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步骤

合集下载

走近叶绿体(观察叶绿体)

走近叶绿体(观察叶绿体)
走近叶绿体
(一)实验:观察叶绿体
(观察时不用染色) 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 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 布。
1.观察叶绿体
低倍显微镜 高倍显微镜
清水 下表皮
使用高倍显微镜注意事项
步骤: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调节光圈至视野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注意:(1)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 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2)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而只能用细 准焦螺旋来调节.以防损坏镜头或装片。 (4)在高倍镜下若要换装片,必须提升镜筒后才能进行。
1.观察叶绿体
低倍显微镜 高倍显微镜
清水 下表皮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绿体
观察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叶绿体在细胞中是移动还是静阶段:光反应
第二阶段:暗反应
总反应式:
6CO2 + 12H2O
光能 叶绿体
C6H12O6 + 6O2 + 6H2O

实验: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实验: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实验: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实验二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从容说课该实验对于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为,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一种光能自养型的生产者所必备的细胞器,同时,该实验也是培养学生使用高倍镜进行实物观察的起始教学。

教材中讲到: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脱开教材上画的模式图,在植物体内是怎样的呢?此实验正是学生获得直观感性知识的必要环节。

教材把本实验安排在“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之后,其目的就是要趁热打铁,以叶绿体为例掌握细胞质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并详细地从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等方面作了安排和介绍,特别是方法步骤,从临时装片的制作到用显微镜观察叙述的非常条理,只是“为何这样?”的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挖掘。

原生质是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是指细胞膜以内、细胞核膜以外,包括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全部原生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生命活动的大舞台。

教材中详细解释了细胞质的概念并介绍了其组成成分。

即:这些生命物质相依相伴,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这也正是该实验所验证的核心问题。

实验的成功将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内环境稳态以及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完成该实验的关键要注意三点:一是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二是临时装片的制作;三是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实验材料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最好用苔藓的小叶,材料要提前准备并加以养殖,采集时应选择潮湿阴凉的墙根、林地等处,连根挖起,带土栽培,且放在阴凉处,时常润水,以备选用。

装片制作时,若是苔藓,镊取其一片小叶即可;若用菠菜的叶,在撕取下表皮时,一定要稍带些叶肉,因为我们所观察的叶绿体就分布在叶肉细胞中,否则很难如愿以偿。

显微镜的使用,在初中虽已学过,但因时间相隔太久,仍需在实验前进行必要的强调和训练。

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和线粒体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讨论
01 实验目的
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 操作步骤,包括调节 焦距、对光、移动载 玻片等。
了解显微镜的保养和 维护,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仪器的使 用寿命。
用纸巾轻轻按压盖玻片,去除多余的 液体。
用镊子夹取染色后的组织块,放在载 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 的载物台上。
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观察到的 图像清晰。
仔细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 分布和数量。
记录观察结果
01
用笔记录观察到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和 数量。
高倍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高倍显微镜是一种光学仪器,通过透镜的放大作用,将微小的物体放大并清晰地呈 现出来。
高倍显微镜通常配备有多个透镜,包括物镜、目镜和聚光镜等,以实现更高的放大 倍数和更好的观察效果。
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时,高倍显微镜能够提供足够的放大倍数和分辨率,使观察 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形态和分布。
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 用技巧,如选择合适 的放大倍数、调整光 圈大小等。
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或组织切片, 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特征,
如大小、形状、数量等。
学习如何识别和区分叶绿体和线 粒体,了解它们在细胞内的分布
情况。
了解叶绿体和线粒体在不同类型 细胞中的差异分布和功能特点。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微 观世界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训练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才容易观察。
8.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
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
意义?
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有
机化合物,还有很多种酶。细胞质基质是活
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植物细胞中
细胞质基质的流动,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
输和细胞器的移动,从而为细胞内的新陈代
谢的进行提供所需的物质和有关条件。
实验材料的选择
观察叶绿体 ①叶绿体大; 选材 ②相对数量少; 标准 ③取材方便
观察细胞质流动 ①自由水含量高 ;②细胞质流动 快;③含叶绿体
常用 藓类的叶片或者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 黑藻幼嫩小叶 材料 表皮 ①藓类植物叶薄而小,叶绿体清晰; 选材 ②菠菜叶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叶 理由 绿体大而数量少,表皮细胞中无叶绿 体(保卫细胞除外) ①黑藻幼嫩小叶 的含水量高; ②叶片小而薄且 含有叶绿体
向为逆时针,则实际叶绿体流动为顺时针,细胞质的实际流
动为逆时针。
实验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实验原理】
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 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 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 的形态和分布。 2.细胞质流动是活细胞的特征,由 于细胞质基质是无色透明的,故可选择
细胞质中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观察细
胞质的流动。
【用品分析】
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
③镜像亮度是指视野里所看到的像
的亮暗程度。它与放大倍数呈反比,即
在光源一定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越暗。所以在用高倍镜观察标本时, 必须移动标本才能看清其它部位。并根 据实际情况可使用凹面反光镜、大光圈
来增强光源,以改善视野亮度,而使物

生物实验报告【三篇】

生物实验报告【三篇】

生物实验报告【三篇】篇1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

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做为标志。

三、材料用具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四、实验过程(见书p30)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3.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五、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否静止不动,为什么?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4.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标出叶绿体的大致流动方向。

篇2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

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

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

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

高中生物教案-【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高中生物教案-【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高中生物教案-【试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看叶绿体和细胞质流淌一、教学目的1.初步把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看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看,理解细胞质的流淌是一种生命现象。

二、教学建议〔一〕用显微镜观看叶绿体试验的教学建议:1.试验材料的选择。

试验材料的选择,应以取材便利、制片简洁、观看效果好为原则。

藓类植物的叶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叶制片,作为试验材料的首选对象。

试验时,可选取葫芦藓或墙藓的叶作观看材料。

2.显微镜的使用。

关于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指导,是同学做试验前教师讲解的主要内容。

要求同学做好以下几点。

(1)将显微镜安放好显微镜放在操前方偏左,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距载物台约2cm);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选用大光圈,弱光源时选用凹面镜。

(3)低倍镜观看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至距玻片2~3mm 处;左眼注视目镜内,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当看到物像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细胞物像。

移动装片,将观看物放在视野中心。

(4)高倍镜观看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整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所要观看的物像。

3.观看程序的指导。

观看时,教师应提示同学先用低倍镜观看,再用高倍镜观看,最终绘制镜下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图。

4.讲解绘制生物图的要求。

绘图的要求包括绘图的工具要求,以及绘制生物图的方法要求。

如,图的摆放位置和大小,线条和点点,指示线、注字和图名,姓名和日期等。

5.条件许可的学校,最好每人使用一台显微镜,以便培育同学对显微镜的操作力气。

6.增加演示试验。

假设条件允许,则可以增加“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体的形态变化”的演示试验,使同学了解叶绿体对不同光照条件的适应性。

试验课前,在讲台前摆放3 台显微镜,载物台上分别放着强光(200W 灯泡照耀5min)、弱光(25W 灯泡照耀10min)、黑暗处理过的3 片葫芦藓叶的临时装片。

高二生物实验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教案 人教版

高二生物实验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教案 人教版

高中生物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教案人教版Ⅰ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名称(如以下图)Ⅱ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取镜和安放1.1 打开镜箱,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取出显微镜。

1.2 把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上(显微镜距实验台边缘7cm左右),略偏左(目的是便于左眼观察物像,右眼看着绘图),然后查看是否安好了目镜和物镜。

2 对光2.1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之间要保持2cm距离)。

2.2 转动遮光器,让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2.3 左眼看着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缓慢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自亮的视野时为止。

3 在低倍镜下观察3.1 把永久装片或永久切片放在载物台上,标本部分要对准通光孔的中心,装片或切片两端用压片夹压住。

3.2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地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装片或切片时为止(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物镜碰到装片或切片)。

3.3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时为止。

3.4 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时为止。

4 在高倍镜下观察4.1 高倍显微镜的放大区域位于低倍显微镜视野的中心。

所以,先要在低倍镜下把标本中需要进一步放大的部分轻轻地移到视野的中心。

4.2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功能完好的显微镜,稍微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看到物像。

否那么,像操作低倍镜(3.2)一样。

然后,左眼向目镜内看。

同时使镜筒更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时为止。

如果视野太暗,可以使用反光镜的凹面和使用较大光圈。

5 显微镜的收存实验结束后,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并且把显微镜放入镜箱里。

Ⅲ实验二Ⅳ随堂演练1.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正确的方法是〔〕A.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B.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C.闭右眼,用左眼观察D.闭左眼,用右眼观察2.以下关于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正确的选项是〔〕A.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侧面对着光源,以利于接受较多的光B.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较大面对着光源,可以接受更多的光C.在弱光下,叶绿体会较多的聚光在背光一侧D.对于一般的叶片,背光面的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3.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以下哪些部分不具备流动性〔〕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叶绿体4.以下关于细胞质流动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细胞质流动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现象是细胞中的叶绿体等细胞器也在移动B.细胞质流动方式多样,有沿细胞壁的环形流动,也有管状或线条状细胞质的流动C.活的植物细胞有的细胞质能流动,有的不流动D.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在不同的温度等环境条件下有所不同5.观察黑藻叶的细胞质流动,最正确位置是〔〕A.叶片边缘细胞B.叶片表皮细胞C.保卫细胞D.叶脉处细胞6.以下关于高倍镜的使用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镜观察C.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7.以下哪种材料不能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的是〔〕A.藓类的叶片B.黄杨横切叶片C.菠菜叶片沾在下表皮上的少数叶肉细胞D.种子植物的叶片8.以下可用于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是〔〕A.洋葱鳞片叶 B.根尖细胞C.青霉菌D.藓叶片9.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叶绿体是〔〕A.绿色、棒状B.红色、棒状C.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D.蓝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10.以下细胞中存在有叶绿体的是〔〕A.根尖细胞B.叶片上表皮细胞 C.叶肉细胞D.茎内形成层细胞11.显微镜头盒中的4个镜头。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步骤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步骤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指导(攻关不畏难)一、目的要求:1、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3、通过在显微镜下的实际观察,理解细胞质的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

二、材料用具:菠菜叶(或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台灯、铅笔三、实验原理: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四、方法步骤:1、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取一片藓类叶或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些叶肉,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取材制片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取叶片放入加盖玻片观察先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绘图(用铅笔画一个叶绿体形态和分布情况清楚的叶肉细胞)1)选用藓类的小叶或者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为藓类属阴生植物,菠菜叶的下表皮是菠菜叶的背阳面,这样的细胞中的叶绿体大且数目少,便于观察。

)2)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目的是为了防止叶绿体失水。

如果叶绿体失水,叶绿体就缩成一团,无法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正确使用低倍镜:取镜——对光——安放装片——下降镜筒——调焦。

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以免压坏装片和碰坏物镜。

4)正确使用高倍镜:将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2、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载玻片滴水、放叶,加盖玻片黑藻类的培养制片观察(光低倍镜找到黑藻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到细胞内的叶绿体随细胞质液定向流动)1)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首先要找到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然后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在观察时眼睛注视叶绿体,再来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