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 柱和支撑的设计

合集下载

钢结构柱和支撑的设计

钢结构柱和支撑的设计
连接方式
支撑与框架的连接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当采用焊接连接 时,应注意焊缝的质量和构造要求;当采用螺栓连接时,应 保证连接的刚度和强度。同时,支撑与基础的连接也应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PART 04
节点设计
节点的类型和选择
刚性节点
能够保证结构的整体刚度 和稳定性,但构造复杂, 成本较高。
支撑的布置和间距
布置原则
支撑应沿建筑物高度连续布置, 避免在同一层内中断;当建筑物 高度较高时,可采用分段布置的 方式。
间距要求
支撑的间距应根据结构类型、荷载 大小、地震作用等因素确定,一般 不宜大于15m;当采用耗能支撑时, 其间距可适当加大。
支撑的截面设计和连接
截面设计
支撑的截面形式应根据其受力特点和构造要求进行选择,可 采用圆钢管、方钢管、矩形钢管等;截面的尺寸应根据轴力 设计值和稳定要求进行确定。
施工计划编制
根据设计图纸和项目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材料采购、 加工制作、运输、安装等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施工技术交底
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点、难点和注意事项, 确保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模拟
数字化建模
利用BIM技术建立钢结构柱和支撑的数字化模型,进行施工过程的 可视化模拟。
在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注重钢结构柱和支撑的 外观设计和细节处理,使其与建筑物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提升建筑物的美观度。
PART 02
钢结构柱设计
柱的类型和选择
01
02
03
实腹式柱
截面为实心的矩形、圆形 或多边形,具有较大的承 载力和刚度,适用于高层 建筑或重载结构。
格构式柱
由多个较小截面的杆件组 成,具有较轻的自重和较 大的刚度,适用于大跨度 或重载结构。

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限值

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限值

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限值
摘要:
一、钢结构柱间支撑的概述
二、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计算
三、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国家标准
四、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实际应用
五、结论
正文:
【一、钢结构柱间支撑的概述】
钢结构柱间支撑是钢结构建筑中一种常见的构件,它起着承载建筑物重量、传递荷载、维持建筑稳定性等重要作用。

钢结构柱间支撑的规格、形状和连接方式等都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稳定。

【二、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计算】
钢结构柱间支撑的长细比是衡量其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长细比的计算公式为:λ=L/r,其中L为支撑的长度,r为支撑的半径。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钢结构柱间支撑的长细比。

【三、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国家标准】
在我国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中,对钢结构柱间支撑的长细比有严格的规定。

对于不同类型的钢结构柱间支撑,其长细比限值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等边角钢制作的支撑,其长细比限值应满足:λ≤150。

【四、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荷载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支撑类型和材料,确保支撑的长细比满足国家标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五、结论】
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是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设计人员需要熟悉相关规范,掌握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钢结构柱间支撑的布置原则

钢结构柱间支撑的布置原则

钢结构柱间支撑的布置原则如何布置钢结构柱间支撑?在钢结构工程中,柱间支撑的布置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提高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布置方法、构造形式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钢结构柱间支撑的布置。

第一部分:设计原则钢结构柱间支撑的布置应满足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柱间支撑的布置应保证钢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在荷载作用下不产生过大的变形和破坏。

2. 经济性原则:柱间支撑的布置应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施工的复杂性,同时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3. 空间利用原则:柱间支撑的布置应合理利用空间,避免阻碍建筑物内部功能区域的安排。

第二部分:布置方法钢结构柱间支撑的布置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等距布置法:将柱间支撑等间隔地布置在钢结构的柱子上,常见的间距为3-6米。

这种布置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平面布置较规则的建筑。

2. 不等距布置法:根据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要求,有选择性地布置柱间支撑。

这种布置方法灵活多样,适用于平面布置较不规则的建筑。

3. 中央集中布置法:将柱间支撑集中布置在建筑的中央部位,形成一个支撑网。

这种布置方法方便施工和维护,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和框架结构。

4. 边缘布置法:将柱间支撑布置在建筑的边缘部位,起到边缘支撑的作用。

这种布置方法可以增加建筑的整体稳定性,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受风荷载较大的结构。

第三部分:构造形式钢结构柱间支撑的构造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拉杆式支撑:使用钢索或钢管作为支撑材料,将柱子上部的力传递到下部,形成像“拉杆”一样的结构。

这种构造形式简单方便,布置灵活,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和屋顶结构。

2. 剪力支撑:使用钢板或钢链板作为支撑材料,将柱子的剪力传递到水平轴向。

这种构造形式适用于受弯构件较多的建筑,如框架结构。

3. 桁架支撑:使用钢桁架作为支撑材料,形成桁架结构,将柱子的受力分散到桁架上。

这种构造形式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和屋顶结构。

总结:钢结构柱间支撑的布置是钢结构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钢结构柱间支撑设计概述

钢结构柱间支撑设计概述
钢结构柱间支撑设计概述
盘洪玉 ,刘威
(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作者简介:
六安
237161)
摘 要: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中,除了刚架二维计算外,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稳
盘洪玉(1994-),男,安徽阜阳人,毕业于皖西
定,提高侧向刚度和传递纵向水平力,在相邻梁柱之间,需要设置联系杆件,通常而言即
规范》(GB51022-2015)第 8.3.3 条:屋面
横向支撑应按支承于柱间支撑柱顶水平
桁架设计;圆钢或钢索应按拉杆设计,型
钢可按拉杆设计,刚性系杆应按压杆设
计。因此十字形交叉支撑可以选择角
钢,按拉杆进行设计。支撑的选用除了
应满足承载力限制要求,其主要是由长
细比控制。由《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
构 技 术 规 范》(GB51022-2015)第 3.4.2
值以及长细比限值的情况下,可以选择
N采用短边搭接,
N3 / 2
热轧不等边角钢,
热轧等
2 = K2 ´ N -
= 0.35 ´ 347 -
边角钢 L110×7 线重为 11.9kg/m,热轧
131.52
= 55.69kN
2
肢背所需焊缝长度
不等边角钢 L110×70×7 线重为 9.66kg/
m,每延米重量可减少 2.24kg。截面选
简图
图中:N1 、N 2 -斜拉杆件承载力设
计值;
63
H
-其他纵向水平荷载(如固定在
厂房柱列的管道等纵向推力);
W1 -风荷载(由山墙、天窗架端传
来);
W2 - 风 荷 载(由 山 墙 抗 风 桁 架 传
来,若无抗风桁架,则无此项);

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限值

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限值

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限值1. 引言钢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桥梁等工程领域的结构形式,其具有高强度、高刚度和优良的可塑性等特点。

在钢结构中,柱是承受垂直荷载并传递到基础的关键组件之一。

为了确保钢结构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柱间支撑的设置及其长细比限值。

2. 长细比的定义长细比是指柱的高度与截面尺寸之比。

在钢结构设计中,长细比是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着柱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较小的长细比可以提高柱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较大的长细比则可能导致柱发生屈曲失稳。

3. 柱间支撑的作用柱间支撑是指在柱子纵向设置水平支撑杆或斜撑杆等来增加其稳定性和抗侧移能力。

它们可以通过限制柱子侧向位移和减小位移引起的剪力和弯矩,提高柱子的整体稳定性。

柱间支撑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抗剪切作用:柱间支撑可以有效减小柱子受到的剪力,降低柱子的屈曲风险。

- 抗弯扭作用:柱间支撑可以降低柱子受到的弯矩和扭矩,提高柱子的承载能力。

- 抗侧移能力:柱间支撑可以限制柱子侧向位移,防止柱子产生不稳定失效。

4. 长细比限值的确定钢结构设计规范中一般都给出了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限值。

这些限值是为了确保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根据不同设计规范和工程要求,长细比限值可能会有所差异。

在中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给出了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的限值。

根据该标准,在不考虑侧向荷载作用时,钢结构高层建筑中常见情况下,柱间支撑的长细比限值为20。

这意味着柱子的高度不应超过其截面尺寸的20倍。

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超高层建筑和特殊结构形式,可能需要对长细比限值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调整。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长细比限值。

5. 长细比限值的影响因素钢结构柱间支撑长细比限值的确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结构类型:不同类型的结构对长细比的要求可能有所差异。

钢结构课件4_3柱和支撑

钢结构课件4_3柱和支撑

为便于施焊,梁腹板要切去两角;
完全焊接连接的计算方法
常用计算法
梁翼缘 梁腹板 梁端全部弯矩 梁端全部剪力
尚应以Anwfv/2作为焊缝所承担的剪力来验算 精确计算法 梁翼缘 承担Mf
梁腹板
同时承担Mw和梁端全部剪力V
梁端的弯矩M以梁翼缘和腹板各自的截面惯性矩分担作用
完全焊接时的常用计算法
梁翼缘与柱翼缘对接焊缝的抗拉强度:
水平支撑(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的支撑) 横向水平支撑 纵向水平支撑
分类
(通常意义下)
临时水平支撑:为了建造和安装的安全而设置; 永久水平支撑:通常在水平构件不能构成水平刚
度大的隔板时设置。
楼盖水 平刚度不 足时布置 水平支撑
水 平 支 撑 布 置
节点板表面高出梁上翼缘 有构造处理上的不便
4.3.4 竖向支撑设计

在遭遇强烈地震作用时,耗能梁段首 先屈服吸收能量。(支撑不屈曲)
构造措施
(使耗能梁段在反复荷载下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

支撑斜杆轴力的水平分量较大时,除降低此梁段 的受剪承载力外,还需减少该梁段的长度; 耗能梁段的腹板不得贴焊补强板,也不得开洞; 耗能梁段与支撑连接处,在其腹板两侧配置加劲 肋; 耗能梁段腹板的中间加劲肋,需按梁段的长度区 别对待。

人字形和V形支撑尚应考虑支撑跨梁传来的楼 面垂直荷载; 对于十字交叉支撑、人字形支撑和V形支撑的 斜杆,尚应计入柱在重力下的弹性压缩变形在 斜杆中引起的附加压应力。

中心支撑节点的构造形式(一)
轻型支撑
重型支撑 (双节点板)
中心支撑节点的构造形式(二)

地震区的工字形截面中心支 撑宜采用轧制宽翼缘H型钢; 如果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 则其腹板和翼缘的连接焊缝 应设计成焊透的对接焊缝; 与支撑相连接的柱通常加工 成带悬臂梁段的形式,以避

钢结构 柱和支撑的设计69页PPT

钢结构 柱和支撑的设计69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பைடு நூலகம்决不 回头。 ——左
钢结构 柱和支撑的设计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浅析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柱间支撑体系

浅析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柱间支撑体系

浅析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柱间支撑体系1 前言在单层钢结构厂房设计中,支撑体系的布置和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为了保证结构的空间工作,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承担和传递水平力(风荷载、吊车水平力、温度作用及地震作用等),防止杆件产生过大的震动,避免压杆的侧向失稳,以及保证结构安装时的稳定,应根据结构及其荷载的不同情况设置可靠的支撑系统,在建筑物每一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中,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空间稳定的支撑系统。

2 单层钢结构厂房柱间支撑体系设计方案2.1 设计原则(1)明确合理、简捷地传递纵向水平作用,尽量缩短传力的途径;(2)保证结构体系平面外的稳定,为结构和构件的整体稳定提供侧向支点;(3)便于结构安装;(4)满足必要的强度、刚度要求,具有可靠的连接。

2.2 支撑形式柱间支撑的形式对整个厂房的纵向刚度,自振特性及塑性铰产生部位等有重要影响。

柱间支撑由以下各部分组成:(1)屋架端部高度范围内的垂直支撑和上、下系杆;(2)在吊车梁或吊车桁架以上至屋架下弦间设置的上段柱支撑;(3)在吊车梁或吊车桁架以下至柱脚处设置的下段柱支撑和下段柱系杆。

上段柱支撑的形式一般选用十字交叉形、人字形及K形。

当柱间距较大时,上段柱支撑还可采用V形及八字形,下段柱支撑的形式一般选用单层十字交叉形、双层十字交叉形、人字形及K形,当柱距大于和等于12m,工艺上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门形、L形、刚架形、八字形及单斜杆等。

在单层主厂房柱间支撑系统中,以上形式大多涉及,总的布置原则是在没有生产工艺要求,且斜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在35°~55°的情况下,多选用十字交叉形;如遇跨度与高度相差较大时,就可选用人字形及K形或八字形;当跨度不大,柱边又必须布置设备时,可选用Y形,当跨度较大,而Y形在刚度上又无法满足要求时,就必须选用L形;刚架形下柱支撑一般仅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当下柱较高时,还可采用多种形式的组合。

十字交叉形支撑由于构造简单、传力直接、用料节省,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梁翼缘与柱翼缘对接焊缝的抗拉强度:
M ft w b f t f (h t f )
梁腹板角焊缝的抗剪强度:
V w ff 2lw he
23
2.栓焊混合连接
24
栓-焊混合连接刚性节点
梁翼缘与柱翼缘对接焊缝的抗拉强度:
M ft w b f t f (h t f )
45
竖向支撑的布置
可在建筑物纵向的一部分柱间布置,也可在
横向或纵横两向布置;
在平面上可沿外墙布置,也可沿内墙布置。
46
47
4.3.4.1 中心支撑
1.支撑形式
十字交叉斜 杆
单斜杆
人字形斜杆
K形斜杆
跨层跨柱 设置


抗震设防的结构不得采用K形斜杆体系;
所有形式的支撑体系都可以跨层跨柱设置。
斜杆体系
M lp W p f y
Vl,M lp——耗能梁段的塑性(屈服)受剪承载力、塑性(屈服)
受弯承载力。
弯曲屈服型
4. 耗能梁段板件宽厚比
偏心支撑框架梁的板件宽厚比限值
板件名称 翼缘外伸部分 腹板 宽厚比限值 8
N Af 0.14 N Af 0.14
90[1 1.65 N ( A f )]
3. 整体稳定 强轴平面内
my M y tx M x N f 弱轴平面内 y A W (1 0.8 N ) bW1x y 1y N Ey
注意 t 40mm 稳定系数
4.局部稳定 满足宽厚比限值
取值
框架梁、柱板件宽厚比限值
板件名称 工字形截面翼缘外伸 部分 工字形截面腹板 箱形截面壁板 工字形截面和箱形截 面翼缘外伸部分 梁 箱形截面翼缘在两腹 板之间部分 工字形截面和箱形截 面腹板 一级 10 43 33 9 30
7
端部翼缘变截面的梁
W
pc
( f yc N Ac ) (W pb1 f yb V pb s)
V pb —梁塑性铰剪力;
s
—塑性铰至柱面的距离,塑性铰可取梁端 部变截面翼缘的最小处。
8
2. 强度
My Mx N f An xWnx yWny
ty M y mx M x N f x A W (1 0.8 N ) byW1 y x 1x N Ex
只能受拉的单斜杆体系,应同时设置不同倾斜方向
的两组单斜杆;
且每层中不同方向单斜杆的截面面积在水平方向的
投影面积之差不得大于10%。
49
2.中心支撑的设计
(1)斜杆截面选用
一、二、三级宜采用轧制H型钢,两端与框架 可采用刚性连接。
50
(2)截面设计
1)整体稳定承载力
N f / RE Abr
72-120Nb/(Af)≤60
二级 11 45 36 9 30
72100Nb/(Af)≤65
三级 12 48 38 10 32
80110Nb/(Af)≤7 0
四级 13 52 40 11 36
85120Nb/(Af)≤75

注:1 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采用其他牌号钢材时,应乘以 235 / f ay 2 Nb/(Af)为梁轴压比。
5. 长细比限值
一级
60 235 f y
二级
三级
四级
80 235 f y 100 235 f y 120 235 f y
11
计算长度的确定

在重力荷载作用下:对于纯框架柱应按有侧移情 形确定。 (上册附表18-2)
满足规范GB 50017规定的强支撑(或剪力墙)框架: 应按无侧移情形确定。(上册附表18-1)
有侧移时:
3+1.4(K1 K2 )+0.64K1 K2 无侧移时: = 3 2( K1 K2 )+1.28K1 K2
K1,K2 :交于柱上下端的横梁线刚度之和与柱线刚度之和的比值
13
柱节点域设计
N c1
M c1 Vc1
M b1
Vb 2
hb hb1
Vb1 Vc 2 M c2 Nc2
混凝土
轴压比不小于0.15的柱
抗震墙
偏压
偏压
0.80
0.85
各类构件
受剪、偏拉
0.85
17
3. 节点域的屈服承载力验算
= (M pb1 M pb2 )
Vp 4 fv 3
Mpb1、Mpb2一节点域两侧梁端截面全塑性受弯承载力;

—系数,三级、四级取0.6,一级、二级取0.7。
节点域的厚度不满足要求,应将节点域的柱腹板 局部加厚或加焊贴板。
牛腿
柔性连接
39
实例
梁与柱铰 接连接
梁腹板传递竖向剪力
40
4.3.2.3 半刚性连接RRR M源自MM端板-高强螺栓连接
实例
梁与柱的半刚接连接
42 梁腹板与翼缘传递剪力和部分弯矩
4.3.3 水平支撑布置
水平支撑(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的支撑)
分类
横向水平支撑 纵向水平支撑
临时水平支撑:为了建造和安装的安全而设置; 永久水平支撑:通常在水平构件不能构成水平刚
57
2. 耗能梁段截面
1)耗能梁段截面尺寸宜与同一跨内框架梁的截面尺寸相同 2)耗能梁段不得贴焊补强板以提高强度,也不得在腹板上 开洞。 3)耗能梁段所用钢材 f y 345 MPa
3. 耗能梁段的屈服类型 1.6M lp 剪切屈服型 a Vl
Vl min( 0.58 f y h0t w,M lp a) 2
33[2.3 N ( Af )]
其他钢号乘以 235 f ay ,N/(Af)为梁轴压比。
59
5. 耗能梁段的净长
为保证偏心支撑框架具有较大的抗推刚度,并使耗 能梁段能承受较大剪力,一般用较短的耗能梁段。
N 0.16 Af时,
( Aw A) 0.3
a 1.6 M lp Vl
( Aw A) 0.3
γRE——节点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取0.75。
16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材料 钢 结构构件 受力状态 γRE
柱,梁,支撑,节点板件, 螺栓,焊缝
柱,支撑
强度
稳定 受剪 受剪 受弯 偏压
0.75
0.80 0.9 1.0 0.75 0.75
砌体
两端均有构造柱、芯柱的抗 震墙
其他抗震墙 梁 轴压比小于0.15的柱
——循环荷载下强度降低系数
n
——正则化长细比 n
fy E

1 1 0.35n
RE ——支撑稳定破坏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51
2)长细比限值
一、二、三级 压杆 拉杆
120 235 f ay
四级
禁用
180 235 f ay
52
3)局部稳定
钢结构中心支撑板件宽厚比限值 一级 8 25 18 38 二级 9 26 20 40 三级 10 27 25 40 四级 13 33 30 42
N 0.15 Af
不计轴力对受剪承载力影响
V Vl RE
hc
hc1
M b2
14
1. 节点域厚度要求
(hb hc ) tw 90
2. 节点域抗剪强度
M b1 M b 2 Vc1 Vc 2 hc1hb1t p 2h1t p
节点域的抗剪强度按下式计算(GB50011-2010):
M b1 M b 2 4 f v RE Vp 3
55
4.3.4.2 偏心支撑
1. 偏心支撑的性能与特点
(a) 门架式
(b) 单斜杆式
(c) 人字形
(d) V形
56
偏心支撑:指支撑斜杆一端与梁相连,支撑轴
线偏离梁柱轴线交点,在支撑与柱之间或支撑 与支撑之间形成一段称为消能梁段的短梁。 偏心支撑框架设计原则:强柱、强支撑、弱耗能梁段, 使其在大震时耗能梁段屈服形成塑性铰,柱、支撑和 其他梁段保持弹性。
度大的隔板时设置。
43
楼盖水平 刚度不足 时布置水 平支撑
水平支撑布置
节点板表面高出梁上翼缘 有构造处理上的不便
44
4.3.4 竖向支撑设计
两根柱构件间设置一系列斜腹杆 三、四级,高度≯50m宜用中心支撑: 竖 向 斜腹杆都连接于梁柱节点 支 撑 一、二级宜采用偏心支撑: 斜腹杆不都连接于梁柱节点
工字形截面柱
V p hb1hc1t w
Vp——节 点域体积
箱形截面柱 V p 1.8hb1hc1t w
式中 Mb1、Mb2一节点域两侧梁端弯矩设计值 ;
Mc1、Mc2——节点域两侧柱端弯矩设计值;
hb1——梁翼缘厚度中点间的距离; hc1——柱翼缘厚度中点间的距离; tw——柱在节点板域的腹板厚度; fv——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带短梁段节点工程图片 35
带短梁段节点工程图片—— 唐山供电局高层建筑节点
4.3.2.2 柔性连接

多层框架中可由部分梁和柱刚性连接组成 抗侧力结构,而另一部分梁铰接于柱,这 些柱只承受竖向荷载;

设有足够支撑的非地震区多层框架原则上
可全部采用柔性连接。
37
(a)
(b)
(c)
柔性连接
38
承托
N V
a [1.15 0.5 ( Aw A)]1.6 M lp Vl
N、V —— 耗能梁段的轴力、剪力设计值
Aw—— 耗能梁段腹板面积
60
6. 耗能梁段强度验算
为简化计算并保证耗能梁在全截面剪切屈服时具有足够 的抗弯能力,耗能梁段宜设计成“腹板受剪、翼缘承担弯矩 和轴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