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疼痛科常见疾病

合集下载

疼痛科常规治疗方法介绍

疼痛科常规治疗方法介绍
演讲人
疼痛科常规治疗方法介绍
目录
01. 疼痛科概述 02. 疼痛科常规治疗方法 03. 疼痛科治疗原则 04. 疼痛科治疗效果评估
疼痛科概述
疼痛科的定义
疼痛科是专门研究、诊 断和治疗各种疼痛疾病 的学科。
疼痛科采用多种治疗方 法,包括药物治疗、物 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疼痛科主要针对慢性疼 痛、神经病理性疼痛、 癌痛等疾病进行治疗。
牵引治疗:通 过牵引,缓解 肌肉紧张和疼 痛
运动疗法:通 过运动,增强 肌肉力量和关 节活动度
康复治疗:通 过康复训练, 恢复身体功能 和生活质量
介入治疗
01 02 03 04
概念:通过微创手术,将药物或器械 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优点: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
适应症: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 关节炎等
D
睡眠质量:患者对疼痛对 睡眠影响的评价
客观评估
疼痛程度:使用疼痛量表进行评估, 如视觉模拟量表(VAS)
功能恢复:评估患者疼痛缓解后的活动 能力,如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
心理状态:评估患者疼痛缓解后的心 理状态,如焦虑、抑郁等
药物副作用:评估患者使用药物后的 副作用,如头晕、恶心等
功能评估
疼痛程度:通过疼痛评分量 表评估疼痛程度
活动能力:评估患者日常活动 能力,如行走、站立、坐卧等
生活质量: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包括睡眠质量、情绪状态等
社会功能:评估患者社会功能, 如工作、社交、家庭生活等
谢谢
定期评估治疗效 果,调整治疗方 案,以达到最佳
治疗效果
预防为主原则
D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
C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姿势
B

疼痛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疼痛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疼痛科主题名称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护理常规编号: 5.1.4.3制定者吕沐莲审核者彭菊芬核准者吕沐莲持有部门疼痛科制定日期2012.11.04. 试行日期2012.11.05.修订日期2013.01.04 执行日期2013.01.10. 版次 1 页数 5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所致。

以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手术原理.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首先是通过臭氧氧化髓核蛋白多糖,使髓核体积缩小,降低盘内压力,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其次是通过拮抗免疫因子、炎性介质起到减轻神经根水肿、炎症及镇痛作用,同时,臭氧还可通过破裂口氧化突出或脱出的髓核。

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是通过射频热凝器持续发出高频率射出的电流,使治疗靶点温度升高,对部分髓核产生直接或间接破坏,使病灶椎间盘变性、凝固、脱水、缩小。

其特有阻抗和电刺激避免了损伤神经的可能。

以上两种治疗方法的叠加即是物理性溶核和化学性溶核的完美结合,互补不足、相得益彰。

一、护理评估术前评估1.病史年龄、性别、身高、职业、营养状况等一般资料;既往史、家族史、疼痛的原因和诱因。

2.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疼痛部位,疼痛的性质和伴随症状,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生理行为反应。

3.了解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4.心理和社会支持状态评估疼痛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食欲睡眠的情况。

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反应;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对本病的了解程度及对病人的支持帮助能力。

5.恰当的运用疼痛评估工具。

术后评估1.手术情况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情况、引流管的数量及位置。

2.身体评估动态评估生命体征,引流管及伤口情况,有无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功能锻炼。

3. 心理和社会支持状态病人及家属对术后康复、后遗症等心理状态,家属对病人的支持程度。

二、护理诊断1.疼痛与椎间盘突出、肌肉痉挛、不舒适的体位有关。

疼痛科主要工作内容

疼痛科主要工作内容

疼痛科主要工作内容
疼痛科的诊疗范围非常广泛,以下疾病都可以到疼痛科诊治。

1.头痛:偏头痛、颈源性头痛、各种不明原因的头痛。

2.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神经损伤后疼痛、幻肢痛、残端痛、舌咽神经痛、臂丛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等。

3.骨关节痛:颈肩部疼痛、腰背痛、肋软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尾骨痛、关节痛、足底痛、痛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疼痛。

4.软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

5.缺血性疼痛:雷诺氏症、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

6.非疼痛性疾病:不定陈述综合症、乳腺切除术后综合症、顽固性呃逆(打膈),失眠症、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腱鞘囊肿、神经性皮炎、突发性耳聋、内耳晕眩症、瘢痕痛、眼睑痉挛。

7.癌性疼痛:晚期顽固性癌痛。

正确认识疼痛科

正确认识疼痛科
2、慢性疼痛:软组织及关节劳损性或退变疼痛,椎间盘源 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等;
3、顽固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疱疹后遗神经痛,椎间盘突 出症,顽固性头痛等;
4、癌性疼痛:晚期癌痛,肿瘤转移痛等; 5、特殊疼痛类:血栓性脉管炎,顽固性心绞痛,特发性胸
腹痛等; 6、相关学科疾病:早期视网膜血管栓塞,突发性耳聋,血
管痉挛性疾病,面肌痉挛,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呃逆,末 梢血管疾患,失眠等。
Company Logo

疼痛科(门诊)的简要介绍
❖五:疼痛科医师的职能
1.推进对疼痛医学的基础研究。 2.认真检查病人,做出正确的诊断 。 3.对疼痛之神经生理与心理学有深度的认识 。 4.以爱心与耐心对受疼痛折磨患者加以悉心的照顾。 5.对放射检查资料,一般医学检查,电生理检查,心理 测验资料都有辨读的能力 。 6.对与疼痛治疗有关的药物临床药理学有深度的认识, 合理地使用镇痛药物。 7.会执行各种新进的疼痛治疗技术。
Company Logo

疼痛科(门诊)的常见病种
三:颈、肩及上肢痛
常见类型:1.颈椎病 2.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3.肩关节周 围炎 4.肱骨外上髁炎 5.滑囊炎 6.腱鞘炎
颈椎病
❖ 概念:指因颈椎骨、软骨、韧带或进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压 迫或刺激了临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软组织,并因此而 产生颈、肩及上肢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枕部、顶部和全头痛。头痛常为持续性,整天或常年 头痛,但程度可有变化。 治疗:1.药物治疗:急性发作用镇痛药NSAIDs,慢性紧张 性头痛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 2.神经阻滞:星状神经阻滞、根
据部位作痛点或枕大小神经阻滞。 3.物理治疗 4.心理治疗
Company Logo

4.椎动脉型颈椎病:出现与头颈活动相关的发作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2023《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contents •疼痛科简介•常见疼痛疾病类型•疼痛科治疗方法•疼痛科日常护理•如何选择合适的疼痛科医生•疼痛科治疗常见问题目录01疼痛科简介疼痛科的起源与发展01疼痛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各种镇痛药来缓解疼痛。

02随着医学的发展,现代疼痛学科逐渐形成,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疼痛治疗中心和疼痛专科医院开始出现。

03疼痛科经历了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的发展,现代疼痛医学注重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信息进行诊断和治疗。

疼痛科的治疗范围疼痛科主要治疗各种慢性疼痛,如头痛、颈肩痛、腰腿痛、关节痛等。

疼痛科还涉及治疗各种癌痛、骨转移痛、晚期肿瘤痛等。

疼痛科还治疗各种神经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疼痛科还采用各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疼痛科与麻醉科存在紧密联系,两者在某些治疗领域存在交叉。

疼痛科与神经科、骨科、风湿科等存在一定的关联,因为这些科室的疾病也可能导致疼痛症状。

疼痛科与肿瘤科存在密切联系,因为晚期肿瘤患者常常出现疼痛症状,疼痛科与肿瘤科医生需要密切协作进行止痛治疗和管理。

疼痛科与其他科室的关联02常见疼痛疾病类型颈肩腰腿痛是一类常见的疼痛疾病,主要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和关节炎等。

总结词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背部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肩周炎则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特点,腰肌劳损和关节炎则主要表现为腰部和关节部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详细描述颈肩腰腿痛总结词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疾病之一,可表现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和丛集性头痛等。

详细描述偏头痛主要表现为单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和畏光等症状,紧张性头痛则表现为整个头部闷痛和压迫感,丛集性头痛则以短暂而剧烈的疼痛为特点,多发生在头部一侧。

头痛总结词关节疼痛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和痛风等。

详细描述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对称性的小关节疼痛和肿胀,骨关节炎则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和骨质增生,痛风则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剧烈疼痛为特点。

关于疼痛科的科普文章

关于疼痛科的科普文章

关于疼痛科的科普文章
疼痛科是一门医学专业,主要研究和治疗各种疼痛病症。

疼痛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提示我们某个部位可能有问题,需要注意和治疗。

但无论是急性疼痛还是长期慢性疼痛,都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疼痛科医生需要对各种疼痛病症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疼痛的来源可能来自各个系统,如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疼痛科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确定疼痛的来源和性质,然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疼痛病症有:
1. 神经性疼痛:包括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微创手术等。

2. 腰痛、颈痛:常见于现代人的生活中,常见的原因包括颈椎、腰椎病变、肌肉劳损等。

治疗方法包括针灸、物理治疗、手术等。

3. 癌痛:癌症患者常伴随着疼痛,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放疗等。

4. 面肌痉挛、肩周炎等: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总之,疼痛科医生需要对各种疼痛病症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并且需要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对于患者来说,及早就医、积极治疗是缓解疼痛、恢复健康的关键。

- 1 -。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医学课件)疼痛科科普

情绪管理等,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疼痛。
疼痛的自我管理
认知
情绪调节
行为疗法
自我用药
及时就医
了解疼痛的性质、原因 和治疗方法,树立正确 的疼痛观念。
学会调节情绪,如放松 、冥想等,以缓解疼痛 带来的不良情绪。
通过改变日常行为习惯 ,如姿势、活动等,减 轻或避免疼痛发生。
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 、阿司匹林等,缓解轻 度疼痛。
1 2 3
疼痛感觉的传人
外周感觉神经元接收疼痛刺激信号,如炎症或 损伤,并传递至脊髓和大脑皮质。
疼痛的整合
脊髓和大脑皮质对疼痛信号进行整合,将信号 传递至大脑皮质进行处理和解释,产生疼痛感 觉。
疼痛的调节
大脑对疼痛信号进行调节,通过神经、内分泌 和免疫系统等参与,产生对疼痛的反应和应对 。
疼痛的分类及产生机制
专业的瑜伽疗法师通过瑜伽练习、呼吸练习和冥想,帮助患者缓解疼
痛。
冥想和放松技巧
1 2
冥想
通过冥想和放松身体,减轻疼痛和焦虑。
渐进性肌肉松弛法
通过逐渐松弛身体各部位肌肉,缓解疼痛和紧 张。
自主神经松弛法
3
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减轻疼痛和紧 张。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重构
01
通过改变对疼痛的认知,调整负面情绪和思维模式。
当疼痛无法通过自我管 理缓解时,应及时就医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THANK YOU.
处方药
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如一些抗生 素、镇痛药等。
处方药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按照医生的建议 使用,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使用时间。
药物滥用与成瘾
1

疼痛科的执业类别

疼痛科的执业类别

疼痛科的执业类别疼痛科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与疼痛有关的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

这个学科涉及到疼痛的各个方面,需要医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疼痛进行有效的治疗。

疼痛科的执业类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急慢性疼痛管理:这是疼痛科最基本的执业类别,医生需要对各种类型的疼痛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

常见的急性疼痛包括手术后疼痛、创伤性疼痛等,医生需要通过合理的用药和其他治疗手段,如物理治疗、针灸等,来控制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而慢性疼痛通常是由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如神经病变性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长期的治疗计划。

2. 癌症疼痛治疗:癌症疼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疼痛,由于肿瘤对神经和组织的压迫或侵蚀,以及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疼痛症状。

医生需要在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和原因后,制定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放疗等,以达到控制疼痛、缓解患者痛苦的目的。

3. 神经阻滞和神经调节技术: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注射麻醉剂或其他药物到特定部位的方法,以阻断或减轻疼痛信号传导的技术。

神经阻滞可以用于急性疼痛的治疗,也可以用于慢性疼痛的管理。

而神经调节技术主要包括电刺激、神经毁损等方法,通过改变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4. 康复治疗:对于一些慢性疼痛患者来说,物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物理治疗、运动康复等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疼痛科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出适合的康复治疗方案,并对患者的康复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估。

5. 心理治疗:疼痛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治疗在疼痛科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改善疼痛感知和应对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十三、肱骨外上髁炎……………………………22
一十四、棘上韧带炎……………………………..23
一十五、腰3横突综合症………………………..25
疼痛科门诊前15位疾病标准化诊治流程及服务规范
项目
一、颈源性头痛
概述
定义
指由于高位颈部神经(C1-3)所支配结构的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以往曾被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耳神经痛”等。
早期为刺激症状,后期可因关节突增生、肥大,骨赘形成直接压迫引起。以C3脊神经和C6脊神经受压最为多见,已成为高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表现。
伴随症状
由于颈神经根在头、颈、胸、上肢等有广泛分布,因此除局部疼痛外,还常可引起牵涉痛表现。头痛主要由于第2~3颈椎小关节受累引起牵涉痛,常见且易被误诊。表现为慢性持续性钝痛,也可呈典型偏头痛,甚至前额痛等。
起病年龄多在30岁前后,女性较多。
曾用名
曾将其称为肌肉收缩性头痛(muscle-contraction headache)、紧张性头痛(tension headache)、心因性肌源性头痛( psychomyogenic headache)、应激性头痛(stress headache)、日常性头痛(ordinary headache)、原发性头痛(essential headache)、特发性头痛(idiopathic headache)、心因性头痛(psychogenic headache),直到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才将其确定为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
病因
以往认为此种头痛是头部的神经和血管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产生的。1995年Bogduk指出颈椎退行性变和肌肉痉挛是颈源性头痛的直接原因。颈源性头痛也可称为颈神经后支源性头痛,是高位神经根性颈椎病。常为上段颈神经根障碍和颈部肌肉紧张所致头痛。
常见疾病来源
颈椎病,环枕部畸形,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原发性颈肌紧张综合征等。
辅助检查
必需检查项目
有明显压痛者应进行神经阻滞试验
X线平片、CT和小关节造影对本病早期诊断具有帮助
根据病情选择检查项目
头颈部MRI检查
需要神经阻滞病人还要:血常规,肝肾功检查,血凝功能,心电图,胸部X片。颈神经毁损治疗及手术治疗需住院检查。
鉴别诊断
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
诊疗原则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2.颈椎关节突关节注射。
3.寰枢椎间关节注射。
4.寰枕关节注射。
5.颈部硬膜外间隙注射。
6.星状神经节阻滞。
7.枕大、枕小神经阻滞。
四、颈神经毁损治疗及手术治疗
参考依据
1.魏绪庚,田素杰.麻醉治疗学.第一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64-5;
2.中华医学会编着.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5-8;
七、骨质疏松症…………………………………………12
八、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4
九、肩周炎……………………………………….15
一十、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17
一十一、足跟痛……………………………………19
一十二、肋软骨炎……………………………………………….20
3.中华医学会编着.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56-62,125-9。
项目
二、紧张性头痛
概述
定义
紧张型头痛是最为常见的头痛,表现为慢性头部紧束样或压迫性疼痛,通常为双侧头痛,起病时可能与心理应激有关,转为慢性形式后常没有明显的心理因素。
病因
心理因素、中枢机制、肌肉收缩、神经递质、感染等因素。
一、重点在上颈部的病变区进行局部治疗:休息、头颈部针灸、牵引、理疗,同时配合口服非甾类抗炎药,按摩治疗要慎重。包括使用直线偏振光红外线照射。
二、健康教育:1.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和工作体位。
2.注意自我保护和预防头颈部外伤。
3.急性损伤应及时治疗。
三、神经阻滞疗法:1.颈椎旁病灶注射在第2颈椎横突穿刺注射消炎镇痛药物,也可在X线引导下进行穿刺注射治疗。
体征
在有小关节创伤性退行性变性关节炎的患者,常有明显上部颈椎旁固定压痛,颈部活动后压痛加剧。检查可发现在耳下方颈椎旁及乳突后下方有明显压痛。病程较长者可有颈后部、颞部、顶部、枕部压痛点。患者多有上颈部软组织紧张、僵硬。颈部可因疼痛而使颈部活动减少,受限,甚至颈部可处于强迫体位。由于大多数患者在头痛的同时伴有颈部疼痛和颈部僵直,应当在诊断时充分注意询问和检查。有的患者局部触觉、针刺觉减弱,部分患者患侧嗅觉、味觉和舌颊部感觉减退。部分患者压顶试验和托头试验为阳性。对支配小关节的相应脊神经后内侧支进行局部阻滞可使疼痛缓解,可作为一种诊断性阻滞方法,用于诊断较为困难的患者。但有的颈源性头痛患者也无明显的临床体征。有的患侧白发明显多于对侧。
诊断要点
病史
头颈部外伤史尤其是有车祸等外伤史的患者应高度怀疑。部分患者则无明确的外伤史。
症状
主要症状
早期颈源性头痛患者多有枕部、耳后部、耳下部不适感,以后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疼痛的部位可扩展到前额、颞部、顶部、颈部。有的可同时出现同侧肩、背、上肢疼痛。疼痛可有缓解期。随着病程的进展,疼痛的程度逐渐加重,持续性存在,缓解期缩短,发作性加重。寒冷、劳累、饮酒、情绪激动可诱发疼痛加重。一些颈源性头痛患者可以仔细地描述自己的头痛,临床医师要认真地加以引导和询问。
门诊前15位疾病诊治流程
疼痛科(第三稿)
2014.8
一、颈源性头痛…………………………………………………2
二、紧张性头痛…………………………………………………3
三、神经根型颈椎病…………………………….6
四、菱形肌综合征……………………………….7
五、股神经卡压综合征………………………….8
六、腰椎间盘突出症…………………………………………9
诊断要点
病史
至少具有以下头痛特点中的两项
(1)头痛性质为压痛或紧缩感(无搏动性头痛)。
(2)为轻或中度疼痛(可能会限制活动,但不会禁止活动)。
(3)双侧头痛。
(4)上楼或相同的日常活动不会加重头痛。
症状
主要症状
至少具有以下头痛特点中的一项
(1)病史和全身、神经系统检查没有发现器官或系统代谢性疾病继发的头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