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104规约报文说明(104报文解释的比较好的文本)
104规约报文说明

主站与子站通过IEC60870-5-104规约通讯协议说明目录目录 (1)前言 (1)一、IEC60870-5-104应用规约数据单元基本结构 (2)1.1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DU (2)1.2 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 (2)1.3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 (3)二、IEC60870-5-104规约的过程描述 (5)三、IEC60870-5-104规约源码分析(报文分析) (5)3.1启动连接(U格式) (5)3.2启动连接确认(U格式) (6)3.3总召唤(I格式) (6)3.4总召唤确认(I格式) (6)3.5数据确认(S格式) (6)3.6总召唤结束(I格式) (7)3.7测试连接(U格式) (7)3.8测试连接确认(U格式) (7)3.9.遥信信息(I格式) (7)3.9遥测信息(I格式) (10)3.10 SOE信息(I格式) (11)前言根据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委员会三届五次会议和最近出版的国标DL/T634.5.104:2002对104规约的参数选择做了如下说明:1、采用端正101规约中的链路地址和短报文(指链路确认报文)2、采用召唤一级数据3、两个字节表示公共地址(站址)4、两个字节表示传送原因5、三个字节表示信息体地址上述3、4、5点与上一次通讯协议具体说明有冲突,为执行国际国内标准,建议根据上述要求对报文做如下修改。
一、IEC60870-5-104应用规约数据单元基本结构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DU(Application protocal data unit)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Application protocal control information)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Application protocal control unit)APDU=APCI + ASDU1.1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APDU定义了启动字符、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长度规范、可传输一个完整的应用规约数据单元。
104规约详细介绍及报文解析 -回复

104规约详细介绍及报文解析-回复规约(Protocol)是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一种协议,用于定义数据交换的格式、顺序以及错误检测和纠正等内容。
104规约(IEC 60870-5-104)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制定的一种规约,主要用于监控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
本文将详细介绍104规约及其报文解析。
一、104规约简介104规约是一种基于TCP/IP网络通信的规约,主要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远程监控与控制系统。
它提供了一种可靠、高效的通信方式,能够满足实时性、灵活性和可靠性等要求。
104规约采用了面向报文和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能够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和多点对点的通信模式。
二、104规约报文结构104规约的报文结构包括报文头(Header)、ASDU(Application Service Data Unit)和报文尾(Footer)。
报文头包含了报文的控制信息,用于表示报文类型、优先级和传输原因等。
ASDU是实际传输的数据部分,负责携带各种监控与控制的信息。
报文尾用于检测报文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三、104规约报文解析1. 报文头解析:首先读取报文头,根据报文头的信息可以确定报文的类型、传输原因和发送序号等。
报文类型表示了报文的目的和功能,如启动报文、确认报文或者监控与控制的报文。
传输原因表示了触发发送该报文的原因,如周期定时发送、事件触发发送等。
2. ASDU解析:根据ASDU的类型可以确定ASDU的功能和数据的含义。
不同类型的ASDU用于传输不同种类的监控与控制的数据,如单点信息、双点信息、测量值和参数等。
根据ASDU的结构和定义,可以提取出数据的具体内容。
3. 报文尾解析:最后检查报文尾以验证报文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报文尾通常包括一个校验和,用于检测报文是否被修改或丢失。
四、104规约报文的应用104规约广泛应用于电力、水利、交通、石油等行业中的远程监控与控制系统。
104规约详细介绍及报文解析

104规约是指用于远动控制通信的规约,以以太网为载体,服务模式是平衡模式。
它是用于调度自动化系统,厂站之间的通讯。
它具有TCP/IP的冲突检测和错误重传机制,具有比101协议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端口号默认为2404。
104规约的帧格式包括ASDU、控制域、信息体等部分。
其中,ASDU是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控制域定义了保护报文不至丢失和重复发送的控制信息,信息体包含了传输的数据内容。
104规约的帧格式有三种:I帧、S帧和U帧。
I帧为信息帧,用于传输数据,长度大于6个字节,为长帧;S帧为确认帧,用于确认接收的I帧,长度为6个字节,为短帧;U帧为控制帧,用于控制启动/停止/测试,长度为6个字节,为短帧。
以总召唤报文为例,其帧格式如下:起始字符加上信息体长度(字节数18)加上信息体。
其中,起始字符为68H,信息体长度为18个字节,信息体包括了控制域和信息体元素。
控制域中包含了编号的控制功能,如总召唤命令等。
信息体元素中包含了总召唤的各个信息体地址和信息体元素值。
104规约报文详解(解剖麻雀,最快速掌握,强力推荐)

--------------------------------------------------------------------------------------------------------------------------------------------------------------------------------------------------------------------------------------------- IEC-60870-5-104:应用模型是: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物理层保证数据的正确送达,保证如何避免冲突。
(物理层利用如 RS232上利用全双工)链路层负责具体对那个slAvE的通讯,对于成功与否,是否重传由链路层控制(RS485 2线利用禁止链路层确认)应用层负责具体的一些应用,如问全数据还是单点数据还是类数据等(网络利用CSMA/CD等保证避免冲突的发生)--------------------------------------------------------------------------------------------------------------------------------------------------------------------------------------------------------------------------------------------- 基本定义:端口号2404,站端为SErvEr 控端为CliEnt,平衡式传输,2BytE站地址,2BytE传送原因,3BytE信息地址。
--------------------------------------------------------------------------------------------------------------------------------------------------------------------------------------------------------------------------------------------- 注:APDU 应用规约数据单元(整个数据)= APCI 应用规约控制信息(固定6个字节)+ ASDU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长度可变)--------------------------------------------------------------------------------------------------------------------------------------------------------------------------------------------------------------------------------------------- APDU长度(系统-特定参数,指定每个系统APDU的最大长度)APDU的最大长度域为253(缺省)。
IEC104规约报文说明

104规约详细介绍及报文解析

104规约详细介绍及报文解析【原创实用版】目录1.104 规约的概述2.104 规约的特点3.104 规约的报文结构4.104 规约的报文解析实例5.104 规约的应用场景正文一、104 规约的概述104 规约,全称为 Modbus RTU 通讯协议,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它是由 Modicon 公司于 1979 年开发的,现在已成为工业控制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通讯协议之一。
104 规约具有传输速度快、可靠性高、兼容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 PLC、PAC、智能仪表等工业控制设备的通讯。
二、104 规约的特点1.传输速度快:104 规约采用二进制编码方式,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Mbps,满足了工业自动化领域对通讯速度的要求。
2.可靠性高:104 规约具有强大的错误检测和纠正能力,可以有效地防止通讯错误,确保通讯的可靠性。
3.兼容性好:104 规约支持多种工业控制设备,如 PLC、PAC、智能仪表等,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4.拓展性强:104 规约具有丰富的功能指令,可以满足各种工业自动化应用的需求。
三、104 规约的报文结构104 规约的报文由帧头、地址、命令、数据、校验和、结束符等部分组成。
其中,帧头用于标识报文的开始和结束;地址用于标识通讯设备的地址;命令用于指示通讯的类型和功能;数据是通讯的核心内容;校验和用于检验数据是否正确;结束符用于标识报文的结束。
四、104 规约的报文解析实例以读取保持型输入为例,假设设备地址为 1,输入寄存器地址为 0,对应的报文如下:- 帧头:0x03 0x03(表示报文开始和结束)- 地址:0x01(表示设备地址为 1)- 命令:0x04(表示读取保持型输入)- 数据:0x00 0x01(表示输入寄存器地址为 0)- 校验和:0x12(用于检验数据是否正确)- 结束符:0x03 0x03(表示报文结束)五、104 规约的应用场景104 规约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讯,如 PLC 与 PAC 之间的通讯、智能仪表的数据采集等。
iec104规约协议报文流程解析

iec104规约协议报文流程解析iec104规约协议报文,就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电力系统这个大舞台上传递着重要的信息。
想象一下,电力系统是一个超级大的家族,各个设备就像是家族里的成员。
而iec104规约协议报文呢,就是这些成员之间沟通的信件。
每一个报文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格式和内容,就像每封信都有特定的书写格式和要表达的事情一样。
我们先来看报文的起始部分。
这部分就像是信件的开头称呼,它会告诉接收方,“嘿,我是从哪里来的”。
比如说,它会包含发送端的一些标识信息,这就好比是写信人的地址。
这个标识很重要呢,就像你收到一封信,你得知道是谁寄来的。
如果这个标识乱了或者错了,那就好比收到一封不知道谁寄来的信,会让人很迷糊。
然后是报文的类型部分。
这就像是信里写的事情的大致分类。
是通知对方有新情况了呢,还是在回答对方之前的询问?不同的报文类型有着不同的作用。
就像你给家人写信,有时候是告诉他们你最近发生的新鲜事,这就类似一种类型的报文;有时候是回复家人之前问你的问题,这又是另一种类型的报文。
比如说,一个设备检测到电力参数有异常了,它就会发出一种特定类型的报文,告诉监控系统“我这儿有点不对劲啦”。
报文的数据部分就像是信的正文内容。
这里面包含了真正有用的信息。
在电力系统里,可能是电压值、电流值、设备状态之类的信息。
这部分信息就像是你告诉家人你现在的生活状况,是过得好呢,还是遇到了困难。
这些电力数据非常关键,因为它们直接反映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就像你家人通过你信里描述的生活状况来了解你的真实生活一样,电力系统的监控人员通过这些数据部分的报文来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
报文还有校验部分。
这就像是信件的防伪标识。
因为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干扰,导致报文的内容发生错误。
校验部分就可以检查这个报文是不是完整的、正确的。
这就好比你收到一封信,你要看看这封信有没有在途中被损坏或者被人篡改过。
如果校验不通过,那就好比收到一封字迹模糊、内容被乱改的信,这样的报文是不能被信任的,就像这样的信你也不会相信里面的内容一样。
104规约报文解释说明

104规约报⽂解释说明链路先握⼿再通信,不握⼿不通信,通信中断须再握⼿(建⽴链路)确认报⽂的来回须对⽅的认可,认可⽅式可以是⼀条专⽤的报⽂也可以是下⼀个询问报⽂中的FCB来暗⽰原因传送的信息都必须带上原因,不允许没有理由的传输地址每个信息量都有⼀个唯⼀的不重复的地址类型每种信息的传输都有不同的功能类型68 启动符5D 长度6C 控制域103 控制域278 控制域300 控制域401 遥信D0 可变结构限定词(信息体个数)14 00 传送原因01 00 站地址01 00 00 信息体地址(点号=信息体地址-起始地址)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结构说明:TYP:类型标识,可查表在监视⽅向的过程信息<0> := 未定义<1> := 单点信息M_SP_NA_1<3> := 双点信息M_DP_NA_1<5> := 步位置信息M_ST_NA_1<7> := 32⽐特串M_BO_NA_1<9> := 测量值,归⼀化值M_ME_NA_1<11> := 测量值,标度化值M_ME_NB_1<13> := 测量值,短浮点数M_ME_NC_1<15> := 累计量M_IT_NA_1<20> := 带状态检出的成组单点信息M_PS_NA_1<21> := 不带品质描述的归⼀化测量值M_ME_ND_1<22..29>:=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30>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单点信息M_SP_TB_1<31>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双点信息M_DP_TB_1<32>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步位置信息M_ST_TB_1<33> := 带时标CP56Time2a的32⽐特串M_BO_TB_1<34>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测量值,归⼀化值M_ME_TD_1<35>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测量值,标度化值M_ME_TE_1<36>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测量值,短浮点数M_ME_TF_1<37>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累计量M_IT_TB_1<38>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继电保护装置事件M_EP_TD_1<39>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启动事件M_EP_TE_1<40>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输出电路信息M_EP_TF_1<41..44>:=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在控制⽅向的过程信息类型标识:= UI8[1..8]<45..69>CON <45> := 单命令C_SC_NA_1 CON <46> := 双命令C_DC_NA_1 CON <47> := 步调节命令C_RC_NA_1 CON <48>:= 设点命令,归⼀化值C_SE_NA_1 CON <49> := 设点命令,标度化值C_SE_NB_1 CON <50> := 设点命令,短浮点数C_SE_NC_1 CON <51> := 32⽐特串C_BO_NA_1<52..57> :=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在控制⽅向的过程信息,带时标的ASDUCON <58>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单命令C_SC_TA_1 CON <59>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双命令C_DC_TA_1 CON <60>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步调节命令C_RC_TA_1 CON <61> := 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归⼀化值C_SE_TA_1 CON <62> := 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标度化值C_SE_TB_1 CON <63> := 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短浮点数C_SE_TC_1 CON <64> := 带时标CP56Time2a的32⽐特串C_BO_TA_1 <65..69> :=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VSQ:可变结构限定词D7 D6 … … D0SQ 信息对象数⽬SQ=0:离散的信息报告SQ=1:顺序的信息报告信息对象数⽬的个数是0-127;⼀包报⽂中所含的信息(YC 、YX 等)的数⽬COT_L,COTH:传送原因1,NET 保护单元之间的通讯怎样设置在6800⾥??2,控制域的I,S,U 等格式是怎样⽤的I 格式:信息传输格式类型(Information transmit format)简称 I-FORMA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EC104规约调试小结调试广西中调IEC-104规约时对报文作了如下的分析,不对地方请指正。
一、四遥信息体基地址范围“可设置104调度规约”有1997年和2002年两个版本,在流程上没有什么变化,02此配置要根据主站来定,有的主站可能设为1,1,2,我们要改与主站一致。
三、以公共地址字节数=2,传输原因字节数=2,信息体地址字节数=3为例对一些基本的报文分析第一步:首次握手(U帧)发送→激活传输启动:68(启动符)04(长度)07(控制域)00 00 00接收→确认激活传输启动:68(启动符)04(长度)0B(控制域)00 00 00第二步:总召唤(I帧)召唤YC、YX(可变长I帧)初始化后定时发送总召唤,每次总召唤的间隔时间一般设为15分钟召唤一次,不同的主站系统设置不同。
发送→总召唤:68(启动符)0E(长度)00 00(发送序号)00 00(接收序号)64(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6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即RTU地址)00 00 00(信息体地址)14(区分是总召唤还是分组召唤,02年修改后的规约中没有分组召唤)接收→S帧:注意:记录接收到的长帧,双方可以按频率发送,比如接收8帧I帧回答一帧S帧,也可以要求接收1帧I帧就应答1帧S帧。
6804 01 00 02 00接收→总召唤确认(发送帧的镜像,除传送原因不同):68(启动符)0E(长度)00 00(发送序号)00 00(接收序号)64(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7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即RTU地址)00 00 00(信息体地址)14(同上)发送→S帧:注意:记录接收到的长帧,双方可以按频率发送,比如接收8帧I帧回答一帧S帧,也可以要求接收1帧I帧就应答1帧S帧。
68 04 01 00 02 00接收→YX帧(以类型标识1为例):68(启动符)1A(长度)02 00(发送序号)02 00(接收序号)01(类型标示,单点遥信)04(可变结构限定词,有4个遥信上送)14 00(传输原因,响应总召唤)01 00(公共地址即RTU地址)03 00 00(信息体地址,第3号遥信)00(遥信分)发送→S帧:68 04 01 00 04 00接收→YX帧(以类型标识3为例):68(启动符)1E(长度)04 00(发送序号)02 00(接收序号)03(类型标示,双点遥信)05(可变结构限定词,有5个遥信上送)14 00(传输原因,响应总召唤)01 00(公共地址)01 00 00(信息体地址,第1号遥信)02(遥信合)06 00 00(信息体地址,第6号遥信)02(遥信合)0A 00 00(信息体地址,第10号遥信)01(遥信分)0B 00 00(信息体地址,第11号遥信)02(遥信合)0C 00 00(信息体地址,第12号遥信)01(遥信分)发送→S帧:68 04 01 00 06 00接收→YC帧(以类型标识9为例):68(启动符)13(长度)06 00(发送序号)02 00(接收序号)09(类型标示,带品质描述的遥测)82(可变结构限定词,有2个连续遥测上送)14 00(传输原因,响应总召唤)01 00(公共地址)01 07 00(信息体地址,从0X0701开始第0号遥测)A1 10(遥测值10A1)00(品质描述)89 15(遥测值1589)00(品质描述)发送→S帧:68 04 01 00 08 00接收→结束总召唤帧:68(启动符)0E(长度)08 00(发送序号)02 00(接收序号)64(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A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00 00 00(信息体地址)14(区分是总召唤还是分组召唤,02年修改后的规约中没有分组召唤)发送→S帧:6804 01 00 0A 00第二步:发送对时报文(通过设置RTU参数表中的”对间间隔”,单位是分钟,一般是20分钟)发送→对时命令:68(启动符)14(长度)02 00(发送序号)0A 00(接收序号)67(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6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00 00 00(信息体地址)01(毫秒低位)02(毫秒高位)03(分钟)04(时)81(日与星期)09(月)05(年)接收→对时确认:68(启动符)14(长度)0C 00(发送序号)02 00(接收序号)67(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7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00 00 00(信息体地址)**(毫秒低位)**(毫秒高位)**(分钟)04(时)81(日与星期)09(月)05(年)发送→S帧:68 04 01 00 0E 00第三步:电度总召唤(如果没有电度此步骤可以省略且可以在对时之前以送.通过设置参数中”全数据扫描间隔”,单位是分钟一般是15分钟召唤一交,如果不需要召唤电度一定要将参数中的电度个数设为0)发送→召唤电度:68(启动符)0E(长度)04 00(发送序号)0E 00(接收序号)65(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6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00 00 00(信息体地址)45(QCC)接收→召唤确认(发送帧的镜像,除传送原因不同) :68(启动符)0E(长度)10 00(发送序号)06 00(接收序号)65(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7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00 00 00(信息体地址)45(QCC)发送→S帧:68 04 01 00 12 00接收→电度数据:68(启动符)1A(长度)12 00(发送序号)06 00(接收序号)0F(类型标示)02(可变结构限定词,有两个电度量上送)05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01 0C 00(信息体地址,从0X0C01开始第0号电度)00 00 00 00(电度值)00(描述信息)02 0C 00(信息体地址,从0X0C01开始第1号电度)00 00 00 00(电度值)01(描述信息)发送→S帧:68 04 01 00 14 00接收→结束总召唤帧:68(启动符)0E(长度)14 00(发送序号)06 00(接收序号)65(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A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00 00 00(信息体地址)45(QCC)发送→S帧:6804 01 00 16 00第四步:如果RTU有变化数据主动上送主动上送变位遥信,类型标识为1或3接收→变位遥信:68(启动符)0E(长度)16 00(发送序号)06 00(接收序号)01(类型标示,单点遥信)01(可变结构限定词,有1个变位遥信上送)03 00(传输原因,表突发事件)01 00(公共地址即RTU地址)03 00 00(信息体地址,第3号遥信)00(遥信分)发送→S帧:68 04 01 00 18 00接收→变位遥信:68(启动符)0E(长度)18 00(发送序号)06 00(接收序号)03(类型标示,双点遥信)01(可变结构限定词,有1个变位遥信上送)03 00(传输原因,表突发事件)01 00(公共地址即RTU地址)06 00 00(信息体地址,第6号遥信)01(遥信分)发送→S帧:68 04 01 00 1a 00主动上送SOE,类型标识为0x1e或0x1f接收→SOE :68(启动符)15(长度)1a 00(发送序号)06 00(接收序号)1e(类型标示,单点遥信)01(可变结构限定词,有1个SOE)03 00(传输原因,表突发事件)01 00(公共地址即RTU 地址)08 00 00(信息体地址,第8号遥信)00(遥信分)ad(毫秒低位)39(毫秒高位)1c(分钟)10(时)7a(日与星期)0b(月)05(年)发送→S帧:68 04 01 00 1c 00接收→SOE :68(启动符)15(长度)1c 00(发送序号)06 00(接收序号)1f(类型标示,双点遥信)01(可变结构限定词,有1个SOE)03 00(传输原因,表突发事件)01 00(公共地址即RTU 地址)0a 00 00(信息体地址,第10遥信)01(遥信分)2f(毫秒低位)40(毫秒高位)1c(分钟)10(时)7a(日与星期)0b(月)05(年)第四步:如果主站超过一定时间没有下发报文或RTU也没有上送任何报文则双方都可以按频率发送U帧,测试帧发送→U帧:68 04 43 00 00 00接收→应答:68 04 83 00 00 00第五步:遥控发送→遥控预置:68(启动符)0e(长度)20 00(发送序号)06 00(接收序号)2e(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6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即RTU地址)05 0b 00(信息体地址,遥控号=0xb05-0xb01=4)82(控合)接收→遥控返校:68(启动符)0e(长度)0e 00(发送序号)06 00(接收序号)2e(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7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即RTU地址)05 0b 00(信息体地址,遥控号=0xb05-0xb01=4)82(控合)发送→遥控执行:68(启动符)0e(长度)04 00(发送序号)18 00(接收序号)2e(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6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即RTU地址)05 0b 00(信息体地址,遥控号=0xb05-0xb01=4)02(控合)接收→执行确认:68(启动符)0e(长度)12 00(发送序号)08 00(接收序号)2e(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7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即RTU地址)05 0b 00(信息体地址,遥控号=0xb05-0xb01=4)02(控合)发送→遥控撤消:68(启动符)0e(长度)04 00(发送序号)18 00(接收序号)2e(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8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即RTU地址)05 0b 00(信息体地址,遥控号=0xb05-0xb01=4)02(控合)接收→撤消确认:68(启动符)0e(长度)12 00(发送序号)08 00(接收序号)2e(类型标示)01(可变结构限定词)09 00(传输原因)01 00(公共地址即RTU地址)05 0b 00(信息体地址,遥控号=0xb05-0xb01=4)02(控合)补充说明:1、报文中的长度指的是除启动字符与长度字节的所有字节。
2、注意长帧报文中的“发送序号”与“接收序号”具有抗报文丢失功能。
3、常用的类型标识:遥测:09———带品质描述的测量值,每个遥测值占3个字节0a———带3个字节时标的且具有品质描述的测量值,每个遥测值占6个字节0b———不带时标的标度化值,每个遥测值占3个字节0c———带3个时标的标度化值,每个遥测值占6个字节0d———带品质描述的浮点值,每个遥测值占5个字节0e———带3个字节时标且具有品质描述的浮点值,每个遥测值占8个字节15———不带品质描述的遥测值,每个遥测值占2个字节遥信:01———不带时标的单点遥信,每个遥信占1个字节03———不带时标的双点遥信,每个遥信占1个字节14———具有状态变位检出的成组单点遥信,每个字节8个遥信SOE:02———带3个字节短时标的单点遥信04———带3个字节短时标的双点遥信1e———带7个字节时标的单点遥信1f———带7个字节时标的双点遥信KWH:0f———不带时标的电能量,每个电能量占5个字节10———带3个字节短时标的电能量,每个电能量占8个字节25———带7个字节短时标的电能量,每个电能量占12个字节其他:2e———双点遥控2f———双点遥调64———召唤全数据65———召唤全电度67———时钟同步2、常用的传送原因列表:1———周期、循环2———背景扫描3———突发4———初始化5———请求或被请求6———激活7———激活确认8———停止激活9———停止激活确认0a———激活结束14———响应总召唤。