性指导。

对小组长和总筹划进行必要的培训。

【课时布置】1、活动全过程四周。

2、效果展示一课时。

【活动过程】一、总筹划提交活动计划安排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通过各种渠道,查询相关资料1、可上网检查“中华诗词”有关内容。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精选7篇)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精选7篇)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实践活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上网等途径,分类积累古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课前准备:1、收集、鉴赏、吟诵自己喜欢的古诗词。

2、教学课件及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歌曲《涛声依旧》中歌词依据的古诗2、咏雪和咏柳名句3、生活中我们用古诗抒情二、分组古诗接龙比赛活动。

1、各组推荐接龙学生。

2、各组代表分组进行古诗接龙比赛(接龙的诗句是七、八年级语文书中出现的名句,每组四句共十六句)。

3、教师及时对活动进行点评。

4、全班齐读所接龙的古诗句。

三、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

1、复习搜集资料的途径。

(图书馆、实地调查、采访、上网……)2、学生活动:分组分类上网或从书中收集相关古诗句(第一组:描写山水风光;第二组:描写春夏秋冬;第三组:抒发离愁别绪;第四组:表达人生哲理)3、各组同学间进行交流。

4、各组指名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把收集到的古诗在小黑板中设计出黑板报。

5、教师引导对各组板报进行点评。

四、诵古诗1、各组派代表朗读一首古诗。

2、任选一组所朗读的诗全班齐读并作朗读指导,。

五、古诗今写1、学生自由写古体诗。

2、每组指名一位同学诵读自己写的古体诗。

六:在《明月几时有》的歌声中结束本次课堂教学。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5.鼓励学生进行古诗创作,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古诗的感知、理解和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提高古诗学习效果;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对古诗的理解仍有所欠缺。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首古诗的深度解析,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古诗的知识。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的基本概念、艺术特色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应用古诗。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古诗苑漫步》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们更深入地感受古诗的魅力。回顾这次教学,我认为有几个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苑漫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被一首诗、一幅画深深打动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古诗是古代诗人通过特定的形式表达情感、描绘景象的文学作品。它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6篇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6篇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及反思优秀6篇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漫步古诗苑》课型:积累鉴赏课课时:一课时年级:八年级下活动目标:1、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文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搜集整理古诗词,加强学生的预习积累的习惯。

3、通过小组比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交流合作能力。

4、在诵读仿写、品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重点:诵读、仿写、品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小组比赛中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交流合作能力。

活动难点:在畅游诗词云海中,提高审美情趣及文化品味。

活动准备:1、一周前印发学案导学,学生回家预习、积累、整理。

2、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教学过程:漫步之一“学诗”(打夯筑基)古诗1、体裁古体诗《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十五从军征》近体诗律诗(八句五言与七言《望月怀远》《过零丁洋》)绝句(四句,五言与七言《相思》《赤壁》)田园诗(《归园田居》《游山西村》《过故人庄》)边塞诗(《使至塞上》《凉州词》《渔家傲-秋思》)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赠汪伦》)2、内容:思乡诗(《望月怀远》《泊船瓜洲》《回乡偶书》)咏史诗(《赤壁》《泊秦淮》《题乌江亭》)爱国诗(《春望》《过零丁洋》《己亥杂诗》《示儿》)哲理诗(《望岳》《登飞来峰》《题西林壁》《观书有感》)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计305篇。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词:1、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词有词牌,即曲调。

词牌如《相见欢》、《虞美人》、《浣溪沙》、《渔家傲》、《天净沙》《如梦令》《忆江南》等。

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58字以下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古诗苑漫步的学习,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通过对古诗的欣赏与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鉴赏古诗的方法和技巧。

3. 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作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古诗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古诗作品,包括古代诗歌的经典作品和现代仿古诗歌。

2. 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 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如诗歌鉴赏书籍、网络资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诗歌鉴赏方法的学习与实践。

b. 欣赏古代诗歌的经典作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c.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分享学习心得。

3.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对古诗苑漫步的教学进行总结。

4.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深入研究和赏析,写一篇赏析文章。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通过诗歌赏析文章的质量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问答环节来评价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古诗朗诵会,让学生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2. 开展古诗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自己的古诗作品。

3. 推荐学生参加相关的文学社团或古诗竞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收集更多关于古代诗歌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2.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诗歌鉴赏书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形象的学习材料。

综合性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案

综合性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案

综合性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案一、活动目的:1. 通过古诗苑漫步活动,让学生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文中的美景、美德和美好情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活动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三、活动时间:2课时四、活动地点:学校图书馆、教室五、活动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阅读一些古诗文,了解作者、背景和内容,为活动做好铺垫。

2. 活动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古诗苑漫步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活动一:赏诗文美景(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文,并说明理由。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美的古诗文,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美的古诗文。

4. 活动二:悟诗文美德(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感受美德,如忠诚、孝顺、友谊等。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具美德的古诗文,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具美德的古诗文。

5. 活动三:品诗文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感受美好情感,如喜悦、悲伤、思念等。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具美好情感的古诗文,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具美好情感的古诗文。

6. 活动四:绘诗文画面(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文中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具画面感的古诗文,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具画面感的古诗文。

7. 活动五:展诗文才华(1)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古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

(2)学生分组讨论,挑选出每组认为最具才华的佳作,并简要阐述理由。

(3)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总结出大家认为最具才华的佳作。

8. 活动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古诗文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多欣赏古诗文。

《古诗苑漫步教案》

《古诗苑漫步教案》

《古诗苑漫步教案》第一章:古诗苑漫步简介1.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古诗苑漫步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苑漫步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1.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示范:展示古诗苑漫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苑漫步。

第二章:古诗的节奏和韵律2.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敏感度。

2.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实践和应用。

2.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基本概念。

2. 示范:展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分析和欣赏。

第三章:古诗的意象和意境3.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敏感度。

3.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实践和应用。

3.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基本概念。

2. 示范:展示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练习:学生尝试进行古诗的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

第四章:古诗的表达技巧4.1 课程目标1. 了解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培养对古诗的表达技巧的敏感度。

4.2 教学内容1.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定义和意义。

2.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分析和欣赏方法。

3. 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实践和应用。

4.3 教学活动1. 讲座:介绍古诗的表达技巧的基本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山东淄博临淄高阳中学李洪兴
教学分析: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学生从小学到初一、初二已经学习接触不少古诗词了。

但好多同学对古诗词不感兴趣,对学过的古诗词不能很好的理解感悟。

本次综合性学习,可以督促学生更多地
积累背诵古诗词,通过由浅入深的几项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
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另外在活动
中,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组为单位,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
合作的精神,还能使他们感受到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学生争取多背一些古典诗词。

(3)诵读理解古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重点:督促学生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学会把学过的诗词整理归类。

难点:增强对古诗的感悟理解,初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课型:综合性学习活动课
教法:自主合作式,情境式,激励法,体验法。

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提前让学生准备背下来初一初二所有学过的古诗(包括规定课外古诗词及小学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

课时:课前准备时间一周
课上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准备:
1、班级分成四个学习合作小组。

2、一周前印发新课标推荐的必背古诗词(1-4 册)让学生去诵读。

回顾小学学过的古诗词。

3、用一周的时间以“古诗中的——”为专题分类集诗。

4、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试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其配上的画面,在画中体会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

5、搜集并学唱已经谱曲的古诗词。

6、提前一天发学案,让学生明确课堂任务,做好上课准备。

媒体运用说明:首先在学生步入教室的同时,就以一首古筝曲,将学生带入本课情境。

教师激情导入之后,媒体出示本课活动内容(六个活动板块)让学生一目了然,明白课堂任务。

第一板块设置四组填空题,由学生自主选择,媒体设置这几组题可灵活切换并随时点击出示答案,然后一组抢答题激发学生答题兴趣。

此环节媒体的运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较大容量的让学生感知诗词中丰富多彩的内容。

比常规教学简便又快捷。

第二板块将诗句之精华落实到笔上,检查学生完成结果,用实物投影显示是既简便快捷又颇具实效的手段。

第三、四版块利用媒体将与诗词相关的画面展现给学生,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感悟诗的意境,又激发学生学习理解古诗词的兴趣,同时还激励学生们用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诗歌。

第五、六版块利
用媒体的声音和动画效果,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和朗读能力,精心制作的flash 动画与歌声有机结合,本课在同唱古诗中达到高潮。

教学过程
第四组题地名古诗中常会出现地名。

我们看下面就是一些含有地名的诗。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过五
溪。

2 、朝辞()()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 、城阙辅()(),风烟望五津。

4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答案:1、龙标2 、白帝3 、三秦4 、姑苏5 、扬州
第五组题古诗中的成语
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很多成语都有典故,有的来
源于历史故事,有的来源于名家作品。

古诗中也有成
语。

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①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
格)
②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怒发冲
冠)
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青梅竹
马)
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
犀)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
复)
(柳暗
花明)
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桃
花)
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
骥伏枥)
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悲欢离
合)
1、2、3、4、5、6、7、8、
1、第二板块名句接龙(实力比拼,大显身手)每组答一
组题,注意书写工整,教师抽查出示,大家共同检
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一去不复
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兴理荒秽,带月荷锄
归。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山随平野尽,江入
大荒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学生每组选答一
组题,注意书写
工整,教师从每
组中抽查一份用
实物投影显示,
大家共同检查答
以默写的形式,激
励、督促学生识记
更多的古诗词。


悟诗句之精华。

2
3、4
、5、6、7、8、1、2、3、4、5、6、7
、8、1、2、3、4、5、6、7、
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