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二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二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二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血透室)

护理安全教育

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血透室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存在更多潜在的危险因素,面临着更多的职业危害,成为潜在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血透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的总结,防护知识的探讨,以提高相关部门和血透室护士自身对血透室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更为健全的防护措施。

一、生物学危害

职业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进入体内。尿毒症的患者,中毒患者,常有呕吐,腹泻,贫血患者常有输血,很多急诊患者未明确的诊断,抢救患者时紧张的氛围,以及透析器材的复用,都使得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血液。另一途径:锐器伤是职业感染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护士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不同的锐器:针头,剪刀,玻璃。特别是针头:动静脉穿刺针,注射针头,采血针。

二、化学性危害

因为血透室广泛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84消毒液、戊二醛、甲醛。这些消毒液使用浓度较高,却血透室作为一个相对密闭的工作场所,在使用这些化学消毒剂的过程中,护士不可避免的长时间接触这些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可经过呼吸道,皮肤,黏膜而吸收,易至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结膜炎,接触高浓度的消毒液可灼伤皮肤,滴入眼睛可导致短暂失明,持续大量接触这些有害因子,会导致人体肝肾器官的损害,而且有致癌的危险,透析液的挥发可引起刺激性的干咳。

三、物理性伤害

因血透室的空间有限,且配备众多的机器、仪器、设备。使得空间较为狭小,而透析机工作时各种情况的报警声、患者的呻吟声、电话铃声、反渗机、电脑、电视机、空调、人员流动等等,这种嘈杂混乱的工作环境,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使护士容易烦躁、焦虑、紧张,长时间在这种高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

四、环境、心理、社会性的危害

1 作为血透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搬运患者,搬运透析液,搬床,这些对于护士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体力问题。血透室地面采取的是耐腐蚀性的地板,地面光滑,很容易导致护士摔倒致伤,因此护士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些意外的发生:创伤、腰背部扭伤、肌肉拉伤,甚至骨折。还有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使得护士的躯体长时间疲劳。这些由于工作环境而造成的躯体上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2 心理社会危害是血透室护士最主要的危害之一。血透室的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急、危重症病人多,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迅速掌握并熟练操作技术。工作过程中,机器出现各种情况,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动静脉穿刺的高难度,为了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突然事故,护士必须异常集中注意力。护士的家庭压力、社会地位、待遇、业绩、人事制度、职称评定,以及各种各样的躯体危害都会增加护士的心理负担,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得护士精神紧张、身心疲惫,而影响工作热情及工作质量。

病区管理协调质量问题和原因:

我科是专科性很强的科室,为保证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护理安全,以及护理人员自身安全,防止发生院感事件,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要求人人掌握,并在工作中执行。

整改措施:

组织科内业务学习,确保人人掌握个人防护的安全措施,并对病人进行知识宣教。

1、生物危害的防护: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血透室工作人员防护知识,

预防院内感染的学习。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医院管理规定,科室规章制度,正确的操作规程从事治疗。充分了解每个透析病人的检查结果,养成工作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习惯: 着长袖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换鞋。一旦发生锐器伤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流动水下冲洗,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包扎,视锐器的污染情况作相关检查,注射相应的疫苗,如为HIV、HBV特殊病毒污染时,24小时内上报,进行检测,并注射抗病毒血清和疫苗,周期性复查6个月,平时,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锐器伤的重视,特别是血透室这样高危环境下的护士,应定期组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情况,落实疫苗的注射。

2、化学伤害的防护:定期开窗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化

学消毒剂的浓度,认真检查化学消毒剂的存放,防漏出,溢出。在室内尽量戴口罩,减少呼吸道的吸收,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睛应在流水下反复冲洗,鉴于手套上滑石粉的危害,尽量在医用手套下面戴一层薄膜手套。

3、物理伤害的防护:空气消毒时,人不要留在室内,各种仪器进行正确

使用,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室内安静,减少流动人员,水处理的房门随时关上,对于不可避免的机器报警,病人呻吟,可以在透析前认真做好机器和管路的检查,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尽量减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可适当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病人采取有效的沟通,护士养成良好的心里应对技能和业务水平,沉着、冷静的采取有效方法,应对各种应激源。

4、环境、心理、社会的防护.1 进入血透室更换鞋子,上班时可

穿弹力丝袜,防止下肢静脉曲张。 2 医院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满足其健康的生理需要,积极组织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加强透析室的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医源性感染,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要求人人掌握,定期不定期抽查。

护理安全会议记录

护理安全会议记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安全会议记录 时间:2015-08-14 地点:内二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持人:王晓玲护士长 会议内容:尿管脱管不良事件 王晓玲:针对我们科室2015年8月14日凌晨4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今天大家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防范措施,首先由值班护士景鸿云汇报事情经过。 一、景鸿云:2015年8月14日凌晨4点,夜班护士景鸿云巡视监护室,协助患者翻身时发现重三床李全英尿管外露过长,但未完全脱出,轻拉尿管尿管随即脱出,询问病人家属,家属称为病人翻身时扯动尿管但未完全脱出,并未重视,未通知护士,值班护士观察尿管球囊缩小,无尿道口撕裂伤、无出血,通知值班医生查看,未发现异常,遵医嘱重新行导尿术,导出100ml淡黄色尿液,密切观察尿道有无出血情况,并向患者家属加强健康宣教,强调尿管脱出的危害性,并做好尿管固定。 二、王晓玲:下面先请景鸿云护士针对此事件分析一下原因: 三、景鸿云:我认为发生此次脱管事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发现脱管风险。

2、尿管固定不牢固。 3、未做到严格交接班。 4、老年患者阴道口松弛,球囊注水量不能过多,防止球囊破裂,导致脱管。 四、王晓玲:下面请护士燕绍萍补充一下: 五、燕邵萍:宣教不到位,未及时告知家属患者带管路时翻身的注意事项及管路脱出的危害性。 六、王晓玲:经过大家讨论、分析,我做一下总结: (一)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巡视病房时未及时观察患者各管路情况; 2、尿管固定不牢固; 3、对病人家属宣教不到位,未意识到尿管脱出的危害性; 4、老年人尿道口松弛,因球囊内注入盐水量过多导致球囊破裂;球囊内注入盐水量过少,都是导致脱管的原因。 5、老年病人反应迟钝,家属看护不当。 七、王晓玲:下面我们针对这次事件提出整改措施,首先还是请当班护士景鸿云说一下整改措施: 八、景鸿云: 1、学习持续导尿注意事项。 2、加强责任心,监护室患者要及时巡视,严密观察患者各管路通畅情况及病情变化。

一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一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血透室) 护理安全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肾病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营养不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并严重影响了疾病的预后及发展。根据国内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53.6%,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因此,要改善其营养状况和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以及对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有效的干预,才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其影响因素及干预综述如下: 一、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 1.营养摄入不足: 2代谢性酸中毒 3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影响 4并发症影响 5社会心理因素 6其他:感染、药物、胃肠功能不良等均是影响营养摄入的原因。 二、透析相关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 1、透析充分性 透析不充分可降低蛋白质摄入引起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引起容量负荷增加,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长期容量负荷增加可导致高血压的加重和左心室肥厚,使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升高,心血管系统病死率增加,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可以直接导致厌食和营养摄入减少及分解代谢增高。 2、透析的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或透析后,常由于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引起饮食摄入量下降。 3、透析中营养物质的丢失 在常规血液透析中,每次丢失氨基酸和肽类共约10-13g,同时伴有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丢失。另外透析患者由于抗凝、透析器凝血、回血等原因常致隐性失血,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 4、透析引起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透析本身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和减少蛋白质合成。而透析膜的使用与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又密切相关,因为血液与透析膜接触可激活补体,通过前列腺素E的介导,引起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导致营养不良。透析液中细菌产物浓度中度提高,即使透析膜是完整无损的,也可刺激体内细胞因子的大量产生。细胞因子诱导体内产生亚临床炎症反应、急性期反应蛋白水平上升,导致营养不良。

健康教育专题会议记录大全

健康教育专题会议记录大全 健康教育专题会议记录大全 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是健康教育专题会议记录,仅供参考~ 健康教育专题会议记录时间:20xx年 3月 24日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员:公司全体管理人员主持人:胡雪辉主要内容:胡雪辉:1、传达学习上级有关开展健康教育的有关精神。 2、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分工,强调厂区全体员工特别是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相互配合,确保全年健康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杨小兵:1、宣读20xx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及评比制度。 2、当前健康教育工作安排,具体工作由谢红仁负责。 3、4月1日前要制定出20xx年度健康教育活动方案。健康教育专题会议记录 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样了?(幼儿观察并描述) 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教师: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齐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你们明白什么是传染病吗?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幼儿讨论并回答)(2)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透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朋友容易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 3、活动展开:阅读幼儿用书,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1)教师: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地预防传染病。请打开书的第17页,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幼儿自由回答。(3)教师:小朋友,除了书上面的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你还明白预防传染病的其他方法吗(幼儿讨论并回答) 4、活动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教师:多吃蔬菜水果,能够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潜力;勤洗手能够消除病菌;保证充足的睡眠;能够增强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能够预防流感;打喷嚏时要用手或手帕遮起来,避免对着他人打喷嚏;在传染病的多发季节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状况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5、活动延伸:记录预防传染病的方法。(1)教师:此刻请小朋友把刚才我们讨论的资料,用图或图夹文的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3~4种方法。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讲课地点:讲课时间: 主持人:讲课者: 护理不良事件与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息息相关,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治疗不及时、针刺伤、压疮、烫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等。对全年发生的不良事件,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以此,来做好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工作。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一、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在不良事件中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在给病人输液时未能将液体瓶上的标签内容与患者腕带、床头卡、输液单认真核对,个别护士凭主

观判断,在发放口服药时,未能与患者床头口服药卡及床头卡、腕带认真核对,造成输错液或发错口服药。 二、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护士长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执行。 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级别护理巡视病房,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床栏、约束带等,同时告知家属留陪伴人,必要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 组织学习各种操作流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稍有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护士长加强监管力度,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尽量实施夜班双岗制,这样就可以减少夜班工作时间太长而造成的一些不良事件,同时也保证了护士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当中去。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加强与患者之间、医生之间的沟通,多说一句话、多走几步路也许就能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发生。以下是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及处理措施。 一、报告范围: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张琴(2017年11月业务学习)护理不良事件与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息息相关,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治疗不及时、针刺伤、压疮、烫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等。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一、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在不良事件中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在给病人输液时未能将液体瓶上的标签内容与患者腕带、床头卡、输液单认真核对,个别护士凭主观判断,在发放口服药时,未能与患者口服药执行单及床头卡、腕带认真核对,造成输错液或发错口服药。 二、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执行。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级别护理巡视病房,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床栏、约束带等,同时告知家属留陪护人,必要

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组织学习各种操作流程,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稍有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科室二级质控人员加强监管力度,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尽量实施夜班双岗制,这样就可以减少夜班工作时间太长而造成的一些不良事件,同时也保证了护士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当中去。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加强与患者之间、医生之间的沟通,多说一句话、多走几步路也许就能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发生。以下是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及处理措施。 (一)、报告范围: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1级:指已发生,造成病人死亡。 2级:指已发生,造成病人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加重病情、延迟康复的事件,对患者造成中度以上的伤害;或有以下情形之一者: (1)护理过错行为引发的投诉或纠纷; (2)医院感染暴发; (3)手术病人身份或部位识别错误; (4)体内遗留手术器械或敷料等; (5)输错血;

健康教育工作会议记录

敖镇健康教育工作会议记录 经过几年时间的探索和发展,我镇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已走上正常的轨道。在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网络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推进我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健康、系统、全面、有效地展开。2012年3月8日,在我镇召开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郝莫仁、王图雅、闫翠芳、格日勒图雅、谢峰海以及各嘎查村社区主任,会议总结了三年来的工作成绩,对未来的工作方式提出思考的方向。 一、过去的一年来我们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师资培训 2、开展学习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3、深入实践探索,有序开展工作 4、正常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5、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二、我镇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宣传效果不理想,群众的积极性不高。 2、干部队伍不稳定,专职教师数量少,队伍变化大,对全镇干部所作的专业培训不现实,培训针对性不强,操

作性差。 3、健康测试不规范。健康档案为纸质档案,整理、查询十分不方便,缺乏良好的互动平台。档案的作用无法体现。 4、个案及团体辅导缺乏督导机制 5、健康教育课缺乏重视,质量不够高。 三、我们要改进健康教育模式,力求更好更快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宣传力度,改革宣传方式。组织好骨干干部,扩大健康教育在日常工作的的宣传。积极与党群办沟通,做好大范围宣传工作。嘎查村社区主任应积极参与宣传、推广。多开展健康教育方面的大型活动,如心理剧专场晚会,手语舞蹈,团队素质拓展,知识竞赛等。 2、稳定干部队伍,镇里应给予更大力的支持,解决干部队伍的学习和培训中相关困难的解决。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列入我镇培训计划,将健康辅导教师培训制度化,重视健康教师的培养,多组织有意义的活动。确保固定、足够的培训时间。建立专业的导师队伍。将选派干部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考证,大力扶持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在基本稳定队伍的基础上每年可作一些补充,两年中要固定专职干部。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3、规范健康教育档案,提高档案利用率 增强建立健康教育档案的设施建设,争取建立电子档案,

二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二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血透室) 护理安全教育 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血透室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存在更多潜在的危险因素,面临着更多的职业危害,成为潜在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血透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的总结,防护知识的探讨,以提高相关部门和血透室护士自身对血透室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更为健全的防护措施。 一、生物学危害 职业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进入体内。尿毒症的患者,中毒患者,常有呕吐,腹泻,贫血患者常有输血,很多急诊患者未明确的诊断,抢救患者时紧张的氛围,以及透析器材的复用,都使得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血液。另一途径:锐器伤是职业感染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护士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不同的锐器:针头,剪刀,玻璃。特别是针头:动静脉穿刺针,注射针头,采血针。 二、化学性危害 因为血透室广泛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84消毒液、戊二醛、甲醛。这些消毒液使用浓度较高,却血透室作为一个相对密闭的工作场所,在使用这些化学消毒剂的过程中,护士不可避免的长时间接触这些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可经过呼吸道,皮肤,黏膜而吸收,易至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结膜炎,接触高浓度的消毒液可灼伤皮肤,滴入眼睛可导致短暂失明,持续大量接触这些有害因子,会导致人体肝肾器官的损害,而且有致癌的危险,透析液的挥发可引起刺激性的干咳。 三、物理性伤害 因血透室的空间有限,且配备众多的机器、仪器、设备。使得空间较为狭小,而透析机工作时各种情况的报警声、患者的呻吟声、电话铃声、反渗机、电脑、电视机、空调、人员流动等等,这种嘈杂混乱的工作环境,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使护士容易烦躁、焦虑、紧张,长时间在这种高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 四、环境、心理、社会性的危害 1 作为血透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搬运患者,搬运透析液,搬床,这些对于护士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体力问题。血透室地面采取的是耐腐蚀性的地板,地面光滑,很容易导致护士摔倒致伤,因此护士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些意外的发生:创伤、腰背部扭伤、肌肉拉伤,甚至骨折。还有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使得护士的躯体长时间疲劳。这些由于工作环境而造成的躯体上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2 心理社会危害是血透室护士最主要的危害之一。血透室的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急、危重症病人多,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迅速掌握并熟练操作技术。工作过程中,机器出现各种情况,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动静脉穿刺的高难度,为了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突然事故,护士必须异常集中注意力。护士的家庭压力、社会地位、待遇、业绩、人事制度、职称评定,以及各种各样的躯体危害都会增加护士的心理负担,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得护士精神紧张、身心疲惫,而影响工作热情及工作质量。

一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一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一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血透室) 护理安全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肾病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营养不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并严重影响了疾病的预后及发展。根据国内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因此,要改善其营养状况和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以及对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有效的干预,才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其影响因素及干预综述如下: 一、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 1.营养摄入不足: 2代谢性酸中毒 3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影响 4并发症影响 5社会心理因素 6其他:感染、药物、胃肠功能不良等均是影响营养摄入的原因。 二、透析相关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 1、透析充分性 透析不充分可降低蛋白质摄入引起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引起容量负荷增加,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长期容量负荷增加可导致高血压的加重和左心室肥厚,使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升高,心血管系统病死率增加,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可以直接导致厌食和营养摄入减少及分解代谢增高。 2、透析的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或透析后,常由于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引起饮食摄入量下降。 3、透析中营养物质的丢失 在常规血液透析中,每次丢失氨基酸和肽类共约10-13g,同时伴有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丢失。另外透析患者由于抗凝、透析器凝血、回血等原因常致隐性失血,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 4、透析引起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透析本身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和减少蛋白质合成。而透析膜的使用与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又密切相关,因为血液与透析膜接触可激活补体,通过前列腺素E的介导,引起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导致营养不良。透析液中细菌产物浓度中度提高,即使透析膜是完整无损的,也可刺激体内细胞因子的大量产生。细胞因子诱导体内产生亚临床炎症反应、急性期反应蛋白水平上升,导致营养不良。

护理安全教育.

护理安全教育 一.切实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大力倡导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思想。 具体措施: 1.护理人员必须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参加每周的医疗安全教育学习,发现一次不执行按医院的规章制度处罚。 2.结合我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的理念,提供主动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倡护理人员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3.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二.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我院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具体措施: 1. 要进一步落实《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 2. 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 医院、病房有完整的创建计划、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护理人员经注册上岗,规范执业。 2) 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3) 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 4) 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 3.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4.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并纳入院务公开,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机制。 三. 加强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的学习。 具体措施: 1.开展《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每月至少一次,让护理人员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条文。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断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制定病人安全管理预案。 3.加强质量监控措施管理,加大关键质量控制力度,科室建立质控小组,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和各环节质量管理,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消除和减少隐患的发生。 4.反复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利用晨会和平时业务学习进行法律知识与防范医疗纠纷案例的讲课,用具体案例告知护士,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让护理人员结合岗位工作,寻找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尤其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更新管理理念,鼓励护理人员上报安全隐患,并设立隐患自查报告奖励制度,如隐瞒不报,则按相应制度惩罚。 四.加强护理“三基”“三严”的学习考核, 具体措施: 1.每有一次理论考试,一次技术操作考核。 2.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培训。 3.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成人高等教育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及理论知识。 4.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每二月请上级专家来我院指导讲课,护理人员轮流到上级医院短期培训。 五.加强护士条例的学习,严格执行医嘱执行制度,坚决杜绝用药与医嘱不符的现象发生。 具体措施: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一旦发现护士用药与医嘱不符,立即取消当班护士护理执业资格。 六.加强无菌操作规程的培训、无菌物品的管理、做好各种无菌物品的发放使用流程管理及高压锅灭菌监测督促检查工作;做好传染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督促做好卫生员的病房终未处理工作。

2015年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记录(上半年)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记录(上半年度) 时间:2015-06-09 地点:四楼大会议室 主讲人:姚美芳 参加者:见业务学习签到 内容: 一、1-6月(至今天为止)各临床科室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14例。其中患者身份识别错误1例;用药医嘱提前执行1例;违反操作规程5例;采血试管错误、条码粘贴错误2例;用药错误1例;导管阻塞1例;针刺伤1例;提前拔针2例。 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 1、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在护士查对不严,采血条码贴错试管;患者识别错误,用错巡视卡;换水时核对不到位,抗菌药物重复使用;拔针前未认真核对,导致患者液体未输完即拔针;拔针前未查对不到位,静脉注射用药未用即拔针。 2、医嘱执行不认真:用药医嘱提前执行。 3、操作不熟练,违反操作规程:未及时观察皮试结果导致重做;抗生素漏做皮试;摆药、配药时未认真查对药液质量未及时发现药液中有黑色絮状物,导致病家不满的;引流液倾倒不及时导致管道阻塞;血透时忘记使用肝素,导致静脉壶、管路有血凝块。 4、自我防护意识差,终末处置不到位:未及时将散落在外的针尖收纳进锐器盒。 5、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情况不了解:手术病人应测10:00体温的未测,影响病情观察。 7、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流程不熟悉,对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不熟悉,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病人情况不了解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8、护士长监管力度不够,特别是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年轻护士、实习护士)的管理。

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1、护士长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任何治疗、护理操作时要进行“三查八对”,采用至少两种方法核对病人信息,确保在正确的病人身上实施。 认真落实医嘱执行制度。电子医嘱要有第二人查对,既不能提前执行,也不能延后执行;采血时认真核对医嘱、条码上病员信息及采血容器,确保无误。 2、正确识别患者,使用护理巡视卡时注意和病人、床头上信息核对,保证正确;更换液体时注意查对,察看巡视卡用药记录,避免重复使用。 3、组织学习各种操作规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简化流程。使用抗生素前询问过敏史及是否做过皮试,防止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皮试后及时观察结果,以免增加病人痛苦;摆药、配药时认真查对药液质量,发现药液质量问题及时更换;留置管道病人,及时倾倒引流液保持管道通畅;血透病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上机时必须使用肝素,以免产生血凝块,危害患者安全。 4、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防止跌倒/坠床、压疮、烫伤等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5、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散落在外针尖及时收纳进锐器盒,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6、护士长加强监管力度,对年轻护士加强培训督导,提高专科护理能力。督促护士熟悉分管病人情况,对发热病人及时测量体温以了解病情;掌握病人用药情况,对患者用几瓶液体,是否有静脉注射用药做到心中有数,防止提前拔针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加强与患者之间、医生之间的沟通,多说一句话、多走几步路也许就能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发生。 7、对发生的不良事件,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 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doc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 xx护理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护理安全问题正引起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护理服务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 ,安全护理便是对人的生命的维护, 以人为本是安全护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篇1:为加强和改进护理安全管理,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有效防范护理风险,减少护患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8月22日下午,护理部进行了不良事件分析和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培训,100多名护理人员参会。护理部主任助理、大内科护士长陆启琳围绕“患者安全目标及管理”,分析了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提出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患者安全的护理要求。之后,她还解读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对不良事件上报的要求A、B、C三级,其上报与处理规则:一是有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即要求主动上报不良事件,不可瞒报和漏报;二是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三是有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分析及改进机制;四是对医疗不良事件有分析,采取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等。此外,她还要求加强易发生差错事故的时间段管理,减少或杜绝交接班、药物准备以及给药差错的概率等。对特殊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观察,便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家属和上级领导沟通。护理部主任臧德华在总结中强调,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与教育不仅是三级医院评审要求,更是我们日常工作需要,是护理安全是护

理质量的核心,希望每个人都牢记职责,从别人的错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安全的护理理念、态度和行为付诸于每天的工作之中,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操作程序化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篇2: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防范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护理质量,10月16日下午,地区中心医院护理部在六楼学术厅对2014年1-9月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并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培训。全体护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会上,综合科护士长李永华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分级等进行了讲解;对全院1-9月份发生的压疮、跌倒和坠床及用错药等多项不良事件做出了分析和反馈,并指出各个典型案例中护理工作存在的偏差和不足,对导致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杜绝护理缺陷发生的方法进行了指导。建议各科室从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人员培训和质量督导等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查找原因,降低安全隐患,要求各位护理骨干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思路,总结管理经验,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通过这次培训讲座,使护理人员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受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了工作责任心。这将会有效增强护理人员防范差错事故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院护理安全防范意识,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铸造了一道重要防线。篇3:2014年7月24日,我院在科技楼三才厅组织召开了2014上半年护理安全总结及警示教育大会,会议由护理部主任田继书主持,全院护士长及临床一线

病区护理人员安全教育

病区护理人员加强安全教育警示 护理不良事件与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息息相关,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治疗不及时、针刺伤、压疮、烫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等。对全年发生的不良事件,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以此,来做好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工作。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一、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在不良事件中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在给病人输液时未能将液体瓶上的标签内容与患者腕带、床头卡、输液单认真核对,个别护士凭主观判断,在发放口服药时,未能与患者床头口服药卡及床头卡、腕带认真核对,造成输错液或发错口服药。 二、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护士长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执行。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级别护理巡视病房,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床栏、约束带等,同时告知家属留陪伴人,必要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组织学习各种操作流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稍有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护士长加强监管力度,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尽量实施夜班双岗制,这样就可以减少夜班工作时间太长而造成的一些不良事件,同时也保证了护士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当中去。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加强与患者之间、医生之间的沟通,多说一句话、多走几步路也许就能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发生。以下是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及处理措施。 一、报告范围: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护理安全会议记录

安全会议记录 时间:2015-08-14 地点:内二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持人:王晓玲护士长 会议内容:尿管脱管不良事件 王晓玲:针对我们科室2015年8月14日凌晨4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今天大家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防范措施,首先由值班护士景鸿云汇报事情经过。 一、景鸿云:2015年8月14日凌晨4点,夜班护士景鸿云巡视监护室,协助患者翻身时发现重三床李全英尿管外露过长,但未完全脱出,轻拉尿管尿管随即脱出,询问病人家属,家属称为病人翻身时扯动尿管但未完全脱出,并未重视,未通知护士,值班护士观察尿管球囊缩小,无尿道口撕裂伤、无出血,通知值班医生查看,未发现异常,遵医嘱重新行导尿术,导出100ml淡黄色尿液,密切观察尿道有无出血情况,并向患者家属加强健康宣教,强调尿管脱出的危害性,并做好尿管固定。

二、王晓玲:下面先请景鸿云护士针对此事件分析一下原因: 三、景鸿云:我认为发生此次脱管事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发现脱管风险。 2、尿管固定不牢固。 3、未做到严格交接班。 4、老年患者阴道口松弛,球囊注水量不能过多,防止球囊破裂,导致脱管。 四、王晓玲:下面请护士燕绍萍补充一下: 五、燕邵萍:宣教不到位,未及时告知家属患者带管路时翻身的注意事项及管路脱出的危害性。 六、王晓玲:经过大家讨论、分析,我做一下总结: (一)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巡视病房时未及时观察患者各管路情况; 2、尿管固定不牢固; 3、对病人家属宣教不到位,未意识到尿管脱出的危害性; 4、老年人尿道口松弛,因球囊内注入盐水量过多导致球囊破裂;球囊内注入盐水量过少,都是导致脱管的原因。

医院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X X医院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治疗不及时、针刺伤、压疮、烫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手术患者部位错误、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等。 一、报告范围: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的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Ⅲ、Ⅳ级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24-48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及《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及院投诉办。

2、严重不良事件(Ⅰ、Ⅱ级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同时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核实结果后上报分管院领导,护士长于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及《医疗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及院投诉办。 四、报告形式: 1、口头报告: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时,知情人员立即向护士长、科主任、总值班、护理部口头报告事件情况。 2、书面报告:知情人员书面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3、网络报告:知情人员登陆医院内网,填写完成《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电子表格,以电子邮件形式报告。 五、奖罚机制: 1、鼓励自愿报告,对主动报告且积极整改者,视情节轻重可减轻或免于处罚,并按照报告人的意愿对报告人行为给予保密。 2、对阻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报告者根据情况予以现金奖励。 3、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 4、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 5、隐瞒不报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由此引发的纠纷或事故按本院《医疗安全责任状》处理。 六、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及处理: 1、有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及措施,对护理质量定期进行分析及改进。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1) 2014年7月24日,我院在科技楼三才厅组织召开了2014上半年护理安全总结及警示教育大会,会议由护理部主任田继书主持,全院护士长及临床一线护士共计49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护理部副主任向凤玲对2014年上半年的护理安全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上半年的245件护理缺陷按缺陷性质、缺陷类型、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13个典型案例进行根因分析,找出流程或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下半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一是加强护士沟通、服务技巧的培训,真正落实文明服务、礼貌服务、主动服务;二是加强低年资护士(<3年)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科知识的培训;三是加强环节质量的管控,重点督查核心制度的落实,提高查对制度的执行率;四是加强重点病人、特殊病人的病情及心理评估,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五是强化护士长的执行力,加强护士长对重要时段、重点病人、重点员工、关键环节的监控力度。 最后,护理部田主任总结发言,一是强调全院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护理安全工作;二是要求护士长在科室认真传达、组织学习本次安全教育的内容;三是安全警示教育形式多样,可结合我院低年资护士多的实际情况开展互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培训效果。 安全无小事,警钟长鸣!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我院下半年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减少护理缺陷、杜绝护理事故,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2) 为做好安全防范,保障患者权益,我院护理部于近日召开上半年护理安全警示教育会。此次会议由护理部钱一平主任主持,工作10年以内的护士分两场全

部参加。钱主任从国内外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案例谈起,结合该院上半年发生的26起不良事件,运用海恩法则精髓、冰山理论,从引发不良事件发生的四个基本要素,即责任心不强、不遵守规章制度、技术水平低、违反操作规程等方面一一剖析,并重点运用鱼骨图、根因分析法对上半年不良事件中发生频次最高的病人跌倒事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整改建议及措施。钱主任指出,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护理人员应依法执业,熟练运用护理风险评估制度,杜绝安全隐患,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此次会议增强了全院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构筑了一道重要防线。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3) 为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2014年岁末,护理部举办了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讲课。护理部主任陈晓云授课,在课堂上,陈主任总结了2014年第四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质量缺陷,通过发生在身边和院外的典型案例,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警醒;并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紧绷护理安全这根弦,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提高技术操作能力;同时强调护士长还要加强管理,在行政业务管理中对安全进行隐患分析排查;做好年轻护士的培训、带教;做好病区患者、药品、护理文件的管理并且做到责任追究。全体护理人员都要提高安全服务意识,保证临床各个护理环节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将最好的服务提供给患者,才能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提升本院的护理队伍形象。在主任的带领下,大家再次学习护理核心制度等,为形成安全、可靠的医疗护理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堂上,陈主任与台下的护理人员密切互动,热烈讨论,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4) 4月1日下午3:00,我院在办公楼三楼会议室进行了2015年上半年护理不良事件安全警示教育培训,全体护士参加了此次培训。 会上,护理部封秀花主任对2012—2015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汇

2016护理质量和安全会议记录文本

2016年第一次护理 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2016年7月12日下午在中会议室召开2016年第一次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扩大会议,会议由XXX主人主持,XX副院长、护理部成员和各科室护士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题: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一、科室护士长对2016年上半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述职。 (一)外一科护士长:1、护士长负责科室全面质量管理,重点加强围手术期患者和安全用药的管理;2、QCC:完成“提高对患者疼痛正确评估率”;3、存在问题是陪护椅管理和人员问题;4、下一步计划“提高骨科卧床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加强围手术时期病人护理管理。 (二)外二科护士长:1、科室护士人人参与护理管理,护士长总负责。上半年规范了管道标识、项目执行单、留置针标识、PICC换药技术、出院病人被服管理、鼓励手术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等;2、存在问题是健康教育不到位;3、计划做好护理查房,通过典型病例查房提高护理专业水平,QCC:降低输液患者静脉炎发生率。 (三)外三科护士长:1、围绕安全共建行动加强安全管理,规范管道标识、高风险患者交接、危重患者双人核对、过敏警示牌等;2、存在问题:护士责任心有待提高、责任护士病历汇报不规范、护士专业知识需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需加强;3、计划:QCC提高提高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提高护士预见性观察能力,加强用药管理,液体核对分则:摆药30%、加一药30%,执行者40%。 (四)内四科护士长:1、加强责任制整体护理管理和用药管理,方式是人

人参与、学习标准。QCC降低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2、存在问题:个别护士不了解患者病情、培训效果有待提高、尤其是复岗人员的培训。3、措施:医生讲辅助检查的知识、建议骨干护士外出培训、规范个案交接、提高溶栓患者的观察能力;4、计划:提高健康教育有效率,打印纸质板、加强6S管理、进一步规范完善个案交接流程、开展科室康复训练项目、医护配合。 (五)内五科护士长:1、礼仪培训、护理常规学习、6S管理、患者满意度提高、3月20日实行护士站前移、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质量监管。2、计划:加强培训,急救知识、复岗人员培训、人员需要2名。 (六)内一科护士长:1、加强安全管理和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分组质控,6S 专人管理,责任护士自我质控,护士长每天巡视,掌握科室患者的动态。患者外出请假问题重视、定期召开科务会讨论改进科室存在的问题;2、计划:QCC降低吞咽困难患者误吸发生率、加强护理十大疾病护理常规的培训,做好个案交接。 (七)内二科护士长:1、科室每周都有工作提示,利用科务会每周进行工作汇报,每月进行总结。完成QIC:提高胰岛素正确使用率;2、不足:人员变动; 3、计划:培训对复岗人员加强、加强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推行个案交接和护士站前移;建议床头牌上体现护理级别和饮食类别。 (八)手术室护士长:1、护士长加强各班质量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每月有重点,器械图谱、改进了手术间医疗垃圾的分类,QCC降低手术期间医护人员手术间外出率;2、完成QCC提高器械的清洗效率,把6S管理引入手术间,合理安排手术台次。 (九)内三科护士长:1、学习护理常规和核心制度、专科培训,改进项目执行单和口服药管理,QCC提高住院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的知晓率;2、计划:完

最新护理安全教育案例 3篇

一. 切实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大力倡导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思想。具体措施: 1.护理人员必须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参加每周的医疗安全教育学习,发现一次不执行按医院的规章制度处罚。 2.结合我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的理念,提供主动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倡护理人员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3.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二.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我院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具体措施: 1. 要进一步落实《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 2. 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 医院、病房有完整的创建计划、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护理人员经注册上岗,规范执业。 2) 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3) 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 4) 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 3.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4.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