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二南汊桥荷载试验 总报告 静载

合集下载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静载试验技术探索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静载试验技术探索

桥梁荷载试验方案静载试验技术探索桥梁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荷载试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本文将探讨桥梁荷载试验方案中的静载试验技术。

一、试验目的桥梁静载试验是为了验证临时支座、桥墩基础和桥梁本身的抗震能力、稳定性以及构件的受力性能。

通过试验,可以提供评估和验证桥梁设计的依据,并为桥梁的施工和验收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二、试验对象静载试验主要针对各类桥梁,包括悬索桥、斜拉桥、梁桥等。

试验对象应根据桥梁的特点和设计要求确定。

三、试验方法1. 持续加载试验法:将试验工况逐步加载,观察桥梁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和裂缝情况,以评估其受力性能。

2. 阶段加载试验法:按照预先制定的加载计划,逐步增加荷载,记录桥梁的变形和应力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

3. 按比例加载试验法:根据设计要求,按照桥梁的设计荷载比例进行加载试验,以验证桥梁的受力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四、试验设备1. 试验机:用于施行荷载,计算和控制加载的试验机。

2. 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桥梁的位移、变形、应力、应变等参数。

3.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采集、记录和分析试验过程中的数据。

4. 显示器和记录仪:用于显示和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

五、试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试验设备的工作状态,安装传感器并校准。

2. 试验布置:根据试验方案,确定试验点的位置和布置方式。

3. 荷载施加:按照试验方案,施加相应的荷载,并记录桥梁的变形和应力情况。

4. 数据分析: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结论。

5. 结果评估:根据试验结果,评估桥梁的受力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六、试验安全在进行桥梁静载试验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试验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同时,要对试验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

七、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桥梁的抗震能力、稳定性和受力性能,并为桥梁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南京长江二南汊桥荷载试验 总报告 静载

南京长江二南汊桥荷载试验 总报告 静载

南京长江二桥南汊主桥荷载试验试验报告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二○○一年二月——————————————————————————————————————————————————————————————————————————————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桥荷载试验试验报告§1 概述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桥结构形式为双塔双索面扁平流线闭口钢箱梁斜拉桥,在边跨设置过渡墩和辅助墩,跨径布置为:58.5m+246.5m+628m +246.5m + 58.5m=1238m,共计五跨。

主塔采用倒Y型空间砼索塔,总高195.41m,主梁采用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梁高3.50m,梁宽33.60m,桥面采用正交异性板,设双向2%的横坡。

全桥共用斜拉索80对(160根)。

桥跨支撑体系包括过渡墩、辅助墩及索塔处竖向、横向限位支座,形成半漂浮体系。

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超20,按8车道布置。

桥跨总体布置如图1-1所示。

受南京长江二桥建设指挥部委托,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对该桥进行成桥荷载试验,试验于二○○一年一月五~十四日在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桥现场进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2 试验目的1、检验设计与施工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性,为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2、验证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及设计所采用的各种假设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为今后设计工作积累科学资料;3、直接了解桥跨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判断实际承载能力,评价桥跨结构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4、通过动力试验了解桥跨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其在长期使用荷载阶段的动力性能,论证其抗风、抗震性能,确定结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3 试验内容试验主要项目或内容包括:1、已竣工结构实际状况调查,内容包括:1)通过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搜集了解桥梁结构竣工资料;2)桥梁结构表观状况检查。

2、结构静力试验,主要内容包括:1)加劲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的工作性能及其承受局部重车作用的局部应力加载试验;2)加劲梁控制截面在最不利设计荷载弯矩下截面应力加载试验;3)试验荷载作用下斜拉索索力增量测试。

桥梁静载实验计划方案

桥梁静载实验计划方案

桥梁静载实验计划方案一、实验背景。

咱这座桥啊,就像一个默默奉献的大力士,每天承受着各种车辆和行人的重量。

但咱得搞清楚它到底有多能扛,所以就有了这个静载实验。

就好比给这个大力士来一场特别的“力量测试”,看看它在不同压力下的表现,确保它一直稳稳当当的。

二、实验目的。

1. 检测桥梁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

看看这桥是不是真像我们设计的那样能顶得住压力,可别关键时刻掉链子。

2. 了解桥梁在静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就像看一个人负重的时候,身体会不会歪了或者变形过度。

3. 验证桥梁结构的设计理论。

咱得看看设计的那些理论在实际的桥上是不是行得通,要是不行,那可就得找找原因改进啦。

三、实验桥梁基本信息。

这座桥呢,是[具体桥型],比如说它像个长长的彩虹横跨在[具体位置]上。

它的全长[X]米,宽度[X]米,有[X]个桥墩。

它建成已经有[X]年啦,每天车来车往可热闹了。

四、实验荷载确定。

1. 调查交通流量。

先去瞅瞅这桥上平常都有啥车在跑。

在桥的两端蹲点好几天,统计小汽车、大卡车、公交车之类的数量,还有它们大概的重量。

这就好比调查一个人的饮食习惯,看看他平常都吃啥,吃多少,好为后面的“大考验”做准备。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一个有代表性的车辆荷载组合。

比如说,这桥上大卡车比较多,那咱在实验的时候就得多考虑大卡车重量带来的影响。

2. 参考设计荷载。

把桥梁当时的设计图纸翻出来,看看设计的时候是按照多大的荷载来设计的。

这就像看看这个人以前定的“健身目标”是啥,咱得参照这个目标来安排实验。

综合交通流量调查和设计荷载,确定最终的实验荷载大小。

这个荷载就像是给桥准备的“考试难度”,要既符合实际情况,又能准确检测出桥的性能。

五、加载方案。

1. 加载位置选择。

选在桥跨的关键部位,就像挑人的肩膀、腰这些关键地方来施加压力。

比如在桥的跨中、四分点这些位置,这些地方是最能考验桥的承受能力的。

还要考虑到桥的对称性,两边加载要均匀,可不能让桥一边重一边轻,就像给人两边肩膀上放东西得放一样重,不然桥会“歪”的。

桥梁静载检测报告

桥梁静载检测报告

6.粘贴:将选好的应 变片背面均匀地涂上 一层粘结剂,胶层厚 度要适中,然后盖上 一张玻璃纸,用手指 朝一个方向滚压应变 片,挤出气泡和过量 的胶水,保证胶层尽 可能薄而均匀,再用 同样的胶粘贴引线端 子。
• 7.固化:贴片后最好自然干燥几小时,必要 时可以加热烘干。
• 8.检查:包括外观检查和变应片电阻及绝缘 电阻的测量。
通部标准,1988; •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
程》JTG F80/1-2004; • 4.《大桥改造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检测方法及步骤
• 利用设置在各测试截面由有关测量仪器仪 表和与其配套的检测组件所组成的检测系 统,测试出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有关测试 对象的信号输出,再通过有关分析、整理 或换算,得出各测试截面所需的评价参数, 完成截面各项测试项目。
准备规划
• A.仪器准备:百分表 千分表 位移计 应变仪 应变 片 精准水准 仪经纬仪 全站仪 倾角仪 刻度放大镜。
• B.技术资料收集:设计,施工,监理,试验养护 与维修,环境因素,交通量及承载车辆情况。
• C.桥梁现状检查:桥面,排水,承重结构开裂及 裂缝分布情况,有无漏筋现象及钢筋锈蚀程度。 对实验现状作出宏观判断。
丝绕式应变片
应变片粘贴工艺
• 1.设计布片方案。 • 2.选片:首先检查应变片的外观,剔除敏感栅有
形状缺陷,片内有气泡、霉斑、锈点的应变片, 再用电桥测量应变片的电阻值,并进行阻值选配。 • 3.打磨:选择的构件表面待测点需经打磨,打磨 后表面应平整光滑,无锈点。 • 4.画线:被测点精确地用钢针画好十字交叉线以 便定位。 • 5.清洗:用浸有丙酮的药棉清洗欲测部位表面, 清除油垢灰尘,保持清洁干净。
• D.理论分析计算:设计内力计算式按设计图纸, 设计荷载,设计规范,采用专用盒通用软件计算 出结构的设计内力;实际荷载效应是按实际加载 等级,加载位置及加载重量,计算出各级试验荷 载作用下桥梁结构各测点的反应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

工程概况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是国家批准的“九五”重点建设项目,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km处,全长21.337km,由南、北汉大桥和南岸、八卦洲及北岸引线组成。

其中,南汊大桥主跨为628m,是继日本多多罗大桥、法国诺曼底大桥之后,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三位的大跨径箱梁斜拉桥;北汉大桥主跨为3×16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同类桥型中居国内领先。

全线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桥面宽32m(不含斜拉索锚固区)。

工程决算26.17亿元。

工程于1997年10月开工建设,2001年3月验收通车,在同类桥型中居国内领先,代表着我国大跨径公路桥梁建设的新水平。

该工程获得全国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金奖、交通部优秀设计一等奖、交通部优质工程一等奖和江苏“扬子杯”优质工程奖。

新技术应用与科技创新1,大桥采用58.5+246.5+628+246.5+58.5=1238m五跨连续钢箱梁斜拉桥,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位的大跨径斜拉桥。

大桥的建成使我国大跨径斜拉桥设计施工水平跃居世界领先地位,是我国桥梁建设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2,设计采用最先进的二维、三维结构分析软件进行结构总体分析、第二体系分析、钢箱梁板单元分析、锚箱子结构和钢箱梁悬臂施工阶段稳定分析。

3,主塔基础采用大型钢围堰和钻孔桩复合基础,来共同抗御船撞力,从而大大减小了基础的桩数和钢围堰的直径。

根据需要设计了直径36m、高65.5m的大型钢围堰和21根直径3m的钻孔桩的深水基础,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深水基础设施。

4,索塔高195.41m,首次在国内采用上塔柱平行分离的倒Y型塔,此索塔造型新颖、雄伟壮观、风格独特,富有时代风貌。

上塔柱环向预应力在国内首次采用PE波纹管和真空辅助压浆等新技术。

5在国内大跨径斜拉桥设计中,首次采用宽38.2m、高3.5m的扁平流线型封闭钢箱梁,大大提高了大桥抗风性能。

XX桥梁工程静载试验总结报告

XX桥梁工程静载试验总结报告

XX桥梁工程静载试验总结报告第一篇:XX桥梁工程静载试验总结报告XX制梁场预制箱梁静载试验总结报告一、试验目的:1、测定桥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质量,以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

2、验证桥梁的实际理论与设计方法。

3、判断桥梁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量测结构的应变、位移、反力、倾角和裂缝等综合评定)。

二、实验依据:1、《铁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铁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铁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4、《铁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5、《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交通部铁路科学研究所2004/10);6、《铁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三、实验准备:。

内业准备:主要完成表面应变计的标定,导线的编排,仪器设备的调试等项目,为现场试验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现场主要有:梁底混凝土打磨、混凝土表面应变计粘贴、棱镜的安装、导线的连接、测点编号的放样等。

测量设备准备:百分表、千分表、位移计(应变片)、精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倾角仪和、放大镜、刻度放大镜等。

人员分工准备:共有移梁工班、试验室、安质部、工程部、物资设备部、张拉压浆公办及综合部七个部门50多人分工明确参与。

四、实验流程:1、由测量人员对静载试验台座平整度进行测量,安全质量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由试验室提前对各种器具设备进行标定;2、静载试验台桁架由起重工班提前拼装完成;3、试验台座满足要求后,放中心线,将下横梁吊运至台座上方,调正理平;4、吊装试验梁移入台座对中后,在梁顶标出纵、横向加载中心线及加载点,并在每一加载点铺砂垫层及钢板,钢板用水平尺找平,移入千斤顶。

5、千斤顶底座中心应与加载中心线重合,千斤顶安装横向误差不大于10mm,千斤顶与加力架横梁底部的接触面用钢板垫实。

6、将安装完毕的试验台主桁架起吊平稳移至梁上,保证位置准确(上横梁顶面提前划出安装线),不得倾斜。

桥梁荷载试验报告内容

桥梁荷载试验报告内容

桥梁荷载试验报告内容一、桥梁荷载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桥梁就像一个巨人,每天都要承受各种压力,荷载试验就是为了看看这个巨人到底有多强壮。

我们要知道桥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就像看看一个人的极限是能背多少东西一样。

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桥梁是不是安全,结构是不是合理,为以后的维护或者改进提供依据呢。

(二)试验准备1. 首先得有试验仪器呀,像各种传感器,就像是桥梁的小医生的听诊器一样。

要确保这些仪器能准确测量压力、变形等数据,而且得提前校准好,不然就像用不准的秤去称东西,那可不行。

2. 还要对桥梁进行详细的检查,看看有没有明显的裂缝或者损坏的地方,把这些都记录下来。

这就好比给巨人做个初步体检,看看有没有表面上的伤口。

(三)试验内容1. 静载试验把不同重量的东西放在桥梁的不同位置,就像在巨人的肩膀、背上等不同地方放重物。

然后测量桥梁的变形情况,看它是怎么被压弯的,下沉了多少。

这个变形数据可重要啦,它能告诉我们桥梁的刚度够不够。

同时也要测量桥梁内部的应力情况,应力就像是桥梁内部的小情绪,压力太大就会有不好的情绪,也就是应力过大,可能会导致结构破坏。

2. 动载试验让一些车辆或者其他有动力的东西在桥梁上行驶,模拟实际交通情况。

这时候要测量桥梁的振动情况,就像看巨人在走路的时候身体是怎么晃动的。

分析桥梁的动力特性,比如它的固有频率是多少。

如果桥梁的固有频率和车辆等的振动频率接近,那就可能会产生共振,这可是很危险的,就像两个人一起走路步伐一致的时候会越走越合拍,桥梁共振就可能会导致结构损坏。

(四)试验结果分析1. 对静载试验结果的分析如果桥梁的变形在规定的范围内,那就说明它的刚度是合格的。

比如说规定桥梁在一定重量下最多下沉多少厘米,如果实际测量的下沉量小于这个值,那就是好的。

应力情况也要看,如果应力没有超过材料能承受的极限,那就说明桥梁结构在承受静载的时候是安全的。

2. 对动载试验结果的分析振动的幅度不能太大,如果振动幅度过大,就可能会让桥上的车辆行驶不平稳,也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桥梁静载检测报告

桥梁静载检测报告

桥梁静载检测报告目录一、报告概述 (2)1.1 报告编制依据 (2)1.2 报告编制要求 (4)1.3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4)二、工程概况 (6)2.1 桥梁基本情况介绍 (7)2.2 工程地质与荷载条件分析 (7)2.3 桥梁结构体系介绍 (9)三、静载试验方案 (10)3.1 静载试验目的与意义 (11)3.2 静载试验方法选择 (12)3.3 静载试验设备选型与校准 (14)3.4 静载试验测点布置原则 (14)3.5 静载试验加载策略制定 (15)四、静载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17)4.1 静载试验过程记录 (18)4.1.1 加载过程监控 (19)4.1.2 数据采集与记录 (20)4.1.3 安全防护措施执行情况 (21)4.2 静载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 (22)4.2.1 荷载位移曲线绘制 (23)4.2.2 结构性能鉴定与评估 (25)4.2.3 结构损伤分析与处理建议 (26)4.3 静载试验结论汇总 (27)五、结论与建议 (27)5.1 静载试验结论 (29)5.2 工程建议 (30)5.3 后续监测与维护计划建议 (30)六、附件 (32)6.1 静载试验数据表格 (33)6.2 相关试验报告及证书 (34)6.3 工程照片及现场记录 (34)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某座桥梁的静载检测结果进行详细分析,以评估桥梁的结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检测工作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采用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

报告首先介绍了桥梁的基本情况,包括桥梁名称、位置、结构形式、建设年代等。

详细描述了检测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过程,以及所采用的检测设备和仪器。

在检测结果分析中,重点关注了桥梁结构的应力、应变、挠度等关键参数,并与设计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报告还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

对桥梁的静载试验结果进行了总体评价,认为该桥梁结构安全可靠,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长江二桥南汊主桥荷载试验试验报告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二○○一年二月.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桥荷载试验试验报告§1 概述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桥结构形式为双塔双索面扁平流线闭口钢箱梁斜拉桥,在边跨设置过渡墩和辅助墩,跨径布置为:58.5m+246.5m+628m +246.5m +58.5m=1238m,共计五跨。

主塔采用倒Y型空间砼索塔,总高195.41m,主梁采用扁平流线型钢箱梁,梁高3.50m,梁宽33.60m,桥面采用正交异性板,设双向2%的横坡。

全桥共用斜拉索80对(160根)。

桥跨支撑体系包括过渡墩、辅助墩及索塔处竖向、横向限位支座,形成半漂浮体系。

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超20,按8车道布置。

桥跨总体布置如图1-1所示。

受南京长江二桥建设指挥部委托,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对该桥进行成桥荷载试验,试验于二○○一年一月五~十四日在南京长江二桥南汊桥现场进行。

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2 试验目的1、检验设计与施工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性,为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2、验证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及设计所采用的各种假设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为今后设计工作积累科学资料;3、直接了解桥跨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判断实际承载能力,评价桥跨结构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4、通过动力试验了解桥跨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其在长期使用荷载阶段的动力性能,论证其抗风、抗震性能,确定结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3 试验内容试验主要项目或内容包括:1、已竣工结构实际状况调查,内容包括:1)通过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搜集了解桥梁结构竣工资料;2)桥梁结构表观状况检查。

2、结构静力试验,主要内容包括:1)加劲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的工作性能及其承受局部重车作用的局部应力加载试验;2)加劲梁控制截面在最不利设计荷载弯矩下截面应力加载试验;试验荷载作用下斜拉索索力增量测试。

3).3、结构动力试验,主要内容包括:1)脉动试验,用于测定结构固有振动特性(频率、振型和临界阻尼比);2)无障碍行车试验,用于测定桥面铺装层完好时运行车辆荷载作用下桥跨结构的动力反应;3)有障碍行车试验,模拟在桥面铺装局部损伤情况下,桥跨结构在运行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4 试验荷载§4.1 静载试验荷载静力试验荷载采用两种载重汽车:标准车为“东风-康明斯”,单车总重量141kN,重车为“太脱拉”,单车总重量285kN。

对每一检验项目,所需车辆荷载的数量,根据设计控制荷载产生的最不利效应值按下式所定原则等效换算而得:Sstate??1.8?0?0.,?)?S(1式中,η为静力试验荷载效率;Sstate为试验荷载作用下检验项目计算效应值;S为设计控制荷载作用下检验项目的最不利计算效应值;μ为规范采用的冲击系数。

§4.2 加载方式与分级加载为了获得结构试验荷载与变位关系的连续曲线和防止结构意外损伤,针对不同检验项目,静力试验荷载分别按1~3级加载,2级卸零;加载方式为单次逐级递增到最大荷载,然后卸到零级荷载。

对同一加劲梁断面试验,先加偏载,而后满载,最后卸零,并对主跨跨中截面加载等主要工况进行重复加载。

静力试验荷载的加载分级,主要依据试验加载车在检验项目(主要为内力)影响面内纵横向位置的不同以及加载车数量多少而分成设计控制荷载产生的该检验项目最不利效应值的50%和100%。

§4.3 加载位置与加载工况加载位置与加载工况的确定主要依据的原则是:尽可能用最少的加载车辆达到最大的试验荷载效率,同时应考虑简化加载工况,缩短试验时间,并在满足试验荷载效率的前提下对加载工况进行适当合并,每一加载工况依据控制检验项目确定的加载工况,本次静力试验经过优化合并后,同时兼顾其他检验项目。

设置,对应加载位置以及相应的测试断面如图4.3-1所示;所确定的加载工况以及各工况对应加载位置以及相应的检验及观测项目见表4.3-1。

表4.3-1 各静力加载工况对应的检验及观测项目工加载截检验及观测项斜拉索索力、钢箱梁应力、梁体上、下游截加劲梁中L/I-1-1挠度、塔顶位偏)斜拉索索力、钢箱梁应力、梁体上、下游L/截加劲梁中I-1-2及桥中线挠度、塔顶位满)钢箱梁应力、梁体上、下游侧挠度、塔顶加劲梁南塔底截I-2-1偏)钢箱梁应力、梁体上、下游侧及桥中线挠度、加劲梁南塔底截面I-2-2 塔顶位移) (满载斜拉索索力、钢箱梁应力、梁体上、下游侧加劲梁南辅助墩截面I-3-2挠度、塔顶位移(满载)§4.4 静力荷载布置§4.4.1 静力加载截面布置静力加载截面布置如图4.4-1~图4.4-2及表4.4-1所示,各工况试验荷载的效率系数见表4.4-2。

§4.4.2 静力试验加载程序1、加载?回0;2、零载?工况I-1-1?I-1-2?回0?I-2-1? I-2-2?回0?I-3-2?回0;零载?工况I-1-2?回0。

表4.4-1静力加载各工况加载截面及荷载布置加载车辆荷载布置备工况加载截面注加劲梁中跨L/2截面偏心加载7下游侧3A=21A 3车道荷载I-1-1 (偏载)加劲梁中跨L/2截面对称加载6A=42A 上、下游6车道荷载7I-1-2(满载)3A+12加劲梁南塔底截面偏心加载车道荷载下游侧3I-2-13B+5) (偏载3A=21A+3B6A+12加劲梁南塔底截面车道荷载对称加载6上、下游I-2-26B+5)(满载6A=42A+6B6A+15加劲梁南辅助墩截面车道荷载上、下行6对称加载I-3-26B+2(满载)6A=42A+6B表示“太脱拉”型车。

B”型车,141表示“东风—康明斯A注:表中的.表4.4-2 静载试验各工况荷载效率系数表加试验荷载下的设计荷载下荷载试验加载项最大弯率系工大弯71611.7kN-m64054kN-mI-1-20.8945加劲梁中1L/截面最大弯-60662.9kN-m0.8354-50680kN-m2加劲梁南塔截面最大弯I-2-2-115309kN-m 0.8019加劲梁南辅助墩截面弯距3 -92463kN-mI-3-2荷载效率系数在0.80~0.90之间。

§4.5 动载试验荷载动载试验加载采用两辆单车重285kN“太脱拉”型重车加载,两车分别在上、下行道的中间车道上与桥轴线对称同步同向行驶。

动载试验分为无障碍行车和有障碍行车。

§5 试验方法§5.1 静载试验测试项目及方法1、劲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第二体系应力及加劲梁控制截面应力,采用在钢箱梁底板顶面和正交异性桥面底板粘贴由阻值120Ω箔式应变计组成的应变花,并由日产UCAM-70A万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应变测量,温度补偿用放置在测点附近的事先贴于小钢板上的应变花实现补偿。

每一观测截面处设一观测站。

2、斜拉索索力增量采用激励振动测定法测定;3、加劲梁的竖向挠曲变形,由设在桥面沿桥轴线及上、下游边缘线分南北两半跨的测点按三等水准施测纲要进行闭合水准测量;4、主塔塔顶水平变位采用测距标准差为(1mm+2ppm)、测角标准差?2?的全站仪进行极坐标四测回观测,并辅以光学测定南塔塔顶指定点到固定基准点的距离加以检验;5、加劲梁纵向位移,采用百分表测量加劲梁梁端与过渡墩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实现。

§5.2 静载试验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1、加劲梁各测试断面位置及其测点布置见图4.3-1;2、塔顶位移及梁体挠度测点布置见图5.2-1;3、斜拉索索力测量索号布置见图4.3-1。

§5.3 静力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各加载工况下,各类数据包括应力、挠度及位移测试流程图分别见图5.3-1、。

5.3-2图应变应变计算绘图数据采打印机系统图5.3-1 应力测试流程计算机绘图机观测数据图5.3-2 挠度、位移测试流程§5.4 动载试验方法1、桥跨自振特性测试,在桥面无任何交通荷载以及桥梁附近无规则振源的情况下,测定桥跨结构由于桥址处风荷载、地脉动、水流等随机荷载激励而引起的桥跨结构微幅振动响应;2、无障碍行车试验,在桥面无障碍情况下,用两辆载重车(单车自重285kN)分对称和非对称两种情况,以10、20、30、40km/h……的速度往返通过桥跨结构,测定桥跨结构在运行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载反应;3、有障碍行车试验,其动载试验荷载及其作用方法与无障碍行车试验相同。

不同的是,需在桥跨结构中跨跨中截面处桥面上设置障碍物(其横断面为弓形,底宽30cm,矢高7cm)模拟桥面铺装局部损伤状态,以测定桥跨结构在不良桥面状态下运行车辆荷载作用的动载反应。

§5.5 动载试验测点布置1、脉动试验主要测记桥跨结构测点振动加速度,测点布置如图5.5-1和5.5-2所示。

2、无障碍和有障碍行车试验主要测记加劲梁的动应力和动挠度,测点布置见图4.3-1。

§5.6 动载试验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5.6.1 动载试验测试项目1、桥跨结构自振特征测试,主要测定桥跨结构固有模态频率、振型和临界阻尼比,加劲梁的侧弯正对称一阶(f)和反对称一阶(f)、竖弯正对102称一阶(f)和反对称一阶(f)、反对称竖弯加纵漂(f、以及扭转反)143.对称一阶(f)等振型参数。

122、主塔结构自振特征测试,主要测定主塔固有模态频率、振形和临界阻尼比。

3、无障碍行车试验和有障碍行车试验,主要测定加劲箱梁中跨跨中截面应力动态增大效应;4、跳车试验主要测定加劲箱梁中跨跨中截面的应力动态增大效应。

§5.6.2 动载试验测试方法1、桥跨结构和主塔结构自振特性测试采用B&K伺服加速度传感器和D.P速度型传感器,配伺服放大器由磁带机或计算机记录其输出信号。

2、加劲箱梁动应力测试,采用在钢箱梁内部表面的阻值为120?的应变计,配日产6M92型动态应变仪输出电压信号,由磁带机记录。

3、加劲梁动挠度由BJQN-4型桥梁光电挠度仪配便携计算机测记。

4、模拟磁带机测记信号,在室内间放给FFT信号处理分析仪进行频域和时域处理分析。

计算机所测记信号,直接使用专用软件处理。

§5.7 动载试验数据处理方法1、自振特性测试采用脉动法或重车激振余振法进行自振频率测试,由加速度传感器作拾振器,经电荷放大到磁带机内,然后进行信号回放处理。

2、激振试验测试根据对静载试验结果的初步分析,选择荷载效应大的测点作为动应力测点。

测试在各种车速及工况下动应力测点动应力,截面冲击系数采用不同行车速度动应力与基准行车速度动应力相应的增幅换算;内力影响线测试、动态增大效应也采用动应力换算的方法进行。

激振测试流程和数据处理流程分别见图5.7-1和图5.7-2。

日本三荣6M92应变片磁带机测试部位动态应变仪器示波器激振测试流程5.7-1 图B&K2032绘图磁带计算机振动分析仪打印机激振试验数据处理流程图5.7-2试验设备§6静载试验用设备§6.1;测点+一套20测点)1、加劲梁应力测试,采用应变测试系统(二套200 ;2、加劲梁的竖向挠度测试,采用全站仪(二台);3、加劲梁端部顺桥向位移测定,采用高精度水准仪(二台);4、塔顶位移测定,采用全站仪(二台)、温度测定,采用美国产温度测试枪;5 、斜拉索索力测试,采用索力仪(二台)6;16台对讲机,以及其它辅助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