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显微镜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显微镜

空间频率为
用读数显微镜测量物体长度,计算光栅空间频率
光栅长度为
2.数出n条光栅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读数y1,y2。
3.这样实际的每条光栅长度为,光栅的空间频率为
实验数据:
测量生物显微镜放大率
单位:(mm)
利用生物显微镜测量微小长度
单位:(mm)
用读数显微镜测量物体长度,计算光栅空间频率
单位:(mm)
实验结果:
测量生物显微镜放大率
显微镜放大率为:
利用生物显微镜测量微小长度
实验名称:显微镜
目的要求:
1.了解显微镜的原理。
2.掌握使用显微镜测量微小长度的方法和规范。
仪器用具:
1.读数显微镜(物镜3X,目镜10X,主尺刻度1mm,副尺0.01mm)。
2.生物显微镜
3.照明设备
4.测微尺(刻度0.100mm)
5.测微目镜(主刻度1mm,副刻度0.01mm)
6.光栅(待测)
实验原理:
3.放大率
利用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显微镜测量微小长度
1.调整光栅,使光栅增长方向同测微目镜刻度增长方向同向。
2.测出在在测微目镜上n条光栅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读数y1,y2。
3.这样实际的每条光栅长度为,光栅的空间频率为
用读数显微镜测量物体长度,计算光栅空间频率
1.调整被测光栅和/或显微镜,使光栅增长方向同读数增长方向相同。
显微镜及其放大率
显微镜的放大率可以通过计算。
其中,x1-x2,是被测物体的长度,y1-y2是测得最终成像的长度。
利用放大率的公式,已知放大率β时,在测得成像的长度后,可以计算原物体的长度。
实验内容:
测量生物显微镜的放大率
微生物实验报告_显微镜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
2. 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3. 了解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
二、实验原理显微镜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运动和生长状况,从而了解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 微生物培养液- 微生物纯培养物- 玻片、盖玻片、载玻片- 滴管、酒精灯、镊子2. 仪器:- 显微镜- 照相机(可选)四、实验步骤1. 拿出显微镜,调整光源和焦距,确保视野清晰。
2. 用滴管将微生物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3.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焦距,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4. 用照相机记录微生物的图像(可选)。
5. 重复以上步骤,观察不同环境下的微生物生长状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多样,包括球形、杆形、螺旋形等。
2. 观察到微生物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 观察到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状况,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1. 显微镜是观察微生物形态和结构的重要工具。
2. 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与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3.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七、注意事项1. 操作显微镜时要轻柔,避免损坏镜头。
2. 保持显微镜的清洁,避免污染。
3. 观察微生物时要保持耐心,仔细观察。
八、实验拓展1. 尝试观察其他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等。
2. 研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环境适应性。
3. 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繁殖过程。
九、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方法,观察了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了解了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环境适应性。
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显微镜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显微镜实验报告

显微镜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样本的微观结构,了解细胞组织的形态和特征。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载玻片、各种染色剂、显微镜准备液、样本切片。
实验步骤:
1. 样本制备,将待观察的样本(如植物叶片、动物组织等)切割成薄片,然后
用染色剂染色。
2. 载玻片处理,将染色后的样本放在玻璃载玻片上,加入适量显微镜准备液,
然后用盖玻片盖好。
3. 观察调节,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上,通过调节镜头和焦距,找到合适的放大
倍数和清晰度。
4. 观察记录,用眼睛或相机观察、记录样本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实验结果:
1. 植物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晰看到叶片细胞的形态、叶绿体的分布
和形状,以及细胞壁的结构。
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叶片的细胞形态,可以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生理特征。
2. 动物组织,观察动物组织的细胞形态和排列方式,可以了解不同组织的功能
和特点,比如肌肉组织的纤维形态、神经组织的细胞排列等。
实验分析: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的微观结构和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
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功能。
显微镜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实验总结:
显微镜实验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生物的微观结构和特征。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样本的制备和染色,以及显微镜的使用技巧,才能获得清晰的观察结果。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同学们能够对生物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培养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以上就是本次显微镜实验的实验报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显微镜实验报告怎么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显微镜实验报告怎么写篇一: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学生实验报告顺河中学学生实验报告科目生物实验名称: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年(班)级:填报告人:实验日期:同组实验人:指导教师:篇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实验报告显微镜的使用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小组其他成员:实验地点:实验时间:年月日一、实验名称:显微镜的使用二、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显微镜三、实验器材:显微镜(J2702)、装片或切片,擦镜纸、纱布。
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备。
2.取镜和安放。
⑴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⑵安放:把显微镜轻轻地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离实验桌边缘7厘米处。
⑶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高,安装好物镜和目镜3.对光。
⑴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镜端与孔保持2厘米距离)。
⑵转动遮光器,使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⑶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用手转动反光镜对向光源,直到目镜里看到白亮的视野(图3-3)。
14.观察:⑴安放装片。
把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有标本的一面向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然后用压片夹压住。
⑵下降镜筒。
侧目注视物镜头,用手旋转粗准焦螺旋,直到物镜头接近装片为止⑶上升镜筒。
左眼注视目镜内,用手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从目镜内看清物像为止。
再轻微来回转动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5.整理实验器材:⑴把装片取下放回原处。
⑵把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转动转换器。
使两物镜偏到通光孔两侧,再把镜筒降低到最低位置最后把显微镜装进镜箱,送回原处。
五、思考与讨论:1、使用显微镜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旁边注视物镜?2、在显微镜下看到写在透明玻片上的“F“字,看到的像是什么字?3、玻片标本移动方向跟像移动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六、教师评语:签名:成绩:2篇三:自组显微镜实验报告自组显微镜显微镜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显微镜实验报告怎么写)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用来放大微小物体的像,是放大虚像的透镜系统。
生物显微镜实验报告

班 级______物理3班_______ 组 别____2组_________ 姓 名_____XXX_______ 学 号___1110600095__________ 日 期____2012/10/23_________ 指导教师__刘丽峰________【实验题目】 生物显微镜 【实验目的】⒈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⒉学会显微镜的调整和使用、以及测量微小长度的方法;⒊理解数值孔径与显微镜分辨本领的含义,验证显微镜分辨本领与物镜数值孔径的 关系。
【实验仪器】⒈XSP-18A 生物显微镜;⒉测微尺;⒊测微目镜;⒋被测物(透射光栅及生物切片);⒌2号鉴别率板;⒍光阑及其支架。
【实验内容】(一)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⒈装上目镜和物镜,物镜可装10×及40×两种。
先用低倍物镜,转动物镜转换器,听到“咔”的响声后,说明物镜已对准了目镜。
⒉接通照明电源并拨动亮度调节钮,使视场内亮度适当。
⒊将被观察的样品放在载物台上,先用低倍物镜寻找被观察的部位。
旋动调焦粗调及 微调手轮,直到看见清晰的象,将被观察部分利用工作台的纵向及横向移动手轮调到视场中心。
如果要用高倍物镜时,可转动物镜换上高倍物镜,然后稍微调节微调手轮,就可以清晰聚焦了(注意:生物显微镜由低倍换高倍这个办法是有条件的,即物与物镜之间不能有东西,或者只有厚度小于0.17mm 的盖玻片,否则换高倍镜头用这个方法,镜头会碰到样品造成损失)。
⒋由于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很短,如我们这次用的生物显微镜的工作距离为:10×物镜工作距离为6.3mm ,40×时为0.5mm ,100×时为0.1mm 。
调焦一不小心就可能使物镜与被观察物挤压而造成物镜或被观察样品的损坏。
为了避免这种事故,我们规定此种显微镜的调焦操作规程如下:先调整旋钮使工作台慢慢升高,使被观察物慢慢靠近物镜头而不接触。
做这一步时眼睛必须在旁边监视,千万不要让被观察样品与物镜头相接触! 然后眼睛通过目镜观察视场,这时只允许工作台下降使样品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行调焦工作。
生物显微镜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实验日期:2023年10月15日实验目的:1. 熟悉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并描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等。
3. 分析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并了解它们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胡萝卜根、菠菜叶等。
2. 实验用具:生物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染色液(碘液)等。
实验步骤:1. 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a. 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
b. 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一滴清水。
c. 用镊子轻轻压平切片,盖上盖玻片。
d. 滴加一滴碘液,盖上盖玻片,轻轻摇匀。
2. 制作胡萝卜根临时装片:a. 取一小块胡萝卜根,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
b. 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一滴清水。
c. 用镊子轻轻压平切片,盖上盖玻片。
d. 滴加一滴碘液,盖上盖玻片,轻轻摇匀。
3. 制作菠菜叶临时装片:a. 取一小片菠菜叶,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
b. 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滴加一滴清水。
c. 用镊子轻轻压平切片,盖上盖玻片。
d. 滴加一滴碘液,盖上盖玻片,轻轻摇匀。
4. 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a. 调整显微镜的粗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
b. 依次观察洋葱鳞片叶、胡萝卜根、菠菜叶的临时装片。
c. 观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等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可以看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等结构。
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层,呈透明状;细胞膜位于细胞壁内侧,较薄,不易观察;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内侧,呈透明状,内有细胞核;叶绿体呈绿色,分布在细胞质中。
2. 观察胡萝卜根临时装片,可以看到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生物实验报告【三篇】

生物实验报告【三篇】篇1实验名称: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二、实验原理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呈椭球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向,这样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
因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采集的葫芦藓,其小叶内叶绿体椭球体的形状不完全一样。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以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做为标志。
三、材料用具藓类的叶,新鲜的黑藻,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刀片,培养皿,铅笔四、实验过程(见书p30)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2.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3.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五、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否静止不动,为什么?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4.用铅笔画一个叶片细胞,标出叶绿体的大致流动方向。
篇2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
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
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
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高中生物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研究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3.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实验步骤: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移动玻片,使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以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若此时视野较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光圈,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
实验结论: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形态多样,这体现细胞的多样性特点;同时也可见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这体现细胞的统一性特点。
高中生物实验报告(二)实验题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还原性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紫色脂肪 + 苏丹III试剂→ 橘黄色实验材料:XXX或梨匀浆、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花生种子匀浆或豆浆或鲜肝脏研磨液、双缩脲试剂、花生种子、双面刀片、吸水纸、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步骤:1.制备还原性糖样液2.取样(2mL注入试管)3.加入刚刚混合均匀的斐林试剂1mL4.水浴加热2分钟5.观察颜色变化,预期将由蓝色变为砖红色。
1.制备蛋白质样液2.取样2mL3.加入双缩脲试剂的A液1mL,摇匀4.加入双缩脲试剂的B液4滴,摇匀5.观察颜色变化:溶液呈现紫色1.制备脂肪样液(去种皮,切薄片)2.加苏丹III试剂染色3分钟3.用50%酒精试剂洗去薄片上的浮色实验结论: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溶液呈现紫色。
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与苏丹III试剂发生反应,溶液呈现橘黄色。
高等绿色植物叶片、显微镜、健那绿染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蒸馏水实验步骤1.从高等绿色植物叶片中取出一小块叶片,放在载玻片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盖玻片,否则换高倍镜头用这个方法,镜头会碰到样品造成损失)。 ⒋由于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很短,如我们这次用的生物显微镜的工作
距离为:10×物镜工作距离为6.3mm,40×时为0.5mm,100×时为 0.1mm。调焦一不小心就可能使物镜与被观察物挤压而造成物镜或被观 察样品的损坏。为了避免这种事故,我们规定此种显微镜的调焦操作规 程如下:先调整旋钮使工作台慢慢升高,使被观察物慢慢靠近物镜头而 不接触。做这一步时眼睛必须在旁边监视,千万不要让被观察样品与物 镜头相接触! 然后眼睛通过目镜观察视场,这时只允许工作台下降使 样品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行调焦工作。这个规定无论使用多大放大 倍数的镜头都必须严格遵守.
⒋从显微镜中看到的鉴别率板有25组方块,每组方块中有四组平行条 纹(见图4),其中单元号码小的平行条纹间距大,号码大的条纹间距小。 号码大到一定程度方块中会模糊一片,看不出条纹。记住那个临界的刚 刚能看出有条纹的方块号码(每一组中有四个方块,只要一个方块个中 看出有条纹就算这一组有条纹)。
⒌从本实验的附表中查出2号鉴别率板相应单元号码的条纹宽度,这 个便是加了圆孔光阑的被测显微镜实际的最小分辨距离。这是实验测得 的数据(记作)。
41.36毫 米
0.032
σy理=0.61波长 (550nm)/NA
10.5微米
σ实际 12.6微米
【数据处理】d是由内圆筒深度:3.440cm 外圆柱高度:3.616cm 总高度:4.720cm 玻璃片厚度:0.408cm这些原始数据经过计算得出的。
【实验数据分析】由于人为读数不准确等偶然误差以及仪器本 身不准确等系统误差,造成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思考题】
班 级______物理3班_______ 组 别____2组 _________
姓 名_____XXX_______ 学 号 ___1110600095__________
日 期____2012/10/23_________ 指导教师__刘丽 峰________
【实验题目】 生物显微镜 【实验目的】
测微尺长度 y(mm)
0.452
0.326
测微尺像的长度 y'(mm) 4.563 3.125
放大倍率 β=y'\y 10.01 9.58
光栅
光栅像长 y'
0.59毫米
放大倍率 β0
10.01倍
光栅长度 0.059毫米
光栅的数目 6条
相邻线之 间的间距
0.01毫米
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率
Φ
d
NA=Φ/2d
2.64毫米
答:根据公式:σy理=0.61波长(550nm)/NA 带入数据得油镜头下的σy理=0.022μm 放大倍数为40×的σy理=0.0427μm 所以不用油镜头是不行的,因为分辨率太低,会看不
清。
⒈熟悉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 ⒉学会显微镜的调整和使用、以及测量微小长度的方法; ⒊理解数值孔径与显微镜分辨本领的含义,验证显微镜分辨本领与物
镜数值孔径的 关系。
【实验仪器】
⒈XSP-18A生物显微镜;⒉测微尺;⒊测微目镜;⒋被测物(透射光栅 及生物切片);⒌2号鉴别率板;⒍光阑及其支架。
【实验内容】
⒍如图5,由光阑与鉴别率板之间的距离以及光阑的孔径,代入 (10)
算出。其中、的值由测量显微镜测出。将值代入(9)式,即可算出(理论) 值(其中按550nm计算)。将与作比较.
注意:鉴别率板上复盖有一层较厚的玻璃片,因此不得用高倍物镜去 观察它, 否则会损 坏仪器。用低倍物镜已足够清楚。
【原始数据】
⒈一张全息照片的干涉条纹最密得是2500lin/mm,即干涉条纹的空间周 期为0. 4μm, 如欲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试问不用油镜头又行不行?为什么?(注:生 物显微镜的100×物镜使用时要在物和物镜间加油,以便增大NA值,所 以把这个镜头叫做油镜头。)已知油镜头( 物镜)的放大倍数为100×,数 值孔径为1.25,而放大倍数仅次于它的物镜为40×,数值孔径为0.65, 照 明光波长以于550nm计算。
(二)物镜放大倍数的测定、微小物体的长度测量 1.用测微目镜代替显微镜的目镜,调节照明亮度,把测微尺放在显 微镜载物台上 ,调焦。测量测微尺的某一段长度 (尽量取大些,以减小误 差)经物镜放大后的中间象长 (注意使测微目镜中刻度尺的方向与的方向 一致)。从而计算出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物镜上所标的数值作比较,说 明二者不同的原因。. 2.将测微尺换成全息光栅,调焦,测出光栅条纹间距经物镜放大后 的中间象长,由此得出未知长度 (可测量若干条条纹间距再除以条数得 到),算出光栅的空间频率。 (三)显微镜分辨本领的测定 1.仍用10×目镜代替测微目镜,将移测显微镜上用的3×物镜装在生 物显微镜的物镜转换器上。转动物镜转换器,使3×物镜对准镜筒。 ⒉把装在特制套筒里的鉴别率板放在载物平台上,调显微镜的照明并 调焦,使2 号鉴别率板从显微镜中看去最清楚,并转动工作台的纵向和 横向移动手轮,使鉴别率板的图象在视野正中。 ⒊将带有小圆孔的特制圆罩盖在鉴别率板套筒上,小圆孔与物镜头的 距离很近。重新调整载物台的纵向及横向移动手轮,使圆孔与显微镜共 轴。
(一)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 ⒈装上目镜和物镜,物镜可装10×及40×两种。先用低倍物镜,转动 物镜转换器,听到“咔”的响声后,说明物镜已对准了目镜。 ⒉接通照明电源并拨动亮度调节钮,使视场内亮度适当。 ⒊将被观察的样品放在载物台上,先用低倍物镜寻找被观察的部 位。旋动调焦粗调及 微调手轮,直到看见清晰的象,将被观察部分利用工作台的纵向及横向 移动手轮调到视场中心。 如果要用高倍物镜时,可转动物镜换上高倍物镜,然后稍微调节微 调手轮,就可以清晰聚焦了(注意:生物显微镜由低倍换高倍这个办法 是有条件的,即物与物镜之间不能有东西,或者只有厚度小于0.17mm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