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输油管道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环保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下面是对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总则1. 确保设计方案满足输油管道工程的功能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2. 保证输油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
3. 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输油管道的质量和可靠性。
4. 遵循环保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勘察设计1. 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地质隐患评估,确定输油管道线路的合理布置。
2. 根据输油管道工程的功能要求和输送介质的性质选择适合的管道材料和规格。
3. 根据输油管道工程的输送能力和安全要求确定管道的内径、壁厚和布置方式。
4. 设计合理的管道支架和固定装置,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设计合理的管道标志和警示标识,方便日常监管和维护。
三、施工安装1.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准备工作,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清洁和安全。
2. 选择合格的施工队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工程经验。
3. 严格执行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4. 严格管理现场施工人员,确保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
5. 按照施工图纸对管道进行焊接、试压、清洗和保温等工序。
6. 进行管道验收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运行维护1. 建立管道运行维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
2. 定期对输油管道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 进行定期的设备检修和更新换代,确保输油管道的运行状态良好。
4. 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做出及时正确的处理措施。
5. 进行管道监测和资料记录,及时统计和分析数据,为管道的长期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五、环境保护1. 严格按照环保规定选择和使用环保材料和设备。
2. 做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
3. 加强管道周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保护植被和水资源。
GB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解析

1总则1. 0. 1为在输油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输送原油、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
1. 0. 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应在管道建设、营运经验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设计参数,优化设计。
1. 0. 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 0. 1输油管道工程oil pipeline project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建设工程。
一般包括输油管线、输油站及辅助设施等。
2.0.2管道系统pipeline system各类型输油站、管线及输送烃类液体有关设施的统称。
2.0.3输油站oil transport station输油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统称。
2.0. 4首站initial station输油管道的起点站。
2. 0. 5末站terminal输油管道的终点站。
2. 4. 6中间站intermediate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各类站场的统称。
2. 0. 7中间热泵站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加热、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 0. 8中间泵站intermediate pump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0.9中间加热站intermediate heat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热设施的输油站。
2. 0. 10输人站input station向管道输入油品的站。
2. 0. 11分输站off-take station在输油管道沿线,为分输油品至用户而设置的站。
2. 0. 12减压站pressure reducing station由于位差形成的管内压力大于管道设计压力或由于动压过大,超过下一站的允许进口压力而设置减压装置的站。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国内外参考规范

参考规范
一、《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
该规范主要用于长输管道,很多专家认为,不适合港内管道布置。
由于港内管道无具体规范,安全距离可参考该规范。
4.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3原油、液化石油气、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其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范围边界不宜小于10m,三级及以下公路不宜小于5m。
4.1.6敷设在地面的输油管道同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按本规范第4.1.5条所规定的距离增加一倍。
二、输油管道同地上建筑物的间距,其他国家的规定(GB50253条文说明)
1美国《液体管道联邦最低安全标准》195.210 管道和住宅、工业建筑及公共场所的最小距离为50ft(15.24m)。
2日本《石油管道技术标准(部令)》,对地面管道,规定了与不同设施的最小间距;对埋地管道,只规定了同地下街及隧道、水道设施中容易流入石油的地方的间距,而同其他建筑物的距离只需1.5m.。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02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023引言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023旨在确保输油管道工程的设计符合安全、可靠和可持续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输油管道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和验收。
合理的规范遵循将有助于减少风险,确保输油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营。
设计原则输油管道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并采用最佳的工程实践,确保输油管道系统的安全性。
2. 可靠性:设计应保证输油管道在正常条件下的可靠运行,预防可能导致事故和漏油的情况。
3. 可持续性: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节省能源和资源的使用。
设计要求根据输油管道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管道选线:选择合适的输油管道线路,考虑地理、环境、土质、地质和社会因素。
2. 管道材料:选择适宜的管道材料,考虑输油介质的性质、压力和温度要求,确保材料的耐腐蚀和耐压性能。
3. 管道设计:进行合理的管道直径和壁厚计算,确保输油管道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4. 泵站设计:合理布局泵站,确保输油管道的流量和压力要求,同时考虑运行和维护的便利性。
5. 安全设施:设计应考虑安全设施,包括泄漏监测、泄漏报警、防雷、防火等设施,确保管道工程的安全运行。
6. 管道排水:设计应考虑管道排水,确保管道内不会积水或积气,预防腐蚀和堵塞。
7. 管道保温:根据输油介质的温度要求,设计相应的保温措施,减少能量损失。
8. 工程施工:设计应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效率,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
结论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2023为输油管道工程设计提供了详细的要求。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输油管道工程的安全、可靠和可持续运行。
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和遵守这些规范,以保证输油管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要求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的目标:确保输 油管道的安全、可靠、高效和经济。
设计流程: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 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 有相应的设计内容和审查要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设计的主要内容:输油管道的线路选 择、管道材料和规格、管道强度计算、 管道防腐设计、管道附属设施设计等。
设计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 术标准、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等。
PART THREE
管道材料:根据 输油介质和环境 条件选择合适的 管道材料,如碳 钢管、不锈钢管 等。
质量要求:管道 材料应符合相关 标准和规范,确 保耐压、耐腐蚀、 耐温等性能。
管道连接:采用 可靠的连接方式, 如焊接、法兰连 接等,确保管道 密封性和稳定性。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的重要性:输油管道工程设计是确保输油管道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国家能源安 全和经济发展。合理的设计能够降低建设成本、减少运营风险、提高输油效率,为管道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确保输油管道的安全、稳 定和可靠性
优化输油管道的线路和布 局
遵守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 法规和标准
管道防腐: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合 适的防腐涂层和 阴极保护措施, 提高管道使用寿 命。
管道布置:根据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合理规划管道走向和支架位置,确保管道安 全稳定。
管道敷设:采用直埋、架空、穿越等方式,确保管道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同时考虑施工 和维护的便利性。
特殊情况处理:针对河流、山谷等复杂地形,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跨越、穿涵等,保证管 道连续畅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际应用案例:某输油管道工程的 设计、施工与运行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输油管道工程的设计过程,以确保输油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对于输油管道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管道材料、输送介质、施工条件等。
本文档将提供一系列设计规范和标准,供设计人员参考。
2. 设计原则任何输油管道工程的设计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 安全性:设计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系统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 可靠性: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证输油过程的连续进行。
- 经济性:设计应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合理选择管道材料和建设方法。
- 可维护性:设计应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检修、维修和管理。
3. 设计流程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应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输油要求:根据输油的物质特性、流量、压力等参数,确定输油要求。
2.选择管道材料:根据输送介质、环境条件等,选择适当的管道材料。
3. 确定管道布置:根据地形地貌、施工条件等,确定管道的布置方式和线路走向。
4. 进行管道设计计算:包括管道的直径计算、压力计算、支座和封堵件设计等。
5. 设计施工方案:根据设计参数,制定输油管道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材料采购等。
6. 编制管道工程设计图纸:根据设计计算结果,编制管道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
4. 设计要求1.管道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例如GB/T 9711《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钢管输送管线技术条件》等。
2.管道的设计压力应满足输送介质的需要,并考虑预留一定的余量。
3.管道的设计温度应考虑输送介质的温度范围,并采取保温措施。
4.管道的支座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管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管道的测量和监测设备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以保证管道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控制。
6.管道的安全阀和泄压装置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选择和设置。
7.管道的防腐蚀和防护措施应根据管道材料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和实施。
8.管道的施工应符合现行的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和要求。
GB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1总则1. 0. 1为在输油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
1. 0. 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应在管道建设、营运经验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设计参数,优化设计。
1. 0. 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 0. 1输油管道工程oil pipeline project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建设工程。
一般包括输油管线、输油站及辅助设施等。
system各类型输油站、管线及输送烃类液体有关设施的统称。
transport station输油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统称。
2.0. 4首站initial station输油管道的起点站。
2. 0. 5末站terminal输油管道的终点站。
2. 4. 6中间站intermediate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各类站场的统称。
2. 0. 7中间热泵站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加热、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 0. 8中间泵站intermediate pump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heat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热设施的输油站。
2. 0. 10输人站input station向管道输入油品的站。
2. 0. 11分输站off-take station在输油管道沿线,为分输油品至用户而设置的站。
2. 0. 12减压站pressure reducing station由于位差形成的管内压力大于管道设计压力或由于动压过大,超过下一站的允许进口压力而设置减压装置的站。
2. 0.13弹性弯曲elastic bending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弹性限度范围内的弯曲变形。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1总则1. 0. 1为在输油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输送原油、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
1. 0. 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应在管道建设、营运经验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设计参数,优化设计。
1. 0. 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 0. 1输油管道工程oil pipeline project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建设工程。
一般包括输油管线、输油站及辅助设施等。
2.0.2管道系统pipeline system各类型输油站、管线及输送烃类液体有关设施的统称。
2.0.3输油站oil transport station输油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统称。
2.0. 4首站initial station输油管道的起点站。
2. 0. 5末站terminal输油管道的终点站。
2. 4. 6中间站intermediate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各类站场的统称。
2. 0. 7中间热泵站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加热、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 0. 8中间泵站intermediate pump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0.9中间加热站intermediate heat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热设施的输油站。
2. 0. 10输人站input station向管道输入油品的站。
2. 0. 11分输站off-take station在输油管道沿线,为分输油品至用户而设置的站。
2. 0. 12减压站pressure reducing station由于位差形成的管内压力大于管道设计压力或由于动压过大,超过下一站的允许进口压力而设置减压装置的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1总则1. 0. 1为在输油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及运行、管理、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陆上新建、扩建或改建的输送原油、成品油、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工程的设计。
1. 0. 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应在管道建设、营运经验和吸取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设计参数,优化设计。
1. 0. 4输油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 0. 1输油管道工程oil pipeline project用管道输送原油、成品油及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建设工程。
一般包括输油管线、输油站及辅助设施等。
管道系统pipeline system各类型输油站、管线及输送烃类液体有关设施的统称。
输油站oil transport station输油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统称。
. 4首站initial station输油管道的起点站。
2. 0. 5末站terminal输油管道的终点站。
2. 4. 6中间站intermediate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各类站场的统称。
2. 0. 7中间热泵站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设有加热、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2. 0. 8中间泵站intermediate pump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压设施的输油站。
中间加热站intermediate heating station在输油首站、末站之间只设有加热设施的输油站。
2. 0. 10输人站input station向管道输入油品的站。
2. 0. 11分输站off-take station在输油管道沿线,为分输油品至用户而设置的站。
2. 0. 12减压站pressure reducing station由于位差形成的管内压力大于管道设计压力或由于动压过大,超过下一站的允许进口压力而设置减压装置的站。
2. 弹性弯曲elastic bending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弹性限度范围内的弯曲变形。
顺序输送hatch transportation多种油品用同一管道依次输送的方式。
2. 翻越点turnatrer point输油管道线路上可能导致后面管段内不满流(slack f low)的某高点。
一站控制系统,ration control system对全站工艺设备及辅助设施实行自动控制的系统。
2. 0. 17管件pipe fittings弯头、弯管、三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等管道上各种异形连接件的统称。
2. 0. 18管道附件pipe accessories管件、法兰、阀门及其组合件,绝缘法兰、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筒等管道专用部件的统称。
2. 0. 19最大许用操作压力maximum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MADP)管道内的油品处于稳态(非瞬态)时的最大允许操作压力。
其值应等于站间的位差、摩阻损失以及所需进站剩余压力之和。
2. 0. 20 U管道设计内压力pipeline internal design pressure在相应的设计温度下,管道或管段的设计内压力不应小于管道在操作过程中管内流体可能产生的最大内压力。
2. 0. 21线路截断阀line block valve为防止管道事故扩大、减少环境污染与管内油品损失及维修方便在管道沿线安装的阀门。
2. 0. 22冷弯管cold bends用模具(或夹具)不加热将管子弯制成需要角度的弯管。
2. 0. 23热垠弯管hot bends管子加热后,在夹具上弯曲成需要角度的弯管,其曲率半径一般不小于5倍管子外直径。
2. 0. 24成品油products原油经加工生产的商品油。
在石油储运范畴内,多指C5及C5以上轻质油至重质油的油品。
2. 0. 25公称管壁厚度pipe nominal wall thickness钢管标准中所列出的管壁厚度。
2. 0. 26钢管的结构外径structural outside diameter of steel pipe钢管外防腐层、隔热层、保护层组合后形成的外径。
. 27副管looped pipeline为增加管道输量,在输油站间的瓶颈段敷设与原有线路相平行的管段。
3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3. 1一般规定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计算输油量时,年工作天数应按354d计算。
3. 1. 2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输量(年输量、月输量、日输量)作为设计输量。
设计最小输量应符合经济及安全输送条件。
3. 1. 3输油管道设计宜采用密闭输送工艺。
若采用其他输送工艺,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说明其可行性。
3. 1. 4管输多种油品,宜采用顺序输送工艺。
若采用专管专用输送工艺,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方案应依据设计内压力、管道管型及钢种等级、管径、壁厚、输送方式、输油站数、顺序输送油品批次等,以多个组合方案进行比选,确定最佳输油工艺方案。
管输原油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出矿原油技术条件》(SY 7513的规定;管输液态液化石油气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 或《液化石油气》(GB 11174)的规定;管输其他成品油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
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总流程图应标注首站、中间站、末站的输油量,进出站压力及油温等主要工艺参数。
并注明线路截断阀、大型穿跨越、各站间距及里程、高程(注明是否有翻越点)。
输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应包括水力和热力计算,并进行稳态和瞬态水力分析,提出输油管道在密闭输送中瞬变流动过程的控制方法。
3. 2原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3. 2. 1应根据被输送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流变性,通过优化比选,选择最佳输送方式。
原油一般物理化学性质测定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原油流变性测定项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加热输送的埋地原油管道,应优选加热温度;管道是否需保温,应进行管道保温与不保温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方案。
管道内输送牛顿流体时,沿程摩阻损失应按下式计算:gV d L h 22⋅=λ (3. 2. 3-1) 24dq V V π= (3. 2. 3-2) 式中 h —管道内沿程水力摩阻损失(m) ;λ—水力摩阻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C 计算;L —管道计算长度(m) ;D —输油管道的内直径(m) ,V —流体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m/s) ;g —重力加速度s} ) ;V q —输油平均温度下的体积流量(m 3 /s)输油平均温度,应按下式计算: 213231t t t av += 式中av t —计算管段的输油平均温度(℃); t 1—计算管段的起点油温(℃);t 2—计算管段的终点油温(℃)。
注:对不加热翰送的输油管道,计算管段的输油平均温度取管中心埋深处最冷月份的平均地温。
3. 2. 4当管道内输送幂律流体时,其沿程摩阻损失应按本规范附录D 的规定计算。
埋地输油管道的沿线温降应按下式计算:al e b t t b t t =----0201 Caig b = Cq D K a m π= 式中 t o —埋地管道中心处最冷月份平均地温(℃);ι—管段计算长度(m);i —流量为qm 时的水力坡降(to/m) ;C —输油平均温度下原油的比热容[J/(kg ·℃)];K —总传热系数[W/(m 2·℃)];D—管道的外直径(m);qm—油品质量流量(kg/s) 。
3. 3成品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 1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成品油输量、品种与各品种的比例以及分输、输人数量,进行成品油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
3. 3. 2输送多品种成品油时,宜采用单管顺序输送。
油品批量输送的排列顺序,应将油品性质相近的紧邻排列。
3. 3. 3应在紊流状态下进行多品种成品油的顺序输送,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的沿程摩阻损失应按本规范式(3. 2. 3-1)计算。
对于高流速的成品油还需进行温升计算和冷却计算。
3. 3. 4在顺序输送高粘度成品油(如重油)时宜使用隔离装置。
3. 3. 5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在输油站间不宜设置副管。
3. 3. 6多品种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应采用连续输送方式;当采用间歇输送时,应采取措施以减少混油量。
3. 3. 7油品顺序输送混油段长度可按下式计算:Re>Relj:C=(dL)()Re<Relj :C=18385(dL)5.018.2de (3.Relj =100005.072.2de (3.式中C—混油段长度(m);Re—雷诺数;Relj —临界雷诺数;e—自然对数的底,e=3. 3. 8采用旁接油罐输送工艺,当多种油品顺序输送混油界面通过泵站时,应切换成泵到泵输送工艺。
应根据油罐区的建设和营运费用与混油贬值造成的费用损失两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后,确定最佳循环次数。
3. 4液态液化石油气(LPG )管道系统输送工艺3. 4. 1应按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规定的液态液化石油气输量、组分与各组分的比例,进行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系统输送工艺设计。
3. 4. 2输送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的沿程摩阻损失,应按本规范式(3. 2. 3-1)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乘以1. 1 ^-1. 2的流态阻力增加系数。
当管道内流速较高时,还应进行温升计算和冷却计算。
液态液化石油气在管道中输送时.沿线任何一点的压力都必须高于输送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
沿线各中间泵站的进站压力应比同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力高1 MPa,末站进储雄前的压力应比同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力高0. 5MPaQ液态液化石油气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但要注意因管内摩阻升温而需另行冷却的能耗,可取0. 8~1. 4m/s,但最大不应超过3m/s。
4 线路4. 1 线路选择输油管道线路的选择,应根据该工程建设的目的和市场需要,结合沿线城市、工矿企业、交通、电力、水利等建设的现状与规划,以及沿途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在营运安全和施工便利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线路总走向。
中间站和大、中型穿跨越工程位置应符合线路总走向,但根据其具体条件必须偏离总走向时,局部线路的走向可做调整。
输油管道不得通过城市水源区、工厂、飞机场、火车站、海(河)港码头、军事设施、国家孟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当输油管道受条件限制必须通过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